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温条件对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育性的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34
1
作者 刘宜柏 贺浩华 +2 位作者 饶治祥 孙义伟 黄英金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1期1-7,共7页
本文通过不同的光温条件对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光敏型两用核不育系短光照可育,长光照不育的特性,对光长的要求有局限性,并需要一定的昼夜节奏.在诱导育性转换的作用中,暗期的作用比光期的作用更大。对部分两用核不育系... 本文通过不同的光温条件对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光敏型两用核不育系短光照可育,长光照不育的特性,对光长的要求有局限性,并需要一定的昼夜节奏.在诱导育性转换的作用中,暗期的作用比光期的作用更大。对部分两用核不育系进行了分类.提出了光温条件对光敏型和温敏型两用核不育系育性作用的两个基本模式;同时,讨论了两系杂交稻制种与繁殖的季节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用核不育系 温度 育性转换 水稻
下载PDF
光照时间对番茄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花妍 罗新兰 +3 位作者 李天来 李东 刘凤芝 薛俊华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8-111,共4页
研究了不同光照时间对番茄的开花时间、展幅、株高、叶面积、比叶面积、根、茎以及叶片干物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光照时间的延长,番茄的开花时间缩短;株高和比叶面积呈下降趋势,而叶片生长速度、根和叶片的干物质量呈上升趋势。光照... 研究了不同光照时间对番茄的开花时间、展幅、株高、叶面积、比叶面积、根、茎以及叶片干物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光照时间的延长,番茄的开花时间缩短;株高和比叶面积呈下降趋势,而叶片生长速度、根和叶片的干物质量呈上升趋势。光照时间对番茄展幅和叶面积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光照时间 开花时间 干物质量 叶面积
下载PDF
光敏核不育水稻花药培养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邹礼平 张端品 +2 位作者 林兴华 谢岳峰 李泽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415-420,共6页
对14个光、温敏不育系的花药培养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间花培能力差异很大,愈伤组织诱导率变化幅度为0~28.78%,绿苗分化率变相为0~54.55%,白苗分化率普遍较高。不同基本培养基及激素配比对同一种材料的培养效果不同,最适蔗糖... 对14个光、温敏不育系的花药培养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间花培能力差异很大,愈伤组织诱导率变化幅度为0~28.78%,绿苗分化率变相为0~54.55%,白苗分化率普遍较高。不同基本培养基及激素配比对同一种材料的培养效果不同,最适蔗糖浓度为6%。短日可育条件下光敏核不育水稻的花培能力高于长日不育条件下的花培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敏核不育水稻 花药培养 基因型 日照长度
下载PDF
温度和光照长度对截形叶螨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吕龙石 范丽清 +2 位作者 金大勇 李熙英 崔学善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1997年第3期146-150,共5页
在自动控制温度和光照长度的小室内,采用二次回归通用设计.对截形叶螨的生长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完成一个世代的发育历期来看,温度和光照长度之间存在着正向互作关系;温度的作用明显大于光照长度的影响;在32.5℃、12小时... 在自动控制温度和光照长度的小室内,采用二次回归通用设计.对截形叶螨的生长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完成一个世代的发育历期来看,温度和光照长度之间存在着正向互作关系;温度的作用明显大于光照长度的影响;在32.5℃、12小时光照条件下完成一个世代所需的时间最短.其值为57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形叶螨 温度 光照 回归设计 害虫
下载PDF
适合虫草素积累的蛹虫草液体培养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2
5
作者 欧阳召 王春梅 陶志 《中国食用菌》 2012年第1期26-28,共3页
为了探索蛹虫草液体发酵中适合虫草素积累的培养基和发酵培养条件,以半定量薄层色谱法为检测手段,以虫草素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优选的方法,最终优选出的培养基配方为蛋白胨15 g.L-1、葡萄糖20 g.L-1、磷酸二氢钾1 g.L-... 为了探索蛹虫草液体发酵中适合虫草素积累的培养基和发酵培养条件,以半定量薄层色谱法为检测手段,以虫草素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优选的方法,最终优选出的培养基配方为蛋白胨15 g.L-1、葡萄糖20 g.L-1、磷酸二氢钾1 g.L-1、七水合硫酸镁0.5 g.L-1、维生素B1 10 mg.L-1、萘乙酸2 mg.L-1。优选出的培养条件为发酵液pH7,培养温度25℃,光照时间12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 虫草素 培养基 培养温度 光照
下载PDF
温度、光照和水分对飞扬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雪枫 周高羽 王坚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452-1458,共7页
为明确热带常见杂草飞扬草(Euphorbia hirta)的种子萌发特性,本研究运用培养皿滤纸法和盆栽法,分别研究温度、光照和水分条件对飞扬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飞扬草种子在20~40℃范围内均可萌发,其中30℃为种子萌发的最适... 为明确热带常见杂草飞扬草(Euphorbia hirta)的种子萌发特性,本研究运用培养皿滤纸法和盆栽法,分别研究温度、光照和水分条件对飞扬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飞扬草种子在20~40℃范围内均可萌发,其中30℃为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萌发率和萌发指数均最大),25℃时幼苗生长最好(根长/苗长为1.031)。恒温条件(25℃)下,光照8~24h时的种子萌发率无显著差异(平均值94.07%)、光/暗0h/24h时萌发率降至52%(P<0.05),萌发指数随光照时间缩短先增大后降低,光/暗16h/8h时最大(93.93),0h/24h最低(30.59);有光照时幼苗的根长均显著大于苗长,无光照时苗长显著大于根长(P<0.05)。变温条件(光/暗,35℃/25℃)下,光照时长对飞扬草种子萌发率和幼苗苗长无显著影响(P>0.05),随光照时长缩短萌发指数和幼苗根长均显著减低(P<0.05)。综合各指标,12~16h光照为飞扬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最佳光照条件。25℃、光/暗12h/12h条件下,飞扬草在土壤最大持水量60%时的种子出苗率达39%、幼苗根长苗长比为1.1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扬草 光照时间 土壤含水量 萌发率 发芽指数 幼苗生长
下载PDF
光长和温度对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的互作效应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李训贞 周广洽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1993年第2期175-179,186,共6页
本文表明,决定光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的主导因子是光长,而温敏核不育水稻的育性转换主要受控于温度.温度在光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中有一定影响;同样,光长在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中也有一定的作用.据此推测,光长与温度同时参与了不... 本文表明,决定光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的主导因子是光长,而温敏核不育水稻的育性转换主要受控于温度.温度在光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中有一定影响;同样,光长在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中也有一定的作用.据此推测,光长与温度同时参与了不育基因的表达过程,因此它们在育性转换中有互作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长 温度 育性 互作效应 水稻
下载PDF
光照长度对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龚慧明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2期60-61,79,共3页
首次利用自然光照加人工光照研究了光照长度对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长度对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的影响,在可育季节里,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的花粉可育率随光长的延长有提高的趋势;在不育季节里,10 h、1... 首次利用自然光照加人工光照研究了光照长度对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长度对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的影响,在可育季节里,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的花粉可育率随光长的延长有提高的趋势;在不育季节里,10 h、12 h处理和对照组,育性没有发生转变,但15 h的处理,育性为可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 育性转换 光照长度
下载PDF
温度和光照长度对截形叶螨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吕龙石 范丽清 +2 位作者 金大勇 李熙英 崔学善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1997年第4期232-236,共5页
在自动控制温度和光照长度的小实验室内,采用二次回归通用设计,对截形叶螨的繁殖方面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产卵高峰期和子代性比与温度和光照长度无关;产卵期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直线缩短的函数关系;日均产卵量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直... 在自动控制温度和光照长度的小实验室内,采用二次回归通用设计,对截形叶螨的繁殖方面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产卵高峰期和子代性比与温度和光照长度无关;产卵期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直线缩短的函数关系;日均产卵量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直线增加的函数关系,光照长度对日均产卵量呈开口朝下的抛物线函数关系;雌螨寿命在本试验范围内最短寿命为17天左右,最长寿命为69天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形叶螨 繁殖 温度 光照长度 回归设计 害虫
下载PDF
温度和光照长度对雄性截形叶螨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范丽清 吕龙石 金大勇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1999年第3期35-38,共4页
采用二次回归通用设计的方法,对雄性截形叶螨生长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完成一个世代的发育历期来看,温度的作用明显大于光照长度的作用;温度和光照长度之间存在正向互作关系,但不十分显著。在33.4℃、11.53h/d... 采用二次回归通用设计的方法,对雄性截形叶螨生长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完成一个世代的发育历期来看,温度的作用明显大于光照长度的作用;温度和光照长度之间存在正向互作关系,但不十分显著。在33.4℃、11.53h/d光照条件下,完成一个世代所需的时间最短(4.89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性截形叶螨 生长发育 温度 光照长度 植物虫害
下载PDF
3种菊花嫁接成活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颖 王晓立 +1 位作者 王芳 韩笑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第19期84-85,共2页
为研究影响菊花嫁接成活的因素,以3种菊花为试验材料,用4h、8h、12h光照长度和1次、2次、3次浇水次数对嫁接后的菊花进行处理,一段时间后,测定嫁接成活率和茎干粗度。结果表明:综合嫁接成活率和茎干粗度,3种菊花光照4h优于8h和12h;每天... 为研究影响菊花嫁接成活的因素,以3种菊花为试验材料,用4h、8h、12h光照长度和1次、2次、3次浇水次数对嫁接后的菊花进行处理,一段时间后,测定嫁接成活率和茎干粗度。结果表明:综合嫁接成活率和茎干粗度,3种菊花光照4h优于8h和12h;每天浇水2次,嫁接成活率和茎干粗度优于1次和3次;2号菊花嫁接后的成活率和茎干粗度优于其他两种菊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嫁接 光照长度 浇水次数
下载PDF
光温条件对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育性的作用机理研究
12
作者 刘宜柏 贺浩华 +2 位作者 饶治祥 孙义伟 黄英金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A01期8-14,共7页
本文通过不同的光温条件对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光敏型两用核不育系短光照可育,长光照不育的特性,对光长的要求有局限性,并需要一定的昼夜节奏.在诱导育性转换的作用中,暗期的作用比光期的作用更大,对部分两用核不育系进... 本文通过不同的光温条件对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光敏型两用核不育系短光照可育,长光照不育的特性,对光长的要求有局限性,并需要一定的昼夜节奏.在诱导育性转换的作用中,暗期的作用比光期的作用更大,对部分两用核不育系进行了分类.提出了光温条件对光敏型和温敏型两用核不育系育性作用的两个基本模式;同时,讨论了两系杂交稻制种与繁殖的季节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不育系 光照 温度 育性转移 水稻
下载PDF
三种菊花嫁接成活的影响因素研究
13
作者 朱帅康 《现代农业研究》 2019年第3期67-68,共2页
本次研究选择3种菊花作为试验材料,对嫁接成活影响因素分析,光照长度取4h、8h、12h,嫁接后浇水次数取1次、2次、3次,处理嫁接后菊花,做嫁接茎干粗度、成活率进行测定。通过试验测试结果,在光照长度上,相比8h、12h,4h光照程度效果较好,... 本次研究选择3种菊花作为试验材料,对嫁接成活影响因素分析,光照长度取4h、8h、12h,嫁接后浇水次数取1次、2次、3次,处理嫁接后菊花,做嫁接茎干粗度、成活率进行测定。通过试验测试结果,在光照长度上,相比8h、12h,4h光照程度效果较好,而在浇水次数上,相比1次、3次嫁接浇水次数,每日保持2次浇水,嫁接成活率更高。对于本次研究所选取的三种菊花包括小桃红、白莲与黄莲,黄莲在茎干粗度、嫁接成活率上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嫁接 成活率 浇水次数 光照长度
下载PDF
关于雄性截形叶螨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14
作者 范丽清 吕龙石 金大勇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1999年第2期86-89,共4页
在自动控制温度和光照长度的小室内,采用二次回归通用设计的方法,对雄性截形叶螨生物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雄性截形叶螨的个体发育过程与雌螨相同,即经过卵、幼螨、前若螨、后若螨及成螨五个时期.且从一个世代的发育历期... 在自动控制温度和光照长度的小室内,采用二次回归通用设计的方法,对雄性截形叶螨生物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雄性截形叶螨的个体发育过程与雌螨相同,即经过卵、幼螨、前若螨、后若螨及成螨五个时期.且从一个世代的发育历期来看,温度的作用明显大于光照长度的作用;温度和光照长度之间存在正向互作关系,但并不显著.在33 .4 ℃、11 .53 h/d 光照条件下,完成一个世代所需的时间最短,其值为4 .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性截形叶螨 生物学特性 温度 光照强度 回归设计
下载PDF
温度和光照时间对3个秋眠型紫花苜蓿品种形态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6
15
作者 陈玮玮 万里强 +2 位作者 何峰 李向林 刘树军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3-119,共7页
短日照和低温是导致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秋眠的主要环境因子。本研究分析了降温与缩短光长对不同秋眠型紫花苜蓿品种形态特征的影响机制,并探讨其与秋眠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光长缩短和降温互作处理对于苜蓿各项形态指标的影... 短日照和低温是导致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秋眠的主要环境因子。本研究分析了降温与缩短光长对不同秋眠型紫花苜蓿品种形态特征的影响机制,并探讨其与秋眠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光长缩短和降温互作处理对于苜蓿各项形态指标的影响显著(P<0.05)大于单一处理;降温和互作处理使非秋眠型与秋眠型苜蓿品种的分枝数减少;非秋眠型与秋眠型苜蓿品种分别在降温和光长缩短处理下叶片变狭长,茎秆生长较弱,匍匐生长明显,不同处理下苜蓿品种牧草产量和品质显著(P<0.05)降低,且光长缩短的影响大于降温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低温 短日照 秋眠性 形态特性
下载PDF
光照长度对茴香植株生长及精油含量和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何金明 肖艳辉 +2 位作者 王羽梅 潘春香 庞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52-658,共7页
采用人工遮光的方法,设计3个光照长度:从15:00遮光、17:00遮光和不遮光,研究不同光照长度对茴香生长和精油含量及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茴香株高、植株节数、鲜重均以17:00遮光较高,不遮光次之,15:00遮光较低;茴香植株干重、全碳含量、... 采用人工遮光的方法,设计3个光照长度:从15:00遮光、17:00遮光和不遮光,研究不同光照长度对茴香生长和精油含量及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茴香株高、植株节数、鲜重均以17:00遮光较高,不遮光次之,15:00遮光较低;茴香植株干重、全碳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叶绿素a/叶绿素b均随光照长度的增加而增加;全氮含量、蛋白氮含量随光照长度的增加而减小;精油含量(0.61-1.20mL.(100g)-1DM)、单株精油产量(0.007-0.021mL)随光照长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处理间差异显著。精油共鉴定出22种成分,不同光照长度处理的茴香精油成分种类没有差别,且大多数成分的相对含量差异不显著。精油第一主要成分反式-茴香脑含量为47.40%-48.51%,第二主要成分柠檬烯含量为31.69%-33.26%,处理之间差异均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照长度 茴香 生长 精油
下载PDF
温度在光敏感核不育水稻两个光周期反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贺浩华 元生朝 张自国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27-135,共9页
用盆栽分期播种和人工气候箱等方法,研究了温度对光敏感核不育水稻(HPGMR)两个光周期反应的影响。两年的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光照诱导HPGMR发育与育性转换均有重要影响。第二光周期反应要求光照长度较严格,是主导因子,但所需温度低于一... 用盆栽分期播种和人工气候箱等方法,研究了温度对光敏感核不育水稻(HPGMR)两个光周期反应的影响。两年的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光照诱导HPGMR发育与育性转换均有重要影响。第二光周期反应要求光照长度较严格,是主导因子,但所需温度低于一定临界值,长光照仍不能诱导雄性不育;提高温度,可相对缩短临界光长。在长暗期中给予一定的光时和光强的光间断以诱导雄性不育的反应中,证明光强、光时和温度,三者有互作互补关系。在温度影响光照诱导不育的反应中,光期温度的作用可能大于暗期温度。初步探明,在武汉地区,农垦58S、双8—2S、26001S和25169S的诱导育性转换的近似临界低限温度及其在不同温度下的临界光长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光敏核不育 光周期 温度 育性
下载PDF
灌浆结实期短日照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奇华 周学标 +2 位作者 杨连群 李天 杜本怀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21-725,共5页
选用奶皇后(粳稻)、星丰(籼稻)为材料,通过人为控制短日照长度,设置13 h、12 h、11 h日长,探讨灌浆期短日照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浆期短日照条件下,籽粒直链淀粉含量达最大值的天数明显缩短,直链淀粉积累速率增加,直链淀粉含... 选用奶皇后(粳稻)、星丰(籼稻)为材料,通过人为控制短日照长度,设置13 h、12 h、11 h日长,探讨灌浆期短日照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浆期短日照条件下,籽粒直链淀粉含量达最大值的天数明显缩短,直链淀粉积累速率增加,直链淀粉含量最大值降低,稻米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显著降低,垩白率、垩白度、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粒型无显著变化。相关分析显示:日照长度与精米率呈显著正相关(r=0.744 4),与垩白率、垩白度、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r依次为-0.913 8、-0.927 6和-0.733 5)。灌浆期短日照使稻米外观、加工、食味品质下降,营养品质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浆期 短日照 稻米 品质
下载PDF
基于吸收光谱的光程长度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鑫 金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844-2848,共5页
基于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通过计算比尔-朗伯定律数学表达式中的参数实现了光程长度的测量。分析了高斯线型、洛伦兹线型和Voigt线型,采用了Voigt线型对光谱信号进行拟合。研究了Voigt线型峰值计算方法、洛伦兹线宽计算和误差函数求解三... 基于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通过计算比尔-朗伯定律数学表达式中的参数实现了光程长度的测量。分析了高斯线型、洛伦兹线型和Voigt线型,采用了Voigt线型对光谱信号进行拟合。研究了Voigt线型峰值计算方法、洛伦兹线宽计算和误差函数求解三个内容。利用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谱技术(TDLAS)中的直接吸收谱技术测量了氧气的吸收光谱,得到拟合的光谱峰值数据。将峰值数据带入比尔-朗伯定律数学表达式中,计算出实验光程长度为66.55cm。对比测量值66.04cm,测量精度为0.78%,该方法用于光程长度测量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程长度测量 直接吸收谱 TDLAS 比尔-朗伯定律 峰值计算
下载PDF
降温与光长缩短对3个秋眠型苜蓿生理指标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万里强 李向林 +2 位作者 袁庆华 何峰 陈玮玮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55-461,共7页
低温和短日照是引起苜蓿秋眠的主要环境因子。本试验研究了降温与缩短光长对不同秋眠型紫花苜蓿品种生理特征变化的影响机制,并探讨其与秋眠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缩短光长和降温互作处理对于苜蓿各项生理指标的影响显著(P<0.05)... 低温和短日照是引起苜蓿秋眠的主要环境因子。本试验研究了降温与缩短光长对不同秋眠型紫花苜蓿品种生理特征变化的影响机制,并探讨其与秋眠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缩短光长和降温互作处理对于苜蓿各项生理指标的影响显著(P<0.05)大于单一处理;缩短光长或降温使各个品种SOD、POD活性升高,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含量呈上升趋势,且秋眠型品种阿尔冈金生理指标的变化受短日照影响更为明显。短日照和低温都是苜蓿生长的一种逆境,酶活性以及渗透性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与苜蓿秋眠性存在某种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低温 短日照 秋眠性 生理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