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髁置换与胫骨高位截骨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1年随访比较 被引量:18
1
作者 陈锐鸿 葛鸿庆 陈文治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3143-3147,共5页
背景: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临床上经常会通过单髁置换或者胫骨高位截骨治疗,但选择胫骨高位截骨还是单髁置换更适合尚存争议。目的:探讨胫骨高位截骨与单髁置换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近期疗效。方法:纳入2016年5月至2017年... 背景: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临床上经常会通过单髁置换或者胫骨高位截骨治疗,但选择胫骨高位截骨还是单髁置换更适合尚存争议。目的:探讨胫骨高位截骨与单髁置换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近期疗效。方法:纳入2016年5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38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根据意愿原则分成2组,其中胫骨高位截骨组18例,单髁置换组20例。记录比较2组患者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及Lysholm膝关节评分,评价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根据膝关节负重位X射线片测定胫股角,评定膝关节各间室关节软骨退变情况。结果与结论:(1)术后2组患者手术切口均获得Ⅰ期愈合,并且均获得随访,胫骨高位截骨组随访时间为1.0-2.8年,单髁置换组为1.0-3.2年;(2)2组患者组内手术前后Tegner膝关节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胫股角比较,2组术后均能改善运动功能及矫正膝关节畸形,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0.05);2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0.05);(3)提示临床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无论是胫骨高位截骨还是单髁置换,均能获得满意的近期疗效,但中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高位截骨术 单髁置换术 内侧间室骨关节炎 膝关节 随访 关节功能 膝关节畸形 胫股角
下载PDF
胫骨高位截骨术前临床评估及适应证的选择策略 被引量:9
2
作者 侯森荣 潘建科 +6 位作者 杨伟毅 罗明辉 黄和涛 曾令烽 林炯同 韩燕鸿 刘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8期4576-4583,共8页
背景:胫骨高位截骨、单髁膝关节成形及全膝关节置换都是膝骨关节炎终末阶段的治疗手段。随着目前临床膝关节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保膝意识的不断加强,胫骨高位截骨术也开始逐渐得到临床工作者的推崇。但由于不同国家、地区的临床医生对... 背景:胫骨高位截骨、单髁膝关节成形及全膝关节置换都是膝骨关节炎终末阶段的治疗手段。随着目前临床膝关节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保膝意识的不断加强,胫骨高位截骨术也开始逐渐得到临床工作者的推崇。但由于不同国家、地区的临床医生对胫骨高位截骨术前临床评估及适应证把握不尽相同,故而疗效也存在一定差异。目的:对国内外胫骨高位截骨术的相关研究进程展开学习,探讨临床中胫骨高位截骨术前临床评估时应注意的问题以及手术适应证选择,以期为临床胫骨高位截骨治疗膝骨关节炎和膝关节畸形等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对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 database)、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等中文数据库及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 数据库、EMBASE、OVID 等外文数据库进行全面检索,并将其中英文检索词分别设置为“胫骨高位截骨术、适应证、HTO”及“High tibial osteotomy、Indication”,检索自建库始至2018 年12 月为止所有与主题相关的文献。对胫骨高位截骨术前的临床评估以及其手术适应证展开深度剖析总结。结果与结论:①共计纳入84 篇文献进行综述;②结果表明,由于胫骨高位截骨术前临床评估及适应证把握存在极大差异性,以致历来人们对胫骨高位截骨和单髁膝关节成形、全膝关节置换的疗效评价存在较大争议;③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临床胫骨高位截骨术的临床评估及适应证选择日趋严格,其术后满意度较之以往有很大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膝关节畸形 胫骨高位截骨术 临床评估 适应证 单髁膝关节成形 全膝关节置换
下载PDF
膝内外翻畸形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力线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海虎 王伟力 +1 位作者 夏绍祥 韩培峰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5年第12期1254-1258,共5页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膝内外翻畸形对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下肢力线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2-03—2014-05初次TKA前后均摄双下肢全长负重位X线片的120例膝内外翻畸形,探讨不同程度膝内外翻畸形对TKA术后下肢力线的影响。根据术前...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膝内外翻畸形对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下肢力线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2-03—2014-05初次TKA前后均摄双下肢全长负重位X线片的120例膝内外翻畸形,探讨不同程度膝内外翻畸形对TKA术后下肢力线的影响。根据术前髋-膝-踝角(HKA)分为3组,比较3组间术后HKA的差异,并对术前与术后HKA间的关系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此外,分析术后下肢机械轴长度(LMAL)相对术前的变化及3组间LMAL平均改变量的差异。结果 所有患肢的HKA、MPTA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KPVA术前与术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6.57%(116/134)的患肢TKA术后LMAL比术前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非手术侧LMAL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轻度畸形组和重度畸形组中术后HKA在-3°-3°范围内分别占90.48%、81.25%和34.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术后HKA散点图分析表明两者间存在线性回归关系。此外,术前HKA与术前KPVA散点图分析表明,两者间存在线性回归关系(F=51.197,P〈0.001)。3组间术前KPVA、术前MPTA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膝内外翻严重畸形可增加TKA术后下肢力线的偏差,TKA术后LMAL大多比术前延长,其中伴有膝内外翻严重畸形延长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内外翻畸形 下肢力线 全膝关节置换术
原文传递
3D打印矫形鞋垫在下肢畸形应用的现状
4
作者 黄隽霓 张鸿悦 +1 位作者 章耀华 杨华清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13-1017,共5页
下肢畸形可分为短缩、旋转、成角以及复合畸形。畸形会造成下肢生物力线改变、足底压力分布异常,引起运动功能的损害,造成患者疼痛及活动受限。3D打印矫形鞋垫通过重新分布足底压力,纠正下肢生物力线,有效治疗下肢畸形。本文通过查阅相... 下肢畸形可分为短缩、旋转、成角以及复合畸形。畸形会造成下肢生物力线改变、足底压力分布异常,引起运动功能的损害,造成患者疼痛及活动受限。3D打印矫形鞋垫通过重新分布足底压力,纠正下肢生物力线,有效治疗下肢畸形。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探讨了引起下肢畸形足底压力变化的相关因素,阐述了3D矫形鞋垫在下肢畸形的相关应用及效果,为3D矫形鞋垫在临床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 打印矫形鞋垫 下肢畸形 膝关节畸形 足部畸形 下肢不等长
原文传递
Ilizarov技术治疗股骨短缩伴膝关节畸形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郑学建 秦泗河 +3 位作者 郭保逢 石磊 赵俊 王执宇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1年第6期480-484,共5页
背景:幼年期的股骨远端骨骺损伤,随年龄增长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股骨短缩、膝关节内外翻和前弓等畸形,传统方法需多次手术治疗。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股骨短缩并膝关节畸形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 背景:幼年期的股骨远端骨骺损伤,随年龄增长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股骨短缩、膝关节内外翻和前弓等畸形,传统方法需多次手术治疗。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股骨短缩并膝关节畸形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4月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的9例股骨远端骨骺损伤后遗股骨短缩并膝关节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男6例,女3例;年龄18~26岁,平均(22.1±2.9)岁;左侧2例,右侧7例;合并膝内、外翻5例,股骨髁上前弓4例。术中即时矫正膝关节内外翻及前弓畸形,然后在股骨中段斜形截骨,安装Ilizarov外固定器,术后逐渐调整外固定器,进行股骨延长及远端残留畸形的微调。随访复查双下肢全长正侧位X线片,观察下肢肢体长度、下肢力线、关节线及延长成骨情况,膝关节功能评分表(KSS)评价术后膝关节功能。结果:9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40个月,平均(20.5±7.6)个月。患者术后股骨短缩畸形和膝关节畸形均获得矫正。术后股骨延长3.0~7.5 cm,平均(4.1±0.9)cm;矫正膝关节内外翻畸形15°~25°,平均17.9°±2.8°;前弓畸形12°~20°,平均14.4°±2.4°。术后外固定器佩戴时间6~14个月,平均(9.3±2.6)个月。术后3例发生针道感染,换药处理后感染控制;1例针道松动,更换穿针位置,重新固定,均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末次随访膝关节KSS评分79~100分,平均(94.2±3.9)分。结论:Ilizarov技术治疗股骨远端骺损伤后遗股骨短缩合并膝关节畸形,能够准确恢复下肢长度和力线,手术创伤小、手术次数少、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IZAROV技术 外固定 骨骺损伤 股骨短缩 膝关节畸形
下载PDF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终末期膝关节病变合并膝外翻畸形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兴山 翁习生 +2 位作者 林进 金今 钱文伟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13-517,共5页
目的探讨对终末期膝关节病变合并膝外翻畸形患者行经髌旁内侧入路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arthroplasty,TKA)时膝外翻畸形矫正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1998年11月-2010年10月,收治64例72膝合并膝外翻畸形的终末期膝关节病变患者。男18... 目的探讨对终末期膝关节病变合并膝外翻畸形患者行经髌旁内侧入路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arthroplasty,TKA)时膝外翻畸形矫正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1998年11月-2010年10月,收治64例72膝合并膝外翻畸形的终末期膝关节病变患者。男18例,女46例;年龄23~82岁,平均62.5岁。骨关节炎44例49膝,类风湿性关节炎17例20膝,血友病性关节炎2例2膝,创伤性关节炎1例1膝。双膝8例,单膝56例。膝关节屈伸活动度为(82.2±28.7)°,X线片测量股胫角为(18.0±5.8)°。膝关节学会评分系统(KSS)临床评分为(31.2±10.1)分,功能评分(37.3±9.0)分。根据Krackow膝外翻分型标准:Ⅰ型65膝,Ⅱ型7膝。手术经髌旁内侧入路,采用常规方法行股骨及胫骨截骨,Ranawat技术进行软组织松解。6例7膝采用保留后交叉韧带型假体,54例60膝采用后稳定型假体,4例5膝采用髁限制型假体。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1例血友病性关节炎合并严重膝外翻畸形(股胫角41°)、屈曲挛缩20°的患者术后出现腓总神经麻痹,经保守治疗1年后神经功能恢复。1例术后2年发生深部感染,行二期翻修术后治愈。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3年,平均4.9年。末次随访时X线片示股胫角为(7.0±2.5)°,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502,P=0.000)。KSS临床评分为(83.0±6.6)分,功能评分(85.1±10.5)分,膝关节屈伸活动度为(106.1±17.0)°,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例遗留12~15°膝外翻畸形,但患膝关节功能良好。结论通过恰当的术中截骨和软组织平衡,采用经髌旁内侧入路TKA治疗合并膝外翻畸形的终末期膝关节病变可有效改善膝外翻畸形和恢复关节功能,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 膝关节病变 膝外翻畸形 髌旁内侧入路
原文传递
膝关节内翻屈曲畸形全膝关节置换的软组织平衡 被引量:10
7
作者 喻长纯 王战朝 尚延春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62-1066,共5页
目的探索对膝关节内翻屈曲畸形患者施行的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软组织平衡技术。方法2001年1月~2005年12月,对实施的86例104膝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行TKA的膝内翻屈曲畸形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术中的... 目的探索对膝关节内翻屈曲畸形患者施行的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软组织平衡技术。方法2001年1月~2005年12月,对实施的86例104膝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行TKA的膝内翻屈曲畸形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术中的软组织平衡问题进行讨论。其中男19例23膝,女67例81膝;年龄57岁~78岁,平均66岁。行单侧TKA术68例,双侧18例。均为初次行TKA的OA患者。术前内翻角为6~34°,平均12.3°;其中软组织性内翻占总内翻角的56.7%,骨性内翻占43.3%。术前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10°以下21膝,10~19°45膝,20~29°22膝,30°以上16膝,平均18.9°。结果患者术前膝关节平均屈曲挛缩18.9°,术中除4例残留5°屈曲挛缩外,其余患者术中膝关节均能达到完全伸直。术后随访6~72个月,平均37个月,6例残留5~10°屈曲挛缩,余膝关节可达到完全伸直。术前内翻角6~34°,平均12.3°;术后测量股胫角170.3~175.6°,平均174.7°,其中2例残留内翻角>3°。术中、术后发生并发症6例,其中内侧副韧带股骨起点损伤2例;髌骨弹响2例;脑栓塞及腔隙性脑梗塞各1例,经内科治疗后未遗留神经症状。均无皮肤坏死、切口感染及深部感染发生。结论软组织平衡是矫正膝关节内翻屈曲挛缩畸形的主要手段,良好合理的软组织平衡可使高度畸形的膝关节在TKA术后获得明显的功能恢复和畸形矫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形 全膝关节置换 软组织平衡
下载PDF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滑移截骨矫正重度外翻畸形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8
作者 钟航 黄强 +4 位作者 杨静 裴福兴 沈彬 周宗科 康鹏德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3-147,共5页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采用内侧副韧带起点向上滑移截骨矫正重度膝外翻畸形的手术技巧及疗效。方法 2008年6月-2014年2月,收治18例(19膝)伴重度膝关节外翻畸形拟行TKA患者。男6例,女12例;年龄2...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采用内侧副韧带起点向上滑移截骨矫正重度膝外翻畸形的手术技巧及疗效。方法 2008年6月-2014年2月,收治18例(19膝)伴重度膝关节外翻畸形拟行TKA患者。男6例,女12例;年龄29~72岁,平均52.3岁。关节置换原因:骨关节炎3例(3膝),类风湿性关节炎11例(12膝),创伤性关节炎3例(3膝),先天性发育畸形伴髌骨外脱位1例(1膝)。膝关节学会评分系统(KSS)侧方稳定性评分为(6.0±5.4)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为(41.6±7.7)分。X线片测量示胫股角为(33.0±2.9)°。根据Krackow膝外翻分型标准均为Ⅱ型。置换术中采用内侧副韧带起点向上滑移截骨恢复软组织平衡,矫正外翻畸形。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1例术后发生腓总神经麻痹,予以对症支持治疗,6个月后完全恢复。18例(19膝)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9个月~7年,平均5.7年。X线片复查示,术后6个月截骨片均骨性愈合;随访期间假体位置良好,未发现松动、下沉;末次随访时胫股角为(4.8±1.8)°,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61,P=0.00)。末次随访时,HSS评分为(87.2±10.5)分,KSS侧方稳定性评分为(12.4±3.1)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35,P=0.00;t=—6.83,P=0.00)。结论对于伴重度膝关节外翻畸形者,TKA术中通过内侧副韧带起点向上滑移截骨可恢复软组织平衡,矫正外翻畸形,获得满意的膝关节稳定性和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外翻畸形 滑移截骨 软组织松解平衡
原文传递
旋转铰链型膝关节假体治疗重度膝关节畸形的中期疗效 被引量:8
9
作者 曾敏 胡懿郃 +2 位作者 谢杰 李明清 林少如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12,共6页
目的探讨对重度膝关节畸形采用旋转铰链型膝关节假体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中期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1年6月,采用旋转铰链型膝关节假体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且随访达2年以上的24例(24膝)重度膝关节畸形患者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对重度膝关节畸形采用旋转铰链型膝关节假体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中期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1年6月,采用旋转铰链型膝关节假体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且随访达2年以上的24例(24膝)重度膝关节畸形患者临床资料。男14例,女10例;年龄60~81岁,平均70岁。病因:原发性骨关节炎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7例,创伤性关节炎9例,夏科关节病3例。病程5~25年,平均14.5年。存在屈曲畸形13例,外翻畸形7例,内翻畸形16例。记录手术时间、手术开始至拔出引流管期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切口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期间检测膝关节学会评分系统(KS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量表)评分及测量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并与术前比较;摄X线片复查假体位置。结果手术时间70~90 min,平均78 min;手术开始至拔出引流管期间出血量为400~1 000 mL,平均650 mL;住院时间14~18 d,平均15.2 d。术中1例(4.17%)发生髌骨横形撕脱性骨折;术后1例(4.17%)切口出现渗液、红肿,2例(8.33%)出现假体周围感染。24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10年,平均5.5年。X线片复查示假体周围无明显透亮带、骨溶解及假体下沉,下肢力线无明显改变。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膝关节KSS评分、VAS评分及髋关节屈伸活动度均显著优于术前(P 〈 0.05);末次随访与术后1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末次随访时,SF-36量表评分中除生理功能及躯体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四川省年龄〉 60岁城市男性参考值(t=2.42,P=0.02;t=5.26,P=0.00)外,其余各项评分与参考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对于重度膝关节畸形,采用旋转铰链型膝关节假体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可获得较好中期疗效,但应注意感染等相关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膝关节畸形 旋转铰链型膝关节假体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中期疗效
原文传递
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外翻畸形1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坤 闻振坤 +3 位作者 郭建斌 马涛 宋伟 张育民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8年第4期362-364,共3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外翻畸形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19例(21膝)膝关节外翻畸形患者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采用髌旁外侧入路,常规截骨,软组织平衡与松解技术,其中14例(16膝)采用后稳定型假体,3例(左膝)采用限制型假体,2... 目的探讨膝关节外翻畸形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19例(21膝)膝关节外翻畸形患者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采用髌旁外侧入路,常规截骨,软组织平衡与松解技术,其中14例(16膝)采用后稳定型假体,3例(左膝)采用限制型假体,2例(右膝)采用铰链膝。术前及术后随访时检测膝关节股胫角、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及膝关节评分,评价术后临床效果。结果 19例患者术后股胫角(7.30±0.91)°低于术前(46.00±1.45)°(P<0.05),膝关节屈伸活动度(112.50±2.31)°、膝关节临床评分(86.30±3.61)和功能评分(89.70±4.09)均高于术前[(52.00±1.17)°、(35.60±2.46)分、(43.20±1.82)分](P<0.05);19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4a,1例出现短期腓总神经损伤症状,甲钴胺治疗2周后症状消失,患者无伤口感染、髌骨脱位、假体松动及膝关节不稳等。结论全膝关节置换对膝关节外翻畸形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外翻畸形 全膝关节置换术 髌旁外侧入路
原文传递
初次TKA治疗伴AORIⅡa型胫骨缺损的严重膝内翻骨关节炎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顺成 李忠 +5 位作者 陈歌 尹一然 刘俊才 邓翔天 岳永川 赫明亮 《实用骨科杂志》 2018年第11期987-990,共4页
目的探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治疗严重膝内翻骨关节炎并胫骨Anderson骨科研究所(Anderson orthopaedic research institute,AORI)骨缺损分型Ⅱa型骨缺损的手术技巧及短期疗效。方法8例(10膝)严重膝内翻骨... 目的探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治疗严重膝内翻骨关节炎并胫骨Anderson骨科研究所(Anderson orthopaedic research institute,AORI)骨缺损分型Ⅱa型骨缺损的手术技巧及短期疗效。方法8例(10膝)严重膝内翻骨关节炎并胫骨AORIⅡa型骨缺损患者,男2例(3膝),女6例(7膝);年龄61~79岁,平均(68.8±6.7)岁。均采用后稳定型假体,术中应用骨赘清理、胫骨平台外移截骨、内侧软组织松解等技术矫正膝内翻畸形,所有病例均采用胫骨内侧矩形金属垫块复合胫骨托延长杆,2例(2膝)联合应用自体骨移植重建胫骨缺损,定期复查X线片,检查膝关节活动度并行Lysholm评分。结果术后随访14~50个月,平均26个月。膝关节Lysholm评分术前(25.16±5.04)分,术后末次随访(85.4±10.3)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查X线片未见假体松动、下沉,末次随访膝关节活动度(86.1±11.4)°显著优于术前(61.37±10.24)°。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骨赘清理、胫骨平台外移截骨、内侧软组织松解等技术,并采用金属垫块联合延长杆重建胫骨AORIⅡa型骨缺损,能矫正膝内翻畸形,为胫骨假体提供良好的初始稳定性,随访膝关节功能较前明显改善,短期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 膝内翻畸形 软组织松解 骨缺损
下载PDF
旋转平台假体置换治疗膝外翻畸形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顾剑 孙俊英 +5 位作者 赵锡江 王涛 徐宁 万国杨 尹海波 刘勇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41-545,共5页
目的 探讨采用旋转平台假体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治疗膝外翻畸形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12月-2014年12月采用Gemini MKⅡ旋转平台假体行初次TKA的25例(28膝)膝外翻畸形患者临床资料。男6例(7膝... 目的 探讨采用旋转平台假体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治疗膝外翻畸形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12月-2014年12月采用Gemini MKⅡ旋转平台假体行初次TKA的25例(28膝)膝外翻畸形患者临床资料。男6例(7膝),女19例(21膝);年龄47~82岁,平均64.8岁。单膝22例,双膝3例。病因:骨关节炎20例(22膝),类风湿性关节炎4例(5膝),创伤性关节炎1例(1膝)。病程2~22年,平均10.4年。主要临床症状均为膝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根据Keblish膝外翻畸形分级标准,轻度13膝、中度11膝、重度4膝。结果 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皮肤坏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60个月,平均25.4个月。术后1例出现膝关节内侧不稳症状,2例足背皮肤感觉减退,经对症处理后症状均消失。X线片复查未见髌骨轨迹不良及假体周围感染或松动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美国特种医院(HSS)评分、股胫角、最大伸膝角度、最大屈膝角度、膝关节活动度及髌骨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旋转平台假体行TKA治疗膝外翻畸形可获得较好疗效,但术中软组织松解平衡要求较高,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外翻畸形 旋转平台假体
原文传递
ACCK髁限制性假体治疗重度膝关节畸形的初期临床疗效 被引量:5
13
作者 曹万军 郑金文 +4 位作者 刘显东 梁玉祥 唐承杰 陈星宇 刘颖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368-1371,共4页
[目的]探讨对重度膝关节畸形采用ACCK髁限制性假体行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初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4年9月采用ACCK髁限制性假体行初次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18例重度膝关节畸形病例。男4例,女14例;平均年龄69.5岁(5... [目的]探讨对重度膝关节畸形采用ACCK髁限制性假体行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初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4年9月采用ACCK髁限制性假体行初次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18例重度膝关节畸形病例。男4例,女14例;平均年龄69.5岁(50~74岁)。左膝8例,右膝10例。病因:原发性骨关节炎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7例,创伤性关节炎2例,夏科关节病1例。内翻畸形11例,外翻畸形7例。胫骨侧骨缺损,AORIⅠ型5例,Ⅱ型13例。记录手术时间,观察切口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使用Gross方程评估围手术期失血量。记录术后X线髋膝踝角、冠状股骨角、冠状胫骨角和胫骨后倾角。随访期测量膝关节屈伸活动度,检测KSS评分。[结果]手术时间平均85 min(70~100 min)。围手术期平均失血量681.8 ml(440~1 360 ml)。术后髋膝踝角度平均为(179.8±1.5)°,冠状股骨角度平均为(89.7±1.4)°,冠状胫骨角平均为(90.1±1.5)°,胫骨后倾角平均为(6.6±1.5)°。18例获平均12.3个月随访(6~15个月),切口均Ⅰ期愈合。在随访期内均无感染、髌骨骨折、骨溶解、假体松动、下肢力线改变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和膝关节KSS评分均显著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初次膝关节置换术中采用ACCK髁限制性假体治疗重度膝关节畸形的初期临床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膝关节畸形 髁限制性膝关节假体 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初期疗效
原文传递
后稳定型全膝关节置换治疗成人膝大骨节病混合内翻畸形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雷刚 高大龙 +6 位作者 涂忠民 董舒 任军龙 解俊杰 赵昕 李若飞 刘刚 《实用骨科杂志》 2012年第8期700-703,共4页
目的探讨后稳定型全膝关节置换治疗成人膝大骨节病混合内翻畸形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后稳定型全膝关节置换治疗晚期成人膝大骨节病混合内翻畸形29例(31膝),男16例(17膝),女13例(14膝)。年龄56~79岁,平均65.2岁。病程3.9~29... 目的探讨后稳定型全膝关节置换治疗成人膝大骨节病混合内翻畸形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后稳定型全膝关节置换治疗晚期成人膝大骨节病混合内翻畸形29例(31膝),男16例(17膝),女13例(14膝)。年龄56~79岁,平均65.2岁。病程3.9~29年。术前屈曲挛缩畸形5°~40°,平均12.4°,膝内翻畸形5°~20°,平均11.5°,术前内旋转度7°~14°。用膝关节HSS评分标准及畸形矫正角度进行效果评价,术前平均40.98分。结果本组有1例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经保守治疗痊愈,1例术后心肌梗死经抢救治愈,对全部病例进行了平均28个月(2个月~6年)的随访,术后6个月髌前痛1例,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疼痛消失,随访期间无假体周围透明带出现,无假体下沉或松动,无植骨块移位、骨折、骨吸收、不愈合及胫骨平台塌陷。终末随访HSS评分为86.34分。优21膝(67.7%),良9(29%),尚可1膝(3.23%)。结论应用后稳定型全膝关节置换治疗成人膝大骨节病,可有效矫正内翻、屈曲、内旋混合畸形,缓解疼痛,重建膝关节功能,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骨节病 畸形 关节成形术 置换
下载PDF
骨骺分离术矫正膝关节前弓屈曲和小腿旋转畸形 被引量:1
15
作者 唐国民 张文明 +1 位作者 徐印坎 周志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0年第1期14-16,共3页
1983年以来,用自制的多功能骨外固定器开展骨骺分离术矫正膝关节前弓屈曲和小腿旋转畸形,收到良好的效果。本文报告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11~16岁,膝关节前屈畸形6例,屈曲度数10~40°,小腿外旋畸形4例,旋转角度15~30°。10... 1983年以来,用自制的多功能骨外固定器开展骨骺分离术矫正膝关节前弓屈曲和小腿旋转畸形,收到良好的效果。本文报告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11~16岁,膝关节前屈畸形6例,屈曲度数10~40°,小腿外旋畸形4例,旋转角度15~30°。10例均为脊髓灰质类后遗症。腰麻下10例全部行胫骨近侧骨骺分离术,膝关节前屈畸形和小腿旋转畸形全部矫正,随访4年,术肢功能明显改善,未见严重并发症。文章将本方法与传统的截骨矫形术进行了比较,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骺分离术 关节屈曲畸形 腿畸形
下载PDF
人工膝关节置换结合inside-out技术治疗膝外翻畸形的疗效观察
16
作者 张骏 陈涛 +2 位作者 常啸 潘沨 李璟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463-466,共4页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结合inside-out技术治疗膝外翻畸形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3月本院膝外翻畸形100例病人,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给予人工膝关节置换结合insi...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结合inside-out技术治疗膝外翻畸形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3月本院膝外翻畸形100例病人,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给予人工膝关节置换结合inside-out技术治疗。分析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治疗后的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股胫角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膝关节置换结合inside-out技术能够改善膝外翻畸形患者围术期情况,促进膝关节恢复,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膝关节置换 inside-out技术 膝外翻畸形
下载PDF
Ilizarov技术在外伤性膝内翻畸形治疗中的应用
17
作者 王岩松 任龙喜 +1 位作者 吴鸿飞 尹建 《实用骨科杂志》 2015年第12期1072-1076,共5页
目的利用Ilizarov技术微创截骨治疗外伤性膝内翻畸形病例,评价此技术在外伤畸形治疗中的优越性。方法选取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资料完整、与外伤有关的膝内翻畸形患者23例,男17例,女6例,平均年龄28岁(13~45岁),采... 目的利用Ilizarov技术微创截骨治疗外伤性膝内翻畸形病例,评价此技术在外伤畸形治疗中的优越性。方法选取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资料完整、与外伤有关的膝内翻畸形患者23例,男17例,女6例,平均年龄28岁(13~45岁),采用胫骨结节下微创截骨、Ilizarov外固定技术进行矫形术。结果23例患者截骨面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平均12周。术后膝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VAS评分明显改善,P〈0.05。术后胫股角、胫骨角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双下肢长度差别在2cm以内。疗效评定优良率91.3%。疗效评定标准采用膝关节损伤与骨性关节炎评分(knee injury and osteoarthritis outcome score,KOOS)。结论Ilizarov外固定技术治疗外伤性膝关节内翻畸形安全、有效,对于膝关节周围皮肤条件差的患者,尤其体现了此项技术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IZAROV技术 张力一应力法则 微创截骨 膝内翻畸形
下载PDF
快速康复锻炼对膝关节内翻畸形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被引量:26
18
作者 徐艺 李琳 史凌云 《西部医学》 2019年第8期1293-1297,共5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锻炼对膝关节内翻畸形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因膝骨关节炎导致膝关节内翻畸形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由同一组医师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按术后康复方法分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锻炼对膝关节内翻畸形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因膝骨关节炎导致膝关节内翻畸形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由同一组医师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按术后康复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锻炼,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锻炼。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个月时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HSS)评分、膝关节内翻角度、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膝关节最大伸直角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时的膝关节活动度、HSS评分和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均明显增加,膝关节内翻角度和膝关节最大伸直角度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除膝关节内翻角度外,观察组以上其他指标变化更明显(P<0.05)。另外,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项目评分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躯体角色、机体疼痛、总的健康、社会功能和情绪角色等项目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关节内翻畸形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快速康复锻炼有利于患者膝关节活动度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内翻畸形 全膝关节置换术 快速康复锻炼 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膝关节病变合并膝外翻畸形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7
19
作者 黄润华 尚希福 +1 位作者 胡飞 唐国霖 《临床骨科杂志》 2017年第3期310-313,317,共5页
目的分析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老年膝关节病变合并膝外翻畸形的疗效。方法对54例膝关节病变合并膝外翻畸形的老年患者经髌骨旁内侧入路行TKA。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并进行HSS评分,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股胫角、膝关节活动度;采用... 目的分析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老年膝关节病变合并膝外翻畸形的疗效。方法对54例膝关节病变合并膝外翻畸形的老年患者经髌骨旁内侧入路行TKA。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并进行HSS评分,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股胫角、膝关节活动度;采用VAS评分及生存质量评分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0~16个月。末次随访患者股胫角、膝关节活动度及HS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末次随访VAS评分及生存质量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经髌骨旁内侧入路,通过良好的软组织平衡和恰当的截骨进行TKA治疗老年膝关节病变合并膝外翻畸形患者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外翻畸形 膝关节病变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外翻畸形的手术探讨 被引量:15
20
作者 冯宗权 陈坚锋 潘耀成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563-1567,共5页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外翻畸形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1月-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42例膝外翻畸形行人工膝关节置换的患者中,采用髌旁内侧入路31例,髌旁外侧入路11例;采用非限制性假体32例,限制性假体10例。比较...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外翻畸形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1月-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42例膝外翻畸形行人工膝关节置换的患者中,采用髌旁内侧入路31例,髌旁外侧入路11例;采用非限制性假体32例,限制性假体10例。比较患膝术前、术后的ROM、FTA角以及膝关节KSS评分及功能评分,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个月),术前FTA角平均24.2°(11°-35°),术后平均6.4°(5°-12°)。KSS评分由术前平均27.4分(12-42分)提高到平均89.3分,功能评分由术前21.0分(14~35分)提高至87.5分(78-92分)。FTA角、KSS评分及膝关节功能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未发现髌骨脱位、髌前痛、腓总神经损伤、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结论]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外翻畸形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术中正确的截骨,配合充分的软组织松解,可有效恢复患者下肢力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外翻畸形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手术技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