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阳能+双源耦合电供暖系统在低能耗建筑中的应用
1
作者 刘晓月 张微 +2 位作者 陶进 徐岩 丑雪松 《能源研究与管理》 2024年第1期160-165,共6页
随着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和建筑节能已成为当今社会的迫切需求。以我国北方地区的低能耗建筑为例,设计了一种太阳能与市电双源耦合的智能切换电采暖系统,该系统可以根据太阳辐射条件,智能切换光伏电和市电为采暖端... 随着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和建筑节能已成为当今社会的迫切需求。以我国北方地区的低能耗建筑为例,设计了一种太阳能与市电双源耦合的智能切换电采暖系统,该系统可以根据太阳辐射条件,智能切换光伏电和市电为采暖端提供源动力。在典型天气条件下测试了系统的参数,包括光伏发电量、室内温度、系统用电量等。在晴朗天气下光伏发电可基本满足白天采暖负荷,而在阴云天气则需要启用市电进行补充。测试太阳辐射强度和光伏发电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太阳辐射强度是决定光伏发电量的最重要因素,光伏系统在每天9:00—15:00之间的辐射条件最佳。该种供暖方式可以满足室温20℃的需求,温度曲线验证了电加热与太阳能系统协同工作的重要性。该双源供暖系统可以有效适应不同天气,实现建筑高效采暖。该系统通过沿用太阳能光伏和电网电能,实现了清洁能源利用和采暖负荷的智能跟踪,既发挥了可再生资源的优势,也保证了采暖的连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双源耦合 电供暖 低能耗建筑
下载PDF
基于结构方程的社区居民对低能耗建筑的认知调查
2
作者 刘宁 刘庆鹏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1期231-238,260,共9页
加快低能耗建筑的发展,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和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发放线上问卷的方式,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分析了从低碳能力、技术顾虑、经济顾虑、接受意愿、普及前景和购买行为维度对社区居民对于低能耗建筑... 加快低能耗建筑的发展,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和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发放线上问卷的方式,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分析了从低碳能力、技术顾虑、经济顾虑、接受意愿、普及前景和购买行为维度对社区居民对于低能耗建筑认知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碳能力对技术顾虑、经济顾虑对技术顾虑、经济顾虑对接受意愿、接受意愿对普及前景、普及前景和接受意愿对购买行为都存在着显著正向影响。基于上述结果提出:施工企业合理定价,政府应发挥政策导向,促使社区居民层面的接受意愿、经济顾虑与施工企业的建造意愿“两手抓”方可促进低能耗建筑的快速普及,并同时提高社区居民个体对低能耗建筑购买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居民认知 低能耗建筑 接受意愿 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什么是合理的热舒适性?——保温参数在法国和德国的变迁 被引量:3
3
作者 阿里亚纳.威尔逊 司马蕾 《世界建筑》 2015年第7期22-29,共8页
从1970年代起,在法国和欧洲的其它国家,根据最舒服的温度确定的热舒适性开始让位于对建筑能耗问题的思考。近10年来,对于建筑能耗的立法越来越严格,范围也开始不仅针对新建建筑,也涉及既有的历史建筑。但同时,这些法规因为促使合有污染... 从1970年代起,在法国和欧洲的其它国家,根据最舒服的温度确定的热舒适性开始让位于对建筑能耗问题的思考。近10年来,对于建筑能耗的立法越来越严格,范围也开始不仅针对新建建筑,也涉及既有的历史建筑。但同时,这些法规因为促使合有污染物的保温材料被大量使用,以及可能破坏历史建筑、损害建筑表现形式多样性而遭致了人们的批判。那么,有没有可能在提高建筑的热性能的同时兼顾建筑外观的差异性和美观性呢?而人们对于建筑能耗问题的关心,是否会掩盖了对其他能源浪费现象的重视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舒适 低能耗建筑 外墙外保温 法国 德国 建筑多样性
下载PDF
“大绿色观”本底下室内设计的价值重构与方法重塑
4
作者 张明杰 冯静 陈静雅 《城市建筑空间》 2023年第1期3-6,共4页
积极探索和建立“CCTC”两全双碳的建筑业综合降碳系统化策略,同时结合《绿色建筑设计导则》的新型设计价值评判体系,更新室内设计价值观念系统,重新梳理各价值要素权重并重塑室内设计方法,助力室内设计行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 智慧建筑 绿色建筑 健康建筑 低能耗建筑 室内设计
下载PDF
适宜于福州市低能耗建筑的热设计优化策略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皮魁升 《建筑节能(中英文)》 CAS 2023年第11期15-20,共6页
被动式低能耗技术是实现建筑节能和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低能耗建筑进行合理的优化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节能潜力。夏热冬暖气候区的气候特点决定了低能耗技术在该地区建筑设计应用中的特殊性。为寻求适宜于夏热... 被动式低能耗技术是实现建筑节能和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低能耗建筑进行合理的优化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节能潜力。夏热冬暖气候区的气候特点决定了低能耗技术在该地区建筑设计应用中的特殊性。为寻求适宜于夏热冬暖地区北区低能耗建筑的优化设计策略,以位于福州市的某低能耗建筑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定性提炼其所蕴含低能耗技术的基础上,利用Ecotect软件对围护结构的热工特性及自然通风强化设计两方面进行优化,提出了适宜于该地区低能耗建筑的热设计优化方案。研究成果可为当地低能耗建筑的热设计提供理论基础,亦可为该气候区低能耗建筑的应用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能耗建筑 夏热冬暖地区 围护结构热工特性 能耗模拟 优化设计
下载PDF
BIM技术在低能耗建筑设计中的协同作用--以建筑方案设计优化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赖小燕 《江西建材》 2023年第9期96-98,共3页
文中利用响应面设计方法进行试验设计与分析,结合建筑信息模型及建筑性能模拟软件的耗能指标分析结果,得到建筑耗能设计影响因子的显著程度。研究发现,墙传热系数与窗传热系数对能耗指标影响显著;窗墙比和屋面传热系数的P值大于0.05,说... 文中利用响应面设计方法进行试验设计与分析,结合建筑信息模型及建筑性能模拟软件的耗能指标分析结果,得到建筑耗能设计影响因子的显著程度。研究发现,墙传热系数与窗传热系数对能耗指标影响显著;窗墙比和屋面传热系数的P值大于0.05,说明窗墙比和屋面传热系数对能耗指标影响不显著。此外,窗墙比和屋面传热系数的交叉作用P值小于0.05,说明两者交叉作用对能耗指标影响显著。通过模型的计算优化,得到能耗指标最少的热环境下的模拟参数设定,即窗墙比0.50、墙传热系数0.67、窗传热系系数5.50、屋面传热系数0.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 低能耗建筑 协同作用 优化 绿色建筑
下载PDF
BIM技术在绿色低能耗建筑集成设计中的优化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彭茂龙 洪莹 杨素逸 《江西建材》 2022年第12期119-121,共3页
文中在绿色低能耗建筑集成设计中应用BIM技术,使用Arch2012软件建立三维模型,建立AutoCAD平台进行建筑集成模型绘制,验证模型节能优化效果,进行拾取信息条文评价,基于BIM技术构建模型选择最佳建筑朝向、最佳系数设计,从体形系数、开间... 文中在绿色低能耗建筑集成设计中应用BIM技术,使用Arch2012软件建立三维模型,建立AutoCAD平台进行建筑集成模型绘制,验证模型节能优化效果,进行拾取信息条文评价,基于BIM技术构建模型选择最佳建筑朝向、最佳系数设计,从体形系数、开间窗墙比、屋顶、窗墙面积比等角度,进行集成优化设计,最终导出三维立体建筑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技术 低能耗建筑 集成设计 三维模型
下载PDF
倾斜式太阳能烟囱通风换气性能模型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赵福云 申广 +2 位作者 徐颖 寇广孝 王汉青 《建筑节能》 CAS 2019年第5期51-59,共9页
利用实验法对倾斜式太阳能烟囱的通风应用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实验以倾斜式太阳能烟囱为基础,在不同的运行模式下,测试倾斜式太阳能烟囱在不同条件下的热工性能、温度场、通风能力等参数的影响规律,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整理。分析了环... 利用实验法对倾斜式太阳能烟囱的通风应用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实验以倾斜式太阳能烟囱为基础,在不同的运行模式下,测试倾斜式太阳能烟囱在不同条件下的热工性能、温度场、通风能力等参数的影响规律,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整理。分析了环境温度、倾斜角度、加热板的热流密度对倾斜式太阳能烟囱温度分布影响。结果得出了不同倾斜角度其回流深度大小,该研究对发展低能耗建筑环境、充分提升太阳能利用潜力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式太阳能烟囱 低能耗建筑 回流深度
下载PDF
室内空气污染的低能耗建筑绿色设计方案研究
9
作者 尹书刚 章艳 +1 位作者 沙二冬 赵伟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0年第10期28-32,共5页
为了节约建筑建设能源和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对考虑室内空气污染的低能耗建筑绿色设计方案进行研究。根据建筑室内空气污染来源和绿色核心策略分析,将设计方案重点放在实际能耗、材料利用及环境健康方面。将某大型公共建筑作为研究对象,... 为了节约建筑建设能源和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对考虑室内空气污染的低能耗建筑绿色设计方案进行研究。根据建筑室内空气污染来源和绿色核心策略分析,将设计方案重点放在实际能耗、材料利用及环境健康方面。将某大型公共建筑作为研究对象,以主要配套技术、辅助配套技术、关键技术为切入点,分别从干挂饰面砖幕墙聚苯复合型外墙的保温结构、屋面和地下保温结构、外窗和遮阳结构、防噪声、中央吸尘和排污、水处理、天棚低温柔与辐射采暖制冷模式、置换新风等方面给出了方案主要内容。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下室内空气质量良好、建筑能耗低,且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空气污染 低能耗建筑 绿色设计
下载PDF
中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能耗指标研究 被引量:52
10
作者 徐伟 孙德宇 《动感(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 2015年第1期37-41,共5页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关注。本文对国际上现有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标准体系进行研究和梳理,明确我国应根据自身国情,充分考虑气候特点、居民生活习惯、建筑特点和能耗情况,制定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指标体系。在研究的...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关注。本文对国际上现有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标准体系进行研究和梳理,明确我国应根据自身国情,充分考虑气候特点、居民生活习惯、建筑特点和能耗情况,制定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指标体系。在研究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我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指标体系,指明先北方后南方、先居住建筑后公共建筑的推广方向,提出了分级认证的理念。为我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健康发展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房 超低能耗建筑 指标体系
原文传递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发展现状及思考 被引量:20
11
作者 瞿蕊 韩东君 朱亚丹 《中外建筑》 2021年第1期185-188,共4页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是建筑节能理念和舒适居住环境的集大成者,是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现如今被动式建筑已经在国内取得明显的成效,但是也面临着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本文从其基本概念出发,深入了解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是建筑节能理念和舒适居住环境的集大成者,是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现如今被动式建筑已经在国内取得明显的成效,但是也面临着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本文从其基本概念出发,深入了解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提出建立被动式超低能耗标准体系的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房 超低能耗建筑 气候特征 技术规范 设计标准
下载PDF
中国被动式低能耗建筑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趋势 被引量:15
12
作者 马伊硕 郝生鑫 曹恒瑞 《建设科技》 2020年第19期8-12,28,共6页
中国引入被动式低能耗建筑已有十年,经历了从学习理念、转变观念,到落地项目、制订标准的过程。本文从政策体系、标准体系、工程项目、产品体系四个方面全面总结了我国被动式低能耗建筑领域的十年发展情况,分析了未来被动式低能耗建筑... 中国引入被动式低能耗建筑已有十年,经历了从学习理念、转变观念,到落地项目、制订标准的过程。本文从政策体系、标准体系、工程项目、产品体系四个方面全面总结了我国被动式低能耗建筑领域的十年发展情况,分析了未来被动式低能耗建筑规模化发展,以及以被动式低能耗建筑为基础进行区域能源规划和实施碳中和城市建设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式低能耗建筑 发展模式 发展趋势 政策体系 标准体系 产品体系
下载PDF
太阳能新风系统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孙峙峰 袁静 +4 位作者 王选 王丽敏 钟新 李骥 金汐 《建筑节能》 CAS 2016年第8期39-41,88,共4页
为减少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新风负荷对常规能源的消耗,同时,保持室内良好的空气品质,提出了一种太阳能集热系统与带热回收的新风系统相结合的方案。以西宁市为例,分析计算了该太阳能新风系统在不同集热器安装倾角、不同太阳能保证率下... 为减少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新风负荷对常规能源的消耗,同时,保持室内良好的空气品质,提出了一种太阳能集热系统与带热回收的新风系统相结合的方案。以西宁市为例,分析计算了该太阳能新风系统在不同集热器安装倾角、不同太阳能保证率下的集热器采光面积。结果表明在太阳能集热器的安装倾角为90°、对新风负荷的太阳能保证率为80%时每户住宅所需的集热器采光面积为4.7 m2,同时系统一年可节约能耗4 022.13 MJ,换算成电量约1 117.26 k W·h,表明该太阳能新风系统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中的应用是经济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新风系统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 热回收 集热器采光面积
下载PDF
太阳能供热空调系统在超低能耗建筑中的设计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敏 何涛 +2 位作者 徐伟 李博佳 张昕宇 《建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0-24,共5页
超低能耗建筑的发展和建筑用能特性的变化为供热空调系统设计提出了新挑战,也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供热空调系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以某超低能耗建筑为例,对供热空调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和探讨,说明超低能耗建筑的... 超低能耗建筑的发展和建筑用能特性的变化为供热空调系统设计提出了新挑战,也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供热空调系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以某超低能耗建筑为例,对供热空调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和探讨,说明超低能耗建筑的供热空调系统设计应综合考虑多种能源形式,提高能源系统效率,实现可再生能源的最大化利用。此外,使用可再生能源的供热空调系统更为复杂,需要进行科学细致的计算分析和设计,在实际运营过程中,要持续、细致地进行调试与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热空调系统 超低能耗建筑 太阳能 系统设计 性能系数
原文传递
严寒地区被动式低能耗建筑外墙最佳保温层厚度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石俊龙 程大磊 +1 位作者 林晓波 刘悦 《北方建筑》 2017年第1期59-62,65,共5页
为探究严寒地区被动式低能耗建筑外墙最佳保护层厚度,采用理论计算法和生命周期价值法对不同保温层厚度的传热系数及经济性进行计算,基于计算结果对最佳保护层厚度进行分析研究,分析得出当保温层采用EPS板时,厚度增加到220mm以后,无明... 为探究严寒地区被动式低能耗建筑外墙最佳保护层厚度,采用理论计算法和生命周期价值法对不同保温层厚度的传热系数及经济性进行计算,基于计算结果对最佳保护层厚度进行分析研究,分析得出当保温层采用EPS板时,厚度增加到220mm以后,无明显节能效果及经济性。为进一步验证外墙最佳保温层厚度,通过实验测试三种典型保温层厚度下同一墙体内表面温度的变化。通过计算及实验得出,当保温层采用EPS板时,严寒地区被动式低能耗建筑外墙最佳保护层厚度为220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式低能耗建筑 保温层厚度 传热系数 经济性
下载PDF
中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技术体系及案例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魏存 江一舟 《建筑技术开发》 2016年第2期10-12,54,共4页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作为新一代高效节能、健康舒适的建筑,越来越受到业内及政府的关注。本文对国内首个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进行了研究和梳理,介绍了被动式居住建筑在设计时需要满足的基本要求,以及相关的技术点和措施。同...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作为新一代高效节能、健康舒适的建筑,越来越受到业内及政府的关注。本文对国内首个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进行了研究和梳理,介绍了被动式居住建筑在设计时需要满足的基本要求,以及相关的技术点和措施。同时,在研究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国内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被动房的特点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房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 建筑设计 指标体系
下载PDF
宿舍与食堂建筑的被动式低能耗技术方案 被引量:3
17
作者 马伊硕 曹恒瑞 +3 位作者 石特凡·席尔默 考夫曼·伯特霍尔德 白一页 梁征 《建设科技》 2020年第8期66-74,共9页
在被动式低能耗建筑规模化、区域化发展的趋势下,探索并确立不同类型建筑的被动式低能耗建设技术路线、用能标准及负荷特性指标,已成为高能效片区/城区需求侧能源规划和实施以区域为对象的能源产、储、消系统平衡设计的基础性工作。本... 在被动式低能耗建筑规模化、区域化发展的趋势下,探索并确立不同类型建筑的被动式低能耗建设技术路线、用能标准及负荷特性指标,已成为高能效片区/城区需求侧能源规划和实施以区域为对象的能源产、储、消系统平衡设计的基础性工作。本文以文安东都环保产业园内的综合楼A栋为例,详述了宿舍和食堂建筑的被动式低能耗技术方案,并对比了不同计算方法下建筑的负荷和能耗指标,旨在为宿舍类建筑,尤其是带有大型厨房的公共建筑的高能效建设提供技术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式低能耗建筑 宿舍 厨房 断热桥设计 通风系统
下载PDF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基础与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高增元 《建设科技》 2021年第2期81-84,共4页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深化背景下,建筑节能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作为一种以更少能源消耗提供更优室内环境的建筑型式,符合国家倡导的绿色环保理念,实现人们工作生活环境的绿色健康发展,因此成为了建筑行业节能...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深化背景下,建筑节能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作为一种以更少能源消耗提供更优室内环境的建筑型式,符合国家倡导的绿色环保理念,实现人们工作生活环境的绿色健康发展,因此成为了建筑行业节能降耗的一种有效方式[1]。本文结合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优势,就其设计基础进行了分析,并且结合具体工程实例,讨论了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的应用情况。希望能够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推广和普及,提供有益参考[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 设计基础 应用
下载PDF
被动房人体热舒适度影响因素的灰色聚类分析研究
19
作者 宋军凯 唐天国 +1 位作者 朱长城 彭玲 《建筑技术》 2023年第4期496-502,共7页
为研究被动式低能耗建筑(简称被动房)的人体热舒适度分析模型,文中结合灰色聚类分析方法,将被动房室内温度、相对湿度、辐射温度和风速、衣服热阻作为人体热舒适性的影响因素。借助典型被动房部分实测数据,进行箱型图法归一化处理后,建... 为研究被动式低能耗建筑(简称被动房)的人体热舒适度分析模型,文中结合灰色聚类分析方法,将被动房室内温度、相对湿度、辐射温度和风速、衣服热阻作为人体热舒适性的影响因素。借助典型被动房部分实测数据,进行箱型图法归一化处理后,建立累计百分频率函数,确定热舒适性指标PMV的计算模型;并推算出室内温度、相对湿度、辐射温度和风速、衣服热阻等影响因素的灰色白化权函数。最后确定聚类权重和聚类权重系数,最终完成样本分类。取该被动房的一月内实测样本数据进行灰色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室内温度对热舒适性的影响效果最大,相对湿度影响次之,衣服热阻值影响效果最小,室内温度、相对湿度、辐射温度和风速、衣服热阻这5个影响因素,可作为对被动式低能耗建筑进行热舒适性的评价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舒适 灰色聚类分析 被动式低能耗建筑 预测平均热感觉
下载PDF
夏热冬冷地区超低能耗建筑热工优化设计及负荷分析 被引量:28
20
作者 李峥嵘 蒿玉辉 +2 位作者 赵群 齐典伟 张东凯 《建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2-187,共6页
超低能耗建筑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德国超低能耗技术体系较为完整,而我国夏热冬冷地区还未有根据气候条件及用能特征建立起的适应于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适应型超低能耗建筑采暖供冷技术路线。本文对夏热冬冷地区超低能耗建筑围护结... 超低能耗建筑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德国超低能耗技术体系较为完整,而我国夏热冬冷地区还未有根据气候条件及用能特征建立起的适应于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适应型超低能耗建筑采暖供冷技术路线。本文对夏热冬冷地区超低能耗建筑围护结构的优化设计进行了研究探索,利用EnergyPlus进行建模分析,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外窗、外墙、屋面传热系数对建筑供热负荷、制冷负荷及全年总负荷的影响,得出最优围护结构设计方案。结果表明,在外窗传热系数为2.0 W/(m^2·K),外墙和屋面的传热系数为0.2 W/(m^2·K)时,全年总负荷最低。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夏热冬冷地区超低能耗建筑围护结构的设计提供借鉴,亦可为夏热冬冷地区超低能耗建筑采暖供冷技术路线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ergyPLUS 超低能耗建筑 模拟 正交试验 围护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