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需求导向下的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改革思考 被引量:8
1
作者 张洪清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44-48,共5页
社会工作硕士是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缩影,折射了当前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发展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探讨社会工作硕士教育改革,可以为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当前我国社会工作硕士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 社会工作硕士是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缩影,折射了当前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发展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探讨社会工作硕士教育改革,可以为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当前我国社会工作硕士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需求导向不足,实务能力不强。深化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改革,提高培养质量,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合理设置专业方向,形成有区域特色的社会工作硕士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实务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硕士 需求导向 教育 改革
下载PDF
能力为本的儿童福利社会工作教育模式转型研究--以155项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培养项目为分析对象 被引量:4
2
作者 刘玉兰 彭华民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1年第5期33-41,共9页
在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建设的关键时期,儿童福利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回应儿童福利专业化方面仍然面临诸多困境。当前儿童福利社会工作专业方向所占比例偏少,专业课程结构单一,专业方向特色不明显,专业方向课程的系统性不足且培养... 在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建设的关键时期,儿童福利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回应儿童福利专业化方面仍然面临诸多困境。当前儿童福利社会工作专业方向所占比例偏少,专业课程结构单一,专业方向特色不明显,专业方向课程的系统性不足且培养内容未有清晰的能力取向。能力为本的教育革新了传统的教育模式,通过设立教育标准,将教学重点转移到课程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能力素养。将其应用于儿童福利社会工作教育,需要构建本土化的课程能力体系、促进课程改革、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学习方式。我国儿童福利社会工作教育模式的转型还需跨部门合作。这需要重新定位儿童福利政府部门责任,建立儿童福利专业组织联盟,完善儿童福利共同体的合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力为本 儿童福利社会工作 教育模式 专业硕士
下载PDF
我国社会工作硕士实习督导制度探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徐莉 曾冰丽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7期30-31,共2页
社会工作实习是社会工作硕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工作督导作为社会工作硕士实习的重要环节,其制度建设的专业程度和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实习质量。本文洞悉社会工作硕士实习督导制度,把握督导制度的发展与现状;透视社会工作硕士实习... 社会工作实习是社会工作硕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工作督导作为社会工作硕士实习的重要环节,其制度建设的专业程度和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实习质量。本文洞悉社会工作硕士实习督导制度,把握督导制度的发展与现状;透视社会工作硕士实习督导制度,梳理当前督导制度的问题及形成原因;完善社会工作硕士实习督导制度,探索督导制度的提升路径,具有鲜明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硕士 实习教育 督导制度
下载PDF
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的主观效果评估 被引量:4
4
作者 张会平 吴蕾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61-66,93,共6页
通过调查某综合性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两届143位社工毕业生对专业课程教学、专业实习、学位论文写作和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有效性的评估,发现大多数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有效性进行了积极评价,但也指出了课程设置和专业实习中存在的一些... 通过调查某综合性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两届143位社工毕业生对专业课程教学、专业实习、学位论文写作和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有效性的评估,发现大多数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有效性进行了积极评价,但也指出了课程设置和专业实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质量改进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专业硕士 教育评估 主观效果
下载PDF
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毕业生的职业选择——以A大学201X级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柳 季叶青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6年第4期31-38,共8页
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项目,本应是培养社会工作高级专门人才的摇篮,然而却遭遇了毕业生普遍选择在非社会工作领域就职的尴尬。对于此问题,采用质性研究方法考察了A大学201X级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毕业生的职业选择。研究结果显示,由于薪水... 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项目,本应是培养社会工作高级专门人才的摇篮,然而却遭遇了毕业生普遍选择在非社会工作领域就职的尴尬。对于此问题,采用质性研究方法考察了A大学201X级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毕业生的职业选择。研究结果显示,由于薪水低、专业化程度不高、社会认可度低以及职业发展受限等因素,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毕业生们普遍认为成为一名社会工作者是一种无奈的选择。社会工作者不可能仅仅依靠"助人理念"而生存。此外,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也不能为学生们提供专业化、职业化的训练,以致其报考A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项目就是为了一个名牌大学的硕士学位而已。为改变这种状况,政府和学校两方面都应努力,一则提高社会工作者的社会认可度和薪资水平,二则调整社会工作专业硕士项目的培养模式,使其更加实用和以职业为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专业硕士 职业选择 毕业生
下载PDF
具身认知视域下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教学反思 被引量:3
6
作者 徐云 陈莎莎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2期204-205,共2页
社会工作专业型硕士注重应用性,其培养目标在于学生助人自助的专业技巧与能力。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性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就业机制对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要求。文章结合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学的现状,分析了具身认知与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学的... 社会工作专业型硕士注重应用性,其培养目标在于学生助人自助的专业技巧与能力。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性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就业机制对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要求。文章结合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学的现状,分析了具身认知与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学的三个契合点,即认知的身体参与性、体验的情境性和师生互动的身心融合。提出社会工作硕士课堂三个具有具身认知指导的教学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认知 社会工作专业硕士 教学反思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MSW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育路径 被引量:3
7
作者 谢思婷 《社会福利》 2021年第4期3-8,共6页
实践能力是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核心能力之一,新时代对高校社会工作硕士生(MSW)实践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社会工作硕士生实践能力现状的研究显示,当前高校MSW学生普遍存在实践经验缺乏、实务能力较低的现状。在关于高校MSW学生实践能... 实践能力是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核心能力之一,新时代对高校社会工作硕士生(MSW)实践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社会工作硕士生实践能力现状的研究显示,当前高校MSW学生普遍存在实践经验缺乏、实务能力较低的现状。在关于高校MSW学生实践能力影响因素的调研中,生源专业背景、学生专业价值认同度、学生就业意愿、高校培养模式、专业师资力量等因素作用明显。对有着不同生源专业背景和就业意愿的MSW学生展开有针对性的实践引导,发挥实践育人功能,鼓励在岗专业教师提升实践教学能力,构建社会工作实践教学体系、开拓实践教学平台,落实校内外双师督导机制,提升高校MSW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以及推动反身性实践是推动高校MSW实践能力培育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社工硕士 实践能力 培育路径
原文传递
区域不平衡发展、生态-变革理论与中国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提升策略研究--基于全部MSW项目学生调查的GIS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晔安 张欢 刘雪 《中国社会工作研究》 2019年第1期177-205,214,215,共31页
本研究结合生态系统理论和变革理论等,提出“生态-变革”理论,并利用全国全部MSW项目2017年毕业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方法,探讨中国MSW教育的整体培养效果及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研究发现,从MSW教育整体培养效果来看... 本研究结合生态系统理论和变革理论等,提出“生态-变革”理论,并利用全国全部MSW项目2017年毕业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方法,探讨中国MSW教育的整体培养效果及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研究发现,从MSW教育整体培养效果来看,社会工作教育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存在一条“MSW-胡焕庸线”,在线的东南方向,发展较好,而线的西北方向,发展尚不足。从整体看,MSW学生投入比培养环境对培养效果有更大影响,其中对学生的专业认同的影响又尤为如此。从不同区域看,经济、社会及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不同,MSW项目也有不同的提高培养效果的策略。对于综合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促进学生投入对专业能力的提高更有效,促进学生实习投入和改善项目实习条件,对专业认同的提高更有效。对于综合发展程度较低的地区,提升项目课程质量对专业能力提供更有效,促进学生课程投入和改进项目课程质量对专业认同提供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专业硕士 生态-变革理论 GIS空 间分析社会工作教育
下载PDF
全日制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研究——基于重庆市高校的实证调查 被引量:1
9
作者 宋辉 撖梦圆 《现代教育科学》 2019年第1期125-129,共5页
通过对重庆市109名全日制社会工作专业硕士进行实证调查,从微观上获取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对高校既有培养模式的认知与评价。研究发现,受到培养模式传统理念的桎梏、双导师制衔接环节的断裂、理论课程体系设置的倚重、专业实践教育体系的... 通过对重庆市109名全日制社会工作专业硕士进行实证调查,从微观上获取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对高校既有培养模式的认知与评价。研究发现,受到培养模式传统理念的桎梏、双导师制衔接环节的断裂、理论课程体系设置的倚重、专业实践教育体系的缺失等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的发展。为此,本文从理论和实务角度探讨全日制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路径依赖,以期为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专业 硕士 培养模式 双导师制
下载PDF
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探索——基于井冈山大学的实践 被引量:1
10
作者 仰和芝 李耀锋 《科教导刊》 2016年第11X期52-53,共2页
为确保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必须建立科学规范的保障体系。本文基于井冈山大学全日制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实践,从教学监控、质量文化、改进机制三个方面探讨全日制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保... 为确保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必须建立科学规范的保障体系。本文基于井冈山大学全日制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实践,从教学监控、质量文化、改进机制三个方面探讨全日制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 培养质量 保障体系
下载PDF
数字中国建设下MSW专业教育的挑战与应对
11
作者 吴莹莹 《教育研究前沿(中英文版)》 2023年第3期127-131,共5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数字化发展能力持续增强,数字经济规模不断壮大,信息便民惠民加速普及,数字治理格局日益完善。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复杂的社会问题,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发展中的角色日益突出,培养与造就大批高质量的社会工作人员已...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数字化发展能力持续增强,数字经济规模不断壮大,信息便民惠民加速普及,数字治理格局日益完善。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复杂的社会问题,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发展中的角色日益突出,培养与造就大批高质量的社会工作人员已成为客观要求。尤其是在数字中国建设背景下,社会工作专业硕士(MSW)专业教育的建设和完善是必然要求。然而目前我国的MSW专业教育与数字中国建设的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存在着教学模式与数字化时代脱轨,MSW专业师生对数字技术认识不足,MSW专业教育缺乏数字化理念支撑等挑战。因此,文章提出多方联动,推动MSW专业教育模式改革,积极提高MSW专业师生数字素养和技能,以及发展构建本土化理论等应对措施,以期促进MSW专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中国 社会工作硕士 专业教育 教育数字化
下载PDF
校—政—社协同治理提升社工专硕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思考 被引量:1
12
作者 闫金山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2年第2期53-58,共6页
校—政—社跨界合作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是近年来社工专硕实践教学改革顺应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的一种具体做法。针对目前社工专硕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治理视角的分析认为,片面强调分权与多中心,并不能... 校—政—社跨界合作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是近年来社工专硕实践教学改革顺应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的一种具体做法。针对目前社工专硕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治理视角的分析认为,片面强调分权与多中心,并不能促成高校与政府相关部门及社会组织之间的深度有效合作,而是要在以高校为中心的一主多元治理结构下,从共识塑造、制度建设、主体行动三个层面一体着手,完善校—政—社协同治理体系,提升社工专硕研究生的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政—社 协同治理 社会工作硕士 实践能力
下载PDF
扩招背景下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情分析及策略探索——以S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斌 刘旭 《高教学刊》 2022年第24期8-13,共6页
近年来,国家对高层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日益增长,但由于国内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普遍存在开办时间短与扩招步伐快的矛盾,导致专业学位教育的水平和质量短期内难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本研究通过学情问卷调查发现,社会工作... 近年来,国家对高层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日益增长,但由于国内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普遍存在开办时间短与扩招步伐快的矛盾,导致专业学位教育的水平和质量短期内难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本研究通过学情问卷调查发现,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教育还存在学生学习动机复杂多元、内在学习动力偏弱、专业学习压力偏大、校外导师指导欠缺、就业优势不太明显等很多不足。因此,强化积极学习动机、激发内在学习动力、减轻专业学习压力、加强校外导师指导以及提升就业硬核实力,不仅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而且有利于专业学位教育水平和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硕士 学情分析 对策探索
下载PDF
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毕业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感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会平 《社会建设》 2017年第5期68-73,83,共7页
通过调查北京市五所高校260位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毕业生,我们发现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毕业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感总体较高。外倾性人格能正向预测职业自我效能感,而焦虑型人格则负向预测职业效能感。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均能正向预测社会工作专... 通过调查北京市五所高校260位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毕业生,我们发现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毕业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感总体较高。外倾性人格能正向预测职业自我效能感,而焦虑型人格则负向预测职业效能感。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均能正向预测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毕业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感。这些研究结果为高校干预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毕业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感提供了实证依据,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专业硕士 职业自我效能感
下载PDF
哥伦比亚大学在线社会工作硕士项目的培养模式创新及其启示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文礼 童蕾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61-68,共8页
哥伦比亚大学是美国常春藤联盟中第一个提供在线社会工作硕士学位的高校。哥伦比亚大学的在线社会工作硕士项目自2014年9月正式启动,以其培养模式的创新、较高的教育质量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哥伦比亚大学在线社会工作硕士项目的培养模式... 哥伦比亚大学是美国常春藤联盟中第一个提供在线社会工作硕士学位的高校。哥伦比亚大学的在线社会工作硕士项目自2014年9月正式启动,以其培养模式的创新、较高的教育质量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哥伦比亚大学在线社会工作硕士项目的培养模式具有严格而多样化的课程设置、高标准的专业化实践训练、丰富的课程模式等特点。这种培养模式给我国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以有益的启迪:要加快教育模式的改革,在有条件的高校实行在线社会工作硕士项目培养模式,以培养更多优秀的社会工作者。同时,在线社会工作硕士项目必须以教学质量为前提,课程设置要努力做到适应学生、学科以及社会的发展,课程模式要以学生为本;要重视高标准的专业实践,注重培养师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哥伦比亚大学 社会工作硕士 在线教学 培养模式
下载PDF
中澳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实习教育的比较研究——基于文本的视角
16
作者 范会芳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105-111,共7页
实习教育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因为国情和历史不同,中国和澳大利亚关于社会工作硕士实习教育有着较为不同的政策规定。以文本为依据,以莫纳什大学和Z大学为参考,详细比较了两个国家在硕士实习教育中的差异。中澳关于实... 实习教育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因为国情和历史不同,中国和澳大利亚关于社会工作硕士实习教育有着较为不同的政策规定。以文本为依据,以莫纳什大学和Z大学为参考,详细比较了两个国家在硕士实习教育中的差异。中澳关于实习教育的政策主体不同、主体责任不同、关于实习的具体要求和规定也存在较大差异。可以从完善顶层设计、充分发政府的主导优势,发挥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及教育协会在行业领域中的引领作用以及加强督导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高校作为政策制定主体的作用等几个方面入手,完善我国关于实习教育的政策文本,切实为社会工作硕士实习教育提供行动的指南和实习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硕士 实习教育 文本
下载PDF
高校硕士研究生就业多重困境探析——以S高校为例
17
作者 曹迪 张浩哲 《江苏商论》 2025年第1期130-134,共5页
社会工作硕士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与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巨大缺口这一矛盾,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本文由小看大,基于S大学社工硕士毕业生,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探究择业就业取向。再利用访谈法,分析得出取向形成的原... 社会工作硕士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与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巨大缺口这一矛盾,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本文由小看大,基于S大学社工硕士毕业生,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探究择业就业取向。再利用访谈法,分析得出取向形成的原因,进而提出相应对策,使其选择社会相关工作。建设社工人才队伍,弥补人才缺口,增加就业,解决就业矛盾,是促进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工硕士毕业生 择业就业取向 问卷调查 对策建议
美国社会工作专业硕士项目的经验与启示——以北卡大学教会山分校为例 被引量:6
18
作者 朱眉华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2013年第1期79-84,共6页
美国北卡大学教会山分校是最早的公立大学,其社会工作专业硕士项目(MSW)在全美一直名列前茅。考察MSW项目的运作,总结其在课程设置、制度规范、实践环节及质量保障等方面的经验,可归纳为通识与专精结合、教学与研究并进、注重课堂教学... 美国北卡大学教会山分校是最早的公立大学,其社会工作专业硕士项目(MSW)在全美一直名列前茅。考察MSW项目的运作,总结其在课程设置、制度规范、实践环节及质量保障等方面的经验,可归纳为通识与专精结合、教学与研究并进、注重课堂教学与实习的紧密配合、以高效的管理保障教学品质等四个方面。这些对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专业硕士项目 课程设置 质量保障 办学经验
下载PDF
中国社会工作硕士学位论文现状与问题辨析——以49所试点院校3385篇论文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祝西冰 赵杨 周敏 《中国农业教育》 2019年第2期98-106,共9页
对49所试点院校社会工作硕士3385篇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选题以"本土社工实践梳理"为主且论文形式相对趋同,问题意识缺乏且研究问题与文献回顾关联少,研究设计部分以方法与技术描述为主且较少体现设计过程,主体部分呈现类实... 对49所试点院校社会工作硕士3385篇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选题以"本土社工实践梳理"为主且论文形式相对趋同,问题意识缺乏且研究问题与文献回顾关联少,研究设计部分以方法与技术描述为主且较少体现设计过程,主体部分呈现类实务报告状态,结论与讨论多为对策建议,大部分结论未有效回应研究问题且实务反思的学科贡献少。文章认为,有必要在明确专业学位研究生也应具备一定科研能力的前提下,培养学生包括问题意识、设计意识、开展能力和规范技巧等科研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硕士(MSW) 论文质量评价 内容分析
下载PDF
全日制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被引量:1
20
作者 仰和芝 赵玲玲 廖颖 《科教文汇》 2016年第32期28-30,共3页
高质量的实践教学是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础保障。论文基于井冈山大学全日制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的实际开展状况和经验,从"校-政-机构"联合实践教学形式、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内容与方... 高质量的实践教学是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础保障。论文基于井冈山大学全日制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的实际开展状况和经验,从"校-政-机构"联合实践教学形式、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内容与方式及时间、实践教学督导、实践教学方式、以服务项目为载体、实践教学考核等方面探讨全日制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实践教学 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