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22篇文章
< 1 2 19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色物流的产生背景及发展对策初探 被引量:85
1
作者 王长琼 《物流技术》 2002年第6期39-40,共2页
分析了现代物流活动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了绿色物流产生的背景;探讨了绿色物流的基本内涵以及发展绿色物流的对策。
关键词 绿色物流 可持续发展 现代物流 废弃物处理 环境保护
下载PDF
基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的跨境电商与现代物流协同评价分析 被引量:103
2
作者 刘有升 陈笃彬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6-114,共9页
推动跨境电商与现代物流协同发展,实现商流与物流有机融合,既是提升跨境电商产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突破口。而厘清跨境电商与现代物流之间的关系,评价两者协同发展水平,对于促进两者协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 推动跨境电商与现代物流协同发展,实现商流与物流有机融合,既是提升跨境电商产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突破口。而厘清跨境电商与现代物流之间的关系,评价两者协同发展水平,对于促进两者协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灰色关联理论,基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构建跨境电商与现代物流协同评价模型,对2008—2014年我国跨境电商与现代物流协同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发现,跨境电商与现代物流各子系统有序度呈持续增长态势,但跨境电商与现代物流复合系统协同度并没有实现相应增长,一直在较低水平上下波动。这主要是因为,现代物流发展明显滞后于跨境电商,导致跨境电商与现代物流无法在系统结构与功能上形成有序耦合。因此,为更好地促进跨境电商与现代物流协同发展,既要激发各子系统功能,又要推动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多方主体协同合作与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电商 现代物流 复合系统 协同发展
下载PDF
我国绿色物流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被引量:93
3
作者 杨国川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23,共6页
绿色物流作为全新的现代物流形态在我国尚处在起步阶段,作为一种新的物流模式,绿色物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人类生存发展的利益,代表了未来物流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文章分析了我国发展绿色物流的迫切性与必要性,解剖了我国绿色物流发... 绿色物流作为全新的现代物流形态在我国尚处在起步阶段,作为一种新的物流模式,绿色物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人类生存发展的利益,代表了未来物流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文章分析了我国发展绿色物流的迫切性与必要性,解剖了我国绿色物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制约因素,并结合当今绿色物流发展的趋势,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我国发展绿色物流必须解放思想,确立发展绿色物流的全新理念;完善绿色物流的政策环境和经济环境;大力开发和采用绿色物流技术;加强物流信息系统和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快绿色物流的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加强对物流绿色化的研究和人才培养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物流 可持续发展 制约因素 对策
下载PDF
“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协同分析——以广东省为例 被引量:93
4
作者 张良卫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1-88,共8页
我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和自贸区的运行,最终都要由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的协同发展来落地。要增强国际贸易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国际贸易的长... 我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和自贸区的运行,最终都要由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的协同发展来落地。要增强国际贸易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国际贸易的长足发展,必须有创新的思维和理念。通过促进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的战略协同,大力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广东省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协同发展的问题及现状分析,提出了促进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协同发展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国际贸易 国际物流 协同发展
原文传递
辽宁省港口物流效率及其与腹地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被引量:77
5
作者 李谭 王利 王瑜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8-113,共6页
以辽宁省为例,根据港口物流效率指标体系对2001—2009年辽宁省港口物流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港口物流效率较高。通过构建港口物流与腹地经济协同发展指标体系,以2001年为基期计算2002—2009年辽宁省港口物流与腹地经济协同度。... 以辽宁省为例,根据港口物流效率指标体系对2001—2009年辽宁省港口物流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港口物流效率较高。通过构建港口物流与腹地经济协同发展指标体系,以2001年为基期计算2002—2009年辽宁省港口物流与腹地经济协同度。分析表明:辽宁省港口物流与腹地经济之间存在协同发展关系,并随时间变化逐渐增加;辽宁省各地级市的均值协同度高于全省总体协同度;沿海地区均值协同度高于内陆地区。研究认为:港口物流效率的提高应该依靠技术进步作为支撑;港口物流与腹地经济之间的协同发展应考虑到地区间的差异,统筹兼顾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的发展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口物流 腹地经济 协同发展 数据包络分析 协同度
原文传递
基于CRITIC-DEA的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模型及评价——以四川省为例 被引量:77
6
作者 贺玉德 马祖军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2-106,共5页
通过区域物流和区域经济相互作用分析,构建CRITIC值为权重系数的DEA协同发展模型,以2003~2012年四川省区域物流和区域经济发展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效度分两个阶段,2002~2008年较为平稳,2009... 通过区域物流和区域经济相互作用分析,构建CRITIC值为权重系数的DEA协同发展模型,以2003~2012年四川省区域物流和区域经济发展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效度分两个阶段,2002~2008年较为平稳,2009~2012年有逐渐下降趋势,政府应注重加强产业集群培育和物流产业联动等方面的建设和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TIC-DEA 区域物流 区域经济 协同发展
下载PDF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现状分析及国际比较 被引量:75
7
作者 苏秦 张艳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7-45,共9页
基于OECD统一编制的各成员国1985、1990、1995、2000、2005年投入产出表,以中国、韩国及美、英、法、德、加、日等G7国家为研究对象,结合各国物流产业特征和经济发展阶段,本文分析了各国物流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融合、互动现状及其动态变... 基于OECD统一编制的各成员国1985、1990、1995、2000、2005年投入产出表,以中国、韩国及美、英、法、德、加、日等G7国家为研究对象,结合各国物流产业特征和经济发展阶段,本文分析了各国物流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融合、互动现状及其动态变化规律,这对正确认识我国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现状具有重要意义,并为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物流业 联动 国际比较
下载PDF
物流规划中的需求与潜在需求分析 被引量:47
8
作者 赵启兰 王稼琼 刘宏志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2-95,共4页
物流需求与潜在需求分析是物流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分析物流需求与物流需求量的区别和联系,物流需求与潜在需求的关系,详细分析了物流需求的组成要素,以及物流服务水平对物流潜在需求的影响,提出了区域物流需求量的分析指标。
关键词 物流规划 物流需求 潜在需求 需求分析 物流服务
下载PDF
中国物流企业的布局特征与形成机制 被引量:66
9
作者 王成金 张梦天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4-144,共11页
物流企业指从事物流活动的经济组织,对支撑流通领域的经济活动和社会经济系统的高效运转具有战略意义。在评述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选择中国1855家A级物流企业为样本,从宏观区域、省级政区和城市等多层尺度,刻画和分析中国物流企业... 物流企业指从事物流活动的经济组织,对支撑流通领域的经济活动和社会经济系统的高效运转具有战略意义。在评述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选择中国1855家A级物流企业为样本,从宏观区域、省级政区和城市等多层尺度,刻画和分析中国物流企业的布局特征,包括总体格局、空间集聚、覆盖水平等,并从多种角度考察了物流企业布局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物流企业分布呈现明显差异,沿海地区多于内陆且形成"2:1"比例关系,东部明显多于中西部且呈现"5:2:1"比例关系,省际之间呈现"南多北少"的格局,东南沿海省份尤其江浙两省集聚;物流企业的城市非均衡布局更突出,形成集聚和稀疏地区。经济和产业结构、产业集群、对外开放与国际贸易、交通区位、物流规划与政策等方面的差异是促使物流企业布局形成分异的重要因素。本文可为中国物流企业的布局优化和物流活动组织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企业 空间布局 形成机制 中国
原文传递
中国物流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趋势 被引量:63
10
作者 魏际刚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1期1-9,共9页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40年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物流大国和全球最大的物流市场。中国物流业规模虽大,但绩效并不理想。大而不强、全球连接能力弱、现代化程度不高,物流成本偏高、质量效益不佳,中高端、体系化、集约式...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40年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物流大国和全球最大的物流市场。中国物流业规模虽大,但绩效并不理想。大而不强、全球连接能力弱、现代化程度不高,物流成本偏高、质量效益不佳,中高端、体系化、集约式物流服务与供应链服务等严重不足,传统运作模式难以为继等问题突出。"十三五"及未来更长时期,中国的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城镇化、全球化、绿色化进程将深入推进,物流业发展的需求、技术供给、制度、资源环境以及国际格局会发生重大变化,要求中国物流业朝着安全、高效、便利、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绿色化、全球化等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 供应链 发展
下载PDF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演化博弈分析 被引量:59
11
作者 王珍珍 陈功玉 《中国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6-97,共12页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中合作与竞争关系并存。文章从博弈双方有限理性的假设前提出发,构建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联动发展的演化博弈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入了政府行为,构建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在政府补贴机制下的演化博弈策略以及政府与...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中合作与竞争关系并存。文章从博弈双方有限理性的假设前提出发,构建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联动发展的演化博弈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入了政府行为,构建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在政府补贴机制下的演化博弈策略以及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并通过数值模拟描述了具体的演化路径及影响因素。经分析得出,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联动发展的系统具有鲜明的"路径依赖"的特征,这种演化路径受到模型的初始状态、联动发展的投入成本、联动发展的额外收益、一方不积极实施联动发展给另外一方造成的损失、政府的补贴及惩罚机制等的影响。合作竞争关系贯穿着联动发展的始末,政府应"因势利导",实现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在联动发展过程中供给和需求的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与物流业 联动发展 演化博弈 稳定性分析
原文传递
煤炭物流系统体系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38
12
作者 汤希峰 余静 《物流技术》 2004年第10期16-18,共3页
结合煤炭物流实际,在分析了煤炭物流系统结构及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煤炭物流系统的研究体系,为促进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煤炭物流 结构 特点 研究体系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物流业发展对策探讨 被引量:41
13
作者 陈璟 杨开忠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54-558,共5页
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我国现代物流发展时间不长 ,存在多方面问题 ,难以适应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市场需求。本文在分析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业发展前景及我国物流业目前面临的问题之后 ,提出标... 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我国现代物流发展时间不长 ,存在多方面问题 ,难以适应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市场需求。本文在分析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业发展前景及我国物流业目前面临的问题之后 ,提出标本兼治 ,从全国、全行业角度出发 ,建设开放、互联互通、经济有效的社会化物流配送体系。主要包括推进物流领域信息系统建设、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商务 物流业 中国 物流配送体系 信息技术 物流企业 专业化 网络营销
下载PDF
农业与物流业耦合协调发展研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52
14
作者 梁雯 许丽雲 司俊芳 《经济与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0-161,共12页
农业与物流业耦合协调发展对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完善物流业社会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农业与物流业耦合协调发展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构建耦合模型对2004-2015年全国及各区域的农业与物流业耦合协调发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全... 农业与物流业耦合协调发展对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完善物流业社会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农业与物流业耦合协调发展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构建耦合模型对2004-2015年全国及各区域的农业与物流业耦合协调发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全国及各区域农业、物流业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大体上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区域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农业与物流业的耦合协调发展呈现螺旋上升的趋势,协调发展水平呈现由东向西递减的空间格局;东部与中部地区的产业仍处于较低水平的协调阶段,西部地区产业协调发展水平较差,产业间的整体功效与协同效应有待提升。据此,提出加快农村电商平台经济的发展、延长产业供应链与价值链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物流业 耦合模型 协调发展
下载PDF
我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趋势及建议 被引量:51
15
作者 黄有方 严伟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共6页
针对我国已成为全球制造大国但离制造强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以及我国物流业的起步较晚,对制造业的支撑作用不大的状况,提出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等概念的定义;阐述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所具有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剖析国外企业"两业&q... 针对我国已成为全球制造大国但离制造强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以及我国物流业的起步较晚,对制造业的支撑作用不大的状况,提出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等概念的定义;阐述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所具有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剖析国外企业"两业"联动案例的基础上,提出值得我国思考的10点启示;在分析我国制造业、物流业及"两业"联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两业"联动的6大趋势,归纳出我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的7个问题并提出7项建议,指出从拥有走向控制应该成为"两业"联动共同的核心价值和追求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物流业 联动发展
下载PDF
我国绿色物流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51
16
作者 刘战豫 孙夏令 薛金礼 《经济纵横》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7-101,共5页
我国物流产业发展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以粗放经营方式发展的传统物流产业急需转型升级。当前,我国绿色物流发展面临政策法规不健全,缺乏监管约束;硬件基础设施薄弱,先进技术支撑动力不足;产业结构、区域结构、供应链结构矛盾突出;... 我国物流产业发展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以粗放经营方式发展的传统物流产业急需转型升级。当前,我国绿色物流发展面临政策法规不健全,缺乏监管约束;硬件基础设施薄弱,先进技术支撑动力不足;产业结构、区域结构、供应链结构矛盾突出;政府、企业及消费者的绿色物流意识欠缺等问题。应制定绿色物流产业规划和评价体系;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加强对基础设施的技术改造;加强绿色物流产品研发;培养引领绿色物流发展的人才队伍;树立物流产业发展新理念。以此保证绿色物流向规范化发展,强化物流产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内生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物流 绿色发展理念 绿色工程 环保意识
原文传递
物流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的关联效应研究——基于长江经济带三大都市圈的面板数据 被引量:50
17
作者 崔宏凯 张林 +1 位作者 王子健 王钦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8-85,共8页
以长江三大都市圈物流业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关联效应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聚类分析法围绕三大都市圈25个节点城市的物流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类,针对性归纳物流业与区域经济的指标体系,围绕经济系统和物流系统构建灰色关联复合系统,针对三个都... 以长江三大都市圈物流业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关联效应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聚类分析法围绕三大都市圈25个节点城市的物流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类,针对性归纳物流业与区域经济的指标体系,围绕经济系统和物流系统构建灰色关联复合系统,针对三个都市圈整体及各节点城市进行物流发展水平测度和关联检验,通过弹性分析发现物流产业对GDP增长具有显著正向促进意义。同时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实证检验了各都市圈及节点城市物流业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度。研究结果显示,三大都市圈及节点城市物流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关联水平均存在显著差异,建议应当根据经济发展现状,制定符合自身特色的物流业专项发展规划,增加物流业投入,改善产业发展环境,推进都市圈物流市场一体化建设,促进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圈 物流产业 区域经济 关联效应 协同发展
下载PDF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现状及原因探析 被引量:50
18
作者 苏秦 张艳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1-64,69,共5页
以2009年国务院提出的十大振兴产业为主要研究对象,以C-D生产函数和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为基础,从制造业各振兴产业对物流业的拉动作用、物流业对制造业各振兴产业的贡献作用两方面深入分析了中国制造业九大振兴产业与物流业的联动现... 以2009年国务院提出的十大振兴产业为主要研究对象,以C-D生产函数和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为基础,从制造业各振兴产业对物流业的拉动作用、物流业对制造业各振兴产业的贡献作用两方面深入分析了中国制造业九大振兴产业与物流业的联动现状。结果表明:虽然制造业对物流业的中间需求依赖低于服务业,但由于我国"二三一"的产业结构,制造业仍是推动物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特别是轻工、石化、钢铁、装备制造业;除汽车和船舶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外,物流对制造业各振兴产业的贡献系数均通过了检验。纺织、轻工行业对物流依赖性相对较强,但其物流效率尚待提高。最后,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同时结合制造业各振兴产业物流特征,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其联动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物流业 联动发展 投入产出 C-D生产函数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智能物流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49
19
作者 高连周 《物流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50-352,共3页
分析了物联网及云计算对物流业发展产生的影响,构建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智能物流体系,分析了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智能物流发展模式"服务管理层-应用层-基础设施层"的三层结构,预测物联网和云计算带来的大数据时代将使物流... 分析了物联网及云计算对物流业发展产生的影响,构建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智能物流体系,分析了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智能物流发展模式"服务管理层-应用层-基础设施层"的三层结构,预测物联网和云计算带来的大数据时代将使物流业产生巨大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 发展模式 大数据 物联网 云计算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区域物流综合评价及发展战略 被引量:32
20
作者 李玉民 李旭宏 +1 位作者 毛海军 吴继冈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4年第2期91-95,共5页
针对如何客观、准确地分析和评价区域物流发展及其综合竞争力,并制定物流发展战略规划,提出了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区域物流发展SWOT分析方法.首先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能够剔除多指标间存在相关性及信息重叠的特点,对区域物流... 针对如何客观、准确地分析和评价区域物流发展及其综合竞争力,并制定物流发展战略规划,提出了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区域物流发展SWOT分析方法.首先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能够剔除多指标间存在相关性及信息重叠的特点,对区域物流发展的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价;再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影响物流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等因素进行讨论;依据讨论结果,提出具有竞争力的区域物流发展战略.实例研究表明该方法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物流 区域物流 综合评价 发展战略 SWOT分析 层次分析 熵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