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ongitudinal assessment of peripheral organ metabolism and the gut microbiota in an APP/PS1 transgenic mouse model of Alzheimer’s disease
1
作者 Hongli Li Jianhua Huang +4 位作者 Di Zhao Lemei Zhu Zheyu Zhang Min Yi Weijun Pe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2025年第10期2982-2997,共16页
Alzheimer’s disease not only affects the brain,but also induces metabolic dysfunction in peripheral organs and alters the gut microbiota.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systemic changes that occur in Alzhei... Alzheimer’s disease not only affects the brain,but also induces metabolic dysfunction in peripheral organs and alters the gut microbiota.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systemic changes that occur in Alzheimer’s disease,in particular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changes in peripheral organ metabolism,changes in gut microbial composition,and Alzheimer’s disease development.To do this,we analyzed peripheral organ metabolism and the gut microbiota in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presenilin 1(APP/PS1)transgenic and control mice at 3,6,9,and 12 months of age.Twelve-month-old APP/PS1 mice exhibited cognitive impairment,Alzheimer’s disease-related brain changes,distinctive metabolic disturbances in peripheral organs and fecal samples(as detected by untargeted metabolomics sequencing),and substantial changes in gut microbial composition compared with younger APP/PS1 mice.Notably,a strong correlation emerged between the gut microbiota and kidney metabolism in APP/PS1 mice.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alterations in peripheral organ metabolism and the gut microbiota are closely related to Alzheimer’s disease development,indicating potential new directions for therapeutic strateg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heimer’s disease APP/PS1 mice brain-kidney axis gut microbiota heart-brain axis liver-brain axis lung-brain axis microbiota-gut-brain axis peripheral organ metabolism spleen-brain axis
Immune regulation of the gut-brain axis and lung-brain axis involved in ischemic stroke 被引量:4
2
作者 Xiaodi Xie Lei Wang +2 位作者 Shanshan Dong ShanChun Ge Ting Zhu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3期519-528,共10页
Local ischemia often causes a series of inflammatory reactions when both brain immune cells and the peripheral immune response are activated.In the human body,the gut and lung are regarded as the key reactional target... Local ischemia often causes a series of inflammatory reactions when both brain immune cells and the peripheral immune response are activated.In the human body,the gut and lung are regarded as the key reactional targets that are initiated by brain ischemic attacks.Mucosal microorganism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immune regulation and metabolism and affect blood-brain barrier permeability.In addition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ipheral organs and central areas and the intestine and lung also interact among each other.Here,we review the molecular and cellular immune mechanisms involved in the pathways of inflammation across the gut-brain axis and lung-brain axis.We found that abnormal intestinal flora,the intestinal microenvironment,lung infection,chronic diseases,an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can worsen the outcome of ischemic stroke.This review also introduces the influence of the brain on the gut and lungs after stroke,highlighting the bidirectional feedback effect among the gut,lungs,and bra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teric glia cells gut microbiota gut-brain axis immune response inflammation ischemic stroke lung-brain axis microglia
下载PDF
肺癌脑转移的治疗 被引量:32
3
作者 涂明耻 罗汉钰 +2 位作者 毛志达 罗伟 潘国英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1996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 :探讨影响肺癌脑转移综合治疗的预后因素及提高生存质量的可能性。材料与方法 :1987年 1月~ 1993年 12月间对 117例肺癌脑转移患者行单纯放疗及手术切除加放疗。放疗 (全脑 )剂量2 3~ 4 0 Gy后缩野追加 15~ 2 4 Gy。结果 :手术... 目的 :探讨影响肺癌脑转移综合治疗的预后因素及提高生存质量的可能性。材料与方法 :1987年 1月~ 1993年 12月间对 117例肺癌脑转移患者行单纯放疗及手术切除加放疗。放疗 (全脑 )剂量2 3~ 4 0 Gy后缩野追加 15~ 2 4 Gy。结果 :手术切除加放疗的中位生存期 9.5个月和 1年生存率 6 2 .5 %显著优于单放组的 5 .7个月和 14 .2 % (P<0 .0 5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脑转移 放射治疗 生存质量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初步结果 被引量:33
4
作者 王燕 王颖 +4 位作者 王彬 王子平 张湘茹 储大同 孙燕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447-451,共5页
背景与目的 吉非替尼是一种口服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有效靶向药物之一。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吉非替尼治疗NSCLC脑转移的疗效和耐受性。方法 对18例资料完整的NSCLC脑转... 背景与目的 吉非替尼是一种口服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有效靶向药物之一。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吉非替尼治疗NSCLC脑转移的疗效和耐受性。方法 对18例资料完整的NSCLC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及生存时间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发生脑转移后均口服吉非替尼250mg/天,直到病变进展或其他原因停药。其中12例患者做了脑部放疗(A组),另6例单纯服用吉非替尼(B组)。结果 吉非替尼治疗NSCLC脑转移的总有效率为27.8%,疾病控制率为88.9%(1例CR,4例PR,11例SD,2例PD)。未观察到疗效与性别、病理类型、吸烟、是否做过脑部放疗等临床特点有相关性。中位随访期6月(1~24月),两组患者生存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2)。吉非替尼的不良反应可耐受,主要表现为轻度皮疹和腹泻。结论 吉非替尼治疗NSCLC脑转移有效,有必要进一步开展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以明确靶向治疗对脑转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脑转移 吉非替尼 靶向治疗
下载PDF
甲醛接触工人肿瘤死亡流行病学 被引量:33
5
作者 蒋学之 张瑞稳 +2 位作者 王簃兰 陆培廉 顾学箕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1990年第5期261-264,共4页
采用回顾性队列死亡率研究方法,凡1977年12月31日前在5家脲醛和/或酚醛树脂生产工厂工作满一年以上的工人进入队列,失访率低于5%。观察至1987年12月31日止接触组(1316人男性813人,人年19400)。男性接触组全肿瘤,肺癌、肝癌、胃癌、膀胱... 采用回顾性队列死亡率研究方法,凡1977年12月31日前在5家脲醛和/或酚醛树脂生产工厂工作满一年以上的工人进入队列,失访率低于5%。观察至1987年12月31日止接触组(1316人男性813人,人年19400)。男性接触组全肿瘤,肺癌、肝癌、胃癌、膀胱癌队列。具统计学意义的超额死亡,男性接触者为全肿瘤,脑瘤、肺癌、胃癌和膀胱癌,女性为全肿瘤,肺癌和肝癌。超额死亡危险随接触工龄延长而增加,三例鼻癌均发生于接触组,工龄在10以上。纠正了吸烟因素后,接触组死亡率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 工人 肿瘤 死亡率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肺癌脑转移140例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31
6
作者 鲁继斌 苏守元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69-272,共4页
本文依据140例肺癌脑转移病例的临床资料,着重分析了肺癌病理分型与脑转移出现时间的关系,肺癌治疗方法对脑转移出现时间的影响以及病理类型和治疗方式对预后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肺腺癌最易发生脑转移64/140(46%)。②小细胞癌因分化快... 本文依据140例肺癌脑转移病例的临床资料,着重分析了肺癌病理分型与脑转移出现时间的关系,肺癌治疗方法对脑转移出现时间的影响以及病理类型和治疗方式对预后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肺腺癌最易发生脑转移64/140(46%)。②小细胞癌因分化快、倍增时间短,脑转移出现时间较其它病理类型早。③原发灶经过手术、效疗及化疗后,可延迟脑转移出现时间。④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病情进展迅速,平均生存期仅4.8个月。目前应用手术、放疗及化疗子综合疗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病人的症状,延长病人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转移癌 肺肿瘤 肿瘤转移
下载PDF
“邵氏五针法”辅助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7
作者 袁文丽 邵素菊 李真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7,共5页
目的:比较"邵氏五针法"配合常规西医治疗与单纯常规西医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抗感染等常规西药治疗配合康复吞咽训练。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 目的:比较"邵氏五针法"配合常规西医治疗与单纯常规西医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抗感染等常规西药治疗配合康复吞咽训练。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邵氏五针法"治疗,穴取肺俞、大椎、风门等,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10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炎性指标[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并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WBC、CRP、N%、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ADL评分升高(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观察组体温复常、咳嗽持续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7.5%(39/40),高于对照组的85.0%(34/40,P<0.05)。结论:"邵氏五针法"配合常规西医治疗能有效改善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炎性指标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优于单纯常规西医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卒中相关性肺炎 邵氏五针法 针灸疗法 肺脑同治
原文传递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8
作者 蒋涛 周彩存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24-828,共5页
肺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之一是脑部,肺癌脑转移的发生率为20%-65%,是脑转移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同时也是肺癌死亡率高居不下的原因之一。分子靶向治疗已成为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分子靶向药物也成为继全脑放疗、立体定向放疗和化疗... 肺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之一是脑部,肺癌脑转移的发生率为20%-65%,是脑转移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同时也是肺癌死亡率高居不下的原因之一。分子靶向治疗已成为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分子靶向药物也成为继全脑放疗、立体定向放疗和化疗之后肺癌脑转移新的治疗方法。目前,对脑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靶向药物治疗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是研究的重点。本文就靶向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脑转移 靶向治疗
下载PDF
352例肺癌脑转移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白皓 韩宝惠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101-106,共6页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局部复发和远道转移是预后较差的主要原因,其中脑转移较为常见。本文拟探讨影响肺癌脑转移预后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7-2005年352例肺癌脑转移患...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局部复发和远道转移是预后较差的主要原因,其中脑转移较为常见。本文拟探讨影响肺癌脑转移预后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7-2005年352例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比例风险模型(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并进行Log-rank时序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行为状态(PS评分)、年龄、脑转移灶数目、有无颅外转移、有无脑转移症状及不同的治疗方法对生存期有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行为状态(PS评分)、年龄及脑转移灶数目和预后有关(P<0.05)。结论患者的行为状态(PS评分)、年龄及脑转移灶数目是肺癌脑转移独立的预后因素。PS0-1分、年龄小于60岁及单发脑转移是肺癌脑转移良好的预后因素,这些患者的生存期较长,是潜在的治疗获益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脑肿瘤 肿瘤转移 生存分析
下载PDF
厄洛替尼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细胞PC14/B侵袭转移能力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5
10
作者 胡潺潺 连相尧 +4 位作者 朱翠敏 李爱科 梁云微 李青山 王锐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18-1120,共3页
目的研究厄洛替尼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细胞PC14/B侵袭转移能力的抑制作用。方法 PC14/B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及3个浓度实验组(厄洛替尼,1,5,25μmol·L^(-1)),噻唑蓝法和迁移小室法分别检测细胞活力及侵袭能力,免疫印迹法检... 目的研究厄洛替尼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细胞PC14/B侵袭转移能力的抑制作用。方法 PC14/B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及3个浓度实验组(厄洛替尼,1,5,25μmol·L^(-1)),噻唑蓝法和迁移小室法分别检测细胞活力及侵袭能力,免疫印迹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相关蛋白E-钙黏附素、波形蛋白的表达及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水平。结果与对照组(0.75±0.09)比较,小中大3个浓度实验组均能显著抑制PC14/B细胞活力,比值分别为(0.63±0.06),(0.52±0.04),(0.38±0.03)。与对照组比较,3个浓度实验组均能显著降低侵袭力,上调E-钙黏附素表达,下调MMP2、MMP9及波形蛋白表达,并降低AKT磷酸化水平。结论厄洛替尼能显著的抑制PC14/B细胞侵袭转移能力,与下调MMPs表达、抑制EMT生成及降低AKT磷酸化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洛替尼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细胞PC14/B 侵袭 转移
原文传递
从“肺脑相关”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认知障碍 被引量:12
11
作者 孙宇鹏 张伟 《中医药信息》 2016年第2期24-26,共3页
近年来研究表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可能出现轻度认知障碍,尤其是病程越长的患者,其认知功能的减退越明显,分别从中西医两方面探讨COPD合并认知障碍的机制,并深入挖掘中医学精华,以期发... 近年来研究表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可能出现轻度认知障碍,尤其是病程越长的患者,其认知功能的减退越明显,分别从中西医两方面探讨COPD合并认知障碍的机制,并深入挖掘中医学精华,以期发挥中医药优势,为其诊疗开拓思路、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脑相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认知障碍
下载PDF
肺癌脑转移患者应用靶向治疗联合放化疗同步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陈宓 贾霖 +3 位作者 韩建军 贾利 王允 高飞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6年第35期6913-6915,共3页
目的:研究肺癌脑转移患者应用靶向治疗联合放化疗同步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肺癌脑转移患者74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全脑放化疗同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靶向治疗,比较两组... 目的:研究肺癌脑转移患者应用靶向治疗联合放化疗同步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肺癌脑转移患者74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全脑放化疗同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靶向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59%,对照组总有效率81.08%,观察组患者近期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1.3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9.46%,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脑转移患者应用靶向治疗联合放化疗同步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是优秀的治疗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脑转移 靶向治疗 放化疗同步治疗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原文传递
基于络病理论肺脑同治特发性肺纤维化刍议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佳然 吕晓东 +8 位作者 刘创 庞立健 臧凝子 刘勇明 郑钰 王文譞 廖尖兵 车艳娇 盛野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8-80,共3页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一个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文章通过论述络病理论及肺脑之间的相关性,应用"通补络脉法"的治疗原则对特发性肺纤维化进行探究,并阐述肺脑同治理论在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与临床意义。同时对...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一个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文章通过论述络病理论及肺脑之间的相关性,应用"通补络脉法"的治疗原则对特发性肺纤维化进行探究,并阐述肺脑同治理论在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与临床意义。同时对现代医学中以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进行论述。将络病理论与现代医学结合,为今后从络病理论探讨肺脑同治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络病理论 肺脑同治 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
原文传递
脑缺血肺损伤大鼠肺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9
14
作者 但齐琴 戴萍 +2 位作者 王盛兰 李劲涛 张云辉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97-900,共4页
目的研究脑缺血肺损伤大鼠肺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的表达变化,探讨BDNF的生物学作用。方法成年SD大鼠4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脑缺血肺损伤组,每组23只,其中5只用于神经行为评价和肺水肿测定,用HE染色观察肺病理学炎症反... 目的研究脑缺血肺损伤大鼠肺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的表达变化,探讨BDNF的生物学作用。方法成年SD大鼠4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脑缺血肺损伤组,每组23只,其中5只用于神经行为评价和肺水肿测定,用HE染色观察肺病理学炎症反应;每组8只动物用于RT-PCR检测肺组织BDNFmRNA含量变化;5只用ELISA检测肺组织BDNF蛋白含量变化;5只动物取肺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BDNF在肺的分布。结果脑缺血后3d大鼠神经功能明显受损,肺组织明显充血,水肿,大量炎性细胞浸润。BDNF mRNA表达较假手术组高(P<0.05),BDNF蛋白水平亦高于假手术组(P<0.05)。BDNF免疫阳性产物定位于肺上皮和平滑肌细胞。结论脑缺血大鼠有明显肺水肿,肺组织BDNF表达上调,提示BDNF与脑缺血肺水肿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脑缺血肺损伤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原文传递
111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治疗与预后 被引量:8
15
作者 吴梅娜 刘叙仪 +2 位作者 方健 安彤同 王洁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540-543,共4页
背景与目的 肺癌脑转移临床表现各异,尚无标准治疗方案。本研究的目的是回顾性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的个体化治疗策略以及全身化疗与全脑放疗的时序对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纳入111例1995年9月至2004年5月伴脑转移的NSCLC患... 背景与目的 肺癌脑转移临床表现各异,尚无标准治疗方案。本研究的目的是回顾性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的个体化治疗策略以及全身化疗与全脑放疗的时序对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纳入111例1995年9月至2004年5月伴脑转移的NSCLC患者,根据确诊时有无中枢神经系统(CNS)症状归纳为有症状组(37例)和无症状组(74例):前者首选全脑放疗(WBRT)继之全身化疗;后者以全身化疗为主,择期行WBRT。化疗主要为含铂方案。WBRT:DT30~40Gy/20次。治疗过程中49例曾用卡莫司汀(BCNU)或鬼臼噻吩甙(VM-26)治疗。结果 全组中位生存11个月,1年生存率为40.79%,2年生存率为13.26%,有症状组与无症状组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症状组WBRT前中位化疗3周期(1~6周期),WBRT前接受3或4周期化疗者有预后意义(P=0.0188,P=0.0035)。无症状组治疗中并用BCNU或VM=26者生存期明显优于未用者(P=0.0219)。两组患者Ⅲ/Ⅳ度血液学毒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脑转移灶数目(P=0.000)、脑外病灶数目(P=0.022)及ECOG状态(P=0.001)为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无症状脑转移者WBRT前化疗3或4周期为宜,化疗可部分控制脑转移病灶,治疗中并用BCNU或VM-26可能有延长生存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脑转移 全脑放疗 化疗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6
作者 郭伏平 施野 李龙芸 《癌症进展》 2007年第6期540-548,共9页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治疗对肿瘤学家是一种挑战。虽然近年脑转移研究有所进展,但生存率并不乐观。本文阐述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预后因素以及治疗进展。脑转移最常见的症状为因颅内压力增高所致的头痛。评价脑转移...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治疗对肿瘤学家是一种挑战。虽然近年脑转移研究有所进展,但生存率并不乐观。本文阐述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预后因素以及治疗进展。脑转移最常见的症状为因颅内压力增高所致的头痛。评价脑转移时,头颅MRI较CT优越。最常用的预后标准是肿瘤放射治疗组(RTOG)的RPA分级。关于全脑放疗、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手术以及化疗治疗脑转移的作用仍存在争议。全脑放疗常作为脑转移的标准治疗方案。SRS对单一或多个脑转移灶的治疗可代替外科切除。许多数据证明化疗有较好的颅内作用,这引起全身化疗治疗脑转移的研究热点。确立预后因素和其他临床特点后,才能制定最适合个体患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脑转移
下载PDF
肺癌脑转移瘤不同放射治疗方法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国荣 郁志龙 刘秀兰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4年第6期651-654,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的放射治疗方法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在本院采用全脑放疗及伽玛刀治疗的126例有病理学证实的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66例,女性60例。根据肿瘤的大小、个数、位置... 目的分析不同的放射治疗方法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在本院采用全脑放疗及伽玛刀治疗的126例有病理学证实的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66例,女性60例。根据肿瘤的大小、个数、位置及肿瘤周边正常织的耐受情况,对于转移病灶数≤5个的小病灶(直径〈3.0 cm)直接选择伽玛刀一次性治疗;而对于较大肿瘤病灶(直径≥3 cm但≤4 cm)选择伽玛刀二次剂量分割治疗。对于转移病灶数〉5个的肿瘤病灶,选择全脑放疗与伽玛刀相结合的治疗方法治疗。结果随访126例患者,随访期6~45个月,肿瘤控制率95%,中位生存期16.8个月,1年生存率63%,2年生存率25%。KPS评分在1个月内达到90分以上者占93%。结论伽玛刀治疗肺癌脑转移瘤安全有效,根据肿瘤大小、个数及神经功能受损情况选择不同的放射治疗方法综合治疗,能及时改善临床症状,减少放射损伤,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其疗效与肿瘤大小、位置、个数、治疗剂量及不同的放疗方法的选择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脑转移瘤 伽玛刀 全脑放疗
下载PDF
基于“形神合一观”探讨“肺脑相关”理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神志变化诊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陈一凡 李雁 +4 位作者 蒋萍 邹乔 孔煜荣 曾燕鹏 陈瑜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176-182,共7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焦虑、抑郁、认知功能受损甚至意识障碍等神志变化,近年来因对患者生活质量及疾病进展与预后产生严重影响而逐渐引起医者的关注。在中医学"形神合一"理论指导下,从"肺脑相关"的角度探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焦虑、抑郁、认知功能受损甚至意识障碍等神志变化,近年来因对患者生活质量及疾病进展与预后产生严重影响而逐渐引起医者的关注。在中医学"形神合一"理论指导下,从"肺脑相关"的角度探析该类疾病的中西医诊治现状,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其临床诊疗,对其早期评估与治疗提供一定的启发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神合一 肺脑相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神志变化
下载PDF
48例肺癌脑转移瘤的放射治疗 被引量:7
19
作者 罗美华 过蓓芝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20-123,共4页
48例肺癌胞转移瘤放疗后总的症状缓解率为87.5%。全脑照射20一30Gy(A组)、31~406y(B组)以及31~406y+缩野补充照射20一30Gy(C组)的症状缓解率分别为90.0%、92.9%和97.6%,三... 48例肺癌胞转移瘤放疗后总的症状缓解率为87.5%。全脑照射20一30Gy(A组)、31~406y(B组)以及31~406y+缩野补充照射20一30Gy(C组)的症状缓解率分别为90.0%、92.9%和97.6%,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X2=1.96p=0.3756)。A、B、C三组的症状完全缓解率分别为47.5%、78.6%和80.5%,A组与B组、A组与C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与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建议对于全身情况差、估计生存期短的病人,全脑照射时采用较低剂量短疗程的放射治疗方案,如20一30Gy/1一2周或20一30Gy/2一3周;全身情况较好,无颅外远处转移的单个脑转移灶、宜用高剂量放射方案,对于不能手术的单个脑转移灶,尽可能局部追加照射至50~60Gy,能手术者,应尽早手术,术后常规全脑照射31一40Gy/3一4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脑转移瘤 放射疗法
下载PDF
1-3个肺癌脑转移灶患者放疗疗效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月敏 张玉海 +6 位作者 朱建华 张娜 曲怡梅 武勇 何宇锋 夏火生 韩守云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0年第12期2368-2371,共4页
目的:探讨1-3个肺癌脑转移灶患者行全脑放疗后病灶局部适形/调强放疗加量的疗效和耐受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对76例1-3个脑转移灶肺癌患者进行全脑放疗后病灶局部放疗加量的疗效和副反应。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 目的:探讨1-3个肺癌脑转移灶患者行全脑放疗后病灶局部适形/调强放疗加量的疗效和耐受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对76例1-3个脑转移灶肺癌患者进行全脑放疗后病灶局部放疗加量的疗效和副反应。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各亚组之间的差异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全组随访1.4-51个月,平均18.6个月,临床缓解率为73%,临床获益率92%。1年生存率34%,2年生存率20%。中位生存时间为9.6月,仅1个颅内转移灶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1.4个月,2-3个转移灶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7.8个月。无Ⅲ-Ⅳ级血液学以外的副反应出现。结论:适形/调强放疗技术肿瘤局部加量配合全脑放疗疗效确切,患者有很好的耐受性,可以延长患者寿命,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治疗 肺癌脑转移瘤 适形/调强放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