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Spatio-Temporal Different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struction Level of Green and Plaza Land in China
1
作者 Liu Zhiqiang Zhou Xiaoya +1 位作者 Wang Jundi Hong Genwei 《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 CSCD 2020年第3期15-25,共11页
Green and plaza land(GPL)is one of the basic elements of urban construction,and is also the most basic public space to meet the needs of citizens for a better life.The exploration on its internal development laws can ... Green and plaza land(GPL)is one of the basic elements of urban construction,and is also the most basic public space to meet the needs of citizens for a better life.The exploration on its internal development laws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for the planning of GPL and creating good human settlements.Taking 612 cities in China as the study area and from the"people-land"perspective,this paper selects the total GPL area,the per capita GPL area,and the land use proportion of per capita GPL as indicators to analyze the spatio-temporal differenti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 rules of the construction level of GPL in China from 1996 to 2016,by using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spatial analysis methods.The result shows:(1)from a national perspective,the construction level of GPL in China has been rapidly improved along with the temporal evolution,but there is still a big gap from the upper limit of the standard.In terms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regional differences have always been great,and the cities scoring below the standard are concentrated in the eastern and central regions,while high-scoring cities are more concentrated in the western region;the distribution of the land use proportion of per capita GPL is in a pattern that the eastern region has the highest proportion,followed by the western region,central region,and northeastern region successively.(2)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ale,differences between cities of different sizes exist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and there is an obvious imbalance in the per capita GPL area as well as the land use proportion of per capita GPL between different cities.The construction level shows that small cities have the highest level,followed by medium-sized cities and then large c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een and plaza land construction land:spatio-temporal differentiation:cities China
原文传递
广州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谢正峰 谷红斌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4-97,共4页
土地利用变化包括土地数量变化、质量变化和空间变化。土地利用空间变化作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了解一个地区土地利用变化规律有着深刻意义。广州市属于我国发达地区,研究广州市土地利用空间变化有助于加深对我国发达地区的... 土地利用变化包括土地数量变化、质量变化和空间变化。土地利用空间变化作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了解一个地区土地利用变化规律有着深刻意义。广州市属于我国发达地区,研究广州市土地利用空间变化有助于加深对我国发达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的了解。利用1990,2000年广州市土地利用数据,并结合ArcG is的分析功能,分析了广州市10年间的土地利用空间变化状况,发现广州市土地利用变化有一定方向性,并且不同辖区的土地利用变化类型不同。10年间全市和各辖区的土地利用程度和信息熵都有所增加。但除了番禺,各辖区的土地利用类型组合却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 信息熵 土地利用程度 土地利用类型组合 广州市
下载PDF
基于Markov-CA的莆田市涵江区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罗亦泳 董正坤 +1 位作者 温良玉 黄德昌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1期91-95,共5页
针对莆田市涵江区土地利用时空演变模型进行研究,将基于时间离散、状态离散的马尔可夫(Markov)模型和元胞自动机(CA)模型优点有机结合,建立涵江区土地利用Markov-CA模型。利用2005年、2010年涵江区土地利用影像数据,分析土地利用特征,对... 针对莆田市涵江区土地利用时空演变模型进行研究,将基于时间离散、状态离散的马尔可夫(Markov)模型和元胞自动机(CA)模型优点有机结合,建立涵江区土地利用Markov-CA模型。利用2005年、2010年涵江区土地利用影像数据,分析土地利用特征,对2015年、2020年、2025年、2030年土地利用时空演变进行模拟。采用Lee-Sallee形状指数作为Markov-CA模型评价指标,评定模型精度。通过实验结果分析,2012年形状指数,证实基于Markov-CA的土地利用时空演变方法精度较高,模拟结果可作为涵江区土地利用政策制定和规划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胞自动机 马尔可夫 土地变化 时空演变
下载PDF
基于“三生”空间的珠江口湾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与多时相模拟 被引量:2
4
作者 黄洁莹 高枫 +3 位作者 李慧欣 刘昕 吴启扬 王琎 《广东土地科学》 2019年第3期28-36,共9页
本文以珠江口湾区为研究区域,基于"三生"空间视角,分析1990-2010年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并结合Markov模型与FLUS模型对2020年、2030年、2040年的"三生"空间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近期、中期与远期的数量预测与空间模拟... 本文以珠江口湾区为研究区域,基于"三生"空间视角,分析1990-2010年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并结合Markov模型与FLUS模型对2020年、2030年、2040年的"三生"空间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近期、中期与远期的数量预测与空间模拟,实际情况与模拟土地利用结果的Kappa系数为0.72,证明该模型可信度较高。研究结果表明:(1)在近期(2020年)模拟中,生活用地处于持续且快速扩张的状态,其增幅量高达39.57 km^2;(2)在中期(2030年)模拟中,生活用地的扩张状态持缓,增幅量有所下降,建设生活用地的侵占性减弱;(3)在远期(2040年)模拟中,生活、生产、生态用地的面积基本保持不变,这表明未来"三生"空间的分布将趋于稳定化。因此,对生产空间的有效控制和对生态空间进行合理的保护对于珠江口湾区"三生"空间合理分布极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珠江口湾区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 MARKOV模型 FLUS模型
下载PDF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天津市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分析
5
作者 张卓 邵伊宁 +2 位作者 徐锋 王松妍 吴雅男 《智慧农业导刊》 2022年第18期56-59,共4页
天津市作为我国北方的重要城市,对天津市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有助于天津市土地和社会经济的共同可持续发展。该文使用2000—2020年天津市美国陆地卫星Landsat8 OLI_TIRS影像数据,利用ENVI5.1软件对影像数据进行影像预处理和遥感影像... 天津市作为我国北方的重要城市,对天津市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有助于天津市土地和社会经济的共同可持续发展。该文使用2000—2020年天津市美国陆地卫星Landsat8 OLI_TIRS影像数据,利用ENVI5.1软件对影像数据进行影像预处理和遥感影像分类。再利用ArcGIS软件计算土地利用转移矩阵,从多方面对天津市2000—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进行研究,总结天津市土地利用变化规律。经过分析得出,天津市耕地明显减少,其分布位置没有明显改变,天津市的建设用地上升明显,以市内6区为中心逐渐向外扩大,需要控制增长速度;未利用地需要进行合理规划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处理 监督分类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 LUCC 转移矩阵
下载PDF
景德镇市不透水面的时空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6
作者 刘金锋 《科学技术创新》 2022年第2期185-188,共4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其中标志性指数就是城市化,传统城市化研究往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结果不直观,收获甚微。本文以landsat遥感卫星影像为基础,用envi分析与展示2000至2020年景德镇市城市规模的发展变化,并实地考察验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其中标志性指数就是城市化,传统城市化研究往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结果不直观,收获甚微。本文以landsat遥感卫星影像为基础,用envi分析与展示2000至2020年景德镇市城市规模的发展变化,并实地考察验证实验结果,进行大量走访深入了解景德镇市土地利用变化,以及对未来土地规划提出适当可行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德镇市 遥感 城乡结合部 不透水面时空变化 土地规划
下载PDF
北京市城区住宅地价的时空变化规律 被引量:18
7
作者 李玲 朱道林 胡克林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55-659,共5页
揭示大城市住宅地价的时空变化规律,有助于政府制定合理的房价调控和土地利用政策。传统统计和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2005年后新城区地价增幅明显高于老城区。五环外地区因充足的土地供给、交通状况的改善而逐渐成为住宅开发的重点。... 揭示大城市住宅地价的时空变化规律,有助于政府制定合理的房价调控和土地利用政策。传统统计和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2005年后新城区地价增幅明显高于老城区。五环外地区因充足的土地供给、交通状况的改善而逐渐成为住宅开发的重点。南部地区地价涨幅明显,地价"北高南低"现象有所缓解。北京的居住功能已经由老城区转至新城区,环线地价的空间布局呈明显的波浪推移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住宅地价 时空分布 新旧城区 五环外区域
原文传递
中国地面交通线路密度的空间差异及变化 被引量:7
8
作者 程前昌 胡大胜 易忠君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1-76,共6页
运用标准差、变差系数对我国三大地带及地带间地面交通线路密度的绝对差、相对差进行测度,发现三大地带内部及地带间交通线路密度的相对差和绝对差都很大且存在继续扩大的趋势。区位熵大于1的省域集中在东部,区位熵按东、中、西三大地... 运用标准差、变差系数对我国三大地带及地带间地面交通线路密度的绝对差、相对差进行测度,发现三大地带内部及地带间交通线路密度的相对差和绝对差都很大且存在继续扩大的趋势。区位熵大于1的省域集中在东部,区位熵按东、中、西三大地带呈优势递减。地面交通线路密度与多数经济、社会因子的相关性都很强,与城市化水平的正相关性最强,与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工业化水平及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呈负相关。主成分回归分析表明:三大主成分与地面交通线路密度具有很强的线性关系,各因子的作用大小不同。针对地面交通线路密度与城市化水平、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工业化水平及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等典型影响因素的正、负相关性,探讨其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交通密度 时空差异 影响因素
下载PDF
Assessment of multifunctional landscapes dynamics in the mountainous basin of the Mo River (Togo, West Africa) 被引量:1
9
作者 DIWEDIGA Badabate AGODZO Sampson +1 位作者 WALA Kperkouma LE Quang Bao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7年第5期579-605,共27页
In this study, historical landscape dynamics were investigated to(i) map the land use/cover types for the years 1972, 1987, 2000 and 2014;(ii) determine the types and processes of landscape dynamics; and(iii) as... In this study, historical landscape dynamics were investigated to(i) map the land use/cover types for the years 1972, 1987, 2000 and 2014;(ii) determine the types and processes of landscape dynamics; and(iii) assess the landscape fragmentation and habitat loss over time. 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 of multi-temporal Landsat images was used through a pixel-based approach. Post–classification methods included systematic and random change detection, trajectories analysis and landscape fragmentation assessment. The overall accuracies(and Kappa statistics) were of 68.86%(0.63), 91.32%(0.79), 90.66%(0.88) and 91.88%(0.89) for 1972, 1987, 2000 and 2014, respectively. The spatio-temporal analyses indicated that forests, woodlands and savannahs dominated the landscapes during the four dates, though constant areal decreases were observed. The most important dynamic process was the decline of woodlands with an average annual net loss rate of –2%. Meanwhile, the most important land transformation occurred during the transition 2000–2014, due to anthropogenic pressures. Though the most important loss of vegetation greenness occurred in the unprotected areas, the overall analyses of change indicated a declining trend of land cover quality and an increasing landscape fragmentation. Sustainable conservation strategies should be promoted while focusing restoration attention on degraded lands and fragmented ecosystems in order to support rural livelihood and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 cover dynamics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swap change landscape fragmentation protected areas Mo River Basin TOGO
原文传递
松嫩平原西部沙漠化空间格局及其变化的图形信息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红 龚文峰 +2 位作者 袁力 杜绍敏 范文义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5-88,共4页
基于RS和GIS技术,利用1986年、1990年和2003年松嫩平原Landsat TM遥感影像,对遥感数据进行人机交互式解译,研究土地沙漠化现状与动态变化,借助于地学信息图谱理论、空间分析和转移矩阵方法分析土地沙漠化的演变过程和时空特征。结果表明... 基于RS和GIS技术,利用1986年、1990年和2003年松嫩平原Landsat TM遥感影像,对遥感数据进行人机交互式解译,研究土地沙漠化现状与动态变化,借助于地学信息图谱理论、空间分析和转移矩阵方法分析土地沙漠化的演变过程和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986-2003年松嫩平原沙漠化土地以潜在及非沙漠化、中度和轻度沙漠化土地为主,1986年、1990年和2003年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88.13%、90.06%和85.63%;1986-1990年土地沙漠化发展速度为1 810.69 km2/a,逆转速度为1 857.45 km2/a,沙漠化扩展速率降低,沙漠化程度减缓,1990-2003年沙漠化土地发展速度为688.37 km2/a,逆转速度为539.57 km2/a,沙漠化土地快速蔓延,沙漠化程度加重;1986-2003年土地沙漠化过程中存在渐变与跃变两种方式,因此要遵循土地适宜性原则,慎重开发和利用区域土地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沙漠化 时空演变 遥感分析 动态监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