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走出去”战略提出以来的中国农业外交——核心特征、机制创新与战略塑造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帅 《国际展望》 CSSCI 2019年第5期94-115,156,157,共24页
“走出去”战略提出20年来,农业与外交存在良性互动关系,国际农业合作既是中国外交的目标,也是中国外交的手段,还是中国“大外交”和“大外事”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农业外交具有“政府引领、部委分工、地方跟进、企业参与”的特点,旨... “走出去”战略提出20年来,农业与外交存在良性互动关系,国际农业合作既是中国外交的目标,也是中国外交的手段,还是中国“大外交”和“大外事”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农业外交具有“政府引领、部委分工、地方跟进、企业参与”的特点,旨在服务国家整体外交战略、维护对象国粮食安全、扩大中资企业海外投资利益。中国农业外交在实践中建立了“以双边带多边、以多边促双边”的农业外交机制,构建了多元外交主体互动模式。中国农业外交丰富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内涵,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民生治理、推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实施、对接对象国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未来,中国农业外交还面临诸多挑战,需创新农业外交机制,积极探索在第三方市场的农业合作新范式,塑造“一带一路”沿线农业外交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外交 民生治理 国家形象 可持续发展 中国外交
下载PDF
南宋地方民生信息的上达及其结果--以荆门军为中心
2
作者 李沁隆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9期132-138,共7页
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信息传递在地方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地方的信息传递到中央如果都能被合适对待和解决,对地方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荆门军作为南宋次边地区的代表,不被重视,民生凋敝,民困军乏。在洪适、陆九渊等人任知军后,多番将荆门... 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信息传递在地方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地方的信息传递到中央如果都能被合适对待和解决,对地方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荆门军作为南宋次边地区的代表,不被重视,民生凋敝,民困军乏。在洪适、陆九渊等人任知军后,多番将荆门军的情况上达朝廷。但官方记载与时人描述综合表明了,尽管这些信息传递到了中央,其付诸实施的不多,能够得到解决的也是像科举解额这种关乎地方治理稳定的问题,所以在南宋前中期荆门军民生信息的上达过程中,地方官员所期待收获的结果只能是差强人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荆门军 民生治理 “便民五事”
下载PDF
新时代民生保障制度的话语场景与理论价值 被引量:4
3
作者 白维军 王邹恒瑞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9-175,共7页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生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创新性地提出民生保障制度的概念,为我国民生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引和制度支持。民生保障制度概念的提出是对社会保障制度理念和范畴的超越,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生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创新性地提出民生保障制度的概念,为我国民生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引和制度支持。民生保障制度概念的提出是对社会保障制度理念和范畴的超越,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与制度自信的体现,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新成果,在回应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同时,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民生保障 社会保障 民生治理
下载PDF
从民生之制到民生善治:中国共产党民生治理的百年征程 被引量:5
4
作者 翟绍果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21-29,共9页
中国共产党民生治理的百年征程经历了从土地分配、制度保障到民生善治的发展路径、在均地权、建政权强治权的政策逻辑流变中渐次演进。进入新发展阶段,应遵循民生治理的政策逻辑,聚焦民生需求的时代特殊性、民生政策的逻辑规律性与民生... 中国共产党民生治理的百年征程经历了从土地分配、制度保障到民生善治的发展路径、在均地权、建政权强治权的政策逻辑流变中渐次演进。进入新发展阶段,应遵循民生治理的政策逻辑,聚焦民生需求的时代特殊性、民生政策的逻辑规律性与民生治理的现实适配性,实现民生治理内容涵盖上多维立体、需求对接上现实可行、服务供给上精准有效,推动民生之制走向民生善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治理 民生政策 民生善治
下载PDF
中央绩效考核与地方民生治理:迎风而动还是岿然不动 被引量:6
5
作者 赵永辉 罗宇 《世界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85-211,共27页
基于2006年后各地区渐次推进的干部绩效考核改革实践,本文采用多期差分模型考察了中央绩效考核调整对地方官员民生治理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央绩效考核改革显著推升了地方官员对教育、医疗等民生供给的治理关注,并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官员... 基于2006年后各地区渐次推进的干部绩效考核改革实践,本文采用多期差分模型考察了中央绩效考核调整对地方官员民生治理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央绩效考核改革显著推升了地方官员对教育、医疗等民生供给的治理关注,并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官员的“增长锦标赛”偏好,凸显科学发展观调控的显著成效;从区际互动视角看,地方官员的民生治理动机在辖区间存在显著的策略模仿,考核进一步促进了竞争性地区官员的治理努力;机制分析表明,中央驱动地方民生考核的治理转向,主要通过内在的政治晋升、外在的地区竞争以及财政压力约束来实现。从实际效果看,整体上,官员民生治理动机的矫正显著影响了地方政府对不同类型公共物品的投资支出,并切实提高了社会发展领域的民生福祉。本文的研究为后续调整优化地方干部考核中的官员激励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绩效考核 民生治理 多期差分模型
原文传递
社会质量视角下的地方政府民生治理现代化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全利 《兰州学刊》 CSSCI 2018年第2期190-199,共10页
民生治理既是政府的职责所在也是实现群众基本权利和提高生活质量的保障。打造地方政府特色民生工程要具备完善的经济保障和广泛的社会参与,融入社会治理机制并最终实现民生治理现代化。社会质量理论中的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凝聚、社... 民生治理既是政府的职责所在也是实现群众基本权利和提高生活质量的保障。打造地方政府特色民生工程要具备完善的经济保障和广泛的社会参与,融入社会治理机制并最终实现民生治理现代化。社会质量理论中的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凝聚、社会融合及社会赋权四个指标体系不但能够用来评价民生发展的问题与不足,还能够用来指导民生治理的现代化走向。以重庆市涪陵区为例,分析地方政府民生工程建设问题,从社会质量的角度探索民生治理新模式。实现民生治理现代化,首先要建立多元化的民生资源长效供应机制,为民生工程提供经济—社会保障;引入"共享发展"的现代化治理理念,增加民生治理的社会凝聚力;建立民生职能部门联动协调机制,全面增强民生治理的社会包容性;打造民生工程公民治理模式,增强民生治理的社会赋权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质量 民生工程 民生治理
下载PDF
社区治理三维向度与社区矫正实践困境的破围
7
作者 刘芳 孙俐俐 《信访与社会矛盾问题研究》 2021年第6期28-42,共15页
我国社区矫正实践正处于“社矫对象的人境失衡”“社矫主体的集体行动困境”和“社矫福利传送不足”之困境,亟须探索有效路径解困破围。目前,正在加快推进的社区治理,可从文化、行动、目标三维向度上分别表征为共同体治理、参与式治理... 我国社区矫正实践正处于“社矫对象的人境失衡”“社矫主体的集体行动困境”和“社矫福利传送不足”之困境,亟须探索有效路径解困破围。目前,正在加快推进的社区治理,可从文化、行动、目标三维向度上分别表征为共同体治理、参与式治理和民生治理。上述三维治理实践框架中蕴含着与社区矫正之间的内在逻辑一致性。H镇项目制治理实践表明,社区治理三维框架不仅为社区矫正提供对话的空间,更在实践中为社区矫正从“排斥”走向“融合”、从“差异”走向“秩序”、从“监管”走向“服务”提供了一种嵌入式路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矫正 社区治理 共同体治理 参与式治理 民生治理
原文传递
民生治理:中国共产党民生法治的政策逻辑
8
作者 耿娜 《管理学刊》 2016年第4期46-51,共6页
中国共产党民生法治的政策动员具有实践上的必然性,从党代会的报告文本分析的结果来看,民生建设具有政策制定的公共性导向。民生政策的实施具有政治化渗透和法律化布局的双重保障。政治化渗透是指把民生政策纳入公共政策视野之中,利用... 中国共产党民生法治的政策动员具有实践上的必然性,从党代会的报告文本分析的结果来看,民生建设具有政策制定的公共性导向。民生政策的实施具有政治化渗透和法律化布局的双重保障。政治化渗透是指把民生政策纳入公共政策视野之中,利用行政过程的程序性与高效性来实现包括民生政策在内的政党政策。相较于政治化渗透而言,法律化布局对于政策的具体执行和完善作用更加明显。民生保障的权利基因深深植根于宪法精神中,民生保障的权利内容具有社会权的立场。民生保障的权利话语体系基本等同于社会权的保障范围,这可从内容和价值追求层面进行考察。从实质价值追求来看,民生改善与社会权保障的内在精神和价值依归具有高度一致性。民生政策与法治保障是两个研究领域,但二者具有高度的契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 民生政策 权利保障 民生法治 政策逻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