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曹丕《杂诗》(其一)与阮籍《咏怀》(其一)比较谈
1
作者 张克锋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42-44,共3页
曹丕《杂诗》(其一)和阮籍《咏怀》(其一)都是颇能代表作者及所处时代诗歌风格的名作。二诗有许多相似之处:语言精致华美,多用对偶;叙述性语言与造型性语言兼具;以景写情与直抒胸臆相结合的抒情方式等。但也有各自不同的特色:在语言上,... 曹丕《杂诗》(其一)和阮籍《咏怀》(其一)都是颇能代表作者及所处时代诗歌风格的名作。二诗有许多相似之处:语言精致华美,多用对偶;叙述性语言与造型性语言兼具;以景写情与直抒胸臆相结合的抒情方式等。但也有各自不同的特色:在语言上,一繁复,一简洁;一具体明晰,一隐微模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诗》 《咏怀》 抒情方式 语言风格
下载PDF
冰心与丰子恺儿童题材散文的差异性
2
作者 王炳中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1-4,9,共5页
五四以后,"人"的发现使儿童从成人的玩偶和附属中解放了出来,儿童开始进入新文学者们的创作视域,由此出现了一批儿童文学作家。冰心是五四后第一个有影响的儿童文学作家,她的儿童文学作品至今仍受追捧;丰子恺是现代文学史上... 五四以后,"人"的发现使儿童从成人的玩偶和附属中解放了出来,儿童开始进入新文学者们的创作视域,由此出现了一批儿童文学作家。冰心是五四后第一个有影响的儿童文学作家,她的儿童文学作品至今仍受追捧;丰子恺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站在"儿童崇拜"的立场进行儿童题材创作的文学家。他们的儿童散文创作在写作立场、文本挖掘重点、抒情言说方式都存在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散文 写作立场 挖掘重点 抒情言说方式 差异
下载PDF
方东美、徐复观美学思想对观——兼论海外华人中国美学研究的两种模式 被引量:1
3
作者 徐承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1-121,共11页
将方东美、徐复观的美学思想予以对观,可以发现,两人理想中的审美机制同为天人的同情共感,但对于此交感过程中天与人的主从关系,两人却各执一端、意见相左。方东美以天为价值预设的中心,提出一套建基于形而上学的天赋价值论;徐复观则以... 将方东美、徐复观的美学思想予以对观,可以发现,两人理想中的审美机制同为天人的同情共感,但对于此交感过程中天与人的主从关系,两人却各执一端、意见相左。方东美以天为价值预设的中心,提出一套建基于形而上学的天赋价值论;徐复观则以人为价值预设的中心,提出一套建基于人性论的价值自觉说。从方法论上判断,之所以造成两家学说的歧异,缘于方东美欲以《易传》统摄儒道,而徐复观则采取了"以孟释庄"的策略。方东美和徐复观思想的对立,为后来者的中国美学研究提供了两个基本的模型:一种是在天人关系中立足于自心,然后由内向外、由人向天推扩,通过心化、内化来实现人情的对象化;一种是在天人关系中立足于天,然后由外向内,由天到人地顺延,承接天地本身所具足的大美。不妨称前者为徐复观模式,后者为方东美模式。这两种模式得到当代海外华人学者的继承与发扬,在重建中国美学的主干道上,分别开出了抒情传统和现象主义这两条进路并各擅胜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东美 徐复观 汉学家 新儒家 抒情传统
下载PDF
含蓄婉约抒胸臆 纵横豪放扬正声——对两首英语政治性抒情诗歌的解读 被引量:2
4
作者 孙丙堂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3-47,共5页
文章对拜伦和休斯的两首政治性抒情诗歌进行了比对和分析,从而得出:两首诗歌虽然所揭示的主题意义相近,但阐释主题的艺术手法迥然有别。拜伦的《路德分子之歌》文风豪迈奔放,措辞铺张纵横、汪洋恣肆,韵律强健激昂,中心思想外露直白、一... 文章对拜伦和休斯的两首政治性抒情诗歌进行了比对和分析,从而得出:两首诗歌虽然所揭示的主题意义相近,但阐释主题的艺术手法迥然有别。拜伦的《路德分子之歌》文风豪迈奔放,措辞铺张纵横、汪洋恣肆,韵律强健激昂,中心思想外露直白、一语破的。而休斯的《未能实现的理想》极尽婉曲之法,措辞含蓄隐晦,意蕴隽永婉约,意深境远。对诗歌的诠释和解读,在于从深层次上考证和挖掘诗人是如何借助不同的艺术手法,来渲染和烘托诗歌的主题和意蕴的,同时还能帮助读者从多维度解读诗歌话语的本质,从而准确地把握诗歌的主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性抒情诗歌 主题 艺术手法
下载PDF
Reviewed Work:A Study of Liu Yong and His Lyrics,by Laifong Leung.Beijing:China Translation&Publishing House,2020.PP x+506.¥98.00(paper back).ISBN 978-7-5001-6326-8
5
作者 YUAN Long-zhen DANG Zheng-sheng +1 位作者 WANG Xiao-long Laifong Leung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22年第9期910-915,共6页
Laifong Leung,based on the literature and materials from Chinese,English and Japanese,by using empirical approach and closing reading,produced Chinese-English combined version A Study of Liu Yong and His Lyrics.The wo... Laifong Leung,based on the literature and materials from Chinese,English and Japanese,by using empirical approach and closing reading,produced Chinese-English combined version A Study of Liu Yong and His Lyrics.The work mainly probes into Liu Yong’s life story and closely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s lyrics in the way of tune titles,thematic matters,images and diction,rhythm and structure,and his contributions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Ci genre are dealt with.Therefore,it is rewarding to promote academic exchange and disseminate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and it is pioneering to provide a new angle in the study of Liu Yong and his lyrics by using quantitative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iting techniques of Liu’s lyrics empirical approach academic translation
下载PDF
汉魏六朝咏物赋体物日常化与中国传统自然审美经验的转捩
6
作者 孙旭辉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50-55,共6页
从审美角度重新认知汉魏六朝咏物赋,是深入发掘中国传统抒情方式及自然审美经验新变的重要途径。在创作方式上,汉魏六朝咏物赋通过把原始自然审美观念作用于对物体及精神层面的摹刻,使“体物”对象得以延展,从而为中国传统审美视域的扩... 从审美角度重新认知汉魏六朝咏物赋,是深入发掘中国传统抒情方式及自然审美经验新变的重要途径。在创作方式上,汉魏六朝咏物赋通过把原始自然审美观念作用于对物体及精神层面的摹刻,使“体物”对象得以延展,从而为中国传统审美视域的扩展创造了条件;其次,汉魏六朝咏物赋的表现对象从目力所及之物向外部自然推展,体现了人们对于日常生活和俗世之景的关注,这种转变也给赋文体的空间拓展带来了更大的可能。“咏物赋体物日常化”是探究中国传统审美意识自然品格流变的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六朝 咏物赋 自然审美经验 体物日常化 抒情方式
下载PDF
古诗英译翻译研究新途径——黄国文《翻译研究的语言学探索》述评
7
作者 彭秀林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77-80,共4页
黄国文《翻译研究的语言学探索》首次将功能语言学系统地运用于汉语古诗词英汉语篇对比分析研究,将功能语言学理论系统地引入汉诗英译研究,构建了古诗词英译功能语言学途径的分析框架,提出了一个完整的语篇分析步骤。为古诗英译翻译研... 黄国文《翻译研究的语言学探索》首次将功能语言学系统地运用于汉语古诗词英汉语篇对比分析研究,将功能语言学理论系统地引入汉诗英译研究,构建了古诗词英译功能语言学途径的分析框架,提出了一个完整的语篇分析步骤。为古诗英译翻译研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英译 新途径 述评 功能语言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