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5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碳建筑概念及其发展分析 被引量:93
1
作者 李启明 欧晓星 《建筑经济》 2010年第2期41-43,共3页
从概念、内涵及理念等方面对低碳建筑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量构成,并剖析了实现低碳建筑的主要手法,最后提出了低碳建筑教育的控制与普及策略。
关键词 低碳经济 低碳建筑 碳排量 可持续发展
原文传递
光储直柔——助力实现零碳电力的新型建筑配电系统 被引量:95
2
作者 江亿 《暖通空调》 2021年第10期1-12,共12页
介绍了光储直柔建筑配电系统的基本概念。"光"即建筑光伏,"储"是建筑内分布式蓄电及利用邻近停车场电动汽车的电池资源,"直"指建筑内部采用直流供电,"柔"则是光储直柔的目的,即实现柔性用电,... 介绍了光储直柔建筑配电系统的基本概念。"光"即建筑光伏,"储"是建筑内分布式蓄电及利用邻近停车场电动汽车的电池资源,"直"指建筑内部采用直流供电,"柔"则是光储直柔的目的,即实现柔性用电,使其成为电网的柔性负载或虚拟灵活电源。介绍了光储直柔配电系统的架构、调节策略、可实现的功率调节范围和与电网相互协调的方式。指出未来新型电力系统的目标是建立以风电、光电为主要电源的零碳电力系统,建筑光储直柔配电系统可解决发展风电、光电中的两大瓶颈问题:安装空间和有效消纳,从而需要与风电、光电装机容量的增长及电动汽车总量的增长同步发展和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储直柔 低碳建筑 零碳电力 需求侧响应 风电 光电
下载PDF
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 被引量:94
3
作者 张智慧 尚春静 钱坤 《建筑经济》 2010年第2期44-46,共3页
基于可持续发展和生命周期(LCA)评价理论,界定了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的核算范围,并对建筑生命周期从物化、使用到拆除处置各阶段的碳排放进行清单分析,明确了低碳建筑的内涵,提出了建筑物生命周期碳排量的评价框架和方法。
关键词 生命周期评价 碳排放 低碳建筑
原文传递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框架初步研究 被引量:59
4
作者 刘卫东 张雷 +5 位作者 王礼茂 赵建安 马丽 唐志鹏 高菠阳 余金艳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78-788,共11页
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变化大会上,我国向世界承诺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本文在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我国碳排放的主要因素,核算了主要减排途径的碳减排潜力,提出了至202... 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变化大会上,我国向世界承诺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本文在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我国碳排放的主要因素,核算了主要减排途径的碳减排潜力,提出了至2020年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框架。研究发现,碳排放强度与产业结构演化之间存在倒U字形曲线关系,发展模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成效是实现2020年减排目标的前提。此外,工业技术节能、建筑节能和道路交通节能也还都有一定的潜力。在不同情景下,工业技术节能对实现2020年减排目标的贡献程度在12%~14%之间,建筑节能和增加非化石能源规模分别可以起到10%左右的贡献,道路交通节能的贡献率在2%~3%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发展方式 结构调整 工业技术节能 建筑节能 道路交通节能
原文传递
建筑节能与低碳建筑 被引量:51
5
作者 龙惟定 白玮 +1 位作者 梁浩 范蕊 《建筑经济》 2010年第2期38-40,共3页
综述了中国所面对的温室气体减排形势,指出建筑节能是实现碳减排的基础,建筑节能也需要向低碳建筑发展。低碳建筑需要实质性节能。就实现实质性节能提出几项技术措施,并概述了低碳建筑的建筑形态和特点。
关键词 建筑节能 低碳建筑 二氧化碳减排 低碳经济
原文传递
低碳建筑的评价指标初探 被引量:42
6
作者 龙惟定 张改景 +3 位作者 梁浩 苑翔 范蕊 白玮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11,共6页
提出用"建筑利用中的人均碳排放指标"和"建筑用能过程碳减排效率"对低碳建筑进行评价。指出建筑碳排放实质上是人的碳排放,建筑只是使用者的能耗平台。因此,对建筑碳排放的评价要用强度指标,即建筑使用者人均碳排... 提出用"建筑利用中的人均碳排放指标"和"建筑用能过程碳减排效率"对低碳建筑进行评价。指出建筑碳排放实质上是人的碳排放,建筑只是使用者的能耗平台。因此,对建筑碳排放的评价要用强度指标,即建筑使用者人均碳排放指标。而对建筑设备的碳排放评价,是一个投入产出分析过程,即投入隐含碳、间接碳和直接碳,产出"避免碳排放量"的效率。同时计算得出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的隐含碳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建筑 评价指标 人均碳排放指标 碳减排效率 隐含碳排放 避免碳排放
下载PDF
低碳建筑的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38
7
作者 赵黛青 张哺 蔡国田 《建筑经济》 2010年第2期47-49,共3页
分析了低碳建筑的含义,回顾了国外对低碳建筑发展的部署以及研究状态,最后从宏观政策和统筹管理、技术发展路线图、相关配套服务机制等方面阐述了低碳建筑发展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 低碳经济 低碳建筑 路线图
原文传递
中国发展低碳建筑的困境与对策 被引量:38
8
作者 姜虹 李俊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72-75,共4页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数据分析法,以及系统科学的思想,分析了我国20年来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发展过程中,留下的高碳排遗憾,对房地产业、建筑业发展过程中的能源利用到碳排放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作者认为:我国发展低碳建筑,目前面临着...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数据分析法,以及系统科学的思想,分析了我国20年来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发展过程中,留下的高碳排遗憾,对房地产业、建筑业发展过程中的能源利用到碳排放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作者认为:我国发展低碳建筑,目前面临着认识问题,激励机制问题和投入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建筑物碳排量评价标准,规范房地产开发行为;制定低碳建筑标准,促进建筑业结构调整;以节能减排为导向,理顺能源价格;以及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等建议。得出了发展低碳建筑应该通过文化理念的回归与进步,依靠技术跨越式发展和制度约束才能实现的结论。然而技术的跨越式发展需要大量的投入,制度的约束难免会影响原有的发展方式。可见低碳建筑的发展的确是任重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建筑 低碳经济 规范房地产开发行为 建筑产业结构调整
下载PDF
设计初期实现低碳建筑设计方法的探索 被引量:31
9
作者 曾旭东 秦媛媛 《新建筑》 2010年第4期114-117,共4页
针对我国当前"低碳建筑"的发展和建筑碳排放度量指标的研究现状,提出应从方案阶段开始,将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与建筑能量、碳排放分析相结合进行低碳建筑设计这一新方法。在方案设计阶段,利用虚拟建筑模型所包含的建筑信息,实现... 针对我国当前"低碳建筑"的发展和建筑碳排放度量指标的研究现状,提出应从方案阶段开始,将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与建筑能量、碳排放分析相结合进行低碳建筑设计这一新方法。在方案设计阶段,利用虚拟建筑模型所包含的建筑信息,实现自动识别、实时分析,得到建筑能耗及碳排放的直观结果,让建筑师专注于设计本身,找到更有效减少建筑碳排放量的设计策略,实现"低碳建筑"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建筑 设计初期 建筑信息模型
下载PDF
低碳、近零碳、零碳公共建筑碳排放控制指标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张时聪 王珂 徐伟 《建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0,35,共11页
公共建筑功能类型复杂,碳排放强度受能源结构、气候区、建筑类型等多种因素影响,其碳排放量差别较大,如何科学设定不同气候区不同类型建筑的低碳、近零碳、零碳排放控制指标是引导公共建筑减碳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本文首先系统分析了GB 5... 公共建筑功能类型复杂,碳排放强度受能源结构、气候区、建筑类型等多种因素影响,其碳排放量差别较大,如何科学设定不同气候区不同类型建筑的低碳、近零碳、零碳排放控制指标是引导公共建筑减碳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本文首先系统分析了GB 50189—201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5015—2021《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T 51350—2019《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之间相对节能比例、运行参数、能耗限值的联系,在此基础上分别研究了提升建筑能效和提升可再生能源应用对公共建筑减碳的量化影响,并提出了低碳、近零碳、零碳公共建筑分级控制指标约束方法与数值建议。结果表明:提升建筑能效至超低能耗建筑能效水平可使得各气候区、各类公共建筑碳排放强度较基准建筑下降30%~40%以上;若在建筑达到近零能耗建筑能效指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相对于基准建筑的减碳率可再增加15%;以GB 55015—2021《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中各类公共建筑全口径碳排放强度为基准值,以实现零碳排放为目标值,将公共建筑碳排放分为低碳、近零碳、零碳三级进行引导,采用相对减碳率或碳排放强度绝对值进行约束,则不同气候区低碳建筑相对减碳率建议为30%~40%,近零碳建筑相对减碳率建议为45%~55%,并从建筑类型、气候区、太阳能资源分区分别提出碳排放强度绝对值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建筑 近零碳建筑 零碳建筑 公共建筑 控制指标
原文传递
中国城市低碳建筑的内涵与碳排放量的估算模型 被引量:26
11
作者 张陶新 周跃云 芦鹏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11年第1期77-80,共4页
提出并阐述了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实际的城市低碳建筑概念及其内涵,构建了建筑碳排放测算的数学模型,运用该模型分析了中国城市建筑碳排放的现状,分析表明该模型可以较好地测算建筑碳排放量,是有助于低碳建筑发展决策的一个较好的工具。
关键词 低碳建筑 全生命周期 碳排放
下载PDF
低碳经济时代的建筑之道 被引量:23
12
作者 鲍家声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6,共6页
结合低碳建筑设计实例,讨论适应低碳经济时代的建筑发展的方向、目标和途径,指出建设和设计要走向集约型、走向自然、走向效率设计、走向适应性设计、走向循环设计、走向智能化设计及跨学科团队设计的方向。
关键词 低碳经济 低碳建筑 集约型 适应性设计 循环设计
原文传递
低碳理念下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24
13
作者 高泉平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189-192,共4页
随着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召开,低碳理念已经逐渐成为我们生活的主题。该文借鉴碳排放交易的理念,从企业角度出发,将其中碳排放量的计算和价值计算引入到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评价中,从而使得绿色建筑的一些隐性收益价值化,进而可以... 随着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召开,低碳理念已经逐渐成为我们生活的主题。该文借鉴碳排放交易的理念,从企业角度出发,将其中碳排放量的计算和价值计算引入到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评价中,从而使得绿色建筑的一些隐性收益价值化,进而可以正确判断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这为绿色建筑的推广,促进低碳城市的建设发挥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理念 绿色建筑 经济效益分析 碳排放量
原文传递
低碳建筑设计理念与技术 被引量:21
14
作者 任乃鑫 蒋文杰 许佳 《华中建筑》 2010年第9期18-21,共4页
针对全球气候环境日益变暖和我国建筑二氧化碳排放量比例居高形势,该文提出低碳建筑将成为建筑界的永恒课题。对低碳建筑概念进行阐述,提出自然采光与自然通风设计和太阳能得热空间与温度梯度场房间设计的低碳建筑设计理念;剖析低碳建... 针对全球气候环境日益变暖和我国建筑二氧化碳排放量比例居高形势,该文提出低碳建筑将成为建筑界的永恒课题。对低碳建筑概念进行阐述,提出自然采光与自然通风设计和太阳能得热空间与温度梯度场房间设计的低碳建筑设计理念;剖析低碳建筑技术的利用,并试算三例住宅在使用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指出要实现整个寿命周期的低碳建筑,不仅只是实现建筑使用期间的低碳,还需要从材料的生产和建造、维护与更新、拆除和重新利用等这些方面充分考虑降低能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建筑 二氧化碳 设计理念 低碳技术
下载PDF
低碳建筑项目管理模式研究 被引量:22
15
作者 张仕廉 王朝健 +1 位作者 宋义辉 夏丹丹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144-147,共4页
面临气候和环境的双重挑战,推行低碳建筑将是实现我国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分析了低碳建筑项目的特点,从全寿命周期角度探讨了低碳建筑项目管理模式。针对低碳建筑在我国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的现状,提出应当走政府引导、监... 面临气候和环境的双重挑战,推行低碳建筑将是实现我国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分析了低碳建筑项目的特点,从全寿命周期角度探讨了低碳建筑项目管理模式。针对低碳建筑在我国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的现状,提出应当走政府引导、监督,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参与各方全程、全方面控制碳排放的低碳建筑项目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建筑 项目管理 全寿命周期
下载PDF
建筑施工碳排放测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李兵 李云霞 +1 位作者 吴斌 付菲菲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11年第2期5-10,共6页
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是项目全寿命周期低碳建设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本文采用国际先进的碳足迹评价标准对建筑施工中的碳源进行了归类整理,首次提出了基于B IM及相关软件的建筑施工碳排放测算方法,详细介绍了碳... 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是项目全寿命周期低碳建设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本文采用国际先进的碳足迹评价标准对建筑施工中的碳源进行了归类整理,首次提出了基于B IM及相关软件的建筑施工碳排放测算方法,详细介绍了碳排放测算步骤,对指导低碳施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施工 建筑信息模型 碳排放测算
下载PDF
低碳建筑全寿命周期费用估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19
17
作者 曹小琳 屈婷 《建筑经济》 2011年第6期92-95,共4页
推行低碳建筑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借鉴既有的理论研究,设计低碳建筑全寿命周期费用指标体系,对其费用组成进行探索,并结合目前国内低碳建筑碳排放有关数据,从全寿命周期费用的角... 推行低碳建筑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借鉴既有的理论研究,设计低碳建筑全寿命周期费用指标体系,对其费用组成进行探索,并结合目前国内低碳建筑碳排放有关数据,从全寿命周期费用的角度构建低碳建筑费用估算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建筑 全寿命周期费用(LCC) 碳排放
原文传递
建筑碳排放标准化计算的电力碳排放因子取值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张时聪 王珂 徐伟 《建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6-57,共12页
建筑碳排放控制指标是引导建筑迈向低碳、近零碳、零碳排放的重要技术指标,科学合理的确定计算建筑碳排放控制指标时所选取的电碳因子是推动低碳、近零碳、零碳建筑发展的重要基础性问题。本文梳理了目前已有电碳因子的来源、类别和适... 建筑碳排放控制指标是引导建筑迈向低碳、近零碳、零碳排放的重要技术指标,科学合理的确定计算建筑碳排放控制指标时所选取的电碳因子是推动低碳、近零碳、零碳建筑发展的重要基础性问题。本文梳理了目前已有电碳因子的来源、类别和适用范围,分析了不同类型电碳因子在建筑领域碳排放计算中的应用方式,综合考虑电网清洁度提升和建筑自身能效提升对建筑减碳的贡献,提出建筑碳排放标准化计算中的电碳因子取值应以“全国技术难度一致性、标准执行周期公平性、建筑低碳方案引导性和有关各方认知一致性”为目的,并研究了取值方法。结果表明:从空间维度考虑,单体建筑设计阶段采用全国统一电碳因子可增强建筑节能和减碳技术应用的一致性;从时间维度考虑,采用动态电碳因子取值法进行建筑碳排放计算存在时间不公平性,会导致以同等碳排放绝对值为控制目标时,越晚设计建造的建筑对于减碳技术的应用越少;当采用静态电碳因子取值法时,如采用基准年法(0.581 kgCO_(2)/kW·h)进行取值计算将弱化电气化率提升的减碳作用。因此,本文提出采用静态中间值法(0.5或0.45 kgCO_(2)/kW·h)作为下一阶段固定周期内(2023—2030年)建筑设计阶段碳排放标准化计算的电碳因子取值,这样即可体现电网清洁化对建筑减碳的贡献,又可充分引导建筑设计阶段采用提升电气化率的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建筑 零碳建筑 碳排放计算 电碳因子
原文传递
低碳城市与智能建筑电气 被引量:17
19
作者 程大章 《现代建筑电气》 2010年第1期1-3,23,共4页
研究了低碳城市与绿色建筑的形成背景,分析了智能建筑电气与低碳城市的关系,并揭示了智能建筑电气中建筑设备监控以节能为中心、信息通信以三网融合与物联网应用为核心以及安全防范以智能处理为重心的三大特征。
关键词 低碳城市 绿色建筑 智能建筑电气 三网融合 物联网
下载PDF
考虑V2B智慧充电桩群的低碳楼宇优化调度 被引量:16
20
作者 余苏敏 杜洋 +4 位作者 史一炜 苏浩 冯冬涵 周云 李恒杰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5-101,共7页
建筑减排是实现中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而丰富的负荷侧调控手段是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和要求。提出了一种高比例光伏接入的低碳楼宇电能管理框架,楼宇可控负荷包含电动汽车智慧充电桩群和温控负荷。考虑用户响应度和楼宇... 建筑减排是实现中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而丰富的负荷侧调控手段是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和要求。提出了一种高比例光伏接入的低碳楼宇电能管理框架,楼宇可控负荷包含电动汽车智慧充电桩群和温控负荷。考虑用户响应度和楼宇用电最大需量约束,建立了基于电动汽车接入楼宇(V2B)技术的电动汽车智慧充电桩群模型和基于舒适度范围的温控负荷模型,以购电费用与激励费用之和最小为目标,求解楼宇的日发用电计划。基于碳减排量,设计了需求侧的环境友好评估指标,用于衡量楼宇的节能效果。以两部制分时电价为背景,选取夏季高温日的办公楼宇为算例,验证所建模型在极端天气下的电能调控能力。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能有效降低楼宇的月度需量阈值,同时通过空调节能和光伏利用等措施显著降低了楼宇的碳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充电 V2B 建筑减排 温控负荷 低碳楼宇 优化调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