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1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建盏:从功能到审美的转变
被引量:
12
1
作者
刘水清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112-114,共3页
建盏因其造型、釉色、纹理、功能上的诸多优势区别于其它的饮茶器而广泛流行于宋代,成为宋代斗茶文化的标志性符号,但在经历了千年之后,它所表达的美由世俗化的功能提升至审美层面,成为现代人在休闲生活中追忆、体验宋代斗茶文化的载体...
建盏因其造型、釉色、纹理、功能上的诸多优势区别于其它的饮茶器而广泛流行于宋代,成为宋代斗茶文化的标志性符号,但在经历了千年之后,它所表达的美由世俗化的功能提升至审美层面,成为现代人在休闲生活中追忆、体验宋代斗茶文化的载体。古人精湛的技艺为我们提供了艺术的审美资源。建盏文化的再度兴起,意味着视觉文化消费时代的来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盏
功能
审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建盏文化
被引量:
8
2
作者
陈其富
《武夷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56-61,共6页
建盏(专业俗语,可以查外国资料)是指宋代建窑生产的各色茶盏的总称,由于它造型独特,釉色美妙绝伦而成为中国陶瓷百苑中一支美丽的奇葩。并在宋代理学的影响下,创造出更为精美雅致的艺术珍品。它与斗茶(专业俗语)品茗联系在一起,成为当...
建盏(专业俗语,可以查外国资料)是指宋代建窑生产的各色茶盏的总称,由于它造型独特,釉色美妙绝伦而成为中国陶瓷百苑中一支美丽的奇葩。并在宋代理学的影响下,创造出更为精美雅致的艺术珍品。它与斗茶(专业俗语)品茗联系在一起,成为当时社会的一种时尚。它与帝王、文人士大夫、诗人联系在一起,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美妙的诗篇。它的美名传播到日本,对日本茶道艺术和收藏,以及陶瓷的制作产生了极大而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盏
兔毫
鹧鸪斑
曜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刍议建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被引量:
6
3
作者
李松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第35期111-114,共4页
建盏是中国茶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是中国古代黑瓷技艺的结晶。建盏烧制技艺已得到恢复并发扬光大,然而由于建盏文化传承保护与产业发展仍存在矛盾,建盏文化传承保护仍需坚持并结合实际向前推进。
关键词
建盏
茶文化
传承与保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建盏残片在首饰设计中的应用创新研究
被引量:
6
4
作者
赖红波
蒋子昂
童玮
《设计艺术研究》
2019年第1期117-121,128,共6页
建盏具有花纹特异、流动感强、成品率低的特点,据此提出对建盏残片加工后与首饰相结合的设计方案。在打破传统首饰设计固有思维的同时,提升残次建盏瓷片附加值,赋予首饰设计新的文化内涵,同时可以推动建盏烧制技艺的发展。以文创视角,...
建盏具有花纹特异、流动感强、成品率低的特点,据此提出对建盏残片加工后与首饰相结合的设计方案。在打破传统首饰设计固有思维的同时,提升残次建盏瓷片附加值,赋予首饰设计新的文化内涵,同时可以推动建盏烧制技艺的发展。以文创视角,结合首饰设计现状,从建盏的烧制工艺、设计方案等多个方面展开阐述,论证该方案的可行性与可持续发展性,以期对新式首饰设计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盏
首饰
设计
非物质文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古今建盏的审美变迁
5
作者
廖成义
《陶瓷研究》
2024年第1期106-108,共3页
建盏这一传统中国陶瓷艺术的代表,历经千年,其审美价值经历了显著的变迁。本文将深入研究建盏在胎、釉、型三个关键维度上的审美演化,探讨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审美特征及其变化所反映的文化意涵。胎土方面,文章将追溯建盏的“铁胎”品质...
建盏这一传统中国陶瓷艺术的代表,历经千年,其审美价值经历了显著的变迁。本文将深入研究建盏在胎、釉、型三个关键维度上的审美演化,探讨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审美特征及其变化所反映的文化意涵。胎土方面,文章将追溯建盏的“铁胎”品质,分析古代与现代在胎土选择和处理上的不同,并讨论这些差异如何映射出社会文化的发展。釉色部分,将重点探讨建盏黑釉的历史地位,以及现代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来拓展釉色的表现力,进一步丰富建盏的审美层次。器型方面,本文将考察古今建盏的形态,分析这些器型的演变如何响应了不同时期使用者的审美需求和生活方式。本文旨在揭示建盏审美从古至今的演变过程,并探讨变化背后的文化动因,以期对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历史发展和当代价值提供深入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盏
工艺美术
审美变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建盏的发展脉络及设计思考
6
作者
林子照
《陶瓷研究》
2024年第1期109-111,共3页
在中国悠久的茶文化中,建盏以其朴实无华的质地、简练的线条和变幻的釉色彰显了陶瓷艺术的自然美态。起源于五代末年的建盏,经宋代达到艺术巅峰,其黑釉之美成为斗茶文化的理想载体,因黑白对比之鲜明与保温之优势备受推崇。然而,随着时...
在中国悠久的茶文化中,建盏以其朴实无华的质地、简练的线条和变幻的釉色彰显了陶瓷艺术的自然美态。起源于五代末年的建盏,经宋代达到艺术巅峰,其黑釉之美成为斗茶文化的理想载体,因黑白对比之鲜明与保温之优势备受推崇。然而,随着时代变迁,斗茶文化的衰落导致建盏失宠,直至近现代借由考古发掘与学术研究得以复苏。现代建盏设计强调传统与创新的结合,追求在保持原有自然纹样的同时,融入现代审美,平衡功能性与美观性,且深化建盏的文化内涵,使其不仅仅作为茶器,更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媒介,展现其在全球文化艺术交流中的独特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盏
设计美学
茶文化
陶瓷艺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建盏艺术现状及未来发展之路初探
7
作者
陈艗
《陶瓷研究》
2024年第1期112-114,共3页
建窑建盏,作为中国宋代名窑的杰出代表,承载着深厚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艺术价值。本文旨在探讨建盏艺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保护与振兴路径,并提出对未来发展的展望。文章首先回顾了建盏的历史演变,着重分析其工艺特点和...
建窑建盏,作为中国宋代名窑的杰出代表,承载着深厚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艺术价值。本文旨在探讨建盏艺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保护与振兴路径,并提出对未来发展的展望。文章首先回顾了建盏的历史演变,着重分析其工艺特点和文化意义。随后,探讨了建盏在当代文化中的地位及面临的挑战,包括工艺传承、原料保护、市场发展等问题。最后,提出了建盏艺术未来发展的可能方向,包括技术创新、文化推广、市场规范等多个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窑建盏
文化遗产
艺术发展
工艺传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抱朴守拙——宋代建盏的天然纹理之美
8
作者
史思远
王昕
《色彩》
2024年第5期74-76,共3页
在宋代饮茶风俗影响下,茶盏的选择由唐代的“南青北白”变成了以黑釉瓷器为尊。黑釉茶盏南北均有烧制,其中以建窑最为知名,世称“建盏”。建盏产自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铁胎厚重沉稳,纹理玄妙莫测。建窑黑釉瓷盏的颜色并非单调的黑色,而...
在宋代饮茶风俗影响下,茶盏的选择由唐代的“南青北白”变成了以黑釉瓷器为尊。黑釉茶盏南北均有烧制,其中以建窑最为知名,世称“建盏”。建盏产自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铁胎厚重沉稳,纹理玄妙莫测。建窑黑釉瓷盏的颜色并非单调的黑色,而是以黑为底色,泛有蓝、黄、红诸色,并以兔毫纹、鹧鸪斑纹、曜变纹等窑变形成的天然纹理用作装饰。本文通过对建盏釉面纹理的研究和分析,追溯其中“抱朴”的表现形式和“守拙”的人文精神,从天然装饰中一探宋代茶道质朴的美学思想和典雅的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盏
天然纹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服务设计视域下建窑建盏的可持续发展设计研究
9
作者
赖建斌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年第18期97-99,共3页
建盏作为宋代饮茶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器具,历经文化断代导致文化属性不足,加之行业乱象导致文化传播受阻。如今急需正确的传播建盏及宋代饮茶文化新途径,提高文化普及率,实现正确的文化引导与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对建窑建盏进行实地研究...
建盏作为宋代饮茶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器具,历经文化断代导致文化属性不足,加之行业乱象导致文化传播受阻。如今急需正确的传播建盏及宋代饮茶文化新途径,提高文化普及率,实现正确的文化引导与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对建窑建盏进行实地研究以及宋代饮茶文化的文献分析基础上提出应用服务设计丰富建盏文化普及途径,实现建盏文化的可持续性传播策略。体现了服务设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传承的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盏
服务设计
非物质文化遗产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天然气烧制工艺对建盏成品表面纹理的调控及兔毫纹艺术釉的形成机理
10
作者
林再雄
徐伟
+1 位作者
单景义
乔智威
《电镀与涂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2-101,共10页
[目的]探索利用天然气烧制建盏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开发新型的天然气烧制工艺及窑炉,对建盏的烧制过程进行详细研究。重点分析了烧成温度和还原气氛的控制,以及涂釉工艺对建盏表面纹理的影响。[结果]1200~1250℃是油滴釉晶体形成的关...
[目的]探索利用天然气烧制建盏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开发新型的天然气烧制工艺及窑炉,对建盏的烧制过程进行详细研究。重点分析了烧成温度和还原气氛的控制,以及涂釉工艺对建盏表面纹理的影响。[结果]1200~1250℃是油滴釉晶体形成的关键阶段,缓慢升温对纹理形成至关重要。还原气氛的精确控制是产生不同兔毫纹艺术釉的关键。通过调节空气与天然气的比例,直接控制窑炉内的还原性气氛,可有效提高建盏的外观品质。[结论]利用天然气烧制建盏,可以获得更接近传统宋代柴烧的烧制成品,有效提升产品的美观程度和商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盏
天然气
烧制
还原气氛
釉面
纹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建窑建盏与宋代武夷茶文化
被引量:
3
11
作者
杨义东
刘芳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5-77,共3页
建盏在宋代茶文化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与其同一产地的建茶(武夷茶)也同样备受瞩目。文章通过介绍建盏与武夷茶文化之间的渊源关系,深入阐述了武夷茶对建盏的影响,以及武夷茶文化在整个宋代茶文化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
建盏
武夷茶
茶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建盏工艺之艺术美学思想初探
12
作者
谢长旺
《陶瓷研究》
2024年第3期139-141,共3页
建盏工艺源于宋代,以其独特的釉色和纹理,如“兔毫”“油滴”“鹧鸪斑”等而闻名。其复杂精细的制作工艺和蕴含的深厚美学思想,反映了“天人合一”、“简”与“雅”等传统文化理念。如今,建盏在现代艺术和收藏界广受关注,并面临着传统...
建盏工艺源于宋代,以其独特的釉色和纹理,如“兔毫”“油滴”“鹧鸪斑”等而闻名。其复杂精细的制作工艺和蕴含的深厚美学思想,反映了“天人合一”、“简”与“雅”等传统文化理念。如今,建盏在现代艺术和收藏界广受关注,并面临着传统工艺传承的诸多挑战,但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通过解读建盏工艺的艺术美学内涵,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盏
美学
陶瓷工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建盏的造型特点与纹饰艺术研究
13
作者
袁忠
《陶瓷研究》
2024年第3期142-144,共3页
本文从历史发展、造型特点和纹饰艺术三个层面探讨建盏的独特魅力。笔者将梳理建盏发展的历史轨迹,并分析其与茶文化兴盛的密切关系。从兔毫盏、鹧鸪斑盏和曜变盏三种代表类型入手,深入探讨建盏所体现的简约而不简单的审美特质。通过对...
本文从历史发展、造型特点和纹饰艺术三个层面探讨建盏的独特魅力。笔者将梳理建盏发展的历史轨迹,并分析其与茶文化兴盛的密切关系。从兔毫盏、鹧鸪斑盏和曜变盏三种代表类型入手,深入探讨建盏所体现的简约而不简单的审美特质。通过对两件现代建盏作品《映日红》和《满月》的个案分析,阐释了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在建盏艺术中的完美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窑
建盏
造型特点
纹饰艺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建盏的古韵新风及釉色的鉴别
14
作者
吴周福
《陶瓷研究》
2024年第3期145-147,共3页
建盏独特的釉色,如庄重的乌金釉、变幻的曜变釉,以及温润的柿红釉和清新的茶绿釉,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展现了工匠们对自然规律的深刻把握和文人雅士的审美理想。本文将探讨当代建盏在保持传统特质的基础上,呈现出的创新。
关键词
建窑
建盏
艺术风格
古韵今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建盏的简约美
15
作者
暨子文
《陶瓷研究》
2024年第3期151-153,共3页
建盏作为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代表,其简约雅致的审美特质值得深入探讨。本文从建盏的历史发展、审美特点及中日比较等角度,阐释建盏简约美的内涵及独特价值。建盏源于宋代斗茶文化,其造型、工艺与当时审美相契合,体现了传统思想。在历史变...
建盏作为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代表,其简约雅致的审美特质值得深入探讨。本文从建盏的历史发展、审美特点及中日比较等角度,阐释建盏简约美的内涵及独特价值。建盏源于宋代斗茶文化,其造型、工艺与当时审美相契合,体现了传统思想。在历史变迁中,建盏不断传承创新,成为中国文化重要载体。建盏的简约设计蕴含丰富审美价值,摒弃烦琐装饰,强调材料本真美,带来视听触觉等层面的审美体验。总之,建盏简约美的内涵丰富深厚,包含了物质和精神层面的价值。研究建盏的审美特质,有助于传承中国茶文化,也为当代设计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盏
简约美
宋代茶文化
传统审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建窑建盏传播影响因素分析及发展策略
被引量:
3
16
作者
蔡忠庭
《陶瓷研究》
2022年第2期1-5,共5页
当代的文化变迁与消费需求变化要求建盏艺术的创新性。然而纵观近年建盏的创新成果,其方法大多是基于旧经验的、工序层面的表层改变,脱节于当前的时代背景。为此,本文从民俗文化、审美特点、贸易传播三个影响建盏发展与传播的因素入手,...
当代的文化变迁与消费需求变化要求建盏艺术的创新性。然而纵观近年建盏的创新成果,其方法大多是基于旧经验的、工序层面的表层改变,脱节于当前的时代背景。为此,本文从民俗文化、审美特点、贸易传播三个影响建盏发展与传播的因素入手,对比古今建盏所处的历史条件,进而研究当代背景下建盏艺术发展与传播的策略。提出了以“斗茶”文化为着眼点,积极融入当代青年文化,以新面貌适应当代多元化的审美特征;通过形制改进、加强建盏文化软实力,提升其外贸传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窑
建盏
传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建盏风格设计的盖碗造型特点与审美内涵
被引量:
1
17
作者
王丽
邱佳雄
《武夷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5-18,共4页
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和饮茶风尚的风靡,建盏风格盖碗因适应当代饮茶需要和审美需求,受到了广大茶文化爱好者的青睐。通过对市面上常见建盏风格盖碗的结构、釉色等研究,探讨其蕴含的审美观念及其人文思想后发现:与传统建盏相比,当代建盏...
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和饮茶风尚的风靡,建盏风格盖碗因适应当代饮茶需要和审美需求,受到了广大茶文化爱好者的青睐。通过对市面上常见建盏风格盖碗的结构、釉色等研究,探讨其蕴含的审美观念及其人文思想后发现:与传统建盏相比,当代建盏在继承传统中实现了功能与结构、审美与实用的有机统一,为建盏的传承和创新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盏
盖碗
造型
审美内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传统与现代建盏的审美文化探析
被引量:
2
18
作者
李修贤
汪晓东
《武夷学院学报》
2022年第10期1-6,共6页
建盏是产自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的黑釉瓷茶盏,从社会影响、工艺美学、思想理念三个角度来探究建盏审美文化的形成原因,以及传统建盏发展至现代建盏过程中的审美文化有哪些相同和变化发展的特点。唐宋时期开放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大交流使传...
建盏是产自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的黑釉瓷茶盏,从社会影响、工艺美学、思想理念三个角度来探究建盏审美文化的形成原因,以及传统建盏发展至现代建盏过程中的审美文化有哪些相同和变化发展的特点。唐宋时期开放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大交流使传统建盏工艺开始萌芽,宋代斗茶文化和现代的茶文化习俗更是直接提高了建盏的实用性社会价值。陶瓷工艺的发展赋予了建盏充满意境的釉色斑纹;时代美学的特征构成了建盏极简的风格;宋代理学的自然观成为建盏审美文化的内核。探究建盏审美文化形成和衍变有助于指明建盏文化的未来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盏
传统
现代
审美文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宋代茶文化视域下的建盏美学观
19
作者
郑慕蓉
陈丹妮
庄云真
《中国茶叶》
2023年第3期70-75,共6页
宋代茶文化高度繁荣,刺激了茶器的生产与发展。建窑建盏属于宋代黑瓷,是历史上唯一因茶而生、因茶而衰的瓷器。文章立足于宋代茶文化视域,通过对建盏器型、釉色纹理及人文思想的剖析,总结建盏具有简约实用之器型美、深邃变幻之釉纹美、...
宋代茶文化高度繁荣,刺激了茶器的生产与发展。建窑建盏属于宋代黑瓷,是历史上唯一因茶而生、因茶而衰的瓷器。文章立足于宋代茶文化视域,通过对建盏器型、釉色纹理及人文思想的剖析,总结建盏具有简约实用之器型美、深邃变幻之釉纹美、儒释道之人文美三大美学观,有助于今人艺术创作时汲取借鉴,对宋代茶文化及建盏研究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
宋代
斗茶
建盏
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腐殖酸钠对南平建阳某建盏泥坯可塑性影响
20
作者
卢舒舒
赵靖
+2 位作者
张茂富
黄美容
刘克起
《非金属矿》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4-45,49,共3页
以福建南平建阳地区某建盏生产企业泥坯和腐殖酸钠为原料,考察腐殖酸钠添加量、泥坯陈腐时间对泥坯可塑性及建盏外观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腐殖酸钠添加量达到3‰,陈腐时间为20 d时,泥坯可塑性指标达到最高,为161.55 cm·kg,同时建盏...
以福建南平建阳地区某建盏生产企业泥坯和腐殖酸钠为原料,考察腐殖酸钠添加量、泥坯陈腐时间对泥坯可塑性及建盏外观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腐殖酸钠添加量达到3‰,陈腐时间为20 d时,泥坯可塑性指标达到最高,为161.55 cm·kg,同时建盏烧制外形更具复古美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坯
腐殖酸钠
建盏
可塑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建盏:从功能到审美的转变
被引量:
12
1
作者
刘水清
机构
武夷学院艺术系
出处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112-114,共3页
基金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陶艺教学中闽北文化的介入--以建盏为例"(FJCGGJ12-020)
武夷学院社科研究项目"武夷传统陶瓷艺术的研究与开发"(w07007)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建盏因其造型、釉色、纹理、功能上的诸多优势区别于其它的饮茶器而广泛流行于宋代,成为宋代斗茶文化的标志性符号,但在经历了千年之后,它所表达的美由世俗化的功能提升至审美层面,成为现代人在休闲生活中追忆、体验宋代斗茶文化的载体。古人精湛的技艺为我们提供了艺术的审美资源。建盏文化的再度兴起,意味着视觉文化消费时代的来临。
关键词
建盏
功能
审美
Keywords
jianzhan
function
aesthetics
分类号
J527 [艺术—艺术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建盏文化
被引量:
8
2
作者
陈其富
机构
闽江学院美术学院
出处
《武夷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56-61,共6页
基金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项目编号:JB13206s)
文摘
建盏(专业俗语,可以查外国资料)是指宋代建窑生产的各色茶盏的总称,由于它造型独特,釉色美妙绝伦而成为中国陶瓷百苑中一支美丽的奇葩。并在宋代理学的影响下,创造出更为精美雅致的艺术珍品。它与斗茶(专业俗语)品茗联系在一起,成为当时社会的一种时尚。它与帝王、文人士大夫、诗人联系在一起,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美妙的诗篇。它的美名传播到日本,对日本茶道艺术和收藏,以及陶瓷的制作产生了极大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建盏
兔毫
鹧鸪斑
曜变
Keywords
jianzhan
tuhao
zheguban
yaobian
分类号
J527 [艺术—艺术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刍议建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被引量:
6
3
作者
李松
机构
南平市建阳区文化馆
出处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第35期111-114,共4页
文摘
建盏是中国茶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是中国古代黑瓷技艺的结晶。建盏烧制技艺已得到恢复并发扬光大,然而由于建盏文化传承保护与产业发展仍存在矛盾,建盏文化传承保护仍需坚持并结合实际向前推进。
关键词
建盏
茶文化
传承与保护
Keywords
jianzhan
Tea culture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建盏残片在首饰设计中的应用创新研究
被引量:
6
4
作者
赖红波
蒋子昂
童玮
机构
上海理工大学
出处
《设计艺术研究》
2019年第1期117-121,128,共6页
基金
2019年上海高校智库内涵建设计划项目(2019宣传1-2)
2019年度上海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SH2019150)
文摘
建盏具有花纹特异、流动感强、成品率低的特点,据此提出对建盏残片加工后与首饰相结合的设计方案。在打破传统首饰设计固有思维的同时,提升残次建盏瓷片附加值,赋予首饰设计新的文化内涵,同时可以推动建盏烧制技艺的发展。以文创视角,结合首饰设计现状,从建盏的烧制工艺、设计方案等多个方面展开阐述,论证该方案的可行性与可持续发展性,以期对新式首饰设计有所启示。
关键词
建盏
首饰
设计
非物质文化
Keywords
jianzhan
Jewelry
design
non-material Culture
分类号
TS934.3 [轻工技术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古今建盏的审美变迁
5
作者
廖成义
机构
南平市建阳区水吉后井成义建盏文化推广有限公司
出处
《陶瓷研究》
2024年第1期106-108,共3页
文摘
建盏这一传统中国陶瓷艺术的代表,历经千年,其审美价值经历了显著的变迁。本文将深入研究建盏在胎、釉、型三个关键维度上的审美演化,探讨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审美特征及其变化所反映的文化意涵。胎土方面,文章将追溯建盏的“铁胎”品质,分析古代与现代在胎土选择和处理上的不同,并讨论这些差异如何映射出社会文化的发展。釉色部分,将重点探讨建盏黑釉的历史地位,以及现代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来拓展釉色的表现力,进一步丰富建盏的审美层次。器型方面,本文将考察古今建盏的形态,分析这些器型的演变如何响应了不同时期使用者的审美需求和生活方式。本文旨在揭示建盏审美从古至今的演变过程,并探讨变化背后的文化动因,以期对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历史发展和当代价值提供深入的见解。
关键词
建盏
工艺美术
审美变迁
Keywords
jianzhan
Artsand Crafts
Aesthetic changes
分类号
J527 [艺术—艺术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建盏的发展脉络及设计思考
6
作者
林子照
机构
福建影照建盏陶瓷有限公司
出处
《陶瓷研究》
2024年第1期109-111,共3页
文摘
在中国悠久的茶文化中,建盏以其朴实无华的质地、简练的线条和变幻的釉色彰显了陶瓷艺术的自然美态。起源于五代末年的建盏,经宋代达到艺术巅峰,其黑釉之美成为斗茶文化的理想载体,因黑白对比之鲜明与保温之优势备受推崇。然而,随着时代变迁,斗茶文化的衰落导致建盏失宠,直至近现代借由考古发掘与学术研究得以复苏。现代建盏设计强调传统与创新的结合,追求在保持原有自然纹样的同时,融入现代审美,平衡功能性与美观性,且深化建盏的文化内涵,使其不仅仅作为茶器,更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媒介,展现其在全球文化艺术交流中的独特价值。
关键词
建盏
设计美学
茶文化
陶瓷艺术
Keywords
jianzhan
Design aesthetics
Tea culture
Ceramic art
分类号
J527 [艺术—艺术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建盏艺术现状及未来发展之路初探
7
作者
陈艗
机构
南平市建阳陈艗建盏陶瓷有限公司
出处
《陶瓷研究》
2024年第1期112-114,共3页
文摘
建窑建盏,作为中国宋代名窑的杰出代表,承载着深厚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艺术价值。本文旨在探讨建盏艺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保护与振兴路径,并提出对未来发展的展望。文章首先回顾了建盏的历史演变,着重分析其工艺特点和文化意义。随后,探讨了建盏在当代文化中的地位及面临的挑战,包括工艺传承、原料保护、市场发展等问题。最后,提出了建盏艺术未来发展的可能方向,包括技术创新、文化推广、市场规范等多个层面。
关键词
建窑建盏
文化遗产
艺术发展
工艺传承
Keywords
jianzhan
Cultural heritage
Art development
Inheritance of craftsmanship
分类号
J527 [艺术—艺术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抱朴守拙——宋代建盏的天然纹理之美
8
作者
史思远
王昕
机构
中国美术学院
出处
《色彩》
2024年第5期74-76,共3页
文摘
在宋代饮茶风俗影响下,茶盏的选择由唐代的“南青北白”变成了以黑釉瓷器为尊。黑釉茶盏南北均有烧制,其中以建窑最为知名,世称“建盏”。建盏产自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铁胎厚重沉稳,纹理玄妙莫测。建窑黑釉瓷盏的颜色并非单调的黑色,而是以黑为底色,泛有蓝、黄、红诸色,并以兔毫纹、鹧鸪斑纹、曜变纹等窑变形成的天然纹理用作装饰。本文通过对建盏釉面纹理的研究和分析,追溯其中“抱朴”的表现形式和“守拙”的人文精神,从天然装饰中一探宋代茶道质朴的美学思想和典雅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
建盏
天然纹理
Keywords
jianzhan
natural texture
分类号
TQ174.1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K244 [化学工程—硅酸盐工业]
J527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服务设计视域下建窑建盏的可持续发展设计研究
9
作者
赖建斌
机构
华侨大学美术学院
出处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年第18期97-99,共3页
文摘
建盏作为宋代饮茶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器具,历经文化断代导致文化属性不足,加之行业乱象导致文化传播受阻。如今急需正确的传播建盏及宋代饮茶文化新途径,提高文化普及率,实现正确的文化引导与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对建窑建盏进行实地研究以及宋代饮茶文化的文献分析基础上提出应用服务设计丰富建盏文化普及途径,实现建盏文化的可持续性传播策略。体现了服务设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传承的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可能性。
关键词
建盏
服务设计
非物质文化遗产
可持续发展
Keywords
jianzhan
service desig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分类号
J524.3 [艺术—艺术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天然气烧制工艺对建盏成品表面纹理的调控及兔毫纹艺术釉的形成机理
10
作者
林再雄
徐伟
单景义
乔智威
机构
深圳中晨管道技术有限公司
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出处
《电镀与涂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2-101,共10页
文摘
[目的]探索利用天然气烧制建盏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开发新型的天然气烧制工艺及窑炉,对建盏的烧制过程进行详细研究。重点分析了烧成温度和还原气氛的控制,以及涂釉工艺对建盏表面纹理的影响。[结果]1200~1250℃是油滴釉晶体形成的关键阶段,缓慢升温对纹理形成至关重要。还原气氛的精确控制是产生不同兔毫纹艺术釉的关键。通过调节空气与天然气的比例,直接控制窑炉内的还原性气氛,可有效提高建盏的外观品质。[结论]利用天然气烧制建盏,可以获得更接近传统宋代柴烧的烧制成品,有效提升产品的美观程度和商业价值。
关键词
建盏
天然气
烧制
还原气氛
釉面
纹理
Keywords
jianzhan
natural gas
burning
reducing atmosphere
glazed surface
texture
分类号
TB484.5 [一般工业技术—包装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建窑建盏与宋代武夷茶文化
被引量:
3
11
作者
杨义东
刘芳
机构
景德镇陶瓷学院
武夷山陶瓷艺术研究所
号德镇陶瓷学院科技艺术学院
出处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5-77,共3页
文摘
建盏在宋代茶文化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与其同一产地的建茶(武夷茶)也同样备受瞩目。文章通过介绍建盏与武夷茶文化之间的渊源关系,深入阐述了武夷茶对建盏的影响,以及武夷茶文化在整个宋代茶文化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
建盏
武夷茶
茶具
Keywords
jianzhan
, Wuyi Cha, Tea
分类号
TQ174.7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TS971 [化学工程—硅酸盐工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建盏工艺之艺术美学思想初探
12
作者
谢长旺
机构
延平区木铎茶洋窑陶瓷工作室
出处
《陶瓷研究》
2024年第3期139-141,共3页
文摘
建盏工艺源于宋代,以其独特的釉色和纹理,如“兔毫”“油滴”“鹧鸪斑”等而闻名。其复杂精细的制作工艺和蕴含的深厚美学思想,反映了“天人合一”、“简”与“雅”等传统文化理念。如今,建盏在现代艺术和收藏界广受关注,并面临着传统工艺传承的诸多挑战,但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通过解读建盏工艺的艺术美学内涵,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
关键词
建盏
美学
陶瓷工艺
Keywords
jianzhan
Esthetics
Ceramic craftsmanship
分类号
J0 [艺术—艺术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建盏的造型特点与纹饰艺术研究
13
作者
袁忠
机构
南平市建阳区芊盏堂建盏陶瓷有限公司
出处
《陶瓷研究》
2024年第3期142-144,共3页
文摘
本文从历史发展、造型特点和纹饰艺术三个层面探讨建盏的独特魅力。笔者将梳理建盏发展的历史轨迹,并分析其与茶文化兴盛的密切关系。从兔毫盏、鹧鸪斑盏和曜变盏三种代表类型入手,深入探讨建盏所体现的简约而不简单的审美特质。通过对两件现代建盏作品《映日红》和《满月》的个案分析,阐释了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在建盏艺术中的完美融合。
关键词
建窑
建盏
造型特点
纹饰艺术
Keywords
Kiln construction
jianzhan
Styling characteristics
Decorative Art
分类号
J527 [艺术—艺术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建盏的古韵新风及釉色的鉴别
14
作者
吴周福
机构
南平市建阳区吴周福瓷器有限公司
出处
《陶瓷研究》
2024年第3期145-147,共3页
文摘
建盏独特的釉色,如庄重的乌金釉、变幻的曜变釉,以及温润的柿红釉和清新的茶绿釉,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展现了工匠们对自然规律的深刻把握和文人雅士的审美理想。本文将探讨当代建盏在保持传统特质的基础上,呈现出的创新。
关键词
建窑
建盏
艺术风格
古韵今风
Keywords
Kiln construction
jianzhan
Style of art
Ancient charm and modern style
分类号
J527 [艺术—艺术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建盏的简约美
15
作者
暨子文
机构
传古堂(南平)建盏文化有限公司
出处
《陶瓷研究》
2024年第3期151-153,共3页
文摘
建盏作为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代表,其简约雅致的审美特质值得深入探讨。本文从建盏的历史发展、审美特点及中日比较等角度,阐释建盏简约美的内涵及独特价值。建盏源于宋代斗茶文化,其造型、工艺与当时审美相契合,体现了传统思想。在历史变迁中,建盏不断传承创新,成为中国文化重要载体。建盏的简约设计蕴含丰富审美价值,摒弃烦琐装饰,强调材料本真美,带来视听触觉等层面的审美体验。总之,建盏简约美的内涵丰富深厚,包含了物质和精神层面的价值。研究建盏的审美特质,有助于传承中国茶文化,也为当代设计提供启示。
关键词
建盏
简约美
宋代茶文化
传统审美
Keywords
jianzhan
Beauty of simplicity
Teaculture of the Song Dynasty
Traditional aesthetics
分类号
J527 [艺术—艺术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建窑建盏传播影响因素分析及发展策略
被引量:
3
16
作者
蔡忠庭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出处
《陶瓷研究》
2022年第2期1-5,共5页
文摘
当代的文化变迁与消费需求变化要求建盏艺术的创新性。然而纵观近年建盏的创新成果,其方法大多是基于旧经验的、工序层面的表层改变,脱节于当前的时代背景。为此,本文从民俗文化、审美特点、贸易传播三个影响建盏发展与传播的因素入手,对比古今建盏所处的历史条件,进而研究当代背景下建盏艺术发展与传播的策略。提出了以“斗茶”文化为着眼点,积极融入当代青年文化,以新面貌适应当代多元化的审美特征;通过形制改进、加强建盏文化软实力,提升其外贸传播能力。
关键词
建窑
建盏
传播
Keywords
Jain kiln
jianzhan
Dissemination
分类号
J0 [艺术—艺术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建盏风格设计的盖碗造型特点与审美内涵
被引量:
1
17
作者
王丽
邱佳雄
机构
武夷学院茶与食品学院
出处
《武夷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5-18,共4页
基金
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朱子学研究中心重大项目(FJ2021MJDZ026)
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社科类)(JAS21353),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T200667),福建省教育厅教学改革研究项目(SJZY2019004)
+2 种基金
福建省科技厅科技创新平台项目(2018N2004)
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S202210397032)
武夷学院教研教改项目(JG202223)。
文摘
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和饮茶风尚的风靡,建盏风格盖碗因适应当代饮茶需要和审美需求,受到了广大茶文化爱好者的青睐。通过对市面上常见建盏风格盖碗的结构、釉色等研究,探讨其蕴含的审美观念及其人文思想后发现:与传统建盏相比,当代建盏在继承传统中实现了功能与结构、审美与实用的有机统一,为建盏的传承和创新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建盏
盖碗
造型
审美内涵
Keywords
jianzhan
lidded-tea bowl
shape
aesthetic connotation
分类号
TQ174.72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传统与现代建盏的审美文化探析
被引量:
2
18
作者
李修贤
汪晓东
机构
集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出处
《武夷学院学报》
2022年第10期1-6,共6页
基金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FJ2021B177)。
文摘
建盏是产自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的黑釉瓷茶盏,从社会影响、工艺美学、思想理念三个角度来探究建盏审美文化的形成原因,以及传统建盏发展至现代建盏过程中的审美文化有哪些相同和变化发展的特点。唐宋时期开放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大交流使传统建盏工艺开始萌芽,宋代斗茶文化和现代的茶文化习俗更是直接提高了建盏的实用性社会价值。陶瓷工艺的发展赋予了建盏充满意境的釉色斑纹;时代美学的特征构成了建盏极简的风格;宋代理学的自然观成为建盏审美文化的内核。探究建盏审美文化形成和衍变有助于指明建盏文化的未来发展道路。
关键词
建盏
传统
现代
审美文化
Keywords
jianzhan
tradition
modern
aesthetic culture
分类号
J527 [艺术—艺术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宋代茶文化视域下的建盏美学观
19
作者
郑慕蓉
陈丹妮
庄云真
机构
武夷学院茶与食品学院
茶叶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郑慕蓉茶艺师技能大师工作室
出处
《中国茶叶》
2023年第3期70-75,共6页
基金
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FJ2019C028)
福建省一流本科专业(茶学)建设项目(SJZY2019004)。
文摘
宋代茶文化高度繁荣,刺激了茶器的生产与发展。建窑建盏属于宋代黑瓷,是历史上唯一因茶而生、因茶而衰的瓷器。文章立足于宋代茶文化视域,通过对建盏器型、釉色纹理及人文思想的剖析,总结建盏具有简约实用之器型美、深邃变幻之釉纹美、儒释道之人文美三大美学观,有助于今人艺术创作时汲取借鉴,对宋代茶文化及建盏研究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关键词
茶文化
宋代
斗茶
建盏
美学
Keywords
tea culture
Song Dynasty
tea competition
jianzhan
aesthetic
分类号
G124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腐殖酸钠对南平建阳某建盏泥坯可塑性影响
20
作者
卢舒舒
赵靖
张茂富
黄美容
刘克起
机构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交通工程系
苏州中材非金属矿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南平武夷矿产资源发展有限公司
出处
《非金属矿》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4-45,49,共3页
文摘
以福建南平建阳地区某建盏生产企业泥坯和腐殖酸钠为原料,考察腐殖酸钠添加量、泥坯陈腐时间对泥坯可塑性及建盏外观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腐殖酸钠添加量达到3‰,陈腐时间为20 d时,泥坯可塑性指标达到最高,为161.55 cm·kg,同时建盏烧制外形更具复古美感。
关键词
泥坯
腐殖酸钠
建盏
可塑性
Keywords
mud body
sodium humate
jianzhan
plasticity
分类号
TQ174.61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建盏:从功能到审美的转变
刘水清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2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浅析建盏文化
陈其富
《武夷学院学报》
2013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刍议建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李松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建盏残片在首饰设计中的应用创新研究
赖红波
蒋子昂
童玮
《设计艺术研究》
2019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古今建盏的审美变迁
廖成义
《陶瓷研究》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建盏的发展脉络及设计思考
林子照
《陶瓷研究》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建盏艺术现状及未来发展之路初探
陈艗
《陶瓷研究》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抱朴守拙——宋代建盏的天然纹理之美
史思远
王昕
《色彩》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服务设计视域下建窑建盏的可持续发展设计研究
赖建斌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天然气烧制工艺对建盏成品表面纹理的调控及兔毫纹艺术釉的形成机理
林再雄
徐伟
单景义
乔智威
《电镀与涂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建窑建盏与宋代武夷茶文化
杨义东
刘芳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建盏工艺之艺术美学思想初探
谢长旺
《陶瓷研究》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建盏的造型特点与纹饰艺术研究
袁忠
《陶瓷研究》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建盏的古韵新风及釉色的鉴别
吴周福
《陶瓷研究》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谈建盏的简约美
暨子文
《陶瓷研究》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建窑建盏传播影响因素分析及发展策略
蔡忠庭
《陶瓷研究》
202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基于建盏风格设计的盖碗造型特点与审美内涵
王丽
邱佳雄
《武夷学院学报》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传统与现代建盏的审美文化探析
李修贤
汪晓东
《武夷学院学报》
202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宋代茶文化视域下的建盏美学观
郑慕蓉
陈丹妮
庄云真
《中国茶叶》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腐殖酸钠对南平建阳某建盏泥坯可塑性影响
卢舒舒
赵靖
张茂富
黄美容
刘克起
《非金属矿》
CSCD
北大核心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