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04篇文章
< 1 2 2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航空发动机热障涂层材料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131
1
作者 徐惠彬 宫声凯 刘福顺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12,共6页
介绍了热障涂层的结构、陶瓷表层材料和中间粘结层的材料发展趋势。热障涂层的结构已由经典的双层结构向成分、结构连续变化的梯度结构发展,涂层的寿命有明显的提高。制备方法中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具有明显优势。热障涂层表层材料... 介绍了热障涂层的结构、陶瓷表层材料和中间粘结层的材料发展趋势。热障涂层的结构已由经典的双层结构向成分、结构连续变化的梯度结构发展,涂层的寿命有明显的提高。制备方法中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具有明显优势。热障涂层表层材料的最佳成分是(质量百分数6%~8%)Y2O3部分稳定的ZrO2陶瓷材料。粘结层体系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能同时保证力学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的低Al含量NiCoCrA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障涂层 zro2 涡轮发动机 发展趋势 材料体系
下载PDF
无团聚ZrO_2-Y_2O_3陶瓷超细粉的制备及微观结构表征 被引量:52
2
作者 徐跃萍 郭景坤 +1 位作者 黄校先 李包顺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69-274,共6页
本文采用化学共沉淀法,通过对湿凝胶沉淀物的陈化处理和冷冻干燥,获得了晶粒度为15—20nm的ZrO_2-Y_2O_3超细粉。所得粉料不仅尺寸小、分布均匀,而且不含有硬团聚体,所含软团聚体在成型过程中破碎。素坯中气孔的均匀分布为获得致密陶瓷... 本文采用化学共沉淀法,通过对湿凝胶沉淀物的陈化处理和冷冻干燥,获得了晶粒度为15—20nm的ZrO_2-Y_2O_3超细粉。所得粉料不仅尺寸小、分布均匀,而且不含有硬团聚体,所含软团聚体在成型过程中破碎。素坯中气孔的均匀分布为获得致密陶瓷体提供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 陶瓷 粉体 zro2 Y2O3
下载PDF
纳米功能复合涂层 被引量:33
3
作者 黄新民 吴玉程 郑玉春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19-420,共2页
纳米复合涂层是纳米材料的一种,本文以纳米ZrO2颗粒与化学镀Ni-P合金共沉积的方法制备了纳米复合功能涂层.研究了纳米复合涂层的组织结构,探讨了纳米复合涂层的部分功能特性。
关键词 纳米材料 复合涂层 结构 zro2 NI-P合金
下载PDF
陶瓷热障涂层的隔热效果研究 被引量:42
4
作者 宫声凯 邓亮 +1 位作者 毕晓方 徐惠彬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C00期25-29,共5页
通过理论公式推导和试验测量 ,得出 :热障涂层的隔热效果与环境温差成正比 ,但同等环境温差下涂层在更高的温度工作时 ,由于涂层材料导热系数的增大 ,其隔热效果减小。涂层厚度与隔热效果在实际涂层应用的厚度范围内也接近线性关系。随... 通过理论公式推导和试验测量 ,得出 :热障涂层的隔热效果与环境温差成正比 ,但同等环境温差下涂层在更高的温度工作时 ,由于涂层材料导热系数的增大 ,其隔热效果减小。涂层厚度与隔热效果在实际涂层应用的厚度范围内也接近线性关系。随着发动机叶片冷却气流换热系数增大 ,热障涂层的隔热效果也越大 ,但两者并不是线性关系。涂层隔热效果随导热系数的减小而增大 ,并且在低导热系数区 ,热障涂层隔热效果对导热系数的变化更敏感。随着涂层的厚度增大 ,导热系数的改变所具有的增加涂层隔热效果的作用越大 ;但涂层越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障涂层 zro2 隔热效果 陶瓷 航空材料
下载PDF
沉淀—乳化法制备二氧化锆纳米粉末技术研究 被引量:28
5
作者 王和义 傅依备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1999年第5期66-68,共3页
本文采用沉淀—乳化法制备二氧化锆纳米粉末,二氧化锆粉末颗粒分布在40nm 以下。采用不同的乳化剂,可获得不同晶型的二氧化锆粉末。当以壬二酸二乙酯做乳化剂时,粉末以单斜晶体为主;以乙二醇为乳化剂时,粉末则以四方晶体为主。
关键词 二氧化锆 纳米材料 制备 沉淀乳化法 陶瓷
下载PDF
MgO-Al_2O_3-SiO_2微晶玻璃的IR、DTA和XRD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迟玉山 沈菊云 陈学贤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5-50,共6页
利用红外光谱、差热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电子显微镜等手段研究了含有TiO2和ZrO2的薹青石微晶玻璃的分相、成核与析晶过程.热处理过程中玻璃首先发生分相,富含钛离子的一相呈现点滴状,均匀分散于玻璃基体中.随后玻璃中析... 利用红外光谱、差热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电子显微镜等手段研究了含有TiO2和ZrO2的薹青石微晶玻璃的分相、成核与析晶过程.热处理过程中玻璃首先发生分相,富含钛离子的一相呈现点滴状,均匀分散于玻璃基体中.随后玻璃中析出大量微小的镁铝钛酸盐晶粒,并保持与玻璃分相类似的显微结构形貌.在玻璃析晶过程中钛离子逐渐向六配位状态转化,表明玻璃中钛离子参与形成晶相,玻璃相中钛离子含量逐渐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zro2 微晶玻璃 分相 成核 析晶 红外光谱 MGO AL2O3 SiO2 氧化镁 氧化铝 二氧化硅
下载PDF
SO_4^(2-)/ZrO_2-SiO_2催化剂的酸性及结构表征 被引量:32
7
作者 廖世军 杨兆禧 +3 位作者 余文威 胡纪华 王乐夫 黄仲涛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92-298,共7页
采用指示剂法及吸附吡啶的红外光谱法,考察了催化剂的酸性;用XRD、IR、XPS及热分析等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用BET法测定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并研究了催化剂的组成及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比表面积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指示剂法及吸附吡啶的红外光谱法,考察了催化剂的酸性;用XRD、IR、XPS及热分析等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用BET法测定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并研究了催化剂的组成及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比表面积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一般在450℃以上焙烧的SO42-/ZrO2SiO2催化剂均具有超强酸性,催化剂的酸强度随焙烧温度的增高有所增强;吸附吡啶的红外光谱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较高的Lewis酸量.通常800℃以下焙烧的催化剂均为非晶态,高于800℃焙烧硅锆比大于9的样品时,可得到一种新的结晶态物质.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一般在400m2/g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氧化锆 结构 表面酸性 固体超强酸
原文传递
共沉淀法制备ZrO_2-Al_2O_3纳米复合氧化物的物相表征 被引量:27
8
作者 梁健 黄惠忠 谢有畅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0-34,共5页
用Al(NO3)3和ZrO(NO3)2混合溶液,加氨水共沉淀制备了一系列Al2O3含量由低到高的ZrO2-Al2O3复合氧化物,用XRD、XPS、BET等实验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一种组分含量由低到高,其主要存在形式按形成固溶体-表面单层分散-析出单独... 用Al(NO3)3和ZrO(NO3)2混合溶液,加氨水共沉淀制备了一系列Al2O3含量由低到高的ZrO2-Al2O3复合氧化物,用XRD、XPS、BET等实验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一种组分含量由低到高,其主要存在形式按形成固溶体-表面单层分散-析出单独晶相的规律变化,而一种组分的加入均使另一种组分的XRD衍射峰明显宽化,晶粒变细;复合氧化物的比表面明显大于两种组分纯样品比表面的简单加和.实验表明体系中两种组分存在相互表面单层分散,即在一定的相对含量范围内,该体系的任一组分的微晶固溶体都既接受另一组分在其表面上的单层分散,同时也在另一组分的微晶固溶体表面上单层分散.相互单层分散和固溶体的生成都可能使高温焙烧时微晶的增大受到抑制,从而维持了样品的高比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沉淀法 物相表征 zro2 AL2O3 纳米复合氧化物 相互单层分散 陶瓷 二氧化锆 三氧化二铝
下载PDF
Au/ZrO_2催化CO氧化反应中ZrO_2纳米粒子的尺寸效应 被引量:26
9
作者 张鑫 徐柏庆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6-90,F009,共6页
从同一 ZrO(OH)2 出发制备了三种不同尺寸的 ZrO2 纳米颗粒(ZrO2-CP: 40~200 nm, ZrO2-AN: 18~25 nm,ZrO2-AD: 10~15 nm), 采用沉积-沉淀方法制备了相应的 Au/ZrO2 催化剂. 用 XRD, XRF, TEM 和低温 N2 吸附对 ZrO2和 Au/ZrO2进行了... 从同一 ZrO(OH)2 出发制备了三种不同尺寸的 ZrO2 纳米颗粒(ZrO2-CP: 40~200 nm, ZrO2-AN: 18~25 nm,ZrO2-AD: 10~15 nm), 采用沉积-沉淀方法制备了相应的 Au/ZrO2 催化剂. 用 XRD, XRF, TEM 和低温 N2 吸附对 ZrO2和 Au/ZrO2进行了表征. XRD 和 TEM 分析表明 Au/ZrO2样品中 Au 粒子的平均尺寸为 4~5 nm, 而 ZrO2的晶相和颗粒大小没有因为“负载”Au 粒子而发生变化. CO 催化氧化反应的结果表明, Au/ZrO2催化活性随着 ZrO2纳米粒子尺寸的减小活性明显增加. TEM/HRTEM结果表明, Au/ZrO2催化剂中Au粒子与ZrO2颗粒接触界面随ZrO2颗粒尺寸的减小而明显增加, 这很可能是含有更小尺寸 ZrO2纳米粒子的 Au/ZrO2催化剂具有更高催化活性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o2 催化剂 纳米粒子 晶相 制备 催化活性 CO氧化 OH 催化氧化反应 平均
下载PDF
ZrO_2基纳米超微粉生产技术与粉体特性 被引量:22
10
作者 陈大明 孟国文 +3 位作者 张晨 曾燮榕 孙亚光 吕瑞行 《粉体技术》 1996年第2期7-12,共6页
介绍了化学共沉淀—凝胶法制备ZrO_2基纳米超微粉新技术。该法利用廉价原料和简单工艺过程可工业化生产杂质总量低于0.1wt%、平均粒径约10nm、分散性良好、粒度分布极窄的高纯ZrO2或ZrO_2基纳米超微粉。对所制粉... 介绍了化学共沉淀—凝胶法制备ZrO_2基纳米超微粉新技术。该法利用廉价原料和简单工艺过程可工业化生产杂质总量低于0.1wt%、平均粒径约10nm、分散性良好、粒度分布极窄的高纯ZrO2或ZrO_2基纳米超微粉。对所制粉体的相结构和烧结特性也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 粉末制备 纳米材料
下载PDF
苯催化燃烧反应Cu-Mn-Ce-Zr-O催化剂催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余凤江 张丽丹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4期67-68,72,共3页
用共沉淀法合成了铜 锰 铈 锆复合氧化物系列催化剂 ,用常压气体流动评价装置考查了其对苯蒸气的催化活性 ,并根据穿透曲线、XRD衍射对催化剂表面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CeO2 和ZrO2 对以铜。
关键词 CuO MNO2 CeO2 zro2 催化燃烧 催化剂 复合氧化物 有机废气 处理 催化活性
下载PDF
大功率EB-PVD陶瓷热障涂层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3
12
作者 刘福顺 宫声凯 徐惠彬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C00期30-34,共5页
陶瓷热障涂层用于涡轮发动机的热端部件可显著提高其使用温度 ,延长部件的使用寿命 ,并提高发动机的效率。介绍了制备陶瓷热障涂层的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分析了热障涂层的剥落失效机理 ,同时对热障涂层的隔热效果的研究也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陶瓷热障涂层 zro2 涡轮发动机叶片
下载PDF
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锆的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焕英 宋秀芹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5期488-491,共4页
以氧氯化锆 (Zr OCl2 · 8H2 O)和氨水 (NH3· H2 O)为原料 ,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纳米级氧化锆微粉 ,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物浓度、溶液 p H值、煅烧温度和时间对产物粒径的影响 ,获得了最佳工艺条件 .通过透射电镜、X射线衍... 以氧氯化锆 (Zr OCl2 · 8H2 O)和氨水 (NH3· H2 O)为原料 ,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纳米级氧化锆微粉 ,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物浓度、溶液 p H值、煅烧温度和时间对产物粒径的影响 ,获得了最佳工艺条件 .通过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研究了产品的粒度、形貌和结构 ,所得纳米 Zr O2 分散性良好 ,粒度分布均匀 ,平均粒径约 2 0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沉淀法 纳米氧化锆 制备方法 陶瓷材料 反应温度 反应物浓度
下载PDF
ZrO_2热障涂层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4
作者 田永生 陈传忠 +1 位作者 刘军红 雷廷权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1499-1503,共5页
简述了热障涂层的发展;介绍了ZrO2陶瓷作为热障涂层材料的热力学性能和机械性能,以及ZrO2热障涂层的失效机理和改进措施;论述了梯度热障涂层的优点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热障涂层 zro2 热喷涂 发展方向
下载PDF
CO2 hydrogenation to methanol over Cu/CeO2 and Cu/ZrO2 catalysts:Tuning methanol selectivity via metal-support interaction 被引量:24
15
作者 Weiwei Wang Zhenping Qu +1 位作者 Lixin Song Qiang Fu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期22-30,I0002,共10页
Copper-based catalysts for CO2 hydrogenation to methanol are supported on ZrO2 and CeO2,respectively.Reaction results at 3.0 MPa and temperatures between 200 and 300°C reveal that Cu catalysts supported on ZrO2 a... Copper-based catalysts for CO2 hydrogenation to methanol are supported on ZrO2 and CeO2,respectively.Reaction results at 3.0 MPa and temperatures between 200 and 300°C reveal that Cu catalysts supported on ZrO2 and CeO2 exhibit better activity and selectivity than pure Cu catalyst due to Cu-support(ZrO2 and CeO2)interaction.Combining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s with in-situ diffuse reflectance infrared Fourier transform spectroscopy(in-situ DRIFTS),Cu/CeO2 shows the higher methanol selectivity due to the formation of main carbonates intermediates,which are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oxygen vacancies over Cu/CeO2.In contrast,bicarbonate and carboxyl species are observed on Cu/ZrO2,which originates from the hydroxyl groups presented on catalyst surfaces.Difference in CO2 adsorption intermediates results in the distinct methanol selectivity over the two cataly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 hydrogenation Methanol selectivity In-situ DRIFTS CeO_2 zro_2
下载PDF
硬盘基板用微晶玻璃的析晶过程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迟玉山 沈菊云 陈学贤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91-796,共6页
利用差热分析、热膨胀曲线与X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了含TiO2和ZrO2的 MgO-Al2O3-SiO2玻璃的析晶过程.780℃时玻璃中析出的镁铝钛酸盐促使玻璃在800℃析出Mg-透辉石,随后在 930℃Mg-透辉石和镁铝... 利用差热分析、热膨胀曲线与X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了含TiO2和ZrO2的 MgO-Al2O3-SiO2玻璃的析晶过程.780℃时玻璃中析出的镁铝钛酸盐促使玻璃在800℃析出Mg-透辉石,随后在 930℃Mg-透辉石和镁铝钛酸盐开始向假蓝宝石、金红石和Zr/Ti固溶体转变;1030℃假蓝宝石开始转变为β-石英固溶体,而在1125℃以上温度,β-石英固溶体转化为α-堇青石、方石英和顽火辉石,同时金红石和Zr/Ti固溶体向锆英石和钛酸镁转变.依据玻璃析晶序列,选择在930~1050℃间温度下对玻璃进行热处理,制得以假蓝宝石为主晶相的微晶玻璃.此微晶玻璃具有细小均匀的晶粒结构,具有高的弹性模量(120GPa)和良好的表面性能,是适宜的硬盘基板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zro2 微晶玻璃 DTA 热膨胀曲线 XRD 硬盘基板 计算机 材料 析晶过程 氧化镁 氧化铝 二氧化硅
下载PDF
在CuO-ZnO及CuO-ZnO-ZrO_2催化剂上CO_2/H_2低压合成甲醇的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张强 徐征 千载虎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22-28,共7页
研究了CO_2/H_2在CuO-ZnO-ZrO_2及CuO-ZnO系列催化剂上低压合成甲醇的反应。结果表明,CuO-ZnO-ZrO_2具有比双组分CuO-ZnO催化剂高得多的活性及选择性。用XRD、紫外漫反射光谱、XPS等测试手段,对实验所用催化剂的结构和表面性质进行了研... 研究了CO_2/H_2在CuO-ZnO-ZrO_2及CuO-ZnO系列催化剂上低压合成甲醇的反应。结果表明,CuO-ZnO-ZrO_2具有比双组分CuO-ZnO催化剂高得多的活性及选择性。用XRD、紫外漫反射光谱、XPS等测试手段,对实验所用催化剂的结构和表面性质进行了研究,并结合活性测试结果,提出高活性、高选择性的CO_2/H_2合成甲醇催化剂要以Cu和Zn共同存在为前提,反应活性中心是表面Cu_2O和ZnO。Cu^+在ZnO中固相溶液的形成及活性组分与载体的较强相互作用对甲醇的生成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CO2/H2 CUO-ZNO zro2
下载PDF
氧化锆(ZrO_2)的热、化学性质与应用 被引量:22
18
作者 欧阳静 周正 +2 位作者 伦惠林 谢亚玲 杨华明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4年第6期365-375,共11页
重点分析了ZrO2的热性质、化学稳定性和其理论基础。ZrO2的导热系数极低,可用于热障涂层,介绍了热障涂层的结构和制备方法,说明了ZrO2作为热障涂层材料的优异特性。分析了ZrO2的表面能与表面酸性强度,表面酸位来源、固体超强酸的原理、... 重点分析了ZrO2的热性质、化学稳定性和其理论基础。ZrO2的导热系数极低,可用于热障涂层,介绍了热障涂层的结构和制备方法,说明了ZrO2作为热障涂层材料的优异特性。分析了ZrO2的表面能与表面酸性强度,表面酸位来源、固体超强酸的原理、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ZrO2的化学稳定性好,可作为催化剂材料基体,ZrO2基催化材料分类为纯ZrO2催化剂、负载型催化剂和复合型催化剂,列举了ZrO2基固体超强酸的反应方程式,ZrO2复合型催化剂具有更好的催化性能,论述了以CeO2-ZrO2固溶体作为三效催化剂的机理和进展。相关方法和原理可为ZrO2的热学性质研究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将有助于理解和应用ZrO2的催化原理和表面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o2 热导率 热障涂层 化学稳定性 表面能 化学酸位
下载PDF
ZrO_2负载过渡金属催化剂的结构和催化性能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月娟 周仁贤 +1 位作者 蒋晓原 郑小明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588-592,共5页
运用 X R D 、 T P R 及 T P O 技术研究了 Zr O2 负载过渡金属氧化物 Cu Ox 、 Fe Ox 、 Co O x 、 Ni Ox 、 Mn O x 和 Cr Ox 的物相结构、还原和氧化性能,并以 C O 氧化反应为探针考察了... 运用 X R D 、 T P R 及 T P O 技术研究了 Zr O2 负载过渡金属氧化物 Cu Ox 、 Fe Ox 、 Co O x 、 Ni Ox 、 Mn O x 和 Cr Ox 的物相结构、还原和氧化性能,并以 C O 氧化反应为探针考察了催化剂的氧化活性。结果表明, 过渡金属- Zr O2 之间的相互作用,阻止了载体 Zr O2 从无定形 Zr O2 →四方 Zr O2 →混合相→稳定的单斜 Zr O2 的转变和 Zr O2 颗粒的增长,并导致过渡金属氧化物在 Zr O2 表面的高度分散。催化剂的氧化- 还原性能随载体上负载的过渡金属氧化物的不同而不同, C O 氧化活性顺序为: Cu O x > Co O x > Mn Ox > Fe O x > Ni O x > Cr O x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载体 结构 催化 二氧化锆 催化剂
下载PDF
金属锆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20
作者 郭春芳 董云会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2008年第2期63-67,共5页
总结了国内外金属锆制备方法。传统方法包括金属热还原法、氢化脱氢法和电解法,但均存在成本高、污染大、操作复杂等问题。指出了直接电脱氧法是一种制备金属单质和合金的新方法,具有成本低、能耗少、污染小、工艺简单的特点,最有希望... 总结了国内外金属锆制备方法。传统方法包括金属热还原法、氢化脱氢法和电解法,但均存在成本高、污染大、操作复杂等问题。指出了直接电脱氧法是一种制备金属单质和合金的新方法,具有成本低、能耗少、污染小、工艺简单的特点,最有希望取代传统的金属锆制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锆 制备方法 直接电脱氧法 二氧化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