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小麦微卫星标记定位一个来自野生二粒小麦的抗白粉病基因 被引量:24
1
作者 解超杰 倪中福 +3 位作者 孙其信 杨作民 刘保申 魏艳玲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034-1039,共6页
培育抗病品种是控制小麦白粉病危害最经济有效而又安全的手段。寻找和创造新抗源是抗病育种的基础工作 ,是解决抗源单一化问题的有效途径。来自以色列的野生二粒小麦G - 30 5 -M对北京地区小麦白粉菌流行小种 1 5号表现免疫 ,用G - 30 5... 培育抗病品种是控制小麦白粉病危害最经济有效而又安全的手段。寻找和创造新抗源是抗病育种的基础工作 ,是解决抗源单一化问题的有效途径。来自以色列的野生二粒小麦G - 30 5 -M对北京地区小麦白粉菌流行小种 1 5号表现免疫 ,用G - 30 5 -M与小麦品种 781杂交并用京 41 1回交 (G - 30 5 -M 781 京 41 1 3) ,成功地将G - 30 5 -M的抗白粉病基因转入普通小麦中。遗传分析表明转入小麦中的抗病性苗期表达受一对显性基因控制 ,该基因暂定名为MlG。用 96对小麦微卫星引物对一个 1 67株的抗性分离家系进行了SSR分析 ,发现引物WMS5 70扩增产物在抗感个体间存在多态性。经分离群体验证 ,抗病基因MlG与小麦染色体 6AL上的微卫星位点Xgwm5 70连锁 ,遗传距离为 1 4.9± 3.0cM ,据此将MlG定位于 6AL。根据系谱和基因位点分析 ,推断MlG基因是不同于已知抗白粉病基因的一个新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野生二粒小麦 抗白粉病基因 微卫星标记 基因定位
下载PDF
检测作物数量性状基因与遗传标记连锁关系的方差分析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维明 吴为人 卢浩然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97-102,共6页
本文提出利用自交作物单染色体纯合重组系检测数量性状基因座位(QTL)与遗传标记连锁关系的方差分析模型。增加重复可有效地减少样本容量、降低试验误差和提高检测QTL的灵敏度。应用方差分析将控制小麦每穗小穗数的两个QTL——Sn Ⅰ和Sn... 本文提出利用自交作物单染色体纯合重组系检测数量性状基因座位(QTL)与遗传标记连锁关系的方差分析模型。增加重复可有效地减少样本容量、降低试验误差和提高检测QTL的灵敏度。应用方差分析将控制小麦每穗小穗数的两个QTL——Sn Ⅰ和Sn Ⅱ定位在7D染色体的着丝粒区域和长臂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量性状 遗传标记 方差分析 小麦
下载PDF
水稻半矮秆基因sd-g的染色体定位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梁国华 顾铭洪 +1 位作者 潘学彪 程祝宽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4年第4期297-304,共8页
以标志基因系和IR36三体为工具材料,通过杂交,研究了籼稻矮秆材料双矮所携半矮秆基因sd-g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结果表明:半矮秆基因sd-g与标志基因系M4所携隐性主基因gh-1和M27所携隐性主基因n1表现连锁。sd... 以标志基因系和IR36三体为工具材料,通过杂交,研究了籼稻矮秆材料双矮所携半矮秆基因sd-g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结果表明:半矮秆基因sd-g与标志基因系M4所携隐性主基因gh-1和M27所携隐性主基因n1表现连锁。sd-g与gh-1之间的交换值为24.33%±3.96%,sd-g与n1之间的交换值为29.44%±4.81%。由于gh-1和n1均位于第5染色体,因而推定sd-g位于第5染色体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半矮秆基因 三体 染色体 定位
下载PDF
白菜紫色性状RAPD连锁标记的筛选与染色体定位研究 被引量:25
4
作者 张明科 张鲁刚 +1 位作者 巩振辉 惠麦侠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01-906,共6页
以紫菜薹自交系95T2-5、大白菜自交系94S17-1及其F1、F2、BC1植株为材料,进行RAPD分析,从64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个引物S79和S123,分别能扩增出与紫色性状连锁的条带S79-934和S123-750。连锁分析发现,标记S79-934和S123-750与紫色基因... 以紫菜薹自交系95T2-5、大白菜自交系94S17-1及其F1、F2、BC1植株为材料,进行RAPD分析,从64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个引物S79和S123,分别能扩增出与紫色性状连锁的条带S79-934和S123-750。连锁分析发现,标记S79-934和S123-750与紫色基因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13.73cM和18.65cM,并且位于紫色基因的两边。回收S79-934特异带,克隆转化并测序,比较分析表明其与大白菜1号染色体上已知克隆KBrH077A05的全序列(113253bp)有99%的相似性,初步推断控制紫色性状的主基因位于大白菜1号染色体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性状 RAPD标记 同源性分析 染色体定位
下载PDF
水稻半矮秆基因sd-n的染色体定位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李欣 徐金凤 +3 位作者 王兴稳 严长杰 梁国华 顾铭洪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1期40-44,共5页
以籼型标志基因系和IR3 6三体为工具材料 ,通过杂交研究籼稻矮秆材料一枝腊双矮所携半矮秆基因sdn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结果表明 :半矮秆基因sdn与标志基因系 0 1 5所携金黄颖基因 gh 1、标志基因系 0 1 3所携苞颈叶基因nl 1、标志基因系 ... 以籼型标志基因系和IR3 6三体为工具材料 ,通过杂交研究籼稻矮秆材料一枝腊双矮所携半矮秆基因sdn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结果表明 :半矮秆基因sdn与标志基因系 0 1 5所携金黄颖基因 gh 1、标志基因系 0 1 3所携苞颈叶基因nl 1、标志基因系 0 1 0所携黑壳基因Bh、标志基因系 0 2 3所携叶片无毛基因 gl表现连锁 ,sd n与 gh 1、nl 1、Bh、gl之间的重组值分别为 3 0 .1 9%± 0 .1 8%、2 8.0 9%± 0 .2 %、2 8.3 3 %± 3 .2 7%、3 4.80 %± 0 .1 7%。因 gh 1、nl 1、Bh、gl基因均位于第 5染色体上 ,故推定sd n基因也位于第 5染色体上 ,其排列位置可能是 gh 1sdnnl 1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半矮秆基因sd-n 染色体定位 标志基因 籼稻
下载PDF
水稻半矮秆基因sd-t的染色体定位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李欣 顾铭洪 +3 位作者 梁国华 徐金凤 陈宗祥 杨海生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3-40,共8页
以籼型标志基因系和IR36三体为工具材料,通过杂交研究了籼稻矮秆材料矮泰引-2所携半矮秆基因Sd-t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结果表明,半矮秆基因Sd-t与标志基因系019所携紫果皮基因Prp-b、标志基因系B30所携无叶舌... 以籼型标志基因系和IR36三体为工具材料,通过杂交研究了籼稻矮秆材料矮泰引-2所携半矮秆基因Sd-t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结果表明,半矮秆基因Sd-t与标志基因系019所携紫果皮基因Prp-b、标志基因系B30所携无叶舌基因1g、标志基因系027所携灰白壳基因Wh表现连锁,sd-t与Prp-b之间的交换值为2.85%±0.52%,sd-t与lg之间的交换值为27.90%±3.81%,sd-t与Wh之间的交换值为38.62%±2.99%。由于Prp-b、lg、Wh基因均位于第4染色体上,因而推定sd-t基因位于第4染色体上,其排列位置可能是Prp-b-sd-t-lg-W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半矮秆基因 标志基因 三体 染色体定位
下载PDF
小麦种质N9134抗白粉病基因的SSR标记和染色体初步定位(英文) 被引量:20
7
作者 王长有 吉万全 +3 位作者 张改生 王秋英 蔡东明 薛秀庄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3-166,共4页
普通小麦种质N9134含有野生二粒小麦AS846的抗白粉病基因,该种质对陕西省关中地区白粉病流行小种关中4号表现高抗。用高感小麦白粉病的普通小麦品种陕160和陕优225与N9134杂交,F1代对白粉病表现高抗,F2代抗病和感病植株的比例符合3∶1,... 普通小麦种质N9134含有野生二粒小麦AS846的抗白粉病基因,该种质对陕西省关中地区白粉病流行小种关中4号表现高抗。用高感小麦白粉病的普通小麦品种陕160和陕优225与N9134杂交,F1代对白粉病表现高抗,F2代抗病和感病植株的比例符合3∶1,表明N9134苗期白粉病抗性由1对完全显性基因控制,暂定名为PmAS846。采用66个小麦SSR引物对2个抗感分离群体共176个单株进行分析,发现引物WMS37、WMS67和WMS213的扩增产物在抗感植株DNA池间存在多态性。经分离群体验证,抗病基因PmAS846与小麦染色体5BL上的微卫星位点Xgwm67连锁,遗传距离为20.6 cM,表明PmAS846可能位于5BL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野生二粒小麦 抗白粉病基因 微卫星标记 染色体定位
下载PDF
影响披碱草属植物遗传分化和亲缘关系的地理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8
作者 严学兵 郭玉霞 +1 位作者 周禾 王堃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17-24,共8页
用微卫星标记法对产自中国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地区9种披碱草属(Elymus L.)植物的40个居群进行遗传变异和亲缘关系分析,居群问遗传相似系数为0.020~0.957,居群间遗传距离与地理因素关系密切。以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ctns Grise... 用微卫星标记法对产自中国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地区9种披碱草属(Elymus L.)植物的40个居群进行遗传变异和亲缘关系分析,居群问遗传相似系数为0.020~0.957,居群间遗传距离与地理因素关系密切。以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ctns Griseb.)为例,采用二维和三维Mantel检验,对遗传距离和地理因素间的关系(纬度、经度和海拔)作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地理位置(纬度和经度)是影响垂穗披碱草居群微卫星遗传差异的最重要因素(R=0.478;P<0.05),其次是海拔(R=0.258;P>0.05)。单一地理位置因素(纬度或经度)与遗传距离的相关性并不明显,但从单一地理位置因素与遗传距离的相关系数、可信度区间来看,纬度对遗传分化的影响程度大于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披碱草属 微卫星标记 遗传分化 地理位置
下载PDF
大豆抗大豆花叶病毒病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9
作者 王大刚 李凯 智海剑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3040-3059,共20页
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病是严重危害世界大豆(Glycine max(L.)Merr.)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十年来,国内外关于大豆对SMV抗病基因的遗传标记定位、候选抗病基因的分析及大豆抗SMV的调控网络等研究取得许多新进展。大豆... 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病是严重危害世界大豆(Glycine max(L.)Merr.)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十年来,国内外关于大豆对SMV抗病基因的遗传标记定位、候选抗病基因的分析及大豆抗SMV的调控网络等研究取得许多新进展。大豆对SMV的抗性遗传主要分为数量抗性和质量抗性,其中数量抗性的遗传主要由1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共同控制;对不同SMV株系的质量抗性遗传分别由1对不同的显性基因控制。标记定位研究发现,大豆对SMV数量抗性位点主要分布在大豆的第6、10和13等染色体上。22个对SMV具有单显性质量抗性的基因位点已被标记定位在大豆的第2、6、13和14染色体上,且定位的多数抗病基因位点两侧标记间的物理距离都在1 Mb以内。其中第13染色体上的基因位点数最多,有Rsv1、Rsv5、RSC3Q、RSC11和RSC12等10个,定位在第2染色体上的基因位点有8个,如Rsv4、RSC5、RSC6、RSC7和RSC8等,第6和14染色体上各有2个基因位点,分别为RSC15、RSC18和Rsv3、RSC4。参考大豆全基因组序列(http://www.phytozome.net/soybean),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表达谱分析及克隆测序技术等进一步缩小了大豆抗SMV候选基因的筛选范围。目前,在大豆第2染色体上确定的抗SMV候选基因主要有8个:Glyma.02G121400、Glyma.02G121500、Glyma.02G121600、Glyma.02G121800、Glyma.02G121900、Glyma.02G122000、Glyma.02G122100和Glyma.02G122200,在第6染色体上的是Glyma.06G182600,在第13和14染色体上的抗SMV候选基因分别有9个和6个:Glyma.13G184800、Glyma.13G184900、Glyma.13G187900、Glyma.13G190000、Glyma.13G190300、Glyma.13G190400、Glyma.13G190800、Glyma.13G194700、Glyma.13G195100和Glyma.14G204500、Glyma.14G204600、Glyma.14G204700、Glyma.14G205000、Glyma.14G205200、Glyma.14G205300。基于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GS(virus 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和转基因操作等技术,研究发现抗SMV相关基因Gm HSP40、Gm PP2C3a、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大豆花叶病毒 抗病基因 标记定位 功能研究
下载PDF
抑制Pm8抗性表达的遗传学研究及Pm8抗性抑制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被引量:4
10
作者 任树新 吴郁文 +5 位作者 R.A.McIntosh 张翠兰 刘春光 P.J.Sharp T.T.The 张炎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36-343,共8页
对不同1BL·1RS易位系品种中Pm8抗性表达的差异进行了遗传学及生化研究。结果表明,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8位于1RS染色体上,但在一些1BL·1RS易位系品种中,Pm8的抗性表达受一对位于小麦染色体组中的显... 对不同1BL·1RS易位系品种中Pm8抗性表达的差异进行了遗传学及生化研究。结果表明,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8位于1RS染色体上,但在一些1BL·1RS易位系品种中,Pm8的抗性表达受一对位于小麦染色体组中的显性抑制基因所控制。生化研究结果显示,在种子蛋白SDS-PAGE电泳图谱上的低分子量区域,有一条醇溶蛋白带(称为SB带)与Pm8的抗性表达紧密相关。所有IBL·IRS感白粉病基因型都含有SB带。利用SB蛋白带做生化标记,可以准确预测1BL·1RS易位系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感性。通过时1BL·1RS易位系品种格蓝森81单体1A种质的综合分析,进一步将Pm8抗性抑制基因定位于其相应的部分同源染色体1As上。这一结果可能预示着小麦部分同源染色体之间的某些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白粉病抗性 抗性抑制基因 染色体定位 遗传
下载PDF
梨矮化基因pcDw的SSR标记定位 被引量:16
11
作者 田义轲 王彩虹 +2 位作者 贾彦利 王亮 戴洪义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04-407,共4页
以矮化梨(Pyrus communis L.)与茌梨(P.bretschneideri Rehd.)的F1杂交分离群体共110个单株(3a生,矮化型和正常型各55株)为试材,对来自西洋梨的矮化型突变基因pcDw进行了SSR分子标记研究。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ulked Segregant Analys... 以矮化梨(Pyrus communis L.)与茌梨(P.bretschneideri Rehd.)的F1杂交分离群体共110个单株(3a生,矮化型和正常型各55株)为试材,对来自西洋梨的矮化型突变基因pcDw进行了SSR分子标记研究。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通过对源自梨、苹果和桃基因组的共40对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引物的筛选,获得了一个与pcDw基因连锁距离为9.3cM的SSR标记KA14210,由此将该基因定位到了梨品种Barlett遗传图谱的第16连锁群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化性状 pcDw基因 SSR标记 图谱定位
下载PDF
利用小波变换的高分辨率多光谱遥感图像多尺度分水岭分割 被引量:19
12
作者 陈杰 邓敏 +3 位作者 肖鹏峰 杨敏华 梅小明 刘慧敏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08-926,共19页
为了减少仅用分水岭变换而导致的过分割问题,本文提出利用小波变换的多尺度处理方式用于融合后多光谱QuickBird图像的分割。整个分割过程包括多尺度图像表示、图像分割、区域合并和结果映射等过程。首先,依据原始图像的大小确定分解尺... 为了减少仅用分水岭变换而导致的过分割问题,本文提出利用小波变换的多尺度处理方式用于融合后多光谱QuickBird图像的分割。整个分割过程包括多尺度图像表示、图像分割、区域合并和结果映射等过程。首先,依据原始图像的大小确定分解尺度并用小波变换产生各波段的低尺度图像。采用相位一致模型提取各近似系数的梯度,并逐尺度地融合各梯度图。分析不同尺度下的不同地物的局部梯度方差,以选择最佳的小波分解尺度。然后,通过移动阈值与扩展最小变换,利用多层次标记提取方法标记均质区域。进而,在梯度重建的基础上利用标记分水岭变换得到分割图像。其次,采取空间相邻关系、面积、光谱与纹理等多约束策略,以搜索最小合并代价的方式合并最初分割区域中的邻接区域对。最后,修改细节子图并进行小波逆变换将最初分割结果投影到更高尺度图像,同时处理边界上的像元以保持区域边界直至原始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不仅能够用于高分辨率多光谱遥感图像的分割,而且缓解了过分割问题且取得了较准确的分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分水岭变换 最佳尺度 标记提取 区域合并 结果投影
原文传递
一个新的水稻小粒矮秆突变基因的遗传鉴定 被引量:12
13
作者 吴成 李秀兰 +2 位作者 邓晓建 李仁端 杨志荣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0-104,共5页
水稻品系 16 2 d是一个新发现的水稻小粒矮秆突变体。通过对 2 2 1个 SSR标记位点的多态性分析证明 16 2 d是由蜀恢 16 2突变产生的 ,16 2 d和蜀恢 16 2是一对近等基因系。对 F1 和 F2 代的遗传分析表明 16 2 d的矮生性由一对隐性基因... 水稻品系 16 2 d是一个新发现的水稻小粒矮秆突变体。通过对 2 2 1个 SSR标记位点的多态性分析证明 16 2 d是由蜀恢 16 2突变产生的 ,16 2 d和蜀恢 16 2是一对近等基因系。对 F1 和 F2 代的遗传分析表明 16 2 d的矮生性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该基因的表型特点是株高为正常高度的 1/ 4左右 ,籽粒为正常大小的 1/ 4左右 ,结实很差 ,叶短而宽。该基因对赤霉素GA3 敏感 ,不位于 d1基因所在的水稻第 5染色体着丝点附近区域。因此 ,认为 16 2 d突变基因是一个新的水稻小粒矮秆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矫杆基因 遗传鉴定 遗传标记 基因定位 近等基因系
下载PDF
香稻的发展现状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4
作者 林光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64-168,共5页
香稻是一种特殊稻种,具有滋补和药用效果,在国际稻米市场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成为当今稻作科研的热门课题之一。综述了近年来香稻发展现状与研究进展,包括营养价值、香味的化学成份、香味的鉴定、香味的遗传及其表达、香味基因的分子标... 香稻是一种特殊稻种,具有滋补和药用效果,在国际稻米市场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成为当今稻作科研的热门课题之一。综述了近年来香稻发展现状与研究进展,包括营养价值、香味的化学成份、香味的鉴定、香味的遗传及其表达、香味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与克隆等主要方面,以期为中国优质香稻的选育与保优栽培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稻 香味 香味基因 分子标记 定位 克隆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稻瘟菌无毒基因AVR-Pik^m的定位 被引量:12
15
作者 张连洪 燕继晔 +3 位作者 赵文生 张国珍 国立耘 彭友良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6-122,共7页
无毒基因是病原物中决定寄主抗病性表达与否的功能基因,其功能的丧失导致毒性小种的产生。在先前的研究中,本研究小组从稻瘟病菌中分离了与无毒基因AVR-P ikm连锁的2个SCAR标记SCO12946和SCE121406。在本研究中,作者首先将这2个标记定... 无毒基因是病原物中决定寄主抗病性表达与否的功能基因,其功能的丧失导致毒性小种的产生。在先前的研究中,本研究小组从稻瘟病菌中分离了与无毒基因AVR-P ikm连锁的2个SCAR标记SCO12946和SCE121406。在本研究中,作者首先将这2个标记定位到稻瘟菌第1号染色体上;然后,利用稻瘟菌70-15全基因组草图序列和SSR技术,又分离了与无毒基因AVR-P ikm连锁的4个SSR标记:SSR47T34、SSR50CA24、SSR52TAGG18和SSR56A28。进一步分析表明:上述4个SSR标记位于与SCO12946和SCE121406相反的一侧,与AVR-P ikm位点的遗传距离分别为4.90、7.01、19.12和21.94 cM,无毒基因AVR-P ikm位于SCE121406和SSR47T34之间。本研究获得的稻瘟菌无毒基因AVR-P ikm的精细定位为通过染色体步移法克隆该基因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SSR标记 无毒基斟 染色体定位
下载PDF
基于双目视觉的医疗机器人摆位系统测量方法 被引量:13
16
作者 董峰 孙立宁 汝长海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27-1034,共8页
为了实现精确放疗过程中精确定位和肿瘤位置的精确测量,建立了基于双目视觉的医疗机器人摆位测量系统,并对系统所采用的摄像机标定方法、标记点识别及其三维坐标计算、摆位系统的位置验证等算法进行研究。建立基于双目视觉的医疗机器人... 为了实现精确放疗过程中精确定位和肿瘤位置的精确测量,建立了基于双目视觉的医疗机器人摆位测量系统,并对系统所采用的摄像机标定方法、标记点识别及其三维坐标计算、摆位系统的位置验证等算法进行研究。建立基于双目视觉的医疗机器人摆位测量系统;提出了一种对摄像机采用基于平面棋盘格和立体标定模板相结合的摄像机标定新方法;采用Roberts梯度算子对图像分割的方法,识别标记点中心并计算其三维坐标;通过比较基于双目视觉计算和三维坐标测量仪器测量的各个标记点三维坐标的摆位误差,实现放疗过程中位置验证和精确摆位。实验结果表明:摄像机的标定精度为36.5×10-3 mm和各个标记点的三维坐标平均偏差为δX=0.573mm、δY=0.495mm、δZ=0.430mm,测量方法可获得较高的标定精度和摆位精度,能满足精确放疗对高精度摆位系统的临床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确放疗 医疗机器人摆位系统 双目视觉 摄像机标定 标记点识别 位置验证
原文传递
小麦新种质YW243抗条锈病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被引量:10
17
作者 刘朝辉 林志珊 +5 位作者 陈孝 马有志 徐世昌 张增艳 辛志勇 王辉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16,共4页
为鉴定小麦新种质YW243的条锈病抗性基因,用条中31号小种接种,对YW243与中国春的杂种F2群体进行了抗性遗传分析,并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抗性基因进行了染色体定位。结果显示,YW243的条锈病抗性在与中国春的杂交组合F1、F2分离群体中呈... 为鉴定小麦新种质YW243的条锈病抗性基因,用条中31号小种接种,对YW243与中国春的杂种F2群体进行了抗性遗传分析,并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抗性基因进行了染色体定位。结果显示,YW243的条锈病抗性在与中国春的杂交组合F1、F2分离群体中呈一对显性基因的遗传模式;经过对264对微卫星引物的筛选,发现位于2BL上的两对引物Xgwm388和xgwm501能够在双亲和抗、感池之间扩增出特征带,并与抗性基因表现连锁,它们的遗传距离分别为27.9 cM和23.5 cM,说明抗病基因位于2BL染色体上。从系谱和抗谱分析,推测YW243的抗性基因不同于Yr5,可能是一个新的抗病基因或是Yr5的复等位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YW243 每锈病 分子标记 染色体定位
下载PDF
利用BSA法发掘玉米抗灰斑病主效QTL 被引量:9
18
作者 吕香玲 郑克志 +5 位作者 李元 宋茂兴 闫伟 张旷野 李凤海 史振声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20,共5页
以玉米高抗灰斑病自交系齐319与高感病自交系Ye478构建的RILS(重组自交系)为试材,通过两年田间表型鉴定,选取极端表型家系高抗16个,高感15个,利用SSR分子标记,并结合群体分离分析方法(BSA)筛选玉米抗灰斑病连锁标记并进行基因定位。结... 以玉米高抗灰斑病自交系齐319与高感病自交系Ye478构建的RILS(重组自交系)为试材,通过两年田间表型鉴定,选取极端表型家系高抗16个,高感15个,利用SSR分子标记,并结合群体分离分析方法(BSA)筛选玉米抗灰斑病连锁标记并进行基因定位。结果表明,在玉米第1连锁群上检测到1个主效抗病基因位点(QTL),与两侧的分子标记umc2614和bnlg1803遗传图距分别为4.74 c M和3.78 c M,该抗病基因位点可解释40.9%的表型变异率,抗病基因来源于齐319,加性效应达到了-7.817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灰斑病 群体分离分析方法(BSA) SSR标记 基因定位
原文传递
一种基于同心圆的环形编码标志设计与检测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小迪 崔海华 +2 位作者 程筱胜 韦号 张逸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20年第2期133-136,157,共5页
在视觉测量领域中,当被测目标缺少检测特征或目标背景较为复杂时,通常使用编码标志提高特征识别效率和定位精度。提出一种改进的环形编码标志以及相应的检测识别算法。在传统圆形编码标志的基础上采用同心圆约束有效提高识别效率与稳定... 在视觉测量领域中,当被测目标缺少检测特征或目标背景较为复杂时,通常使用编码标志提高特征识别效率和定位精度。提出一种改进的环形编码标志以及相应的检测识别算法。在传统圆形编码标志的基础上采用同心圆约束有效提高识别效率与稳定性,采用具有预设编码字典的查询纠错算法进一步提高解码稳定性,基于交比不变性原理实现了圆心的定位修正。实验结果表明,环形编码标志在不同角度、距离以及复杂背景环境下均具有良好的检测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测量 编码标志 同心圆 解码 定位修正
下载PDF
小麦抗秆锈病基因Sr33的微卫星标记 被引量:8
20
作者 韩建东 李伟华 +2 位作者 曹远银 宫志远 姚强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03-1008,共6页
小麦抗秆锈病基因Sr33对强毒力小种Ug99和我国多数小麦秆锈菌小种具有良好抗性。以感病品种McNair701和来源于Tetra Canthatch/Triticum tauschii的单基因系Sr33为亲本,选用我国流行的小种34MKG,对作图群体161个F2单株及其F2:3家系进行... 小麦抗秆锈病基因Sr33对强毒力小种Ug99和我国多数小麦秆锈菌小种具有良好抗性。以感病品种McNair701和来源于Tetra Canthatch/Triticum tauschii的单基因系Sr33为亲本,选用我国流行的小种34MKG,对作图群体161个F2单株及其F2:3家系进行抗性鉴定分析,利用分离群体集群分析法对位于小麦1D染色体上的57对微卫星引物进行扩增多态性筛选。获得2对在亲本及F2抗、感群体间揭示多态性的共显性标记Xbarc152和Xcfd15,位于Sr33两侧,与目标基因的遗传距离分别为2.4cM和2.1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标记 小麦秆锈病 Sr33 基因定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