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采用等时替代模型模拟不同体力活动、久坐行为(Sedentary Behavior,SB)相互替代后,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多段分级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南京市308名老年人。通过三维加速度计测量SB、低强度体力活动(Light Physical Activity,L...目的采用等时替代模型模拟不同体力活动、久坐行为(Sedentary Behavior,SB)相互替代后,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多段分级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南京市308名老年人。通过三维加速度计测量SB、低强度体力活动(Light Physical Activity,LPA)和中高强度体力活动(Moderate to 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MVPA)时间,采用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测量认知功能,使用等时替代模型评估SB、LPA、MVPA相互替代后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①控制年龄、学历、佩戴时间等变量后发现,体力活动与认知功能呈正相关关系;②每天30 min LPA等时替代SB后,老年人计算能力(β=0.080)、定向能力(β=0.077)得分均显著增加(P<0.05);③每天30 min MVPA等时替代SB后,老年人执行功能(β=0.389)、记忆力(β=0.611)、注意力(β=0.123)、计算能力(β=0.085)、语言流畅性(β=0.250)、抽象能力(β=0.168)、定向能力(β=0.080)得分均显著增加(P<0.01),反之则降低;④随着MVPA替代SB时间的增加,认知功能迅速上升,反之缓慢下降,而随着MVPA替代LPA时间的增加,认知功能缓慢上升,反之迅速下降。结论①每天30 min LPA或MVPA等时替代SB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老年人认知功能。②每天30 min MVPA等时替代LPA也能改善老年人认知功能。③在LPA等时替代SB时,老年人认知功能缓慢上升,反之缓慢下降;在MVPA等时替代LPA时,老年人认知功能缓慢上升,反之迅速下降;在MVPA等时替代SB时,老年人认知功能迅速上升,反之缓慢下降。展开更多
目的应用成分数据分析方法研究幼儿24 h活动行为(24-hour Movement Behavior)与基本动作技能(Fundamental Movement Skills,FMS)之间的关联,以及各活动行为间等时替代后幼儿FMS的预期变化。方法采用ActiGraph wGT3-BT加速度计测量323名...目的应用成分数据分析方法研究幼儿24 h活动行为(24-hour Movement Behavior)与基本动作技能(Fundamental Movement Skills,FMS)之间的关联,以及各活动行为间等时替代后幼儿FMS的预期变化。方法采用ActiGraph wGT3-BT加速度计测量323名3~6岁幼儿(男童181名,女童142名)的身体活动(Physical Activity,PA)、静态行为(Sedentary Behaviour,SB)数据,采用美国大肌肉动作发展测试第3版工具(Test of Gross Motor Development,TGMD-3)测量FMS,睡眠时间由父母报告,成分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多元线性模型和等时替代均采用R软件完成。结果①幼儿24 h活动时间分布与动作发展关联紧密,中高强度身体活动(Moderate-to-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MVPA)在成分之间分布相对稳定,与低强度身体活动(Light Physical Activity,LPA)转换的可能性更大;②幼儿MVPA对移动技能和总动作技能(Total Motor Skill,Total MS)的影响最大,MVPA等时替代其他行为均具有积极效益,其中替换LPA效果最为明显,其他行为等时替代MVPA预示着更低的动作能力,而且预测具有不对称性。结论虽然MVPA对幼儿动作发展影响最大,但更需要从整体视角平衡24 h活动行为对动作发展的影响;在幼儿园、家庭和社区环境中,强调将幼儿的LPA转换为MVPA,以更好地促进其FMS发展。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采用等时替代模型模拟不同体力活动、久坐行为(Sedentary Behavior,SB)相互替代后,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多段分级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南京市308名老年人。通过三维加速度计测量SB、低强度体力活动(Light Physical Activity,LPA)和中高强度体力活动(Moderate to 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MVPA)时间,采用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测量认知功能,使用等时替代模型评估SB、LPA、MVPA相互替代后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①控制年龄、学历、佩戴时间等变量后发现,体力活动与认知功能呈正相关关系;②每天30 min LPA等时替代SB后,老年人计算能力(β=0.080)、定向能力(β=0.077)得分均显著增加(P<0.05);③每天30 min MVPA等时替代SB后,老年人执行功能(β=0.389)、记忆力(β=0.611)、注意力(β=0.123)、计算能力(β=0.085)、语言流畅性(β=0.250)、抽象能力(β=0.168)、定向能力(β=0.080)得分均显著增加(P<0.01),反之则降低;④随着MVPA替代SB时间的增加,认知功能迅速上升,反之缓慢下降,而随着MVPA替代LPA时间的增加,认知功能缓慢上升,反之迅速下降。结论①每天30 min LPA或MVPA等时替代SB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老年人认知功能。②每天30 min MVPA等时替代LPA也能改善老年人认知功能。③在LPA等时替代SB时,老年人认知功能缓慢上升,反之缓慢下降;在MVPA等时替代LPA时,老年人认知功能缓慢上升,反之迅速下降;在MVPA等时替代SB时,老年人认知功能迅速上升,反之缓慢下降。
文摘目的应用成分数据分析方法研究幼儿24 h活动行为(24-hour Movement Behavior)与基本动作技能(Fundamental Movement Skills,FMS)之间的关联,以及各活动行为间等时替代后幼儿FMS的预期变化。方法采用ActiGraph wGT3-BT加速度计测量323名3~6岁幼儿(男童181名,女童142名)的身体活动(Physical Activity,PA)、静态行为(Sedentary Behaviour,SB)数据,采用美国大肌肉动作发展测试第3版工具(Test of Gross Motor Development,TGMD-3)测量FMS,睡眠时间由父母报告,成分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多元线性模型和等时替代均采用R软件完成。结果①幼儿24 h活动时间分布与动作发展关联紧密,中高强度身体活动(Moderate-to-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MVPA)在成分之间分布相对稳定,与低强度身体活动(Light Physical Activity,LPA)转换的可能性更大;②幼儿MVPA对移动技能和总动作技能(Total Motor Skill,Total MS)的影响最大,MVPA等时替代其他行为均具有积极效益,其中替换LPA效果最为明显,其他行为等时替代MVPA预示着更低的动作能力,而且预测具有不对称性。结论虽然MVPA对幼儿动作发展影响最大,但更需要从整体视角平衡24 h活动行为对动作发展的影响;在幼儿园、家庭和社区环境中,强调将幼儿的LPA转换为MVPA,以更好地促进其FMS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