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六年制初中起点免费师范生学习倦怠和自我效能 被引量:6
1
作者 陈欢 吴宇航 王芙蓉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5年第2期256-260,共5页
目的:探索六年制免费师范生是否存在学习倦怠和学业自我效能问题。方法:用中学生学习倦怠问卷和学业自我效能问卷对533名六年制初中起点免费师范生、221名非免费师范生和198名普通高中生进行测查。结果:①不同年级的六年制免费师范... 目的:探索六年制免费师范生是否存在学习倦怠和学业自我效能问题。方法:用中学生学习倦怠问卷和学业自我效能问卷对533名六年制初中起点免费师范生、221名非免费师范生和198名普通高中生进行测查。结果:①不同年级的六年制免费师范生之间在学习倦怠(F=9.915,P<0.001)和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F=5.201, P<0.01)上皆存在显著性差异;②男女两性在情绪耗竭(t=2.578,P<0.05)、低成就感(t=2.547,P<0.05)和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t=2.331,P<0.05)上存在显著性差异;③学习倦怠与学业自我效能感之间呈负相关(r=-0.341,P<0.01);④不同类型的学生在情绪耗竭、低成就感、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以及倦怠总分上皆存在显著性差异(F=3.182~4.562,P<0.05)。结论: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六年制初中起点免费师范生的学习倦怠,提高其学业自我效能,尤其应关注大一、大二学生以及男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年制免费师范生 初中毕业生 学习倦怠 学业自我效能
下载PDF
五年制幼师物理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被引量:2
2
作者 薛小杰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276-277,共2页
五年制幼师物理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对象是初中毕业生这一特殊群体,她们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容易受到各方面的影响,不仅需要进行常规的理论知识教学,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辅助进行道德教育和思想辅导,对其进行辩证唯物主... 五年制幼师物理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对象是初中毕业生这一特殊群体,她们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容易受到各方面的影响,不仅需要进行常规的理论知识教学,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辅助进行道德教育和思想辅导,对其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及爱国主义教育等教育,提升其思想水平,纠正错误的思想观念,避免其受到不正确的理念影响和误导。本文通过对幼师物理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具体教育方式进行分析,探讨幼师物理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现状及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师 物理教学 初中毕业生 德育教育 渗透
下载PDF
对体育毕业与升学考试的思考——基于体育中考40余年的成功经验展望未来的高考体育 被引量:3
3
作者 毛振明 李忠诚 向静文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1,共11页
自1992年国家教委确定9省市为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试点地区算起,体育中考已进入第31个年头,回顾中考体育的缘起、历程、争论、推进策略及成功经验,对今后中考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对思考展望体育高考都具有重要意义。体育中考的发展历... 自1992年国家教委确定9省市为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试点地区算起,体育中考已进入第31个年头,回顾中考体育的缘起、历程、争论、推进策略及成功经验,对今后中考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对思考展望体育高考都具有重要意义。体育中考的发展历程可划分为肇始试行、全面平稳发展、成熟常态发展及二次快速发展4个阶段。时至今日,关于体育中考的争论仍时有发生,他们是“体育进入升学考试”的根本性问题,也是展望体育高考时无法回避的问题,是体育考试的必要性、科学性、公平性、负担性、教育性和发展性等方面的问题。体育中考获得了成功,其成功经验主要有:依托法规并理论先行、稳妥试行并循序渐进、低区分度并高得分率、素质为主并重视技能、公平公开并严格考务等。但体育中考也有许多待改进之处,如运动技能考试与掌握技能实际情况脱节、平时成绩缺乏考试功能导致无意义送分、成绩区分度过小导致考试逐渐失去力度、考务工作量巨大需深度利用AI技术解决等。关于未来体育进高考的可能性,文章认为由于体育中考的成功升高了高中体育学业考试和体育高考的呼声,但在近期实施类似体育中考的体育高考难度很大,而“高中学业水平体育考试”改革则可能是体育高考的最佳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生毕业升学考试体育 体育中考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体育高考
下载PDF
近三十五年来知青史研究述论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兴飞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111-118,共8页
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最初是国家为了解决就业问题进行的探索。上山下乡运动在60-70年代发展到了高潮,80年代初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虽然上山下乡运动过去了三十多年,但对它的研究却从未停滞过,因而梳理其学术脉... 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最初是国家为了解决就业问题进行的探索。上山下乡运动在60-70年代发展到了高潮,80年代初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虽然上山下乡运动过去了三十多年,但对它的研究却从未停滞过,因而梳理其学术脉络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青 上山下乡 老三届
下载PDF
基于核心概念的数学测评解析与教学建议——以重庆市2018年中考数学试题(A卷)为例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斌 苟斌娥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1-65,共5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了10个核心概念,如何体现课程标准与课堂教学、考试评价之间的一致性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重点关注的问题.2018年重庆市中考数学试题坚持以《课标》为准绳,考试说明为指引,突出考查数学素养和...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了10个核心概念,如何体现课程标准与课堂教学、考试评价之间的一致性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重点关注的问题.2018年重庆市中考数学试题坚持以《课标》为准绳,考试说明为指引,突出考查数学素养和学习能力,对学生的数感、符号感、运算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全面考查.通过对典型试题中学生常见错误的分析,提出基于考情研究的教学改进策略:立足课程标准,深入剖析教材;摒弃题海战术,重视知识本质;淡化解题技巧,注重通性通法;重视数式通性,提高数学运算能力;培养符号意识,提高数学表达能力;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加强教师示范性,规范答题书写格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概念 考试评价 中考
下载PDF
上海市中考数学与PISA数学素养评估内容的比较分析——基于SEC的方法 被引量:9
6
作者 陈吉 严文蕃 徐炜蓉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11,共6页
大型国际可比测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从2000年起,每隔三年实施一轮,以了解及比较参与国15岁学生为未来生活所做准备的情况;我国中考数学是针对大致相同年龄段的学生举行,考查义务教育阶段结束后学生对数学课程掌握的程度... 大型国际可比测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从2000年起,每隔三年实施一轮,以了解及比较参与国15岁学生为未来生活所做准备的情况;我国中考数学是针对大致相同年龄段的学生举行,考查义务教育阶段结束后学生对数学课程掌握的程度如何。考试目的的不同导致这两个考试内容的差异。本文用SEC(对执行的课程的调查)方法对上海市中考数学与PISA数学素养评估的内容进行比较,并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若干可能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SA 中考 SEC 一致性研究
下载PDF
中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政策的演进特征与推进策略 被引量:2
7
作者 胡惠芳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21,共10页
文章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改革开放以来国务院、教育部等部门颁布的政策文件从政策目的、政策内容和政策实施进行了历史的梳理,研究发现我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政策演进呈现出:在政策目的上从增强学生体质到推动学生健康促进;政策内容上... 文章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改革开放以来国务院、教育部等部门颁布的政策文件从政策目的、政策内容和政策实施进行了历史的梳理,研究发现我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政策演进呈现出:在政策目的上从增强学生体质到推动学生健康促进;政策内容上从可行性向科学性、人文性发展;政策实施上从试点到全面实施。揭示了我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政策存在政策实施方案合理性不足和象征性执行以及监控不力的问题,提出了正确处理全局和局部的关系,维护中央政策的权威和统一;加强政策研究,提高体育中考政策的科学性;加大中考政策资源的投入,加强监督等方面的推进策略,助推体育中考政策的优化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中考政策 演进特征 政策实施
下载PDF
PISA考试对我国中考命题的启示——以阅读题的命制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冯渊 《中国考试》 2014年第2期30-37,共8页
PISA2009阅读素养框架主要监测学生的反思和参与能力,从访问与检索,整合与解释、反思和评价等几个方面制定出七个能力层次,据此设计的试题更贴合学生实际。本文借鉴PISA命题理念与命题技术,通过PISA试题与中考阅读题的微观比较,探寻PIS... PISA2009阅读素养框架主要监测学生的反思和参与能力,从访问与检索,整合与解释、反思和评价等几个方面制定出七个能力层次,据此设计的试题更贴合学生实际。本文借鉴PISA命题理念与命题技术,通过PISA试题与中考阅读题的微观比较,探寻PISA对中考阅读题命题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SA阅读题 中考 现代文阅读
下载PDF
中招考试制度改革若干政策问题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沈玉顺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6-30,共5页
中招考试制度改革涉及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政策要求、开发人力资源、保障个人教育选择权和维护教育公平等重大问题,其核心是如何处理教育质量、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本文从教育评价学角度分析了中招考试制度改革涉及的上述政策因素,提出了以... 中招考试制度改革涉及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政策要求、开发人力资源、保障个人教育选择权和维护教育公平等重大问题,其核心是如何处理教育质量、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本文从教育评价学角度分析了中招考试制度改革涉及的上述政策因素,提出了以质量和效率为导向统筹考虑初中毕业考试和中招考试制度改革,建立以学业成就评价、职业性向测验和学生发展潜力评价为基础的中招考试制度,在基础教育过程中解决个人选择和教育公平问题的改革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招考试 初中毕业考试 学术能力测验 教育评价学 考试改革
下载PDF
初中物理理解能力考查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3
10
作者 史献计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4年第5期114-117,共4页
目前,初中物理理解能力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对物理概念的认识、解释与应用三个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文章遵循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由低层次到高层次的理解发展过程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 目前,初中物理理解能力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对物理概念的认识、解释与应用三个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文章遵循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由低层次到高层次的理解发展过程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方面阐述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层次。对初中生物理理解能力的考查评价应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等多样化的方式进行设计。尤其是教师应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收集学生学习情况的相关信息,设计相适应的考查方案,以评估检测学生的理解状况,包括:收集并分析学生在理解活动中的卡片、设计方案、回信、调查报告等,利用思维导图让学生画出知识网络图、结构图等。在中考中对理解能力的考查应有层次,以利于鉴别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理解能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 理解能力 中考 学生评价
下载PDF
运动锻炼对初中毕业班学生心理压力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祖强 张环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6期58-61,共4页
初中毕业班学生学习压力大,课业负担重,导致部分学生心理压力过大,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隐患。运动锻炼被证明具有减轻压力,促进心理健康的作用。通过对部分学校初中毕业班学生运动锻炼状况和心理压力水平的调查分析,证明每次锻炼30-6... 初中毕业班学生学习压力大,课业负担重,导致部分学生心理压力过大,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隐患。运动锻炼被证明具有减轻压力,促进心理健康的作用。通过对部分学校初中毕业班学生运动锻炼状况和心理压力水平的调查分析,证明每次锻炼30-60分钟,每周锻炼2~3次具有明显的降低心理压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压力 运动锻炼 初中毕业班学生
下载PDF
论中考标准的控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志群 《湖北招生考试》 2005年第12期66-68,共3页
中考标准是中考命题的根本依据,是中考质量控制的核心要素。在提出中考标准控制的主要铱据、主要原则的基础上,并试图从中考标准制定的权限控制、内容控制、技术控制三方面来阐明“由谁控、控什么、怎么控”的问题,以期能对现行新课程... 中考标准是中考命题的根本依据,是中考质量控制的核心要素。在提出中考标准控制的主要铱据、主要原则的基础上,并试图从中考标准制定的权限控制、内容控制、技术控制三方面来阐明“由谁控、控什么、怎么控”的问题,以期能对现行新课程标准实施下的中考改革,特别是中考命题改革的研究引起重视与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考 标准 控制
原文传递
上海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数学测试的实证性因素分析
13
作者 王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6期22-28,共7页
实证性因素分析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也已成为教育与社会心理领域中最常用的统计方法.尝试运用实证性因素分析的方法,对近两年的上海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数学测试的构想效度进行分析,从模型量化的角度论证了这两年测试生在数学测试上的... 实证性因素分析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也已成为教育与社会心理领域中最常用的统计方法.尝试运用实证性因素分析的方法,对近两年的上海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数学测试的构想效度进行分析,从模型量化的角度论证了这两年测试生在数学测试上的成绩体现了试卷结构设计的四维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测试 初中毕业生 模型 实证性因素分析
下载PDF
科学素养背景下中考物理试卷结构效度研究
14
作者 翟彦芳 温红博 《考试研究》 2018年第2期58-67,共10页
基于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与考试大纲,选择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三份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卷的真实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探索学生在中考物理试卷中表现出来的能力结构与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所规定的是否一致。研究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 基于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与考试大纲,选择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三份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卷的真实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探索学生在中考物理试卷中表现出来的能力结构与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所规定的是否一致。研究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索性因子分析发现,试卷中包含"科学知识"和"科学应用"两个潜在的因子。验证性因子分析发现,该模型的拟合度指标显著优于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构建的结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中考物理试卷反映的科学素养结构与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规定的结构存在一定的差距。建议进一步改进中考物理试卷的命题,通过开发更为科学的中考物理试卷,体现科学的核心素养,进而完善科学核心素养的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素养 中考物理 结构效度 因子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