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自由的复归之路 被引量:8
1
作者 吴元发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73-79,共7页
要使现代性教育摆脱奴役的困境,呈现教育自由,或许存在着多条可能之路。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知识就是力量"与"知识即美德"两个时代中心词的特征,探讨其对教育的影响,指明在现代性际遇下后者的重新出场是教育自由的复... 要使现代性教育摆脱奴役的困境,呈现教育自由,或许存在着多条可能之路。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知识就是力量"与"知识即美德"两个时代中心词的特征,探讨其对教育的影响,指明在现代性际遇下后者的重新出场是教育自由的复归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自由 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即美德
原文传递
闻见与德性——朱子、阳明“知”论辨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向世陵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1-41,共11页
闻见之知与德性之知的两分是宋明时期流行的做法,德性之知不萌于闻见则是自张载、二程开始的代表性观点,目的在于维护德性的先天必然性。朱子希望沟通闻见与德性、人心与物理的"主宾之辨",形成既有内外又合内外的格物穷理的... 闻见之知与德性之知的两分是宋明时期流行的做法,德性之知不萌于闻见则是自张载、二程开始的代表性观点,目的在于维护德性的先天必然性。朱子希望沟通闻见与德性、人心与物理的"主宾之辨",形成既有内外又合内外的格物穷理的认识路经。朱学与阳明学的主要争议,集中在是否可经由闻见知识进入到内在德性的自我觉醒和彰显,从而打破自然生理与至善伦理之间的障壁。朱子认为"做圣贤"与"格天下之物"为一事,阳明以亲身经历予以否证,强调吾心良知自足,良知之外无知。阳明虽也不否认知识,但毕竟吾心即物理,初无假于外,闻见表现为良知本体的彰显流行。这既有克服朱学致知路向的理论需要,也有"拔本塞源"、矫正不良社会风气的现实理由,而最终目标则在成就完善的圣贤人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 闻见之知 德性之知 格物致知
原文传递
所谓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论是臆造之说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少雄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6-37,共12页
在中国教育界,几乎存在一种公识:苏格拉底提出过"知识即美德"论;"知识即美德"论是一种重要哲学理论、教育理论、道德教育理论。"知识即美德"或其变体,见于许多教育史或教育思想史专著与教材,见于教育史... 在中国教育界,几乎存在一种公识:苏格拉底提出过"知识即美德"论;"知识即美德"论是一种重要哲学理论、教育理论、道德教育理论。"知识即美德"或其变体,见于许多教育史或教育思想史专著与教材,见于教育史或教育思想史考试题或模拟题,见于教育史、教育思想史、教育理论(包括德育理论)研究论文,见于教师及学生言谈。然而,所谓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论没有文本存在,在记录苏格拉底言论与思想的柏拉图与色诺芬著作流行英文译本、希腊文原本和中文译本中,均不见苏格拉底说过"知识即美德"。所谓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论也没有语境逻辑,苏格拉底所说知识是一种状态,美德是一种品质,二者不等同;所说知识囊括驳杂事物,其中绝大多数与美德无关;其言论中,没有潜在的或隐藏的"知识即美德"论。所谓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论是凭空臆造之说,一旦得到来信,可能会误导教育知识承传,误导教育理论研究,误导教育实践探索。在教育领域少一些伪学说、丑学说与恶学说,多一些真学说、美学说与善学说,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品质才能持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格拉底 “知识即美德” 臆造 伪学说 真学说
下载PDF
张载知论及其贡献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金兰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70-75,共6页
知论是张载心性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张载的知论包括见闻之知、德性所知、诚明所知三层结构,都属心之功用。德性所知对见闻之知具有优先性,见闻之知对德性所知具有启发性;德性所知是道德层面之知,对应贤人境界,诚明所知是超道德层面之知... 知论是张载心性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张载的知论包括见闻之知、德性所知、诚明所知三层结构,都属心之功用。德性所知对见闻之知具有优先性,见闻之知对德性所知具有启发性;德性所知是道德层面之知,对应贤人境界,诚明所知是超道德层面之知,对应圣人境界。张载将认识论与工夫论紧密结合,对儒家知论进行系统建构,从“知礼成性”的角度为儒者“学以成圣”提供了工夫路径。张载批评了佛教摒弃见闻之知,在指出佛教是“诚而恶明”“得天遗人”的同时,提出儒者是“诚明两进”“天人合一”。张载从知论的角度为儒家抗衡佛教提供了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载 见闻之知 德性所知 诚明所知 知礼成性 诚明两进
下载PDF
《正蒙》心性理论探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辉 《安康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10-115,共6页
张载哲学体系中包含着丰富的心性论思想。“性”之内涵分为两个层次:首先,作为万物本源的太虚以及阴阳二气交感化生,使世间万物获得其“是其所是”的本“性”,这是客观意义上的性;其次,人类禀有的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则是主观意义上的,... 张载哲学体系中包含着丰富的心性论思想。“性”之内涵分为两个层次:首先,作为万物本源的太虚以及阴阳二气交感化生,使世间万物获得其“是其所是”的本“性”,这是客观意义上的性;其次,人类禀有的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则是主观意义上的,它们在“心”上得以体现,而且这两层“性”的关系要在气化论的框架下方能厘清;“性”落实到具体的人类个体之上,由“心”来承载。“心”具有知觉的特征,“心知”作为一种德性之知,其认知对象有三个方面:天地造化之道、本然善性和人类社会中的伦理秩序。本文不认同通常将德性之知理解为一种理性知识的看法,通过分析《正蒙》文本中“体”的四种含义(“形体”“本体”“体知”及“以……为一体”),判断德性之知是一种“身体性”的“体知”,凭借这种独特的认知方式,圣人得以“合内外之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载 德性之知
下载PDF
理工课程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3
6
作者 宋若静 张运菊 +2 位作者 刘勇 何黎明 孙玉希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2期120-124,共5页
文章通过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研究,得出了"格物明德"理工课程教学理论,总结了该理论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方法.采用该理论方法,教师从教育理论入手、学生从学习内容入手、师生在教学实践中相长,使"立德树人、创新创业、... 文章通过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研究,得出了"格物明德"理工课程教学理论,总结了该理论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方法.采用该理论方法,教师从教育理论入手、学生从学习内容入手、师生在教学实践中相长,使"立德树人、创新创业、成才成人"教育有效落地于理工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人才 课程教学 格物明德 育人创新
下载PDF
试论王夫之的“体知”论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博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2-103,共12页
王夫之的致知论具有明确的具身性与内在体验性等特征,强调人以身心交养、知行统一的方式获取"德性之知",称之为"体知"论更能彰显其理论特色。他的"体知"论依具体内容可划分为四个层次:"礼乐养德&qu... 王夫之的致知论具有明确的具身性与内在体验性等特征,强调人以身心交养、知行统一的方式获取"德性之知",称之为"体知"论更能彰显其理论特色。他的"体知"论依具体内容可划分为四个层次:"礼乐养德"主要是通过审美体验,以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方式,从身心两个向度长养和陶冶人之性情;"学思相资"是指人在具体的社会伦理生活中以"心体力行"的方式获取客观知识,培养人的知性能力;"存神尽性"则是凝聚灵明知觉与清通的心神以存仁养性,并充分发挥人之灵明知觉的天赋良能,即形体而超越形体,从而贯通天人、物我,达到万物皆备、死生为一的境界;"明诚合一"则统贯前三个方面,是王夫之体知论的最高总结。在"明"与"诚"的互动中,人得以全面认识和体认运行不息的天道与生生之仁,保持刚健不息的精神,以及通过审美、认识、道德等广泛的知行活动,实现与天通理、与仁同德。"体知"论不是单纯的"命题性知识"或"能力之知",是融契真、善、美的价值原则,全面关涉人之形体与精神结构的身心修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知 德性之知 存神尽性 明诚合一
原文传递
苏格拉底与优素甫“知识即美德”思想比较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利涛 《喀什大学学报》 2016年第1期27-31,共5页
古代维吾尔族哲学家优素甫·哈斯·哈吉甫与苏格拉底在道德哲学方面有相似的论述,在"知识即美德"思想方面他们也有相通之处。虽然他们都强调"知识即美德",但是他们对这一思想却有着不完全一致的理解。苏格... 古代维吾尔族哲学家优素甫·哈斯·哈吉甫与苏格拉底在道德哲学方面有相似的论述,在"知识即美德"思想方面他们也有相通之处。虽然他们都强调"知识即美德",但是他们对这一思想却有着不完全一致的理解。苏格拉底认为理念即知识—知识即美德—美德的最高形式是善,在他的"知识即美德"思想体系中,理念是知识的起点,善是知识的终点,知识是沟通理念和善的纽带。与其相比,优素甫则认为善行是连接美德和幸福的桥梁,知识即美德—美德是善的基础—善是幸福的源泉,在这种层层递进的关系中,不难看出,在优素甫看来知识是幸福的源泉,幸福是他追求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格拉底 优素甫 知识即美德 《福乐智慧》
下载PDF
论苏格拉底“辩证法”理论困境的成因——以康德哲学为切入点 被引量:1
9
作者 朱毅 《理论界》 2016年第2期25-31,共7页
苏格拉底热衷对美德知识进行讨论,他在对话中惯用的"辩证法"常被世人冠以"精神助产术"之名,为人称道。但作为"产婆"的苏格拉底并未成功帮助对话者"助产"出任何确定的美德知识,大多有关美德问... 苏格拉底热衷对美德知识进行讨论,他在对话中惯用的"辩证法"常被世人冠以"精神助产术"之名,为人称道。但作为"产婆"的苏格拉底并未成功帮助对话者"助产"出任何确定的美德知识,大多有关美德问题的讨论都无果而终。事实上,这并非由于某种可以修正的诡辩"伎俩"所致,而是其背后潜藏着一个巨大的理论困境,即:仅凭来自经验的认知方式,我们不可获取任何超验性的美德知识,对此困境的成因苏格拉底本人并无自觉的认识。本文试图就这一问题为线索,从康德哲学的语境出发,予以剖析和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格拉底 辩证法 美德知识 理论困境 康德哲学
原文传递
由“物理”至“性理”——论张载的“见闻之知”与“德性所知”
10
作者 余贵奇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13-18,共6页
中国虽然缺乏知识论传统,但并不意味着中国没有知识论思想。张载关于“见闻之知”的思想涉及一系列与知识论有关的问题,如外物、认识主体如何认识客体等问题,但是张载又从物我对立的伦理角度贬低“见闻之知”转而倡导物我合一的“德性... 中国虽然缺乏知识论传统,但并不意味着中国没有知识论思想。张载关于“见闻之知”的思想涉及一系列与知识论有关的问题,如外物、认识主体如何认识客体等问题,但是张载又从物我对立的伦理角度贬低“见闻之知”转而倡导物我合一的“德性所知”,提出从“见闻之知”进展到“德性所知”的修养工夫,并探讨了与“德性所知”有关的一系列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载 见闻之知 德性所知 物理与性理
下载PDF
释“德不孤,必有邻”章——以朱子、船山为诠释路径
11
作者 王宇丰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96-103,共8页
"德不孤,必有邻"语出《论语》,大多数人把它解释为有德者必有善类相从,但无法摆脱有德者亦有所孤这一解释困境。以朱子、王船山为诠释路径,可以解释这一诠释上的难题。又因本句与《易·坤文言》"德不孤"相似,... "德不孤,必有邻"语出《论语》,大多数人把它解释为有德者必有善类相从,但无法摆脱有德者亦有所孤这一解释困境。以朱子、王船山为诠释路径,可以解释这一诠释上的难题。又因本句与《易·坤文言》"德不孤"相似,故历代注家将二者关联起来理解。朱子一方面认为两处文义、语境各不同,须区分对待,更重要的是朱子想突显"德不孤"在理层面的含义。王船山赞同朱子把此句分作理、事两截来理解的做法,并进一步认为,本章不是就事上的必然性而论,而是揭示了事上见理之所以然。不过德不易知,须通过主体心物痛痒关切起来,并自觉地把"德不孤"之理实现成为"必有邻"之事,而不只是袭取有德,应当知德而有德。这一观点甚至可以上升到"人之独"即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上来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不孤必有邻 朱子 王船山 理事 知德
下载PDF
浅论王廷相的认识论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昌彻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18-22,共5页
王廷相在认识的来源上提出“合内外而一之” ,论证了一切认识都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 ;在认识的途径上 ,提出可分“见闻”和“思虑”两阶段 ,并阐述了两个阶段的区别和联系 ,反对“见闻”和“思虑”之外 ,别有所谓“德性之知” ;在知与行... 王廷相在认识的来源上提出“合内外而一之” ,论证了一切认识都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 ;在认识的途径上 ,提出可分“见闻”和“思虑”两阶段 ,并阐述了两个阶段的区别和联系 ,反对“见闻”和“思虑”之外 ,别有所谓“德性之知” ;在知与行的关系上提出“知行兼举” ,强调实践的极端重要性 ,发展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识论。当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廷相 认识论 "合内外而一之" "知行兼举" 明朝 哲学思想
下载PDF
“从游”教育的生成机制:以西南联大为个案的阐释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喜旺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8-13,共6页
从西南联大“从游”教育的生成来看,“从游”教育从理想变为现实需要一系列条件相互支撑,这些条件包括学识与德性兼美的“大师”高度集中、教师课堂教学与日常生活中的魅力展现、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以及学校领导“从游”教育思想的自觉... 从西南联大“从游”教育的生成来看,“从游”教育从理想变为现实需要一系列条件相互支撑,这些条件包括学识与德性兼美的“大师”高度集中、教师课堂教学与日常生活中的魅力展现、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以及学校领导“从游”教育思想的自觉倡导。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学生才会由发自内心地敬重转变为师生充满生机的“从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游”教育 西南联大 教师学识与德性 课堂教学与日常生活 学术救国意识 梅贻琦“从游”教育思想
下载PDF
张载的“心统性情”说及其要义
14
作者 赵载光 刘和平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10-15,共6页
张载的“心统性情”说在其作品中虽只有一句话,但在其整个哲学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对后学的影响颇大。虽然有些学者对此有所论及,但由于张载此论直指内奥、大提整体,故对张子此论的理解有不少的歧义和曲解。因此,在张载的整个哲... 张载的“心统性情”说在其作品中虽只有一句话,但在其整个哲学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对后学的影响颇大。虽然有些学者对此有所论及,但由于张载此论直指内奥、大提整体,故对张子此论的理解有不少的歧义和曲解。因此,在张载的整个哲学的宏观背景下,厘清“心统性情”说的“心”、“性”、“情”等概念范畴及其关系,然后在此基础上阐释“心统性情”的内涵和要义,以及与“心统性情”相关的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德性之知与见闻之知这两个观点中的发见就显得很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统性情 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 德性之知与见闻之知
下载PDF
张载哲学中的人类与自然关系问题 被引量:1
15
作者 贺文峰 《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76-78,共3页
张栽的哲学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类与自然关系哲理,可说是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哲学。从“天人合一”的本体论、“德性之知”的认识论、“民胞物与”的实践论3个方面论述了张载哲学思想中蕴含的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关键词 张载哲学 人类与自然 天人合一 德性之知 民胞物与
下载PDF
《论语》中的“智德”思想研究
16
作者 崔雪茹 《武陵学刊》 2014年第6期13-18,65,共7页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记录他言行的语录体著作。"智"是孔子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德目,这一思想在《论语》一书中有具体体现。从《论语》一书中可以看出,"智"包涵"闻见之知"和"德性之知"...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记录他言行的语录体著作。"智"是孔子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德目,这一思想在《论语》一书中有具体体现。从《论语》一书中可以看出,"智"包涵"闻见之知"和"德性之知"两种。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追求两种理想人格:"知者"与"仁者",因此"智德"与"仁德"并列成为先秦儒家最重要的两种德行,两者相关但是不等同。仁智兼备就是儒家的理想人格——圣人。儒家在道德修养上追求仁智双修的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闻见之知 德性之知 仁智双修
下载PDF
亚里士多德论实践理智与道德德性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飞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18年第6期11-18,共8页
亚里士多德在古希腊德性思想的发展历程中首次明确将人的理智区分为理论的理智与实践的理智,将实践理智引入到对人的道德德性的说明当中。这样,亚里士多德一方面继承了苏格拉底、柏拉图的理智主义德性论立场,克服了智者技艺德性观对德... 亚里士多德在古希腊德性思想的发展历程中首次明确将人的理智区分为理论的理智与实践的理智,将实践理智引入到对人的道德德性的说明当中。这样,亚里士多德一方面继承了苏格拉底、柏拉图的理智主义德性论立场,克服了智者技艺德性观对德性的外在化、工具化和功利化,捍卫了人的德性的内在性和自主性。另一方面亚里士多德又在某种程度上化解了知识德性难以进入现实生活、实践活动的问题,保证了道德德性的现实性和实践性。他认为实践的理智是运用于人的现实生活、实践活动中的理智,它能够为人的实践活动提供好的考虑,因而可以让人有"好"的实践,让人在"好"的实践活动中成就严格意义上的道德德性。同时,实践理智的发展和作用发挥又离不开道德德性的作用。实践理智和道德德性在亚里士多德这里是一种既有所分别,又相互支持、相互成就、共同发挥作用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理智 理论理智 道德德性 知识德性
下载PDF
作为动力之知的儒家“体知”论——杜维明对当代道德认识论的贡献 被引量:9
18
作者 黄勇 黄家光(译) 《哲学分析》 CSSCI 2020年第3期101-116,196,197,共18页
“体知”是杜维明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用来说明儒家传统所强调的一种特殊的知识类型。这种知识类型在宋明儒学中被称作“德性之知”,而与“闻见之知”相区别。这种知识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方面,要获得这样的知识,不能只靠理智的认知活动,... “体知”是杜维明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用来说明儒家传统所强调的一种特殊的知识类型。这种知识类型在宋明儒学中被称作“德性之知”,而与“闻见之知”相区别。这种知识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方面,要获得这样的知识,不能只靠理智的认知活动,还需要有内心的体验活动;另一方面,这样的知识不只让其拥有者知道孰是孰非,而且还会让他好是恶非、行是除非。这种知识类型既与西方传统认识论强调的命题性知识(knowing-that)不同,也与20世纪中叶为赖尔所强调的能力之知(knowing-how)不同。就其能够驱使其拥有者做出与这种知识相应的行动而言,它是一种动力之知(knowing-to);就这种知识不只是信念(belief)而且也是欲望(desire)而言,它是一种信欲(besire)。在这个意义上,作为动力之知的“体知”概念的提出是对当代认识论特别是道德认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知 德性之知 动力之知 杜维明
下载PDF
论心性论视域中张载的三种知之辨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海成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1年第5期36-39,共4页
张载在其思想体系中提到三种知:见闻之知、德性所知和诚明所知。我们联系张载的人性论、工夫论中的相关内容,对这三种知的具体所指和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仔细分疏后,可以得知见闻之知和后者是两种完全不同性质的知。德性所知和诚明所知... 张载在其思想体系中提到三种知:见闻之知、德性所知和诚明所知。我们联系张载的人性论、工夫论中的相关内容,对这三种知的具体所指和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仔细分疏后,可以得知见闻之知和后者是两种完全不同性质的知。德性所知和诚明所知所指实为同一本体,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工夫与修养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见闻之知 德性所知 诚明所知 工夫论 人性论
下载PDF
陈白沙的治学之道
20
作者 李旭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5,共5页
白沙之学是成就德性之知的学问。白沙治学讲涵养,贵自得,主静虚,倡静坐,而以勿忘勿助为要领。总结陈白沙独特的治学之道,对于今天读书、求学、育人,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 陈白沙 德性之知 涵养 自得 静虚 静坐 勿忘勿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