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存在主义现象学的景观体验和场所意义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茌文秀 林广思 《风景园林》 2021年第1期99-103,共5页
现象学在存在层面为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提供了围绕体验和场所意义的解读方法,然而在国内有关景观感知的研究中,尚缺乏从对“存在”概念的深入理解中解读景观体验及场所意义的研究。从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出发,对“存在”层面的景观... 现象学在存在层面为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提供了围绕体验和场所意义的解读方法,然而在国内有关景观感知的研究中,尚缺乏从对“存在”概念的深入理解中解读景观体验及场所意义的研究。从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出发,对“存在”层面的景观进行解读,指出真实性是进入和理解现象学中景观体验的途径。从客观真实性、建构真实性、存在真实性3个关于真实性的维度对景观体验进行系统的解读,并以真实性体验为基础,建构出景观对于参与者的意义,包括感官享受、情感联结、自我探索3个层次,为景观体验和场所意义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体验 场所意义 存在主义现象学 海德格尔 真实性
下载PDF
景观生态学的实验研究方法综述 被引量:20
2
作者 沈泽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69-774,共6页
实验是生态学研究的基本途径之一 ,对其理论的检验和发展至关重要。 2 0世纪 80年代后期 ,实验研究途径开始应用于景观生态学 ,至今方兴未艾。近年来 ,“景观”的生态学内涵更加强调“不同尺度上的空间异质性”。而研究对象的尺度和空... 实验是生态学研究的基本途径之一 ,对其理论的检验和发展至关重要。 2 0世纪 80年代后期 ,实验研究途径开始应用于景观生态学 ,至今方兴未艾。近年来 ,“景观”的生态学内涵更加强调“不同尺度上的空间异质性”。而研究对象的尺度和空间异质性往往正是景观生态学实验设计和操作所面临的困难。自然界景观格局与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自相似结构为景观生态实验设计提供了可行性。现有的景观生态学实验方法可分为 3类 :野外比较观测性实验仍是目前应用较多的方法 ;操作性实验设计更严密 ,结果更可靠 ,但受现实条件的限制更大 ;计算机模拟实验是克服实验条件的困难的一个替代途径 ,并对理论的检验与发展特别有用。这 3类实验方法各自存在不同的优势和局限 ,彼此难以替代。景观生态实验方法主要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实验中借鉴并发展而来 ,但其实验设计在科学问题和操作尺度上具有显著的特点。从空间范畴来讲 ,景观生态实验包含斑块、边界、景观、斑块景观 4种 ,其所对应的生物群体组织水平、实验设计所涉及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都有所不同。多尺度的对比实验有助于了解生态现象与机制的尺度推移规律 ,是目前实验研究的难点和焦点之一。实验模型系统 (EMS)途径来源于生态系统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实验 尺度 对比观测性实验 操作性实验 计算机模拟实验 实验模型系统
下载PDF
面向公众健康的城市公园景观体验及游憩行为研究 被引量:31
3
作者 陈筝 孟钰 《风景园林》 2020年第9期50-56,共7页
城市中的绿色开放空间,尤其是公园,是城市居民健康的重要支撑之一。为了解城市居民如何利用绿色开放空间满足自己的健康需求,选取了4个上海城市公园作为研究对象,包括全市性、区域性综合公园和专类公园。调查了公园使用者的健康状况、... 城市中的绿色开放空间,尤其是公园,是城市居民健康的重要支撑之一。为了解城市居民如何利用绿色开放空间满足自己的健康需求,选取了4个上海城市公园作为研究对象,包括全市性、区域性综合公园和专类公园。调查了公园使用者的健康状况、景观体验需求和游憩行为,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公园使用者主要存在3方面健康问题;2)使用者对绿色开放空间的景观体验需求主要体现为自然和社会2方面;3)调查的绿色开放空间主要涉及四大类游憩活动。通过交叉分析进一步发现有健康问题的居民对于景观体验自然度的需求更高;而且会更倾向于远离社交的低强度、自然游憩活动。在进一步分析的基础上,从公众健康的景观体验和游憩角度对公园设计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和健康 绿色开放空间 城市公园 景观体验 游憩行为
下载PDF
苏州留园的非透视效果 被引量:23
4
作者 冯仕达 刘世达 孙宇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6-39,共4页
分析了苏州留园的现状,并以非透视效果为焦点。要旨有二:首先,在前辈学者对留园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图像系统和分析要点的新认识;其次,阐明留园现状所展示的非透视效果,突出平面图和照片提供的具体认识及其差别。在这其中包含2个问题... 分析了苏州留园的现状,并以非透视效果为焦点。要旨有二:首先,在前辈学者对留园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图像系统和分析要点的新认识;其次,阐明留园现状所展示的非透视效果,突出平面图和照片提供的具体认识及其差别。在这其中包含2个问题:如何看待正投影图和摄影对园林体验昕带来的影响、以及非透视效果的分析要点是什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园林 留园 非透视效果 空间深度 园林体验
原文传递
基于公共健康需求的城市社区公园景观设计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琳 刘苏燕 +1 位作者 贾虎 张廷华 《中国城市林业》 2020年第6期49-54,共6页
文章以上海4个社区公园为例,采取压力值作为公共健康的测试指标,聚焦社区公园的具体景观要素和设计形态,对其不同景观环境下人体的肌肉导电率、心率变异性和手指温度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社区公园中的半开放空间、景观水体有... 文章以上海4个社区公园为例,采取压力值作为公共健康的测试指标,聚焦社区公园的具体景观要素和设计形态,对其不同景观环境下人体的肌肉导电率、心率变异性和手指温度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社区公园中的半开放空间、景观水体有利于游人减缓压力;而车行道路会增加周边活动游人的生理压力,石子路面会增加游人行走的精神负荷。在此基础上,以定量化的生理指标实测数据为支撑,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社区公园健康性的设计策略,以发挥社区公园对城市公共健康的积极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公园 公共健康 景观感受 健康设计
下载PDF
布景·在场·共享:滨水工业遗产作为城市景观的演进 被引量:10
6
作者 朱怡晨 李振宇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6-91,共6页
从景观体验的角度,探讨滨水工业遗产体验方式的演变,及其对景观设计手法的影响。基于历史研究、类型学和案例比较的方法,提出滨水工业遗产作为城市景观的演进有3个阶段:布景-在场-共享。布景式的如画“景观”与在场式的体验“观景”,是... 从景观体验的角度,探讨滨水工业遗产体验方式的演变,及其对景观设计手法的影响。基于历史研究、类型学和案例比较的方法,提出滨水工业遗产作为城市景观的演进有3个阶段:布景-在场-共享。布景式的如画“景观”与在场式的体验“观景”,是滨水工业遗产景观体验中相互交织的2条重要线索。进入信息时代,虚实交互的“共享”成为滨水工业遗产新的体验方式,改变了空间认知、组织和形式的塑造。通过对景观体验演化的技术驱动、价值转换和空间特征进行剖析,为设计师在处理滨水工业遗产景观体验方式和景观设计方法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滨水工业遗产 城市景观 景观体验 布景 在场 共享
下载PDF
数字化背景下人机交互对景观感知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张洋 葛梦婷 +1 位作者 董孟斌 沈熙为 《风景园林》 2022年第9期48-54,共7页
数字时代背景下,人机交互不断革新人们与环境之间的交互方式,让人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感知景观。为了系统性厘清人机交互如何作用于景观感知,首先,分析了人机交互对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体验需求的影响。其次,基于人机交互的作用媒... 数字时代背景下,人机交互不断革新人们与环境之间的交互方式,让人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感知景观。为了系统性厘清人机交互如何作用于景观感知,首先,分析了人机交互对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体验需求的影响。其次,基于人机交互的作用媒介和机制,从多源数据拓展空间信息范围(感知维度)、多通道交互增强感官体验(感知方式)、实时计算强化动态响应过程(感知过程),以及情感计算触发情感反馈(感知效果)4个层面,提出人机交互对景观感知的影响。最后,探讨未来在新信息技术、新交互方式、新智能反馈、新情感触发的背景下,人机交互可为景观感知创造更多的可能性,为风景园林研究方向拓展和设计创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数字技术 人机交互 景观感知 景观体验 交互景观
下载PDF
论景观意象的知觉感知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璇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6-163,共8页
景观意象是研究城市独特性的重要内容,而知觉感知是对景观实体各方面感觉特性整体、综合的反应,是景观体验时最初的直观感受,对意象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从景观实体与知觉意象,空间知觉与身体意象,知觉意象与感官组织三个方面,深入剖析... 景观意象是研究城市独特性的重要内容,而知觉感知是对景观实体各方面感觉特性整体、综合的反应,是景观体验时最初的直观感受,对意象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从景观实体与知觉意象,空间知觉与身体意象,知觉意象与感官组织三个方面,深入剖析景观体验过程中知觉感知对意象形成的影响,从知觉感知的层面挖掘提升城市意象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意象 景观体验 知觉 身体 空间感知
下载PDF
景观感知视角下的中国传统八景现象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王先龙 《中外建筑》 2017年第3期51-54,共4页
"八景"多见于各地地方志中,对中国传统八景现象的景观感知进行考察。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时间觉以及联觉的多感官景观体验的角度,分析传统八景文化现象,归纳出多感官景观体验的特征。旨在通过中国传统八景文化中多感... "八景"多见于各地地方志中,对中国传统八景现象的景观感知进行考察。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时间觉以及联觉的多感官景观体验的角度,分析传统八景文化现象,归纳出多感官景观体验的特征。旨在通过中国传统八景文化中多感官景观体验的分析,对乡土景观地域化设计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景 感知 六觉 景观体验
下载PDF
城市公园视听感知品质评价研究——以成都环城生态区为例 被引量:7
10
作者 邵钰涵 薛贞颖 +1 位作者 蒿奕颖 殷雨婷 《风景园林》 2022年第9期26-32,共7页
随着城市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人们愈发重视景观所能带来的丰富感官体验,以往视觉环境特征主导的城市公园营造方法难以满足人们的更高需求。视觉和听觉作为人们最主要的环境信息感知途径,探索二者与景观体验之间的关系可为优化城市公园... 随着城市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人们愈发重视景观所能带来的丰富感官体验,以往视觉环境特征主导的城市公园营造方法难以满足人们的更高需求。视觉和听觉作为人们最主要的环境信息感知途径,探索二者与景观体验之间的关系可为优化城市公园视听感知品质提供新的视角。研究选取了视景感知、声景感知、声源感知和公园功能特征4个维度共计13项指标,对公园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成都环城生态区内3类具有不同主导功能的公园视听感知品质进行评价,探索各维度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总体感知评价的影响。结果发现当公园主导功能特征与其视景、声景协调时,呈现的总体评价结果相对较好,且不同功能城市公园视听感知品质的影响因素、影响方式均不相同。研究在揭示案例公园视听感知品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利用视听交互影响间接提升公园景观体验的思路,为优化不同功能城市公园视听感知品质提供科学依据和灵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公园 视听交互 感知品质 景观体验 功能特征
下载PDF
视障者参与的城市公园景观感知与体验 被引量:4
11
作者 谢秀丽 刘冰 《风景园林》 2023年第3期113-121,共9页
【目的】探究视障者在城市公园的感知与体验,了解视障者理解和诠释景观的方式,这对提升公园无障碍环境品质十分重要。【方法】组织视障者在广州市云台花园进行景观漫步游览体验,依据其行为模式、感知和体验,分析视障者的公园游览行为、... 【目的】探究视障者在城市公园的感知与体验,了解视障者理解和诠释景观的方式,这对提升公园无障碍环境品质十分重要。【方法】组织视障者在广州市云台花园进行景观漫步游览体验,依据其行为模式、感知和体验,分析视障者的公园游览行为、特征与情感。【结果】研究发现:1)视障者景观感知过程表现为“景观符号—经验感知—心理表征—自我想象”;2)视障者景观感知以游、感、思3个阶段的景观体验为重要内容,表现为物象、知觉、想象与情感的推进过程;3)视障者对过往的回忆与将来的想象情感反映强烈,景观情感更为突出。【结论】研究构建了视障者景观—感知—体验的关系,可为包容性公园景观及无障碍设计提供基础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健康景观 视障者 城市公园 景观感知 景观体验 无障碍设计 残疾人事业
下载PDF
现象学视角下的当代城市景观体验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畅 杜春兰 《新建筑》 2014年第6期136-139,共4页
当代城市景观在以空间生产为主导的快速城市化下,由地域和文化的融合转为全球化的时空分异。现象学的出现反映了城市环境中主体的失落和缺失,是对城市象征资本生产和消费的批判。在全球化宏观叙事下城市景观符号的生产和消费中,非线性... 当代城市景观在以空间生产为主导的快速城市化下,由地域和文化的融合转为全球化的时空分异。现象学的出现反映了城市环境中主体的失落和缺失,是对城市象征资本生产和消费的批判。在全球化宏观叙事下城市景观符号的生产和消费中,非线性的叙事方式、"超空间"的城市场景,以及视觉化的知觉系统导致城市体验中"场所精神"产生消解。因此,以现象学方法重构新的都市生活体验成为一条颇有意义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学 城市景观 景观体验 叙事 场景
下载PDF
动与静--《园冶》园说篇文句结构及论题刍议 被引量:5
13
作者 (澳大利亚)冯仕达 张鹏(译) 张思锐(校)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51-54,共4页
本文关注了17世纪的造园名著《园冶》,并以"园说"篇为焦点。要旨有二:首先,在各注家对《园冶》原文断句及标点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关于文句结构及暗含论题的新认识;其次,阐明原文动静交替的暗含视界(horizon),突出各种关乎文化... 本文关注了17世纪的造园名著《园冶》,并以"园说"篇为焦点。要旨有二:首先,在各注家对《园冶》原文断句及标点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关于文句结构及暗含论题的新认识;其次,阐明原文动静交替的暗含视界(horizon),突出各种关乎文化特征的前提。在这其中包含2个问题:1)在放弃三维透视空间作为园林设计的前提之后,讨论园林体验的主要理念是什么;2)如何看待原文中并未出现平面图和空间体验之间的逻辑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园冶》 “园说” 动观静观 园林体验 本体体验
下载PDF
基于景观感知评价的上海市非正式绿地空间优化及管理策略
14
作者 姜佳怡 汪慧心 +1 位作者 陈实 夏正伟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8-57,共10页
【目的】挖掘非正式绿地(informal green space,IGS)的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ES)价值,对缓解城市绿地供应不足、提升城市绿色空间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位于上海市的6个典型非正式绿地为例,采用统计分析、重要性-绩效... 【目的】挖掘非正式绿地(informal green space,IGS)的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ES)价值,对缓解城市绿地供应不足、提升城市绿色空间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位于上海市的6个典型非正式绿地为例,采用统计分析、重要性-绩效分析(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IPA)等多种分析方法,从整体评价和受访者群组分析2个层面揭示受访者感知的ES指标的丰度、多样性、一致性等指数的差异,以及其差异与不同IGS之间的联系。【结果】发现受访者对4个ES类别中12个指标的感知评价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受访者在所有样地中感知的支持服务发挥了高重要性-高绩效水平,支持服务可被认为是IGS提供的最重要、最高性能和最高优先级的ES类型。供给服务和文化服务被认为是非正式绿地中重要性最高但绩效较差的服务类型。【结论】提出了考虑样地关键要素差异化、介入用地管理和结合文化服务的优化及管理策略,结果对提供居民感知的ES视角下IGS空间的优化及管理策略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生态系统服务 非正式绿地 景观感知 景观体验 高密度城区
下载PDF
“关中八景”多感官景观体验 被引量:4
15
作者 宋霖 赵纪军 《华中建筑》 2019年第9期118-122,共5页
“关中八景”代表了我国风景资源集合和风景品鉴的传统范式,包含了丰富的多感官景观内容,也是关中地区自然环境变迁和城乡建设历史的真实写照。该文对历代“关中八景”的风景资源进行评价,厘清其中各种多感官景观内容,展现我国风景审美... “关中八景”代表了我国风景资源集合和风景品鉴的传统范式,包含了丰富的多感官景观内容,也是关中地区自然环境变迁和城乡建设历史的真实写照。该文对历代“关中八景”的风景资源进行评价,厘清其中各种多感官景观内容,展现我国风景审美中多感官参与、因景生情、由情入境之过程,反映关中地区自然山水肌理和城乡建设规模,为该地区范围内城市特色的塑造、景观风貌的提升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八景 风景资源评价 风景审美 多感官 景观体验
下载PDF
基于现象学存在论的罗浮山“洞天福地”景观空间演变研究
16
作者 王鑫 唐孝祥 舒畅 《古建园林技术》 2024年第4期75-80,共6页
为活态传承“洞天福地”的内在本质,发掘圣地景观的核心价值。选取中国洞天福地的典范罗浮山为研究对象,基于现象学“主客一体”的存在论,通过文本史料探究不同历史时期古人的体验活动对景观空间发展的影响,总结出(1)神圣体验和世俗体... 为活态传承“洞天福地”的内在本质,发掘圣地景观的核心价值。选取中国洞天福地的典范罗浮山为研究对象,基于现象学“主客一体”的存在论,通过文本史料探究不同历史时期古人的体验活动对景观空间发展的影响,总结出(1)神圣体验和世俗体验的历时性变化互动共推罗浮山景观空间营建过程;(2)圣俗体验的冲突使神圣空间由环境利用向场所营造演变;(3)世俗体验的不断融入使世俗空间逐渐多元化发展。有利于推动洞天福地的活态发展、文化传承和申遗实践,为我国山岳风景资源的保护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学 文化景观 洞天福地 景观体验 空间营建
下载PDF
当代中国园林艺术输出的具身转向——基于海外中国园林视角的探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晶 沈子晗 《风景园林》 2023年第3期48-54,共7页
【目的】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中国园林该以何种方式让世界认识东方文化中的价值与内涵成为重要课题。【方法】基于此观照,结合“具身认知”理论,对海外中国园林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具身性进行剖析,探讨在特定的园林空间中的身体... 【目的】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中国园林该以何种方式让世界认识东方文化中的价值与内涵成为重要课题。【方法】基于此观照,结合“具身认知”理论,对海外中国园林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具身性进行剖析,探讨在特定的园林空间中的身体体验。【结果】通过身体感知,仿古园林以精致的要素与空间组合展现“中国性”;通过意境隐喻,现代展园以崭新姿态传达中国的审美情怀与文化取向;通过体验互动,园林活动以具身表演与时空环境的深度融合将中国文化艺术推广至海外大众。【结论】最终可以发现:通过以上3种方式,海外中国园林在景观体验中成功挖掘了游客的认知并引发多样性的探索和想象,持续推动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景观体验 具身认知 景观评论 园林文化 海外中国园林
下载PDF
基于空间句法的视障群体街旁景观体验性评价
18
作者 韩林飞 沈璐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25-129,共5页
目前国视障群体占比高达0.9%,而户外导盲环境及视障群体景观体验设计仍面临导盲设施不完善、缺乏感官性体验等诸多挑战。以北京市官园桥周边15分钟生活圈为主要研究样本,利用Depthmap软件计算出视障者在该生活圈中两个地点之间(例如盲... 目前国视障群体占比高达0.9%,而户外导盲环境及视障群体景观体验设计仍面临导盲设施不完善、缺乏感官性体验等诸多挑战。以北京市官园桥周边15分钟生活圈为主要研究样本,利用Depthmap软件计算出视障者在该生活圈中两个地点之间(例如盲人按摩店到公园等)的最优路径,结合调研与访谈方式,构建视障群体对该出行路径的使用评价体系,从点状空间、线状空间、面状空间出发,提出视障群体景观体验设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障群体 景观体验 空间句法 15分钟生活圈 户外出行 智能化设计
原文传递
城市景观意象创构中的记忆与情感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璇 解丹 《建筑与文化》 2019年第11期101-102,共2页
景观意象创构是将人与景观作为一个动态连续的整体,从人景关系的角度出发,试图寻找一种解决城市景观模式化、去精神化以及人景间审美关系异化的方法。景观意象的形成始终浸透着情感与记忆,情感与记忆的激活使人景间从无交流、无反馈的... 景观意象创构是将人与景观作为一个动态连续的整体,从人景关系的角度出发,试图寻找一种解决城市景观模式化、去精神化以及人景间审美关系异化的方法。景观意象的形成始终浸透着情感与记忆,情感与记忆的激活使人景间从无交流、无反馈的状态转向精神交流与沟通。文章从情感与记忆交织、时间绵延与记忆变化、提示线索与意象投射三方面对景观意象创构中激活记忆与情感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意象 景观体验 情感 记忆 时间
下载PDF
凝视风景——眺望前方与关注当下
20
作者 莱蒙德.罗德沃尔德 李文 杨滨章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78-81,共4页
从4个方面探讨了以瑞士为代表的西方风景园林发展的特点与趋势。首先阐述了当下风景园林在城市发展和人们生活改善中所面对的窘境,即城市扩张带来的城市景观品质的日益降低和滥建观景平台对自然景观的破坏。其次回顾了人类对优美风景的... 从4个方面探讨了以瑞士为代表的西方风景园林发展的特点与趋势。首先阐述了当下风景园林在城市发展和人们生活改善中所面对的窘境,即城市扩张带来的城市景观品质的日益降低和滥建观景平台对自然景观的破坏。其次回顾了人类对优美风景的探索,总结出其中的4种经典风景模式,即田园牧歌式、崇高壮美式、风景如画式和浪漫风情式。再次,探讨了由于人类活动而引发的自然风景品质退化的原因与解决之道。最后提出风景园林师既要关注未来,更要关注当下的风景建设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观赏风景 风景模式 景观体验 风景保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