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散光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玉宏 孙兴怀 周行涛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535-538,共4页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LaserSubepithelialKeratomileusis ,LASEK)治疗近视散光的疗效。方法  2 2 5例 42 3眼行LASEK术 ,术前裸眼视力 (UncorrectedVisualAcuity ,UCVA) 0 0 1~ 0 8,平均 0 2± 0 16,最...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LaserSubepithelialKeratomileusis ,LASEK)治疗近视散光的疗效。方法  2 2 5例 42 3眼行LASEK术 ,术前裸眼视力 (UncorrectedVisualAcuity ,UCVA) 0 0 1~ 0 8,平均 0 2± 0 16,最佳矫正视力 (BestCorrectedVisualAcuity ,BCVA )0 5~ 1 5 ,平均 1 14± 0 18。术前近视度数 -0 2 5~ -10 75D ,平均 -4 2 2± -1 88D ,散光度数 -0 2 5~ -5 0 0D ,平均 -1 0 4± -0 74D。随访 3~ 12月。结果 术后裸眼视力 0 2~ 1 5 ,平均 1 0 6± 0 18。术后 3 89眼 ( 92 % )有轻度不适。术后 2 1眼出现haze ,0 5级 15眼 ,1 0级 4眼 ,2 0级 2眼。结论 LASEK兼具了PRK和LASIK的优点 ,无严重并发症 ,手术预测性好 ,是一种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近视 散光 LASIK角膜瓣
原文传递
LASEK、PRK和LASIK治疗中低度近视的比较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晓峰 李龙标 马晓玲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46-48,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碰光性角膜切削术(PRK)、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中低度近视临床疗效。方法LASEK组58例(112眼)随访3-9月,PRK、LASIK组各120眼随访1a以上,观察分析术后疼痛症状,裸眼视力及角膜... 目的对比分析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碰光性角膜切削术(PRK)、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中低度近视临床疗效。方法LASEK组58例(112眼)随访3-9月,PRK、LASIK组各120眼随访1a以上,观察分析术后疼痛症状,裸眼视力及角膜混浊情况。结果术后1d出现疼痛症状:LASEK组:81眼(72.3%),PRK组120 眼(100.0%),LASIK组13眼(10.8%);术后3d裸眼视力≥0.8:LASEK组24眼(21.4%),PRK组27眼(22.5%),LASIK组113 眼(94.2%);术后3月存在角膜Haze:LASEK组31眼(27.6%)、PRK组94眼(78.3%),LASIK组0眼。结论LASEK后疼痛症状、角膜Haze明显减轻,疗效优于PRK;LASEK与LASIK相比没有角膜瓣相关并发症,早期视力恢复较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ek PRK LASIK 治疗 中低度近视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 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下载PDF
LASIK和LASEK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和前房变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朱冉 刘庆淮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9期584-588,共5页
目的应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研究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和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r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前房深度的变化,探讨准分子激光手... 目的应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研究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和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r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前房深度的变化,探讨准分子激光手术对眼前段结构变化的影响。方法对69例(138眼)施行LASIK或LASEK手术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应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检测角膜厚度、角膜后表面高度、前房深度的变化。结果 LASIK、LASEK术后1个月、3个月角膜后表面高度均略微增高,LASIK术后1个月与3个月的前凸量分别为(1.89±3.24)μm与(1.18±2.33)μm,LASEK术后1个月与3个月的前凸量分别为(1.07±2.27)μm与(1.12±2.05)μm;术中切削比例对后表面高度的变化影响达到66.18%,术前屈光度对后表面高度的变化影响达到29.31%;LASIK术前、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前房深度分别为(3.24±0.27)mm、(3.18±0.26)mm和(3.18±0.27)mm;LASEK术前、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前房深度分别为(3.20±0.27)mm、(3.16±0.26)mm和(3.15±0.27)mm;LASIK、LASEK术后1个月、3个月前房深度变浅。结论 LASIK、LASEK术后均表现为角膜后表面微量前移,LASEK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变化较LASIK更小;切削比例是影响角膜后表面变化最大的因素,两种手术方式术后前房变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 角膜后表面 前房
下载PDF
LASEK术后Haze的防治研究现状 被引量:7
4
作者 姜尚萍 胡继权 +1 位作者 谢思健 谢文军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09年第3期183-186,共4页
随着准分子激光矫正手术的广泛开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K)后出现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的病例亦逐渐增多,一直是眼视光学医生面临的一大难题。研究表明,Haze的出现与很多因素有关,如高度近视、过敏症、自身免疫疾病... 随着准分子激光矫正手术的广泛开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K)后出现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的病例亦逐渐增多,一直是眼视光学医生面临的一大难题。研究表明,Haze的出现与很多因素有关,如高度近视、过敏症、自身免疫疾病等高危因素、角膜细胞凋亡机制、手术方式、角膜损伤修复过程。对其防治及LASEK术后合理使用中药的研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并逐渐成为了近几年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 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 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 近视
下载PDF
LASEK和TransPRK及FS-LASIK术后角膜屈光力及视觉质量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方薇 孙冉 +1 位作者 张伟 陈旭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870-875,共6页
目的:比较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ransPRK)、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三种角膜屈光手术术后角膜屈光力及视觉质量。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21-01/2022-12在我院择... 目的:比较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ransPRK)、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三种角膜屈光手术术后角膜屈光力及视觉质量。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21-01/2022-12在我院择期行角膜屈光手术的232例464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选择手术方式不同分为LASEK组70例140眼、TransPRK组76例152眼、FS-LASIK组86例172眼。比较三组患者术前,术后1、3 mo时裸眼视力(UCVA)、视觉质量、生物力学稳定性、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Ⅰt)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术后1、3 mo三组患者裸眼视力较术前均改善,全角膜总高阶像差、球差、水平彗差、垂直彗差均升高,生物学稳定性均降低(均P<0.05)。术后3 mo, TransPRK组、LASEK组生物学稳定性均高于FS-LASIK组(均P<0.05),TransPRK组生活质量评分较LASEK组及FS-LASIK组高(P<0.05)。手术前后三组患者BUT、SⅠt比较均无差异(均P>0.05)。结论:LASEK、TransPRK、FS-LASIK三种角膜屈光手术治疗屈光不正疗效确切,在改善裸眼视力和提高视觉质量方面结果相似,但TransPRK、LASEK较FS-LASIK具有更稳定的生物力学性能,且TransPRK组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 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ransPRK) 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 角膜屈光手术 角膜屈光力 视觉质量
下载PDF
高曲率近视患者行FS-LASIK和LASEK屈光术后对患者角膜、前房形态变化的影响
6
作者 崔燕 刘红杰 +3 位作者 张珍珍 张亚娟 韩君 任延军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2期1627-1631,共5页
目的分析高曲率近视患者行飞秒激光辅助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和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屈光术后对患者角膜、前房形态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2月在本院行屈光手术治疗的75例(150眼)近视患者纳入研究。根... 目的分析高曲率近视患者行飞秒激光辅助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和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屈光术后对患者角膜、前房形态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2月在本院行屈光手术治疗的75例(150眼)近视患者纳入研究。根据角膜前表面陡峭曲率将其分为正常曲率组(30例60眼)和高曲率组(45例90眼)。所有患者均进行FS-LASIK或LASEK屈光手术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角膜形态、前房形态、眼表状态及安全性。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1、3、12个月的角膜后表面高度、中央前房深度(ACD)、前房容积(ACV)、房角宽度(ACA)及术后12个月与术前变化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3个月、12个月与术前后表面曲率变化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实验(LST)下降,角膜荧光素染色实验(FL)、眼表疾病指数(OSDI)升高(P<0.05),但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高曲率和正常曲率近视患者临床进行FS-LASIK或LASEK治疗,患者术后均可达到安全、有效的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辅助原位角膜磨镶术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 高曲率近视 角膜形态 前房形态 安全性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治疗薄角膜厚度近视的疗效
7
作者 刘晶 郑晓亮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959-1963,共5页
目的:对比研究经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治疗正常角膜厚度近视和薄角膜厚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对照研究。选取2023-06/2024-02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3医院眼科行LASEK手术的患者55例103眼。... 目的:对比研究经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治疗正常角膜厚度近视和薄角膜厚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对照研究。选取2023-06/2024-02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3医院眼科行LASEK手术的患者55例103眼。根据中央角膜厚度不同分为薄角膜厚度(460-499μm)近视组27例50眼,正常角膜厚度(500-550μm)近视组28例53眼。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 wk, 1、2、3、4 mo进行随访,记录两组术后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等效球镜度(SE)、剩余角膜厚度、眼压(IOP)、角膜刺激症状及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情况,计算安全性指数和有效性指数。对两组所测得的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性别构成比、年龄、SE、裸眼视力、BCVA相比均无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UCVA组间和交互作用相比均无差异(均P>0.05),时间比较有差异(P<0.001),术后UCVA均较术前改善。两组患者术后4 mo安全性指数和有效性指数比较均无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SE交互作用相比无差异(P>0.05),组间和时间比较均有差异(均P<0.05),术后SE均较术前明显降低,薄角膜厚度近视组术后早期有轻度近视漂移。两组患者手术前后ΔIOP组间、时间和交互作用相比均无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角膜刺激症状和角膜发生haze情况比较均无差异(均P>0.05)。术后剩余角膜厚度与术前角膜厚度、术前SE、术后4 mo SE、术后4 mo IOP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LASEK治疗薄角膜厚度近视与治疗正常角膜厚度近视一样的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 近视 薄角膜 安全性 有效性
下载PDF
非球面切削LASEK和LASIK治疗不同厚度角膜的高度近视 被引量:2
8
作者 朱云喜 金敏 +3 位作者 王小园 高宗银 杨为中 朱远军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37-639,共3页
目的 探讨角膜波前像差联合Q值优化的非球面切削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切削术(LASEK)与角膜波前像差联合Q值优化的非球面切削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分别治疗角膜薄(〈500μm)和角膜厚(〉500μm)的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角膜波前像差联合Q值优化的非球面切削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切削术(LASEK)与角膜波前像差联合Q值优化的非球面切削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分别治疗角膜薄(〈500μm)和角膜厚(〉500μm)的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 选取角膜厚度薄的高度近视患者行LASEK治疗25例(42只眼),角膜厚的高度近视患者38例(65只眼),比较术前视力、年龄、角膜厚度、切削厚度、剩余角膜厚度、等效球镜度、球差、慧差、总阶像差,术后2周,4周,3月,6月的视力,比较术后6月两组视力、等效球镜度、球差、慧差、总阶像差、HAZE等级.结果 两种手术方式术后6月内的视力,术后6月的等效球镜度、球差、慧差、总阶像差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高度近视具有相同均具有很高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可预测性且两组具有相同的临床疗效.结论 非球面切削的LASEK治疗角膜薄的高度近视与非球面切削的LASIK治疗角膜厚的高度近视具有相同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薄 高度近视 非球面切削 LASIK lasek 像差
原文传递
高度近视LASIK与LASEK术后角膜地形图的变化 被引量:2
9
作者 马红利 李世洋 +2 位作者 肖建和 赵爱红 徐珂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0年第7期501-505,共5页
目的分析高度近视LASIK与LASEK术后角膜地形图的变化,评价LASEK治疗高度近视的效果。方法选取接受准分子激光高度近视矫正术的连续性病例68例(125眼)。术前等效球镜值为-6.00D~-12.00D,平均(-8.91±2.12)D。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LA... 目的分析高度近视LASIK与LASEK术后角膜地形图的变化,评价LASEK治疗高度近视的效果。方法选取接受准分子激光高度近视矫正术的连续性病例68例(125眼)。术前等效球镜值为-6.00D~-12.00D,平均(-8.91±2.12)D。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LASEK组和LASIK组。比较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患者角膜地形图的变化。结果两组术前角膜地形图均以不对称领结型为主,LASEK组为55.6%,LASIK组为54.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两组均以平滑型为主,LASEK组为79.2%,LASIK组为83.0%,两组均无偏中心切削或中央岛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组中的半环型均向平滑型转变。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与术前相比,两组模拟角膜镜度数(simk)的等效值、Simk差值明显减小,角膜不规则指数(CIM)明显增高,角膜形态因子(SF)向负值改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LASEK组CIM值、Simk差值、SF绝对值均高于LASIK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和6个月LASEK组CIM值低于LASIK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imk差值、Simk等效值及SF绝对值与LASIK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SEK治疗高度、超高度近视术后角膜地形图形态较LASIK平整、规则。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磨镶术(lasek) 角膜地形图 近视 高度
原文传递
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后视野的改变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丽萍 陈佳佳 黄振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1047-1049,共3页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对中高度近视及散光患者30°中心视野的影响。方法:将实施LASEK的近视及散光患者分为中度近视组和高度近视组:Ⅰ组28眼,近视-2.50^-6.00DS;Ⅱ组100眼,近视-6.25^-14.00DS。术前、术后1wk,6mo...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对中高度近视及散光患者30°中心视野的影响。方法:将实施LASEK的近视及散光患者分为中度近视组和高度近视组:Ⅰ组28眼,近视-2.50^-6.00DS;Ⅱ组100眼,近视-6.25^-14.00DS。术前、术后1wk,6mo使用Oc-topus1-2-3视野计行自动静态视野检查。观察指标包括0°~15°中心视野平均敏感度(mean sensitivity,MS)和15°~30°中心视野平均敏感度。以术后1wk,术后6mo与术前平均敏感度差值(△MS)进行配伍组设计的两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时用SNK法行两两比较。结果:术后1wk患者裸眼视力均达到0.8以上者分别为78%和39.0%,6mo后视力在0.8以上者分别为93%和56.0%。Ⅰ组:术后1wk0°~15°中心视野MS改变无显著性,15°~30°中心视野MS有所下降;术后6mo0°~15°及15°~30°中心视野△MS均无显著差异。Ⅱ组:术后1wk0°~15°及15°~30°中心视野MS均有下降;术后6mo0°~15°中心视野△MS仍具有统计学意义,15°~30°中心视野△MS无显著差异。结论:自动静态视野检查可检出高度近视患者LASEK术后0°~15°中心视野视野改变,术后6mo虽有回升趋势,但仍低于术前水平。因此,本研究认为近视尤其是高度近视患者进行视野检查,对屈光性角膜手术的筛选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视野 近视 屈光性手术
下载PDF
LASEK术中术后角膜上皮瓣异常及其预防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乔宝笛 帖彪 陈鹏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09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分析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的角膜上皮瓣异常的类型、产生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观察行LASEK的161例(320眼)近视术中术后的角膜上皮瓣异常情况,分析其原因,并观察术后视力、角膜刺激症状及上皮下雾状浑浊。结果2... 目的分析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的角膜上皮瓣异常的类型、产生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观察行LASEK的161例(320眼)近视术中术后的角膜上皮瓣异常情况,分析其原因,并观察术后视力、角膜刺激症状及上皮下雾状浑浊。结果21眼术中出现上皮瓣异常,包括上皮瓣不完整、瓣撕离破碎、瓣游离。10眼术后出现上皮瓣异常,包括瓣皱褶、接触镜脱落、上皮瓣脱落及局部上皮延迟愈合。结论LASEK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屈光手术,但完好的角膜上皮瓣是LASEK优越性的基础。熟练掌握手术技巧,保持术中术后上皮瓣的完整,预防及正确处理各种上皮瓣异常,是LASEK成功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上皮瓣 异常
原文传递
探讨丝裂霉素C在预防准分子激光皮下角膜磨镶术后haze形成的效果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朝 《中国伤残医学》 2013年第6期41-42,共2页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MVC)在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2012年140例(280只眼睛)患者根据临床资料分为2组,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手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MVC)组80例(160只眼...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MVC)在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2012年140例(280只眼睛)患者根据临床资料分为2组,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手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MVC)组80例(160只眼睛);对照组60例(120只眼睛)不使用任何药物,术后观察2组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形成、角膜上皮的愈合时间以及视力的恢复情况。结果:LASEK手术后,MVC组1个月、3个月、6个月检查眼睛治疗效果,0级和0.5级治愈数目较多。未使用任何药物进行治疗的效果一般,1级和2级数目较多。因此可以证明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手术应用MVC组轻于对照组。结论:LASEK手术应用0.02%MVC手术后haze形成安全有效,术后视力恢复良好没有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下角膜磨镶术 丝裂霉素 雾状混浊
原文传递
LASEK治疗高度近视的适宜屈光度范围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达宁 秦海翔 +2 位作者 于丽娜 冷赢 张延奎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73-974,共2页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治疗高度近视的适宜屈光度范围。方法对55例(109只眼)高度近视患者行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按术前等值屈光度分为3组。术后随诊12个月。研究术后效果并加以比较。结果术后第12个月裸眼...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治疗高度近视的适宜屈光度范围。方法对55例(109只眼)高度近视患者行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按术前等值屈光度分为3组。术后随诊12个月。研究术后效果并加以比较。结果术后第12个月裸眼视力达最佳矫正视力:Ⅰ组75.0%,Ⅱ组72.5%,Ⅲ组48.5%。第12个月屈光度≤±1.0D:Ⅰ组80.56%、Ⅱ组75.00%、Ⅲ组51.52%。术后屈光回退值Ⅲ组最大。以上各项Ⅰ组、Ⅱ组与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Ⅱ组haze发生少,程度轻,Ⅲ组haze较重。3组均无圆锥角膜发生,无严重术后眩光及夜间视力下降主诉。结论LASEK术治疗-8.00--12.00D近视疗效较好,治疗超过-12.00D的近视有发生较严重的屈光回退及haze等并发症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 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高度近视
原文传递
LASEK术后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帖彪 乔宝笛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09年第6期437-439,共3页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后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的发生情况及治疗结果。方法对行LASEK术的416眼术后滴用皮质类固醇(0.1%氟米龙)滴眼液4个月,观察眼压变化,对高眼压者给予治疗。结果18眼发生了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后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的发生情况及治疗结果。方法对行LASEK术的416眼术后滴用皮质类固醇(0.1%氟米龙)滴眼液4个月,观察眼压变化,对高眼压者给予治疗。结果18眼发生了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发生率为4.33%,经停用皮质类固醇滴眼液,给予0.5%噻吗心安滴眼液滴眼,仅1例加服醋甲唑胺,眼压均降至正常,视力完全恢复。结论术后定期随访,及时发现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治疗后不影响视力恢复。术前认真检查发现可疑病人,术后定期随访,有助于提高LASEK治疗近视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近视 高眼压 皮质类固醇性
原文传递
围手术期护理对化学法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的疗效的影响
15
作者 付晓娜 李爱华 迟明美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31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对进行化学法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的患者实行手术前后的个体化护理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对750例,共1500只眼接受LASEK手术患者采取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观察患者术中的配合,术后的心理反应及疗效。结果手术前后的充... 目的探讨对进行化学法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的患者实行手术前后的个体化护理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对750例,共1500只眼接受LASEK手术患者采取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观察患者术中的配合,术后的心理反应及疗效。结果手术前后的充分健康宣教,能使患者消除恐惧心理,术中配合好,医师满意度高,加强自我护理的能力,加快术后恢复,术后定期复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所有患者的裸眼视力均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0.6~1.5。结论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使患者减少心理应激反应,增强手术信心,能使患者术中更好的配合,掌握自我保健知识和技能,使LASEK治疗近视获得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 护理 近视 化学法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的临床研究
16
作者 帖彪 乔宝笛 陈鹏 《医药论坛杂志》 2009年第4期14-16,共3页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r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43例(284眼)近视眼患者施行LASEK术,并观察术后裸眼视力及各种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视力恢复良好,术后1个月263眼(91.0%)裸眼视力(...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r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43例(284眼)近视眼患者施行LASEK术,并观察术后裸眼视力及各种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视力恢复良好,术后1个月263眼(91.0%)裸眼视力(UCVA)达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CVA),但术中术后也有角膜上皮瓣异常、角膜上皮下雾状浑浊(haze)等并发症。结论LASEK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屈光手术,但也应积极地预防一些并发症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近视 疗效
原文传递
未行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的原因分析
17
作者 王宏英 王大军 +1 位作者 张艳霞 高宁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0年第4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已行术前检查的近视患者未实施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的具体原因。方法对78例患者经术前系统检查以及术前谈话后未实施手术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78例中角膜屈光力较高16例(20.51%);圆锥角膜2例(2.56... 目的探讨已行术前检查的近视患者未实施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的具体原因。方法对78例患者经术前系统检查以及术前谈话后未实施手术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78例中角膜屈光力较高16例(20.51%);圆锥角膜2例(2.56%);最佳矫正视力〈0.5的13例22眼(16.67%);对手术有顾虑12例(15.38%);眼底病变10例(12.82%);角膜厚度不足8例(10.26%);眼压高7例(8.97%);对疼痛恐惧6例(7.69%);度数不稳定4例(5.13%)。结论LASEK是一种选择性手术,必须进行严格的术前检查和医患沟通,严格掌握手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近视 适应证
原文传递
紫杉醇对LASEK术后家兔角膜后表面形态变化的影响
18
作者 王乾 林慧 +1 位作者 李咏 毕占京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0年第4期102-105,共4页
目的:观察紫杉醇对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r 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后家兔角膜后表面形态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7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纳入研究,建立兔眼LASEK模型,给予双眼-10D的LASEK手术治疗,随机分为3组,每组9只... 目的:观察紫杉醇对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r 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后家兔角膜后表面形态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7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纳入研究,建立兔眼LASEK模型,给予双眼-10D的LASEK手术治疗,随机分为3组,每组9只兔(18只眼),对照方式选择自身对照法,A组术中使用紫杉醇,B组术中使用丝裂霉素C(MMC),C组使用平衡盐液(BSS)作为阴性对照组,比较三组术后角膜后表面地形、角膜后表面前凸指标(Diff)、角膜后表面规则指数(Lrreg),并观察3组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分级。结果:A组与B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岛形所占比例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3个月角膜后表面地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Dif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与术后3个月,三组Lrre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A组与B组Lrreg明显小于C组(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Haze分级明显优于C组(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3个月Haze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可有效抑制LASEK术后家兔角膜Haze形成,减少对角膜后表面形态的影响,效果与MMC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丝裂霉素C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 家兔 角膜 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
下载PDF
薄角膜近视病人行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的护理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宏英 荆风英 任清梅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10年第1期207-209,共3页
[目的]探讨薄角膜近视病人行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8例(95眼)薄角膜近视病人术前严格检查和精心准备,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病人紧张、恐惧情绪;术中密切护理配合;术后予以健康指导及定期复查。[结果]48... [目的]探讨薄角膜近视病人行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8例(95眼)薄角膜近视病人术前严格检查和精心准备,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病人紧张、恐惧情绪;术中密切护理配合;术后予以健康指导及定期复查。[结果]48例(95眼)术后随访6个月,全部病人裸眼视力好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达到了预期目的,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良好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 薄角膜 近视 护理
下载PDF
眼科LASIK与LASEK手术治疗高度近视眼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20
作者 金丽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15期87-88,共2页
目的研究眼科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与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治疗高度近视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高度近视眼患者96例,将45例接受LASIK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LASIK组,另将51例接受LASEK手术... 目的研究眼科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与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治疗高度近视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高度近视眼患者96例,将45例接受LASIK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LASIK组,另将51例接受LASEK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LASEK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术后1个月,LASIK组的角膜后表面前隆高度、UCVA明显高于LASEK组(P<0.05)。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LASIK组的泪液分泌量明显少于LASEK组(P<0.05)。LASEK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LASIK组(P<0.05)。结论 LASIK术后患者裸眼视力恢复较快,但术后早期的角膜后表面前隆更明显,LASEK术的并发症比LASIK术少,其对泪液分泌量影响较LASIK术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 高度近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