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中下游地区蝌蚪山晚中生代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研究:岩石圈地幔性质与演化的制约 被引量:62
1
作者 闫峻 陈江峰 +3 位作者 谢智 杨刚 喻钢 钱卉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55-469,共15页
长江中下游地区繁昌火山盆地蝌蚪山晚白垩世玄武岩为硅饱和岩石,SiO2含量在47.63%~50.02%之间,在TAS图上位于碱性和亚碱性的分界线上,多数属于玄武岩,少数为粗面玄武岩。MgO含量较低(3.72%~5.58%),但Mg#值较高(61~71)。岩石富集大离... 长江中下游地区繁昌火山盆地蝌蚪山晚白垩世玄武岩为硅饱和岩石,SiO2含量在47.63%~50.02%之间,在TAS图上位于碱性和亚碱性的分界线上,多数属于玄武岩,少数为粗面玄武岩。MgO含量较低(3.72%~5.58%),但Mg#值较高(61~71)。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Ba、Th、U、LREE和Pb,亏损高场强元素Nb、Zr和Ti,具富集的Sr、Nd和Pb同位素组成。初始87Sr/86Sr(t)比值介于0.7065~0.7066之间,εNd(t)值介于-5.5~-7.3之间。在87Sr/86Sr(t)-εNd(t)相关图上投在富集的第Ⅳ象限,并趋向于EMⅡ地幔端员。206Pb/204Pb(t)、207Pb/204Pb(t)和208Pb/204Pb(t)比值分别为17.928~18.311、15.426~15.621和37.785~38.525,在Pb同位素相关图上处在DMM和EMⅡ地幔端员之间。蝌蚪山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原始岩浆来源于岩石圈地幔,底侵到壳幔边界后曾有一段时间的滞留,并经历了一定程度的以橄榄石和斜方辉石为主的结晶分异,随后在上升过程中没有受到明显的地壳物质的混染。本地区晚中生代时期陆下岩石圈地幔具有同位素富集的性质,曾受到过古老俯冲事件中析出流体/熔体的交代。与本地区新生代玄武岩地球化学性质的对比表明,从晚中生代至新生代,由于岩石圈拉张和软流圈的上涌,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了岩石圈的减薄,其过程和华北地块东部的岩石圈减薄事件基本一致。造成华北地块东部和华南地块东部的岩石圈减薄具有一致的动力学机制和背景,很可能是晚中生代时期古太平洋板块向亚洲大陆之下俯冲造成的弧后盆地的拉张减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 岩石圈地幔 同位素富集 岩石圈减薄 晚中生代 长江中下游地区
下载PDF
准南米泉地区煤层气成因及其富集成藏机理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跃国 姚程鹏 +4 位作者 杨曙光 伏海蛟 王刚 张娜 刘紫薇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20-226,共7页
准噶尔盆地南缘(下称准南)蕴含着丰富的中-低煤阶煤层气资源,但勘探程度相对较低,气体成因和气藏形成机理认识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开发。为探究准南米泉地区中-低煤阶煤层气成因及其富集成藏机理,基于18口煤层气生产试验井的气样及其... 准噶尔盆地南缘(下称准南)蕴含着丰富的中-低煤阶煤层气资源,但勘探程度相对较低,气体成因和气藏形成机理认识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开发。为探究准南米泉地区中-低煤阶煤层气成因及其富集成藏机理,基于18口煤层气生产试验井的气样及其伴生的煤层产出水样,系统开展了相关样品的稳定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以及放射性同位素定年等室内试验,综合运用经典的天然气识别图版等手段分析数据。结果显示大部分样品点落在图版"生物成因气"、"二氧化碳还原"、"微生物产甲烷伴生CO_(2)"区域;水型表现为Na~+·HCO_(3)^(-)·Cl^(-)型,煤层水矿化度较高;煤层水放射性同位素~3H<1.0 TU及^(14)C<0.44%(现代碳百分数)。分析认为:准南米泉地区煤层气以生物成因为主,CO_(2)还原为其主要的形成途径,该区异常高浓度CO_(2)与微生物产甲烷活动密切相关。此外,米泉地区水动力场较为停滞,煤层水地质年龄较为古老,没有或较少现今地表水补给,该区现今水文地质条件不利于产甲烷菌生存及其产甲烷活动,现存的生物气资源应大多产生于较早地质历史时期。最后,综合区域构造与水文地质背景,结合古气候资料和煤层埋藏史等,研究提出米泉地区广泛发育封存性次生生物气藏,其形成分别经历了埋藏与成煤、抬升与剥蚀、地表水补给与生物气大量形成、产甲烷作用停止与水动力封存4个地质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成因 同位素测年 水文地质 富集成藏 米泉地区
下载PDF
离子溅射的同位素效应
3
作者 郭文录 张秀荣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66-670,共5页
以低能零剂量Cu-65Cu和Mo-100Mo溅射为例,用MonteCarlo(MC)模拟研究了零剂量同位素富集6392度是否与出射角有关;是PKA(Primaryknock-onatoms)的贡献还是SKA(Secondaryknock-onatoms)的贡献。文中综述了各种争论,并阐明了作者的观点。
关键词 同位素富集度 溅射 动量不对称性
下载PDF
^(210)Pb DATING METHOD AND SEDIMENTATION RATES IN ZHUJIANG ESTUARY AND JINZHOU BAY
4
作者 夏明 张承蕙 +2 位作者 马志邦 梁卓成 周秀云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83年第6期807-813,共7页
210Pb dating method is an isotopic chronological method used for determining geological age of the past hundred years. Recently it has played a more and more active role in measuring sedimentation rates of lake facies... 210Pb dating method is an isotopic chronological method used for determining geological age of the past hundred years. Recently it has played a more and more active role in measuring sedimentation rates of lake facies, continental slope and shelf, estuary and debouch, as well as the age of snow and ice, in studying recent sedimentation and enrichment of 210Pb in sea-surface micro-layers and in discussing pollution history in the past hundred years. As a result of research, many valuable achievements have been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DIMENTATION FACIES DATING CONTINENTAL isotopic hundred Bohai enrichment porosity ESTUARY
原文传递
LASER ISOTOPIC ENRICHMENT OF ^(34)SF_6 AND THE PREPARATION OF ^(34)S
5
作者 孔繁敖 俞书勤 +1 位作者 胡照林 刘玉申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80年第7期551-552,共2页
Recently, there have been many reports on experiments of laser isotopic enrichment of SF6 with infrared multiphoton dissociation. The aim of all these experiments is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relative contents of 34SF6... Recently, there have been many reports on experiments of laser isotopic enrichment of SF6 with infrared multiphoton dissociation. The aim of all these experiments is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relative contents of 34SF6/32SF6 in the residual gases by IR or mass spectra. The present paper is a report on what we have achieved along this line and our success in extracting S from enriched SF6 through hydrolysis, separation, sodium reduction and iodine oxid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riched isotopic gases DISSOCIATION HYDROLYSIS extracting LASER enrichment IODINE filled
原文传递
Eu同位素浓缩的实验研究
6
作者 黄学人 钟达 +1 位作者 梅刚华 朱熙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38-740,共3页
极化原子束有许多重要的应用 ,如用来研究原子散射过程、制备极化核、检验宇称守恒性、研究表面特性以及应用于同位素的浓缩过程。本文主要描述通过磁偏转极化原子束的方法对Eu元素进行同位素浓缩实验[1] ,结合Eu原子特有的能级结构 ,... 极化原子束有许多重要的应用 ,如用来研究原子散射过程、制备极化核、检验宇称守恒性、研究表面特性以及应用于同位素的浓缩过程。本文主要描述通过磁偏转极化原子束的方法对Eu元素进行同位素浓缩实验[1] ,结合Eu原子特有的能级结构 ,分析了原子束的极化原理。描述了原子束极化和同位素浓缩的实验装置。用具有特定频率和偏振的激光对153 Eu进行选择性光抽运 ,分别得到正、负极化原子束 ,正、负极化后的原子束穿过六极偏转磁铁后分别被聚焦和发散 ,最后用热丝探测器探测 ,得到了清晰的Eu原子的浓缩信号。当各参数为最佳状态时 ,仅用一台激光器对153 Eu进行抽运极化 ,其浓缩效率可达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同位素 浓缩 实验研究 原子束极化 磁偏转 稀土
下载PDF
湖水同位素平衡研究中分馏系数和富集系数计算形式的组合选择 被引量:7
7
作者 曾承 余俊清 《盐湖研究》 CSCD 2005年第1期7-11,共5页
湖泊自生碳酸盐δ18O(δ18Oc)是研究湖泊水体同位素平衡和气候变化的重要环境同位素指标。由于δ18Oc与湖水δ18O(δ18Ow)密切相关,前人建立了δ18Ow的计算公式,这方面的研究对于δ18Oc环境意义的正确判读十分重要。δ18Ow计算公式中的... 湖泊自生碳酸盐δ18O(δ18Oc)是研究湖泊水体同位素平衡和气候变化的重要环境同位素指标。由于δ18Oc与湖水δ18O(δ18Ow)密切相关,前人建立了δ18Ow的计算公式,这方面的研究对于δ18Oc环境意义的正确判读十分重要。δ18Ow计算公式中的平衡分馏系数α和平衡富集系数ε各有几种计算形式,当两个参数同时出现时,其计算形式须正确组合:当α>1时,ε=α-1或ε=1-1/α;当α<1时,ε=1-α或ε=1/α-1。其中"α>1,ε=α-1"组合最常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Δ^18O 环境同位素 分馏 自生碳酸盐 气候变化 判读 环境意义 富集系数 湖水 湖泊水
下载PDF
Evaporative enrichment of stable isotopes(δ^(18)O and δD) in lake water and the relation to lake-level change of Lake Qinghai, Northeast Tibetan Plateau of China 被引量:4
8
作者 WU Huawu LI Xiaoyan +3 位作者 LI Jing JIANG Zhiyun LI Guangyong LIU Lei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15年第5期623-635,共13页
Stable isotopic compositions (δ18O and 6D) have been utilized as a useful indicator for evaluating the current and historical 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s. Therefore, it is vital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 Stable isotopic compositions (δ18O and 6D) have been utilized as a useful indicator for evaluating the current and historical 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s. Therefore, it is vital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 tween the stable isotopic contents in lake water and the variations of lake level, particularly in Lake Qinghai, China. In this study, we analyzed the variations of isotope compositions (δ18O, 6D and d-excess) in lake water and pre- cipitation by using the samples that were collected from Lake Qinghai region during the period from 2009 to 2012.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isotopic contents of δ18O and 6D in lake water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pre- cipitation, which were contrary to the variations of d-excess. The linear regression correlations between δ18O and 6D in lake water and precipitation showed that the local evaporative line (LEL) in lake water (δD=5.88δ18O-2.41) deviated significantly from the local meteoric water line (LMWL)in precipitation (δD=8.26δ18O+16.91), indicating that evaporative enrichment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isotopic contents in lake water. Moreover, we also quanti- fied the Eli ratio (evaporation-to-input ratio) in Lake Qinghai based on the lake water isotopic enrichment model derived from the Rayleigh equation. The changes of E/I ratios (ranging from 0.29 to 0.36 between 2009 and 2012) clearly revealed the shifts of lake levels in Lake Qinghai in recent years. The average E/I ratio of 0.40 reflected that water budget in Lake Qinghai was positive, and consistent with the rising lake levels and the increasing lake areas in many lakes of the Tibetan Plateau. These findings provide some evidences for studying the hydrological balance or water budget by using δ18O values of lake sedimentary materials and contribute to the reconstruction of paleo- lake water level and paleoclimate from an isotopic enrichment model in Lake Qingha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ble isotopes d-excess lake level E/I ratio isotopic enrichment model PALEOCLIMATE
下载PDF
太原市大气PM_(2.5)中铅同位素特征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闫雨龙 郭利利 +2 位作者 张桂香 何秋生 王新明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2015年第3期279-284,共6页
使用ICP-MS测定太原市2009年夏季至2010年春季典型月份中存在于PM2.5上的铅(Pb)及同位素特征,分析了铅的浓度水平、季节变化特征,探讨了铅同位素丰度比特征,并由富集因子法初步解析了铅的来源。结果显示,太原市环境大气中存在于PM2.5上... 使用ICP-MS测定太原市2009年夏季至2010年春季典型月份中存在于PM2.5上的铅(Pb)及同位素特征,分析了铅的浓度水平、季节变化特征,探讨了铅同位素丰度比特征,并由富集因子法初步解析了铅的来源。结果显示,太原市环境大气中存在于PM2.5上的Pb含量为270.83ng/m3,低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对颗粒物中铅的年均限值,在国内属中等水平。冬季存在于PM2.5中的Pb浓度水平最高,与取暖燃煤排放有关;扬尘中的Pb富集则对春季的Pb污染有较大贡献。Pb与PM2.5的相关性显示夏季和冬季二者来源一致,皆为燃煤排放;206 Pb/207 Pb与208 Pb/206 Pb的同位素丰度比特征也表明PM2.5中Pb的主要源于燃煤排放,由于冬季煤炭消费量较高,其燃烧排放对PM2.5中Pb的贡献高于其他季节。采样期间PM2.5中Pb的富集因子(20.45)显示,Pb主要源于人为活动的排放;春季的富集因子(10.76)接近10,表明春季时自然源的Pb对PM2.5的贡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同位素丰度比 富集因子 来源
下载PDF
具有高同位素丰度氘标记的洛沙坦及5-羧酸洛沙坦的合成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文超 张池 +2 位作者 沈祖成 陈礼平 陈礼勤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97-501,共5页
设计合成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洛沙坦及其活性代谢物5-羧酸洛沙坦的药物标准品———含4个氘原子标记的洛沙坦和5-羧酸洛沙坦。以氘标记对溴甲苯(1)为起始原料,与4',4-二甲基-2-(2'-甲氧基苯基)唑(2)发生格氏反应引... 设计合成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洛沙坦及其活性代谢物5-羧酸洛沙坦的药物标准品———含4个氘原子标记的洛沙坦和5-羧酸洛沙坦。以氘标记对溴甲苯(1)为起始原料,与4',4-二甲基-2-(2'-甲氧基苯基)唑(2)发生格氏反应引入氘原子,再经氧化、取代反应得4个氘原子标记的中间体5,中间体5与2-正丁基-4-氯-5-甲酰基咪唑(6)发生缩合反应得中间体(7),中间体7经叠氮化钠作用得氘标记洛沙坦(10);四丁基溴化铵(8)与高锰酸钾反应可制得氧化剂高锰酸四丁基铵(9),化合物10经氧化剂(9)氧化得到氘标记5-羧酸洛沙坦(11)。目标化合物10和11的总产率分别为15.4%和8.2%,纯度经HPLC测定分别为99.4%和96.4%,通过1H NMR、MS可测得其同位素丰度分别为98.4%和9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氘标记 洛沙坦 5-羧酸洛沙坦 高同位素丰度 合成
下载PDF
具有高同位素丰度氘标记的4'-羟基双氯芬酸的合成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文超 沈祖成 +2 位作者 王崴 吴科颖 陈礼勤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设计合成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双氯芬酸的活性代谢物4'-羟基双氯芬酸的药物标准品——含4个氘原子标记的4'-羟基双氯芬酸。方法以氘标记苯乙酸为起始原料,经取代、酰胺化反应得4个氘原子标记的中间体4;再以苯酚为原料,经2步... 目的设计合成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双氯芬酸的活性代谢物4'-羟基双氯芬酸的药物标准品——含4个氘原子标记的4'-羟基双氯芬酸。方法以氘标记苯乙酸为起始原料,经取代、酰胺化反应得4个氘原子标记的中间体4;再以苯酚为原料,经2步反应得中间体7;中间体4与中间体7经Ullmann缩合、脱甲基、水解反应得目标产物——氘标记的4'-羟基双氯芬酸。结果与结论目标化合物的总收率为15.1%,其结构经1H-NMR和MS谱确证,最终产物的同位素丰度超过98%;化学纯度经HPLC测定达9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氘标记 4'-羟基双氯芬酸 高同位素丰度 合成
原文传递
含铁杂多酸盐Mssbauer谱研究 Ⅱ.铁钼硅杂多蓝中Fe的状态和反磁性交换
12
作者 王占文 于志刚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78-282,共5页
制备了铁钼硅杂多蓝阴离子[SiFe~ⅢMo~ⅤMo_(10)~ⅥO_(40)H_3]^(5-)的钾盐和四丁铵盐,应用^(57)Fe同位素增丰法测定了匹丁铵盐的Mossbauer谱。结合磁化率测定和红外光谱数据,研究了杂多蓝阴离子中铁的价态和自旋态等,推测由于Mo-O-Fe之... 制备了铁钼硅杂多蓝阴离子[SiFe~ⅢMo~ⅤMo_(10)~ⅥO_(40)H_3]^(5-)的钾盐和四丁铵盐,应用^(57)Fe同位素增丰法测定了匹丁铵盐的Mossbauer谱。结合磁化率测定和红外光谱数据,研究了杂多蓝阴离子中铁的价态和自旋态等,推测由于Mo-O-Fe之间氧桥的作用,相邻金属原子上的d电子之间存在反磁性交换。实验结果肯定了这一推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钼硅毁多盐 Fe状态 反磁性交换
下载PDF
福建省兴化湾大气沉降中重金属的测定 被引量:10
13
作者 吴辰熙 祁士华 +2 位作者 苏秋克 方敏 王伟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81-784,共4页
于2004年7月至2005年6月期间分季度对福建省兴化湾大气沉降颗粒物进行采集和分析,并对10种元素的沉降通量(mg.m-2.a-1)进行了计算,其中,Cd:0.08±0.01;Cr:11.63±7.82;Cu:2.72±0.99;N i:7.81±1.18;Pb:3.83±1.96;... 于2004年7月至2005年6月期间分季度对福建省兴化湾大气沉降颗粒物进行采集和分析,并对10种元素的沉降通量(mg.m-2.a-1)进行了计算,其中,Cd:0.08±0.01;Cr:11.63±7.82;Cu:2.72±0.99;N i:7.81±1.18;Pb:3.83±1.96;Zn:14.39±6.58.结果表明,兴化湾大气沉降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相对较好.铅同位素研究表明,人们的生产活动可能是大气沉降中Pb污染的主要来源.通过对元素富集因子的计算说明大气沉降中Cd,Pb,Zn,Cr和N i主要为人为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沉降 重金属 铅同位素 富集因子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浓缩氘的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谢波 刘云怒 +3 位作者 侯建平 官锐 翁葵平 任兴碧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934-936,共3页
采用气相色谱技术建立了一套含氚重水氘浓缩的演示实验装置,用氘-氢(D-H)体系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装置实现了长期、连续、安全的运行。D浓度为0.1%的样品经装置浓缩后得到D浓度为30%的产品,贫化部分D浓度小于10–5;D浓度为10%的样品经装... 采用气相色谱技术建立了一套含氚重水氘浓缩的演示实验装置,用氘-氢(D-H)体系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装置实现了长期、连续、安全的运行。D浓度为0.1%的样品经装置浓缩后得到D浓度为30%的产品,贫化部分D浓度小于10–5;D浓度为10%的样品经装置浓缩后得到D浓度大于90%的产品。装置对D-H体系的处理容量达到40m3/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同位素 气相色谱 分离 浓缩
下载PDF
浙江长兴“金钉子”灰岩Re-Os富集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赵鸿 李超 +4 位作者 江小均 周利敏 李欣尉 屈文俊 杜安道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783-1791,共9页
通过对浙江长兴煤山D剖面二叠—三叠"金钉子"灰岩样品Re-Os同位素、主微量元素和有机碳测定,对不同层位灰岩的沉积环境进行了判别。通过分析灰岩主微量元素、有机碳与Re、Os含量的相关性,探索性地研究了灰岩中Re、Os富集机制... 通过对浙江长兴煤山D剖面二叠—三叠"金钉子"灰岩样品Re-Os同位素、主微量元素和有机碳测定,对不同层位灰岩的沉积环境进行了判别。通过分析灰岩主微量元素、有机碳与Re、Os含量的相关性,探索性地研究了灰岩中Re、Os富集机制。研究发现,灰岩中Re、Os的富集主要受氧化还原作用影响,Re只有在还原环境下,才会被灰岩中的有机物富集,此时灰岩中Re含量较高,适用于Re-Os同位素定年,而Re在氧化环境下很难被灰岩中有机质富集。Os在还原环境下同样被有机质富集,但氧化环境下,部分Os也可以被灰岩地层中含铁、铜等自生矿物吸附富集,含铁、铜等自生矿物Os同位素比值可以代表沉积时海水Os同位素特征。Re、Os在灰岩中的富集机制研究对于将Re-Os同位素应用于灰岩地层精确定年及古环境示踪具有重要意义。Re、Os在不同氧化还原条件下的富集差异导致了还原环境沉积的灰岩中187 Re/188 Os要大于氧化环境灰岩中187 Re/188 Os,灰岩中187 Re/188 Os变化对研究古海洋沉积氧化还原环境可能具有一定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岩 RE-OS同位素 富集机制 长兴“金钉子” 沉积环境
下载PDF
高丰度硅-28同位素的分离技术 被引量:8
16
作者 周明胜 钟松 +1 位作者 程维娜 曾实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29-731,共3页
同位素纯硅片具有特殊的物理性质,在信息技术领域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为获得高丰度28Si,利用国产的高速气体离心机,选择SiF4作为分离的工作介质,对硅同位素进行了离心分离实验。通过单机分离实验,调整气体离心机的有关参数,摸索出... 同位素纯硅片具有特殊的物理性质,在信息技术领域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为获得高丰度28Si,利用国产的高速气体离心机,选择SiF4作为分离的工作介质,对硅同位素进行了离心分离实验。通过单机分离实验,调整气体离心机的有关参数,摸索出适合级联分离的单机参数,同时得到气体离心机分离硅同位素的单位质量数的全分离系数γ0。利用由4台离心机组成的级联,经过6个阶段的分离,得到了28Si丰度达到99.5%的样品。实验结果表明,离心法分离硅同位素是完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同位素 28Si 气体离心机 离心分离 分离系数 SiF4 分离介质
原文传递
色谱柱程序升温脱附法分离氢同位素 被引量:6
17
作者 谢波 刘云怒 +2 位作者 翁葵平 侯建平 官锐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7年第20期33-35,共3页
采用程序升温脱附法在自行研制的大型气相色谱柱上进行了氢同位素的分离,包括氕-氘体系的半饱和实验、全饱和实验和低丰度样品的浓缩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分离方法分离效率高、处理容量大。氘浓度为0.1%的样品混合气经色谱柱分离后得到... 采用程序升温脱附法在自行研制的大型气相色谱柱上进行了氢同位素的分离,包括氕-氘体系的半饱和实验、全饱和实验和低丰度样品的浓缩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分离方法分离效率高、处理容量大。氘浓度为0.1%的样品混合气经色谱柱分离后得到氘浓度为30%的产品,贫化部分氘浓度小于10-5;氘浓度为10%的样品混合气分离后得到氘浓度大于90%的产品;对氕-氘混合气的处理容量达到70m3/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升温脱附 氢同位素 色谱柱 浓缩
下载PDF
西藏羊八井—当雄断裂带地热系统B、Li、Rb、Cs富集机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煜道 谭红兵 +2 位作者 丛培鑫 石智伟 杨俊颖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39-1251,共13页
【目的】西藏地热资源丰富,大部分温泉水体或泉华沉积物中罕见富集B、Li、Rb、Cs等元素,除自身具有矿产资源价值外,更被认为是青藏高原盐湖资源的重要矿源。开展地热水体B、Li、Rb、Cs物源、演化富集规律研究,既有基础理论意义,也对正... 【目的】西藏地热资源丰富,大部分温泉水体或泉华沉积物中罕见富集B、Li、Rb、Cs等元素,除自身具有矿产资源价值外,更被认为是青藏高原盐湖资源的重要矿源。开展地热水体B、Li、Rb、Cs物源、演化富集规律研究,既有基础理论意义,也对正确评价其潜在资源价值有指导作用。【方法】对最为典型的羊八井—当雄断裂带温泉、河流、泉华等样品化学组成与B、Li同位素系统分析可知,沸泉水多为Na-Cl型且中偏碱性,属于大陆非火山型地热。温泉最显著的地球化学特征是δ^(11)B值普遍偏负,且具有B、Li浓度越高,B、Li同位素越偏负的典型分布规律。【结果与结论】地壳重熔型残余岩浆流体上涌,可以合理解释地热系统独特的元素富集组合特征与同位素分布规律,以及极高的热储温度等。基于岩浆活动与各类元素富集规律之间的耦合关系,类似羊八井—当雄深大断裂带地热系统不但具有良好的地热能开发前景,而且各类异常或超常富集的B、Li、Rb、Cs等元素也具有作为矿产资源进行综合回收利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系统 硼同位素 水化学 富集机制 羊八井—当雄断裂带
下载PDF
中国地热水中锂元素分布特征及资源开发利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魏帅超 张薇 +5 位作者 付勇 刘峰 原若溪 闫晓雪 廖煜钟 王贵玲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27-1553,共27页
【研究目的】近年来,锂在新兴技术和低碳技术产业需求增长迅速,已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关键矿产。尤其在“双碳”目标下,中国对锂资源的需求也日益迫切,当前锂的安全供应已严重制约了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中国锂资源开发对象以卤水型和... 【研究目的】近年来,锂在新兴技术和低碳技术产业需求增长迅速,已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关键矿产。尤其在“双碳”目标下,中国对锂资源的需求也日益迫切,当前锂的安全供应已严重制约了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中国锂资源开发对象以卤水型和伟晶岩型为主,但地热卤水型也具有一定资源潜力,因此需要研究中国地热水锂元素分布特征。【研究方法】基于前人对全国范围地热水调查和研究的成果,本文介绍和讨论中国地热水中锂含量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地热水提锂技术及地热勘查技术。【研究结果】分析了全国30个省市主要热储中地热水锂含量,实际计算出1989处地热水锂金属年排放量为789 t,估算中国地热水锂金属年排放量3233 t,显示地热水中锂资源具有一定的潜力。【研究结论】影响地热水锂含量的主要因素为围岩及热储岩石性质、温度、水岩相互作用等,也发现锂同位素在示踪陆区地热系统来源、水岩相互作用及物质来源方面具有良好潜力。中国富锂地热水富集机制主要分为喜马拉雅地热带型和四川盆地型,前者与上地壳重熔型岩浆上涌有关,后者与地层中膏盐的溶滤有关。此外,本文提出未来我国富锂地热水找矿方向集中在青藏高原、四川盆地、江汉盆地等及油(气)田水。“热锂兼探”、“热锂兼采”,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多元地热勘查技术也将助力地热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卤水型 锂含量 锂同位素 富集机制 地热水提锂 矿产勘查工程
下载PDF
敌百虫-D6同位素丰度的快速测定及计算 被引量:5
20
作者 盛立彦 李美华 杜晓宁 《同位素》 CAS 2020年第5期304-311,共8页
在敌百虫-D6行业标准规定的同位素丰度测试方法中,采用蠕动泵引入样品耗时长且操作较依赖主观判断,结果计算的"质量簇"方法则较为繁琐。为了在保证测试效果的前提下提高样品测试效率,本文采用液相色谱代替标准方法中的蠕动泵... 在敌百虫-D6行业标准规定的同位素丰度测试方法中,采用蠕动泵引入样品耗时长且操作较依赖主观判断,结果计算的"质量簇"方法则较为繁琐。为了在保证测试效果的前提下提高样品测试效率,本文采用液相色谱代替标准方法中的蠕动泵引入样品,并用ESI离子源质谱测定敌百虫-D6的同位素丰度,以线性公式代替"质量簇"法进行同位素丰度的快速计算并与标准方法进行对照验证。在样品浓度0.1 g/L及以上时,测定结果与标准方法偏差≤0.2 atom%D,重现性RSD≤0.1%。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精密,能够快速地对敌百虫-D6同位素丰度进行测定及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敌百虫-D6 同位素丰度 液质联用 质量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