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8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I和CT检查在腔隙性脑梗死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54
1
作者 韩晓芳 郭爱红 王丙聚 《中国医学装备》 2017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观察磁共振成像(MRI)和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CT)检查在腔隙性脑梗死(LAC)患者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82例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采用MRI和CT检查,根据影像结果进行诊断,比较MRI和CT在LAC患者中的诊断效果。结果:82例腔隙性脑梗死... 目的:观察磁共振成像(MRI)和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CT)检查在腔隙性脑梗死(LAC)患者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82例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采用MRI和CT检查,根据影像结果进行诊断,比较MRI和CT在LAC患者中的诊断效果。结果:82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经MRI检查确诊742个病灶,显著高于CT检查确诊的145个病灶,额叶和丘脑的检出率MRI检查显著高于CT检查,两种检查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9,x^2=5.64,x^2=6.42;P<0.05);两种检测方法在顶叶、基底节及脑干检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8,x^2=1.25,x^2=0.81;P>0.05);内囊检出率MRI检查与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3,P<0.05);MRI检查病灶直径<5 mm的病灶数为256个,CT检查病灶直径<5 mm的病灶数为3个,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9,P<0.05)。结论:CT和MRI检查可应用于早期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MRI检查对早期、微小病变及额叶、丘脑、内囊的病变显示较CT检查准确,可作为诊断腔隙性脑梗死的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CT检查 腔隙性脑梗死 诊断效果 临床诊断
下载PDF
基于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作物根系无损检测 被引量:39
2
作者 张建锋 吴迪 +2 位作者 龚向阳 何勇 刘飞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81-185,共5页
作物根系三维构型对于作物养分吸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该研究选用玉米、大豆和茄子3种常见作物根系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核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对其根系三维构型进行原位无损检测。试验研究和分析了生长介质、作物根系类型以及三维重建... 作物根系三维构型对于作物养分吸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该研究选用玉米、大豆和茄子3种常见作物根系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核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对其根系三维构型进行原位无损检测。试验研究和分析了生长介质、作物根系类型以及三维重建方法对作物根系成像的影响,并探讨了应用MRI技术快速无损进行作物根系研究的优势和不足。研究表明,应用MRI技术进行作物根系三维构型的研究是可行的。该研究为作物根系三维构型的定量描述和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无损检测 三维构型 根系
下载PDF
CDT-VIBE序列DCE-MRI:血流动力学参数与乳腺癌预后因子的相关性 被引量:23
3
作者 武峰 李亚光 +2 位作者 胡益祺 艾涛 夏黎明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0-34,共5页
目的:基于CAIPIRINHA-Dixon-TWIST-VIBE(CDT-VIBE)序列高分辨率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分析乳腺癌血流动力学参数与预后因子的相关性。方法:对96例经组织病理证实为浸润性乳腺癌的患者,采用容积内插屏气扫描(CDT-VIBE)序列结合超... 目的:基于CAIPIRINHA-Dixon-TWIST-VIBE(CDT-VIBE)序列高分辨率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分析乳腺癌血流动力学参数与预后因子的相关性。方法:对96例经组织病理证实为浸润性乳腺癌的患者,采用容积内插屏气扫描(CDT-VIBE)序列结合超快速并行采集(CAIPIRINHA)、水-脂分离(Dixon)及时间分辨交叉随机轨迹成像(TWIST)三种技术进行3.0TDCEMRI检查,共采集35期图像(空间分辨率为1.0mm×1.0mm×1.5mm,每期扫描时间11.24s)。测量所有病灶的血流动力学参数(Ktrans、Kep、Ve)。对乳腺肿瘤的病理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检查,获得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和Ki-67的值。采用t检验比较乳腺癌ER、PR、HER-2和Ki-67不同表达状态间DCE-MRI定量参数的差异。结果:PR阴性组(n=28)和PR阳性组(n=42)的Ktrans值(0.40±0.16vs 0.32±0.11)min-1和Kep值(0.96±0.26vs 0.81±0.26)min-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Ve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i-67低表达组(n=22)和高表达组(n=48)的Ktrans(0.39±0.14vs 0.27±0.11)min-1、Kep(0.93±0.26vs0.76±0.27)min-1和Ve(0.44±0.11vs 0.38±0.10)值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定量参数在ER和Her-2不同表达状态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的高分辨率DCE-MRI定量参数值与预后因子(PR、Ki-67)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提示其在乳腺癌的个体化治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扫描 免疫组化检查 预后因子
下载PDF
MRI检查联合血清CA125、人附睾蛋白4水平检测对卵巢癌诊断效能分析 被引量:20
4
作者 徐曦 李艳 +3 位作者 袁远霞 赵红利 龚钿 周淑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年第7期118-120,共3页
目的分析MRI检查联合血清CA125、人附睾蛋白4(human epididymis protein 4,HE4)水平检测对卵巢癌诊断效能。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94例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MRI检查的影像学表现及血清HE4、血清CA125检查所... 目的分析MRI检查联合血清CA125、人附睾蛋白4(human epididymis protein 4,HE4)水平检测对卵巢癌诊断效能。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94例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MRI检查的影像学表现及血清HE4、血清CA125检查所得结果进行分析诊断;对比血清HE4、血清CA125、MRI检查以及血清HE4、血清CA125、MRI三种联合检查对卵巢癌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结果血清HE4、血清CA125、MRI三种联合检查对卵巢癌的诊断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8.94%、97.87%、98.94%,明显高于单一的血清HE4、血清CA125及MRI检查卵巢癌的诊断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MRI检查、血清HE4及血清CA125均可有效的显示卵巢癌的影像学特点,但是将MRI检查、血清HE4及血清CA125联合可以显著提高卵巢癌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鉴别出卵巢肿瘤的性质,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检查 血清CA125 血清人附睾蛋白4 卵巢癌
下载PDF
MRI影像学评价在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7
5
作者 黄洁红 周良 吴清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64-1065,共2页
目的探讨MRI影像学评价在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2例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于发病后2~14d,分别行X线平片、CT、MRI检查。结果本组患者X线片检查结果显示,发病10d内仅见软组织肿胀,... 目的探讨MRI影像学评价在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2例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于发病后2~14d,分别行X线平片、CT、MRI检查。结果本组患者X线片检查结果显示,发病10d内仅见软组织肿胀,14d后2例可见干骺端骨质模糊、稀疏;CT检查结果显示,发病10d内仅见软组织肿胀,10d后可见骨髓密度降低,骨小梁模糊不清,肌间脂肪间隙变薄甚至消失;MRI结果显示,发病3d内仅见软组织界线不清、T2WI呈略高信号,3d后骨髓内可见异常信号,表现为T1WI信号稍减低、T2WI信号稍增高,在脂肪抑制序列上更清楚,且随病程延长逐渐明显。结论 MRI影像学评价优于其他检查方法,可用于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技术 X线检查 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技术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原文传递
磁共振胆管成像和动态十二指肠液检查鉴别诊断婴儿肝炎与胆道闭锁 被引量:15
6
作者 胡玉莲 黄志华 夏黎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20-422,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胆管成像(MRC)和十二指肠液引流对婴儿期胆道闭锁(EHBA)与婴儿肝炎综合征(IHS)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磁共振和婴儿十二指肠引流管对52例婴儿期持续性阻塞性黄疸行MRC和十二指肠液检查,以胆总管、肝总管显影和十二指肠... 目的探讨磁共振胆管成像(MRC)和十二指肠液引流对婴儿期胆道闭锁(EHBA)与婴儿肝炎综合征(IHS)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磁共振和婴儿十二指肠引流管对52例婴儿期持续性阻塞性黄疸行MRC和十二指肠液检查,以胆总管、肝总管显影和十二指肠液检查有胆汁(胆汁酸阳性)并经随访黄疸消退诊断为婴儿肝炎综合征;以胆总管、肝总管未显示,十二指肠液检查无胆汁(胆汁酸阴性)且经外科手术探查诊断为胆道闭锁;并将胆道闭锁MRC及十二指肠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分析。结果52例患儿中最后有34例确诊为婴儿肝炎综合征,18例确诊为胆道闭锁。34例婴儿肝炎综合征中30例MRC能清楚显示胆总管、肝总管结构,2例显示较小胆囊,2例胆总管、肝总管未显示。首次十二指肠液检查有胆汁31例,3例无胆汁。18例胆道闭锁中13例胆囊、胆总管和肝总管未显示,4例仅显示较小胆囊,1例仅显示较大胆囊,十二指肠液检查均无胆汁。18例确诊为胆道闭锁的患儿中,17例与MRC及十二指肠引流诊断相符。结论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能直接观察有无胆汁,诊断胆道闭锁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1.1%;MRC能显示肝外胆道结构,诊断胆道闭锁的敏感性为94.4%,特异性88.24%;十二指肠与MRC联合诊断胆道闭锁的敏感性94.4%,特异性97.06%,因此二者结合应用能较准确鉴别诊断婴儿肝炎与胆道闭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胆管成像 十二指肠液检查 婴儿 胆道闭锁
下载PDF
脑裂头蚴病的CT和MRI诊断(附5例报告) 被引量:16
7
作者 郭耀平 杨学良 +3 位作者 汪文胜 李松涛 刘劲锋 王梅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3年第3期137-139,共3页
目的 回顾分析了5例脑裂头蚴病患者的CT和MRI表现,并结合文献提出了影像学诊断的初步意见。方法 5例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癫痫发作伴一侧肢体无力等,且病程多在半年以上。患者均接受了CT、MRI、血清免疫学(比色ELISA法)检查,以及CT引... 目的 回顾分析了5例脑裂头蚴病患者的CT和MRI表现,并结合文献提出了影像学诊断的初步意见。方法 5例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癫痫发作伴一侧肢体无力等,且病程多在半年以上。患者均接受了CT、MRI、血清免疫学(比色ELISA法)检查,以及CT引导下的立体定向切除术。结果 CT和MRI平扫均显示病变区域脑组织为大片不规则的低密度或混杂信号改变,且占位效应轻微,增强检查示病灶内小结节状、小环状或粗细不均的条带状显著强化灶。患者血清免疫检查均显示裂头蚴抗体阳性,血及脑脊液常规则无异常。手术切除了孟氏裂头蚴活幼虫和包裹着的变性虫体各一条,5例病变组织术后病理均显示了嗜酸细胞性脓肿并外围肉芽肿形成。结论脑裂头蚴病的CT和MRI表现具有特征性,其中MRI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血清免疫学检查及立体定向手术,则有助于明确诊断和彻底根治脑裂头蚴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裂头蚴病 CT MRI 诊断 嗜酸细胞性脓肿
下载PDF
CT增强扫描与MRI对直肠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5
8
作者 阮以荣 唐恬恬 +2 位作者 袁为标 李海峰 陆亮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11期1925-1929,共5页
目的探讨对比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与1.5T MRI对直肠癌术前临床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进行CT增强扫描与1.5T MRI检查,以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直... 目的探讨对比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与1.5T MRI对直肠癌术前临床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进行CT增强扫描与1.5T MRI检查,以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直肠癌CT、MRI的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对CT和MRI与术后病理T分期、N分期的符合率进行比较。结果MRI与病理组织学T分期诊断的符合率(84.0%)高于CT与病理组织学诊断的符合率(72.0%),MRI与病理组织学N分期诊断的符合率(83.0%)高于CT与病理组织学诊断的符合率(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CT增强扫描相比,MRI对直肠癌术前临床分期的诊断具有更高的准确率,推荐在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组织学检查
下载PDF
超声与磁共振成像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戴萦企 杨奔 +4 位作者 左文述 刘岩松 郑刚 郑美珠 杨莉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58-963,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ultrasound,US)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评价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治疗浸润性乳腺癌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2-03-01-2013-01-31山东省肿瘤医院乳腺外科接受NAC的乳腺... 目的探讨超声(ultrasound,US)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评价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治疗浸润性乳腺癌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2-03-01-2013-01-31山东省肿瘤医院乳腺外科接受NAC的乳腺癌患者98例,行4个周期NAC后分别用临床触诊、US及MRI方法检测NAC前后肿瘤最大径,并记录US图像病灶形态、边界、回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下血流信号等级,以及MRI病灶血流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 intensity curve,TIC)在NAC前后的变化。以病理学Miller-Payne(M-P)分级为评价金标准,用诊断试验的方法分别检验US和MRI与病理学评价NAC疗效的一致性,并比较化疗前后US和MRI各参数的变化。按M-P分级分为组织学显著反应(major histological response,MHR)组(n=42)和组织学非显著反应(non-major histological response,NMHR)组(n=56)。结果在检测残留病灶的最大径与病理最大径之间的相关性上,MRI(r=0.852,P=0.005)优于US(r=0.636,P=0.005)和触诊(r=0.374,P=0.049)。临床触诊评价NAC疗效的准确性达57.1%(56/98),与病理学评价的一致性(Kappa)为0.171,P=0.036;US评价疗效的准确性达87.8%(86/98),一致性为0.679,P〈0.001;单纯应用MRI测量原发灶长径评价疗效的准确性为90.8%(89/98),一致性为0.748,P〈0.001;合并TIC分析结果后MRI的准确性为83.7%(82/98),一致性为0.618,P〈0.001。MHR组患者NAC前后US病灶形态不规则由13例升至22例,边界清晰由3例升至15例,后方回声无异常由9例升至21例,血流信号0-Ⅰ级由2例升至14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肿瘤周围有强回声带由5例降至2例,内部回声偏多由6例升至8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MHR组患者US表现,NAC前后原发灶形态不规则由26例升至41例,肿瘤周围有强回声带由21例降至6例,肿瘤内部回声偏多由12例升至23例,血流信号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新辅助化疗 疗效评价 超声 磁共振成像 临床触诊
原文传递
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臂丛神经损伤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4
10
作者 程义鹏 李明 +3 位作者 赵明 胡鸿博 郭丽丽 张铁成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53-356,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常规扫描序列结合磁共振神经成像术(magnetic resonance neurography,MRN)在臂丛神经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正常志愿者及11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行双侧臂丛神经成像,包括常规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1加权(T1W/TSE)横... 目的探讨磁共振常规扫描序列结合磁共振神经成像术(magnetic resonance neurography,MRN)在臂丛神经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正常志愿者及11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行双侧臂丛神经成像,包括常规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1加权(T1W/TSE)横轴位、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2加权(T2W/TSE)横轴位及斜冠状位、重T2WI反转恢复脂肪抑制技术成像序列(STIR/long TE)冠状位以及弥散加权背景抑制成像序列(DWIBS)轴位扫描。结果轴位T1WI、T2WI与斜冠状位T2WI在显示臂丛神经椎管内段与椎间孔段较好,STIR/long TE及DWIBS在显示臂丛神经干具有较大优势。臂丛节前神经损伤病变在T2WI横轴位与斜冠状位显示较好,T1WI可较特异显示脊髓内或局部软组织内出血或血肿信号。节后神经损伤则以冠状位STIR/long TE及DWIBS序列对病变的显示效果好,能显示神经干增粗或信号异常,对神经损伤定位准确。结论磁共振常规扫描序列结合磁共振神经成像术,在臂丛神经损伤的定位定性诊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神经损伤 磁共振成像 检查技术
下载PDF
Accuracy of physical examination, ultrasonography,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predicting response to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for breast cancer 被引量:12
11
作者 CHEN Man ZHAN Wei-wei +6 位作者 HAN Bao-san FEI Xiao-chun JIN Xiao-long CHAI Wei-min WANG Deng-bing SHEN Kun-wei WANG Wen-pi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11期1862-1866,共5页
Background Accurate evaluation of response following chemotherapy treatment is essential for surgical decision making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Modalities that have been used to monitor response to neo-adjuvant ... Background Accurate evaluation of response following chemotherapy treatment is essential for surgical decision making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Modalities that have been used to monitor response to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NAC) include physical examination (PE), ultrasound (US),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accuracy of PE, US, and MRI in predicting the response to NAC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 guidelines, the largest unidimensional measurement of the tumor diameter evaluated by PE, US, and MRI before and after NAC was classified into four grades, including clinical complete response, clinical partial response, clinical progressive disease, clinical stable disease, and compared with the final histo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Results Of the 64 patients who received NAC, the 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 (pCR) was shown in 13 of 64 patients (20%). The sensitivity of PE, US, and MRI in predicting the major pathologic response was 73%, 75%, and 80%, respectively, and the specificity was 45%, 50%, and 50% respectively. For predicting a pCR, the sensitivity of PE, US, and MRI was 46%, 46%, and 39%, respectively, and the specificity was 65%, 98%, and 92% 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Compared with final pathologic findings, all these three clinical and imaging modalities tended to obviously underestimate the pCR rate. A more appropriate, universal, and practical standard by clinical and imaging modalities in predicting the response to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vivo is essenti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east canc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physical examination ultrasonograph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原文传递
小肠MR造影 被引量:12
12
作者 章士正 任小军 +1 位作者 邓丽萍 张峭巍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3年第5期389-393,共5页
MR小肠造影以其完全没有辐射、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能够清楚显示小肠腔内外情况而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多。作者介绍2种MR小肠造影方法:口服法MR小肠造影检查(MR enterography)和插管法MR小肠造影检查(MR enteroclysis),其中尤以口服法M... MR小肠造影以其完全没有辐射、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能够清楚显示小肠腔内外情况而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多。作者介绍2种MR小肠造影方法:口服法MR小肠造影检查(MR enterography)和插管法MR小肠造影检查(MR enteroclysis),其中尤以口服法MR小肠造影简单、易行、无痛苦。用对比剂填充小肠、使小肠充分扩张是保证小肠造影取得成功的关键。作者经验是2.5%(等渗)甘露醇溶液为较理想的对比剂。简要归纳了一些常见小肠病变的MRI诊断要点并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小肠造影
下载PDF
MRI和X线检查在诊断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中的价值对比 被引量:11
13
作者 程艾 鲁广华 +2 位作者 孙小煜 马翌杰 宋璐 《当代医学》 2019年第4期95-97,共3页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MRI)和X线检查在诊断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中的价值对比。方法选取2017年7月到2018年7月于本院就诊的99例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患者入院后均做MRI和X线检查,以关节镜手术所见为金标准,比较MRI以及X线片表现以...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MRI)和X线检查在诊断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中的价值对比。方法选取2017年7月到2018年7月于本院就诊的99例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患者入院后均做MRI和X线检查,以关节镜手术所见为金标准,比较MRI以及X线片表现以及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MRI和X线检查关节软骨退变、关节腔隙狭窄和软骨下赘骨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RI检查半月板变性、软组织损伤、关节积液、滑膜增厚、关节面不平、骨质增生、软骨下囊变的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X线检查相比,MRI检查对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病诊断的准确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X线检查 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心理护理干预对幽闭恐惧症患者行磁共振检查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邬黎菁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9年第30期100-103,共4页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幽闭恐惧症患者行磁共振检查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5月本院需进行磁共振检查的幽闭恐惧症患者45例,按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22例、研究组23例。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幽闭恐惧症患者行磁共振检查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5月本院需进行磁共振检查的幽闭恐惧症患者45例,按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22例、研究组23例。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心理状态变化(SAS、SD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干预总有效率95.7%,高于对照组的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100%,高于对照组5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幽闭恐惧症患者进行磁共振检查过程中予以心理护理干预,可提高干预效果,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干预 幽闭恐惧症 磁共振检查 依从性 心理状态
下载PDF
MRI在肩袖钙化性肌腱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1
15
作者 刘文娟 郑宁 +3 位作者 邵硕 李蕊 姜山 齐先龙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10期1985-1987,共3页
目的探讨MRI在肩袖钙化性肌腱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临床手术证实为钙化性肌腱炎的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RI检查及X线检查。结果 1)21例X线片显示明确钙盐沉积的病例中... 目的探讨MRI在肩袖钙化性肌腱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临床手术证实为钙化性肌腱炎的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RI检查及X线检查。结果 1)21例X线片显示明确钙盐沉积的病例中,MRI对钙盐沉积的的显示率为86%,于T_1WI及PDWI-FS图像17例钙盐沉积呈低信号,1例呈高低混杂信号,钙盐沉积所累及肌腱相邻区域损伤;2)在钙盐沉积部位中,12例为冈上肌肌腱,3例为冈下肌肌腱,4例同时累及冈上、冈下肌肌腱,1例为肩胛下肌肌腱,1例同时累及冈上、肩胛下肌肌腱;3)21例均合并肩袖损伤,累及冈上肌肌腱者为20例,部分撕裂者为9例;累及肩胛下肌腱者为8例;累及冈下肌腱者为4列;4例合并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损伤。结论 MRI在显示细小钙化方面不如X线,单一MRI检查对于钙化性肌腱炎的诊断是不充分的,但MRI对于肌腱炎及钙化物沉积位置的显示要优于X线检查,对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有较大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化性肌腱炎 磁共振成像 X线检查 肩袖
下载PDF
多b值DWI联合MRI动态增强在乳腺癌诊断的效能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刘阳 朱志军 +3 位作者 曹满瑞 刘炳光 王小鹏 严芳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第4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DWI)联合磁共振成像(MRI)动态增强在乳腺癌诊断的效能。方法现对临床收治的75例疑似乳腺癌患者展开研究,入院时间在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间,所有患者均先予以多b值DWI和MRI动态增强检查,然后再予以患者手术... 目的探讨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DWI)联合磁共振成像(MRI)动态增强在乳腺癌诊断的效能。方法现对临床收治的75例疑似乳腺癌患者展开研究,入院时间在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间,所有患者均先予以多b值DWI和MRI动态增强检查,然后再予以患者手术病理检查,最后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探讨两种检查方式单独检查和联合检查的诊断效能。结果当b值=500s/mm2时,DWI的特异性、敏感性、阴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是56.76%、31.59%、44.68%和42.86%,与b值=800s/mm^(2)时的89.19%、76.32%、78.57%和87.88%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b值=1000s/mm^(2)时59.46%、39.47%、48.89%和50%相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多b值DWI检查特异性、敏感性、阴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是89.19%、76.32%、78.57%和87.88%;而MRI动态增强检查的特异性、敏感性、阴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是86.49%、71.05%、74.42%和84.38%,两种检查方式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能分别与联合检查的诊断效能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b值DWI检查和MRI动态增强扫描在乳腺癌的诊断中虽然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两者联合使用可以有效弥补在检测方面的不足,提高临床诊断效能,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成像 病理检查 乳腺癌 诊断效能
下载PDF
步态分析应用在前交叉韧带损伤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0
17
作者 罗鸿 刘方 +4 位作者 李顺华 邱冰 刘福尧 张余 马立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1期4969-4973,共5页
背景:步态分析是生物力学领域里的一个特殊分支学科,已广泛应用于步态障碍和矫正骨科手术的效果评估。目前缺乏步态分析在前交叉韧带损伤诊断的相关研究。目的:探讨步态分析在在前交叉韧带损伤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该临床研究的实施符... 背景:步态分析是生物力学领域里的一个特殊分支学科,已广泛应用于步态障碍和矫正骨科手术的效果评估。目前缺乏步态分析在前交叉韧带损伤诊断的相关研究。目的:探讨步态分析在在前交叉韧带损伤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该临床研究的实施符合贵州省骨科医院对研究的相关伦理要求。参与试验的患病个体及其家属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选取经关节镜确诊为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60例,比较采用红外光学导航膝关节运动分析系统、体格检查及磁共振检查3种方法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价值。结果与结论:(1)步态分析诊断出前交叉韧带损伤(n=49)优于体格检查(n=29)和磁共振检查(n=35)方法(P<0.05),尤其体现在前交叉韧带轻度损伤的患者(P <0.05);而3种方法在前交叉韧带中、重度损伤诊断中差异无显著显著性意义(P> 0.05);(2)步态分析与磁共振检查比较,ROC的曲线下面积为0.636 4(95%可信区间,0.535 9-0.736 8,P=0.010);与体格检查比较ROC的曲线下面积为0.620 3(95%可信区间,0.519 4-0.721 1,P=0.023 0);(3)结果说明,光学导航下步态分析为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另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态分析 前交叉韧带损伤 膝关节体格检查 磁共振 诊断准确性
下载PDF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联合腹部CT检查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效能 被引量:9
18
作者 高军峰 阎晓宇 王培培 《中国民康医学》 2022年第4期131-133,共3页
目的:观察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联合腹部CT检查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选取128例疑似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腹部CT检查和MRCP检查。以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 目的:观察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联合腹部CT检查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选取128例疑似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腹部CT检查和MRCP检查。以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MRCP检查、腹部CT检查、MRCP联合腹部CT检查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的效能(灵敏度、准确度、特异度、漏诊率和误诊率)和不同大小结石检出率。结果:128例疑似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中,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检查诊断为肝外胆管结石阳性111例,阴性17例;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检查结果显示,111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中共存在261块结石,其中直径>9 mm结石118块,直径≤9 mm结石143块;MRCP联合腹部CT检查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的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MRCP、腹部CT单项检查,MRCP联合腹部CT检查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的漏诊率低于MRCP、腹部CT单项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CP联合腹部CT检查对直径>9 mm结石、直径≤9 mm结石的检出率均高于MRCP、腹部CT单项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CP联合腹部CT检查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的特异度、误诊率与MRCP、腹部CT单项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CP联合腹部CT检查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效能和结石检出率高于MRCP、腹部CT单项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外胆管结石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检查 效能 检出率
下载PDF
核磁共振对椎管肿瘤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邬贵强 《中国医药导刊》 2016年第2期154-155,158,共3页
目的探究核磁共振对椎管肿瘤的诊断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80例确诊为椎管肿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随机的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取观察组患者的核磁共振片和对照组的CT片... 目的探究核磁共振对椎管肿瘤的诊断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80例确诊为椎管肿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随机的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取观察组患者的核磁共振片和对照组的CT片进行对比试验研究,对比两种不同检查方式对疾病诊断的价值.结果:采用MRI检查进行诊断的观察组患者椎管肿瘤的诊断率为97.78%(88/90),采用CT检查进行诊断的对照组患者椎管肿瘤的诊断率为90.0%(81/9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磁共振对椎管肿瘤的肿瘤类型及性质判断相对准确,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椎管肿瘤 CT检查 临床诊断价值
下载PDF
膝半月板及交叉韧带撕裂的磁共振扫描程序优化 被引量:10
20
作者 陈旭 谭利华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27-334,共8页
目的:研究膝关节半月板及交叉韧带撕裂的磁共振(MRI)检查方法,优化扫描程序。方法:收集140例经关节镜证实的膝关节外伤病例,回顾性研究不同MRI扫描序列组(1个试验组和5个对照组)诊断半月板及韧带撕裂的准确性。结果:试验组诊断半月板和... 目的:研究膝关节半月板及交叉韧带撕裂的磁共振(MRI)检查方法,优化扫描程序。方法:收集140例经关节镜证实的膝关节外伤病例,回顾性研究不同MRI扫描序列组(1个试验组和5个对照组)诊断半月板及韧带撕裂的准确性。结果:试验组诊断半月板和交叉韧带撕裂的准确性均大于其他对照组(P<0.05)。Osag-PDWIfs的诊断准确性较OsagT2WIfs好(N=192,P=0.000),CorPDWIfs明显优于CorT1WI(N=192,P=0.000)。试验组诊断内侧半月板撕裂准确性较外侧半月板好(N=192,P=0.000),诊断后交叉韧带撕裂准确性较前交叉韧带好(N=192,P=0.000)。结论:对于半月板及交叉韧带撕裂,本研究中试验组较其他试验组准确性好,为较优化的MRI序列组合,推荐其作为膝关节外伤的常规扫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板撕裂 交叉韧带撕裂 磁共振成像 检查平面 扫描序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