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肤子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81
1
作者 蒋剑平 沈小青 范海珠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12期2704-2706,共3页
目的:介绍中药地肤子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概况。方法:查阅国内外20年来相关的文献资料并进行分析和综述。结果:地肤子的化学成分主要有萜类及其皂苷、挥发油等,药理活性有抗病原微生物、抗炎、抗过敏、降血糖和抗胃黏膜损伤等。结... 目的:介绍中药地肤子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概况。方法:查阅国内外20年来相关的文献资料并进行分析和综述。结果:地肤子的化学成分主要有萜类及其皂苷、挥发油等,药理活性有抗病原微生物、抗炎、抗过敏、降血糖和抗胃黏膜损伤等。结论:地肤子化学成分明确,药理活性丰富,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肤子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下载PDF
地肤水浸提液对胡麻化感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32
2
作者 赵利 牛俊义 +2 位作者 李长江 马朋丽 党占海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0-195,共6页
采用生物测定法研究了地肤及其不同部位水浸提液对胡麻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1)不同浓度的地肤全株及地上部茎叶水浸提液对胡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均随浸提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大,0.100 g/mL处理对胡麻种子的... 采用生物测定法研究了地肤及其不同部位水浸提液对胡麻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1)不同浓度的地肤全株及地上部茎叶水浸提液对胡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均随浸提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大,0.100 g/mL处理对胡麻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幼苗的根长、苗高、根鲜重和苗鲜重的抑制率均达100%。2)地肤水浸提液抑制胡麻种子萌发主要是抑制了活力指数,抑制胡麻幼苗生长主要是抑制了根的生长。3)地肤释放化感物质可能有多种途径(如地上部淋溶、根系分泌等),但从综合效应看,同一浓度处理均以地上部化感作用最强,根系化感作用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肤 水浸提液 胡麻 化感效应
下载PDF
盐碱胁迫对碱地肤、地肤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3
3
作者 颜宏 赵伟 +2 位作者 秦峰梅 杨季云 颜炳君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7-123,共7页
分别用不同浓度的中性盐(NaCl,Na2SO4),碱性盐(NaHCO3,Na2CO3)处理碱地肤、地肤种子,分析各种盐分对两种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超过一定浓度以后,盐分延缓了碱地肤、地肤种子萌发;碱地肤、地肤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 分别用不同浓度的中性盐(NaCl,Na2SO4),碱性盐(NaHCO3,Na2CO3)处理碱地肤、地肤种子,分析各种盐分对两种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超过一定浓度以后,盐分延缓了碱地肤、地肤种子萌发;碱地肤、地肤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也随盐分的增加而降低;幼苗各部位的生长受到影响,其中盐分对胚根的抑制作用最明显.作为典型的盐生植物,碱地肤生长的最适浓度范围是:NaCl:40~80 mmol/L,Na2SO4:20~40 mmol/L,NaHCO3:10 mmol/L,Na2CO3:5 mmol/L;地肤生长的最适浓度为:NaCl:20~60 mmol/L,Na2SO4:20mmol/L,而在碱性盐NaHCO3,Na2CO3存在的条件下,地肤的长势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明显降低.综上所述:尽管碱地肤、地肤是属于同一科的两种植物,但是它们对于不同的盐碱反应有很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地肤(kochia sieversiana) 地肤(kochia scoparia) 中性盐 碱性盐 发芽率 发芽指数 活力指数
下载PDF
中药地肤子的三萜和皂苷成分研究 被引量:25
4
作者 汪豪 范春林 +3 位作者 王蓓 戴岳 叶文才 赵守训 《中国天然药物》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34-136,共3页
目的 :对中药地肤子Kochiascoparia的三萜和皂苷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 :采用不同层析技术进行分离 ,用波谱及化学的方法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鉴定了 8个化合物 :齐墩果酸 3 O β D 吡喃木糖 (1→ 3) β D 吡喃葡萄糖醛酸... 目的 :对中药地肤子Kochiascoparia的三萜和皂苷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 :采用不同层析技术进行分离 ,用波谱及化学的方法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鉴定了 8个化合物 :齐墩果酸 3 O β D 吡喃木糖 (1→ 3) β D 吡喃葡萄糖醛酸苷 (Ⅰ ) ,3 O β D 吡喃木糖 (1→ 3) β D 吡喃葡萄糖醛酸 齐墩果酸 2 8 O β D 吡喃葡萄糖酯苷 (Ⅱ ) ,齐墩果酸 2 8 O β D 吡喃葡萄糖酯苷 (Ⅲ ) ,齐墩果酸 3 O [β D 吡喃葡萄糖 (1→ 2 ) β D 吡喃木糖 (1→ 3) ] β D 吡喃葡萄糖醛酸苷 (Ⅳ ) ,齐墩果酸 3 O β D 吡喃葡萄糖醛酸甲酯苷 (Ⅴ ) ,齐墩果酸 3 O β D 吡喃木糖 (1→ 3) β D 吡喃葡萄糖醛酸甲酯苷 (Ⅵ ) ,齐墩果酸 (Ⅶ ) ,豆甾醇 3 O β D 吡喃葡萄糖苷 (Ⅷ )。化合物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地肤子 三萜 皂苷 成分研究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地肤提取物对山楂叶螨体内几种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0
5
作者 曹挥 王有年 +4 位作者 刘素琪 赵莉蔺 路苹 于同泉 师光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8-72,共5页
采用生化方法测定地肤三氯甲烷提取物对山楂叶螨体内谷胱甘肽_S_转移酶、羧酸酯酶、单胺氧化酶、Ca2+_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肤提取物处理山楂叶螨后,螨体内谷胱甘肽_S_转移酶、羧酸酯酶等解毒酶活性被激活,谷胱甘肽_S_转移酶、... 采用生化方法测定地肤三氯甲烷提取物对山楂叶螨体内谷胱甘肽_S_转移酶、羧酸酯酶、单胺氧化酶、Ca2+_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肤提取物处理山楂叶螨后,螨体内谷胱甘肽_S_转移酶、羧酸酯酶等解毒酶活性被激活,谷胱甘肽_S_转移酶、羧酸酯酶都是昆虫体内重要的代谢解毒酶系,它们参与了昆虫对内源或异源有毒物质的代谢解毒,特别是对杀虫剂的解毒,这表明地肤提取物中存在对山楂叶螨有毒的物质,从而引起了螨体的解毒作用,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单胺氧化酶、Ca2+_ATP酶的活力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Ca2+_ATP酶的被抑制,可能会破坏细胞内外Ca2+的平衡,影响神经细胞的兴奋和传导,引起神经传递的阻断;单胺氧化酶被抑制,使螨体内神经胺积累,也会造成神经传递的阻断,从而导致螨体的死亡。以上结果表明地肤作为新型植物源农药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肤 山楂叶螨 酶活性
下载PDF
镉锌胁迫对小麦和2种杂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5
6
作者 陈丽丽 付媛媛 +3 位作者 王艳萍 张家洋 蔺芳 毛雪飞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0-57,共8页
以蒸馏水为CK,测定重金属锌、镉单一胁迫对小麦、地肤和稗草种子萌发指标和幼苗生长指标的影响,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3种植物对重金属锌、镉的耐性。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指标对2种重金属离子胁迫的响应不尽相同,随着C... 以蒸馏水为CK,测定重金属锌、镉单一胁迫对小麦、地肤和稗草种子萌发指标和幼苗生长指标的影响,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3种植物对重金属锌、镉的耐性。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指标对2种重金属离子胁迫的响应不尽相同,随着Cd^(2+)和Zn^(2+)浓度的增加,除Zn^(2+)浓度50 mg/L下活力指数高于CK外,3种植物种子的相对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随Cd^(2+)浓度的增加,小麦和稗草幼苗的相对根长和相对芽长呈下降趋势,地肤在25 mg/L、50 mg/L的Cd^(2+)浓度处理下幼苗相对根长显著高于CK;在50,100,200和400 mg/L的Zn^(2+)处理下,稗草幼苗的相对根长显著高于CK,在50和100 mg/L的Zn^(2+)处理下稗草幼苗的相对芽长显著高于CK,在50 mg/L的Zn^(2+)处理下小麦和地肤幼苗的相对根长和相对芽长均显著高于CK。耐Cd^(2+)的强弱顺序为地肤>小麦>稗草,耐Zn^(2+)的强弱顺序为稗草>地肤>小麦。在萌发期2种杂草对Cd^(2+)和Zn^(2+)有较强的耐性,在重金属污染治理中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稗草 地肤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CD^2+ ZN^2+
下载PDF
地肤子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卢向红 徐向东 +3 位作者 付红伟 陈波 田景奎 张琳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38-342,共5页
目的对地肤子乙醇提取物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方法通过大孔树脂、硅胶和凝胶柱色谱分离;利用多种波谱技术并结合文献对照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16个化合物,分别为正十八烷酸(1)、β-谷甾醇(2)、齐墩果酸(3)、胡萝卜苷... 目的对地肤子乙醇提取物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方法通过大孔树脂、硅胶和凝胶柱色谱分离;利用多种波谱技术并结合文献对照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16个化合物,分别为正十八烷酸(1)、β-谷甾醇(2)、齐墩果酸(3)、胡萝卜苷(4)、5,7,4'-三羟基-6,3'-二甲氧基黄酮(5)、5,7,4'–三羟基-6-甲氧基黄酮(6)、异鼠李素(7)、槲皮素(8)、异鼠李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9)、芦丁(10)、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11)、齐墩果酸-3-O-β-D-吡喃木糖(1→3)-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甲酯苷(12)、齐墩果酸-3-O-β-D-吡喃木糖(1→3)-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13)、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酯苷(14)、3-O-β-D-吡喃木糖(1→3)-β-D-吡喃葡萄糖醛酸-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酯苷(15)、3-O-{[β-D-吡喃葡萄糖(1→2)]-[β-D-吡喃木糖(1→3)]}-β-D-吡喃葡萄糖醛酸-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酯苷(16)。结论化合物5~10为首次从地肤子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肤子 黄酮 三萜皂苷 5 7 4'-三羟基-6 3’-二甲氧基黄酮 5 7 4’-三羟基-6-甲氧基黄酮
原文传递
地肤子提取物对山楂叶螨体内几种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曹挥 王有年 +2 位作者 刘素琪 李向花 师光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2-66,共5页
研究经地肤子活性提取物处理后山楂叶螨的症状表现,并采用生化方法测定地肤子活性成分对山楂叶螨体内的蛋白含量、蛋白酶活性、谷胱甘肽-S-转移酶、乙酰胆碱酯酶、单胺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肤提取物处理山楂叶螨后,螨体内蛋白... 研究经地肤子活性提取物处理后山楂叶螨的症状表现,并采用生化方法测定地肤子活性成分对山楂叶螨体内的蛋白含量、蛋白酶活性、谷胱甘肽-S-转移酶、乙酰胆碱酯酶、单胺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肤提取物处理山楂叶螨后,螨体内蛋白含量、蛋白酶活性有所升高,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被激活,这表明地肤提取物对山楂叶螨有毒害作用,从而引起了螨体的解毒作用,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乙酰胆碱酯酶、单胺氧化酶的活力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造成神经传递的阻断,从而导致螨体的死亡。地肤子作为新型植物源农药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肤 山楂叶螨 酶活性
下载PDF
重金属Pb(Ⅱ)对3种藜科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虎瑞 苏雪 +1 位作者 晏民生 孙坤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2-367,共6页
以珍珠猪毛菜(Salsola passerina Bunge)、地肤(Kochia scoparia(L.)Schrad.)和白藜(Chenopodium album L.)3种藜科植物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浓度(0、50、150、300、600、800、1000mg.L-1)的Pb(Ⅱ)处理对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以珍珠猪毛菜(Salsola passerina Bunge)、地肤(Kochia scoparia(L.)Schrad.)和白藜(Chenopodium album L.)3种藜科植物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浓度(0、50、150、300、600、800、1000mg.L-1)的Pb(Ⅱ)处理对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b(Ⅱ)浓度为50和150mg.L-1时,珍珠猪毛菜和地肤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Pb(Ⅱ)浓度为150mg.L-1时,对白藜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有明显影响,Pb(Ⅱ)浓度大于300mg.L-1对3种植物种子萌发均有抑制作用,对白藜和地肤的抑制大于珍珠猪毛菜。3种植物的种子活力指数除珍珠猪毛菜在50mg.L-1时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其余各处理均与对照有极显著差异。Pb(Ⅱ)浓度为50mg.L-1时,对3种植物的胚根长和胚芽长都影响不大,随着Pb(Ⅱ)浓度的升高,对3种植物的胚根长和胚芽长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地肤和白藜的抑制强度更大。地肤和白藜幼苗分别在Pb(Ⅱ)浓度为300和600mg.L-1时死亡,当Pb(Ⅱ)浓度达到1000mg.L-1时,珍珠猪毛菜仍可生长,但生长比较缓慢。3种植物幼苗对Pb(Ⅱ)的耐受性为:珍珠猪毛菜>白藜>地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Ⅱ) 藜科 珍珠猪毛菜 白藜 地肤 萌发
下载PDF
地肤不同部位提取物对山楂叶螨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曹挥 王有年 +4 位作者 张铁强 李奕松 刘素琪 李向花 师光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7-30,共4页
研究地肤不同部位提取物对山楂叶螨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地肤子氯仿提取物的杀螨活性最高,浓度为2mg·mL-1对山楂叶螨的卵和雌成螨24h后的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63.37%和70.02%,明显高于根、茎和叶提取物。进一步萃取、柱层析分离发现... 研究地肤不同部位提取物对山楂叶螨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地肤子氯仿提取物的杀螨活性最高,浓度为2mg·mL-1对山楂叶螨的卵和雌成螨24h后的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63.37%和70.02%,明显高于根、茎和叶提取物。进一步萃取、柱层析分离发现:萃取物中氯仿相的活性明显大于水相、石油醚相和甲醇相,对氯仿萃取物的柱层析分离最终得到流分11个,其中以第2流分杀螨效果最好,浓度为1mg·mL-1时,24h对卵和雌成螨的校正死亡率分别达68.01%和87.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肤 山楂叶螨 生物活性
下载PDF
地肤子甲醇萃取物杀菌抑菌活性成分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吴静 苏学友 +1 位作者 师光禄 王有年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8年第12期381-384,共4页
为探索藜科地肤属植物地肤种子的杀菌抑菌活性,采用生物活性跟踪法对该植物的杀菌抑菌活性成分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采用柱层析法对其成分进行分离。甲醇萃取物对小麦赤霉病菌、茄子枯萎病菌、桃褐腐病菌和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抑菌率分别... 为探索藜科地肤属植物地肤种子的杀菌抑菌活性,采用生物活性跟踪法对该植物的杀菌抑菌活性成分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采用柱层析法对其成分进行分离。甲醇萃取物对小麦赤霉病菌、茄子枯萎病菌、桃褐腐病菌和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抑菌率分别为34.74%、39.83%、66.65%和44.36%,效果都好于石油醚和氯仿萃取物;流分10和流分13的抑制效果较好,抑菌率分别为54.81%和76.98%。甲醇萃取物的生物活性显著高于石油醚和氯仿萃取物(P<5%);分离的流分13经活性测定后对桃褐腐病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肤子 活性跟踪法 柱层析 流分
下载PDF
不同产地地肤子中皂苷的含量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夏玉凤 王强 +1 位作者 戴岳 裴铠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890-893,共4页
目的:比较了不同产地地肤子中单体皂苷(momordin Ic)和总皂苷的含量差异。方法: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法和比色法测定了地肤子中momordin Ic及总皂苷的含量。结果:地肤子中momordin Ic与总皂苷的含量存在一... 目的:比较了不同产地地肤子中单体皂苷(momordin Ic)和总皂苷的含量差异。方法: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法和比色法测定了地肤子中momordin Ic及总皂苷的含量。结果:地肤子中momordin Ic与总皂苷的含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即momordin Ic含量高,其总皂苷含量亦较高。11种地肤子中,安徽毫州、河北保定、河北安国、黑龙江哈尔滨等地产地肤子中皂苷的含量较高。结论:不同产地地肤子中皂苷的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应注意生长环境对药材质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地 地肤子 皂苷 高效液相色谱 比色法 药材鉴定
下载PDF
锌镉单一胁迫荠菜和地肤子的生长特性及对重金属的积累特征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家洋 冯明 +2 位作者 许飞 蔺芳 毛雪飞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3-49,共7页
以荠菜和地肤子为供试植物,通过水培实验,研究荠菜和地肤子在Zn、Cd单一胁迫下的生长特征、生化指标以及对锌镉吸收积累的规律。结果表明:Zn、Cd对荠菜和地肤子种子萌发、芽和根的伸长均产生抑制作用;在Zn、Cd单一胁迫下,随着处理浓度... 以荠菜和地肤子为供试植物,通过水培实验,研究荠菜和地肤子在Zn、Cd单一胁迫下的生长特征、生化指标以及对锌镉吸收积累的规律。结果表明:Zn、Cd对荠菜和地肤子种子萌发、芽和根的伸长均产生抑制作用;在Zn、Cd单一胁迫下,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荠菜和地肤子体内游离脯氨酸含量均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地肤子体内过氧化物酶活性呈现一定的上升态势;从总量上来看,随着Zn、Cd单一处理浓度的增加,荠菜和地肤子体内各部分的累积量也相应增加。Zn胁迫下,荠菜的Zn积累量呈现为地上部分>根系。在Cd胁迫下,低浓度Cd^(2+)小于5 mg/L时,荠菜和地肤子均表现为根系>地上部分;高浓度Cd^(2+)大于15 mg/L时,则表现为地上部分>根系。综合实验结果,可初步判断荠菜和地肤子能积累和忍受一定量的Zn、Cd,荠菜和地肤子根茎发达,生长过程中通过根系带走部分重金属Zn、Cd,因此荠菜和地肤子具有修复重金属Zn和Cd污染土壤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荠菜 地肤子 重金属 生长特性 积累特征
下载PDF
地肤子乙醇提取物对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静 侯令 +2 位作者 张华 张悦 陈雪峰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148-152,165,共6页
自由基引起氧化损伤,但由于自由基种类和含量的差别,抗氧化剂的开发应具有针对性.前期研究发现地肤子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活性,且醇提物抗氧化活性优于水提物,本研究进一步比较不同浓度乙醇(40%,50%,60%)提取物对·OH、DPPH·和ABT... 自由基引起氧化损伤,但由于自由基种类和含量的差别,抗氧化剂的开发应具有针对性.前期研究发现地肤子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活性,且醇提物抗氧化活性优于水提物,本研究进一步比较不同浓度乙醇(40%,50%,60%)提取物对·OH、DPPH·和ABTS+·三种不同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并分析自由基清除率与总皂苷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40%、50%、60%乙醇提取物对三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存在差异,且同一浓度醇提物对不同自由基的清除率也完全不同.随乙醇浓度增加,DPPH·清除率升高,·OH清除率却降低;60%醇提物总皂苷是40%醇提物总皂苷含量的3倍,但羟基清除率却低于30%.60%醇提物总皂苷含量最高但对ABTS+·清除率却最低.该研究可用于正确筛选抗氧化剂并有针对性地开发地肤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肤子 乙醇提取 自由基 抗氧化 总皂苷
下载PDF
地肤内生细菌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拮抗作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谈静惠 康书静 +4 位作者 郝晓娟 曹挥 王美琴 李生才 高俊明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4期326-331,共6页
从植物内生细菌中筛选拮抗活性菌株和寻找新的农用活性代谢产物,可为植物病害防治提供新的资源。本研究从地肤中分离筛选得到5株对番茄灰霉病菌具有抑制作用的内生细菌,其中D-29菌株对在离体番茄上对灰霉病菌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D-29... 从植物内生细菌中筛选拮抗活性菌株和寻找新的农用活性代谢产物,可为植物病害防治提供新的资源。本研究从地肤中分离筛选得到5株对番茄灰霉病菌具有抑制作用的内生细菌,其中D-29菌株对在离体番茄上对灰霉病菌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D-29发酵液、细菌悬浮液、无菌滤液在离体红番茄上对灰霉病抑制率分别为64.61%、61.50%、44.10%。发酵液在离体青番茄上对灰霉病菌的抑制率4d时为100%、6d时为67.11%。D-29菌株可使灰霉病菌部分菌丝顶端生长畸形,胞内物质外泄,产孢梗畸形。用不同浓度的D-29无菌滤液处理病菌孢子,100%D-29无菌滤液抑制效果最明显,抑制率高达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肤 内生细菌 番茄灰霉病菌 拮抗作用
下载PDF
地肤子及其混淆品的扫描电镜与紫外法鉴别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夏玉凤 王强 濮祖茂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23-326,共4页
分别采用扫描电镜和紫外光谱法对地肤子、藜、小藜和扫帚菜四种药材进行了比较鉴别。结果表明:扫描电镜下四种药材的胞果、毛茸、气孔和种子形态特征有较为明显的区别;紫外光谱扫描结果表明地肤子和扫帚菜无明显区别,但与藜和小藜之间... 分别采用扫描电镜和紫外光谱法对地肤子、藜、小藜和扫帚菜四种药材进行了比较鉴别。结果表明:扫描电镜下四种药材的胞果、毛茸、气孔和种子形态特征有较为明显的区别;紫外光谱扫描结果表明地肤子和扫帚菜无明显区别,但与藜和小藜之间有显著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肤子 混淆品 扫描电镜 紫外法 鉴别研究
下载PDF
地肤子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 被引量:5
17
作者 胡辉 翟红伟 刘源才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26-631,共6页
目的建立地肤子配方颗粒质量标准。方法以地肤子皂苷Ic为对照品,采用薄层色谱法(TCL)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地肤子配方颗粒中的地肤子皂苷Ic进行含量测定,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地肤子配方颗粒的指纹图谱;对地肤子配方颗... 目的建立地肤子配方颗粒质量标准。方法以地肤子皂苷Ic为对照品,采用薄层色谱法(TCL)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地肤子配方颗粒中的地肤子皂苷Ic进行含量测定,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地肤子配方颗粒的指纹图谱;对地肤子配方颗粒各项指标进行检查。结果 TLC中地肤子配方颗粒在地肤子皂苷Ic相应位置,显示相同颜色的斑点;醇溶性浸出物含量27.44%~30.95%;地肤子皂苷Ic在18.768 2~600.582 4 mg·L-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5),平均回收率102.04%(RSD为0.98%,n=9),指纹图谱相似度系数大于0.95;地肤子配方颗粒水分、溶化性、粒度等均达到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颗粒剂的要求。结论该实验建立的定性及定量方法简单可行,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可用于地肤子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肤子 配方颗粒 地肤子皂苷Ic 指纹图谱 质量标准
下载PDF
多效唑·矮壮素对红叶地肤矮化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彭玉辅 陈华玲 +5 位作者 王国行 彭火辉 石旭平 杨雪珍 彭勇 欧阳雪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1期93-96,共4页
[目的]探究多效唑和矮壮素对红叶地肤的矮化效应,培育矮化冠幅饱满观赏型红叶地肤,为提高红叶地肤观赏效果提供参考。[方法]以2个红叶地肤品种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植物生长延缓剂、不同的质量浓度进行矮化处理,测定不同处理株高、冠幅... [目的]探究多效唑和矮壮素对红叶地肤的矮化效应,培育矮化冠幅饱满观赏型红叶地肤,为提高红叶地肤观赏效果提供参考。[方法]以2个红叶地肤品种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植物生长延缓剂、不同的质量浓度进行矮化处理,测定不同处理株高、冠幅和主茎粗度生长指标。[结果]2种延缓剂和不同的质量浓度对苗高生长和冠幅生长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从矮化效果来看,多效唑处理中,1000 mg/L对红叶地肤苗高矮化、冠幅和主茎粗度降低效果最好,2000 mg/L次之;矮壮素处理以4000 mg/L对红叶地肤苗高矮化和冠幅降低效果最好,8000 mg/L处理次之。从观赏效果来看,500 mg/L多效唑处理对红羽毛矮化观赏效果最佳,8000 mg/L矮壮素处理次之;2000 mg/L矮壮素处理对早生红火焰矮化观赏效果最佳,2000 mg/L多效唑处理次之。[结论]多效唑和矮壮素均可有效抑制红叶地肤的苗高生长和冠幅生长,提高其整体观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肤 多效唑 矮壮素 矮化
下载PDF
扫帚菜-白菜轮作对白菜镉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贺希格都楞 万家悦 +4 位作者 杨佳敏 丁艳菲 王飞娟 江琼 朱诚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08-517,共10页
通过盆栽和大田试验研究扫帚菜Kochia scoparia对土壤中镉(Cd)的富集效率,并利用盆栽试验将其与4个白菜品种进行轮作试验,验证扫帚菜对土壤Cd污染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扫帚菜各部位富集能力表现为叶>根>茎,富集系数分别为15.07、... 通过盆栽和大田试验研究扫帚菜Kochia scoparia对土壤中镉(Cd)的富集效率,并利用盆栽试验将其与4个白菜品种进行轮作试验,验证扫帚菜对土壤Cd污染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扫帚菜各部位富集能力表现为叶>根>茎,富集系数分别为15.07、5.44和2.96;种植扫帚菜后土壤总Cd降低6.02%-13.60%;土壤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也有所提高。盆栽轮作结果表明,扫帚菜-白菜轮作系统中白菜地上部Cd含量与未轮作的对照组相比平均降低17.21%,生物量有略微增加,地上部对Cd的转运系数无明显变化。结果显示,通过扫帚菜与白菜轮作不仅可以增加白菜产量,而且可以有效降低白菜可食部Cd含量,实现边生产边治理的绿色农业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修复 轮作 扫帚菜 白菜
原文传递
地肤对大棚菜田土壤重金属的修复效应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碧华 郭卫丽 +1 位作者 王广印 李新峥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70-174,共5页
为了探讨地肤对大棚菜田土壤重金属的植物修复效应,采集不同种植年限(0、5、10、15、20、25、30年)大棚菜田土壤样品,以地肤为研究对象,研究地肤种植对不同种植年限土壤中重金属Zn、Cu、Mn、Pb、Cd污染的修复效应以及吸收积累特性。结... 为了探讨地肤对大棚菜田土壤重金属的植物修复效应,采集不同种植年限(0、5、10、15、20、25、30年)大棚菜田土壤样品,以地肤为研究对象,研究地肤种植对不同种植年限土壤中重金属Zn、Cu、Mn、Pb、Cd污染的修复效应以及吸收积累特性。结果表明:地肤对大棚菜田土壤重金属的修复效率大小顺序依次为Zn>Pb>Cu>Mn>Cd,其修复效率分别为25.66%、25.64%、21.11%、15.02%、9.78%。地肤对大棚菜田土壤重金属Zn、Pb积累特性表现为根<茎<叶,而对重金属Cu、Mn、Cd则表现为根>茎>叶。该试验为大棚菜田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肤 大棚菜田 土壤重金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