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视化肝脏横断面解剖与MR影像对照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李恺 张绍祥 +5 位作者 刘正津 谭立文 邱明国 李七渝 张伟国 陈金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8-142,共5页
目的 应用数字化可视人体肝脏薄层横断面结构形态学信息 ,为人体肝脏断层影像学的识别与诊断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选取可视化人体数据集的肝脏连续横断面图像进行解剖形态学观察 ,与其相对应的MR图像对照研究 ,并完成计算机三维重建... 目的 应用数字化可视人体肝脏薄层横断面结构形态学信息 ,为人体肝脏断层影像学的识别与诊断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选取可视化人体数据集的肝脏连续横断面图像进行解剖形态学观察 ,与其相对应的MR图像对照研究 ,并完成计算机三维重建。结果 在可视化肝脏横断面与其相对应的MR图像上 ,清晰显示肝内管道系统主支的走行分布特点 ,三维重建图像能清晰显示肝内管道空间结构特征 ,并明确肝内管道主支在肝脏横断面的最佳显示平面。结论 通过对肝脏横断面解剖结构的探讨 ,可视化肝脏能够完整而精确地反映出该区域复杂的解剖学结构特点 ,为肝脏疾病的影像定性诊断及影像辅助定位治疗提供形态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人体 断层解剖 磁共振成像 肝脏 肝内管道
下载PDF
数字化人体肝脏可视化与虚拟肝段切除 被引量:17
2
作者 李恺 谭立文 +1 位作者 刘正津 张绍祥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87-191,共5页
目的建立人体肝脏及肝内管道系统数字化可视模型,为肝脏虚拟外科手术切除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应用可视化人体肝脏数据集进行三维重建,建立数字化肝脏可视模型,实现肝脏虚拟切除。结果数字化肝脏可视模型,能清晰显示肝内管道系统的空间... 目的建立人体肝脏及肝内管道系统数字化可视模型,为肝脏虚拟外科手术切除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应用可视化人体肝脏数据集进行三维重建,建立数字化肝脏可视模型,实现肝脏虚拟切除。结果数字化肝脏可视模型,能清晰显示肝内管道系统的空间结构与三维关系,可选择任意径线和角度的切割平面进行虚拟切除,完成切割段体积、表面积和中心坐标的三维测量。结论建立人体肝脏可视化模型,为肝脏数字化解剖学和计算机辅助肝脏虚拟切除手术提供可视化平台与立体形态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人体 肝脏 肝内管道 虚拟切除
下载PDF
可视化肝脏肝内管道灌注及识别 被引量:8
3
作者 李恺 谭立文 +1 位作者 张绍祥 刘正津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13,F001-F002,共5页
目的 :建立计算机可自动识别与三维重建的高精度人体肝内管道可视化数据集。方法 :采用多管道搭配灌注法对肝内管道进行分色灌注填充 ,选择收缩率小、切割特性好、非水溶性的塑料填充剂并分别配以颜色值差异显著的油画颜料 ,对经过数控... 目的 :建立计算机可自动识别与三维重建的高精度人体肝内管道可视化数据集。方法 :采用多管道搭配灌注法对肝内管道进行分色灌注填充 ,选择收缩率小、切割特性好、非水溶性的塑料填充剂并分别配以颜色值差异显著的油画颜料 ,对经过数控机床逐层铣切所获得的肝脏数据集进行计算机自动识别和三维重建。结果 :用多管道分色灌注法得到的肝脏断层数据集 ,完成可视化肝脏的三维重建。结论 :多管道分色灌注法能够较好地展示肝内管道系统的断面解剖学数据 ,有利于计算机准确而快捷地识别与完成肝内管道系统的三维重建 ,真实反映肝内结构的解剖学特点及管道间的空间毗邻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 肝脏 三维重建 灌注法 解剖学特点 断面解剖学 法能 识别 特性 选择
下载PDF
原位及游离肝脏可视化数据集获取技术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恺 张绍祥 +1 位作者 谭立文 刘正津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8年第1期3-5,共3页
目的建立可供计算机自动识别与三维重建的高精度人体原位肝脏和游离肝脏可视化数据集。方法采用管道灌注法对肝脏进行灌注填充,经数控机床逐层铣切,完成断面图像数码摄影。结果获取无缺损的连续薄层横、冠、矢状断面可视化肝脏图像数据... 目的建立可供计算机自动识别与三维重建的高精度人体原位肝脏和游离肝脏可视化数据集。方法采用管道灌注法对肝脏进行灌注填充,经数控机床逐层铣切,完成断面图像数码摄影。结果获取无缺损的连续薄层横、冠、矢状断面可视化肝脏图像数据集。结论经灌注后铣切获取的薄层肝脏断面图像能够更好地展示肝内管道系统的断面解剖学数据,有利于计算机准确而快捷地识别与完成肝内管道系统的三维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肝脏 肝内管道 灌注 解剖学
下载PDF
肝内管道铸型标本的解剖学观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成 曹承亮 +1 位作者 李文省 王震寰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2期1331-1333,共3页
目的为临床肝脏手术和解剖学教学提供资料。方法 10例正常成人新鲜尸体肝脏标本,经肝固有动脉、肝门静脉和肝总管分别注入三种颜色自凝材料,用稀盐酸腐蚀肝组织,获得肝内管道铸型标本并测量相关数据。结果铸型标本对肝动脉、肝门静脉及... 目的为临床肝脏手术和解剖学教学提供资料。方法 10例正常成人新鲜尸体肝脏标本,经肝固有动脉、肝门静脉和肝总管分别注入三种颜色自凝材料,用稀盐酸腐蚀肝组织,获得肝内管道铸型标本并测量相关数据。结果铸型标本对肝动脉、肝门静脉及肝胆管之间的解剖学关系显示清晰,肝动脉管腔最细,肝门静脉管腔最粗,三套管道的一、二级分支的排列关系有一定规律,到第三级分支以下相互间走行复杂,管腔很细且无明显规律。测量结果显示肝门静脉分叉角度为(107.3±6.8)°,肝固有动脉分叉角度为(81.2±7.1)°,肝总管分叉角度为(88.4±6.2)°。肝门静脉左支长度(23.3±2.4)mm,外径(7.7±1.0)mm;肝门静脉右支长度(18.9±3.2)mm,外径(11.0±1.5)mm;肝左动脉长度(26.0±2.3)mm,外径(2.9±0.5)mm;肝右动脉长度(25.5±2.5)mm,外径(3.2±0.7)mm;肝左管长度(14.6±2.3)mm,外径(4.7±0.6)mm;肝右管长度(9.2±2.4)mm,外径(4.5±0.4)mm。结论肝内管道的详细解剖可为肝脏手术中准确寻找和处理肝动脉、肝门静脉及肝胆管提供解剖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管道 铸型 临床解剖
下载PDF
传统雕刻技术与现代三维构建技术联合显示肝内管道系统
6
作者 陈峡 曹述铁 +2 位作者 向长和 谢正蓝 易文中 《当代医学》 2014年第35期16-17,共2页
目的采用传统雕刻技术与现代三维重建技术联合显示肝内管道。方法选取6例新鲜成人肝脏,先用生理盐水经插管冲洗后,用含5%氧化铅的各色铸型灌注材料经各个管道系统插管注入,放在CT机下扫描,获取CT数据后,数据经minics 10.0软件中进行肝... 目的采用传统雕刻技术与现代三维重建技术联合显示肝内管道。方法选取6例新鲜成人肝脏,先用生理盐水经插管冲洗后,用含5%氧化铅的各色铸型灌注材料经各个管道系统插管注入,放在CT机下扫描,获取CT数据后,数据经minics 10.0软件中进行肝脏管道结构的三维重建,扫描后的肝脏标本采用传统雕刻镂空手法进行处理,制作肝内管道铸型标本。结果三维重建图像中肝内管道清晰、三维立体感强烈,可在重建窗口进行前后、左右、上下三维动态观察其管道走形。制作的一系列肝内管道铸型标本,构型美观、色泽鲜艳、层次清晰,实物立体感强。结论传统雕刻技术与现代三维构建技术联合显示肝内管道系统,既能清晰显示其位置走形,又能制作肝内管道铸型标本,一举两得,满足临床与教学双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雕刻 三维重建 肝内管道
下载PDF
定量CT技术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定量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黄超 胡海华 赵红星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7期130-132,136,共4页
目的评价定量CT技术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定量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3月~2018年6月于本院接受腹部CT检查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肝组织活检结果将患者分为轻度脂肪改变组(11例)、中度脂肪改变组(11例)和重度脂肪改变组... 目的评价定量CT技术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定量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3月~2018年6月于本院接受腹部CT检查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肝组织活检结果将患者分为轻度脂肪改变组(11例)、中度脂肪改变组(11例)和重度脂肪改变组(10例),另纳入20例无肝脂肪变性或脂肪变性相关临床表现者作为对照组,均于肝穿刺活检前1 d行肝脏CT平扫,测量肝脏、脾脏CT值,经测量及数据处理后,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用CT阈值和肝内血管相对密度及肝/脾CT值比值对CT对肝细胞脂肪变性的诊断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52例患者CT平扫诊断,不同程度脂肪肝组CT值和肝/脾CT值比值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CT值阈值、血管相对密度值分级及肝/脾CT值比值标准,定量诊断正确率分别为76.9%、94.2%和98.1%。结论定量CT技术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定量诊断中呈现出良好的准确性和优势,可用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和治疗评估,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CT技术 非酒精脂肪肝 肝内血管相对密度 肝/脾CT
下载PDF
囊性肝包虫囊肿周围肝内管道的病理解剖学观察 被引量:8
8
作者 杨宏强 王菊 +5 位作者 李江 马少波 卞志远 赵瑾 张示杰 陈孝平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1-374,共4页
目的探讨囊性肝包虫外囊及囊肿周围肝内血管、胆管的病理解剖学改变及对肝组织的影响。方法取42例人肝包虫手术切除标本和5例正常人肝组织,制备外囊及其周围肝内血管、胆管和其周围组织大体病理标本及组织切片,运用常规HE染色、Masson... 目的探讨囊性肝包虫外囊及囊肿周围肝内血管、胆管的病理解剖学改变及对肝组织的影响。方法取42例人肝包虫手术切除标本和5例正常人肝组织,制备外囊及其周围肝内血管、胆管和其周围组织大体病理标本及组织切片,运用常规HE染色、Masson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其病理变化。结果肝包虫周围Glisson系统内的血管及胆管呈树枝状的包绕、附着于外囊表面,失去原有的解剖位置,其所属肝组织消失,其远端管腔渐闭锁。经HE、Masson染色、Actin免疫组化观察囊性肝包虫外囊周围肝内管道的管壁发生明显纤维化,VEGF免疫组化结果示:外囊周围可见增生的小胆管和血管。结论囊型肝包虫在膨胀性生长过程中,长期挤压周围肝内管道,造成肝内管道解剖位置、结构发生改变,其病理学改变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缺氧,是引起肝包虫囊肿周围的肝组织萎缩、变性、坏死至消失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型肝包虫病 肝内管道 病理解剖学
下载PDF
肝及肝内管道主支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恺 张绍祥 +5 位作者 王平安 谭立文 刘正津 谢永明 王欲甦 唐泽圣 《消化外科》 CSCD 2005年第1期38-43,共6页
目的 建立中国人体肝脏及依据肝内格利森 (Glisson)系统第三级分支所划分的肝段数字化可视模型 ,为肝脏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及肝段外科手术方案选择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采用我所建立的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肝脏部位连续图像 ,观察其二... 目的 建立中国人体肝脏及依据肝内格利森 (Glisson)系统第三级分支所划分的肝段数字化可视模型 ,为肝脏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及肝段外科手术方案选择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采用我所建立的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肝脏部位连续图像 ,观察其二维形态结构 ,并运用体数据绘制及表面绘制的重建方法 ,分别在IntelPentium 4处理器计算机和SGI工作站上对肝脏、胆囊外形及肝内管道系统主支结构进行计算机三维重建和立体显示。结果 肝脏及肝内管道数字化可视模型能够清晰显示肝脏形态结构、位置毗邻关系 ,以及肝内管道系统主支的分布特点和相互间的三维空间解剖结构关系 ,并可对三维重建模型进行任意经线和角度的适时三维测量。结论 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能够较好地提供完整而精确的解剖学断面数据 ,肝内管道系统的三维重建可视化模型准确反映出该肝脏区域复杂的解剖学结构特点及其管道间的空间毗邻关系 ,可为肝脏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和外科手术学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形态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管道 可视化人体 计算机三维重建 断面解剖
下载PDF
尸体肝脏横断面解剖与CT增强影像对比研究对活体肝移植的术前评估 被引量:1
10
作者 汪洋 朱斌 +1 位作者 靳晶 范海健 《浙江临床医学》 2009年第10期1020-1022,共3页
目的 用国人尸体肝脏薄层横断面结构形态学信息,为人体肝脏断层影像学的识别和活体肝移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人体尸体肝脏连续横断面图像进行解剖形态学观察,与其相对应的CT增强图像对照研究,并完成计算机三维重建。结果在尸... 目的 用国人尸体肝脏薄层横断面结构形态学信息,为人体肝脏断层影像学的识别和活体肝移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人体尸体肝脏连续横断面图像进行解剖形态学观察,与其相对应的CT增强图像对照研究,并完成计算机三维重建。结果在尸体肝脏连续横断面图像与其相对应的CT增强图像,清晰显示肝内管道系统主支的走行分布特点,三维重建图像能清晰显示肝内血管空间结构特征以及所支配区域的空间体积。结论通过对肝脏横断面解剖结构的探讨,CT增强图像能够完整而精确地反映出该区域复杂的解剖学结构特点,为活体肝移植的术前评估提供坚实的形态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尸体肝脏 断层解剖 CT增强影像 肝脏 肝内管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