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11th Revision,ICD-11)的传统医学模块(Traditional Medicine Module 1,TM1)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中医临...比较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11th Revision,ICD-11)的传统医学模块(Traditional Medicine Module 1,TM1)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第1部分:疾病》《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第2部分:证候》《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第3部分:治法》4项国标的修订版(简称“新版中医国标”)的分类体系与编码方式,并对新版中医国标与ICD-11 TM1在肺系疾病的中医疾病与证候分类编码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结果显示,ICD-11 TM1和新版中医国标都能满足本研究中医疾病名称分类;ICD-11 TM1能基本满足肺系证候名称分类,但在对部分临床证候的诊断时,编码员需与临床医生沟通,了解内涵,从而尽可能利用现有的证候分类准确编码,或按ICD-11修订标准扩充TM1,或将其分类于残余类目;新版中医国标代码能够满足肺系临床证候分类需求。为了更准确地对临床病历进行中医病证分类编码,编码员应加强中医理论知识学习及与临床医生沟通,收集更科学的中医临床数据,以有利于我国中医卫生服务的发展及中医学的世界交流。展开更多
目的通过测定肺心病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bg)功能,评价使用抗凝剂治疗肺心病的疗效。方法选择100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两组,研究组及对照组各50例,均按肺心病常规治疗。其中研究组加用抗凝剂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索(LMWH)5000u,...目的通过测定肺心病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bg)功能,评价使用抗凝剂治疗肺心病的疗效。方法选择100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两组,研究组及对照组各50例,均按肺心病常规治疗。其中研究组加用抗凝剂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索(LMWH)5000u,皮下注射,1~2次/d,疗程7d。对比观察两组病例的Fbg功能在治疗前后的变化与临床转归的关系。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入院第1天测血浆Fbg功能水平与健康体检组比较均明显升高,检测结果:分别为7124±179 vs 2704±84,P〈0.01;7094±174 vs 2704±84,P〈0.01,差异均呈显著性。功能增强,最大光密度增大,反应数率增大,反应延滞时间缩短,提示整个Fbg功能增强。治疗后,血浆Fbg功能明显下降,其中加用抗凝剂的研究组比未加用抗凝剂的对照组下降幅度更大,3.744±91 vs 4.864±11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研究组患者慢支发作缓解快、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其平均住院天数比对照组缩短2.2d。结论对肺心病患者常规测定并评估Fbg水平,有助于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及制定治疗方案,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高Fbg血症进行干预,采取有效的抗凝治疗措施;对加快临床症状的缓解,缩短住院日,减少总费用具有重要意义。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通过测定肺心病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bg)功能,评价使用抗凝剂治疗肺心病的疗效。方法选择100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两组,研究组及对照组各50例,均按肺心病常规治疗。其中研究组加用抗凝剂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索(LMWH)5000u,皮下注射,1~2次/d,疗程7d。对比观察两组病例的Fbg功能在治疗前后的变化与临床转归的关系。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入院第1天测血浆Fbg功能水平与健康体检组比较均明显升高,检测结果:分别为7124±179 vs 2704±84,P〈0.01;7094±174 vs 2704±84,P〈0.01,差异均呈显著性。功能增强,最大光密度增大,反应数率增大,反应延滞时间缩短,提示整个Fbg功能增强。治疗后,血浆Fbg功能明显下降,其中加用抗凝剂的研究组比未加用抗凝剂的对照组下降幅度更大,3.744±91 vs 4.864±11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研究组患者慢支发作缓解快、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其平均住院天数比对照组缩短2.2d。结论对肺心病患者常规测定并评估Fbg水平,有助于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及制定治疗方案,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高Fbg血症进行干预,采取有效的抗凝治疗措施;对加快临床症状的缓解,缩短住院日,减少总费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