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中的人性思考
被引量:6
- 1
-
-
作者
杨希
-
机构
哈尔滨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
出处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1年第2期166-167,共2页
-
文摘
芥川龙之介的成名作《罗生门》描述了一个走投无路的仆人在罗生门下,面对生死抉择时善、恶转变的心理过程。从而展示了恶的无可回避,善恶之念转换的轻而易举,并且通过这种心理变化,展现出人性的多变,进而引起我们对人性的思考。作品强烈地控诉了当时的黑暗社会和残酷现实,由此我们可以窥视到芥川对现实的希望和不安的矛盾心理。
-
关键词
芥川龙之介
《罗生门》
人性
善恶
-
Keywords
AkutagawaRyunosuke
"Rashomon"
humanity
kind and evil
-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
-
题名向人性的深处开掘——刘庆邦小说的人性主题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刘成勇
-
机构
周口师范学院中文系
-
出处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36-40,共5页
-
基金
周口师范学院青年基金项目"刘庆邦小说人性论"(ZKNU2007003)
-
文摘
在二十多年的创作实践中,刘庆邦一直关注、探索着人性,不断向人性的深处掘进。他的作品主要表现的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人性,写爱与美、恨与性,但并不以奇以怪取胜,体现了人物对生活的热爱和执著。刘庆邦对人性的切入点是善与恶,他在细节上的着力表现和善与恶的转化,使得人性单一但并不单调,强化了审美效果。他的这种孜孜不倦探索人性的做法在当前的文学创作背景下将不断显现出不同寻常的意义。
-
关键词
刘庆邦
普遍人性
人性善恶
-
Keywords
LIU Qing-bang
common humanity
kind and evil
-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胡宏心性论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 3
-
-
作者
万鹏鹏
-
机构
苏州科技大学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
-
出处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8年第12期31-34,共4页
-
文摘
宋初开启的理学运动经历了北宋时期的酝酿与发展,在南宋初期展现出不同寻常的生机与活力。胡宏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开创了独具特色的"性"本论思想,在性本论、人性论、工夫论方面均有独到的见解。同时,他的哲学思想也深深影响了朱熹、陆九渊等理学家,使得宋明理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为理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
关键词
胡宏
心性
善恶
宋明理学
-
Keywords
Hu Hong
temperament
kind and evil
the Neo-Confucianism in Song and Ming period
-
分类号
I210.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人性认识对制度架构的影响
- 4
-
-
作者
杨波
郭继伟
-
机构
鞍山师范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鞍山钢城正大律师事务所
-
出处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1-4,共4页
-
文摘
中西方对人性不同的认识最终产生了迥然而异的社会制度架构:在中国性善论占据主流,提倡德治,因而形成了几千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而西方认为人性本恶,主张对权力进行制约,进而最终形成了以“三权分立”为基础的民主政治制度。我们应当承认人性中有恶的倾向,对权力进行监督和约束是必要的。
-
关键词
人性
善恶
制度架构
-
Keywords
Human nature
kind and evil
Institution system
-
分类号
D920.0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论市场经济与道德的一致性
被引量:1
- 5
-
-
作者
黄平
-
机构
武汉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
出处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56-58,共3页
-
文摘
我国当前运行的市场经济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增进了社会物质财富,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与此同时也给道德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负面影响,但对这种负面影响不应当采取传统的纯粹善、恶二分的方式去看待,而应当充分认识和肯定市场经济与道德的一致性,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促进道德的发展与进步。
-
关键词
市场经济
道德
一致性
-
Keywords
Market economy
Dichotomy of kind and evil morality continuity
-
分类号
F123.9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善恶报应信仰的产生与发展
- 6
-
-
作者
戴峰
-
机构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
-
出处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11期28-32,共5页
-
文摘
善恶报应观念是一种信仰习俗。善恶报应观念的渊源极早,远在道教形成和佛教传入中土之前。善恶报应信仰是一个融合着儒、释、道三教思想的混合体,善恶、因果、承负等思想对于古代民众的心理和生活产生了普遍而深刻的影响,从而促成了善恶报应信仰的形成和广泛传播。
-
关键词
善恶报应
因果
承负
形成
发展
-
Keywords
kind and evil karma
cause and effect
Chengfu(bearing burden)
formation
development
-
分类号
B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对“次道德”现象的伦理学解析
被引量:5
- 7
-
-
作者
杨仕奎
-
机构
中山大学教育学院社会科学系
-
出处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13,共5页
-
文摘
“次道德”现象受到社会公众及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但多数人所指的“次道德”行为实际上是一种“因先恶而后善”的行为。“次道德”作为“道德之次” ,应该是在道德底线———法律之上的 ,它不应该是不道德或违法行为的“衍生行为”———这是“因先恶而后善”行为的根本特征。“次道德”作为道德现象和伦理学范畴 ,只能从道德理想、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的层次性与实践中社会成员的道德行为、道德品质的个体差异性的角度去理解 ,而不能把道德价值较小的较低层次道德完全等同于危害性较小的不道德行为或非法行为。
-
关键词
道德
次道德
道德行为
因先恶而后善
-
Keywords
morals
lower-level-morals
moral behavior
former kind and then evil
-
分类号
B823.4
[哲学宗教—伦理学]
-
-
题名佛教对李翱复性思想的影响
被引量:1
- 8
-
-
作者
韩丽华
-
机构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出处
《临沂大学学报》
2012年第2期40-45,共6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山东大学课题(08JJD730051)
-
文摘
李翱在其《复性书》中提出性善情恶的观点,并以寂然不动的入静之法来去情复性、回复本有的善性。佛教的如来藏思想、《大乘起信论》的一心二门思想、天台宗的"性具善恶"及"一念无明法性心"、禅宗的"自性即佛"及"无念为宗"、梁肃的"复性明静"思想,都有复性思想,都对李翱的复性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关键词
李翱复性
性善情恶
佛教如来藏
一心二门
性具善恶
-
Keywords
Li Ao's inwardness recovering
kind humanity and evil sentiment
Tathagatagarbha thinking in Buddhism
as one in two thinking
personality with good and evil
-
分类号
B241.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李翱的性善情恶复性思想
- 9
-
-
作者
韩丽华
-
机构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出处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111-115,共5页
-
文摘
李翱的《复性书》表达了其性善情恶(惑)的性情思想,"性"为人先天纯善的本性,不生不灭。"情"为人后天因受外欲诱惑而生的善恶混杂的杂染心性,是对"性"的掩盖而生的迷惑心性。因惑情使人作恶堕落,所以要去情复性,以寂然不动的复性之法回复纯善之性。
-
关键词
性善情恶
复性
至诚
寂然不动
感而遂通
-
Keywords
kind humanity and evil sentiment
inwardness recovering
sincere
stationary
indnce thus connect
-
分类号
B241.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