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间接测定诺氟沙星 被引量:3
1
作者 郭子英 王尚芝 梁国熙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03年第1期22-23,47,共3页
诺氟沙星分子中含有弱碱性有机胺结构,可与Zn(SCN)_4^(2-)形成离子缔合物沉淀,将沉淀分离后,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沉淀中锌(Ⅱ)的含量,间接测定诺氟沙星的含量。方法的线性回归方程为A=14.9c+0.0916,相关系数r=0.9991,线性范围为1.2... 诺氟沙星分子中含有弱碱性有机胺结构,可与Zn(SCN)_4^(2-)形成离子缔合物沉淀,将沉淀分离后,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沉淀中锌(Ⅱ)的含量,间接测定诺氟沙星的含量。方法的线性回归方程为A=14.9c+0.0916,相关系数r=0.9991,线性范围为1.2×10^(-2)~3.8×10^(-2)mg/mL,检出限为1.41×10^(-3)mg/mL,回收率为95.3%~102.8%,相对标准偏差为1.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测定 抗菌药物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诺氟沙星 锌(Ⅱ) 离子缔合物 胶囊
下载PDF
钼—硫氰酸盐—结晶紫—聚乙烯醇显色反应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万益群 许逸敏 万承波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7-89,共3页
研究了在聚乙烯醇存在下 ,钼 (Ⅵ )—硫氰酸盐—结晶紫缔合物体系水相显色反应 ,建立了测钼的新的光度分析法。在硫酸介质中 ,缔合物最大吸收波长在 560nm处 ,钼量在 0~ 8μg/ 2 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应用于钢铁样品中微量钼含... 研究了在聚乙烯醇存在下 ,钼 (Ⅵ )—硫氰酸盐—结晶紫缔合物体系水相显色反应 ,建立了测钼的新的光度分析法。在硫酸介质中 ,缔合物最大吸收波长在 560nm处 ,钼量在 0~ 8μg/ 2 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应用于钢铁样品中微量钼含量的测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晶紫 离子缔合物 显色反应 硫氰酸盐 聚乙烯酸 光度分析法 钢铁样品
下载PDF
离子结合物在二茂铁介体电流型葡萄糖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孙长清 宋文波 +2 位作者 高倩 杜文媛 许宏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8期1073-1075,共3页
二茂铁及其衍生物由于氧化还原可逆性好,不溶于水,因此可利用其作介体电流型生物传感器的电子转移介体。但该类传感器的重现性、稳定性差。本文首次提出以含(C_6H_5)_4·(CH_3)_4离子缔合物的碳糊电极为基础电极,以二茂铁(FeCp_2)... 二茂铁及其衍生物由于氧化还原可逆性好,不溶于水,因此可利用其作介体电流型生物传感器的电子转移介体。但该类传感器的重现性、稳定性差。本文首次提出以含(C_6H_5)_4·(CH_3)_4离子缔合物的碳糊电极为基础电极,以二茂铁(FeCp_2)为电子转移介体制成葡萄糖生物传感器。该传感器重现性、稳定性好,响应迅速,测量准确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茂铁 离子缔合物 生物传感器
下载PDF
2-二异丙氨基-3-甲基-5-(4-二甲氨基偶氮苯)-1,3,4-噻二唑作为光度法显色剂的可能性
4
作者 张旭芳 沈石年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8年第11期1179-1181,共3页
噻二唑偶氮类化合物作为光度显色剂迄今未见报道。我们合成了2-二异丙氨基-3-甲基-5-(4-二甲氨基偶氮苯)-1,3,4-噻二唑(见下式),简称为TDAA-Ⅰ。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显色试剂 离子缔合物
下载PDF
硫氰酸根离子敏半导体传感器的研制 被引量:3
5
作者 黄西朝 刘亚强 黄强 《微电子技术》 2000年第4期32-34,共3页
本文报导的是PVC膜硫氰酸根离子半导体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全固态化,易微型化、集成化和多功能化等特点。并具有良好的能斯特响应。
关键词 场效应晶体管 硫氰酸根离子 半导体传感器
下载PDF
(C_6H_5)_4■·■(CH_3)_4离子缔合物在1,1′-二甲基二茂铁介体电流型葡萄糖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孙长清 张云峰 +2 位作者 高蒨 许宏鼎 郭黎平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8期882-886,共5页
本文以1.1’-二甲基二茂铁(DMFeCP_2)为电子转移介体,以含(C_6H_5)_4B·N(CH_3)_4离子缔合物的碳糊电极为基础电极,研制成了电流型葡萄糖生物传感器。该传感器在选定的电位下Vc,尿酸不干扰,线性范围为1×10~4~1.2×10~3mol... 本文以1.1’-二甲基二茂铁(DMFeCP_2)为电子转移介体,以含(C_6H_5)_4B·N(CH_3)_4离子缔合物的碳糊电极为基础电极,研制成了电流型葡萄糖生物传感器。该传感器在选定的电位下Vc,尿酸不干扰,线性范围为1×10~4~1.2×10~3mol/L,响应时间为50s.K_M^(app)为11.6mmol/L,有效寿命达30天。用该传感器对人血清中的葡萄糖进行测定,与传统的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比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缔合物 生物传感器 葡萄糖
下载PDF
微孔滤膜富集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硒 被引量:3
7
作者 高静娴 谷学新 赵晓倩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年第1期60-63,共4页
本文介绍了Se(Ⅳ)与硫氰酸盐和罗丹明B形成三元离子缔合物,通过微孔滤膜富集,用二甲基亚砜将膜及缔合物溶解,在分光光度计上测量吸光值,从而测得痕量S(Ⅳ)的方法.缔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80nm,Se含量在0~2μg... 本文介绍了Se(Ⅳ)与硫氰酸盐和罗丹明B形成三元离子缔合物,通过微孔滤膜富集,用二甲基亚砜将膜及缔合物溶解,在分光光度计上测量吸光值,从而测得痕量S(Ⅳ)的方法.缔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80nm,Se含量在0~2μg·ml-1范围内遵从比耳定律.本方法灵敏度高,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80=2.0×106L·mol-1·cm-1,且稳定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缔合物 分光光度法 微孔滤膜
下载PDF
阳离子染料在吸光光度分析中的应用 Ⅱ.水相显色反应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绍璞 刘忠芳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8-38,共11页
对阳离子染料水相显色反应及其在分光光度法中的分析应用作了评述,讨论了离子缔合物增溶作用和增敏作用的机理,简介了某些超高灵敏度显色体系的开发和应用,表列了某些重要的水相显色体系。
关键词 阳离子染料 水相显色反应 光度法
下载PDF
Mo(Ⅵ)-SCN^--灿烂绿分光光度法测定钼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成强 张锦柱 《中国钼业》 2004年第5期35-36,45,共3页
研究了Cu2+催化钼(Ⅵ)-硫氰酸盐-BG体系水相显色反应,建立了测定钼的新的灵敏光度分析法,在硫酸介质中,缔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66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8×105,钼的量在0~5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本方法可应用于许多样品... 研究了Cu2+催化钼(Ⅵ)-硫氰酸盐-BG体系水相显色反应,建立了测定钼的新的灵敏光度分析法,在硫酸介质中,缔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66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8×105,钼的量在0~5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本方法可应用于许多样品中钼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灿烂绿 离子缔合物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钼(Ⅵ)-硫氰酸盐-结晶紫分光光度法测定钢铁中钼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新玲 周原 葛成喜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4-26,共3页
研究了在聚乙烯醇(PVA)存在下,Cu催化钼(Ⅵ)-硫氰酸盐-结晶紫(CV)体系水相显色反应,建立了测钼的新的灵敏光度分析法。在硫酸介质中,缔合物的最大吸收在614nm处,表现摩尔吸光系数为27x105,钼量在0-1... 研究了在聚乙烯醇(PVA)存在下,Cu催化钼(Ⅵ)-硫氰酸盐-结晶紫(CV)体系水相显色反应,建立了测钼的新的灵敏光度分析法。在硫酸介质中,缔合物的最大吸收在614nm处,表现摩尔吸光系数为27x105,钼量在0-15u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用摩尔比法测得Mo:CV=1:36。本方法应用于钢铁样品中钼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晶紫 离子缔合物 分光光度法 金属材料
下载PDF
A Simple and Rapid Method for the Detection of Non-Ionic Surfactants 被引量:1
11
作者 Minori Kamaya Hikaru Sugimoto Yosuke Yamaguchi 《American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2014年第16期1121-1128,共8页
A spectrophotometric approach for the detection of non-ionic surfactant (Triton X-100) has been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is method does not involve extraction of the ion-associate with harmful solvents, but employs a... A spectrophotometric approach for the detection of non-ionic surfactant (Triton X-100) has been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is method does not involve extraction of the ion-associate with harmful solvents, but employs adhesion of the ion-association of potassium/non-ionic surfactants complex and tetraphenylporphyrin tetrasulfonic acid obtained by vigorous shaking. The adhered ion-associate was dissolved with water and its absorbance was measured. The sensitivity for Triton X-100 was determined to be 0.146 (expressed as absorbance of 1 mg/L solution). The adhesion tendency of ion-associate was found to be dependent on the water contact angle, which in turn was influenced by a high adhesion of the ion-associate and by low blank values. In this respect, a tetrafluo-roethylene vessel was found to be the most suitable for the detection of non-ionic surfactants. This spectrophotometrical method is simply and rapidly performed by a procedure based on mechanical shaking and can be employed to detect non-ionic surfactants containing more than 7 polyethylene oxide un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ionIC SURFACTANT DETECTion SPECTROPHOTOMETRY TETRAPHENYLPORPHYRIN Tetrasulfonic Acid ion-associate Adhesion Potassium/Non-ionic SURFACTANT Complex
下载PDF
A Simple Determination of Polyethylene Oxide-type Non-ionic Surfactant by Adhesion Method
12
作者 Minori Kamaya Kazuki Nunokawa Elena Ginatulli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B)》 2016年第6期269-275,共7页
A simple and rapid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polyethylene oxide-type non-ionic surfactants is reported herein. This method is based on the adhesion of calcium/non-ionic surfactant complexes with tetra phenyl por... A simple and rapid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polyethylene oxide-type non-ionic surfactants is reported herein. This method is based on the adhesion of calcium/non-ionic surfactant complexes with tetra phenyl porphine sulfonic acid (TPPS) to the wall of reaction vessel upon vigorous shaking. The ion-associate adhering to the inner wall of the vessel was dissolved with water after discarding the solution and spectrophotometrically assayed at 412 nm. From the standard curve for Triton X-100, the order of the sensitivity for different ions was as follows: Ca^2+〉 K^+〉 NH4^+〉 Ba^2+. The proposed method does not involve extraction of the ion-associated with harmful solvents and can be simply performed by combining a procedure based on hand shaking and the use of a spectrophotome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on-associate adhesion non-ionic surfactant detection calcium/non-ionic surfactant complex SPECTROPHOTOMETRY tetra phenyl porphine sulfonic acid.
下载PDF
铬(Ⅲ)-溴邻苯三酚红-乙基紫体系水相显色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高若梅 刘鸿皋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06-308,共3页
本文系统探讨了聚乙烯醇(PVA-124)存在下,铬(Ⅲ)-溴邻苯三酚红(BPR)-乙基紫(EV)体系产生的协同显色反应。在pH4.8~5.5 HAc-NaAc缓冲介质中,Cr(Ⅲ)-BPR-EV形成[EV]^-·[Cr(BPR)]型离子缔合物,λ_(max)=535 nm,ε_(535nm)=1.1×1... 本文系统探讨了聚乙烯醇(PVA-124)存在下,铬(Ⅲ)-溴邻苯三酚红(BPR)-乙基紫(EV)体系产生的协同显色反应。在pH4.8~5.5 HAc-NaAc缓冲介质中,Cr(Ⅲ)-BPR-EV形成[EV]^-·[Cr(BPR)]型离子缔合物,λ_(max)=535 nm,ε_(535nm)=1.1×10~5L·mol^(-1)·mol~_(-1)·Cm^(-1),铬(Ⅲ)含量在0~7μg/25ml范围内吸光度遵从比尔定律,反应选择性好,用于污水中铬的测定得满意结果。根据络合物组成探讨了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邻苯三酚红 乙基紫 显色反应
下载PDF
PVC膜离子缔合型有机碱阳离子选择电极响应规律探讨 被引量:5
14
作者 康学军 王昌益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2期904-909,共6页
以硅钨酸等六种未转型的定域体试剂为活性物的电极,测试十几种有机碱,并与以离子对为活性物的膜电极比较,得出定域体与待测离子缔合力强弱是决定离子缔合阳离子选择电极响应性能的主要因素的结论。提出预先筛选电活性物的方法——目视... 以硅钨酸等六种未转型的定域体试剂为活性物的电极,测试十几种有机碱,并与以离子对为活性物的膜电极比较,得出定域体与待测离子缔合力强弱是决定离子缔合阳离子选择电极响应性能的主要因素的结论。提出预先筛选电活性物的方法——目视比浊法。找出未转型的硅钨酸为活性物、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为增塑剂的膜电极响应性能较佳,对某些有机碱响应的线性宽于或下限低于文献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碱 电极 离子缔合型 选择系数
下载PDF
硅钼蓝-罗丹明B离子缔合络合物分光光度法测定纯钼中痕量硅 被引量:3
15
作者 傅志伟 《上海有色金属》 CAS 1997年第1期40-43,共4页
硅钼蓝在高酸度下可与罗丹明B离子缔合络合发生高灵敏度的显色反应,用阿拉伯树胶作为稳定剂,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在585nm处,摩尔吸光系数ε=1.8×105.在给定条件下,基体钼和大量硼酸对痕量硅的测定没有影响.本法可测定钼箔... 硅钼蓝在高酸度下可与罗丹明B离子缔合络合发生高灵敏度的显色反应,用阿拉伯树胶作为稳定剂,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在585nm处,摩尔吸光系数ε=1.8×105.在给定条件下,基体钼和大量硼酸对痕量硅的测定没有影响.本法可测定钼箔、钼粉、三氧化钼中0.0005%以上的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钼蓝 离子缔合络合物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共振光散射光谱法和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酒石酸泰乐菌素的含量
16
作者 袁莉 刘毅 +2 位作者 储文 袁嘉怡 马卫兴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8-364,共7页
将注射用酒石酸泰乐菌素样品稀释一定倍数后,分取1.20 mL样品稀释液、1.25 mL pH 3.0 Clark-Lubs(克拉克-鲁布斯)缓冲溶液和1.25 mL 1×10^(-4)mol·L^(-1)虎红溶液,室温反应20 min,用水稀释至10 mL。在315 nm处分别测量空白溶... 将注射用酒石酸泰乐菌素样品稀释一定倍数后,分取1.20 mL样品稀释液、1.25 mL pH 3.0 Clark-Lubs(克拉克-鲁布斯)缓冲溶液和1.25 mL 1×10^(-4)mol·L^(-1)虎红溶液,室温反应20 min,用水稀释至10 mL。在315 nm处分别测量空白溶液(I_(0))及样品溶液(I)的共振光散射强度,计算共振光散射强度差值ΔI=I-I_(0)。分取1.00 mL样品稀释液、0.75 mL pH 3.4 Clark-Lubs缓冲溶液和2.50 mL 5×10^(-4)mol·L^(-1)虎红溶液,室温反应30 min,用水稀释至10 mL。以水为参比,在564 nm处测量空白溶液(A_(0))和样品溶液(A)的吸光度,计算吸光度差值ΔA=A-A_(0)。结果显示:酒石酸泰乐菌素的质量浓度分别在0.3~1.2 mg·L^(-1)内和ΔI呈线性关系,在4.0~48.0 mg·L^(-1)内和ΔA呈线性关系。2种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0.022 mg·L^(-1)和0.107 mg·L^(-1),回收率分别为99.0%~101%和98.2%~101%,测定值的RSD均小于1.0%。推断了2种方法的反应机理,ΔI和ΔA随酒石酸泰乐菌素质量浓度增加而增大的现象均和形成了离子缔合型超分子聚集体有关,形成的离子缔合型超分子聚集体中酒石酸泰乐菌素和虎红的物质的量比分别为1:6和1: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石酸泰乐菌素 虎红 离子缔合型超分子聚集体 共振光散射光谱法 可见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罗丹明B显色分光光度法测定沉积物中磷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家良 李期颁 黎永津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85-87,共3页
研究了乙基罗丹明B -磷锑钼杂多酸 -PVA - 12 4超高灵敏显色反应测定沉积物中磷的分光光度法 ,缔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 580nm ,磷含量在 0 .0 2~ 0 .0 8mg/L服从比耳定律 ,其ε580 为 1.87× 10 5L·mol- 1·cm- 1.方法灵敏。
关键词 湖泊 沉积物 乙基罗丹明B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原子发射光谱法间接测定黄连素片剂中盐酸小檗碱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叶毓琼 杨军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42-344,共3页
本文提出了离子对-原子发射光谱间接测定黄连素片剂中盐酸小檗碱的新方法。发现用1,2-二氯乙烷作萃取剂效果最佳。用此怯测定实际样品的结果与药典法一致,相对误差为0.61%,单一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67%。本法还可在盐酸普鲁卡因共... 本文提出了离子对-原子发射光谱间接测定黄连素片剂中盐酸小檗碱的新方法。发现用1,2-二氯乙烷作萃取剂效果最佳。用此怯测定实际样品的结果与药典法一致,相对误差为0.61%,单一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67%。本法还可在盐酸普鲁卡因共存下单独测定盐酸小檗碱。方法可靠、适用,选择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发射光谱 盐酸小檗碱 黄连素
下载PDF
原子发射光谱法间接测定盐酸普鲁卡因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叶毓琼 杨军 胡爱琳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4期536-539,共4页
在适当的酸度下,利用盐酸普鲁卡因与硫氰酸钴铵形成稳定的离子对缔合物。通过测定其中金属离子钴,来间接测定盐酸普鲁卡因的含量。研究了该离子对缔合物的形成及其萃取条件。采用国产摄谱仪进行测定.数理统计结果表明,本法对实际样... 在适当的酸度下,利用盐酸普鲁卡因与硫氰酸钴铵形成稳定的离子对缔合物。通过测定其中金属离子钴,来间接测定盐酸普鲁卡因的含量。研究了该离子对缔合物的形成及其萃取条件。采用国产摄谱仪进行测定.数理统计结果表明,本法对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与药典法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发射光谱法 盐酸普鲁卡因 麻醉剂
下载PDF
黄连素制剂中盐酸小檗碱含量测定的一种新方法
20
作者 郎惠云 郗英欣 +2 位作者 杨德玉 马琳 陈家珍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23-125,130,共4页
提出了用间接原子吸收法测定黄连素制剂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新方法。基于在酸性介质中和室温时,盐酸小檗碱与〔(Co(SCN)〕2-形成稳定的离子对缔合物,在0.51μg/mL~5.80μg/mL范围内,吸光度与浓度呈线性关... 提出了用间接原子吸收法测定黄连素制剂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新方法。基于在酸性介质中和室温时,盐酸小檗碱与〔(Co(SCN)〕2-形成稳定的离子对缔合物,在0.51μg/mL~5.80μg/mL范围内,吸光度与浓度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8,该方法的检测限为0.02μg/mL,变异系数为1.5%(n=11)。用于黄连素制剂的测定,平均回收率为(99.2±1.6)(SD)%(n=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小檗碱 原子吸收法 黄连素制剂 含量测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