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术转型视角下传统佛寺园林国内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
作者 刘国维 陆琦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6-100,共5页
佛寺园林是风景园林学科的重要研究方向。20世纪以来传统佛寺园林研究适逢当时学术转型及其史学流变思潮,相关态势与其时学科分化及研究方法之转变并行不悖,值得以此为切入点研究发展脉络。从20世纪初至今的时间分期入手梳理佛寺园林相... 佛寺园林是风景园林学科的重要研究方向。20世纪以来传统佛寺园林研究适逢当时学术转型及其史学流变思潮,相关态势与其时学科分化及研究方法之转变并行不悖,值得以此为切入点研究发展脉络。从20世纪初至今的时间分期入手梳理佛寺园林相关研究成果,总结发现:70年代末以前寺园研究成果数量较少,尚有佛教园林研究专门化倾向,主要领域集中于建筑史学和造园学;70年代末至今的佛寺园林研究主要呈现佛道一体的园林叙述语境,但仍有学者以佛教为叙述逻辑进行园林研究且数量逐渐增多,该阶段研究内容与方法更为多元,为未来宗教主导下的寺园专门化研究指明了方向。意欲从学术与史学流变角度寻找佛寺园林的研究脉络、发展路径与热点方向,对寺园研究成果、经验进行一定的评析与体认,以期理清研究思路,不足之处请诸学者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学术转型 佛寺园林 进展述评
下载PDF
风景意象的“诗化”再现--明代北京佛寺园林的景观认知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源 李险峰 《风景园林》 2022年第4期128-133,共6页
作为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风景点及风景建筑,佛寺园林是古代城市风景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明代北京地区的佛寺园林为例,将826篇佛寺游览写景诗文作为研究材料,探究其中的历史景观认知内容:1)基于扎根理论编码方法,从诗文材料中提... 作为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风景点及风景建筑,佛寺园林是古代城市风景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明代北京地区的佛寺园林为例,将826篇佛寺游览写景诗文作为研究材料,探究其中的历史景观认知内容:1)基于扎根理论编码方法,从诗文材料中提取7566个原始文本节点,并梳理得到包含58类景观要素的11个景观范畴;2)基于Python语言编程与VOSviewer软件分析,获得由不同景观要素组成的6类风景意象;3)结合历史舆图和ArcGIS核密度分析,对每类风景意象的空间分布与景观特征进行解释。研究结论有助于从宏观层面理解北京佛寺园林的整体历史风貌特色,并为当代文化遗产的相关实践与研究提供审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明代北京 佛寺 景观认知 景观要素 风景意象
下载PDF
北京园林寺庙景观的公众认知与体验评价研究——以潭柘寺、八大处、大觉寺和红螺寺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源 李险峰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5-100,共6页
以北京潭柘寺、八大处、大觉寺和红螺寺为例,使用Python语言和R语言对4处园林寺庙的10785条游人网络点评进行分析,通过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情感分析和主题模型方法揭示此类寺庙景观在当今城市发展背景下的公众认知;在此基础上,构建当代... 以北京潭柘寺、八大处、大觉寺和红螺寺为例,使用Python语言和R语言对4处园林寺庙的10785条游人网络点评进行分析,通过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情感分析和主题模型方法揭示此类寺庙景观在当今城市发展背景下的公众认知;在此基础上,构建当代公众对园林寺庙景观的体验评价体系,通过问卷调研对相关游客的景观体验进行定量评价,并用重要性-绩效分析剖析各评价指标的优势与不足,以此从风景园林学角度揭示园林寺庙的当代保护与利用现状,为今后相关城乡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与研究提供审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园林寺庙 情感分析 主题模型 重要性-绩效分析
下载PDF
城市寺庙园林的整体性保护研究——以武汉市古德寺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魏雷 王玏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0-54,共5页
随着城市面貌的快速变化,城市寺庙园林的发展问题日趋严峻。文章阐述了城市寺庙园林保护与发展面临的问题、遭受破坏的原因以及如何进行整体性保护。以武汉市古德寺为例总结得出整体性保护需要结合寺庙园林文化、整合外部空间环境及探... 随着城市面貌的快速变化,城市寺庙园林的发展问题日趋严峻。文章阐述了城市寺庙园林保护与发展面临的问题、遭受破坏的原因以及如何进行整体性保护。以武汉市古德寺为例总结得出整体性保护需要结合寺庙园林文化、整合外部空间环境及探索多种保护途径,使之适应城市生活的变化,并与城市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寺庙园林 整体性保护 园林文化 城市寺庙 宗教文化 历史建筑
下载PDF
南北朝佛寺题咏诗初探 被引量:3
5
作者 陈自力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8-124,共7页
佛寺题咏诗产生于刘宋南齐之际 ,而盛行于南朝梁陈两代 ,就其内容构成而言 ,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既言佛理 ,又写景物 ,一类是不涉佛理 ,只写景物 ;佛教的盛极一时 ,佛寺的大量兴建以及佛寺景观审美意识的自觉 ,是南北朝佛寺题咏诗产生与... 佛寺题咏诗产生于刘宋南齐之际 ,而盛行于南朝梁陈两代 ,就其内容构成而言 ,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既言佛理 ,又写景物 ,一类是不涉佛理 ,只写景物 ;佛教的盛极一时 ,佛寺的大量兴建以及佛寺景观审美意识的自觉 ,是南北朝佛寺题咏诗产生与发展的重要条件 ;佛寺题咏诗的出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寺题咏诗 南北朝 佛寺景观 审美意识
下载PDF
试析崛围山多福寺景观层次及其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杨笛 盛翀 《华中建筑》 2011年第1期133-137,共5页
该文通过对太原崛围山多福寺景区的景观分析,尝试归纳了这一区域用少量建筑形成轴线,将自然环境与建筑组织在一起形成壮丽景观的设计方法,并将这种设计方法与中国传统出入世思想建立联系,揭示了这种设计手法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 山地 景观 寺院 崛围山多福寺
下载PDF
“神佛融合”下的奈良佛寺景观特征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江本砚 张纵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3-108,共6页
"神佛融合"标志着大陆文化与日本本土文化的融合。一方面神道教借助佛教的理论而得以宗教化,另一方面佛教通过神道教而得以进一步普及化和大众化。两者的融合直接导致了其物质载体——佛寺与神社的相互借鉴,它使奈良佛寺开始... "神佛融合"标志着大陆文化与日本本土文化的融合。一方面神道教借助佛教的理论而得以宗教化,另一方面佛教通过神道教而得以进一步普及化和大众化。两者的融合直接导致了其物质载体——佛寺与神社的相互借鉴,它使奈良佛寺开始逐渐摆脱对中国佛寺的完全依赖,染上了神性的色彩,呈现出根植于本土自然观与审美观的景观特征。从神道教对佛寺影响的角度出发,以具体案例分析奈良佛寺尊重自然、富有神性的景观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神佛融合 奈良 佛寺 景观 特征
下载PDF
Restoration of Plant Landscapes in the Building Complex of Chanfu Temple and Wanfo Tower in Beihai Park 被引量:1
8
作者 QIN Hongmei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5年第3期8-10,共3页
To restore plant landscapes in the building complex of Chanfu Temple and Wanfo Tower in Beihai Park, this paper proposed to review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explored plant selection and confi guration in Buddhist te... To restore plant landscapes in the building complex of Chanfu Temple and Wanfo Tower in Beihai Park, this paper proposed to review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explored plant selection and confi guration in Buddhist temple in the same period and same region, consulted literatures and fi gured out aesthetic intentions of the original owner. In addition, on the basis of further 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and multiple bases as well as modern people's visiting and use needs, the paper gave suggestions for the plant confi guration of the temp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TORATION Plant landscape buddhist temple Multiple bases
下载PDF
成都万佛寺遗址出土《南朝双观音造像碑》中的佛寺园林研究
9
作者 林源 魏颀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7-132,共6页
魏晋南北朝是佛教发展的重要时期,但这一时期的佛寺园林极少有形象资料可为研究佐证。成都万佛寺遗址出土的《南朝双观音造像碑》碑阴清晰描绘了一处佛寺园林,提供了此时期佛寺园林的重要图像资料。通过对这一图像的分析与复原研究,可... 魏晋南北朝是佛教发展的重要时期,但这一时期的佛寺园林极少有形象资料可为研究佐证。成都万佛寺遗址出土的《南朝双观音造像碑》碑阴清晰描绘了一处佛寺园林,提供了此时期佛寺园林的重要图像资料。通过对这一图像的分析与复原研究,可探知南北朝佛寺园林的空间格局与山、池渠、植物等组成内容的营造特征,如寺院入口的渠池-桥-莲花模式,主体建筑集中于前院,以乔木、灌木组合为层次丰富的植物景观,并以孤植、蕉石组合等方式创造景观焦点;寺院后部筑山植树,营造自然山林之意趣。该图像反映出佛寺园林的组成、格局和造景特征受到皇家苑囿和士人园林的影响,同时为满足佛教活动的需求又形成了自身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成都万佛寺 《南朝双观音造像碑》 魏晋南北朝 佛寺园林
下载PDF
唐长安城佛寺景观风貌及游憩活动量化研究--基于古诗文本挖掘技术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伟昊 张卫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8-144,共7页
唐长安城佛寺曾以优美的内部环境、平川式的寺院园林闻名于世,然而其实际景象已经在历史变迁中成为陈迹。以260篇唐长安城佛寺游览诗为研究材料,试图通过数字技术手段探究唐长安城佛寺景观意象、佛寺游憩活动内容及空间分布特点。结果表... 唐长安城佛寺曾以优美的内部环境、平川式的寺院园林闻名于世,然而其实际景象已经在历史变迁中成为陈迹。以260篇唐长安城佛寺游览诗为研究材料,试图通过数字技术手段探究唐长安城佛寺景观意象、佛寺游憩活动内容及空间分布特点。结果表明,唐长安城佛寺中的云霞、佛殿、树木、山体等风景最容易被文人所感知,唐长安城佛寺具备庄严的佛殿形象以及优美的山林风貌特点,营造出佛教崇尚的理想环境。佛寺包含了围绕佛寺入口、佛殿、内院、寺外产生的4类景观意象,以及文人常在佛寺中进行的5类游憩活动。依据佛寺景观意象、游憩活动特点,及其分别在城中的空间分布特点,所得结论可为地域佛寺艺术创作与博物馆主题陈列提供理论借鉴,为西安城中佛寺的景观更新及游憩活动安排提出相应建议。本研究利用数字技术手段,在对古诗文本中的景观信息进行量化分析以及空间分析中具有优势,对佛寺景观及文化塑造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唐长安城佛寺 佛寺诗 文本分析 景观意象 游憩活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