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酰肝素酶反义寡核苷酸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DA435侵袭力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8
1
作者 张友磊 傅志仁 +2 位作者 张军 王元和 沈茜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04-207,共4页
目的 探讨乙酰肝素酶 (HPSE)反义寡脱氧核苷酸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DA435侵袭力的抑制作用。方法 设计合成互补于HPSEmRNA起始密码区的硫代反义寡脱氧核苷酸AS ODN及相应的无义对照寡脱氧核苷酸NS ODN ,以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in包埋后转... 目的 探讨乙酰肝素酶 (HPSE)反义寡脱氧核苷酸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DA435侵袭力的抑制作用。方法 设计合成互补于HPSEmRNA起始密码区的硫代反义寡脱氧核苷酸AS ODN及相应的无义对照寡脱氧核苷酸NS ODN ,以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in包埋后转染MDA435细胞 ,以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转染后HPSEmRNA表达的变化 ,以Western印迹检测HPSE蛋白表达的变化 ,以定量Matrigel侵袭实验检测MDA435细胞侵袭力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脂质体对照组和NS ODN相应浓度组相比 ,AS ODN各浓度组对HPSE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细胞侵袭力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P <0 0 1) ,其抑制效应在不同浓度组间差别显著 (P <0 0 1)。AS ODN在终浓度为 0 1μmol/L、0 2 μmol/L和 0 4μmol/L时对MDA435细胞的侵袭力抑制率分别为 34 0 %、5 7 8%和 79 7%。结论 HPSE反义寡脱氧核苷酸通过下调HPSEmRNA和蛋白的表达可显著抑制人乳腺癌细胞株MDA435的侵袭力 ,并呈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肝素酶 反义寡核苷酸 乳腺癌 细胞株 MDA435 侵袭力 抑制作用
原文传递
^(99)Tc^m-MIBI乳房亲肿瘤显像诊断原发性乳腺癌及腋淋巴结转移 被引量:20
2
作者 唐军 吴锦昌 刘增礼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24-126,共3页
目的 探讨99Tcm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MIBI)乳房亲肿瘤显像鉴别诊断乳房肿瘤良恶性及诊断腋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  46例乳房肿块病人 ,其中 2 7例恶性肿瘤 ,19例良性病变 ,在手术前 15d内进行99Tcm MIBI乳房亲肿瘤显像。病变乳房... 目的 探讨99Tcm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MIBI)乳房亲肿瘤显像鉴别诊断乳房肿瘤良恶性及诊断腋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  46例乳房肿块病人 ,其中 2 7例恶性肿瘤 ,19例良性病变 ,在手术前 15d内进行99Tcm MIBI乳房亲肿瘤显像。病变乳房对侧肘前静脉注射99Tcm MIBI 740MBq后 5min ,分别采集俯卧位两侧乳房后斜位图像及仰卧位胸部前位图像。乳房内和 (或 )腋窝区出现异常放射性浓聚影为阳性 ,并与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结果 手术发现乳房肿块最小直径为1 5cm ,最大为 8 0cm ;腋窝转移淋巴结最小直径为 0 5cm ,最大 2 0cm。99Tcm MIBI乳房亲肿瘤显像对乳房肿瘤良恶性鉴别的灵敏度为 10 0 % ,特异性为 6 8 4% ;对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灵敏度为84 6 % ,特异性为 97 0 %。其中 1例乳腺癌病人 ,显像发现对侧腋窝淋巴结有转移。结论 99Tcm MIBI乳房亲肿瘤显像不仅能鉴别诊断乳房肿瘤的性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肿瘤转移 放射性核素显像 淋巴结转移瘤
下载PDF
^(99)Tc^m-SC显像联合蓝染法探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 被引量:22
3
作者 杨国仁 王永胜 +6 位作者 张鹏 孙晓蓉 李国梁 陈鸣陆 方永存 胡旭东 霍宗伟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36-138,T001,共4页
目的 探讨用核素显像联合染料法探测前哨淋巴结 (SLN)及其在乳腺癌外科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乳腺癌患者 332例 ,均为女性。用99Tcm 硫胶体 (SC)显像联合蓝染料法 ,与单独使用蓝染料法对比 ,进行SLN检出率比较 ,并判断以SLN病理结果推... 目的 探讨用核素显像联合染料法探测前哨淋巴结 (SLN)及其在乳腺癌外科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乳腺癌患者 332例 ,均为女性。用99Tcm 硫胶体 (SC)显像联合蓝染料法 ,与单独使用蓝染料法对比 ,进行SLN检出率比较 ,并判断以SLN病理结果推断腋窝淋巴结 (ALN)累及状况的可行性 ;同时对 2 5例患者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SLNB)替代全腋窝淋巴结切除术 (ALND)的前瞻性研究。结果 SLNB成功率为 97.8% (32 5 332例 ) ,准确性为 94 .2 % ,假阴性率为 14 .0 % ,其中单纯蓝染料法分别为 96 .7% ,92 .2 %和 2 1.6 % ,联合法分别为 10 0 % ,97.5 %和 4 .8% ,2种方法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u =1.97和 1.96 5 ,χ2 =7.91,P <0 .0 5 ,0 .0 5和 0 .0 1)。SLNB替代ALND者未发现明显近期术后并发症。结论 联合应用99Tcm SC显像及染料法检出SLN成功率较单独应用染料法高。SLNB替代ALND可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 核素显像 ^99Tc^m—SC 蓝染法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全腋窝淋巴结切除术
下载PDF
血清CEA、CA125和CA153联合检测对乳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4
4
作者 任俞华 姜柯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0年第10期1196-119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和糖类抗原153(CA153)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3月间西安市高陵区医院收诊的90例乳腺癌患者为乳腺癌组,选取同期85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为肿瘤良性疾...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和糖类抗原153(CA153)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3月间西安市高陵区医院收诊的90例乳腺癌患者为乳腺癌组,选取同期85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为肿瘤良性疾病组,选取健康查体的96例健康女性为健康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并比较三组受试者血清CEA、CA125和CA153水平。结果乳腺癌组患者血清CEA、CA125和CA153水平均较肿瘤良性疾病组和健康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乳腺癌组患者CEA、CA125和CA153阳性表达例数及阳性率均高于健康组和肿瘤良性疾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独检测时,CA153灵敏度最高(47.8%),三项指标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均较高。三者联合检测时,较各项单独检测灵敏度更高(71.1%),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有所降低,但各指标更平衡。结论CEA、CA125和CA153联合检测用于乳腺癌早期诊断,可提高检出率,在疾病严重程度、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方面均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 癌胚抗原 糖类抗原125 糖类抗原153
原文传递
^(89)Sr治疗乳腺癌转移性骨痛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9
5
作者 刘枫 任志刚 +1 位作者 刘淑华 刘致俊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05-206,共2页
目的 评价89SrCl2 对乳腺癌转移性骨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86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按体重静脉注射89Sr 1.48~ 2 .2 2MBq/kg。结果 治疗后骨痛减轻或消失 72例 ,总有效率为83 72 % ;治疗后骨显像有 5 9.30 % (5 1例 )骨转移灶代谢减... 目的 评价89SrCl2 对乳腺癌转移性骨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86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按体重静脉注射89Sr 1.48~ 2 .2 2MBq/kg。结果 治疗后骨痛减轻或消失 72例 ,总有效率为83 72 % ;治疗后骨显像有 5 9.30 % (5 1例 )骨转移灶代谢减低 ,治疗前后ROI比值比较 ,P <0 .0 5。治疗后有 2 7.90 % (2 4例 )出现Ⅰ~Ⅱ度血液学毒性反应 ,对心、肝、肾功能几乎没有影响。结论 89Sr对缓解乳腺癌骨转移瘤疼痛有较好疗效 ,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副作用小 ,可重复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肿瘤 骨肿瘤 肿瘤转移 放射性同位素 放射疗法
下载PDF
PET/CT与增强CT检测乳腺癌及其腋淋巴结转移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祖德贵 刘庆伟 +3 位作者 李昕 吕守臣 刘松涛 姚树展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00-202,i0001,共4页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与螺旋CT增强扫描检测乳腺癌及其腋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27例乳腺肿块患者于同日行18F-FDGPET/CT显像与CT增强扫描。患者俯卧于乳腺专用泡沫垫上接受检查,前者图像由3位核医学科医师采用目...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与螺旋CT增强扫描检测乳腺癌及其腋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27例乳腺肿块患者于同日行18F-FDGPET/CT显像与CT增强扫描。患者俯卧于乳腺专用泡沫垫上接受检查,前者图像由3位核医学科医师采用目测法结合半定量法进行诊断,后者图像由3位影像科医师分析诊断;最后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结果27例患者PET/CT与增强CT均发现31个乳腺肿块,病理检查证实其中21个为乳腺癌,10个为良性病变;发现腋淋巴结91个,共有66个转移(1例有双侧腋淋巴结转移);PET/CT显像检测乳腺癌原发灶的灵敏度为80.95%,特异性为90%,阳性预测值为94.44%;检测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89.39%,特异性为88%,阳性预测值为95.16%、增强CT检测乳腺癌原发灶的灵敏度为90.48%,特异性为60%,阳性预测值为82.61%;检测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86.36%,特异性为52%,阳性预测值为82.6l%。18F-FDGPET/CT和增强CT对腋淋巴结状态的诊断与病理检查结果的列联系数分别为0.64和0.37;两者对乳腺癌及其腋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特异性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直径<2cm的病灶,18F-FDGPET/CT诊断准确性明显高于增强CT(P<0.05)。结论18F-FDGPET/CT对诊断乳腺癌及其腋淋巴结转移的特异性均高于增强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肿瘤 淋巴转移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双侧腋淋巴结转移 PET/CT CT检测 对照研究 乳腺癌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Flt-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9
7
作者 吴后男 李玉林 +3 位作者 朱桂彬 张丽红 张秀英 何旭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708-711,共4页
目的 试图揭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及其受体 (Flt 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 ,探讨其与血管生成和肿瘤浸润、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检测 4 8例乳腺癌组织中VEGF和Flt 1的mRNA和蛋白表... 目的 试图揭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及其受体 (Flt 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 ,探讨其与血管生成和肿瘤浸润、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检测 4 8例乳腺癌组织中VEGF和Flt 1的mRNA和蛋白表达特性。结果 乳腺癌细胞高表达VEGFmRNA和蛋白 ,阳性率分别为 75 %、70 8% ,而血管内皮细胞几乎不表达 ;血管内皮细胞主要表达受体Flt 1mRNA和蛋白 ,阳性血管数分别为 2 6个 / 0 72mm2 ± 12个 / 0 72mm2 、2 4个 / 0 72mm2 ± 12个 / 0 72mm2 ,而少数癌细胞有少量表达 ;VEGF和Flt 1高表达组血管密度明显高于低表达组 ;VEGF和Flt 1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结论 VEGF以旁分泌途径促进乳腺癌血管形成 ,并参与肿瘤浸润和淋巴道转移过程 ,检测VEGF和Flt 1表达可做为判定乳腺癌血管生成、恶性度以及浸润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受体FLT-1 乳腺癌 基因表达 临床意义
原文传递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创面处理的改进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丁克峰 邓甬川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56-458,共3页
目的 :评价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创面处理改进方法 ,分析 Dexon皮内缝合加 Redon负压引流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 12 8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 ,应用 Dexon缝合加 Redon负压引流而创面处理改进的患者为实验组 ;以12 3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传... 目的 :评价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创面处理改进方法 ,分析 Dexon皮内缝合加 Redon负压引流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 12 8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 ,应用 Dexon缝合加 Redon负压引流而创面处理改进的患者为实验组 ;以12 3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传统缝合加负压球引流处理患者为对照组 ,分析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日的差异。结果 :12 8例实验组患者术后皮下积液 16例 (12 .5 % )、皮肤坏死 1例 (0 .78% )、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 8.83d;12 3例对照组患者皮下积液 4 7(38% )、皮肤坏死 16 (13% )、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 14 .6 7d;实验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以Dexon皮内缝合加 Redon负压引流方法改进乳癌改良根治术后创面的方法后 ,能使手术创面充分引流 ,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缩短住院时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肿瘤 乳房切除术 改良根治性 Dexon皮内缝合 Redon负压引流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显像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章英剑 潘张弛 +3 位作者 周敏 张杰 沈镇宙 蒋长英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97-200,共4页
目的 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 (SLN)显像的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117例早期乳腺肿瘤患者进行乳腺SLN显像 ,6例进行双侧比较和SPECT CT图像融合。其中 13例在瘤体表面皮下注射99Tcm DTPA 人血清白蛋白 [HSA ,5 5 5MBq(0 5ml) ];5 ... 目的 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 (SLN)显像的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117例早期乳腺肿瘤患者进行乳腺SLN显像 ,6例进行双侧比较和SPECT CT图像融合。其中 13例在瘤体表面皮下注射99Tcm DTPA 人血清白蛋白 [HSA ,5 5 5MBq(0 5ml) ];5 0例在瘤周乳腺组织内注射未过滤99Tcm 硫胶体 [SC ,92 5MBq(4ml) ,分 4点 ];5 4例在瘤体上部乳腺组织内一点注射相同体积SC。结果  3种方法均能快速显示SLN ,但最佳显示时间和淋巴结显示量因人而异 ,与注射深度和体积有关 ,第 3种方法能显示较多的锁骨区和内乳淋巴结。HSA、SC显像成功率分别为 6 9 2 % (30min时 )和 >84 % (2h内 )。断层图像融合有助于识别SLN和引流变异。结论 乳腺SLN显像对于正确定位SLN、识别淋巴引流变异和制定辅助治疗方案是必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显像 肿瘤转移 放射性核素显像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乳腺癌^(99)Tc^m-MIBI显像与P-糖蛋白和GST-π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12
10
作者 程兵 刘保平 韩星敏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2-33,共2页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99Tcm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MIBI)显像与癌组织中P 糖蛋白 (P gp)、胎盘型谷胱甘肽 S 转移酶 (GST π)表达的关系。方法 对 3 6例未经治疗的乳腺癌患者进行99Tcm MIBI早期 ( 10min)与晚期 ( 180min)平面显像 ,用免...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99Tcm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MIBI)显像与癌组织中P 糖蛋白 (P gp)、胎盘型谷胱甘肽 S 转移酶 (GST π)表达的关系。方法 对 3 6例未经治疗的乳腺癌患者进行99Tcm MIBI早期 ( 10min)与晚期 ( 180min)平面显像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手术后标本中P gp、GST π的表达。根据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 2组 ,比较其早期与晚期的肿瘤与患侧 (T N)放射性比值以及肿瘤部位的放射性清除指数 (WI)。结果  2 7例P gp表达阳性患者的早期T N明显高于P gp阴性患者 (Z =- 3 .3 2 ,P =0 .0 0 2 ,双侧 ) ,两者间WI差异也有显著性 (t=3 .5 9,P =0 0 0 1) ,而GST π阴性与阳性者间早晚期T N及WI的差异均无显著性。GST π与P gp间表达呈正相关。结论GST π与P gp的共表达现象是未治疗的乳腺癌多药耐药机制之一 ,99Tcm MIBI的WI可用于体外判断未治疗的乳腺癌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放射性核素显像 MIBI 免疫组织化学 糖蛋白类 谷胱苷肽转移酶类
下载PDF
乙酰肝素酶反义寡核苷酸对人乳腺癌细胞株侵袭力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友磊 傅志仁 +3 位作者 陈学云 杨佳荟 王元和 沈茜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67-369,共3页
目的 探讨乙酰肝素酶 (HPSE)反义寡脱氧核苷酸 (AS ODN )对人乳腺癌细胞株侵袭力的抑制活性。方法 设计合成分别互补于HPSEmRNA 5 '未翻译区和起始密码区的AS ODN1、AS ODN2及相应对照NS ODN1、NS ODN 2 ,在脂质体介导下以 2 5 0n... 目的 探讨乙酰肝素酶 (HPSE)反义寡脱氧核苷酸 (AS ODN )对人乳腺癌细胞株侵袭力的抑制活性。方法 设计合成分别互补于HPSEmRNA 5 '未翻译区和起始密码区的AS ODN1、AS ODN2及相应对照NS ODN1、NS ODN 2 ,在脂质体介导下以 2 5 0nmol/L终浓度转染人乳腺癌MDA43 5细胞 ,以RT PCR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HPSEmRNA和蛋白表达 ,以基质凝胶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力。结果 AS ODN 2组的HPSEmRNA相对表达量、蛋白表达量和侵袭细胞数(0 .62± 0 .0 4、12 .70± 1.70、61.0 0± 9.0 0 )与脂质体对照组 (1.60± 0 .0 4、3 6.2 0± 2 .10、178.0 0±17.0 0 )和NS ODN2组 (1.48± 0 .0 3、3 5 .5 0± 2 .3 0、174.0 0± 2 0 .0 0 )相比较均显著降低 (P <0 .0 1) ;而AS ODN 1组与脂质体对照组和NS ODN1组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互补于起始密码区的HPSEAS ODN可通过下调HPSE表达显著抑制人乳腺癌细胞株MDA43 5的侵袭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肝素酶 反义寡核苷酸 乳腺癌 抑制作用 癌细胞株 侵袭力
原文传递
^(18)F-FDG PET/CT显像在原发性乳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昕 刘庆伟 +4 位作者 马莉 姚树展 刘松涛 宁国庆 赵健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7-89,i003,共4页
目的 探讨1 8F 脱氧葡萄糖(FDG)PET CT显像鉴别诊断乳房肿块良恶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乳房肿块患者34例,按体重5 5 5MBq kg静脉注射1 8F FDG后4 0min行胸部俯卧位PET CT显像,必要时加做3h延迟显像。经衰减校正后以半定量分析法[测定... 目的 探讨1 8F 脱氧葡萄糖(FDG)PET CT显像鉴别诊断乳房肿块良恶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乳房肿块患者34例,按体重5 5 5MBq kg静脉注射1 8F FDG后4 0min行胸部俯卧位PET CT显像,必要时加做3h延迟显像。经衰减校正后以半定量分析法[测定病灶的标准摄取值(SUV)及靶组织/非靶组织比值(T NT) ]及目测法进行图像分析,并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结果 手术病理检查证实乳腺癌2 7例,良性病变7例。1 8F FDGPET CT显像目测法对乳房肿块良恶性鉴别的灵敏度为92 5 9% ,特异性为6 /7例,阳性预测值为96 15 %。结论 1 8F FDGP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CT 鉴别诊断 乳腺肿瘤 ^18F-FDG ^18F-脱氧葡萄糖 原发性 乳房肿块 标准摄取值 定量分析法 良恶性鉴别 阳性预测值 临床价值 静脉注射 延迟显像 图像分析 衰减校正 检查结果 病理检查 良性病变 目测法 靶组织 俯卧位
下载PDF
Manumycin诱导细胞凋亡抑制乳腺癌细胞SK-BR-3活性 被引量:4
13
作者 陶祥 杨惠玲 +1 位作者 杨林 郑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311-2315,共5页
目的研究manumycin对乳腺癌腹腔转移癌细胞株SK-BR-3的抑癌效应及其诱导凋亡。方法用MTT法检测manumycin对SK-BR-3细胞的抑癌作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p38MAPK蛋白表达。用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定量检测manumycin诱导细胞凋亡的水平及... 目的研究manumycin对乳腺癌腹腔转移癌细胞株SK-BR-3的抑癌效应及其诱导凋亡。方法用MTT法检测manumycin对SK-BR-3细胞的抑癌作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p38MAPK蛋白表达。用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定量检测manumycin诱导细胞凋亡的水平及评估特异性的p38MAPK抑制剂SB203580对凋亡的影响。结果经6μmol/L、18μmol/L、54μmol/Lmanumycin处理SK-BR-3细胞24h时,其抑制率分别为(74±39)%、(210±44)%和(647±41)%,呈量效关系。其中后2者的细胞活性与对照组比有显著差异(P<001)。用药24h的IC50为425μmol/L。同时此药物可明显增加caspase-3的活性,且这一效应可部分地被p38抑制剂SB203580阻断。免疫印迹结果显示manumycin促进p38的磷酸化。结论manumycin可通过诱导SK-BR-3细胞凋亡而产生抑癌作用,p38MAPK是manumycin诱导细胞凋亡的通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unmycin P38MAP激酶 乳房肿瘤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乳腺癌皮肤受累概率及皮肤切除范围的探讨 被引量:10
14
作者 黄晓辉 陈凛 石怀银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2年第2期116-117,120,共3页
目的 :分析乳腺癌皮肤受累概率 ,探讨乳腺癌皮肤切除范围。方法 :对 4 0例乳腺癌肿瘤表面皮肤做连续切片病理检查 ,了解皮肤受累情况。结果 :4 0例乳腺癌中 ,除 1例Paget病患者皮肤受累外 ,其余均未见受累 ,皮肤受累率 2 .5 %。结论 :... 目的 :分析乳腺癌皮肤受累概率 ,探讨乳腺癌皮肤切除范围。方法 :对 4 0例乳腺癌肿瘤表面皮肤做连续切片病理检查 ,了解皮肤受累情况。结果 :4 0例乳腺癌中 ,除 1例Paget病患者皮肤受累外 ,其余均未见受累 ,皮肤受累率 2 .5 %。结论 :如无皮肤受累的临床迹象 ,乳腺癌手术时皮肤切除范围不必过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外科手术 皮肤受累概率 切除范围
下载PDF
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健康教育需求与护士认知的调查 被引量:10
15
作者 吕玉玲 张秀卿 《齐鲁护理杂志》 2002年第4期252-253,共2页
目的 :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需求与护士认知的差异。方法 :采取调查问卷方式。结果 :(1)患者对饮食营养 ,服药方法 ,患肢功能锻炼等自我保护知识的需求与护士的认知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2 )患者对切口... 目的 :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需求与护士认知的差异。方法 :采取调查问卷方式。结果 :(1)患者对饮食营养 ,服药方法 ,患肢功能锻炼等自我保护知识的需求与护士的认知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2 )患者对切口的自我保护技术 ,心理卫生 ,化疗方面知识的需求与护士的认知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应 (1)不断完善教育的方式和内容 ;(2 )健康教育的资料要生动全面 ;(3)让健康教育成为和谐的教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根治术 健康教育 护士认知 患者需求
下载PDF
乳腺癌骨转移与其生物学标记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7
16
作者 熊玲静 梁昌华 +3 位作者 李新辉 邓豪余 胡硕 段华新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08-210,共3页
目的 探讨乳腺癌骨转移与其生物学标记因子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素亲生物蛋白 过氧化物酶标记 (S P)法检测 115例手术所得乳腺癌组织的瘤转移抑制基因nm2 3蛋白质、瘤基因C erbB 2蛋白质、雌激素受体蛋白质 (ER)和孕... 目的 探讨乳腺癌骨转移与其生物学标记因子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素亲生物蛋白 过氧化物酶标记 (S P)法检测 115例手术所得乳腺癌组织的瘤转移抑制基因nm2 3蛋白质、瘤基因C erbB 2蛋白质、雌激素受体蛋白质 (ER)和孕激素受体蛋白质 (PR)的表达。患者随访观察 3年 ,行 1次或 1次以上核素全身骨显像。结果 乳腺癌骨转移的发生与临床分期、腋窝淋巴结状况、C erbB 2蛋白质及ER有相关性 (P均 <0 0 5 ) ,与nm2 3蛋白质显著相关 (P <0 0 1) ,与年龄、手术方式、PR无相关性。结论 综合分析上述临床病理和生物学标记因子等多项指标对预测乳腺癌骨转移的发生、指导术后随访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骨转移瘤 生物学标记因子 S-P法 肿瘤转移 NM23蛋白 G-erbB-2蛋白 雌激素受体蛋白质 孕激素受体蛋白质
下载PDF
PET-CT与钼靶X线、B超定性诊断乳腺癌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余丰文 冯彦林 +3 位作者 贺小红 刘德军 温广华 袁建伟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06年第3期148-151,共4页
目的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诊断乳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0例临床怀疑乳腺癌的患者分别行B超、钼靶X线乳腺摄影和PET-CT检查。结合术后病理,比较PET-CT、B超、钼靶X线乳腺摄影诊断乳腺癌的结果。结果手术病理证实乳... 目的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诊断乳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0例临床怀疑乳腺癌的患者分别行B超、钼靶X线乳腺摄影和PET-CT检查。结合术后病理,比较PET-CT、B超、钼靶X线乳腺摄影诊断乳腺癌的结果。结果手术病理证实乳腺癌48例,良性病变12例。PET-CT目测法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3.8%、83.3%、91.7%及95.7%,钼靶X线法分别为81.3%、83.3%、81.7%及95.1%,B超法分别为85.4%、83.3%、85.0%及95.3%。三种方法对乳腺癌的诊断效能无显著差异性(χ2=3.40,P>0.5)。结论18F-FDGPET-CT诊断乳腺癌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并能对乳腺癌的分期提供更多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B超 放射摄影术 对比研究
原文传递
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6在人乳腺癌细胞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7
18
作者 吴琼 吴晓艳 +5 位作者 张海英 刘亚芳 任玥 曲珊珊 全成实 李玉林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74-277,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6在人乳腺癌细胞株、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为判定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及估计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应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人乳腺上皮细胞株HBL-100、低侵袭性乳腺癌细胞株MCF-7... 目的:探讨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6在人乳腺癌细胞株、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为判定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及估计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应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人乳腺上皮细胞株HBL-100、低侵袭性乳腺癌细胞株MCF-7、高侵袭性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和38例人乳腺癌组织claudin-6的表达进行检测,同时以30例乳腺良性肿瘤作为对照。结果:claudin-6在HBL-100细胞株中有表达,在乳腺癌细胞株MCF-7和MDA-MB231中均无表达;乳腺癌组织中claudin-6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laudin-6表达与乳腺癌组织的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联(P<0.05),与患者年龄和临床分期无关(P>0.05)。结论:claudin-6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和转移中起一定的负性调控作用,并可作为判断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和估计预后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audin-6 乳腺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99)Tc^m-octreotide显像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金山 邓念英 +2 位作者 李舜 张家云 林炎彬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 探讨99Tcm 奥曲肽 (octreotide)显像对乳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36例乳腺肿块患者 ,据手术及病理检查结果分为乳腺癌组 (19例 )和乳腺良性病变组 (17例 )。术前分次进行乳腺99Tcm octreotide及99Tcm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MIBI... 目的 探讨99Tcm 奥曲肽 (octreotide)显像对乳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36例乳腺肿块患者 ,据手术及病理检查结果分为乳腺癌组 (19例 )和乳腺良性病变组 (17例 )。术前分次进行乳腺99Tcm octreotide及99Tcm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MIBI)显像 ,行定性及半定量 [放射性摄取比值 (UR)测定 ]分析。结果 99Tcm octreotide显像对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 (6 8 4 %)低于99Tcm MIBI (94 7%,P <0 0 5 ) ,特异性 (10 0 %)明显高于99Tcm MIBI(76 5 %,P <0 0 5 ) ,准确性 (83 3%)与99Tcm MIBI (86 1%)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联合99Tcm octreotide与99Tcm MIBI显像特异性高 (10 0 %) ,但准确性(80 6 %)无明显变化 (P >0 0 5 )。结论 99Tcm octreotide显像对乳腺癌诊断特异性高 ,准确性与99Tcm MIBI显像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Tc^m-octreotide显像 乳腺癌 诊断 生长抑素受体
下载PDF
乳腺肿瘤摄取^(99)Tc^m-MIBI与预后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7
20
作者 朱汇庆 林祥通 +1 位作者 陈忠清 张学平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 对99Tcm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MIBI)乳腺显像真阳性患者的肿瘤99Tcm MIBI摄取程度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组织分级、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雌激素受体 (ER)、孕激素受体 (PR)、c erbB 2、p5 3等预后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  44... 目的 对99Tcm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MIBI)乳腺显像真阳性患者的肿瘤99Tcm MIBI摄取程度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组织分级、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雌激素受体 (ER)、孕激素受体 (PR)、c erbB 2、p5 3等预后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  44例99Tcm MIBI乳腺显像真阳性的患者 ,平均年龄 5 4.9岁。对显像阳性的肿块计算肿块感兴趣区 (ROI)与对侧正常相应部位放射性计数比值 (T N)。病理检查诊断按照HE染色和ER、PR、PCNA、p5 3和c erbB 2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根据WHO标准并参照Bloom Richardson标准对HE染色切片进行组织学分级 ;并对肿瘤细胞PCN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核染色的数目和形态进行Ⅰ~Ⅲ级评分 ;余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项目仅以阳性与否进行判别。结果 肿瘤T N值与肿瘤的组织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PCNA和c erbB 2之间经非参数相关性分析 ,相关系数分别为 0 .44 6 ,0 .2 2 4,0 .32 3和 0 .332 ,P值分别为 0 .0 0 1,0 .0 38,0 .0 0 4和 0 .0 0 4。余各指标差异无显著性。病理组织分级为Ⅰ~Ⅲ级的肿瘤T N值分别为 1.2 4± 0 .13,1.42± 0 .18和 1.6 1± 0 .30 ,经方差分析Ⅰ级和Ⅲ级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 ;有和无腋窝淋巴结转移乳腺癌的T N值为1 5 4± 0 .2 4和 1.39± 0 .2 3(P =0 0 2 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放射性核素显像 MIBI 预后 诊断 评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