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读后“9·11”小说中的道德叙事——评伊恩·麦克尤恩小说《星期六》 被引量:6
1
作者 曲涛 孟健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0-93,共4页
如何书写"9·11"语境下的道德叙事和重构新世纪的人文价值已然成为许多后"9·11"小说的作者们所着力挖掘的主题之一。本文以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星期六》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和... 如何书写"9·11"语境下的道德叙事和重构新世纪的人文价值已然成为许多后"9·11"小说的作者们所着力挖掘的主题之一。本文以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星期六》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和叙事学理论,从人与社会、人与他人和人与自我等三个关系维度来解读作品中的道德叙事,深度剖析以主人公贝罗安为代表的生活在后"9·11"时代的人们对社会、对他人及对自我等层面的道德嬗变和人性反思,从而阐释后"9·11"小说中所蕴含的道德伦理与人文价值重构这一共性主题,为后"9·11"小说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9·11”小说 道德叙事 文学伦理学批评 伊恩·麦克尤恩
原文传递
伦理表征、困境与反思:论小说《椭圆形画像》艺术与生命主题的伦理之维
2
作者 孙岚 《阴山学刊》 2023年第4期24-28,共5页
爱伦·坡的短篇小说《椭圆形画像》主题众多,其中有一个鲜明的伦理维度的主题,是小说通过对艺术与生命主题的表达而揭示出来的。小说《椭圆形画像》的伦理维度包括叙事伦理、人物多重的伦理身份以及艺术与生命的对立冲突所带来的伦... 爱伦·坡的短篇小说《椭圆形画像》主题众多,其中有一个鲜明的伦理维度的主题,是小说通过对艺术与生命主题的表达而揭示出来的。小说《椭圆形画像》的伦理维度包括叙事伦理、人物多重的伦理身份以及艺术与生命的对立冲突所带来的伦理反思这三个层次。从中外有关叙事伦理、文学伦理学批评等的理论出发,对小说《椭圆形画像》在伦理维度当中的表征、困境以及反思进行阐释,从而使作者、小说叙述者、读者以及批评家之间达成共鸣,对艺术之“美”以及伦理之“恶”进行合理化的伦理反思与道德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伦·坡 《椭圆形画像》 艺术与生命 叙事伦理 文学伦理学批评
下载PDF
日本近代描写“家庭”的小说及文学伦理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谢志宇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76-81,共6页
日本近代文坛出现了以描写"家庭"变迁为主题的小说,如田山花袋的《生》、岛崎藤村的《家》等。从这些作品中我们既看到了家长制的威严和衰败,也看到了年轻人对家长(制)爱恨交加的复杂心情。这类小说一方面具有私小说风格和平... 日本近代文坛出现了以描写"家庭"变迁为主题的小说,如田山花袋的《生》、岛崎藤村的《家》等。从这些作品中我们既看到了家长制的威严和衰败,也看到了年轻人对家长(制)爱恨交加的复杂心情。这类小说一方面具有私小说风格和平面描写等特点;另一方面,从文学伦理学的角度来看,年轻人的这种复杂心情既寓意着新家庭伦理观的出现,同时也表明日本描写"家庭"的小说将发生描写对象的变化等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近代小 家庭 文学伦理学批评
下载PDF
地理环境是伦理文学与文学伦理学批评产生的基础——邹建军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1
4
作者 甘小盼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19年第2期9-17,共9页
"伦理文学"是指中外文学史上与伦理相关的文学作品及其作家,是与"非伦理文学"相对而存在的。伦理文学的产生虽然极其古老,然而它的提出、研究与引起学界的极大关注,却是最近几年在中国发生的事情;文学伦理学是由中... "伦理文学"是指中外文学史上与伦理相关的文学作品及其作家,是与"非伦理文学"相对而存在的。伦理文学的产生虽然极其古老,然而它的提出、研究与引起学界的极大关注,却是最近几年在中国发生的事情;文学伦理学是由中国学者提出并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方法,也是当代中国一种新的文学批评理论。在文学伦理学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重要的理论观念与概念术语,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提出新的理论进行适当的反思与修正。最近,笔者就相关学术问题,请教了中国文学伦理学批评的主要倡导者与实践者之一、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邹建军教授。相信他在此所发表的一些独到的见解,会有助于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的充实与完善,有利于中国伦理文学创作的繁荣,也有利于提高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在中外文学研究中的实践水平。地理环境是伦理文学产生的基础,也是文学伦理学批评产生的基础,因为伦理不是抽象而是具体的,不是固定的而是变动的,每一种伦理观念与伦理思想的产生,都有它特定的地理条件和地理空间,因为每一个人、每一代人都生活在大地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文学 文学伦理学批评 地域环境 地理基础 文学地理学
下载PDF
绝望的哀歌:《倩契》的弑父伦理悲剧
5
作者 胥越 刘晓春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77-81,共5页
雪莱创作的唯一戏剧《倩契》讲述了一桩弑父伦理悲剧。以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从弑父动机与弑父行为两方面来分析贝特丽采的弑父情节,并从人物身世与伦理禁忌的悲剧性来解读其弑父的伦理悲剧,分析贝特丽采做出的悲剧性伦理选择。贝特... 雪莱创作的唯一戏剧《倩契》讲述了一桩弑父伦理悲剧。以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从弑父动机与弑父行为两方面来分析贝特丽采的弑父情节,并从人物身世与伦理禁忌的悲剧性来解读其弑父的伦理悲剧,分析贝特丽采做出的悲剧性伦理选择。贝特丽采弑父的悲剧性,不仅是出于身世之殇,更是出于伦理禁忌的悲剧,体现了雪莱对于人类道德的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倩契》 贝特丽采 文学伦理学批评 弑父 伦理悲剧
下载PDF
英美文学课堂的伦理挖掘与诠释 被引量:1
6
作者 黄宁 《钦州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86-89,共4页
当前高校英美文学教学整体上较为忽略对文学伦理精神的教育,缺乏对文学现象伦理价值问题的关注以及是非善恶的道德判断。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强调伦理和道德的批评立场,力图从伦理和道德的视角重新发现文学的价值。以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 当前高校英美文学教学整体上较为忽略对文学伦理精神的教育,缺乏对文学现象伦理价值问题的关注以及是非善恶的道德判断。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强调伦理和道德的批评立场,力图从伦理和道德的视角重新发现文学的价值。以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对英美文学作品展开伦理分析,能帮助学生深入挖掘作品中符合新时代伦理要求的伦理现象,培养他们健康的伦理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英美文学教学 文学伦理学批评 淑女画像
下载PDF
唐·德里罗大都会中的伦理混乱
7
作者 牛晓红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77-80,共4页
以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为研究视角,主要从《大都会》主人公的伦理主体迷失与伦理身份丢失的两个方面进行讨论。探讨了个人的道德行为对社会和家庭的伤害,企图唤醒人们对伦理秩序的维护。
关键词 文学伦理学批评 《大都会》 伦理危机
下载PDF
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下的《斯科塔的太阳》
8
作者 刘敏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27-30,34,共5页
《斯科塔的太阳》作为法国新锐作家洛朗·戈代的代表著作之一,带给读者的不仅仅是意大利南部普利亚地区烈日当头、民风彪悍的独特风光,或斯科塔家族兴衰荣辱的跌宕历程,更为重要的是,在阅读之后这部作品给予人们的伦理启示和道德思... 《斯科塔的太阳》作为法国新锐作家洛朗·戈代的代表著作之一,带给读者的不仅仅是意大利南部普利亚地区烈日当头、民风彪悍的独特风光,或斯科塔家族兴衰荣辱的跌宕历程,更为重要的是,在阅读之后这部作品给予人们的伦理启示和道德思考。本文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基点,分别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伦理身份、伦理选择、伦理意识等专业批评话语出发,深入探讨文本中主要人物在其生命历程中遭遇的伦理问题,以及隐藏在表象背后发人深省的伦理意义和文学价值,从而进一步理解作者通过《斯科塔的太阳》一书意欲传递给世人的创作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朗·戈代 斯科塔的太阳 文学伦理学批评
下载PDF
试评《天使在美国:千禧年降临》中的善恶观
9
作者 李东海 《外语艺术教育研究》 2018年第1期71-75,共5页
《天使在美国:千禧年降临》涉及宗教、政治、种族、疾病等重大话题,其影响具广泛性及深刻性。剧中男同性恋者的政治意识的伦理论争让伦理中的至恶或至善的主题成为争论焦点。剧中角色所体现的至恶之伦理遭受摒弃,而至善之伦理积极占据上... 《天使在美国:千禧年降临》涉及宗教、政治、种族、疾病等重大话题,其影响具广泛性及深刻性。剧中男同性恋者的政治意识的伦理论争让伦理中的至恶或至善的主题成为争论焦点。剧中角色所体现的至恶之伦理遭受摒弃,而至善之伦理积极占据上风,并体现净化与教诲的功能,使得文本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伦理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善恶 同性恋 政治 教诲 文学伦理学批评
原文传递
文学伦理学批评视野下霍桑小说探析
10
作者 吴伟萍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113-120,共8页
霍桑是美国19世纪影响最大的浪漫主义小说家,也是一位思想复杂而深刻的作家。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解读其小说可以看出:他始终如一地把对人性阴暗面的批判以及对伦理道德困境的审视与思考贯彻于自己创作的始终;其作品通过从不同角度对... 霍桑是美国19世纪影响最大的浪漫主义小说家,也是一位思想复杂而深刻的作家。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解读其小说可以看出:他始终如一地把对人性阴暗面的批判以及对伦理道德困境的审视与思考贯彻于自己创作的始终;其作品通过从不同角度对人心之恶的揭示与对道德嬗变过程的书写,呈现出道德自律对人自身、他人命运以及社会的影响的重要性,他希望从人内在的力量出发去寻求一种有效的罪恶救赎方式以及一种解决人们所面临的道德困境的途径;其小说既富有现实批判精神,又兼具寻求社会和谐的审美特质,因而焕发出迷人的思想与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桑小说 文学伦理学批评 人性阴暗面 伦理道德困境
下载PDF
《淘气包埃米尔》中的伦理叙事与共同体想象
11
作者 张煦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0-55,共6页
“童话外婆”阿斯特丽德·林格伦以笔下诞生诸多“顽童”形象而闻名,在创作中林格伦表现出对儿童社会性发展议题的关注。作为一部融入作家童年生活经验的小说,《淘气包埃米尔》以埃米尔在家庭庄园、乡村、教区等社会环境中的成长经... “童话外婆”阿斯特丽德·林格伦以笔下诞生诸多“顽童”形象而闻名,在创作中林格伦表现出对儿童社会性发展议题的关注。作为一部融入作家童年生活经验的小说,《淘气包埃米尔》以埃米尔在家庭庄园、乡村、教区等社会环境中的成长经历为主线,展现了儿童伦理意识的形成过程。与此同时,林格伦借由埃米尔所面临的一系列伦理选择困境,揭示了斯莫兰乡村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情理两难处境,进而通过彰显“另类儿童”的纯粹童心与现实社会的有效联结提出解决方案,试图追寻和重塑一种超越利益考量的伦理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淘气包埃米尔》 文学伦理学批评 伦理身份 伦理选择 共同体
下载PDF
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批评理路研究
12
作者 屈冬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6-100,共5页
文学伦理学批评按照历史分析先行、话语主导分析阐释、道德教诲功能价值结论的理路开展实际批评。历史分析先行,既包含现实的历史语境,也指涉文学作品中虚构出的历史语境;话语引导式分析阐释,能够使文学伦理学批评把握文学作品中与伦理... 文学伦理学批评按照历史分析先行、话语主导分析阐释、道德教诲功能价值结论的理路开展实际批评。历史分析先行,既包含现实的历史语境,也指涉文学作品中虚构出的历史语境;话语引导式分析阐释,能够使文学伦理学批评把握文学作品中与伦理相关的事件、情节和结构,并根据文学作品中的道德行为、道德现象总结出能够引起读者警戒、启发读者反思的道德案例,以此为依据阐发文学的道德教诲价值。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一味强调复归历史的伦理环境和伦理语境,容易忽视文学对当今时代的价值启示,而话语引导式分析模式容易留给读者一种预设立场和强制阐释的印象,似乎其观点、结论早已在分析阐释前形成。若是局限在话语引导式分析模式,陷入话语和文本相互印证的窠臼,忽视了文学批评应有的价值评价,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效用就会大打折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伦理学批评 历史背景 话语分析 道德教诲
下载PDF
西方文学伦理学批评:脉络与方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德旭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9-214,共6页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英美文学研究界,西方传统的人文主义伦理学批评几近消声,直到80年代末才再次回归,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文学批评的这次"伦理学转向"有其深刻的思想史背景,在与各路思想资源的对话争鸣中,复兴后的文学...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英美文学研究界,西方传统的人文主义伦理学批评几近消声,直到80年代末才再次回归,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文学批评的这次"伦理学转向"有其深刻的思想史背景,在与各路思想资源的对话争鸣中,复兴后的文学伦理学批评又获得了一系列新的视角和方法。追溯西方文学伦理学批评嬗变轨迹,大致可以归纳出两条谱系:新亚里士多德主义和解构主义,两支伦理批评学派各具独特的问题意识和批评方法。前者传承了亚里士多德的伦理观和诗学观,主张通过文学获得伦理道德教育;后者借助后结构主义理论对文学进行伦理批评,强调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以及读者的阅读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伦理学批评 新亚里士多德主义学派 解构主义学派
下载PDF
英国后殖民文学的伦理批评 被引量:3
14
作者 徐彬 《山东外语教学》 2019年第6期87-95,共9页
英国后殖民文学伦理学批评聚焦英国后殖民作家创作的伦理转向及其中的核心词“伦理时刻”和“失败与危机修辞”,提出并解决如下问题:1、受过良好西方教育的英国后殖民作家是否是为西方殖民政治和殖民伦理摇旗呐喊的“戴着白色面具的黑人... 英国后殖民文学伦理学批评聚焦英国后殖民作家创作的伦理转向及其中的核心词“伦理时刻”和“失败与危机修辞”,提出并解决如下问题:1、受过良好西方教育的英国后殖民作家是否是为西方殖民政治和殖民伦理摇旗呐喊的“戴着白色面具的黑人”?2、在后殖民语境下,殖民伦理以何种方式得以延续,被压抑的殖民历史如何复现于当今英国社会并直接引发人们脱离历史与现实的家园臆想与焦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后殖民文学 文学伦理学批评 后殖民伦理转向 “伦理时刻” “失败与危机修辞”
下载PDF
《野草在歌唱》的伦理解读 被引量:3
15
作者 马云霞 陈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66-70,共5页
《野草在歌唱》是多丽丝·莱辛的处女之作,她书写了在男权社会中,南非白人女性的悲惨命运。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探讨该部作品中所揭示的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道德,并从这三个方面深层次分析酿造女主人公玛丽的... 《野草在歌唱》是多丽丝·莱辛的处女之作,她书写了在男权社会中,南非白人女性的悲惨命运。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探讨该部作品中所揭示的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道德,并从这三个方面深层次分析酿造女主人公玛丽的悲剧一生的原因。通过深度解读,笔者感受到莱辛对建立起真诚关爱的和谐人际关系的期望,同时该部作品也彰显了莱辛的人道主义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文学伦理学批评 《野草在歌唱》
下载PDF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被引量:1
16
作者 金衡山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CSSCI 2018年第2期364-387,共24页
20世纪80、9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伦理批评针对形式主义和政治批评的弊端,提出文学批评回归文本,提倡内容和形式相结合的文本阅读和批评方式,形成'伦理转向'风潮。本世纪初,在中国文学批评界出现'文学伦理学'批评风潮,产... 20世纪80、9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伦理批评针对形式主义和政治批评的弊端,提出文学批评回归文本,提倡内容和形式相结合的文本阅读和批评方式,形成'伦理转向'风潮。本世纪初,在中国文学批评界出现'文学伦理学'批评风潮,产生一定影响。两者有何关联和区别?所谓伦理到底意指什么?本文通过对两者代表作的细读和分析,可以发现内容和目的的异同,并延伸到伦理批评与道德批评的不同。无论是伦理批评还是文学伦理学都把道德视为批评的重要衡量标准。所不同的是,前者将文学作品中的'道德'表现区别于日常生活中的简单的道德判断,由此揭示了文学的复杂性。后者则往往从社会道德的角度衡量文学作品的价值。通过两者之比较,本文指出文学伦理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认为有必要重新认识道德批评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批评 文学伦理学 道德批评 伦理
下载PDF
On the Ethical Choices of The Winter of Our Discontent in Consumer Society
17
作者 SHAO Yun 《海外英语》 2018年第18期199-201,204,共4页
The Winter of Our Discontent is Steinbeck's last published novel, which received negative and positive criticism at homeand abroad. Persistent concern for ethics and morality as one of themes displayed by Steinbec... The Winter of Our Discontent is Steinbeck's last published novel, which received negative and positive criticism at homeand abroad. Persistent concern for ethics and morality as one of themes displayed by Steinbeck in The Winter of Our Discontent.Living in the 1950 s of America, Ethan's family were confronting a consumer society. By using the theory of literary ethical criti-cism, tracing back to ethical environment at that time, this essay aims to analyze the ethical questions that the Ethan's family facedand their ethical choices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SUMER SOCIETY literary ethicAL criticism ethicAL CHOICE
下载PDF
永远的“坏孩子”——马克·吐温儿童文学作品中的儿童观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德荣 李冉冉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2021年第1期69-74,共6页
作为闻名世界的文学大师,马克·吐温在其儿童文学作品中塑造了一批以哈克贝利·费恩和汤姆·索亚为代表的“坏孩子”形象。本文采用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通过分析马克·吐温儿童文学作品中“坏孩子”的角色,探讨马克... 作为闻名世界的文学大师,马克·吐温在其儿童文学作品中塑造了一批以哈克贝利·费恩和汤姆·索亚为代表的“坏孩子”形象。本文采用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通过分析马克·吐温儿童文学作品中“坏孩子”的角色,探讨马克·吐温的儿童观及其“坏孩子”角色蕴含的独特教育意义。本文认为,马克·吐温作品中的“坏孩子”在面临伦理冲突时通过伦理选择实现道德成长,体现出作者超越时代的独特的儿童观,具有前瞻性、革命性和解放性,不仅推动了当时美国甚至世界的儿童观的演进,对于当代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也颇具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吐温 文学伦理学批评 伦理冲突 “坏孩子”
原文传递
爱是奢侈 生存是必需——从文学伦理学视角解析摩尔·弗兰德斯的婚姻选择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颖丹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74-76,共3页
丹尼尔·笛福是18世纪英国著名的作家,丰富的阅历和记者生涯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多样的素材。与当时社会流行的宗教文学和流浪汉故事不同,笛福用详实可信的人物与细节,塑造了诸多真实的人物形象。从文学伦理学视角来分析《摩尔·... 丹尼尔·笛福是18世纪英国著名的作家,丰富的阅历和记者生涯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多样的素材。与当时社会流行的宗教文学和流浪汉故事不同,笛福用详实可信的人物与细节,塑造了诸多真实的人物形象。从文学伦理学视角来分析《摩尔·弗兰德斯》,可以清晰地看出小说中女主人公求生存意愿这一伦理线及其在五次婚姻中的伦理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伦理学 摩尔·弗兰德斯 伦理结
下载PDF
善恶价值判断与和谐社会建构——维多利亚惊悚小说《奥德利夫人的秘密》文学伦理学批评 被引量:2
20
作者 胡贝克 李增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6-143,共8页
惊悚小说《奥德利夫人的秘密》的伦理道德书写受到维多利亚时期学术界的猛烈抨击,一个世纪后学术界重新评价该小说,推翻了先前的定论,肯定了其文学伦理价值。这部小说以一个贫家女子海伦·马尔东僭越贵族阶层界线,试图通过隐藏身份... 惊悚小说《奥德利夫人的秘密》的伦理道德书写受到维多利亚时期学术界的猛烈抨击,一个世纪后学术界重新评价该小说,推翻了先前的定论,肯定了其文学伦理价值。这部小说以一个贫家女子海伦·马尔东僭越贵族阶层界线,试图通过隐藏身份和婚姻的途径来改变命运,但在私家侦探罗伯特·奥德利穷追不舍的调查下,其身份悬疑被侦破,最终被送进疯人院囚禁起来的惊悚故事,体现出亚里士多德摹仿论的悲剧机制、人道主义伦理学“趋利避害”的人的本性论和功利主义伦理学“以结果论善恶”的道德观。尽管该小说存在一定历史局限性,但其追求幸福的伦理道德书写仍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伦理道德意义上的普遍性,因而对于建构和谐社会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当代通俗小说的发展形成了以文史为鉴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德利夫人的秘密》 善恶判断 和谐社会 文学伦理学批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