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青叶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29
1
作者 闫峻 顾娟 +3 位作者 冯硕 姬瑞芳 全庆华 刘永刚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81-390,I0004,共11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大气压化学电离质谱法(HPLC-APCI/MS)和直接进样的电喷雾串联质谱法(ESI-MS^2)分析大青叶乙酸乙酯、正丁醇和95%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采用Kromasil C18分析柱(4.6 mm×250 mm×5μm),以0.15%乙酸/水-甲醇为...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大气压化学电离质谱法(HPLC-APCI/MS)和直接进样的电喷雾串联质谱法(ESI-MS^2)分析大青叶乙酸乙酯、正丁醇和95%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采用Kromasil C18分析柱(4.6 mm×250 mm×5μm),以0.15%乙酸/水-甲醇为流动相进行线性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柱温25℃;采用全波长扫描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分别为254 nm和265 nm;采用大气压化学电离源和电喷雾电离源,在正、负两种离子模式下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大青叶乙酸乙酯、正丁醇和95%乙醇提取物中共鉴别出39种化合物,包括生物碱类、有机酸类、核苷嘌呤类、氨基酸类、黄酮类、糖类、卟啉类以及含硫类成分化合物。采用铁离子还原能力法(FRAP)对大青叶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并用自由基清除能力法验证FRAP法的测试结果。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大青叶抗氧化活性部位主要集中在极性较低的化学组分中,吲哚类、奎唑酮类和有机酸类化合物是其主要有效成分。该方法快捷、灵敏,适用于中药化学成分分析和抗氧化活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青叶 化学成分 高效液相色谱-大气压化学电离质谱法(HPLC-APCI/MS) 电喷雾串联质谱(ESI-MS^2)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不同氮素形态和浓度对大青叶生物量与生物碱类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28
2
作者 肖云华 赵雪玲 +2 位作者 王康才 石馨玫 唐晓清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2755-2760,共6页
目的:分析不同氮素形态及不同浓度氮素施肥对大青叶生物量与生物碱类成分的影响,为研究提高菘蓝对氮素的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大棚砂培种植菘蓝,正交设计L25(56),以大青叶的生物量及靛蓝、靛玉红含量为指标,分析3因素硝态氮(... 目的:分析不同氮素形态及不同浓度氮素施肥对大青叶生物量与生物碱类成分的影响,为研究提高菘蓝对氮素的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大棚砂培种植菘蓝,正交设计L25(56),以大青叶的生物量及靛蓝、靛玉红含量为指标,分析3因素硝态氮(N03--N)、铵态氮(NH4+-N)和酰胺态氮[CO(NH2)2]和5种不同氮素浓度对菘蓝的影响。结果:不同的氮素形态和浓度对大青叶生物量与生物碱类成分含量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酰胺态氮对大青叶生物量的影响最大,铵态氮对靛玉红影响更大;综合考虑其生物量与生物碱成分含量,优选出1个最佳的施氮组合,即17号组合(NH4)2SO4浓度为7.5mmol·L-1,KNO3浓度为2.5 mmol·L-1,CO(NH2)2浓度为5 mmol·L-1。结论:菘蓝前期以促生长为主,经济有效的平衡施氮组合能合理促进菘蓝植株生长,提高大青叶的活性成分的含量和单株生物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青叶 氮素形态 氮素浓度 生物量 靛蓝 靛玉红
原文传递
Plackett-Burman设计联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选大青叶中靛玉红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13
3
作者 滕毅 杨海玲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942-1946,共5页
目的运用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联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CCD-RSM)筛选超声-微波协同提取大青叶中靛玉红的提取工艺。方法运用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筛选主要影响因素,采用CCD-RSM优选靛玉红的提取工艺。以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 目的运用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联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CCD-RSM)筛选超声-微波协同提取大青叶中靛玉红的提取工艺。方法运用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筛选主要影响因素,采用CCD-RSM优选靛玉红的提取工艺。以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为自变量,靛玉红提取量为因变量,通过对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完全2次响应曲面的回归拟合,利用三维曲面图直观分析大青叶中靛玉红提取最佳工艺,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靛玉红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为62%,液料比为26,提取时间为9 min。在此最佳条件下,大青叶中靛玉红提取量的最大估计值为4.37 mg/g,实验结果与模型预测值相符。结论利用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联用CCD-RSM确定了大青叶中靛玉红的提取工艺,该方法简便,精度更高、重现性好、预测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青叶 靛玉红 PLACKETT-BURMAN设计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提取工艺
原文传递
大青叶及其混淆品的ITS2序列鉴定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孙稚颖 罗红梅 陈士林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1年第2期395-399,共5页
目的:对中药材大青叶及其混淆品进行分子鉴定,以确保该药材的质量以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PCR直接测序法,测定核基因ITS2区,所得序列经CodonCode Aligner拼接后,用软件MEGA4.0进行相关数据分析,构建NJ(邻接)树,并利用Koetschan等建立的I... 目的:对中药材大青叶及其混淆品进行分子鉴定,以确保该药材的质量以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PCR直接测序法,测定核基因ITS2区,所得序列经CodonCode Aligner拼接后,用软件MEGA4.0进行相关数据分析,构建NJ(邻接)树,并利用Koetschan等建立的ITS2数据库及其网站预测ITS2二级结构。结果:大青叶基源植物菘蓝ITS2序列长度为191bp,其种内平均K2P遗传距离(0.002)远小于其与混淆品的种间平均K2P遗传距离(0.882);由所构建的系统聚类树图可以看出,各物种均表现出了单系性,而同时又与其它物种明显区分开;比较ITS2二级结构发现,各物种在4个螺旋区的茎环数目、大小、位置以及螺旋发出时的角度均有明显差异。结论:ITS2作为条形码可以方便快捷的鉴别大青叶正品及其混淆品,对药典中其它药材的相关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青叶 DNA条形码 ITS2 分子鉴定
下载PDF
HPLC法测定复方一枝蒿速释微丸中(R,S)-告依春、一枝蒿酮酸、靛玉红的含量 被引量:6
5
作者 姜雯 于宁 +2 位作者 金小越 何承辉 邢建国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2-147,共6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复方一枝蒿速释微丸中(R,S)-告依春、一枝蒿酮酸、靛玉红3种化学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采用Shim-pack ODS色谱柱(250 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0.5%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15 min,3%A→10%...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复方一枝蒿速释微丸中(R,S)-告依春、一枝蒿酮酸、靛玉红3种化学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采用Shim-pack ODS色谱柱(250 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0.5%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15 min,3%A→10%A;15~20 min,10%A→35%A;20~35 min,35%A),检测波长为245 nm(0-20 min,检测(R,S)-告依春)和289 nm(25-35 min,检测靛玉红和一枝蒿酮酸),流速1.0 mL·min^(-1),柱温30℃。结果(R,S)-告依春、靛玉红、一枝蒿酮酸质量浓度分别在3.904~54.656μg·mL^(-1)(r=0.999 5)、3.064-42.896μg·mL^(-1)(r=0.999 3)和7.264-101.696μg·mL^(-1)(r=0.999 6)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复方一枝蒿速释微丸中3种有效成分的平均回收率(n=3)分别为99.27%~100.14%(RSD<1.2%),99.16%~99.72%(RSD<1.4%),99.39%~99.81%(RSD<1.7%)。3批样品中(R,S)-告依春、靛玉红、一枝蒿酮酸3个成分的含量测定结果分别为0.343 5-0.3501、0.1907-0.199 9、0.887 2-0.895 6mg·g^(-1)。结论: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本法可为复方一枝蒿速释微丸多指标质量评价及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一枝蒿速释微丸 板蓝根 大青叶 一枝蒿 (R S)-告依春 一枝蒿酮酸 靛玉红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陇中半干旱地区大青叶采收次数对药材产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唐文文 张欣旸 +1 位作者 何尤 晋小军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55-958,共4页
目的:探求大青叶的采收次数对大青叶及板蓝根产量品质影响。方法:通过设置大青叶不同采收次数,检测各处理下大青叶及板蓝根的产量和品质。结果:收获1次、2次、3次大青叶的板蓝根产量分别较对照减产18.3%,58.6%,67.4%,板蓝根醇溶性浸出... 目的:探求大青叶的采收次数对大青叶及板蓝根产量品质影响。方法:通过设置大青叶不同采收次数,检测各处理下大青叶及板蓝根的产量和品质。结果:收获1次、2次、3次大青叶的板蓝根产量分别较对照减产18.3%,58.6%,67.4%,板蓝根醇溶性浸出物的量为42.50%,42.24%,31.77%,较对照低1.19%,1.79%,26.13%;大青叶的产量是取1次比对照增产87.1%,取2次是86.0%,取3次是106.8%。大青叶中靛玉红含量以收取2次和收取3次高于对照,但是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靛蓝的含量均以对照最高。结果:大青叶的不同采收次数对收获板蓝根产量和品质有很大影响,虽然采收大青叶能够增加大青叶的产量,却降低了板蓝根产量和板蓝根、大青叶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青叶 板蓝根 采收次数 产量 品质
原文传递
上感合剂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施敏 管敏 《中国药业》 CAS 2019年第3期42-45,共4页
目的建立医院制剂上感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处方中的羌活、大青叶、甘草3味药材;以处方中的君药黄芩的黄芩苷含量为定量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上感合剂中黄芩苷的含量,色谱柱采用Kromasil C18柱(250 mm... 目的建立医院制剂上感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处方中的羌活、大青叶、甘草3味药材;以处方中的君药黄芩的黄芩苷含量为定量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上感合剂中黄芩苷的含量,色谱柱采用Kromasil C18柱(250 mm×4. 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 2%磷酸溶液(47∶53),流速为1. 0 m 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羌活、大青叶、甘草的薄层鉴别方法简单,易重复,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黄芩苷进样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3. 85~123. 00μg/mL(r2=0. 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 69%,RSD为0. 58%(n=6)。结论薄层鉴别结果色谱清晰,专属性强;黄芩苷含量测定方法简单,重复性好,可作为上感合剂的质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感合剂 黄芩苷 羌活 大青叶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双向固体发酵对板蓝根和大青叶抑菌的增效作用初探 被引量:5
8
作者 高慧娟 刘志芳 +3 位作者 李彩霞 唐晓燕 张艳丽 张芬琴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3187-3192,共6页
目的探讨25种不同食(药)用真菌菌株对板蓝根和大青叶的双向固体发酵的转化作用,得到具有较好抑菌作用的发酵菌质产物。方法经过板蓝根和大青叶平板初筛法和三角瓶复筛法,获得能在大青叶和板蓝根上生长的优势菌株;进一步通过抑菌实验和... 目的探讨25种不同食(药)用真菌菌株对板蓝根和大青叶的双向固体发酵的转化作用,得到具有较好抑菌作用的发酵菌质产物。方法经过板蓝根和大青叶平板初筛法和三角瓶复筛法,获得能在大青叶和板蓝根上生长的优势菌株;进一步通过抑菌实验和薄层色谱(TLC)实验,确定发酵得到的菌质产物的抑菌作用。结果复筛得到能够在板蓝根(灵芝11、灵芝13、灵芝7)和大青叶(灵芝2、灵芝11、灵芝3)上生长良好的菌株,其中含灵芝3和灵芝11的发酵液与空白对照相比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TLC结果显示,灵芝2发酵大青叶的甲醇提取物有蓝色斑点为发酵后新增成分。结论板蓝根和大青叶经药用真菌进行双向固体发酵后能够有效提高其抑菌作用,而且有新物质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蓝根 大青叶 食用真菌 抑菌 TLC 双向固体发酵 菌质 灵芝
原文传递
大青叶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关随霞 王蕙雯 +4 位作者 杨肖瑞 郭淑敏 张翅 张培杰 李道敏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8-144,共7页
以大青叶为原料,乙酸乙酯为溶剂,采用超声波技术提取大青叶中总黄酮,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设计试验对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酸乙酯体积分数60%,料液比1∶31(g/mL),超声温度50℃,提取时间65min,超声... 以大青叶为原料,乙酸乙酯为溶剂,采用超声波技术提取大青叶中总黄酮,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设计试验对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酸乙酯体积分数60%,料液比1∶31(g/mL),超声温度50℃,提取时间65min,超声功率100W,在此条件下提取率高达6.51%,且稳定性好。并通过线性回归方程对大青叶总黄酮的抗氧化性进行研究,试验结果:大青叶总黄酮有很强的清除O_(2)^(-)·和DPPH自由基能力,其EC_(50)分别为0.0760mg/mL、13.3608μg/mL,各约是Vc的1.7倍和3.2倍;对·OH也有一定的清除作用,EC_(50)为0.2957mg/mL,约是Vc的8.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青叶 总黄酮 超声波 单因素 正交试验 抗氧化性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MS技术比较板蓝根和大青叶的化学成分
10
作者 严曾豪 李雯珊 +5 位作者 梁冰宜 吴灏 彭维 李楚源 王德勤 苏薇薇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956-3965,共10页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PLC-Q-TOF-MS/MS)技术比较板蓝根Isatidis Radix和大青叶Isatidis Folium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Accliam 120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Thermo Fisher),以0.1%甲酸的乙腈溶...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PLC-Q-TOF-MS/MS)技术比较板蓝根Isatidis Radix和大青叶Isatidis Folium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Accliam 120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Thermo Fisher),以0.1%甲酸的乙腈溶液-0.1%甲酸的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3 mL/min,柱温为40℃,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在正、负离子模式下进行数据采集,以PeakView 1.2质谱分析软件分析数据。结果通过化合物的保留时间、精确质荷比、二级质谱裂解碎片等信息,结合对照品、参考文献和Massbank等数据库共鉴定或指认出板蓝根和大青叶的71个共有成分,主要包括生物碱、黄酮、木脂素、含硫化合物、有机酸等类化合物;板蓝根特有成分6个,主要包括含硫化合物类等;大青叶特有成分2个,均为生物碱类。结论该方法能够系统、快速地比较分析板蓝根和大青叶的化学成分,为其质量控制和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蓝根 大青叶 UPLC-Q-TOF-MS/MS 吲哚-3-甲醛 直铁线莲宁B 异牡荆素
原文传递
基于微量元素分析技术的中药板蓝根和大青叶营养转运模式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闫峻 祝溪明 +6 位作者 谢胜凯 刘瑞萍 曾远 冯硕 崔建勇 郭冬发 李晓光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1-188,共8页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技术,测定不同生长时间的板蓝根和大青叶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其中,采用ICP-MS法测量Cr、Co、La、Ce、Pr、Nd、Sm、Eu、Gd、Dy、Li、Be、V、Ga、U、Nb、Zr、Bi、Th...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技术,测定不同生长时间的板蓝根和大青叶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其中,采用ICP-MS法测量Cr、Co、La、Ce、Pr、Nd、Sm、Eu、Gd、Dy、Li、Be、V、Ga、U、Nb、Zr、Bi、Th、Er、Yb、Y、Sc元素,采用ICP-OES法测量Fe、Al元素。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时间的板蓝根和大青叶中,24种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趋势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板蓝根中,24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在7~9月达到最低值,之后逐渐增加,11月达到最高值;大青叶中,24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均在8月和11月达到最高值。根据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结果,初步推断大青叶的最佳采收时期为8月和11月,板蓝根为11月,可与大青叶同时采摘。本方法简单、快速、精密度和准确性好,为板蓝根和大青叶营养转运模式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蓝根 大青叶 微量元素 营养转运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
下载PDF
解热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翟巧利 麦格皮热提·阿不力米提 +3 位作者 李媛 刘娟 范伟 时扣荣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1期72-75,共4页
目的建立解热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大青叶和四季青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长梗冬青苷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_(18)柱(250 mm×4.6 mm,5µm),流动相为10%异丙醇甲醇-10%... 目的建立解热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大青叶和四季青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长梗冬青苷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_(18)柱(250 mm×4.6 mm,5µm),流动相为10%异丙醇甲醇-10%异丙醇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µL和20µL。结果大青叶及四季青薄层色谱鉴别专属性强,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长梗冬青苷的进样量在0.7154~3.5575µ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7,n=5);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结果的RSD均小于2.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6.20%,RSD为1.20%(n=6)。3批样品中长梗冬青苷的含量分别为7.90,7.60,7.40 mg/g(n=2)。结论所建立的标准操作简便、专属性强、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解热颗粒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热颗粒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大青叶 四季青 长梗冬青苷 质量标准
下载PDF
紫外谱线组扫描法鉴别大青叶药材的真伪 被引量:5
13
作者 黎创幸 黄玉兴 岑志芳 《天津药学》 2017年第4期17-19,42,共4页
目的:通过紫外光谱组扫描法鉴别10批不同来源的大青叶药材的真伪,从而建立大青叶及其伪品的紫外光谱鉴别法。方法:利用紫外光谱组扫描法进行试验。结果:10批大青叶样品中有9批是伪品,只有1批是正品。结论:该方法简单,易操作,能快速鉴别... 目的:通过紫外光谱组扫描法鉴别10批不同来源的大青叶药材的真伪,从而建立大青叶及其伪品的紫外光谱鉴别法。方法:利用紫外光谱组扫描法进行试验。结果:10批大青叶样品中有9批是伪品,只有1批是正品。结论:该方法简单,易操作,能快速鉴别大青叶及其伪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青叶 紫外光谱 鉴别
下载PDF
四味穿心莲散中大青叶的薄层色谱定性鉴别方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班燕桃 严明 +4 位作者 严寒 单乃荣 吴涛 陈幸 陈宝宇 《中国兽药杂志》 2020年第5期25-29,共5页
建立了四味穿心莲散中大青叶的薄层色谱(TLC)定性鉴别法。以大青叶为对照药材,采用环己烷-三氯甲烷-丙酮(4.8∶9∶0.5)为展开剂,对四味穿心莲散中大青叶进行薄层色谱法鉴别。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薄层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分别显相同... 建立了四味穿心莲散中大青叶的薄层色谱(TLC)定性鉴别法。以大青叶为对照药材,采用环己烷-三氯甲烷-丙酮(4.8∶9∶0.5)为展开剂,对四味穿心莲散中大青叶进行薄层色谱法鉴别。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薄层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分别显相同的蓝色斑点和浅紫红色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大青叶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味穿心莲散 大青叶 TLC 质量控制
下载PDF
大青叶药材HPLC指纹图谱的优化研究及聚类分析
15
作者 王栋 李怡宁 +3 位作者 胡大彤 王芳 陈明 袁振海 《食品与药品》 CAS 2024年第4期311-315,共5页
目的 建立并优化大青叶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结合聚类分析(CA)对不同产地及批次的大青叶药材质量进行比较研究。方法 采用HPLC建立10个批次大青叶药材的指纹图谱,对其进行了相似度比较,并运用SPSS软件进行CA分析。结果 优化了... 目的 建立并优化大青叶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结合聚类分析(CA)对不同产地及批次的大青叶药材质量进行比较研究。方法 采用HPLC建立10个批次大青叶药材的指纹图谱,对其进行了相似度比较,并运用SPSS软件进行CA分析。结果 优化了色谱柱、流动相条件,建立了大青叶药材的共有指纹特征图谱;CA将所有批次大青叶药材共分为3类,反映了10个批次药材的质量特征差异。结论 HPLC指纹图谱结合CA可对不同产地、不同批次大青叶药材质量的差异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价分析,为全面控制大青叶药材的质量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青叶 指纹图谱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大青叶挥发油成分GC-MS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米盈盈 薛娟 +2 位作者 张宏伟 匡海学 王秋红 《化学工程师》 CAS 2015年第3期21-22,30,共3页
目的:分析和鉴定大青叶中的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大青叶中的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离并鉴定化学成分。结果:从大青叶中鉴定出30种成分,相对含量占挥发油总量的90.207%。主要成分为正二十九烷(34.195%)、棕榈酸(17... 目的:分析和鉴定大青叶中的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大青叶中的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离并鉴定化学成分。结果:从大青叶中鉴定出30种成分,相对含量占挥发油总量的90.207%。主要成分为正二十九烷(34.195%)、棕榈酸(17.012%)、植酮(10.036%)、11-戊烷-3-基二十一烷(5.843%)、植物醇(2.275%)、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107%)。结论:首次对大青叶中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鉴定,为其进一步开发并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青叶 GC-MS 挥发油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中国药典》大青叶含量测定方法及差异分析
17
作者 王晓蕾 孙慧珠 +2 位作者 刘晓明 苏建 刘永利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7-563,共7页
目的:优化《中国药典》大青叶质量标准含量测定的指标及方法。方法:优选提取溶剂,再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液的磷酸体积分数、提取方式与液料比为考察因素,以靛蓝、靛玉红含量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分析因素间交互作用... 目的:优化《中国药典》大青叶质量标准含量测定的指标及方法。方法:优选提取溶剂,再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液的磷酸体积分数、提取方式与液料比为考察因素,以靛蓝、靛玉红含量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分析因素间交互作用。通过方法学验证、预测值验证、方法对比验证方法优势。结果:以含磷酸的DMF溶液为提取溶剂,明确各因素对响应值的影响为磷酸体积分数>振摇时间>液料比,最终确定供试品溶液制备的最优条件,0.5 g大青叶加5%磷酸的DMF溶液25 mL,振摇提取40 min。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靛蓝与靛玉红含量,线性关系、重复性、回收率、耐用性良好。结论:将5%磷酸的DMF溶液作为大青叶的提取溶剂,有效提升了靛蓝、靛玉红的提取效率及稳定性,解决了现行标准含量测定项指标单一、方法繁琐的问题,可用于控制大青叶药材及饮片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青叶 靛蓝 靛玉红 高效液相色谱法 Box-Behnken响应面法
原文传递
运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测定大青叶中靛玉红含量
18
作者 左春芳 姚惠凤 +1 位作者 李秋莉 宋燕妮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21-125,共5页
目的运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测定大青叶中靛玉红含量,建立靛玉红的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并通过模型分析评价大青叶的品质。方法采用传统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对74批大青叶中靛玉红含量进行测定及方法学验证,运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靛玉红含量... 目的运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测定大青叶中靛玉红含量,建立靛玉红的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并通过模型分析评价大青叶的品质。方法采用传统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对74批大青叶中靛玉红含量进行测定及方法学验证,运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靛玉红含量与近红外光谱之间的定量校正分析模型,并对验证集样品进行含量预测,将预测值与实际测定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靛玉红浓度在1.04~3.13μ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回归方程为Y=11566X+911.7,r=0.9990;精密度、重复性、12 h内稳定性的RSD分别为0.31%、0.86%、1.11%;加样平均回收率为99.22%。建立的定量分析模型准确性好,内部交叉验证均方差、内部交叉验证决定系数分别为0.226、0.983。通过对24份校正集样品进行外部验证,近红外预测值与高效液相测定值的预测回收率为93.66%。对两组数据进行方差显著性分析,其显著性指标值分别为0.540和0.428,表明两种试验方法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该模型的精度和再现性均符合规定。结论近红外光谱技术对大青叶中靛玉红含量测定结果较好,建立的定量分析模型可以无损、快速、准确地对大青叶进行质量评价,提高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技术 大青叶 靛玉红 高效液相色谱法 定量分析模型
下载PDF
大青叶黄酮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及对小鼠运动耐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翟兆峰 王延宝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8-94,共7页
采用大孔树脂纯化大青叶黄酮提取物后,比较提取物与纯化物对小鼠运动耐力的影响。以吸附率、解吸率及产物中总黄酮含量为评价指标,优化大青叶黄酮提取物的纯化工艺条件,并测定小鼠的力竭游泳时间和相关抗疲劳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采取AB-... 采用大孔树脂纯化大青叶黄酮提取物后,比较提取物与纯化物对小鼠运动耐力的影响。以吸附率、解吸率及产物中总黄酮含量为评价指标,优化大青叶黄酮提取物的纯化工艺条件,并测定小鼠的力竭游泳时间和相关抗疲劳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采取AB-8大孔树脂纯化大青叶总黄酮提取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样浓度1.0 mg/mL、上样液pH 3.5、上样体积50 mL、上样流速1.5 mL/min、乙醇溶液体积分数70%、洗脱液用量80 mL、洗脱流速1.0 mL/min。该条件下所得产物的总黄酮含量为65.0%,约为纯化前3.3倍。与空白对照组和提取对照组相比,大青叶黄酮纯化物有助于增长小鼠的运动时间,减少乳酸、尿素氮在体内的累积与丙二醛的生成,提高肝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具有良好的抗运动疲劳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青叶 总黄酮 分离纯化 运动耐力 大孔树脂
下载PDF
大青叶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袁铭铭 李柯城 +3 位作者 代敏 周雷罡 周国平 吴良发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923-2929,共7页
目的研究大青叶Isatidis Folium的化学成分。方法大青叶75%乙醇提取物采用大孔树脂、硅胶、ODS、Sephadex LH-20、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Z)-9-hept... 目的研究大青叶Isatidis Folium的化学成分。方法大青叶75%乙醇提取物采用大孔树脂、硅胶、ODS、Sephadex LH-20、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Z)-9-heptadecenoic acid(1)、(7 R,8S)-赤式-愈创木基丙三醇(2)、2,6-二甲氧基-4-羟基-苯酚-1-O-β-D-吡喃葡萄糖苷(3)、isotachioside(4)、tachioside(5)、(3 S,5R,6R,7E,9S)-megastigman-7-ene-3,5,6,9-tetrol 3-O-β-D-glucopyranoside(6)、6-O-β-D-glucopyranosy-β-D-(1-O-sinapoyl-2-O-feruloyl)glucopyranose(7)、2-(乙酰胺基)-苯甲酸(8)、芥子酸(9)、4-O-sinapoyl-α/β-D-glucopyranose(10)、6,6′-di-O-sinapoylsurcose(11)、6-O-β-D-glucopyranosy-β-D-(1-O-sinapoyl-2-O-sinapoyl)glucopyranose(12)、对苯二甲酸二丁酯(13)、胭木二酮(14)、反式-4-苯基-3-丁烯酸(15)、N-butyl-N′-(2′-nitrophenyl)urea(16)。结论化合物16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1~8、10~15为首次从菘蓝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青叶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