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e添加对Cu-Fe/SiO_2催化合成气制低碳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1
作者 毛东森 郭强胜 +2 位作者 俞俊 韩璐蓬 卢冠忠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639-2645,共7页
采用共浸渍法制备了添加不同Ce含量(相对于SiO_2的摩尔分数为0-20%)的Ce-Cu-Fe/SiO_2催化剂,在连续流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中考察了其催化CO加氢合成低碳醇反应的性能,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低温N_2吸附、程序升温还原(H_2-TPR)、CO吸附... 采用共浸渍法制备了添加不同Ce含量(相对于SiO_2的摩尔分数为0-20%)的Ce-Cu-Fe/SiO_2催化剂,在连续流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中考察了其催化CO加氢合成低碳醇反应的性能,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低温N_2吸附、程序升温还原(H_2-TPR)、CO吸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CO-FTIR)和CO程序升温脱附(CO-TPD)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吸:添加适量的Ce,一方面降低了Cu的晶粒大小,提高了Cu的分散度,进而提高了对CO的吸附能力;另一方面掺入的Ce和Cu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提高了CO解离和非解离吸附的能力,从而有利于CH_x的生成和CO的插入反应.上述两方面的共同作用同时提高了Cu-Fe/SiO_3催化剂的活性和醇的选择性.当Ce含量为10%时,在压力为3.0 MPa,温度为250℃,空速为6000 mL·g^(-1)·h^(-1)和H_2/CO摩尔比为2的反应条件下,Ce-Cu-Fe/SiO_2催化剂上醇的时空产率达到121.0 g·kg^(-1)·h^(-1),比未添加Ce的Cu-Fe/SiO_2催化剂的时空产率(58.0 g·kg^(-1)·h^(-1))提高了一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铈助剂 Cu-Fe/SiO_2催化剂 合成气 催化加氢 低碳醇
下载PDF
射频等离子体技术制备合成低碳醇用铜钴基催化剂 被引量:14
2
作者 徐慧远 储伟 +2 位作者 士丽敏 张辉 周俊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85-1089,共5页
采用射频等离子体技术制备了CO加氢合成低碳醇用新型CuCo/ZrO2催化剂,研究了等离子体气氛氮气、氢气和先氮气后氢气处理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并应用BET、XRD、XPS、TG和TPR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与常规焙烧制得的样品相比,射频... 采用射频等离子体技术制备了CO加氢合成低碳醇用新型CuCo/ZrO2催化剂,研究了等离子体气氛氮气、氢气和先氮气后氢气处理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并应用BET、XRD、XPS、TG和TPR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与常规焙烧制得的样品相比,射频等离子体技术制备的催化剂可有效抑制烃类生成,提高总醇选择性,大幅提高反应活性和低碳醇的时空收率.表征结果显示,等离子体技术使催化剂前驱体在低温下分解形成活性相,显著提高了催化剂比表面积,促进催化剂活性组分晶粒细化并提高其分散度,催化剂表面的铜含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钴基催化剂 射频等离子体 一氧化碳加氢 低碳醇
下载PDF
碱金属对CO加氢制备低碳醇Cu-Fe-Co基催化剂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罗彩容 熊莲 +3 位作者 郭海军 丁飞 陈新德 陈勇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23-828,共6页
考察了碱金属(Li、Na、K、Cs)对CO加氢制备低碳醇Cu-Fe-Co基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碱金属的添加能明显降低甲烷化反应,提高催化剂活性,使醇分布向碳链增长方向转移;碱金属Na的添加对催化剂活性的提高影响最大,与未添加碱金属... 考察了碱金属(Li、Na、K、Cs)对CO加氢制备低碳醇Cu-Fe-Co基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碱金属的添加能明显降低甲烷化反应,提高催化剂活性,使醇分布向碳链增长方向转移;碱金属Na的添加对催化剂活性的提高影响最大,与未添加碱金属的催化剂相比,液体产物中总醇质量分数提高45.98%,其中C2+醇和C5+醇在总醇中的摩尔分数分别提高了21.88%和22.89%,尾气中CH4摩尔分数下降42.83%。XRD结果表明,碱金属的加入使Cu、Fe、Co三种组分在载体上分散性加强,增加了CO与活性组分的接触位点从而使碳链增长;FE-SEM结果表明,碱金属Na的添加提高了催化剂孔隙结构和活性组分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同时减轻了催化剂积炭现象,提高了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金属 低碳醇 CO加氢 Cu-Fe-Co基催化剂
下载PDF
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合成低碳醇研究进展 被引量:9
4
作者 李尚贵 郭海军 +4 位作者 熊莲 张海荣 罗彩容 丁飞 陈新德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799-804,共6页
能源与环境已经成为制约当今社会发展的两大主要问题。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合成的低碳醇不仅可以作为一种清洁燃料,而且该过程能够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本文综述了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合成低碳醇的热力学分析,并从催化剂的活性组分、载体、... 能源与环境已经成为制约当今社会发展的两大主要问题。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合成的低碳醇不仅可以作为一种清洁燃料,而且该过程能够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本文综述了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合成低碳醇的热力学分析,并从催化剂的活性组分、载体、助剂、反应条件的影响及反应机理等方面综述了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合成低碳醇的研究进展。最后,简要分析了二氧化碳加氢合成低碳醇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加氢 低碳醇 催化剂 反应机理
下载PDF
CO加氢合成低碳醇用CuCo/SiO_2催化剂的反应性能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徐慧远 储伟 周俊 《工业催化》 CAS 2008年第10期105-109,共5页
采用共浸溃法制备了CuCo/SiO2双金属催化剂,以CO加氢合成低碳醇为模型反应考察了不同反应温度、压力和空速下催化剂的反应性能,并采用X射线(XRD)、热重分析(TG)和程序升温还原(TPR)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533~... 采用共浸溃法制备了CuCo/SiO2双金属催化剂,以CO加氢合成低碳醇为模型反应考察了不同反应温度、压力和空速下催化剂的反应性能,并采用X射线(XRD)、热重分析(TG)和程序升温还原(TPR)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533~563)K,随反应温度升高,CO转化率从14.9%增加到40.4%,醇类的时空收率呈现先增大再减小的趋势,553K取得最优值;升高反应压力能显著提高醇类的选择性;(1200—4800)h^-1,随空速增加,CO加氢活性降低,醇类产物的选择性显著增加,使时空收率提高。XRD结果表明,反应前催化剂主要成分为CuO、Co3O4和CuCo尖晶石物相,反应后则为Cu^0和Co^2+。TG和TPR结果表明,前驱体的适宜焙烧温度为623K,催化剂的原位还原温度为593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合成化学 CO加氢 铜钴双金属催化剂 低碳醇
下载PDF
液下辉光放电等离子体重整低碳醇水溶液制氢 被引量:6
6
作者 严宗诚 陈砺 王红林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432-1437,共6页
探讨了阴极液下辉光放电等离子体重整低碳醇水溶液制氢反应过程.比较了水溶液和低碳醇水混合溶液中阴极等离子体重整制氢实验,发现以低碳醇水溶液为等离子体重整介质时,低碳醇分子在阴极等离子体层中表现出明显高于水分子的反应活性,阴... 探讨了阴极液下辉光放电等离子体重整低碳醇水溶液制氢反应过程.比较了水溶液和低碳醇水混合溶液中阴极等离子体重整制氢实验,发现以低碳醇水溶液为等离子体重整介质时,低碳醇分子在阴极等离子体层中表现出明显高于水分子的反应活性,阴极气体单位体积能耗可以降至2·690×103kJ·m-3,生成气体中氢气含量达95%,并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析了电压对阴极生成气单位体积能耗和气体组成的影响,发现电压越高等离子体密度越大,阴极生成气单位体积能耗降低,被等离子体分解的溶剂溶质分子也越多.比较了不同浓度低碳醇溶液的产气情况,低碳醇浓度对生成气组成和单位体积能耗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光放电 低碳醇 制氢 重整 液下放电等离子体
下载PDF
CoCu/SiO_2催化剂用于合成气直接制备低碳混合醇的动力学 被引量:6
7
作者 苏俊杰 茅威 +2 位作者 杨震 徐晶 韩一帆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3-151,共9页
由合成气直接制取低碳混合醇是洁净高效利用煤炭资源的最佳途径之一。通过浸渍法制备了CoCu/SiO2催化剂,采用固定床反应器,排除了内外扩散影响,在反应温度为503-543K,H2与CO的比值为4~0.5条件下,对合成气直接制取低碳混合醇反... 由合成气直接制取低碳混合醇是洁净高效利用煤炭资源的最佳途径之一。通过浸渍法制备了CoCu/SiO2催化剂,采用固定床反应器,排除了内外扩散影响,在反应温度为503-543K,H2与CO的比值为4~0.5条件下,对合成气直接制取低碳混合醇反应进行了本征动力学研究。使用幂函数速率模型对反应结果进行了拟合,计算得出各产物的反应活化能以及对应的H2和CO的反应级数。最后结合碳链增长可能性的变化,讨论了不同温度对CoCu/SiO2催化剂催化合成气直接制备低碳醇反应机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 一氧化碳 加氢 低碳醇 CoCu SIO2 合成气
下载PDF
低碳醇合成反应的中间物及其衍变动态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许世科 刘金尧 朱起明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1992年第1期38-43,共6页
本文采用“原位”红外光谱与脉冲快速应答技术相结合对Cu/ZnO/Al_2O_3(K)、2.0 MPa、280℃条件下,CO+H_2合成低碳醇反应中间物及其衍变动态过程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该体系中,反应中间物有表面酰基物种:(1715 cm^(-1))、(1670 cm... 本文采用“原位”红外光谱与脉冲快速应答技术相结合对Cu/ZnO/Al_2O_3(K)、2.0 MPa、280℃条件下,CO+H_2合成低碳醇反应中间物及其衍变动态过程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该体系中,反应中间物有表面酰基物种:(1715 cm^(-1))、(1670 cm^(-1))、(1730 cm^(-1))。表面羧酸盐物种:HCOOM(1590与1382cm^(-1))、CH_3COOM(1563与1434 cm^(-1))。这些中间物的衍变动态表明:是由转化而成,表面酰基物种是C_2+OH生成的主要中间体,低碳醇合成反应中碳链的增长是通过及与吸附的CO和H_2作用进一步转化为CH_3COM等更高级的实现的。而表面羧酸盐在此条件下不易形成C_2^+的增链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 中间物 催化剂
原文传递
合成气合成低碳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王瑞 《山东化工》 CAS 2013年第8期60-63,共4页
合成气合成低碳醇是C1化学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工艺技术的优化改进及开发高选择性、高活性并具有优良稳定性的催化剂是低碳醇合成技术的关键。本文综述了目前研究相对集中的工艺技术和催化剂的研究现状、热点及难点。
关键词 合成气 低碳醇 催化剂
下载PDF
阳离子改性HZSM-5沸石上低碳醇反应历程的TPSR-MS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锦业 王定珠 卢学栋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392-397,共6页
用TPSR-MS技术研究了Cu,Zn和Ga改性H-ZSM-5沸石的活性中心性质及C_1~C_4醇的反应历程。结果表明,Zn-和Ga-ZSM-5有两种芳构化活性中心,即B酸和Zn,Ga活性物种;甲醇在Cu-ZSM-5上只生成二甲醚、CO和CO_2,而在Zn-ZSM-5上较其它醇易于吸附和... 用TPSR-MS技术研究了Cu,Zn和Ga改性H-ZSM-5沸石的活性中心性质及C_1~C_4醇的反应历程。结果表明,Zn-和Ga-ZSM-5有两种芳构化活性中心,即B酸和Zn,Ga活性物种;甲醇在Cu-ZSM-5上只生成二甲醚、CO和CO_2,而在Zn-ZSM-5上较其它醇易于吸附和转化为芳烃。上述结果为不同的催化行为提供了解释。低碳醇在改性ZSM-5上芳构化反应历程为:(1)醇经由醚脱水生成烯烃,C_2~C_4醇还可单分子脱水生成烯烃;(2)烯烃中间物齐聚,齐聚物通过氢转移和脱氢途径环化、芳构化;(3)Zn-和Cu-ZSM-5还能促进甲醇分解。以上各反应途径的贡献因改性组分和反应物不同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 阳离子改性 低碳醇 转化历程
下载PDF
合成醇催化剂中组分间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杰 王文祥 +1 位作者 杜宝石 张爱萍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17-321,共5页
近年来,CO/H2催化合成低碳混合醇的研究受到广泛的关注。低碳混合醇可作为掺合汽油的助溶剂、燃料和代油品,一经分离则是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应用价值很大。催化剂是合成过程的关键,七十年代以来该领域研究取得很大进展,如美国Dow公司... 近年来,CO/H2催化合成低碳混合醇的研究受到广泛的关注。低碳混合醇可作为掺合汽油的助溶剂、燃料和代油品,一经分离则是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应用价值很大。催化剂是合成过程的关键,七十年代以来该领域研究取得很大进展,如美国Dow公司开发的MoS2体系,意大利Sham公司研制的“甲基燃料”合成催化剂及法国IFP开发的混合氧化物型“乙基燃料”合成催化剂等,引起人们的极大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醇 铜钴铁催化剂 相互作用
下载PDF
凹凸棒石负载Cu-Fe-Co基催化剂组合体系用于CO加氢制备低碳醇 被引量:3
12
作者 郭海军 李清林 +4 位作者 张海荣 熊莲 彭芬 姚时苗 陈新德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46-1356,I0005,共12页
采用浸渍法(IM)和浸渍燃烧法(IMSC)制备了凹凸棒石(ATP)及凹凸棒石-多孔硅胶微球混合物(ATPS)负载Cu-Fe-Co基改性费托催化剂,通过N 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H2-程序升温还原(... 采用浸渍法(IM)和浸渍燃烧法(IMSC)制备了凹凸棒石(ATP)及凹凸棒石-多孔硅胶微球混合物(ATPS)负载Cu-Fe-Co基改性费托催化剂,通过N 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和CO2-程序升温脱附(CO2-TPD)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将它们应用于CO加氢制备低碳醇反应。结果表明,IMSC较IM制备催化剂更有利于CuO的负载、分散和还原,促进H2和CO与Cu活性位的接触,但两者的最佳低碳醇合成温度均为280℃。通过对ATP和ATPS负载Cu-Fe-Co基催化剂(CFCK/ATP、CFCK/ATPS)与Cu/ZnO/Al2O3(CZA)甲醇催化剂的组合体系的优化,获得较理想的低碳醇合成催化剂组合体系CZA║CFCK/ATPS-IMSC。利用它们之间的“产物转化耦合效应”,实现CO转化率为46.3%,低碳醇选择性为39.6%,C 2+醇含量为2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石 CO加氢 低碳醇 催化剂组合体系 产物转化耦合效应
下载PDF
在铜基催化剂上由CO加氢合成低碳混合醇反应速率控制步骤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金尧 朱起明 +1 位作者 李东洲 高鸿锦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09-213,共5页
本文应用“原位”发射红外光谱技术,在280℃,0.5MPa反应条件下,对于Cu/ZnO/Al_2O_3(La)催化剂上CO+H_2和CO+H_2+CO_2反应体系的反应过程进行了动态跟踪。结果表明,CO+H_2反应体... 本文应用“原位”发射红外光谱技术,在280℃,0.5MPa反应条件下,对于Cu/ZnO/Al_2O_3(La)催化剂上CO+H_2和CO+H_2+CO_2反应体系的反应过程进行了动态跟踪。结果表明,CO+H_2反应体系中,CO插入表面-烷氧基的金属-碳键可能是生成碳二以上醇的反应速控步骤;当有CO_2存在时,氢的表面解离吸附步骤相对控制了反应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醇 低碳醇 铜催化剂 一氧化碳 加氢
下载PDF
热解温度对CuZnAl催化剂CO加氢制备低碳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思敏 栾春晖 黄伟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1-58,共8页
将完全液相法与热解法结合制备了CuZnAl催化剂,并在固定床反应器上进行了CO加氢制备低碳醇活性评价,结合XRD、XPS、O_(2)-TPO-MS、H_(2)-TPR、N_(2)吸/脱附以及NH;-TPD-MS表征手段,考察了热解温度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将完全液相法与热解法结合制备了CuZnAl催化剂,并在固定床反应器上进行了CO加氢制备低碳醇活性评价,结合XRD、XPS、O_(2)-TPO-MS、H_(2)-TPR、N_(2)吸/脱附以及NH;-TPD-MS表征手段,考察了热解温度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Cu-Zn-Al间相互作用增强,Cu的电子向Zn和Al物种转移,Cu氧化程度增大;催化剂表面碳含量降低,弱酸中心数量减少,比表面积先升高后降低,CO转化率则与比表面积呈现顺变关系。700℃热解所制备催化剂上CO转化率最高,达到23.6%;总醇选择性则随热解温度的升高而下降,350℃热解所制备催化剂上总醇选择性最高,为4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ZnAl催化剂 热解温度 低碳醇 固定床 合成气
下载PDF
秸秆综合利用零排放工艺 被引量:1
15
作者 熊莲 黄超 +2 位作者 陈新德 马隆隆 陈勇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414-419,共6页
秸秆中可利用组分分为纤维素、半纤维素以及木质素,本文研究了目前国内秸秆中三种组分利用途径及现状,并对现有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秸秆组分综合利用技术进行考察,提出了秸秆关键组分两步法分离技术、ABE发酵工艺以及生产过程中三废资源化... 秸秆中可利用组分分为纤维素、半纤维素以及木质素,本文研究了目前国内秸秆中三种组分利用途径及现状,并对现有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秸秆组分综合利用技术进行考察,提出了秸秆关键组分两步法分离技术、ABE发酵工艺以及生产过程中三废资源化利用途径三者相结合的秸秆综合利用零排放工艺,在纤维素丁醇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利润空间,且产品的多元化使得本工艺适用于大部分种类的秸秆原料,将会大大降低原料、市场不稳定带来的经营和技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综合利用 零排放 ABE发酵 低碳混合醇
下载PDF
光驱动低碳小分子碳氢活化与碳碳偶联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段蓬勃 张海坤 +2 位作者 谢顺吉 张庆红 王野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30-639,共10页
资源含量丰富的低碳烷烃和价廉易得的低碳醇的高效转化利用是化学领域十分重要而又富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光催化为温和条件下低碳烷烃和低碳醇的催化选择转化制高值化学品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针对低碳烷烃(甲烷、乙烷、丙烷)和低碳醇(... 资源含量丰富的低碳烷烃和价廉易得的低碳醇的高效转化利用是化学领域十分重要而又富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光催化为温和条件下低碳烷烃和低碳醇的催化选择转化制高值化学品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针对低碳烷烃(甲烷、乙烷、丙烷)和低碳醇(甲醇、乙醇、异丙醇),聚焦光催化低碳小分子C—H键选择活化和C—C偶联制C 2+化学品的研究,梳理了国内外近年该领域的重要研究进展;总结、探讨了影响光催化反应活性和选择性的关键因素,以及与C—H键选择活化和C—C键可控偶联相关的关键科学问题,并对光催化低碳小分子选择转化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键活化 C—C偶联 低碳烷烃 低碳醇 光催化
下载PDF
易挥发液体燃烧热的快速测定
17
作者 赵金和 金长义 +2 位作者 梁佳国 蒙君荣 刘晓凤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3-65,共3页
为克服易挥发液体燃烧热难于直接测量、测量准确度不高、测量费时的缺点,以低碳醇为代表,通过筛选合适的液体外包裹材料、优化液体进样方式、更新内筒水量确定标准等措施改进测量方法。发现以薄膜为外包裹材料、注射器密封进样方式,获... 为克服易挥发液体燃烧热难于直接测量、测量准确度不高、测量费时的缺点,以低碳醇为代表,通过筛选合适的液体外包裹材料、优化液体进样方式、更新内筒水量确定标准等措施改进测量方法。发现以薄膜为外包裹材料、注射器密封进样方式,获得异丙醇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约为-321.34kJ/mol,相对误差为-1.09%,相对标准偏差为-7.53%。以标识线和恒温水浴确定内筒加水量和水温,平均每次样品实验约耗时30min左右,测量效率有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挥发液体 燃烧热 快速测定 低碳醇
下载PDF
助剂对K-CuFe/ZrO_2催化剂CO加氢制低碳醇的改性研究
18
作者 丁羽佳 张兴 +1 位作者 段昌林 郑长征 《云南化工》 CAS 2018年第12期44-45,共2页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助剂改性的K-CuFe/ZrO_2催化剂。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N2物理吸附-脱附(BET)等手段对改性的K-CuFe/ZrO_2催化剂物理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改性的K-CuFe/ZrO_2催化剂上CO加氢制混合醇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加...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助剂改性的K-CuFe/ZrO_2催化剂。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N2物理吸附-脱附(BET)等手段对改性的K-CuFe/ZrO_2催化剂物理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改性的K-CuFe/ZrO_2催化剂上CO加氢制混合醇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加入一定量的Mn助剂,可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促进CO加氢形成低碳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CuFe/ZrO2催化剂 助剂 合成气 低碳醇
下载PDF
Ce添加量对Cu-Ce/MgO催化合成气制低碳醇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段玉梅 郑长征 +2 位作者 牛灿 韩立朋 丁涛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共5页
采用共浸渍法制备不同Ce含量(相对于MgO的摩尔分数为0~15%)的Cu-Ce/MgO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N_2物理吸附(N_2-adsorption)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表征,并在连续流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中考察其催化CO加氢合成低碳混合醇的反应性... 采用共浸渍法制备不同Ce含量(相对于MgO的摩尔分数为0~15%)的Cu-Ce/MgO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N_2物理吸附(N_2-adsorption)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表征,并在连续流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中考察其催化CO加氢合成低碳混合醇的反应性能.结果表明,不同含量的Ce助剂的添加对催化剂的物理结构、表面物相以及醇的选择性和产物分布都产生一定的影响.当Ce的负载量为10%时,催化剂样品的比表面积达到最大(64.23m2·g^(-1)),CO的转化率较高(42.3%),醇的选择性最高(43.7%),CHx的选择性最低,催化剂的活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Ce/MgO催化剂 Ce助剂 合成气 低碳醇
下载PDF
低碳醇在阳离子改性HZSM-5沸石上的积炭和脱炭性质
20
作者 王锦业 卢学栋 王定珠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11-14,共4页
以热重分析法研究了低碳醇在几种阳离子改性HZSM-5沸石上的积炭和脱炭性质。结果表明,甲醇在氢型和交换度较小的Mn改性沸石上的积炭和烧炭性质相近。在交换度较高且具有脱氢芳构化活性的改性沸石上,甲醇生炭量多少不能与B酸量相关联,但... 以热重分析法研究了低碳醇在几种阳离子改性HZSM-5沸石上的积炭和脱炭性质。结果表明,甲醇在氢型和交换度较小的Mn改性沸石上的积炭和烧炭性质相近。在交换度较高且具有脱氢芳构化活性的改性沸石上,甲醇生炭量多少不能与B酸量相关联,但可与芳构化活性相对应,积炭反应除通过氢转移外,还可通过直接脱氢而完成。低碳醇在Zn(2)改性沸石上积炭时,积炭量随醇分子碳数增加而减少。Cu改性沸石的积炭容易除去,宜在低温烧炭。脱氢芳构化活性高的催化剂,烧炭活化能较高,可能是因为焦的石墨化程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ZSM-5 沸石 积炭 脱炭 低碳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