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聚木糖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肠道菌群及免疫水平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1
1
作者 王继成 潘灵辉 +1 位作者 李淑云 王琦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6年第5期3-7,共5页
选用72头28±2日龄断奶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3、♀3),自由采食和饮水。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低聚木糖对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ADG)和B、C组的腹泻率有明显影响(P<0.05)... 选用72头28±2日龄断奶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3、♀3),自由采食和饮水。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低聚木糖对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ADG)和B、C组的腹泻率有明显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低聚木糖能显著降低仔猪肠道大肠杆菌的浓度(P<0.05)。并能有效促进B组的盲肠,C组的结肠、盲肠和直肠,D组结肠和盲肠中双歧杆菌的增殖(P<0.05)。不同低聚木糖添加量对直肠中乳酸杆菌的增殖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仅B组的结肠和C组、D组的盲肠中乳酸杆菌的浓度得到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低聚木糖没有显著提高血清猪瘟抗体效价、免疫球蛋白A及免疫球蛋白M含量(P>0.05),但能显著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G的含量(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聚木糖 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抗体水平 肠道菌群
下载PDF
加味补中益气汤促进肠道益生菌生长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3
2
作者 冯兴忠 张娅南 +1 位作者 姜欣 王惠国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59-160,共2页
目的通过观察加味补中益气汤在小鼠肠道正常菌群失调过程中的调节作用,为临床治疗消化道疾病及新型生物制品和营养疗法提供依据,并为进一步开发补中益气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首先造成小鼠腹泻,肠道菌群功能紊乱,然后通过灌服加味补中益... 目的通过观察加味补中益气汤在小鼠肠道正常菌群失调过程中的调节作用,为临床治疗消化道疾病及新型生物制品和营养疗法提供依据,并为进一步开发补中益气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首先造成小鼠腹泻,肠道菌群功能紊乱,然后通过灌服加味补中益气汤进行治疗,并与正常组进行结果比较,评价加味补中益气汤对肠道菌群的调整功能。结果在造模后模型组与正常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经加味补中益气汤和整肠生治疗后的小鼠与正常组肠道益生菌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加味补中益气汤具有调节小鼠肠道益生菌的作用,使小鼠肠道益生菌数量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中益气汤 益生菌 肠道菌群 抗生素造模
下载PDF
肠道菌群影响黏膜屏障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3
作者 邢肖伟 陶金华 +4 位作者 江曙 魏晓燕 崔祥 钱大玮 段金廒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6期725-730,共6页
肠道黏膜屏障具有防止致病性抗原侵入、维护肠道健康的功能。而肠道菌群是肠道黏膜屏障的重要构成部分,肠道菌群失调会导致肠道黏膜屏障的损伤,引起炎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及肝、肾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因此,本文从肠道黏膜的结构与... 肠道黏膜屏障具有防止致病性抗原侵入、维护肠道健康的功能。而肠道菌群是肠道黏膜屏障的重要构成部分,肠道菌群失调会导致肠道黏膜屏障的损伤,引起炎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及肝、肾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因此,本文从肠道黏膜的结构与功能及肠道菌群对其的影响等方面归纳总结肠道菌群对屏障系统的调控作用,从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促进黏液分泌、影响紧密连接和肠道上皮通透性、激发肠黏膜免疫、调控肠上皮凋亡、影响肠上皮DNA稳定性及产生特殊代谢产物等方面阐述其作用机制,为临床胃肠道疾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态 肠道菌群 肠道黏膜屏障
原文传递
山茱萸多糖调节小鼠肠道菌群失调的作用 被引量:18
4
作者 王艳 杨静 沈媛珍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90-392,共3页
目的研究山茱萸多糖调节小鼠肠道菌群失调的作用。方法按50 mL·kg-1ig给予小鼠0.3 g·mL-1盐酸林可霉素,一天2次,连续3 d,建立小鼠肠道菌群失调模型后,按50 mL·kg-1ig给予小鼠山茱萸多糖(3、2、1 g·mL-1)治疗,连续6 ... 目的研究山茱萸多糖调节小鼠肠道菌群失调的作用。方法按50 mL·kg-1ig给予小鼠0.3 g·mL-1盐酸林可霉素,一天2次,连续3 d,建立小鼠肠道菌群失调模型后,按50 mL·kg-1ig给予小鼠山茱萸多糖(3、2、1 g·mL-1)治疗,连续6 d。同时设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自然恢复组,于实验第10天取新鲜粪便检测肠道菌群(肠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变化。结果山茱萸多糖无明显毒性,ig给予小鼠的最大耐受量为150 g·kg-1;山茱萸多糖低、中剂量组小鼠肠道的有益菌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量明显上升;中剂量组与正常对照组及自然恢复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山茱萸多糖能扶植肠道正常菌群的生长,促进有益菌(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增殖,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失调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 多糖 菌群失调
原文传递
中草药复方对草鱼鱼种肠道菌群与血液有形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祖国掌 李槿年 +3 位作者 张传亮 张晓华 韦众 许建新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草药复方对鱼种肠道菌群和血液有形成分的影响。方法以草鱼鱼种为动物模型,分别采用平板倾注法和ATB半自动化细菌鉴定法,测定投喂中草药复方药饵前、后鱼种肠道菌群数量及其优势菌群种类。同时使用常规计数法和改良沙利法,测... 目的探讨中草药复方对鱼种肠道菌群和血液有形成分的影响。方法以草鱼鱼种为动物模型,分别采用平板倾注法和ATB半自动化细菌鉴定法,测定投喂中草药复方药饵前、后鱼种肠道菌群数量及其优势菌群种类。同时使用常规计数法和改良沙利法,测定鱼种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含量。结果对照组鱼种肠道内的细菌总数为6.6×108CFU/g,其优势菌群为气单胞菌、假单胞菌和肠杆菌;投喂2.5%、5.0%和7.5%中草药复方药饵10d后,其肠道内细菌总数均有所减少,分别为3.0×107CFU/g、5.0×106CFU/g和1.5×107CFU/g,其优势菌群为吲哚黄杆菌、产碱假单胞菌和野油菜黄单胞菌。实验组与对照组鱼种的红细胞数量差异无显著性,但白细胞与血红蛋白的含量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以黄连、大黄、金银花、连翘、黄芪和甘草组成的中草药复方对鱼种肠道菌群和血液有形成分均有一定影响,表现出该复方具有较好的免疫抗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复方 草鱼鱼种 肠道菌群 血液有形成分
下载PDF
肠道微生物菌群与消化道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张磊 吴永娜 +2 位作者 陈拓 李汛 刘光琇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3期84-90,共7页
人体肠道作为一个多元化的微生态系统,其中共生着100多万亿个微生物菌群,约有1 000多种,是人体细胞的10倍。肠道微生物固有的微生物基因有300多万个,是人体基因的100多倍,这些微生物基因帮助人体微生物适应多变的环境,与人类相互作用,... 人体肠道作为一个多元化的微生态系统,其中共生着100多万亿个微生物菌群,约有1 000多种,是人体细胞的10倍。肠道微生物固有的微生物基因有300多万个,是人体基因的100多倍,这些微生物基因帮助人体微生物适应多变的环境,与人类相互作用,对人类健康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有积极的作用,同时又伴随着潜在的威胁。总结了肠道微生物菌群与消化道肿瘤的关系,从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展开综述,以期为开展肠道微生物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菌群 消化道肿瘤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调整肠道菌群对肝癌介入治疗后肝功能及内毒素的影响作用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胡文豪 董礼阳 +3 位作者 杨运俊 杜玉清 周为中 黄士勇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51-252,254,共3页
目的了解调整肠道菌群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56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前后常规治疗加服培菲康,对照组TACE前后按常规治疗,2组TACE前后检测转氨酶和内毒素水平。结果治疗组血肝功能水平与术前相... 目的了解调整肠道菌群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56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前后常规治疗加服培菲康,对照组TACE前后按常规治疗,2组TACE前后检测转氨酶和内毒素水平。结果治疗组血肝功能水平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血肝功能水平比术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血内毒素水平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血内毒素水平比术前升高(P<0.05);治疗组在TACE后血转氨酶和内毒素水平较对照组均降低(P<0.05)。结论肝癌TACE后应用微生态制剂,可降低血内毒素水平,改善肝功能状态,对于减少并发症,促进机体的恢复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介入治疗 培菲康 肠道菌群
下载PDF
饮水镍暴露对小鼠免疫功能和肠道菌群影响的实验研究
8
作者 陈清玉 吴天遂 +1 位作者 李知同 李军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8期573-578,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小鼠体内镍离子含量、皮肤、细胞因子及肠道菌群的变化,评价镍对小鼠免疫功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雌性ICR小鼠30只,随机分为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对照组。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肾脏镍含量、耳朵厚度评价镍攻击的... 目的通过观察小鼠体内镍离子含量、皮肤、细胞因子及肠道菌群的变化,评价镍对小鼠免疫功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雌性ICR小鼠30只,随机分为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对照组。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肾脏镍含量、耳朵厚度评价镍攻击的反应、ELISA测细胞因子、16SrDNA测序法评价肠道菌群。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肾脏中镍含量明显升高,分别为(0.33±0.11)和(2.61±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趋化因子CXCL1与耳朵厚度在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6、0.117)。和对照组相比,部分肠道菌群Lachnospiraceae_NK4A136_group毛螺菌科(P=0.002)、Lachnospiraceae_UCG-001毛螺菌科(P=0.042)、Bacteroides拟杆菌科(P=0.016),以及Intestinimonas属(P=0.018)在高剂量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饮水镍暴露小鼠,会导致镍在体内沉积。镍暴露可以导致肠道菌群发生改变。实验结果未显示镍暴露可以引发先天性免疫相关细胞因子变化以及镍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暴露 CXC趋化因子配体1 肠道菌群 接触性皮炎 16SrDNA 盲肠内容物 操作分类单元
原文传递
陕西农村母乳喂养儿肠道菌群与体格发育研究
9
作者 张水平 刘黎明 +6 位作者 孙晓勉 杨文方 杨媛媛 王懿 周博 贾梅 Kevin Acheson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0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陕西农村地区0~18个月婴幼儿肠道菌群与体格发育的关系。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55名0-18个月母乳喂养的健康婴幼儿进行粪便5种菌群的定量检测与体格发育的测量,菌群检测采用细菌培养法,调查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完成统... 目的探讨陕西农村地区0~18个月婴幼儿肠道菌群与体格发育的关系。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55名0-18个月母乳喂养的健康婴幼儿进行粪便5种菌群的定量检测与体格发育的测量,菌群检测采用细菌培养法,调查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完成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地区婴幼儿肠道有益菌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的构成比例较低,肠道乳酸菌与身长(r=0.379,P〈0.01)、体重(r=0.296,P〈0.05)显著正相关。营养优良儿肠道粪便中双歧杆菌与肠杆菌数量的比值(B/E值:6.87)显著高于营养正常儿(B/E值:1.05)。结论肠道乳酸菌及较高的定植抗力对婴幼儿的体格发育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应通过改善肠道菌群促进婴幼儿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肠道菌群 B/E值 营养发育
下载PDF
肠道菌群模式菌株的HPLC分离条件优化及其表征
10
作者 邱丹腾 张海玲 +4 位作者 陈玲琳 潘超逸 陈姗姗 饶平凡 刘树滔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93-600,共8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别考察了肠道菌群模式菌株及各单菌的色谱行为,成功建立了HPLC分离分析肠道菌群模式菌株的最佳洗脱方法,即阶梯式梯度洗脱.结果显示,肠道模式混合菌株经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得到5个明显的洗脱组分,分别为0.10 mol·...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别考察了肠道菌群模式菌株及各单菌的色谱行为,成功建立了HPLC分离分析肠道菌群模式菌株的最佳洗脱方法,即阶梯式梯度洗脱.结果显示,肠道模式混合菌株经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得到5个明显的洗脱组分,分别为0.10 mol·L^(-1)(脆弱拟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0.20 mol·L^(-1)(青春双歧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0.25 mol·L^(-1)(粪肠球菌)、0.30 mol.L^(-1)(奇异变形杆菌、克雷伯肺炎杆菌和产气荚膜梭菌)和0.50 mol·L^(-1)(大肠杆菌和产气荚膜梭菌)洗脱峰.色谱柱的上样浓度为培养菌液(OD600=0.576)的5倍时,其最大上样量为500μL,且方法分辨率高、重现性好、结果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高效液相色谱 梯度洗脱 分离 表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