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地整治与化肥减量——来自中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政策的准自然实验证据 被引量:95
1
作者 梁志会 张露 张俊飚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3-144,共22页
本文利用中国2005-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分析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政策对单位面积化肥用量的影响。基准回归结果表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政策具有显著的化肥减量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化肥用量分布维度,对于化肥用量位... 本文利用中国2005-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分析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政策对单位面积化肥用量的影响。基准回归结果表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政策具有显著的化肥减量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化肥用量分布维度,对于化肥用量位于低分位点的省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政策实施带来的化肥减量效应更为明显;在农业功能区定位维度,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政策在粮食主产区实施具有显著的化肥减量效应,在非粮食主产区不显著;在自然地理区位维度,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政策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实施具有显著的化肥减量效应,但在东部地区不显著。进一步的影响机制分析发现,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政策通过增加地块规模及提高农业横向分工水平与纵向分工水平从而促进化肥减量施用。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地块规模增加对农业横向分工水平与纵向分工水平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以及农业横向分工与纵向分工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政策具备了化肥减量的自我实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化肥减量 高标准基本农田 双重差分法
原文传递
黄土高原淤地坝的减沙作用及其时效性 被引量:47
2
作者 刘晓燕 高云飞 +1 位作者 马三保 董国涛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5-155,共11页
在黄河近年来沙锐减的背景下,需要深入探究黄土高原淤地坝的减沙作用。本文基于实测数据分析了淤地坝拦沙与入黄泥沙减少量的关系、拦沙作用的时效性以及坝地的减蚀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淤地坝拦沙量一般大于或等于相应的入黄泥沙减少量... 在黄河近年来沙锐减的背景下,需要深入探究黄土高原淤地坝的减沙作用。本文基于实测数据分析了淤地坝拦沙与入黄泥沙减少量的关系、拦沙作用的时效性以及坝地的减蚀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淤地坝拦沙量一般大于或等于相应的入黄泥沙减少量;流域的林草梯田覆盖率越大、地表土壤粒径越粗,淤地坝因拦沙所致的减沙量占其拦沙量的比例越小。淤地坝拦沙作用的时效性非常突出,拦沙库容淤满即基本失去拦沙能力。失去拦沙能力后,淤地坝仍可依靠拦沙所形成的坝地发挥减沙作用;如果流域的林草梯田覆盖状况较差,坝地减沙作用的"空间影响范围"可达自身面积的4倍。不过,随着流域的林草梯田覆盖率增大,单位面积坝地的实际减沙量会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淤地坝 拦沙 减沙 时效性 坝地
下载PDF
经济发达地区建设用地减量化研究——基于“经济新常态下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与建设用地减量化研讨会”的思考 被引量:40
3
作者 刘红梅 孟鹏 +2 位作者 马克星 王克强 张冰松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17,共7页
研究目的:分析建设用地减量化的内涵和必要性,探讨减量化的理论基础,总结经济发达地区建设用地减量化经验,为在其他地区推行减量化提供借鉴。研究方法:以上海市为例,总结建设用地减量化经验;借助"经济新常态下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与... 研究目的:分析建设用地减量化的内涵和必要性,探讨减量化的理论基础,总结经济发达地区建设用地减量化经验,为在其他地区推行减量化提供借鉴。研究方法:以上海市为例,总结建设用地减量化经验;借助"经济新常态下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与建设用地减量化研讨会"的专家研讨,研究减量化内涵、必要性和减量化中遇到的问题及相应政策建议。研究结果:(1)建设用地减量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2)建设用地减量化是中国社会、经济和生态建设的需要。研究结论:建设用地减量化政策还不完善,建议在运行机制、激励机制、经济发展驱动转型、差别化政策、三农保护、资金来源和农用地复合利用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经济发达地区 新常态 建设用地 减量化
下载PDF
建设用地扩张与碳排放增长的EKC验证及特征分解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被引量:33
4
作者 袁凯华 甘臣林 +3 位作者 杨慧琳 刘晔 陈银蓉 朱庆莹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6-64,共9页
研究目的:量化碳排放增长与建设用地扩张的关系特征,对建设用地碳排放驱动因素进行分解。研究方法:EKC假说、KAYA恒等式、LMDI分解。研究结果:(1)建设用地总量与工业用地的碳排放EKC关系为倒U型,公共商服与交通用地为N型,居住用地则为U... 研究目的:量化碳排放增长与建设用地扩张的关系特征,对建设用地碳排放驱动因素进行分解。研究方法:EKC假说、KAYA恒等式、LMDI分解。研究结果:(1)建设用地总量与工业用地的碳排放EKC关系为倒U型,公共商服与交通用地为N型,居住用地则为U型;(2)地均GDP产出和产业用地规模对产业碳排放增长具有正向作用,而单位GDP产业能耗对产业排放增长具有负向效应,其他因素影响较弱;(3)人均GDP和居住用地规模对生活碳排放具有正向效应,而单位GDP生活能耗、单位能耗排放和居住人口密度具有负向效应;(4)交通出行结构、地均出行人口数和交通用地规模对交通碳排放具有正向效应,单位能耗排放和人均能耗强度对交通碳排放具有负向效应。研究结论:各类建设用地扩张均未达到碳排放增长拐点,工业用地扩张的碳排放边际速率降低使得武汉市碳排放增长趋缓,但居住、公共商服和交通碳排放在城市扩张中具备更快的增长趋势,是控制土地利用碳排放的重点;承载功能差异使得驱动建设用地碳排放增长的因素各异,需结合两者增长的耦合关系和不同因素碳效应探讨建设用地低碳利用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碳减排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LMDI分解法 建设用地 武汉
下载PDF
上海市建设用地减量化运作机制研究 被引量:33
5
作者 王克强 马克星 刘红梅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12,共10页
研究目的:系统总结上海市建设用地减量化的运作机制,提出减量化机制完善方向。研究方法:描述分析和政策分析方法。研究结果:"五量调控"是上海市建设用地减量化的基础运作机制;资本深化和技术积累是上海市建设用地减量化的驱... 研究目的:系统总结上海市建设用地减量化的运作机制,提出减量化机制完善方向。研究方法:描述分析和政策分析方法。研究结果:"五量调控"是上海市建设用地减量化的基础运作机制;资本深化和技术积累是上海市建设用地减量化的驱动机制;建设用地减量化与规划发展空间需进行动态优化;指标转移机制较为完善,指标使用形式多样;市场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推进了减量化;实现了土地发展权的还原。建设用地减量化是对现行土地管理制度的创新发展,还需在相关政策配套方面进一步完善。研究结论:上海市建设用地减量化吸收和借鉴国内其他省市建设用地管理创新经验,是国家土地管理政策基础上的发展创新,提供了一个解决建设用地配置效率与公平矛盾的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建设用地 减量化 运作机制
下载PDF
土地托管与化肥减量化:作用机制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22
6
作者 曹铁毅 周佳宁 邹伟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4-40,共7页
持续推动化肥减量增效是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而土地托管的发展为实现化肥投入减量化提供了新的思路。文中基于江苏省526户水稻种植户的调查数据,深入分析了土地托管的化肥减量效应、具体作用路径以及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1)土地托管对... 持续推动化肥减量增效是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而土地托管的发展为实现化肥投入减量化提供了新的思路。文中基于江苏省526户水稻种植户的调查数据,深入分析了土地托管的化肥减量效应、具体作用路径以及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1)土地托管对于降低水稻种植户的亩均化肥投入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即土地托管能够促进化肥减量。2)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发现,土地托管主要通过机械替代和技术引进两条路径实现化肥减量化。3)异质性分析表明,土地托管可以显著降低年轻农户、受教育程度较高农户以及规模户的化肥投入,而对人力资本水平较低农户以及小农户的化肥减量未能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托管 化肥减量化 作用机制 异质性影响
原文传递
建设用地减量化过程中的土地指标市场化机制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被引量:18
7
作者 刘红梅 刘超 +3 位作者 孙彦伟 王克强 刘伟 龙腾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10,共8页
研究目的:基于上海市建设用地减量化的政策背景,分析上海市土地指标交易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建立土地指标市场化交易机制,为上海市土地利用制度改革提供经验借鉴。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和实地调查法。研究结果:上海市... 研究目的:基于上海市建设用地减量化的政策背景,分析上海市土地指标交易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建立土地指标市场化交易机制,为上海市土地利用制度改革提供经验借鉴。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和实地调查法。研究结果:上海市土地指标交易存在交易半径较狭小、市场化程度较低、定价机制不合理、收益分配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应研究市场竞争与政府调控相结合的指标交易机制。研究结论:针对经济快速发展与土地指标短缺的现实矛盾,上海市政府应从机制构建与配套措施两方面进行土地指标市场化交易体系建设,以推动上海市土地市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减量化 土地发展权 指标交易 机制构建 配套措施
下载PDF
China’s Potential of Grain Production Due to Changes in Agricultural Land Utilization in Recent Years 被引量:19
8
作者 XIN Liangjie LI Xiubin +1 位作者 ZHU Huiyi TAN Minghong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09年第2期97-103,共7页
The changes in uti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land have gradually grown into one of the major factors impacting grain output in China.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various component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China from t... The changes in uti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land have gradually grown into one of the major factors impacting grain output in China.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various component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China from the land utilization perspective, involving changes in grain production per unit area, multi-cropping index, and adjustment of agricultural structure. Compared with the record values, different research methodologies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po- tential of above three component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grain production potential of 65.68×109kg was unexploited in 2006, in which 45.8×109kg came from the restructuring in agriculture. So we can infer that the reduction of grain production in China could be primarily attributed to agricultural restructuring in recent years. So the productive poten- tial can be fully restored by increasing agricultural investment, or recovering agricultural structure in favorable condi- tions. So we can say that China’s current condition of food security is go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in production potential of grain production agricultural land utilization changes multi-cropping index reduction of grain product food security
下载PDF
基于公平思想的失地农民福利补偿——以江汉平原4城市为例 被引量:19
9
作者 聂鑫 汪晗 张安录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2-67,共6页
研究目的:研究农地城市流转过程中失地农民福利的公平补偿价值,缓解由于征地以及不公平补偿带来的各种问题。研究方法:在对4城市失地农民以及相关主体调查的基础上,运用SPSS 15.0中的Cronbachs’a系数测试样本可靠度,并运用还原法、替... 研究目的:研究农地城市流转过程中失地农民福利的公平补偿价值,缓解由于征地以及不公平补偿带来的各种问题。研究方法:在对4城市失地农民以及相关主体调查的基础上,运用SPSS 15.0中的Cronbachs’a系数测试样本可靠度,并运用还原法、替代法和CVM法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计算。研究结果:基于公平思想的水田、旱地、菜地的总福利补偿价值分别为3414447元/hm2、3426994.5元/hm2和5158972.5元/hm2。研究结论:在征地补偿时应重视流转中正的社会福利效应,公平地对农民损失进行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 江汉平原 福利补偿价值 还原法 意愿调查法
下载PDF
上海郊野地区规划的创新探索 被引量:17
10
作者 宋凌 殷玮 吴沅箐 《上海城市规划》 2014年第1期61-65,共5页
在"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的国家战略指导下,上海借助土地综合整治平台积极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将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结合,在郊野地区①构建土地整治规划体系,并通过集建区内外的管理联动,使郊野地区规划在纵... 在"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的国家战略指导下,上海借助土地综合整治平台积极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将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结合,在郊野地区①构建土地整治规划体系,并通过集建区内外的管理联动,使郊野地区规划在纵向、横向上实现全覆盖和"三化"管理②,是上海规划和土地工作的一次创新,也是实现城乡统筹目标的途径之一。在阐明当前郊野地区规划编制主要问题和必要性基础上,介绍郊野地区规划体系、区县土地整治规划、郊野单元规划、郊野公园规划4个方面创新性探索成果,并提出"3个转变"的规划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郊野地区规划 土地整治 减量化 两规合一
下载PDF
大型公共建筑绿色施工管理技术 被引量:14
11
作者 田佳森 顾雅彬 陈书精 《建筑技术》 2012年第11期1003-1006,共4页
中国人寿研发中心F-05地块(数据中心)工程体量大,水电、材料等消耗大。通过建立完备的管理体系,使用节材、节水、节能、节地技术和环境保护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绿色施工效果。通过施工创新,自建重力洗车系统,效益显著,为同类型大型公共建... 中国人寿研发中心F-05地块(数据中心)工程体量大,水电、材料等消耗大。通过建立完备的管理体系,使用节材、节水、节能、节地技术和环境保护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绿色施工效果。通过施工创新,自建重力洗车系统,效益显著,为同类型大型公共建筑绿色管理提供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施工 节水 节能 节材 节地 降尘 降噪 重力洗车系统
下载PDF
上海近远郊地区建设用地减量化差异探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吴沅箐 殷玮 《上海国土资源》 2015年第4期43-46,共4页
目前上海出台了建设用地减量化三年实施计划,各区县在深入推进中产生了很多差异。本文通过比较分析法,从近郊地区和远郊地区两个视角展开研究,发现在政府态度方面,前者积极支持减量化,后者被动推进减量化;在"198"工业用地减... 目前上海出台了建设用地减量化三年实施计划,各区县在深入推进中产生了很多差异。本文通过比较分析法,从近郊地区和远郊地区两个视角展开研究,发现在政府态度方面,前者积极支持减量化,后者被动推进减量化;在"198"工业用地减量化方面,前者推进积极有序,后者缺乏动力;在宅基地减量化方面,前者农民对其比较排斥,后者农民对其总体支持。结合访谈结果和实地调查案例,本文对这些差异化现象的原因进行解释。研究表明,制定近远郊差别化的减量化政策是下一步"减量化"实施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建设用地 减量化 工业用地 宅基地 近远郊
下载PDF
土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黄建洲 刘学录 +1 位作者 马艳霞 汪永红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22,共5页
研究目的:解决土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存在的指标结构不合理和指标冗余等问题。研究方法:以兰州市七里河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作实证研究,引进粗糙集理论的属性约简原理筛选指标,并与相关性检验保留指标对比。研究结果:(1)通过属性... 研究目的:解决土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存在的指标结构不合理和指标冗余等问题。研究方法:以兰州市七里河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作实证研究,引进粗糙集理论的属性约简原理筛选指标,并与相关性检验保留指标对比。研究结果:(1)通过属性约简保留的属性核为人均农村居民点面积(X_1)、人均空闲居民点建设用地面积(X_4)、人均GDP(X_6)、城镇化率(X_9)和民众支持程度(X_(10))5个指标;(2)通过相关性检验,除保留了全部属性约简保留的指标外,还保留了人均未利用地面积(X_5)这一指标;(3)属性约简能识别不相关指标,保留的指标包含于相关性检验保留的指标,表明属性约简保留的指标精简、有效。研究结论:通过属性约简原理筛选指标,为土地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评价 粗糙集理论 属性约简 相关性检验
下载PDF
上海市“198”区域工业用地减量化对镇村利益的影响分析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静 陆靖慧 +2 位作者 叶子 夏菁 徐蕴慧 《上海国土资源》 2015年第4期39-42,46,共5页
"198"区域工业用地减量化对于优化市域空间格局、助推经济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其减量会对镇村集体经济组织造成直接影响。本研究在对"198"区域工业用地现状进行评析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198"区域工... "198"区域工业用地减量化对于优化市域空间格局、助推经济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其减量会对镇村集体经济组织造成直接影响。本研究在对"198"区域工业用地现状进行评析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198"区域工业用地减量对镇村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利益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工业用地 减量化 村镇利益 影响分析 对策措施 “198”区域
下载PDF
上海建设用地减量化实施情况调研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沛 宋奇 +2 位作者 江海苗 周庆礼 张赛 《科学发展》 CAS 2016年第3期56-65,共10页
建设用地减量化的根本目的是推进土地节约集约高效利用,通过限制用地类型来控制城市的无序蔓延,优化城市用地结构,实现城市的精明增长。上海已进入城市"逆生长"和有机更新阶段,推进建设用地减量化,将倒逼城市的发展转型。建... 建设用地减量化的根本目的是推进土地节约集约高效利用,通过限制用地类型来控制城市的无序蔓延,优化城市用地结构,实现城市的精明增长。上海已进入城市"逆生长"和有机更新阶段,推进建设用地减量化,将倒逼城市的发展转型。建设用地减量化将成为上海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抓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 减量化 调研报告
下载PDF
土地整理立项决策的属性约简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赵微 汪文雄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6-90,共5页
土地整理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耕地、道路、林网、居民点、水利设施等进行综合整治,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覆被的行为。土地整理立项决策是土地整理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决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对象属性过于复杂... 土地整理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耕地、道路、林网、居民点、水利设施等进行综合整治,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覆被的行为。土地整理立项决策是土地整理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决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对象属性过于复杂的特点,论文通过二元关系理论刻画了评价对象不依赖于连通性的重要特征,并以此构建其格序结构。提出了采用属性约简的方法分析优势关系,基于优势基和差异度的概念逐步简化决策规则,判断约简前后格序结构的相对贴近程度和约简规则的合理性。论文最后以东南沿海区及黄土高原区典型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为例,根据"市场与社会需求程度"、"技术可行性"、"建设规模合理性"、"项目效益"等指标,对其立项合理性进行评价。研究表明,属性约简结果可视为最初格序结构的一个线性扩张,是评价集合中的部分不可比元素在其偏好决策空间中的一个投影形式,其形成反映了属性约简规则的逐阶段选择过程,体现了决策者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背景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理 决策 二元关系 偏好 格序 属性约简
下载PDF
建设用地减量化对都市郊区景观格局和功能影响研究——以上海青西地区为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史婧然 袁承程 《上海国土资源》 2016年第3期19-22,27,共5页
建设用地减量化不仅有助于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去除土地低效产能,而且是社会经济绿色、协调发展的重要体现。本文以上海青西地区景观现状为基础,分析其集建区外建设用地减量后的景观格局和功能,通过减量化前后对比,探讨其对景观格局和生... 建设用地减量化不仅有助于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去除土地低效产能,而且是社会经济绿色、协调发展的重要体现。本文以上海青西地区景观现状为基础,分析其集建区外建设用地减量后的景观格局和功能,通过减量化前后对比,探讨其对景观格局和生态功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建设用地减量化不仅有利于提高青西地区植被覆盖率,降低人类干扰强度,减少景观的破碎度,提升优势斑块类型的拼接性,增加生物多样性;而且有助于改善青西地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美化景观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 减量化 景观格局 景观功能
下载PDF
长潭水库生态问题诊断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肖喆 李文攀 +4 位作者 张靖天 何卓识 马春子 席北斗 霍守亮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70-677,共8页
选取长潭水库为研究对象,进行水环境因子和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分析,探讨水体氮、磷营养盐时空分布特征,阐明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水质影响以及驱动浮游植物群落季节性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并根据主要环境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结果表明:... 选取长潭水库为研究对象,进行水环境因子和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分析,探讨水体氮、磷营养盐时空分布特征,阐明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水质影响以及驱动浮游植物群落季节性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并根据主要环境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结果表明:耕地和林地面源污染是水体总磷(TP)的主要来源,在水库蓄水区总氮(TN)、TP滞留率分别为41.71%和51.17%,由此形成库区氮磷比(N/P)为34.5的磷限制型水体,导致蓝藻生长更具优势;蓝藻各季节丰度占比为33.72%~82.47%,优势度大于0.02的浮游植物物种以蓝藻为主,其中产毒藻拉氏拟柱孢藻优势度最大(Y=0.078);冗余(RDA)分析结果显示,环境因子解释了群落结构演替的61.1%,其中水温和氮、磷营养盐浓度是驱动演替的主要环境因子;水体氨氮(NH_(4)^(+)-N)浓度与拉氏拟柱孢藻丰度呈极显著相关(R2=0.999,P<0.02),将流域生活污水处理率提高至95%,且NH_(4)^(+)-N排放浓度不大于1.5 mg/L时,预期可减少51%拉氏拟柱孢藻丰度。提出建设面源污染隔离带、调节缩短库区水力停留时间以降低蓝藻生长优势、改善长潭水库水生态状况的主要措施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 土地利用类型 浮游植物 营养盐削减 生态问题
下载PDF
基于国土资源管理的垃圾危机治理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沈凤武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2-24,47,共3页
基于国土资源管理的垃圾危机治理,不仅解决了垃圾危机给城市生活环境带来的危害,也有效地缓解了耕地后备资源紧缺的危机。文章围绕垃圾资源的国土资源属性,提出了将垃圾资源管理及垃圾掩埋场开发纳入矿产资源法保护的方案,通过人造矿山... 基于国土资源管理的垃圾危机治理,不仅解决了垃圾危机给城市生活环境带来的危害,也有效地缓解了耕地后备资源紧缺的危机。文章围绕垃圾资源的国土资源属性,提出了将垃圾资源管理及垃圾掩埋场开发纳入矿产资源法保护的方案,通过人造矿山策略和土地还原策略的实施,结合SPP系统的运作,将垃圾掩埋场构造成为塑胶矿及腐植土制造基地。使得传统垃圾处理的过程转化成为矿山开发和土地还原的过程。在消除垃圾对环境危害的同时,也建立了垃圾资源的循环利用体系,是解决我国可供开发矿产资源后备基地严重不足问题的一个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资源 垃圾危机 土地还原 人造矿山
下载PDF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Industrial Land Use Size and Sulfur Dioxide Emissions:Evidence from 294 Cities in China
20
作者 WANG Yang YANG Min +3 位作者 WU Yingmei SUN Guiquan YUE Xiaoli ZHANG Hong’ou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CSCD 2024年第4期793-803,共11页
Althoug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ize of urban industrial land use and pollutant emissions has been widely discussed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e.g.,the scale and crowding effects),the results of various studies... Althoug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ize of urban industrial land use and pollutant emissions has been widely discussed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e.g.,the scale and crowding effects),the results of various studies have revealed positive,negative,and combined impact relationships.However,how the expansion of urban industrial land use affects SO_(2) emissions remains unknown.We need to clarify this relationship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realization of China’s pollution reduc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goals.This study used the panel data from 294 cities spanning from 2011 to 2019 to construct a spatial econometric model.The objective was 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cale of urban industrial land and sulfur dioxide emissions in China.The results show that a large scale of urban industrial land use corresponds to lower sulfur dioxide emissions per unit of industrial added value.By gaining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cale of urban industrial land use and sulfur dioxide emissions,policymakers can further reduce pollutant emissions by rationalizing the planning of urban industrial land use and industrial layout.In addition to promoting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and economies of scale in cities with extensive industrial land use,this strategy can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efficient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industries in areas with limited industrial land use.Optimizing the technology and encouraging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industries can help reduc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promote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 industrial land sulfur dioxide emissions pollution reduc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spatial panel model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