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锂离子电池基础科学问题(Ⅷ)——负极材料 被引量:49
1
作者 罗飞 褚赓 +2 位作者 黄杰 孙洋 李泓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2014年第2期146-163,共18页
锂离子电池的成功商业化,起始于石油焦负极材料。负极作为锂离子电池必不可少的关键材料,目前主要集中在碳、钛酸锂以及硅基等合金类负极,采用传统的碳负极可以基本满足消费电子、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的要求,采用钛酸锂可以满足高功率密... 锂离子电池的成功商业化,起始于石油焦负极材料。负极作为锂离子电池必不可少的关键材料,目前主要集中在碳、钛酸锂以及硅基等合金类负极,采用传统的碳负极可以基本满足消费电子、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的要求,采用钛酸锂可以满足高功率密度、长循环寿命的要求,采用合金类负极材料有望进一步提高能量密度。本文小结了目前广泛使用和正在研究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性能特点,讨论了下一代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和发展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下载PDF
阴阳离子复合掺杂对尖晶石型正极材料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唐致远 卢星河 2张娜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34-938,共5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复合离子掺杂的尖晶石型锰酸锂Li1.02CraCobLacMn2-a-b-cFyO4-y(a,b,c=0,0.01,0.02;y=0,0.02)正极材料.XRD表征合成物均具有良好的尖晶石型结构.充放电表明多元复合掺杂产物Li1.02Cr0.01Co0.02La0.01Mn1.96F0.02O3...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复合离子掺杂的尖晶石型锰酸锂Li1.02CraCobLacMn2-a-b-cFyO4-y(a,b,c=0,0.01,0.02;y=0,0.02)正极材料.XRD表征合成物均具有良好的尖晶石型结构.充放电表明多元复合掺杂产物Li1.02Cr0.01Co0.02La0.01Mn1.96F0.02O3.98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较未掺杂或仅掺杂阳离子的材料能够更好地抑制可逆容量在充放电循环中的衰减,80次循环充放电比容量(120.1~113.5mAh·g-1)仍保持94.5%以上.高温(55℃)循环性能也有较大的改善.交流阻抗测试结果表明该材料在充放电平台附近有较小的阻抗和良好的充放电可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尖晶石 复合掺杂 正极材料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Multilayer polyethylene separator with enhanced thermal properties for safe lithium-ion batteries Author links open overlay panel
3
作者 Ying Jiang Chen Sun +2 位作者 Feilong Dong Haiming Xie Liqun Sun 《Particu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8期29-37,共9页
The separator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battery safety and performance.Polyolefin separators are widely used in commercial Lithium-ion batteries(LIBs),owing to their excellent properties,but they suffer from serious ... The separator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battery safety and performance.Polyolefin separators are widely used in commercial Lithium-ion batteries(LIBs),owing to their excellent properties,but they suffer from serious thermal shrinkage and poor electrolyte wettability.Thus,a multilayer separator(ASPESA)is developed by coating two thin layers of low-density polyethylene(LDPE)and Al_(2)O_(3)on both sides of a polyethylene membrane using a facile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casting technique.The ASPESA separator demonstrates a shutdown function at 120℃and shows enhanced thermal stability under 185℃,with a small thermal shrinkage of 1%.Meanwhile,the LDPE and Al_(2)O_(3)layers can improve the electrolyte wettability and electrolyte uptake(407.23%).The multilayer ASPESA separator delivers an excellent cycle performance in LiFePO_(4)||Li cells with a discharge capacity of 144.5 mAh g^(-1)after 900 cycles,with a high-capacity retention of 98.9%(compared to the 5th cycle).Therefore,the multilayer ASPESA separator has great utilization potential as a high-safety separator in LI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density polyethylene microspheres Al_(2)O_(3)particles Thermal shutdown High safety lithium-ionbatteries
原文传递
Development of a roll-to-roll high-speed laser micro processing machine for preparing through-holed anodes and cathodes of lithium-ion batteries
4
作者 Mitsuru Yamada Naohiko Soma +3 位作者 Masaya Tsuta Susumu Nakamura Nobuo Ando Futoshi Matsumot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xtreme Manufactu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3期534-546,共13页
Aiming to improve the battery performance of lithium-ion batteries(LIBs),modification of the cathodes and anodes of LIBs using laser beams to prepare through-holes,non-through-holes or ditches arranged in grid and lin... Aiming to improve the battery performance of lithium-ion batteries(LIBs),modification of the cathodes and anodes of LIBs using laser beams to prepare through-holes,non-through-holes or ditches arranged in grid and line patterns has been proposed by many researchers and engineers.In this study,a laser processing system attached to rollers,which realizes this modification without large changes in the present mass-production system,was developed.The laser system apparatus comprises roll-to-roll equipment and laser equipment.The roll-to-roll equipment mainly consists of a hollow cylinder with openings on its circumferential surface.Cathode and anode electrodes for LIBs are wound around the cylinder in the longitudinal direction of the electrodes.A pulsed beam reflected from the central axis of the cylinder can continuously open a large number of through-holes in the thin electrodes.Through-holes were formed at a rate of 100000 holes per second on lithium iron phosphate cathodes and graphite anodes with this system.The through-holed cathodes and anodes prepared with this system exhibited higher C-rate performance than nontreated cathodes and ano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hium-ionbatteries laser processingsystem roll-to-roll system through-holing structure high-rate performance
下载PDF
Mitigating thermal runaway hazard of high-energy lithium-ion batteries by poison agent
5
作者 Xin Lai Zheng Meng +9 位作者 Fangnan Zhang Yong Peng Weifeng Zhang Lei Sun Li Wang Fei Gao Jie Sheng Shufa Su Yuejiu Zheng Xuning Feng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8期3-15,I0002,共14页
Lithium-ion batteries with high-energy density are extensively commercialized in long-range electric vehicles. However, they are poor in thermal stability and pose fire or explosion, which has attracted the global att... Lithium-ion batteries with high-energy density are extensively commercialized in long-range electric vehicles. However, they are poor in thermal stability and pose fire or explosion, which has attracted the global attention. This study describes a new route to mitigate the battery thermal runaway(TR) hazard by poison agents. First, the self-destructive cell is built using the embedded poison layer. Then, the poisoning mechanism and paths are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at the material, electrode, and cell levels. Finally, the proposed route is verified by TR tests. The results show the TR hazard can be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 the self-destructive cell based on a new reaction sequence regulation. Specifically, the maximum temperature of the self-destructive cell is more than 300℃ lower than that of the normal cell during TR. The drop in maximum temperature can reduce total heat release and the probability of TR propagation in the battery system, significantly improving battery safe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ergystorage lithium-ionbatteries Thermal runaway Self-poison Chemical reactions
下载PDF
钴-铁双金属有机骨架衍生的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3
6
作者 罗航 许昌皓月 +1 位作者 吴昊 张云 《四川有色金属》 2020年第2期48-51,共4页
硅拥有理论比容量高、锂化电压低和资源丰富的突出优势,是最具潜力的负极材料之一。然而,其巨大的体积变化导致的性能快速衰减和高成本的复杂合成工艺,仍是阻碍其工业化应用的关键。因此,我们通过将纳米硅嵌入到钴-铁双金属有机骨架(MO... 硅拥有理论比容量高、锂化电压低和资源丰富的突出优势,是最具潜力的负极材料之一。然而,其巨大的体积变化导致的性能快速衰减和高成本的复杂合成工艺,仍是阻碍其工业化应用的关键。因此,我们通过将纳米硅嵌入到钴-铁双金属有机骨架(MOFs)中,制备得到多孔硅基复合材料(Si@CoFe/NC)。该结构兼具MOFs衍生材料的高导电性和独特的多孔特性,能有效的减缓充放电过程中电极的体积效应,因而展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所制备材料具有高达832 mAhg-(11Ag-)1的初始可逆比容量,且经过100次循环后,比容量依然维持在598mAhg-1。这项研究工作提出了一种简单的方法来制备具有优异电化学性能的硅基复合材料,在锂离子电池负极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硅 金属有机骨架 负极 锂离子电池
下载PDF
硫掺杂二氧化钛/碳化钛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储锂性能 被引量:2
7
作者 黄继梅 孟瑞晋 杨金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25-931,共7页
通过二维层状Ti_3C_2的原位水热氧化和气相硫化反应,制备了硫掺杂二氧化钛/碳化钛(S-TiO_2/Ti_3C_2)复合材料,并用于电化学储锂。结果表明,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原位生长在碳化钛片层上,且硫成功掺杂到二氧化钛中。这种S-TiO_2/Ti_3C_2复合... 通过二维层状Ti_3C_2的原位水热氧化和气相硫化反应,制备了硫掺杂二氧化钛/碳化钛(S-TiO_2/Ti_3C_2)复合材料,并用于电化学储锂。结果表明,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原位生长在碳化钛片层上,且硫成功掺杂到二氧化钛中。这种S-TiO_2/Ti_3C_2复合结构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表现出较好的电化学性能。在0.2 A/g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00圈后,放电比容量稳定在288 m A·h/g,远高于纯Ti_3C_2和TiO_2/Ti_3C_2电极的放电比容量。S-TiO_2/Ti_3C_2复合材料表现出的较高比容量和良好的循环性能,主要归因于复合材料的特殊纳米结构优势:二氧化钛原位生长在碳化钛上,使复合材料具有稳定良好的接触界面,能够促进电子的快速转移,同时可以有效避免循环过程中两种组分的分离;硫在二氧化钛中的掺杂可以提高二氧化钛的导电性,并引入缺陷,提高反应活性。此研究工作为二维材料的原位转化及复合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掺杂 二氧化钛 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 复合材料 锂离子电池
下载PDF
新型锂盐双乙二酸硼酸锂的制备与性能
8
作者 邓凌峰 陈洪 《广东化工》 CAS 2009年第9期167-168,170,共3页
文章综述了近年来锂离子电池的新型锂盐一双乙二酸硼酸锂(LiBOB)研究的成果。介绍了双乙二酸硼酸锂的合成方法、组成与结构、化学和电化学性能及其与结构的关系。并重点综述了LiBOB电解液的导电性研究,对负极材料、正极材料的稳定性研究... 文章综述了近年来锂离子电池的新型锂盐一双乙二酸硼酸锂(LiBOB)研究的成果。介绍了双乙二酸硼酸锂的合成方法、组成与结构、化学和电化学性能及其与结构的关系。并重点综述了LiBOB电解液的导电性研究,对负极材料、正极材料的稳定性研究,与其他锂盐在锂离子电池中混合使用的性能研究等。总结了LiBOB的优缺点,指出了其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盐 双乙二酸硼酸锂 电解液 锂离子电池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负极硅碳纳米复合纤维的储锂性能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宝贤 李喜飞 +4 位作者 颜波 熊东彬 杨媚 李德军 孙学良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5期11-17,共7页
为了实现硅纳米颗粒与一维碳纳米纤维的高效复合,提高硅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电化学性能,通过同轴静电纺丝法构造了硅碳复合结构(Si/C-C)的一维纳米纤维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通过SEM、TEM、XRD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对其结构、形貌... 为了实现硅纳米颗粒与一维碳纳米纤维的高效复合,提高硅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电化学性能,通过同轴静电纺丝法构造了硅碳复合结构(Si/C-C)的一维纳米纤维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通过SEM、TEM、XRD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对其结构、形貌、成分和电化学性能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i/C-C纳米复合纤维的平均直径为500~700 nm,硅含量为22%~33%;在100 m A/g的电流密度下,经100圈循环后其可逆容量维持在1 000 m Ah/g,表现出较佳的循环稳定性和较高的可逆比容量.研究表明,一维复合纳米纤维电化学性能的提升主要归因于硅碳复合结构中一维纳米纤维为硅提供了保护层,一方面有效抑制了硅的体积膨胀,另一方面提升了硅的电子导电性并有效缩短了离子迁移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C纳米复合纤维 负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静电纺丝法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金属钼酸盐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储能研究
10
作者 张丽 戴锦灵 庞欢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22-35,共14页
钼离子存在不同的氧化价态.这些多氧化价态有助于延长放电时间,提高能量密度并且增加循环稳定性.文章综述了具有较高电化学性能的金属钼酸盐化合物作为电化学能量储存材料的研究.最近相关文献主要从三个主要方面讨论金属钼酸盐的研究进... 钼离子存在不同的氧化价态.这些多氧化价态有助于延长放电时间,提高能量密度并且增加循环稳定性.文章综述了具有较高电化学性能的金属钼酸盐化合物作为电化学能量储存材料的研究.最近相关文献主要从三个主要方面讨论金属钼酸盐的研究进展:合成方法;材料性质;以及作为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并且报告了金属钼酸盐纳米材料在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钼酸盐化合物 合成方法 电化学性能 锂离子电池 超级电容器
下载PDF
高电压型纳米Al_2O_3包覆LiNi_(1/3)Co_(1/3)Mn_(1/3)O_2的制备和电化学性能
11
作者 孟焕平 姚霞银 +2 位作者 尹景云 黄冰心 许晓雄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599-1602,共4页
利用溶胶一凝胶法在LiNi1/3Co1/3Mn1/3O2颗粒表面包覆一层纳米级厚度的Al2O3,提高了其高截止电压下的循环性能和倍率。陛能。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法(TEM)对所制备材料进行结构和微观形... 利用溶胶一凝胶法在LiNi1/3Co1/3Mn1/3O2颗粒表面包覆一层纳米级厚度的Al2O3,提高了其高截止电压下的循环性能和倍率。陛能。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法(TEM)对所制备材料进行结构和微观形貌表征,通过充放电测试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l2O3包覆层对材料的结构和微观形貌没有影响;Al2O3的最佳包覆量为2.O%(质量分数),此时包覆层的厚度为20∽30nm。在2.8∽4.5V电压范围内。未包覆的LiNi1/3Co1/3mMn1/3O2在0.2C时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75mAh/g,5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只有91.8%;经Al2O3包覆的LiNi1/3Co1/3Mn1/3O2在0.2C下,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181mAh/g,经5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仍可达到97.4%。且在5C放电条件下,其放电比容量可达152mAh/g,显示了该包覆材料在高能量密度长寿命锂离子电池中将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I1/3CO1/3MN1/3O2 溶胶-凝胶法 纳米尺度Al2O3包覆 高充放电电压 锂离子电池
下载PDF
废旧锂电池负极石墨粉制备石墨烯及其电化学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高凯 赵春宝 +1 位作者 冯硕 刘浩 《化学工程师》 CAS 2018年第11期5-7,共3页
以废旧手机锂电池为前驱体,回收负极石墨粉,并以其原料采用氧化还原法制备了石墨烯。通过FT-IR、XRD对其进行了表征和利用交流阻抗、恒电流充放电等电化学测试方法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石墨烯表现出与文献相近的电化... 以废旧手机锂电池为前驱体,回收负极石墨粉,并以其原料采用氧化还原法制备了石墨烯。通过FT-IR、XRD对其进行了表征和利用交流阻抗、恒电流充放电等电化学测试方法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石墨烯表现出与文献相近的电化学性能,在电流密度0.5A·g^(-1)下,石墨烯电极材料比电容量为113.2F·g^(-1),经1000次循环后比电容可保持9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手机锂电池 负极石墨粉 石墨烯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用硅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钊 《广东化工》 CAS 2016年第10期97-98,100,共3页
锂离子电池硅负极材料具有很高的理论比容量(4200 m Ah/g),但其在充放电过程中巨大的体积变化导致循环性能很差,同时较低的电导率也限制了硅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前景。将硅与其它材料进行复合是改善硅基负极材料循环稳定性、提高其倍... 锂离子电池硅负极材料具有很高的理论比容量(4200 m Ah/g),但其在充放电过程中巨大的体积变化导致循环性能很差,同时较低的电导率也限制了硅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前景。将硅与其它材料进行复合是改善硅基负极材料循环稳定性、提高其倍率性能的主要途径。文章综述了近年来硅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硅基复合材料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复合材料
下载PDF
一种新型磺化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及表征
14
作者 徐子尧 康伟伟 +2 位作者 夏鑫鑫 陈钰林 李翠勤(指导) 《化学工程师》 CAS 2018年第12期87-90,共4页
本文依据磺化聚丙烯酰胺性能的研究方向,以复合引发体系引发AM与AMPS进行共聚,合成磺化聚丙烯酰胺,考察了引发体系、单体摩尔比和聚合时间对其水溶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聚合时间为6h、AM与AMPS质量比为15∶1,采用复合引发剂时,得... 本文依据磺化聚丙烯酰胺性能的研究方向,以复合引发体系引发AM与AMPS进行共聚,合成磺化聚丙烯酰胺,考察了引发体系、单体摩尔比和聚合时间对其水溶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聚合时间为6h、AM与AMPS质量比为15∶1,采用复合引发剂时,得到的磺化聚丙烯酰胺水溶液的粘度和粒径最大。红外光谱表征的结果表明,当采用复合引发体系时,相同聚合条件下,参与共聚反应的AMPS单体含量较高,且溶液粘度和粒径均高于相应的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手机锂电池 负极石墨粉 石墨烯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锂电池基础科学问题(Ⅵ)——离子在固体中的输运 被引量:11
15
作者 郑浩 高健 +1 位作者 王少飞 李泓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2013年第6期620-635,共16页
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需要在电极活性材料、电极与液态电解质接触界面产生固体的电解质层,全固态电池中的固体电解质以及导电添加剂、黏结剂、活性颗粒形成的固固界面传输。一般而言,固相内部及固相之间的离子传输是电池动力学过程中相... 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需要在电极活性材料、电极与液态电解质接触界面产生固体的电解质层,全固态电池中的固体电解质以及导电添加剂、黏结剂、活性颗粒形成的固固界面传输。一般而言,固相内部及固相之间的离子传输是电池动力学过程中相对较慢的步骤,因此离子在固体中的传输是锂电池材料研究的重要基础科学问题。本文小结了固体离子学基础知识中关于离子在固体中的传输机制、驱动力、影响离子电导率的几种因素等方面的内容,简介了锂离子在正极、负极、固态电解质中的输运特性,讨论了内源锂和外源锂输运特性的差异以及尺寸效应对于离子输运性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 电导率 输运 锂离子电池 缺陷 扩散
下载PDF
LiFePO_4 基正极材料容量的温度敏感特性及交流阻抗谱研究(英文) 被引量:8
16
作者 罗绍华 唐子龙 +2 位作者 卢俊彪 张中太 闫俊萍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35-837,共3页
采用原位碳包覆法制备了锂离子二次电池用LiFePO4/C复合正极材料。考察了环境温度对LiFePO4/C电池容量的影响,得到容量与绝对温度之间符合Arrhenius关系。运用交流阻抗谱分析了温度与电池电化学特性的关系,并对电极基于电荷和质量传递... 采用原位碳包覆法制备了锂离子二次电池用LiFePO4/C复合正极材料。考察了环境温度对LiFePO4/C电池容量的影响,得到容量与绝对温度之间符合Arrhenius关系。运用交流阻抗谱分析了温度与电池电化学特性的关系,并对电极基于电荷和质量传递控制过程给出了一种新的模拟等效电路,通过Zview拟合软件得到了各个模拟元件的数值及变化趋势,从而定量地解释LiFePO4/C复合电极容量与温度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FEPO4 正极材料 容量-温度敏感 交流阻抗谱 锂离子电池
下载PDF
水系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未未 王保峰 李磊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2014年第1期9-20,共12页
水系锂离子电池是以水溶液为电解质的二次电池,它克服了传统有机体系电池电解液昂贵、有毒、易燃、离子电导率低、制作成本高等缺点,成为继风能、太阳能后最具发展潜力的绿色能源之一。本文归纳了近年来国内外水系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 水系锂离子电池是以水溶液为电解质的二次电池,它克服了传统有机体系电池电解液昂贵、有毒、易燃、离子电导率低、制作成本高等缺点,成为继风能、太阳能后最具发展潜力的绿色能源之一。本文归纳了近年来国内外水系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各种电极材料存在的主要问题(如电极材料在电解液中的溶解、电解液中质子活性大导致电极材料发生副反应等)以及改性方法,并提出对电极材料进行修饰是水系锂离子电池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液 锂离子电池 电极材料
下载PDF
Review of the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of through-holed anodes and cathodes prepared with a picosecond pulsed laser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被引量:1
18
作者 Futoshi Matsumoto Mitsuru Yamada +3 位作者 Masaya Tsuta Susumu Nakamura Nobuo Ando Naohiko Som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xtreme Manufactu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期1-20,共20页
To move the performance of lithium-ion batteries into the next stage,the modifica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cells is the only choice excep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aterials exhibiting higher performance.In this review p... To move the performance of lithium-ion batteries into the next stage,the modifica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cells is the only choice excep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aterials exhibiting higher performance.In this review paper,the employment of through-holing structures of anodes and cathodes prepared with a picosecond pulsed laser has been proposed.The laser system and the structure for improving the battery performance were introduced.The performance of laminated cells constructed with through-holed anodes and cathodes was reviewed from the viewpoints of the improvement of high-rate performance and energy density,removal of unbalanced capacities on both sides of the current collector,even greater high-rate performance by hybridizing cathode materials and removal of irreversible capacity.In conclusion,the points that should be examined and the problem for the through-holed structure to be in practical use are summari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hium-ionbattery picosecond pulsedlaser through-holed structure high-rate performance energydensity prelithiation
下载PDF
高浓度水热合成LiMn_(1/3)Fe_(2/3)PO_(4)/C复合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19
作者 穆志娇 易宗慧 +4 位作者 杨学 王子婕 马莉 柳芸 金洋洋 《江西化工》 CAS 2023年第5期80-83,共4页
锂离子电池在我国电动汽车等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因此,加强其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高浓度水热法合成LiMn_(1/3)Fe_(2/3)PO_(4)/C复合正极材料;利用SEM、X-ray对其进行表征分析;采用首次充放电、循环伏安等方法测试该材料的电... 锂离子电池在我国电动汽车等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因此,加强其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高浓度水热法合成LiMn_(1/3)Fe_(2/3)PO_(4)/C复合正极材料;利用SEM、X-ray对其进行表征分析;采用首次充放电、循环伏安等方法测试该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制备所得的LiMn_(1/3)Fe_(2/3)PO_(4)/C复合材料在0.1 C时,第1圈的充、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60.3 mAh g^(-1)、153.3 mAh g^(-1),库伦效率为95.66%;循环47圈后,放电比容量为137.6 mAh g^(-1),容量保持率为89.75%。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制备得到的材料循环稳定性较为优异,使用寿命较长,是较理想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高浓度水热法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基于不同工况下的锂离子电池可用容量预测模型
20
作者 窦鹏 刘鹏程 +2 位作者 曾立腾 李炬晨 卢丞一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214-3220,共7页
锂离子电池是诸多设备的主要动力能源,在不同工况下对锂离子电池可用容量的准确预测十分关键。针对目前Peukert方程只能应用于恒温恒流放电情况下可用容量预测的局限性,本工作提出了一种基于不同工况下的锂离子电池可用容量预测优化模型... 锂离子电池是诸多设备的主要动力能源,在不同工况下对锂离子电池可用容量的准确预测十分关键。针对目前Peukert方程只能应用于恒温恒流放电情况下可用容量预测的局限性,本工作提出了一种基于不同工况下的锂离子电池可用容量预测优化模型,通过改进Peukert方程并提供合理的系数生成方法,实现了在变温度和倍率条件下对可用容量的准确预测。并通过实验测试了锂电池在不同温度和放电速率下的放电性能,拟合了电池容量保持率与电池平均温度的曲线,使用Arrhenius方程进行分析,通过最小二乘法确定了方程中的参数,根据预测优化模型进行了各种放电情况下的计算,验证了所提出的等效容量方法可以准确预测电池的实际放电容量。最后,利用预测优化模型和实验验证了温度对电池容量的影响,得出当环境温度高于25℃时,电池容量对放电速率的影响较小;当环境温度低于25℃时,温度对电池容量有显著影响,呈现出先下降后随着放电速率增加而增加的趋势的结论,结果说明了电池的平均温度对其容量有较大影响,但高温对电池容量的影响较低温小,需引入温度补偿系数k来考虑平均温度对电池容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可用容量 变温度条件 Peukert方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