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成式人工智能客体属性的挑战与回应
1
作者 李森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62-71,共10页
对人工智能是否赋予法律主体的明确回应是启动新一代人工智能立法的先决条件。ChatGPT问世再次引发了学界对AI法律主体性的热议。“主体说”以法律主体的内涵发展与外延扩容作为立论基础,主张通过有限主体、无生命主体等特殊(拟制)概念... 对人工智能是否赋予法律主体的明确回应是启动新一代人工智能立法的先决条件。ChatGPT问世再次引发了学界对AI法律主体性的热议。“主体说”以法律主体的内涵发展与外延扩容作为立论基础,主张通过有限主体、无生命主体等特殊(拟制)概念将人工智能纳入法律主体范畴。这一观点忽视了人工智能的非内生性智能属性和法律拟制主体的生成机理,无法形成理论自洽。从当前人工智能发展水平来看,它依然缺失作为法律主体的基本要件,也不符合主体的社会性、实践性要求,将其纳入法律主体范畴不仅会消释人的尊严,还会颠覆传统主体的理性内涵与道德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法律属性 法律主体 法律客体
下载PDF
图文互生:晚明公案小说的图像叙事与知识传播
2
作者 崔蕴华 王怡然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9-99,共11页
晚明时期公案小说密集刊刻,其中的图像形式可分为“图文分离”式和“上图下文”式,它们既是民间书坊营销的巧妙策略,亦是民众审美图式的视觉化呈现。首先,公案小说中的全页图像有再现更有装饰,呈现出案件审理的不同层面,还原了某些重要... 晚明时期公案小说密集刊刻,其中的图像形式可分为“图文分离”式和“上图下文”式,它们既是民间书坊营销的巧妙策略,亦是民众审美图式的视觉化呈现。首先,公案小说中的全页图像有再现更有装饰,呈现出案件审理的不同层面,还原了某些重要的案发场景,一些图像的精美线条与山水的虚实呈现也彰显某种独特的艺术审美享受;其次,晚明公案小说是民间书坊“上图下文”形式的最后辉煌与兴盛。上图下文中的图像较为简单粗糙,但是其优势则为叙述的视觉连续性,这使得图像超越了对情节的简单复现,而是在知识实践基础上的典故视觉化。同一故事不同版本的图像选择呈现不同的视觉叙事策略和图像正义;再次,晚明公案小说因大量案件涉及法律器物而对相关图像有细致丰富之呈现,并明晰了不同刑具所适用的审讯、监禁与刑罚等不同司法场景,发挥了传播法律知识和提升民众法律知识水平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案小说 图像 上图下文 图像叙事 法律器物 知识传播
下载PDF
试论动物法律主体地位之否定 被引量:1
3
作者 徐峥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1期99-101,共3页
1990年的《德国民法典》增添了"动物不是物"一语,从而引发了有关动物民事法律地位的讨论。生态伦理学的非人类中心论者将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扩展到人与动物之间,主张给予动物以法律主体地位。部分民法学者则结合民事主体法的扩... 1990年的《德国民法典》增添了"动物不是物"一语,从而引发了有关动物民事法律地位的讨论。生态伦理学的非人类中心论者将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扩展到人与动物之间,主张给予动物以法律主体地位。部分民法学者则结合民事主体法的扩展史得出了可以赋予动物以法律主体地位的结论。但事实上,动物并不符合伦理主体的要求。法律只能是人的法律,无法给动物提供法律主体地位。动物不可能成为民事法律主体,只能成为民事法律的客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 法律地位 法律主体 法律客体
下载PDF
人工智能法律主体资格的否定及其法律规制构想 被引量:51
4
作者 刘洪华 《北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6-66,共11页
法律人格的取得包含法律对对象的价值判断。现代法上自然人法律人格的赋予可追溯至康德的"人是目的"的价值判断理论,而团体法律人格的取得不在于其具有哲学意义上的价值,而在于其社会价值。当前的人工智能未发展出理性,不可... 法律人格的取得包含法律对对象的价值判断。现代法上自然人法律人格的赋予可追溯至康德的"人是目的"的价值判断理论,而团体法律人格的取得不在于其具有哲学意义上的价值,而在于其社会价值。当前的人工智能未发展出理性,不可取得类似于自然人的法律主体资格,为其拟制一个法律人格对社会问题的解决并无重大意义,赋予其法律人格理由不足。但是人工智能不同于一般的物,鉴于其智能上的"类人"属性,应将其界定为法律客体中的特殊物。在法律规制上应以人的行为为中心,确定以人为本的最高技术发展原则,以产品责任和相关具体侵权责任为责任认定的基础,辅之以责任认定的科技手段和责任分担的保险制度和赔偿基金制度,以满足人工智能科技发展和法律规制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法律主体 法律客体 法律规制
原文传递
网络虚拟财产的物债利益属性及其保护规则构造 被引量:19
5
作者 谢潇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9-99,119,共12页
根据意志作用对象理论,网络虚拟财产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法律客体,其本质上乃是网络用户意志作用于网络服务运营商抑或第三人过程中所产生的,兼具物、债属性的新型无形财产利益。在用户与网络服务运营商之间,网络虚拟财产系用户债权获得持... 根据意志作用对象理论,网络虚拟财产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法律客体,其本质上乃是网络用户意志作用于网络服务运营商抑或第三人过程中所产生的,兼具物、债属性的新型无形财产利益。在用户与网络服务运营商之间,网络虚拟财产系用户债权获得持续性给付所产生的“给付型得利”,主要根据网络服务合同而取得债之保护。而在用户与第三人之间,由于网络虚拟财产作为受法律保护的财产利益,构成侵权责任法所保护的一般性财产“权益”,故而其可以获得侵权责任法上之救济。此外,网络虚拟财产系可供处分之标的,具有类似物权之法律地位,可以被用于交易或者继承,故而其亦可被视为“准物权利益”,而得以类推适用物权的部分交易与处分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虚拟财产 法律客体 意志作用对象 法律利益
原文传递
体外早期胚胎的物权保护规则 被引量:4
6
作者 王丽莎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89-92,共4页
体外早期胚胎具有发育成人的全部基因,是特殊的物,在物格制度里拥有最高的物格。人工生殖产生的体外胚胎,由接受人工辅助生殖技术的夫妻享有胚胎的所有权,医学研究目的产生的,则由该医学研究机构享有所有权。所有权人的所有权行使应当受... 体外早期胚胎具有发育成人的全部基因,是特殊的物,在物格制度里拥有最高的物格。人工生殖产生的体外胚胎,由接受人工辅助生殖技术的夫妻享有胚胎的所有权,医学研究目的产生的,则由该医学研究机构享有所有权。所有权人的所有权行使应当受"人类尊严"的限制,不得任意买卖体外早期胚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早期胚胎 法律人格 法律物格 所有权
下载PDF
体外早期胚胎所有权的归属及其限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丽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174-176,共3页
体外早期胚胎具有发育成人的全部基因,是特殊的物,在物格制度里拥有最高的物格。人工生殖产生的体外胚胎,由接受人工辅助生殖技术的夫妻享有胚胎的所有权,医学研究目的产生的,则由该医学研究机构享有所有权。所有权人的所有权行使应当受... 体外早期胚胎具有发育成人的全部基因,是特殊的物,在物格制度里拥有最高的物格。人工生殖产生的体外胚胎,由接受人工辅助生殖技术的夫妻享有胚胎的所有权,医学研究目的产生的,则由该医学研究机构享有所有权。所有权人的所有权行使应当受"人类尊严"的限制,不得任意买卖体外早期胚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早期胚胎 法律人格 法律物格 所有权
下载PDF
浅析面向对象分析中对象的识别 被引量:1
8
作者 况和平 黄玲芳 《南昌高专学报》 2001年第2期42-44,共3页
本文重点介绍了对象的概念、面向对象分析技术中标识潜在对象的方法、利用coad和yourdon分析法筛选潜在对象的技术等。
关键词 面向对象分析 标识对象 潜在对象 合法对象 对象识别 软件开发 软件工程
下载PDF
民间文学艺术法律保护的困境与建议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平 黄菁茹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1-57,共7页
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在国际和各国立法中都面临着诸多的困境,其原因除语言本身的模糊性外,还存在传播与传承价值的难以平衡,以及尚未与现行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构建良好的衔接机制等几方面原因。但民间文学艺术作为我国文化产业宝贵的... 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在国际和各国立法中都面临着诸多的困境,其原因除语言本身的模糊性外,还存在传播与传承价值的难以平衡,以及尚未与现行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构建良好的衔接机制等几方面原因。但民间文学艺术作为我国文化产业宝贵的原始资源,是文化产业经济的基础,对其构建合理适度的法律保护也是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本文以民间文学艺术的国际保护为切入点,探讨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立法宗旨、客体界定、主体界定以及权利内容界定等相关问题,并提出以文化产业需求为基础,谨慎构建适度保护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文学艺术 主体 客体 权利
下载PDF
体外早期胚胎的法律地位
10
作者 王丽莎 《医学与法学》 2011年第2期76-80,共5页
人工辅助生殖和克隆技术均可以产生体外早期胚胎,但两种体外胚胎都处于囊胚阶段,不具有任何人的组织、器官和结构,因此不具有人的主体资格。但是,因为体外早期胚胎具有发育成人的全部基因,是特殊的物,在物格制度里拥有最高的物格。
关键词 体外早期胚胎 法律人格 法律物格
下载PDF
论国际民族法的调整对象
11
作者 佘玉塑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19-22,共4页
国际民族法的调整对象是兼具国际性和民族性的重要国际民族关系。国际民族关系以不同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民族自主决定、援助帮扶等特定民族关系为结构型态,以国际民族权利与国际民族义务为基本要素,构成纷繁庞杂、协... 国际民族法的调整对象是兼具国际性和民族性的重要国际民族关系。国际民族关系以不同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民族自主决定、援助帮扶等特定民族关系为结构型态,以国际民族权利与国际民族义务为基本要素,构成纷繁庞杂、协调统一的框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对象 法律结构 国际民族法
下载PDF
物格理论视角下人工智能的法律地位
12
作者 王子逊 《网络信息法学研究》 2020年第1期215-236,275,共23页
作为一种人造物,人工智能产品无须被拟制为法律主体。但随着智能机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的普及,人类与智能机器之间的关系可能会远较人类与一般物之间的关系更为复杂。为了妥善处理人工智能的法律地位问题,在民法上引入区分"伦理物&q... 作为一种人造物,人工智能产品无须被拟制为法律主体。但随着智能机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的普及,人类与智能机器之间的关系可能会远较人类与一般物之间的关系更为复杂。为了妥善处理人工智能的法律地位问题,在民法上引入区分"伦理物"与"普通物"的"物格"理论是一种可能的应对方式。目前而言,人工智能产品仅仅是一种普通物。未来,随着智能机器与人类之间关系的变迁,一些特定智能产品的法律地位可能需要由普通物升格为伦理物,进而得到立法的特别保护,对此我们应当保持审慎的观察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技术伦理 法律物格
原文传递
浅论法律的目的
13
作者 曲烁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5期84-86,共3页
作为人类长期生活过程中发展形成的制度事实,法律具有目的性。法律的目的有主观性与客观性相结合的特点,法律的目的可分为价值论层次的法律目的与工具论层次的法律目的。法律的目的与法律的价值、法律的理想、法律的作用既存在区别,也... 作为人类长期生活过程中发展形成的制度事实,法律具有目的性。法律的目的有主观性与客观性相结合的特点,法律的目的可分为价值论层次的法律目的与工具论层次的法律目的。法律的目的与法律的价值、法律的理想、法律的作用既存在区别,也存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目的 价值论 工具论
下载PDF
我国公共图书馆立法思考(下)——公共图书馆法的客体问题
14
作者 裴成发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1-24,共4页
基于法理学的基本思想,主要从公共图书馆法的客体之概念、表现切入,重点就公共图书馆法客体要素中的物、人、精神以及行为结果等进行阐释。旨在促进我国公共图书馆法的立法进程,提升公共图书馆对其法律客体问题的认知和判断,从而真正促... 基于法理学的基本思想,主要从公共图书馆法的客体之概念、表现切入,重点就公共图书馆法客体要素中的物、人、精神以及行为结果等进行阐释。旨在促进我国公共图书馆法的立法进程,提升公共图书馆对其法律客体问题的认知和判断,从而真正促进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法 立法 法律客体
原文传递
人工智能民事侵权问题研究
15
作者 康燕如 王艳华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第1期23-26,共4页
人工智能的兴起在为人类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人工智能侵权问题就是其中之一。确定人工智能的法律地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前提,再结合其法律地位研究人工智能侵权的责任类型,从而具体判断人工智能侵权的责任主体,最终确... 人工智能的兴起在为人类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人工智能侵权问题就是其中之一。确定人工智能的法律地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前提,再结合其法律地位研究人工智能侵权的责任类型,从而具体判断人工智能侵权的责任主体,最终确定该责任的承担者以及责任范围。从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状况来看,人工智能应处于法律客体地位,人工智能侵权责任采用产品责任比较妥当,责任承担主体包括产品研发设计者、产品生产者、产品销售者和产品所有者,具体应由何者承担,应根据各自具体行为性质,由在侵权结果中的原因力比重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法律客体 产品责任
下载PDF
意大利民法中集合财产的法律地位 被引量:1
16
作者 韩斐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70-75,共6页
中国对于集合财产的研究处于萌芽阶段,但集合财产理论在现行立法以及未来民法典的编纂中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集合财产在意大利民法中被称为财产集合体,是由数个财产组成、属于同一主体、具有统一的目的的财产的集合。它分为事实集合体... 中国对于集合财产的研究处于萌芽阶段,但集合财产理论在现行立法以及未来民法典的编纂中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集合财产在意大利民法中被称为财产集合体,是由数个财产组成、属于同一主体、具有统一的目的的财产的集合。它分为事实集合体和权利集合体,企业和遗产是权利集合体的典型种类。企业除了法人这一主体地位之外,因其具有不同于单个财产简单相加的整体功能,还可以被作为集合财产而具有客体地位。相似地,遗产具有描述被继承人整体法律关系的统一功能,因而也具有集合财产的性质,可以作为单一的法律客体。意大利民法中关于集合财产法律客体性的理论,尤其是从集合财产角度对企业和遗产性质的界定,为中国研究集合财产理论、厘清企业和遗产的法律性质,提供了颇为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合财产 集合体 企业 遗产 法律客体性
下载PDF
法律关系客体新论 被引量:13
17
作者 孙春伟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5-59,共5页
按照传统的观点,法律关系客体是主体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是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之一。用这一理论来解释法律现象时,却遇到了问题,往往得出不同的结果。在对法律关系客体的具体范围的理解上,也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这些都需要进一步探... 按照传统的观点,法律关系客体是主体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是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之一。用这一理论来解释法律现象时,却遇到了问题,往往得出不同的结果。在对法律关系客体的具体范围的理解上,也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这些都需要进一步探讨。法律关系客体应当是法律设定的体现主体权利义务内容的客观事物。法律关系客体的范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与主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法律关系客体不同于法律上的标的,人身可以成为法在系的客体,行为不是法律关系的客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关系客体 概念 特征 范围
下载PDF
法律领域客观性的挑战与拯救——一个知识社会学的梳理与启示 被引量:4
18
作者 孙日华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2期145-149,共5页
在后现代法学大行其道的背景下,法律领域的客观性、普遍性、确定性等现代理性主义价值观念遭遇了空前的冲击。不断强调法律领域的主观性、不确定性、差异性、不可预测性等等。在法律解释领域,由于不断地引介哲学解释学的观念,法律界人... 在后现代法学大行其道的背景下,法律领域的客观性、普遍性、确定性等现代理性主义价值观念遭遇了空前的冲击。不断强调法律领域的主观性、不确定性、差异性、不可预测性等等。在法律解释领域,由于不断地引介哲学解释学的观念,法律界人士开始利用哲学解释学的资源。哲学解释学不承认客观重构的可能,强调作者独立于文本和自我立法,造成法律解释的任意。站在维护法治的立场上,国内外诸多学者在质疑声中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法律领域的客观性问题,然而,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对法律领域客观性问题进行梳理,对于反思当下中国的法治具有知识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法学 法律解释 法律领域客观性 法治
下载PDF
论法律援助对象
19
作者 张嘉军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2期45-49,共5页
法律援助对象是建立并完善法律援助制度首要解决的问题,我国法律援助刚刚起步,而我国有关法律援助对象的诸多问题尚在探讨之中,为进一步在理论上廓清对法律援助对象的认识,本文对我国法律援助对象的概念1范围及如何确定各地援助对... 法律援助对象是建立并完善法律援助制度首要解决的问题,我国法律援助刚刚起步,而我国有关法律援助对象的诸多问题尚在探讨之中,为进一步在理论上廓清对法律援助对象的认识,本文对我国法律援助对象的概念1范围及如何确定各地援助对象等问题加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对象 非法人团体 属人原则 属地原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