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赤峰市兴隆沟聚落遗址2002~2003年的发掘 被引量:81
1
作者 刘国祥 贾笑冰 +2 位作者 赵明辉 田广林 邵国田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3-8,i001,i002,共8页
In 2002- 2003, the First Inner Mongolian Archaeological Team, IA, CASS, carried out two seasons of excavation on the Xinglonggou site. The work resulted in the confirmation of the first locality as a large-sized settl... In 2002- 2003, the First Inner Mongolian Archaeological Team, IA, CASS, carried out two seasons of excavation on the Xinglonggou site. The work resulted in the confirmation of the first locality as a large-sized settlement of the middle Xinglongwa culture (8000-7500 BP). The significant findings in dwelling form, settlement layout, burial custom, primitive religion, economic formation and environmental archaeology represent a new type in the Xinglongwa culture. The second locality is left over from a small-sized ditch-surrounded settlement of the Hongshan culture (5500-5000 BP). Its discovery made up the gap of late Hongshan Culture sites in the prehistoric data. The third locality remains of a small-sized ditch-surrounded settlement of the Lower Xiajiadian culture (4000-3500BP), which offers new material for studying the civilizing course and early state form of the West Liaohe River valley. The excavation of the Xinglonggou site will forcefully promote the deep-going study of prehistoric archaeological cultures in Northeast China and exert active influence upon the research on Sino-Japanese cultural relations in prehistoric ti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兴隆沟遗址 红山文化 玉文化 丧葬习俗
原文传递
辽宁北票市康家屯城址发掘简报 被引量:40
2
作者 辛岩 李维宇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31-44,T005-T007,T011,共18页
The Kangjiatun city-site is located 0.5km north of the Xiaobotai Gully at Kangjiatunvillage in Beipiao city, western Liaoning, lying on the second terrace on the southern bank of the DalingRiver, and belongs to the Lo... The Kangjiatun city-site is located 0.5km north of the Xiaobotai Gully at Kangjiatunvillage in Beipiao city, western Liaoning, lying on the second terrace on the southern bank of the DalingRiver, and belongs to the Lower Xiajiadian culture. In 1997-2000, it was continuously excavated in atotal area of 8,500 sq m, which resulted in the revelation of city walls, defensive projections along citywalls, a moat, and countyard walls, stone-paved roads, house-foundations, stone-built pits, “stone cases”, etc. in the city. According to stratigraphical evidence, including the superimposition and intrusion ofbuildings, the city-site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hases. The excavation brought to light not only pottery,stone, bone and other artifacts, but also rather clear conditions of the layout and structure of the buildings in the city during the middle and late phases. Thus the site provides important data for studying theshape, layout and structure of city-sites in the Lower Xiajiadian culture, as well as human living and so-ial form in those c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址 发掘 简报
原文传递
内蒙古喀喇沁旗大山前遗址1998年的发掘 被引量:21
3
作者 彭善国 朱延平 +8 位作者 郭治中 王立新 苗润华 郑晓光 周兴启 潘玲 陈平 杨金喆 于孝东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1-39,T006,共10页
In 1998, the Chifeng Archaeological Team excavated the fourth locality of the Dashanqian site in Harqin Banner, Inner Mongolia. They revealed deposits of the Lower and Upper Xiajiadian cultures and the Warring States ... In 1998, the Chifeng Archaeological Team excavated the fourth locality of the Dashanqian site in Harqin Banner, Inner Mongolia. They revealed deposits of the Lower and Upper Xiajiadian cultures and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with those of the former two cultures as the main remains. The finds of the Upper Xiajiadian culture include vestiges of earthen and stone walls built on the ground, those of semi-subterranean dwellings, a large number of pits, pottery, stone and bone objects,and small bronzes. The most interesting are the remains of circular buildings with double stone walls.Among the remains of Upper Xiajiadian culture, pits form the main part, some containing a great amount of pottery. Painted pottery vessels and small bronzes constitute the characteristic objects of this culture.The excavation clarified similarity between Localities Ⅳ and Ⅰ and provided important clues for understanding the function and nature of the fourth locality during the period of Lower and Upper Xiajiadian cul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大山前遗址 喀喇沁旗 夏家店文化 出土器物
原文传递
辽西地区早期冶铜技术 被引量:16
4
作者 李延祥 朱延平 +3 位作者 贾海新 韩汝玢 宝文博 陈铁梅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11-20,共10页
全面报告了辽西地区早期冶铜技术截止目前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包括辽宁省凌原县牛河梁的两处遗址出土的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炼铜遗物、内蒙古敖汉旗大甸夏家店下层文化墓地出土的铜器、内蒙古林西县大井夏家店上层文化古铜矿冶遗址... 全面报告了辽西地区早期冶铜技术截止目前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包括辽宁省凌原县牛河梁的两处遗址出土的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炼铜遗物、内蒙古敖汉旗大甸夏家店下层文化墓地出土的铜器、内蒙古林西县大井夏家店上层文化古铜矿冶遗址、内蒙古巴林右旗塔布敖包夏家店上层文化炼铜遗址的采矿、冶炼及铜器制作技术.牛河梁炼铜炉壁残片的检测显示当时使用结构独特的带双排鼓风孔的小型炼炉冶炼附近出产的氧化矿石,热释光年代测定其属于夏家店下层文化早期.对大甸子墓地出土的57件铜器中41件进行了检测,发现所有铜器的材质皆为锡青铜并含有少量的铅,铸造制品与锻造制品的含锡量相差8%,表明当时能够根据不同的制作技术来调配锡含量,锡料和铜料是分开使用的,锡料的来源很可能是赤峰北部的锡多金属成矿带.林西大井古铜矿冶遗址和巴林右旗塔布敖包冶炼遗址使用大井出产的铜锡砷共生矿石经死焙烧后直接冶炼出高锡的铜锡砷三元合金并含有微量的银,这些迹象表明在夏家店上层文化早期在西拉沐伦河北岸地区以大井铜矿为中心展开过规模甚大的冶铸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西地区 青铜时代 夏家店下层文化 夏家店上层文化 冶金技术
下载PDF
辽西城子山遗址夏家店下层文化期农业活动特征及环境效应 被引量:20
5
作者 赵克良 李小强 +1 位作者 周新郢 孙楠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15,共8页
以辽西城子山文化遗存剖面为研究对象,运用花粉、炭屑、炭化种子和果壳等指标,重建城子山地区夏家店下层文化期农业活动特征及环境效应。研究显示城子山原生植被主要为松属针叶林,先民采用"刀耕火种"农业模式毁林开荒,导致原... 以辽西城子山文化遗存剖面为研究对象,运用花粉、炭屑、炭化种子和果壳等指标,重建城子山地区夏家店下层文化期农业活动特征及环境效应。研究显示城子山原生植被主要为松属针叶林,先民采用"刀耕火种"农业模式毁林开荒,导致原生植被消失以及次生榛属灌丛和杂草增加。城子山剖面中禾本科花粉含量峰值与炭屑浓度峰值相对应,表明先民高强度或频度用火主要与农业活动有关。长期耕作活动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先民弃耕是后期农业活动衰弱的主要原因。城子山剖面记录的夏家店下层文化期农业活动可能经历了毁林开荒期、定居耕作期、弃耕期和原生植被恢复期4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子山遗址 夏家店下层文化 农业活动 环境效应 花粉 炭屑
下载PDF
大山前遗址夏家店下层文化石铲的功能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陈胜前 杨宽 +2 位作者 董哲 陈慧 王立新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0-61,2,共12页
从石铲的形制特征、工艺设计、使用痕迹、复制使用实验以及相关民族学材料等五个方面加以分析,可以确认大山前遗址石铲的主要功能是中耕除草的石锄,而非用以挖土的铲或锄,只有极少数在点种时可能被用作铲。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可能已经... 从石铲的形制特征、工艺设计、使用痕迹、复制使用实验以及相关民族学材料等五个方面加以分析,可以确认大山前遗址石铲的主要功能是中耕除草的石锄,而非用以挖土的铲或锄,只有极少数在点种时可能被用作铲。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可能已经出现原始的精耕细作农业,农业工具组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山前遗址 夏家店下层文化 石铲 功能研究 关联方法
原文传递
内蒙古喀喇沁大山前遗址出土石锄的功能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陈胜前 杨宽 +2 位作者 董哲 陈慧 王立新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22-533,共12页
夏家店下层文化石锄的功能一直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大山前遗址出土石锄的工艺设计分析、使用痕迹观察、复制使用实验以及民族学材料的佐证,明确指出大山前遗址出土石锄不是一种挖掘工具,也不是一种除草的工具,而是用于碎土... 夏家店下层文化石锄的功能一直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大山前遗址出土石锄的工艺设计分析、使用痕迹观察、复制使用实验以及民族学材料的佐证,明确指出大山前遗址出土石锄不是一种挖掘工具,也不是一种除草的工具,而是用于碎土、勾草、耙地、开沟垄、引水灌溉的工具。结合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社会历史条件、自然环境,本文探索了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的农耕方式及其发展变化;最后强调了综合运用多途径的推理方法;将所要分析的石器工具置于其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自然条件中来理解,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准确地了解石器工具的功能、使用方式等,还可以进一步了解它所蕴含的社会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家店下层文化 石锄 功能 农耕方式
下载PDF
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出土铜器的矿料来源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王永乐 梅建军 +3 位作者 李延祥 陈坤龙 曹建恩 党郁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7,共7页
为进一步了解夏家店下层文化铜器的物料信息,探讨其矿料来源,采用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对4处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和1处高台山文化遗址出土的部分铜器进行了铅同位素比值测定,并将测定结果同辽西地区几处金属矿的铅同... 为进一步了解夏家店下层文化铜器的物料信息,探讨其矿料来源,采用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对4处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和1处高台山文化遗址出土的部分铜器进行了铅同位素比值测定,并将测定结果同辽西地区几处金属矿的铅同位素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这4处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出土铜器的原料可能是使用辽西当地的大井多金属矿的矿石冶炼而成,而大山前遗址出土铜器的铅料有可能来自辽宁桓仁的多金属矿,二道井子遗址所出红铜器的铜料则可能另有来源。所属高台山文化的湾柳遗址铜器的铅同位素数据具有高放射性成因铅特征,表明其与同期其他考古学文化存在某种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家店下层文化 铜器 铅同位素 矿料来源
下载PDF
从夏家店下层文化看辽西地区青铜时代早期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9
作者 戴玲玲 韩莹莹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69-74,共6页
夏家店下层文化得名于内蒙古赤峰市夏家店遗址,是辽西地区第一支进入青铜时代的考古学文化,它的发现与研究为认识华夏文明的多样性、探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材料。本文着重从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地缘位置、遗迹特征、出土器... 夏家店下层文化得名于内蒙古赤峰市夏家店遗址,是辽西地区第一支进入青铜时代的考古学文化,它的发现与研究为认识华夏文明的多样性、探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材料。本文着重从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地缘位置、遗迹特征、出土器物等方面分析其与周围文化的交流,进而探讨其所反映的青铜时代早期辽西与周边地区之间的文化融合。夏家店下层文化地处北方、中原以及蒙古高原三大文化区的交汇地带,在文化面貌上表现出与周边文化之间频繁而持续的交流和互动。通过吸收其他文化的先进技术、礼仪制度等,夏家店下层文化加快了自身的文明进程,为青铜时代早期古代中国区域文明从多元走向一体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家店下层文化 青铜时代早期 文化交流 民族融合
下载PDF
阴河中下游地区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马面研究
10
作者 宋晋 张玉坤 《古建园林技术》 2024年第3期59-63,共5页
以阴河中下游地区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遗址的马面为对象,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SPSS统计分析与GIS空间分析技术,研究了马面的类型划分及其与石城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有:1)依据体量与间距方面的差异,可将马面划分为4种类型,每种类型有... 以阴河中下游地区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遗址的马面为对象,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SPSS统计分析与GIS空间分析技术,研究了马面的类型划分及其与石城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有:1)依据体量与间距方面的差异,可将马面划分为4种类型,每种类型有相应的形制特征和建造方式。2)马面石城依阴河走向呈点状、线状、组团3种空间分布方式。3)不同功能、属性的石城选择特定类型的马面,两者之间存在一定对应关系。深化了对马面的认识,凸显了其在古代城建史中的重要地位,为全面揭示史前城防设施的发展演进过程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面 夏家店下层文化 石城 阴河中下游地区 城防设施
下载PDF
夏家店下层文化铜器成分及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永乐 梅建军 +3 位作者 李延祥 曹建恩 孙金松 党郁 《草原文物》 2018年第2期108-114,共7页
我国早在仰韶时代就发现有铜器①,约在公元前两千纪前后铜器开始大量出现。我国早期铜器主要分布于西北地区、中原地区和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中原地区的铜器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重大成果,而关于北方地区早期铜器的研究则略显薄弱。近年... 我国早在仰韶时代就发现有铜器①,约在公元前两千纪前后铜器开始大量出现。我国早期铜器主要分布于西北地区、中原地区和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中原地区的铜器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重大成果,而关于北方地区早期铜器的研究则略显薄弱。近年来由于考古发掘工作的进行,北方地区也新出土了一些早期铜器,考古实物资料日渐丰富,因此这一地区的早期铜器研究越来越得到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家店下层文化 冶金考古 合金成分及工艺
下载PDF
夏家店下层文化动物遗存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包曙光 余肖肖 《农业考古》 2020年第4期36-41,共6页
本文通过夏家店下层文化动物遗存的综合分析,认为该文化人群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以农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兼有狩猎业和渔猎业的多种经营方式,且肉食来源主要依靠家畜饲养业;再加工制作的骨制品显示该文化人群已经存在特定的骨器加工... 本文通过夏家店下层文化动物遗存的综合分析,认为该文化人群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以农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兼有狩猎业和渔猎业的多种经营方式,且肉食来源主要依靠家畜饲养业;再加工制作的骨制品显示该文化人群已经存在特定的骨器加工操作链;以大甸子墓地为代表的殉牲现象是该文化独特的殡葬习俗,表现了墓主的社会地位和物质财富,但这种特殊象征意义的葬俗还未形成完备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家店下层文化 青铜时代 动物遗存 殉牲现象 骨器制作
下载PDF
辽宁建平县小黑山遗址发掘简报
13
作者 张礼艳 +3 位作者 高航 王立新 柏艺萌 李延祥 《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4,I0001,5-20,共19页
小黑山遗址位于辽宁省建平县红山街道张福店村东北的坡地上,遗址地处101国道北侧,南侧有第二忙牛河的季节性支流自西南向东北流过,东北部距建平县城约10公里,西南部邻近牛河梁遗址群的东北边缘,距牛河梁遗址第一地点约2.8公里(图一)。... 小黑山遗址位于辽宁省建平县红山街道张福店村东北的坡地上,遗址地处101国道北侧,南侧有第二忙牛河的季节性支流自西南向东北流过,东北部距建平县城约10公里,西南部邻近牛河梁遗址群的东北边缘,距牛河梁遗址第一地点约2.8公里(图一)。遗址地势北高南低,南半部因人为破坏形成断崖,断崖处暴露数处灰坑、房址等遗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建平县 小黑山遗址 环壕聚落 祭祀坑 夏家店下层文化
原文传递
大甸子墓地所见祼礼葬仪的反映
14
作者 党郁 孙金松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8,共12页
夏家店下层文化是北方地区一支分布较广、文化影响较大的青铜时代早期文化。目前,可知该文化与大坨头文化、魏营子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均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且其建筑技术与后冈文化关系密切。夏家店下层文化墓葬中出土较多的彩绘陶器... 夏家店下层文化是北方地区一支分布较广、文化影响较大的青铜时代早期文化。目前,可知该文化与大坨头文化、魏营子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均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且其建筑技术与后冈文化关系密切。夏家店下层文化墓葬中出土较多的彩绘陶器具有一定的组合关系,并与日用生活陶器差异明显,存有较为明显的器物组合特征及礼制规范,部分墓葬内除随葬彩绘陶器外,另见有中原式爵、盉、鬶等礼器及觚等镶嵌漆器,此类漆觚周边多见镶嵌松石、玉饰片、锥形或柄状玉石器的现象尤为值得关注,与西周竹园沟、茹家庄等■国大型墓葬中所见的青铜觚配套组合关系相近,应与周礼中所述进行祼礼时所用器具相关。这种现象不仅是不同区域内文化交流关系的重要标识,也是辽西地区对华夏礼制文化认同的重要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甸子墓地 夏家店下层文化 祼礼
原文传递
赤峰上机房营子石城址考古发掘与启示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国庆 张全超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3-106,共4页
20世纪40年代—90年代,考古工作者通过对阴河中下游及英金河流域的考古调查,共发现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址80余座。但以往的工作多为考古调查和试掘,调查者将石城址及城址内的石堆建筑均定为夏家店下层文化。2005年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 20世纪40年代—90年代,考古工作者通过对阴河中下游及英金河流域的考古调查,共发现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址80余座。但以往的工作多为考古调查和试掘,调查者将石城址及城址内的石堆建筑均定为夏家店下层文化。2005年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对赤峰初头朗镇上机房营子石城址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发掘,此次考古发掘的最新成果表明,石城址发现的石堆建筑为夏家店上层文化墓葬。这一考古发现,为研究石城址及与之相关的其他石建筑的年代和性质提供了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机房营子石城址 夏家店下层文化 夏家店上层文化 石堆建筑
下载PDF
建平水泉遗址2021年度出土炭化植物遗存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永刚 李阳 +1 位作者 张星德 王闯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24,共7页
水泉遗址是辽西地区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典型遗址,2021年度首次发现的防洪护堤设施更彰显了其重要地位。该遗址植物遗存的浮选过程中发现了包括粟、黍和大豆在内的炭化农作物种子,以及禾本科、豆科、藜科、蓼科、蔷薇科、茄科和锦葵科在内... 水泉遗址是辽西地区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典型遗址,2021年度首次发现的防洪护堤设施更彰显了其重要地位。该遗址植物遗存的浮选过程中发现了包括粟、黍和大豆在内的炭化农作物种子,以及禾本科、豆科、藜科、蓼科、蔷薇科、茄科和锦葵科在内的炭化非农作物种子。经过科学的分析和讨论,我们认识到水泉遗址先民从事着以粟、黍为主,大豆为辅的较发达的多品种旱作农业,农业经济在其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泉遗址 夏家店下层文化 植物遗存 生业方式
下载PDF
内蒙赤峰翁牛特旗尖山子冶炼遗址考察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延祥 董利军 +1 位作者 李丽辉 杨菊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6-72,共7页
对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旗尖山子冶炼遗址开展田野考察和实验室检测。先后两次田野考察采集到陶片、炉渣、矿石等遗物,认定遗址面积约为1万多m2。矿石、炉渣的检测显示该遗址使用尖山子矿区含铜锌为主的共生氧化矿石还原冶炼生产红... 对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旗尖山子冶炼遗址开展田野考察和实验室检测。先后两次田野考察采集到陶片、炉渣、矿石等遗物,认定遗址面积约为1万多m2。矿石、炉渣的检测显示该遗址使用尖山子矿区含铜锌为主的共生氧化矿石还原冶炼生产红铜,因矿石含有较高的锌矿物,因而形成含锌较高的炉渣。综合伴生陶片类型等信息,初步判断尖山子冶炼遗址年代属于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对围绕该遗址的进一步工作提出建议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史 尖山子冶炼遗址 夏家店下层文化 铜锌共生矿 炉渣
下载PDF
赤峰大山前遗址第1地点夏家店下层文化梭形石刀的使用方式 被引量:3
18
作者 董哲 杨宽 +1 位作者 陈胜前 王立新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3-101,共9页
<正>大山前遗址位于内蒙古喀喇沁旗,共有6个地点,编号为KDⅠ~KDⅥ[1]。前5个地点出土了大量的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存,其中大山前遗址第1地点(简称KDⅠ)出土了一批属于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器类型之一的梭形石刀,包括成品61件、毛坯2件。... <正>大山前遗址位于内蒙古喀喇沁旗,共有6个地点,编号为KDⅠ~KDⅥ[1]。前5个地点出土了大量的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存,其中大山前遗址第1地点(简称KDⅠ)出土了一批属于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器类型之一的梭形石刀,包括成品61件、毛坯2件。国内已有学者推测其握持方式和功能,认为它可能是收割禾穗的手持工具[2]。然而该结论不是建立在对梭形石刀形制特征及使用痕迹分析的基础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山前遗址 夏家店下层文化 梭形石刀 使用方式
原文传递
赤峰市二道井子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遗址作坊区发掘简报 被引量:2
19
作者 曹建恩 孙金松 +4 位作者 党郁 王燕(图) 曹荻(图) 杨佳峰(图) 徐婷婷 《草原文物》 2022年第2期12-26,共15页
二道井子遗址作坊区位于居址区南部,与该遗址的墓葬区共处于同一坡地之上,但与墓葬区以沟和空地相分隔,相对独立,区域内发现有烧制陶器的窑址、不同于居住区的特殊灰坑,有淘洗陶泥及储泥的各类遗存。从分布的区域、规模及发现的陶窑、... 二道井子遗址作坊区位于居址区南部,与该遗址的墓葬区共处于同一坡地之上,但与墓葬区以沟和空地相分隔,相对独立,区域内发现有烧制陶器的窑址、不同于居住区的特殊灰坑,有淘洗陶泥及储泥的各类遗存。从分布的区域、规模及发现的陶窑、制作陶器的一系列遗存、临时居住的小型半地穴式房屋等遗存状况来看,应属该遗址的制陶作坊区。其发现对二道井子遗址聚落的制陶生产有了基本了解,也表明制陶业在当时聚落中的重要性。同时为研究夏家店下层文化的作坊分布、规划以及制陶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证据。其与中原及周边地区制陶作坊的异同也体现了各区域文化、技术的广泛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道井子 夏家店下层文化 陶窑 作坊区
下载PDF
辽宁建平县小北山冶铜遗址初步调查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席光兰 李延祥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9-86,共8页
对辽宁建平县牛河梁红山文化保护区内小北山冶铜遗址进行调查和冶金遗物进行科学分析。结果显示,遗址炉渣为铜氧化矿石直接还原的冶炼渣,炉渣化学成分相对波动较大,冶金技术相对落后。通过对采集遗物分析、与相关遗址对比研究和C^(14)测... 对辽宁建平县牛河梁红山文化保护区内小北山冶铜遗址进行调查和冶金遗物进行科学分析。结果显示,遗址炉渣为铜氧化矿石直接还原的冶炼渣,炉渣化学成分相对波动较大,冶金技术相对落后。通过对采集遗物分析、与相关遗址对比研究和C^(14)测年,初步判断小北山冶铜遗址属于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史 小北山冶铜遗址 夏家店下层文化 炉渣 冶铜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