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贝类雌核发育研究进展和展望 被引量:23
1
作者 潘英 李琪 +1 位作者 王如才 于瑞海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65-471,共7页
The paper summarized the progresses and achievements of the studies on the gynogenesis of the marine mollusks at home and abroad in recent years,and pointed out the study direction on gynogenetic shellfishes and 6-DMA... The paper summarized the progresses and achievements of the studies on the gynogenesis of the marine mollusks at home and abroad in recent years,and pointed out the study direction on gynogenetic shellfishes and 6-DMAP used as an ideal medicine for raising the induced rate of marine shellfish gynogene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贝类 雌核发育 人工雌核发育二倍体 生物学特性 细胞学 遗传育种
下载PDF
海洋贝类体液防御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杨明 侯敢 +1 位作者 黄迪南 李江滨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428-430,共3页
关键词 贝类 体液防御 溶酶体酶 凝集素 抗菌肽
下载PDF
我国海水养殖贝类病害发生现状及防控策略 被引量:2
3
作者 宋林生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6-150,共5页
贝类养殖是我国水产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就业率、改善人民生活及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经济、社会和生态功能日益凸显。近年来,因环境胁迫和病原侵染引发的海水养殖贝类暴发性病害时有发生,所... 贝类养殖是我国水产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就业率、改善人民生活及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经济、社会和生态功能日益凸显。近年来,因环境胁迫和病原侵染引发的海水养殖贝类暴发性病害时有发生,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严重阻碍了海水养殖产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贝类缺乏适应性免疫,且主要养殖于开放或半开放水体,难以通过疫苗注射或环境调控等手段进行病害防控。贯彻“绿色防控”的理念,加快病害预警预报体系建设是海水养殖贝类病害防控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综述了我国海水贝类养殖及病害发生的现状,并结合团队前期研究和病害预警预报工作实践,提出了海水养殖贝类病害防控策略,以期提升我国水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为保障水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促进水产养殖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养殖贝类 病害发生 病害防控 预警预报
下载PDF
海口市售6种海洋贝类中多氯联苯(PCBs)含量及其潜在致癌风险评价 被引量:4
4
作者 肖春霖 严峰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91-1095,共5页
运用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测定海口市售6种贝类中7种指示性多氯联苯(PCBs)含量,评价其污染水平和致癌风险。结果表明,7种指示性PCBs在海口市售海洋贝类中的含量为17.51~47.43 ng·g-1(以干重计),平均含量为32.78 ng·g-1。... 运用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测定海口市售6种贝类中7种指示性多氯联苯(PCBs)含量,评价其污染水平和致癌风险。结果表明,7种指示性PCBs在海口市售海洋贝类中的含量为17.51~47.43 ng·g-1(以干重计),平均含量为32.78 ng·g-1。贝类中指示性PCBs的组成以中、低氯代PCBs为主(三氯-PCBs、四氯-PCBs和五氯-PCBs),其中四氯-PCBs占总PCBs的38.49%。与我国其他相关研究相比,海口市售海洋贝类中PCBs的总含量处于中等水平。成人通过贝类摄入途径暴露指示性PCBs对消费者的5%、50%以及95%致癌风险均小于美国环保局(USEPA)推荐的可接受风险水平,表明海口市售海洋贝类中指示性PCBs对成人消费者的致癌风险处于可接受风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类 多氯联苯(PCBs) 污染水平 致癌风险
下载PDF
中国南海软体动物及其食源生物的化学、化学生态学和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文 郭跃伟 《上海医药》 CAS 2012年第9期2-7,15,共7页
海洋软体动物色彩艳丽、行动缓慢,主要依赖次生代谢产物形成的化学防御机制对抗天敌的捕食。多数软体动物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食物并将其中有用的代谢物质经过进一步的生物转化或积累到身体的特定部位而用作化学防御物质,以保护自己不受... 海洋软体动物色彩艳丽、行动缓慢,主要依赖次生代谢产物形成的化学防御机制对抗天敌的捕食。多数软体动物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食物并将其中有用的代谢物质经过进一步的生物转化或积累到身体的特定部位而用作化学防御物质,以保护自己不受天敌的捕食;少数软体动物能够生物合成自身所需要的化学物质,从而建立起化学防御体系。研究软体动物及其食源生物的化学组成可以揭示它们之间的食物链关系,并进一步阐明这些化学物质的生态学作用。同时,这种进化的化学防御体系也能为我们提供一种从自然界寻找生物活性物质的新方法。近年来,我们研究小组对中国南海软体动物及其相关食源生物海绵、珊瑚和海藻等常见海洋生物物种之间的食物链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获得了这些海洋生物的化学及生物学等方面的知识,并对这些化学物质的药理活性进行了系统考察,为更加系统、深入地开展中国海洋天然产物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新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软体动物 食源生物 次生代谢产物 化学生态学 生物活性
下载PDF
香港淡水及海产贝类感染吸虫幼虫期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唐祟惕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89年第2期196-204,共9页
作者于1983年4月及1986年4月二次在香港检查该地区20个村庄11种淡水螺(共11680粒),及14个海区包括红树林地带和无红树林的海滩中的22种海产贝类(共12580粒)。查获26种吸虫幼虫期,其中12种见于淡水螺(5种〕,8种寄生于红树林地带的海螺(7... 作者于1983年4月及1986年4月二次在香港检查该地区20个村庄11种淡水螺(共11680粒),及14个海区包括红树林地带和无红树林的海滩中的22种海产贝类(共12580粒)。查获26种吸虫幼虫期,其中12种见于淡水螺(5种〕,8种寄生于红树林地带的海螺(7种),5种寄生于无红树林海区的贝类(6种),1种见于在红树林地带和无红树林海滩生存的海螺(5种)。寄生淡水螺的吸虫幼虫期分隶于Cortrematidae;Maseniidae;Schistosomatidae;Notocotylidae;Strigeidae;Paramphi-stomidae;Plagiorchidae;Philophthalmidaes;Microphallidae及Heterophyidae等科。寄生于海产贝类的吸虫幼虫期分隶于Philophthalmidae; Heterophyidae;Fellodistomidae; Cyathoco-tylidae;Echinostomatidae;Opecoelidae等科及Plagiorchioidea总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类 吸虫感染 幼虫期
下载PDF
香港海产贝类及其感染吸虫蚴虫期情况的分析
7
作者 黄大明 唐崇惕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0-53,共4页
采用多样性指数和对应分析方法,对采自香港14个地点的22种海产贝类及其感染吸虫蚴虫期情况进行数量分析,研究海产贝类群体及其寄生吸虫蚴虫类群之间的生态关系。结果表明:在贝类—吸虫蚴虫期的统计调查中,最小样本量为贝类40... 采用多样性指数和对应分析方法,对采自香港14个地点的22种海产贝类及其感染吸虫蚴虫期情况进行数量分析,研究海产贝类群体及其寄生吸虫蚴虫类群之间的生态关系。结果表明:在贝类—吸虫蚴虫期的统计调查中,最小样本量为贝类4000,其中阳性贝类要30个以上。由于自然选择的结果,使分布在大面积区域上的淡水及海产贝类群体及其感染吸虫蚴虫期的群落结构连续变化。随着贝类群落结构、数量组成复杂程度的增加,吸虫的多样性也增加,其结果将使群落的稳定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 吸虫 蚴虫期 多样性 海水贝 感染率
原文传递
海洋无脊椎动物消化酶的研究 Ⅰ、紫贻贝、日本蟳、滨螺消化酶的初步分析及其应用 被引量:20
8
作者 刘万顺 李濒 《山东海洋学院学报》 1988年第1期54-62,共9页
本文用11种酶底物,测定了紫贻贝、日本蟳和滨螺消化系统的酶活性,并初步研究了这些消化酶的应用。实验表明:1.0%的紫贻贝消化酶在25℃、20分钟内可水解去除鲬鱼受精卵膜。1.0%的该消化酶加入等体0.5%的半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在30℃、6... 本文用11种酶底物,测定了紫贻贝、日本蟳和滨螺消化系统的酶活性,并初步研究了这些消化酶的应用。实验表明:1.0%的紫贻贝消化酶在25℃、20分钟内可水解去除鲬鱼受精卵膜。1.0%的该消化酶加入等体0.5%的半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在30℃、60分钟内可制备出大量啤酒酵母原生质体。在同样条件下,1.5—2小时内,可去除大部分三角褐指藻的细胞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无脊椎动物 消化酶 紫贻贝 滨螺消化酶 日本蟳
下载PDF
牡蛎对重金属生物富集动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81
9
作者 王晓丽 孙耀 +1 位作者 张少娜 王修林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86-1090,共5页
应用半静态双箱模型室内模拟了牡蛎对四种重金属 (As、Hg、Cd、Pb)的生物富集实验 ,通过非线性拟合得到了牡蛎富集重金属的吸收速率常数 k1 、排出速率常数 k2 、生物富集因子 BCF、生物学半衰期 B1 /2 等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 :吸收速... 应用半静态双箱模型室内模拟了牡蛎对四种重金属 (As、Hg、Cd、Pb)的生物富集实验 ,通过非线性拟合得到了牡蛎富集重金属的吸收速率常数 k1 、排出速率常数 k2 、生物富集因子 BCF、生物学半衰期 B1 /2 等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 :吸收速率常数 k1及生物富集因子 BCF均随着外部水体浓度的增大而减小而平衡状态下生物体内金属含量 CAmax随着外部水体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且成显著正相关 ,这说明牡蛎比较理想的重金属 Hg、Cd、Pb污染的指示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富集 重金属 海洋经济贝类
下载PDF
3种常见海洋贝类对重金属HgPb和Cd的积累与释放特征比较 被引量:52
10
作者 陈海刚 林钦 +3 位作者 蔡文贵 马胜伟 王许诺 贾晓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63-1167,共5页
为了比较不同种类的海洋双壳类软体动物对重金属的积累和释放特征,本文分别以南海海域常见的3种经济贝类菲律宾蛤仔、近江牡蛎和翡翠贻贝为生物材料,采用静态暴露染毒方式研究了重金属Hg、Pb、Cd在这3种海洋贝类体内的积累和释放特征。... 为了比较不同种类的海洋双壳类软体动物对重金属的积累和释放特征,本文分别以南海海域常见的3种经济贝类菲律宾蛤仔、近江牡蛎和翡翠贻贝为生物材料,采用静态暴露染毒方式研究了重金属Hg、Pb、Cd在这3种海洋贝类体内的积累和释放特征。结果表明,单一浓度的Hg(0.020mg·L-1)、Pb(0.10mg·L-1)、Cd(0.10mg·L-1)重金属混合液暴露15d后测得Hg和Cd在近江牡蛎体内的蓄积量最大,整个积累阶段蓄积量的平均值分别为49.61mg·kg-1湿重和7.66mg·kg-1湿重,而3种贝类体内蓄积的Pb含量差别不大,其平均值在1.08~1.85mg·L-1湿重范围变化;在排放阶段,蓄积于3种贝类体内的Pb和Hg的含量在释放过程的第3d就明显下降,其释放比例最高可达72%,最低也有12%左右,但之后一直到释放阶段结束,Pb和Hg的含量基本维持在一个浓度水平而未有显著变化,而Cd在3种贝类体内的含量始终未发现有明显改变。通过比较我们还发现,随暴露时间延长重金属在3种生物体内积累量的增加趋势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并且近江牡蛎对Hg、Pb、Cd的富集作用最为明显,积累阶段其平均生物富集系数(BCF)(分别为2435.6、11.3、76.5)远高于菲律宾蛤仔(分别为53.7、18.5、19.5)和翡翠贻贝(分别为121.8、1.1、1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双壳类 重金属 积累 释放 生物富集系数
下载PDF
在沉积物暴露条件下2种海洋贝类对Cu、Pb的富集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磊 沈新强 +2 位作者 王云龙 沈盎绿 黄厚见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22-531,共10页
首次通过构建海水-底泥-生物体体系,应用半静态双箱动力学模型室内模拟了沉积物暴露条件下文蛤(Meretrix meretrix)和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对Cu、Pb的生物富集实验,通过对富集与排出过程中文蛤体内重金属污染物的动态监测和对... 首次通过构建海水-底泥-生物体体系,应用半静态双箱动力学模型室内模拟了沉积物暴露条件下文蛤(Meretrix meretrix)和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对Cu、Pb的生物富集实验,通过对富集与排出过程中文蛤体内重金属污染物的动态监测和对富集与排出过程监测结果的非线性拟合,得到了文蛤和缢蛏富集重金属的吸收速率常数K1、排出速率常数K2、生物富集因子BCF、富集平衡浓度CAmax、生物学半衰期B1/2等动力学参数。拟合结果得到的Cu、Pb各动力学参数分别为:文蛤K1为4.63—69.41,K2为0.05—0.08,CAmax为9.83—40.57,BCF为60.77—1444.56,B1/2为9.09—14.43;缢蛏K1为4.27—122.92。K2为0.05—0.07。CAmax为5.12—32.84。BCF为65.68—2112.02。B1/2为9.81—14.15。对模型的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在沉积物暴露条件下文蛤和缢蛏对重金属Cu、Pb的生物富集数据符合双箱模型,模型的拟合优度良好。比较结果得出:吸收速率常数K1及生物富集因子BCF均随着外部水体金属暴露浓度的增大而减小;CAmax均随着外部水体金属暴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文蛤和缢蛏对Cu富集能力大于Pb;Cu在文蛤和缢蛏体内的生物学半衰期B1/2大于Pb;理论平衡状态下文蛤和缢蛏体内Cu、Pb的含量CAmax随着外部水体中金属暴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且呈显著正相关,实验结果表明在沉积物暴露条件下双箱动力学模型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应用于文蛤和缢蛏的富集动力学研究的,但仍需要进一步开展在不同条件下实验研究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贝类 重金属 生物富集 动力学 沉积物暴露
下载PDF
欧洲白垩纪非海相软体动物及其地层分布 被引量:1
12
作者 M.C. MUNT G. DELVENE 沙金庚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14-323,共10页
本文综述了欧洲白垩纪非海相软体动物群,列出了主要产自英格兰南部、法国和西班牙早白垩世的16个不同沉积层的59个分类单元。淡水动物群以珠蚌类双壳类和田螺类腹足类为主,但在有些地点也存有肺螺类腹足类。这些化石类群与现代类型很相... 本文综述了欧洲白垩纪非海相软体动物群,列出了主要产自英格兰南部、法国和西班牙早白垩世的16个不同沉积层的59个分类单元。淡水动物群以珠蚌类双壳类和田螺类腹足类为主,但在有些地点也存有肺螺类腹足类。这些化石类群与现代类型很相似,说明白垩纪淡水中的水草、氧气与营养环境良好。在欧特里沃期和巴列姆期,淡水与边缘海环境中的动物群组成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欧洲的淡水生物群落早在巴列姆期就已存在,此时的有些类群,如著名的Mar garitifera(s.l.)valdensis在欧洲西部有着广泛的分布。英格兰南部的早白垩世韦尔登群被认为是欧洲最连续的非海相白垩纪地层,其上部的生物群可与西班牙的LasHoyas动物群和法国的Wassy动物群相对比。这3个动物群,以及法国侏罗(汝拉)和英格兰南部波倍克的侏罗纪-白垩纪的过渡生物群——Purbeck动物群,是了解欧洲白垩纪淡水动物群的关键动物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地层学 双壳类 腹足类 非海相软体动物 白垩纪 英格兰 法国 西班牙 欧洲
原文传递
乐清湾围塘中重金属在贝类中的富集分布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衡 黄娇 +1 位作者 郑智溢 林安娜 《河北渔业》 2016年第4期14-18,共5页
以乐清湾四个典型水产品综合养殖围塘为研究基地,分别测定水体、沉积物和贝类生物体中镉、铬、铅、汞、砷5种重金属的分布、富集情况,开展三者间的相关性研究,并对不同贝类生物体对水体重金属富集吸收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贝类... 以乐清湾四个典型水产品综合养殖围塘为研究基地,分别测定水体、沉积物和贝类生物体中镉、铬、铅、汞、砷5种重金属的分布、富集情况,开展三者间的相关性研究,并对不同贝类生物体对水体重金属富集吸收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贝类中镉、铬、铅、汞、砷含量均符合无公害水产品要求。以生物富集因子(BCF)来表征贝类对水体中重金属的富集能力,研究发现:泥蚶、缢蛏、青蛤对镉、砷的富集能力较强,其富集系数分别为:967.7,193.5,161.3和687.5,1 218.8,1 000。缢蛏对砷的富集系数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海洋经济贝类 风险评估 富集
下载PDF
我国海洋养殖贝类病害研究概况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21
14
作者 陆彤霞 王国良 +1 位作者 尤仲杰 郑天伦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2期154-159,共6页
综述了我国海洋养殖贝类中常见的病害种类及其危害,并对海洋贝类病害的防治技术与对策及其前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海洋养殖贝类 病害 防治 中国 微生物 原生生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