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人肠套叠64-MSCT表现及致病点识别 被引量:5
1
作者 黄越 徐学权 +5 位作者 邱丽芹 邹海峰 刘蕾 田颖 王继芳 韩洪军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45-348,共4页
目的:探讨成年人肠套叠的64层螺旋CT表现,并找出它的致病点。方法:对7例成年人肠套叠患者行64层螺旋CT检查,并利用多层面重组及曲面重组技术对其进行分析,总结其表现特征。结果:7例患者中,有回-回肠套叠5例,回-盲肠套叠1例,结-结肠套叠... 目的:探讨成年人肠套叠的64层螺旋CT表现,并找出它的致病点。方法:对7例成年人肠套叠患者行64层螺旋CT检查,并利用多层面重组及曲面重组技术对其进行分析,总结其表现特征。结果:7例患者中,有回-回肠套叠5例,回-盲肠套叠1例,结-结肠套叠1例。病理结果为炎性息肉2例,淋巴瘤3例,腺癌1例,脂肪瘤1例。64层螺旋CT可表现为靶征或同心圆征、彗星尾征及肾形征,增强时可见血管卷入征。结论:多层螺旋CT对成年人肠套叠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并能显示致病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人 肠套叠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高频超声与钡剂造影在诊断小儿肠套叠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被引量:3
2
作者 韩莉 张艳红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15期2487-2491,共5页
目的:探讨并比较高频超声与钡剂造影在小儿肠套叠(children intussusception,C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2008-01/2013-12拟诊为CI患者194例,随机分为高频超声与钡剂造影诊断组,各97例,分别行... 目的:探讨并比较高频超声与钡剂造影在小儿肠套叠(children intussusception,C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2008-01/2013-12拟诊为CI患者194例,随机分为高频超声与钡剂造影诊断组,各97例,分别行高频超声与钡剂造影诊断.观察高频超声与钡剂造影诊断特征、比较2组患者诊断时间、患者配合度、家长满意度、诊断灵敏度与特异度.结果:高频超声与钡剂造影诊断图像均有较为明显的特征,高频诊断组患者诊断时间显著短于钡剂造影组患者,其患者配合度及家长满意度均显著高于钡剂造影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超声诊断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高达91.0%和75.0%,钡剂造影诊断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高达95.7%和80.0%,两种诊断方法灵敏度与特异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高频超声与钡剂造影检查在CI诊断中灵敏度与特异性均较好,但高频超声检查更为方便、安全,患者配合度与家长满意度较高,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钡剂 小儿肠套叠 诊断
下载PDF
重度肠型和脑型急性放射损伤时小肠运动与套叠形成
3
作者 张云祥 陶来宝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81-83,共3页
小鼠经γ线全身一次50、100、400和600Gy照射后,动物产生重度肠型和脑型急性放射病,并观察小肠运动的变化和套叠形成.结果在50和100Gy照射后1~2天即可见到肠套叠形成.照射后5h出现肠运动增强,1~2天后运动逐渐减弱,死前处于较深抑制或... 小鼠经γ线全身一次50、100、400和600Gy照射后,动物产生重度肠型和脑型急性放射病,并观察小肠运动的变化和套叠形成.结果在50和100Gy照射后1~2天即可见到肠套叠形成.照射后5h出现肠运动增强,1~2天后运动逐渐减弱,死前处于较深抑制或肠麻痹.400和600Gy照射后活存24h和6h两组动物均未见套叠形成,部分400Gy照射小鼠肠运动有增强,但未见到深度抑制,600Gy照射小鼠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肠运动抑制,未见肠麻痹,本文对此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运动 肠套叠 放射病 肠型 死亡
原文传递
电离辐射对小鼠大肠和小肠5-HT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陶来宝 张云祥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61-164,共4页
本文报告了小鼠经6、10和15Gy γ线全身照射后不同时间小肠和大肠中5-HT 含量平行测定的结果,并分析了与肠运动及肠套叠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6Gy 照后,大小肠5-HT 含量无明显改变,10和15Gy 照后前三天肠道5-HT 明显增高。从套叠发生情... 本文报告了小鼠经6、10和15Gy γ线全身照射后不同时间小肠和大肠中5-HT 含量平行测定的结果,并分析了与肠运动及肠套叠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6Gy 照后,大小肠5-HT 含量无明显改变,10和15Gy 照后前三天肠道5-HT 明显增高。从套叠发生情况看,6Gy 照射组未见小肠套叠,大肠套叠发生数为4/62(6.5%),10Gy 照后小肠套叠数为7/49(14.3%),而大肠为2/73(2.7%),发生时间均在照后一周左右。可以认为小肠套叠发生机率明显高于大肠,而肠道5-HT 含量的增高可能是形成套叠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 大肠 肠套叠 S-羟色胺
原文传递
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结合中医针灸整复及影响因素的探讨(附412例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孙洪勋 冯利 +1 位作者 李刚 董德柱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09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分析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整复方法、中医针灸在整复中的作用及影响整复成功率的因素。方法:对412例肠套叠患儿进行空气灌肠诊断及整复,分别采用一般持续注气、持续+脉冲注气和持续+脉冲注气结合中医针灸方法整复。结果:一般持... 目的:分析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整复方法、中医针灸在整复中的作用及影响整复成功率的因素。方法:对412例肠套叠患儿进行空气灌肠诊断及整复,分别采用一般持续注气、持续+脉冲注气和持续+脉冲注气结合中医针灸方法整复。结果:一般持续注气整复68例,整复率为82.4%(56/68);持续+脉冲注气整复277例,整复率92.4%(256/277);持续+脉冲注气结合中医针灸整复93例,其中第一次整复67例,整复率100%(67/67);其他方法失畋第2次整复30例,整复率78.7%(23/30)。结论:整复率与发病时间、肠套叠的类型及整复方法有关,持续+脉冲注气和持续+脉冲注气结合中医针灸整复率均较高,尤其是后者,肠套叠的类型与发病时间是影响肠套叠整复成功率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套叠 整复方法 气灌肠 中医针灸
下载PDF
黑斑-息肉综合征合并肠梗阻、肠套叠2例并文献复习
6
作者 孟庆成 卢一艳 +1 位作者 康春博 曲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20期145-148,共4页
为提高对黑斑-息肉综合征合并肠梗阻、肠套叠的认识,增强临床疑难疾病的诊断能力,对2例黑斑-息肉综合征合并肠梗阻、肠套叠患者的病史特点、临床症状、术后的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文献加以讨论。2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中证实为肠套... 为提高对黑斑-息肉综合征合并肠梗阻、肠套叠的认识,增强临床疑难疾病的诊断能力,对2例黑斑-息肉综合征合并肠梗阻、肠套叠患者的病史特点、临床症状、术后的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文献加以讨论。2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中证实为肠套叠,套叠的肠管分别为小肠和结肠。对于黑斑-息肉综合征合并肠梗阻、肠套叠的病例,一经诊断,宜及早手术治疗,术后给予定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斑-息肉综合征 肠梗阻 肠套叠
下载PDF
丙线和中子照射后小鼠小肠5-HT含量的改变及其与小肠运动的关系
7
作者 张云祥 陶来宝 程炳立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1985年第2期115-119,共5页
本文观察丙线和中子全身照射不同剂量后小肠5-HT含量变化的动态过程,以了解和分析照后肠道活动的紊乱和肠套迭形成的部分原因。用LACA小鼠进行实验,照射源为60钴和原子反应堆中所产生的丙线和中子。结果观察到小剂量(600rad)丙线照射... 本文观察丙线和中子全身照射不同剂量后小肠5-HT含量变化的动态过程,以了解和分析照后肠道活动的紊乱和肠套迭形成的部分原因。用LACA小鼠进行实验,照射源为60钴和原子反应堆中所产生的丙线和中子。结果观察到小剂量(600rad)丙线照射后5-HT在较小范围内波动。较大剂量(1500rad)照射后5-HT明显持续增高,可为正常的2—3倍。大剂量(50000rad)照射后5-HT低于正常水平。中子照射后的变化规律与丙线照射组相似,但5-HT的改变程度比丙线照射组为重。对比丙线和中子照后小肠5-HT含量变化,其相对生物效应(即RBE)约为2.5—3.0。即照后小肠5-HT如果发生同等程度的变化时,所需的中子照射剂量要比丙线剂量小得多。如在照前先给以氨巯基类药物能明显地减轻小肠5-HT含量的增高。本文对上述结果及其与肠运动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线照射 中子 5-羟色胺 肠运动 肠套迭
下载PDF
蓝色橡皮疱痣综合征伴肠套叠1例
8
作者 姜立新 张振彬 李玲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520-521,共2页
蓝色橡皮疱痣综合征(blue rubber bleb nevus syndrome,BRBNS)是一种少见疾病,典型特征是皮肤及胃肠道的多发血管瘤,我们曾收治一例合并肠套叠需手术的病例。本文旨在提髙大家对此病的认识。
关键词 蓝色橡皮疱痣综合征 肠套叠 血管瘤
原文传递
围产儿窒息并发肠套叠的临床分析
9
作者 周健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561-562,共2页
目的 探讨围产儿窒息罕见并发症肠套叠特点。方法 对窒息住院死亡的 2 2 3例围产儿进行尸体解剖 ,并作病理组织切片检查 ,对肠管发育不良、环肌和纵肌比例失调患儿进行研究。结果  2 2 3例中肠套叠9例 (占 4% )。其后 ,对 348例窒息... 目的 探讨围产儿窒息罕见并发症肠套叠特点。方法 对窒息住院死亡的 2 2 3例围产儿进行尸体解剖 ,并作病理组织切片检查 ,对肠管发育不良、环肌和纵肌比例失调患儿进行研究。结果  2 2 3例中肠套叠9例 (占 4% )。其后 ,对 348例窒息围产儿进行早期预防 ,其中死亡 13例无一例发生肠套叠。结论 围产儿窒息持续严重缺氧过程是发生肠套叠的诱因 ,肠管结构发育不完善是主要原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产儿窒息 肠套叠 预防 并发症
下载PDF
空气灌肠整复小儿肠套叠(附288例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董德柱 孙洪勋 李玉报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1年第4期251-253,共3页
目的 :探讨肠套叠整复中采用间歇注气法的价值及套叠时间与复位率的关系。方法 :对 2 2 0例采用间歇注气法整复与 6 8例采用一般注气法整复小儿肠套叠复位情况进行对比 ,并选择套叠时间在 2 4h以内 146例和套叠时间在 2 4h以上的 40例... 目的 :探讨肠套叠整复中采用间歇注气法的价值及套叠时间与复位率的关系。方法 :对 2 2 0例采用间歇注气法整复与 6 8例采用一般注气法整复小儿肠套叠复位情况进行对比 ,并选择套叠时间在 2 4h以内 146例和套叠时间在 2 4h以上的 40例复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采用间歇注气法整复小儿肠套叠 2 2 0例复位 2 0 6例 (93.6 % ) ,一般注气法整复小儿肠套叠 6 8例复位 5 6例 (82 .6 % ) ,套叠时间在 2 4h以内的比在 2 4h以上的复位率高 19.1%。结论 :采用间歇注气法整复肠套叠比一般注气法复位率高 ,并且肠套叠时间越短复位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套叠 空气灌肠 整复 间歇注气法 儿童
下载PDF
Acute Intussusception of the Adult in Burkina Faso, a Tropical Area: Our Experience about 30 Cases 被引量:2
11
作者 Zida Maurice Ouangré Edgar +4 位作者 Ouedraogo Souleymane Doamba Rodrigue Kafando Roch Justin Zan Abdoulaye Traoré Si Simon 《Surgical Science》 2018年第6期189-196,共8页
Objective: To describe the etiological, clinical and therapeutic aspects of adults’ intussusception at Yalgado Ouedraogo University Hospital in Ouagadougou (CHU-YO), Burkina Faso. Patients and method: This descriptiv... Objective: To describe the etiological, clinical and therapeutic aspects of adults’ intussusception at Yalgado Ouedraogo University Hospital in Ouagadougou (CHU-YO), Burkina Faso. Patients and method: This descriptive cross-sectional study was conducted between May 2011 and April 2016 at CHU-YO. All patients with 16 years of age and older operated on for intussusception were included. Results: Thirty patients were identified, 15 men and as many women. Their average age was 37.3 years. A higher frequency was noted between 30 and 39 years.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symptomatology was insidious in 22 cases and brutal in 8 cases. The reasons for consultation were abdominal pain (30 cases), vomiting (19 cases), intestinal transit stop (18 cases) and rectorrhagia (9 cases). Physical examination noted an abdominal mass in 11 cases and a localized abdominal tenderness in 7 cases. An intussusception coil was identified on ultrasound in 9 cases. All patients underwent surgery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and the approach was laparotomy. Intraoperatively, the intussusception was ileocolic in 15 cases;a right hemi-colectomy was performed. It was colo-colic intussusception in 10 cases and the treatment thus consisted of a left hemi-colectomy. In other 5 cases, intussusception was ileal, requiring ileal resection. The average hospital stay was 11.7 days. Pathologically, the examination was normal in 2 cases. A colic tumor was found in 14 cases and an ileum tumor in 6 cases. In the other 8 cases, it was an inflammatory aspect of the intestine. Conclusion: In tropical Burkina Faso, adult intussusception often occurs on an intestinal tumor. The symptomatology is atypic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TE intestinal intussusception ADULT intestinal TUMOR Burkina Faso
下载PDF
Intestinal Invagination in Adults: About a Case at the “Mother-Child” Hospital Le Luxembourg in Mali
12
作者 Cheickna Tounkara Oumar Amadou Malle +7 位作者 Amara Coulibaly A. Boubacar Maiga Sory Ibrahim Diawara Kassim Kayentao Bakary Tientigui Dembele Alhassane Traore Adégné Pierre Togo Lassana Kante 《Surgical Science》 2023年第9期583-589,共7页
Intussusception is a pathology of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Its occurrence in adults is very unusual. In the vast majority of cases, it is secondary to a benign or malignant tumor. Small bowel malignancies are relat... Intussusception is a pathology of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Its occurrence in adults is very unusual. In the vast majority of cases, it is secondary to a benign or malignant tumor. Small bowel malignancies are relatively rare, 1% - 5% of malignant tumors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Acute intussusception, a rare pathology in adults, often presents with non-specific symptoms. Contrary to children, the organic origin remains preponderant in the elderly, where the origin of neoplasia must be suspected in first intention. We report the case of a 49-year-old patient admitted urgently from the Luxembourg “Mère Enfant” hospital center in Bamako, Mali, for an occlusive syndrome. Several abdomino-pelvic ultrasounds were performed in several clinics with mixed conclusions: Hydro-aeric distension and a cessation of matter and gas without a clearly visible mass (04/09/2022);Demonstration of the central hydro-aeric levels wider than high containing fine and regular folds corresponding to connivents whose aspect is in factor of left acute small intestine occlusion, to be completed by the surgical opinion (06/09/2022) and a third ultrasound showed a normal appearance of the liver, gallbladder, kidneys, pancreas, spleen, bladder and prostate;diffuse aero-colic distention without lesion of secondary appearance (21/11/2022). A frontal standing ASP dated 11/25/2022 showed hail-like hydro-aeric levels. Surgical management consisted of an open oncological resection of an obstructive bowel tumor with ileo-ileal invagination. The anatomopathological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study of the surgical specimen concluded to diffuse small cell non-Hodgkin’s lymphoma, without vascular embolism. The resection limits pass into the healthy z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te intestinal intussusception Organic Etiology Digestive Lymphoma MALI
下载PDF
用内镜行胃肠道套叠扭转复位 被引量:13
13
作者 高河元 张捷 +5 位作者 范寅根 何利平 张志坚 谢雨党 吴昌信 刘英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1997年第1期29-31,共3页
为了探索用消化内镜进行胃肠道功能性复位的途径,减少剖腹手术复位的数量,对胃食管套叠2例、结肠套叠13例、胃扭转10例、结肠扭转9例进行了功能性复位。方法:在内镜下找到套叠、扭转部位,充分抽吸潴留气液,并插入导管/内镜... 为了探索用消化内镜进行胃肠道功能性复位的途径,减少剖腹手术复位的数量,对胃食管套叠2例、结肠套叠13例、胃扭转10例、结肠扭转9例进行了功能性复位。方法:在内镜下找到套叠、扭转部位,充分抽吸潴留气液,并插入导管/内镜至梗阻腔内吸引,用活检钳整复粘膜皱襞,用内镜钩住胃肠壁或推或拉或左右旋转,配合病人体位转动,即可获得复位成功。复位成功率94.11%(32/34),回盲部2例巨大淋巴肉瘤连盲肠套入升结肠肝曲复位失败。胃肠道套叠、扭转采用消化内镜复位是切实可行的,只要方法得当,复位成功率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套叠 扭转 复位 内窥镜
原文传递
间苯三酚在小儿原发性小肠型肠套叠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4
作者 李承学 王仲秋 《系统医学》 2017年第19期80-82,共3页
目的探究小儿原发性小肠型肠套叠患者在治疗中接应用间苯三酚的价值。方法选取该院儿科小儿原发性小肠型肠套叠患者60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5年1月—2017年2月,根据小儿患者治疗措施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实验组30例给予间苯... 目的探究小儿原发性小肠型肠套叠患者在治疗中接应用间苯三酚的价值。方法选取该院儿科小儿原发性小肠型肠套叠患者60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5年1月—2017年2月,根据小儿患者治疗措施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实验组30例给予间苯三酚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山莨菪碱治疗,对两组小儿原发性小肠型肠套叠患者治疗的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实验组小儿原发性小肠型肠套叠患者的自行复位几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小儿患者自行复位几率(73.33%),且其复套率(0.00%)明显低于对照组复套率(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小儿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其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原发性小肠型肠套叠患者接受间苯三酚进行治疗,能够较好促进其疾病自行复位,减少出现复套的情况,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苯三酚 小儿患者 原发性小肠型肠套叠
下载PDF
小肠憩室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附33例报告) 被引量:9
15
作者 石长清 金正明 +2 位作者 李汝昌 叶宣光 史继敏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481-483,共3页
目的 总结小肠憩室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诊治体会。方法 对 33例小肠憩室病例的临床和病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术前 5例十二指肠憩室中 4例确诊 ,2 8例空回肠憩室仅 1例确诊。 (2 )小肠憩室的临床并发症有小肠梗阻 9例 ,憩室出... 目的 总结小肠憩室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诊治体会。方法 对 33例小肠憩室病例的临床和病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术前 5例十二指肠憩室中 4例确诊 ,2 8例空回肠憩室仅 1例确诊。 (2 )小肠憩室的临床并发症有小肠梗阻 9例 ,憩室出血 6例 ,余有憩室穿孔 ,憩室结石等。 (3)术后 32例痊愈 ,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 (4)组织病理学特点 :有并发症的憩室都有炎症表现 ,3例有溃疡。在切除有并发症的Meckel憩室 (MD)标本中 ,4 3%含有异位组织。结论 小肠憩室可成为腹部严重并发症的病因。MD并发症与憩室粘膜异位组织的类型有关。MD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肠梗阻 ,且最多为肠套叠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憩室病 病理特点 临床表现 肠套叠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成人小肠肿瘤伴肠套叠的螺旋CT诊断(10例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由昆 何宝明 许国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549-550,共2页
目的 讨论成人小肠肿瘤合并肠套叠的CT 表现,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 对10 例小肠肿瘤伴肠套叠病人进行螺旋CT扫描,分析10 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肠肿瘤并肠套叠的CT 表现。结果 10 例CT扫描均可见多层靶环形、肾形或... 目的 讨论成人小肠肿瘤合并肠套叠的CT 表现,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 对10 例小肠肿瘤伴肠套叠病人进行螺旋CT扫描,分析10 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肠肿瘤并肠套叠的CT 表现。结果 10 例CT扫描均可见多层靶环形、肾形或香肠形软组织影,中央部为脂肪和血管轴面影。2 例淋巴瘤多处可见肿大融合的淋巴结及肠壁不规则增厚,肠腔内造影剂充盈不均,1 例术中发现肠系膜过长而引起Tret’s 韧带疝。CT扫描8 例仅显示肠套叠征像。2 例同时显示套叠及肿瘤。结论 成人小肠肿瘤合并肠套叠,多数CT扫描仅显示肠套叠而不能显示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小肠肿瘤 肠套叠 诊断
下载PDF
原发性小肠肿瘤致肠套叠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毅 王胜甲 +2 位作者 陈彬 张成仁 薛晨星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7-10,共4页
为了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所致肠套叠的诊断和治疗特点,对86例因原发性小肠肿瘤所致的肠套叠进行了临床分析,其中良性肿瘤39例(45.4%),主要分布在空肠,多系平滑肌瘤、腺癌和脂肪瘤;恶性肿瘤47例(54.6%),主要分... 为了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所致肠套叠的诊断和治疗特点,对86例因原发性小肠肿瘤所致的肠套叠进行了临床分析,其中良性肿瘤39例(45.4%),主要分布在空肠,多系平滑肌瘤、腺癌和脂肪瘤;恶性肿瘤47例(54.6%),主要分布在回肠,多系恶性淋巴瘤、腺癌和平滑肌肉瘤。套叠为顺套81例(94.2%),逆套5例(5.8%);单套62例(72.1%),复套24例(27.9%)。术前确诊38例(44.2%)。治愈79例(91.9%)。随访66例,37例恶性肿瘤术后2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1%和40.5%。作者结合文献对原发性小肠肿瘤所致肠套叠的特点、诊断及治疗进行了较全面的讨论,并详述了原发性小肠肿瘤的病理类型以及与肠套叠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肿瘤 肠套叠 外科手术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