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学家的时代精神与历史使命 被引量:9
1
作者 桑保军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2年第6期62-65,共4页
我们的社会处于伟大的变革时期 ,变革的社会需要法学“巨人”。法学家必须具备三种时代精神才能担负起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法学家的时代精神为 :权利正义精神、创新精神和批判精神 ;法学家的历史使命为 :开创中国的权利文化 ,构建中... 我们的社会处于伟大的变革时期 ,变革的社会需要法学“巨人”。法学家必须具备三种时代精神才能担负起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法学家的时代精神为 :权利正义精神、创新精神和批判精神 ;法学家的历史使命为 :开创中国的权利文化 ,构建中国的法治思想理论及培育中国的法律化道德思想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家 时代精神 历史使命
下载PDF
也谈“立法者” 被引量:6
2
作者 严存生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22,共8页
"立法者"一词用法甚多,归纳起来有抽象意义上的"立法者",如神、人民、主权者;有具体意义上的"立法者"。它作为组织有议会等立法机关,作为人又有两种:一种是法律制度的开创者,他们往往是伟大的政治家或贤... "立法者"一词用法甚多,归纳起来有抽象意义上的"立法者",如神、人民、主权者;有具体意义上的"立法者"。它作为组织有议会等立法机关,作为人又有两种:一种是法律制度的开创者,他们往往是伟大的政治家或贤哲;另一种是立法机关里工作的法学家,他们从事的是技术性的立法工作,完善和修订已有的法律制度。从历史上"立法者"一词的种种用法入手,在进行归纳和分析的基础上做一些思考。我们认为现实生活中的"立法者"应是具有素养的职业法学家,他们应该是了解人生和社会,理解法的精神,忠于法律事业和掌握法律技术的法律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者” 贤哲 主权者 法学家
原文传递
夏同龢《行政法》简论 被引量:5
3
作者 梁光华 张红 《贵州文史丛刊》 2012年第2期114-120,共7页
清光绪朝戊戌科状元夏同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状元身份留学日本的留学生,是中国行政法历史上最早编写《行政法》的法学家之一;他同时也是出色的法学教育家,广东法政学堂的创办者;还是中华民国国会众议院议员,宪法起草委员会理事,参... 清光绪朝戊戌科状元夏同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状元身份留学日本的留学生,是中国行政法历史上最早编写《行政法》的法学家之一;他同时也是出色的法学教育家,广东法政学堂的创办者;还是中华民国国会众议院议员,宪法起草委员会理事,参与了《天坛宪法》的起草;既任过多个行政职务,还是很有才能的社会活动家。但他留给后世最有意义的是他编写的《行政法》,该《行政法》无论从编写水平、出版的时间还是其内容的丰富详实方面,都无庸置疑地确立了他作为中国行政法历史上的先驱者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同龢 状元 法学家 行政法
下载PDF
法律授予权利的正当依据 被引量:2
4
作者 喻中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04年第5期28-32,38,共6页
从规范实证主义法学的立场上看,权利源于法律,授权性规范就是授予权利的法律规范。为什么法律可以授予权利?从授权性规范的语境入手,我们可以找到四种与授权相关的主体立法者、权利主体、社会公众、法学家。法律授予权利的正当依据,可... 从规范实证主义法学的立场上看,权利源于法律,授权性规范就是授予权利的法律规范。为什么法律可以授予权利?从授权性规范的语境入手,我们可以找到四种与授权相关的主体立法者、权利主体、社会公众、法学家。法律授予权利的正当依据,可以从这四种主体的角度得到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者 权利主体 社会公众 法学家 法律授予权利 公民知情权
下载PDF
论富勒“合法性原则”的道德性与制度化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智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71-175,共5页
在上个世纪中叶进行的理论交锋中,富勒与哈特针对"合法性原则"的性质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哈特认为"合法性原则"是功效原则,富勒坚持认为"合法性原则"是道德原则。富勒对"合法性原则"道德性质的... 在上个世纪中叶进行的理论交锋中,富勒与哈特针对"合法性原则"的性质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哈特认为"合法性原则"是功效原则,富勒坚持认为"合法性原则"是道德原则。富勒对"合法性原则"道德性质的确定和制度化安排,展现了其作为法学家的人文情怀和实践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家 合法性原则 富勒 道德性
原文传递
专家法律意见书探究——基于法治立场的反思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小红 《三江高教》 2014年第1期49-60,共12页
法学家的任何法律参与行为在为法治贡献正推力的同时,也不可避免会产生反推。专家法律意见书进入法庭,法不禁止,但并不合理。分析专家法律意见书的催生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当事人寻求专业支撑但也在制造关系;法学家秉持公义精神但也... 法学家的任何法律参与行为在为法治贡献正推力的同时,也不可避免会产生反推。专家法律意见书进入法庭,法不禁止,但并不合理。分析专家法律意见书的催生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当事人寻求专业支撑但也在制造关系;法学家秉持公义精神但也受私利驱动;法官则或有惰怠与推卸责任之意。专家法律意见书可能会扭曲学术品格,异化诉讼程序,扩大裁判法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家 法律参与 司法实践 专家法律意见书
原文传递
在原则与政策之间——罗纳德·德沃金和理想法律人的建构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国清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5年第2期127-134,共8页
中国法律人形象的模糊性和暗昧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个问题迟迟没有得到解答已经影响到中国法学的健康发展。在这方面,美国法理学家罗纳德·德沃金的尝试值得借鉴。德沃金成功地建构了一个完美的法律人形象"赫拉克勒斯&qu... 中国法律人形象的模糊性和暗昧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个问题迟迟没有得到解答已经影响到中国法学的健康发展。在这方面,美国法理学家罗纳德·德沃金的尝试值得借鉴。德沃金成功地建构了一个完美的法律人形象"赫拉克勒斯",该形象在德沃金主要论著中日臻完美。通过比较德沃金法理学和其他当代法律理论,本文探讨了德沃金法理学的优点和缺点,从德沃金法理学思想尤其是他的理想法律人观念引申出建构中国理想法律人共同体的建议,以尝试回答当代中国法学正面临的相应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沃金 法律人 法理学思想 纳德 法律理论 中国法学 中国法律 建构 中日 尝试
下载PDF
论韩非之死 被引量:2
8
作者 赵东玉 李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19-23,共5页
韩非的法治思想尤其是加强君权的理论为秦王所激赏,但遗憾的是落得一个可悲的结局——以自杀结束生命。这一结局是法家内部派别之争,现实政治生活中权利之争,以及知识分子与统治者之间矛盾的综合作用的结果。韩子之死,值得治史者反思。
关键词 韩非 死亡 法家 战国
下载PDF
对法学家上书行为的法理学思考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村子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0年第3期10-13,共4页
在我国,法学家上书行为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发展,当代中国社会中法学家上书行为也越来越普遍。法学家们采用积极的上书行为,希望能表达其专业意见,试图对法制进行更实质性的推进。从法理学的角度来看,法学家的... 在我国,法学家上书行为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发展,当代中国社会中法学家上书行为也越来越普遍。法学家们采用积极的上书行为,希望能表达其专业意见,试图对法制进行更实质性的推进。从法理学的角度来看,法学家的社会法律地位特殊,导致其上书行为与我国法制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及意义。适度地运用上书行为,有利于增强普通民众对法律的信心,确立法律的最高权威和尊严,健全我国法治国家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家 上书 法理学
原文传递
宋代唯物主义法学家胡颖事迹著述与思想考述 被引量:1
10
作者 万里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69-73,共5页
胡颖是中国南宋时期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学者兼法学家 ,以前学术界对他的研究甚少。他曾经担任过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要行政官员 ,积累了极为丰富的行政及司法审判经验 ,并由此形成了自己系统的政治思想与法学思想。其主要的法学思想体... 胡颖是中国南宋时期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学者兼法学家 ,以前学术界对他的研究甚少。他曾经担任过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要行政官员 ,积累了极为丰富的行政及司法审判经验 ,并由此形成了自己系统的政治思想与法学思想。其主要的法学思想体现在他所经历并撰写的司法审判案例中。这些案例大都保存在宋人编著的《名公书判清明集》一书中。胡颖的行政司法事迹表明 ,他在中国无神论史以及法学史上都应该占有一定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胡颖 法学家 中国 无神论史 法学史 唯物主义法学 《名公书判清明集》
下载PDF
基于经济学家立场和法学家立场的法经济学研究进路 被引量:1
11
作者 佀连涛 《制度经济学研究》 2019年第1期202-222,共21页
法经济学作为法学与经济学的交叉学科,具有了法学和经济学的自然禀赋。经济学家立场的法经济学研究者基于自身的经济学知识背景,把法律制度看作经济发展的内在变量,采取从法律的视角看经济的研究进路,形成了经济学家立场的法经济学。而... 法经济学作为法学与经济学的交叉学科,具有了法学和经济学的自然禀赋。经济学家立场的法经济学研究者基于自身的经济学知识背景,把法律制度看作经济发展的内在变量,采取从法律的视角看经济的研究进路,形成了经济学家立场的法经济学。而法学家立场的法经济学研究者基于自身的法律知识优势,把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作为研究法律问题的研究进路,采取从经济的视角看法律的研究进路,形成了法学家立场的法经济学。两种立场的法经济学在逻辑起点、分析进路和本质属性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中国的法经济学应当在厘清两种立场的法经济学的基础之上实现两者的融合发展。中国的法经济学既要立足中国法治实践,又要实现外来法治资源本土化。法学研究者在法经济学视域中不能失去话语权,应当积极贡献自己的智识,努力建构中国特色的法经济学学科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家 经济学家 法经济学 研究进路
原文传递
法学家的技艺
12
作者 喻中 《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57-58,共2页
法学家的技艺就是法学家深入社会、解剖社会,从社会中获得关于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特殊公共利益团体之间以及个人、特殊公共利益团体与国家之间关系的认识。只有通过社会这个途径,法学家才能实现对法的关系的真正把握。
关键词 法学家 社会 技艺
下载PDF
Duanmu Zheng,Eminent Jurist
13
《China Today》 1997年第5期30-32,共3页
关键词 In Duanmu Zheng Eminent jurist
下载PDF
论我国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构建——从改善法官和律师关系的角度出发
14
作者 袁晶晶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78-82,共5页
法律共同体是由法官、检察官、律师以及法学学者等法律人组成的法律职业群体。在该群体中,由于执业角度不同,在共同体内部依然产生分歧,该分歧的外化形式之一在当下可体现在法官与律师之间因受各种因素影响导致关系恶化和紧张,为了缓和... 法律共同体是由法官、检察官、律师以及法学学者等法律人组成的法律职业群体。在该群体中,由于执业角度不同,在共同体内部依然产生分歧,该分歧的外化形式之一在当下可体现在法官与律师之间因受各种因素影响导致关系恶化和紧张,为了缓和这种恶化的紧张关系,应借鉴域外法官与律师职业互动的方式,通过发挥职业协会等自治组织的作用、增强律师与法官职业的流动性等方式来改善法官和律师的关系,构建法律职业的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人 职业互动 职业共同体
下载PDF
国立四川大学首任校长王兆荣著述脞谈
15
作者 熊飞宇 《宜宾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7-11,17,共6页
王兆荣,四川(现重庆)秀山人,为国立四川大学首任校长。除此之外,王兆荣与中华学艺社和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也有很深的关联。其著述,体现出法学家的深湛理念与时评家的深刻洞察。王兆荣的思想,以爱国为基点,主张法政立国、学术报国、教育... 王兆荣,四川(现重庆)秀山人,为国立四川大学首任校长。除此之外,王兆荣与中华学艺社和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也有很深的关联。其著述,体现出法学家的深湛理念与时评家的深刻洞察。王兆荣的思想,以爱国为基点,主张法政立国、学术报国、教育救国和实业强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兆荣 中华学艺社 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 法学家 时评家
下载PDF
中西法的定义演变比较
16
作者 冯阳阳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85-89,共5页
法的定义,是我们接触法学、学习法学的第一个基础概念,是法理学的学习基础,是我们学习其它部门法的基石。但就是这个最基本的概念,在中西法学史上争论激烈,始终未形成通说。在这里,文章将从中西法的词源、法学流派及法学家观点上对法的... 法的定义,是我们接触法学、学习法学的第一个基础概念,是法理学的学习基础,是我们学习其它部门法的基石。但就是这个最基本的概念,在中西法学史上争论激烈,始终未形成通说。在这里,文章将从中西法的词源、法学流派及法学家观点上对法的定义演变进行论述分析,希望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法的定义 中西 词源 流派 法学家
下载PDF
Maritime Law under WTO──Interview with Professor Fu Tingzhong, a Famous Jurist in China
17
《China's Foreign Trade》 2001年第9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Maritime Law under WTO a Famous jurist in China mode
下载PDF
在历史丛林里穿行的中国法理学 被引量:43
18
作者 舒国滢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4-34,共11页
在新中国法律制度发展的历史过程中 ,法理学经历了一次学问传统的“断裂”。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 ,中国法理学学问传统的裂痕在逐渐修复 ,法理学之自身“学术”因素得到强化 ,法理学者之“知识共同体意识”愈来愈得到彰显。但当代的法... 在新中国法律制度发展的历史过程中 ,法理学经历了一次学问传统的“断裂”。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 ,中国法理学学问传统的裂痕在逐渐修复 ,法理学之自身“学术”因素得到强化 ,法理学者之“知识共同体意识”愈来愈得到彰显。但当代的法理学还面临西学强势如何因应、确立中国话语体系及研究范式、如何建立独创性理论的问题。未来的中国法理学应当培育世界知名的法理 (哲 )学家 ,应当形成具有中国风格和特色而又能够与世界法理 (哲 )学界展开对话的独创理论与学说体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理学 中国法 共同体意识 世界法 应当 确立 因应 反映 自身 中国风格
原文传递
中国民事诉讼法学成长的启示——以知识社会学为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齐树洁 熊云辉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4-172,共9页
从知识社会学考察,中国民事诉讼法学成长表现为四种知识的生产,即普法法学、注释法学、理论法学、实践法学,民事诉讼法与民事诉讼法学的关系结构构成了民事诉讼法学知识生产的社会环境。每种知识的生产既是对特定关系结构的表达,受特定... 从知识社会学考察,中国民事诉讼法学成长表现为四种知识的生产,即普法法学、注释法学、理论法学、实践法学,民事诉讼法与民事诉讼法学的关系结构构成了民事诉讼法学知识生产的社会环境。每种知识的生产既是对特定关系结构的表达,受特定关系结构的制约,又参与了关系结构的创造。民事诉讼法学知识生产是在历史的变迁中进行的,又是通过民事诉讼法学家群体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社会学 民事诉讼法学 民事诉讼法学家 知识生产
下载PDF
《中国法学向何处去》的意义与两种反思 被引量:6
20
作者 邓勇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35-144,共10页
从“法学——法学家”的路径来分析,《中国法学向何处去》这篇长文做出了巨大知识贡献。知识内部与知识外部两种反思的分析框架可以使人们洞见到其中的可能缺陷:知识内部的反思不充分,知识外部的反思被忽视以及“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 从“法学——法学家”的路径来分析,《中国法学向何处去》这篇长文做出了巨大知识贡献。知识内部与知识外部两种反思的分析框架可以使人们洞见到其中的可能缺陷:知识内部的反思不充分,知识外部的反思被忽视以及“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提法不妥当。这三方面的问题导致了“长文”的目的不能充分达致。受现代化范式支配与缺失中国法律理想图景可以说是中国法学缺乏自觉意识与反思精神这一问题的两个面向。中国法学要超越这个时代需要深入到知识内部与知识外部的各种因素乃至中国文化的集体无意识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文” 知识内部反思 知识外部反思 中国法律理想图景 乌托邦 新路径 中国社会良好秩序原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