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Yanshanian Orogeny and Two Kinds of Yanshanides in Eastern-Central China 被引量:18
1
作者 WU Genyao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4期507-518,共12页
The Tan-Lu Fault was once a transform fault in the Paleotethys, west of which was the Qinling-Dabie Ocean separating the Yangtze Craton from the North China Craton, and east of which was the Su-Lu Ocean separating the... The Tan-Lu Fault was once a transform fault in the Paleotethys, west of which was the Qinling-Dabie Ocean separating the Yangtze Craton from the North China Craton, and east of which was the Su-Lu Ocean separating the Su-Wan Block from the Jiao-Liao Craton. The Qinling-Dabie Ocean closed in the Indosinian orogeny, which created the China-Southeast Asia Subcontinent, with the Tan-Lu Fault becoming a marginal shear zone along the newly-formed amalgamated subcontinent. The Su-Lu Ocean subducted partly in the Indosinian.orogeny, but not closed. In the Jurassic and Early Cretaceous, the Su-Wan Block drifted northwards with subduction of the Su-Lu Ocean and moved westwards to converge the subcontinent by sinistral sheafing of the ENE-striking fractures. The Su-Lu Ocean finally closed and the Su-Wan Block collided with the Jiao-Liao Craton in the Early Cretaceous, which constituted a part of the magnificent interplate Yanshanides. The interplate orogeny rejuvenated the fossil sutures and deep fractures, as well as the Indosinian orogen, and the intraplate (intracontinental) Yanshanian orogeny occurred in the subcontinent. The East Asia Yanshanides, consisting of the interplate orogens in the outer side and the intraplate orogens in the inner side, collapsed quickly in the latest Early Cretaceous and Late Cretaceous. The eastern China area entered a tensile period from the Eogene, and the tectonic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the central and eastern China areas since the Jurassic was further strengthe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anshanian orogeny interplate orogen intraplate (intracontinental) orogen East Asia Yanshanides eastern-central China
下载PDF
Interplate coupling and seismotectonics under the fore-arc regions of Japan
2
作者 Zhi Wang 《Earthquake Science》 CSCD 2010年第6期555-565,共11页
Three-dimensional P-and S-wave velocities(vP,vS),Poisson's ratio(σ),crack-density(ε) and bulk-sound velocity(vφ) structures along the slab upper boundary beneath the fore-arc regions were determined using ... Three-dimensional P-and S-wave velocities(vP,vS),Poisson's ratio(σ),crack-density(ε) and bulk-sound velocity(vφ) structures along the slab upper boundary beneath the fore-arc regions were determined using a large number of high-quality P-wave and S-wave arrival times from both onshore and offshore earthquakes in Japan.The velocity and Poisson's ratio images provide a compelling evidence for a highly hydrated and serpentinized fore-arc mantle and fluid-bearing anomalous low velocity and high Poisson's ratio associated with slab dehydration under the fore-arc areas.Most great thrust earthquakes(M〉7.5) occurred at or close to the high-velocity areas along the slab interface under the fore-arc areas,suggesting strong interplate coupling(asperities) with slab subduction.On the other hand,prominent low-velocity anomalies were revealed along the slab upper boundary,which may reflect weak coupled or decoupled patches(aseismicity) of the plates due to serpentinization of the fore-arc mantle wedge.The crack-density and bulk-sound velocity images,calculated from the corresponding velocity models,indicate that the interplate coupling in northeastern Japan is different from that under central and southwestern Japan owing to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ectonic backgrounds of the subduction system,such as the geological age,thermal regime and dipping angle of the oceanic plates.A comparison between fluid-related anomalies of Japan,Cascadia,Chile,and Costa Rica subduction zones suggests that seismic mantle may be common in fore-arc settings and these reflect similar 3-D seismic structures relatively to fluid liberating processes.We consider that the fluid-bearing anomalies along the interface of the subducting slab,attributing to processes such as slab dehydration and serpentinization of the fore-arc mantle,are mainly contributed to the interplate coupling and the repeated generation of the great thrust earthquakes under the fore-arc regions in Jap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 depth phase master-event location (MEL) interplate coupling SEISMOTECTONICS
下载PDF
Multifractal characteristics of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earthquakes in intraplate and interplate regions
3
作者 陈时军 孙龙梅 马丽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SCD 2007年第1期40-50,共11页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ultifractal characteristics of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generalized strain release of earthquakes (GSRE) occurred in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Chinese mainland (as an instance of intr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ultifractal characteristics of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generalized strain release of earthquakes (GSRE) occurred in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Chinese mainland (as an instance of intraplate region), Taiwan region and New Zealand (as an instance of interplate reg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ultifractal characteristics of GSRE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geodynamic environment. For the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strong events, the clustering feature is more evident in the interplate regions than that in the intraplate regions, while for small and moderate events, this difference is ambiguous. For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trong earthquakes, the clustering feature is usually clearer in the intraplate regions than that in the interplate regions, while for small and moderate events, the case is just opposi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eralized strain release of earthquakes MULTIFRACTAL intraplate earthquake interplate earthquake
下载PDF
中国晚新生代火山和现代高温水热系统 被引量:24
4
作者 佟伟 穆治国 刘时彬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329-335,共7页
中国的晚新生代火山并不罕见,它们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东南沿海、台湾北端以及昆仑山区和云南省腾冲县境内.前二区为大陆板内火山,以喷出碱性系列为主.台湾北端是中国唯一的酸性火山岩区.昆仑山和腾冲火山则为陆-陆碰撞型板缘火山,以... 中国的晚新生代火山并不罕见,它们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东南沿海、台湾北端以及昆仑山区和云南省腾冲县境内.前二区为大陆板内火山,以喷出碱性系列为主.台湾北端是中国唯一的酸性火山岩区.昆仑山和腾冲火山则为陆-陆碰撞型板缘火山,以喷出钙碱系列为主,但昆仑山区以南既有碱钙系列,又有碱性系列.五大连池和白头山等板内火山虽然年青附近却不存在高温水热活动;西藏南部存在板缘高温水热活动,却没有任何近代火山.这一现象表明,地表火山未必是西藏地下存在高温水热资源的必要条件,壳内局部熔融也许是藏南高温水热活动的可几热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新生代 火山 高温水热系统
下载PDF
环太平洋地震带巨震预测 被引量:19
5
作者 秦四清 李培 +1 位作者 薛雷 李国梁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40-558,共19页
基于孕震断层多锁固段脆性破裂理论,提出了板间地震区初划原则与合理性检验原则,对环太平洋地震带划分了15个地震区.从孕育周期界定与主震事件判识角度,分析了这些地震区大(巨)震事件的孕育过程,研判了其未来震情.结果表明:台湾岛-菲律... 基于孕震断层多锁固段脆性破裂理论,提出了板间地震区初划原则与合理性检验原则,对环太平洋地震带划分了15个地震区.从孕育周期界定与主震事件判识角度,分析了这些地震区大(巨)震事件的孕育过程,研判了其未来震情.结果表明:台湾岛-菲律宾群岛与琉球群岛-台湾岛地震区均已到达临界状态。巨震可随时发生;阿留申群岛-温哥华-旧金山-瓜达拉哈拉、墨西哥城、波哥大-阿里卡-瓦尔迪维亚、苏瓦-惠灵顿、新几内亚岛一所罗门群岛、爪哇岛-马鲁古群岛、北马里亚那群岛和北海道-堪察加地震区未来有巨震发生;圣萨尔瓦多一圣何塞地震区未来有大震或巨震发生;梅莱凯奥克地震区未来有大震发生;苏门答腊地震区2004年M_W 9.1级地震与查戈斯群岛地震区2012年M_W 8.6级地震均为主震事件;巴拿马城南部地震区是一个不低于M_W 7.2级地震危险区.本文所得结论可供有关国家相关部门参考,以采取有效防震减灾措施.对上述震倒的分析表明:深源地震可能与浅源地震孕育机制类似,均为锁固段脆性破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太平洋地震带 地震区 地震孕育周期 巨震孕育过程 锁固段 板间地震 深源地震
原文传递
中国大陆及邻区大尺度浅源强震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和板块耦合的力学机制 被引量:12
6
作者 傅征祥 姜立新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9,共9页
对近代中国大陆及其邻区板内浅源强震空间分布的大尺度不均匀性进行研究,得出:(1)该区存在4个主要的高地震活动区,即华北地震区(30°~42°N)、东南沿海地震区(19°~25°N)、南北地震区(缅甸—... 对近代中国大陆及其邻区板内浅源强震空间分布的大尺度不均匀性进行研究,得出:(1)该区存在4个主要的高地震活动区,即华北地震区(30°~42°N)、东南沿海地震区(19°~25°N)、南北地震区(缅甸—中国—蒙古)和中亚地震区(帕米尔—天山—贝加尔湖);(2)这4个地震区与该区周围板块(欧亚板块与北美—太平洋—菲律宾海—印度板块)之间边界上地震耦合强度大的段落大致垂直;(3)作用于板块边界不同段落上的应力水平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动 强震 空间分布 板块耦合 力学机制
下载PDF
欧亚地震带大震预测(I):板间地震区 被引量:11
7
作者 秦四清 李培 +1 位作者 薛雷 吴晓娲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24-1140,共17页
基于孕震断层多锁固段脆性破裂理论,提出了板间与板内地震区的分界原则,对欧亚地震带划分了10个板间地震区.从孕育周期界定与主震事件判识角度,分析了这些地震区大(巨)震事件的孕育过程,研判了其未来震情.结果表明:伊斯兰堡-加德满都地... 基于孕震断层多锁固段脆性破裂理论,提出了板间与板内地震区的分界原则,对欧亚地震带划分了10个板间地震区.从孕育周期界定与主震事件判识角度,分析了这些地震区大(巨)震事件的孕育过程,研判了其未来震情.结果表明:伊斯兰堡-加德满都地震区处于临界状态,巨震可随时发生;阿巴斯港-扎黑丹和拉巴特-里斯本地震区未来有巨震发生;奎达-法扎巴德、贝斯尼-巴格达-设拉子和贝鲁特-耶路撒冷地震区未来有大震或巨震发生;奥斯曼尼耶-尼科西亚、罗德岛-克里特岛与突尼斯市-阿尔及尔地震区未来有大震发生;日本海地震区当前孕育周期主震事件已发生,目前余震活动尚未结束.本文所得结论可供有关国家相关部门参考,以采取有效防震减灾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亚地震带 地震区 地震孕育周期 大震孕育过程 锁固段 板间地震
原文传递
努力创建地震预报的应用基础学科——兼论板内现今地壳运动动力学 被引量:5
8
作者 周硕愚 《地震学刊》 CSCD 1994年第4期9-15,共7页
分析地震预报已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困境,根据国内外各相关学科的新进展,作者认为创建地震预报的应用基础学科是当务之急。一种可能的选择是,在现今地球动力学、动力大地测量学(地壳形变学)、实时大地构造学及系统科学、非线性动力学等... 分析地震预报已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困境,根据国内外各相关学科的新进展,作者认为创建地震预报的应用基础学科是当务之急。一种可能的选择是,在现今地球动力学、动力大地测量学(地壳形变学)、实时大地构造学及系统科学、非线性动力学等前沿学科的交叉部位上,逐步建立板内现今地壳运动动力学(或板内现今构造微动态动力学、或板内地壳形变系统动力学)。它既是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预测的应用基础,又是立脚于中国的全球变化研究。对它的意义、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作了探讨,最后提出了一批建议着手开展的应用基础研究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报 地壳运动 动力学
下载PDF
全球浅源巨大地震序列统计特征 被引量:4
9
作者 薛艳 刘杰 刘双庆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76-694,共19页
系统研究了1976年以来全球58次M_W≥7.8浅源地震序列的统计特征。结果显示:(1)在58次巨大地震中,板间地震45次,板内地震13次,板内地震强度低于板间地震。(2)74.1%的板间地震为逆断层错动,61.5%的板内地震为走滑型错动。(3)58次地震序列... 系统研究了1976年以来全球58次M_W≥7.8浅源地震序列的统计特征。结果显示:(1)在58次巨大地震中,板间地震45次,板内地震13次,板内地震强度低于板间地震。(2)74.1%的板间地震为逆断层错动,61.5%的板内地震为走滑型错动。(3)58次地震序列中,82.8%为主-余型,17.2%为多震型;与5级以上地震序列不同,巨大地震没有孤立型,其余震比较活跃;板内地震中,多震型占7.7%,而板间地震中多震型占20%。(4)对于主-余型序列,75%的主震与最大余震的震级差为1.0~2.0级;震级差与主震震源错动类型有关,走滑型的震级差明显大于逆冲型;68%的最大余震发生在主震后3天内,其次为10天左右与1个月左右; 49%的D_(max-aft)(最大余震震中与主震震中间的距离)不超过余震区长轴的1/3,31%的D_(max-aft)为余震区尺度的1/3~1/2;最大余震的发生时间、最大余震震中与主震震中间的距离同主震断层错动类型间的关系不明显。(5)应用ETAS模型计算了46个序列参数后发现,b值、p值和a值均呈Beta分布,b值平均为1.164±0.211,p值平均为1.559±0.412,a值平均为1.673±0.911; p值和a值分布分散;对于不同的序列类型、震源错动类型及板内、板间地震,b值差异不显著;逆冲型序列p值明显大于走滑型和正断层型;板间地震序列a值明显小于板内地震;逆冲型序列a值明显小于走滑型和正断层型;这表明,与板内地震相比,板间地震具有较强的"余震激发余震"的能力;逆冲型破裂虽然会导致序列衰减较快,但触发次级余震的能力相对较强。(6)逆冲型巨大地震余震区长轴L的对数与主震震级M_W间的拟合关系式为lg L=(-1.399±0.306)+(0.470±0.037) M_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源巨大地震 序列类型 主-余型 多震型 孤立型 板内地震 板间地震
下载PDF
板内与板间地震活动时空分布的多重分形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时军 孙龙梅 马丽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8-47,共10页
利用多重分形分析方法,考察了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以及新西兰的地震活动广义应变释放时间和空间分布的多重分形特征.结果表明,地震活动时空分布的多重分形特征与不同地球动力学环境关系密切.强震活动时间分布在板间地区具有比板内地区更... 利用多重分形分析方法,考察了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以及新西兰的地震活动广义应变释放时间和空间分布的多重分形特征.结果表明,地震活动时空分布的多重分形特征与不同地球动力学环境关系密切.强震活动时间分布在板间地区具有比板内地区更明显的丛集性,对中小地震这种丛集性差异较小;强震活动空间分布在板内地区具有比板间地区更强的丛集性,但对中小地震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地震应变释放 多重分形 板内地震 板间地震
下载PDF
地震是一种“地壳雷电效应”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宝盈 《自然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8-177,共10页
本文依据天文地震学所揭示的太阳活动、宇宙线增强与地震活动密切关联、地电学中所揭示的自然电场的存在以及地震前后岩石电阻率显著变化的观测事实和“摩擦带电”的原理 ,提出一种新的地震成因假说 ,即地震是一种“地壳雷电效应” .认... 本文依据天文地震学所揭示的太阳活动、宇宙线增强与地震活动密切关联、地电学中所揭示的自然电场的存在以及地震前后岩石电阻率显著变化的观测事实和“摩擦带电”的原理 ,提出一种新的地震成因假说 ,即地震是一种“地壳雷电效应” .认为地震实质上是发生在地壳中的雷电现象———由于太阳活动 ,如耀斑爆发、太阳黑子、太阳风等向地球辐射大量带静电荷的高能粒子 ,以及自然电场、板块断层间的挤压、摩擦导致大量静电荷积累、极化 ,从而引起发生在地壳中的雷电现象 .强烈的地壳雷电能够导致地内岩石破裂 ,加剧地震的破坏性 .并尝试性地运用这一观点解释了板间地震、板内地震、水库、注水、采矿诱发地震等现象 .认为由此可以设法对地震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 .从而指出 ,仅仅从地应力的角度来认识地震现象是远远不够的 ,静电力的存在至少是一个不能被忽视的重要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地壳 雷电效应 静电 太阳活动 地壳雷电说
下载PDF
菲律宾群岛深部速度结构成像与双向俯冲板片构造特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谭皓原 王志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887-4900,共14页
菲律宾群岛受到欧亚板块、菲律宾海板块和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的碰撞作用,地质环境复杂,构造因素多样.尽管近几年来已经有了少数关于该区域层析成像的研究,但这些研究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马尼拉海沟、吕宋岛及中菲律宾地区,而关于群岛周围... 菲律宾群岛受到欧亚板块、菲律宾海板块和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的碰撞作用,地质环境复杂,构造因素多样.尽管近几年来已经有了少数关于该区域层析成像的研究,但这些研究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马尼拉海沟、吕宋岛及中菲律宾地区,而关于群岛周围其他海沟和南菲律宾地区的讨论相对较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同时获得过关于菲律宾群岛深部纵、横波速度结构的研究,本次研究通过反演155779条P波震相和59642条S波震相,同时获得了菲律宾群岛从地表至150km深度的纵、横波速度结构.地震层析成像结果表明该地区的壳幔速度结构具有较强的不均一性,地壳内部存在着广泛的低速异常,而表征俯冲板块的高速异常则沿着群岛周边的海沟展布.南海块体在马尼拉海沟中段的俯冲角度和俯冲活动性比南段小;菲律宾海板块在东吕宋海槽南段微弱的俯冲作用很有可能同本哈姆海台的碰撞有关.菲律宾群岛大部分M_W>6.0的强震沿着各个板块的边界发生,体现出菲律宾海板块同欧亚板块之间的强耦合作用,群岛西侧的南海块体在马尼拉海沟16°N—20°N之间呈现出的弱耦合状态可能跟北吕宋地区的拉张应力环境有关,南海块体在16°N以南的地区同上覆块体之间的耦合作用较强;群岛东侧的菲律宾海板块在14°N以北的地区没有强震发生,它与菲律宾群岛之间的耦合程度从北向南逐渐增强,在12°N以南的地区要强于12°N以北的地区;此外苏禄海盆和菲律宾构造带之间也存在着强耦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层析成像 马尼拉海沟 双向俯冲 P波和S波速度结构 板块耦合
下载PDF
地震是一种“地壳雷电效应”?——地震成因新探
13
作者 张宝盈 《四川地震》 2002年第2期38-48,共11页
依据天文地震学所揭示的太阳活动、宇宙线增强与地震活动密切关联、地电学中所揭示的自然电场的存在以及地震前后岩石电阻率显著变化的观测事实和“摩擦带电”原理 ,提出一种新的地震成因假说 ,即 :地震是一种“地壳雷电效应” ,认为地... 依据天文地震学所揭示的太阳活动、宇宙线增强与地震活动密切关联、地电学中所揭示的自然电场的存在以及地震前后岩石电阻率显著变化的观测事实和“摩擦带电”原理 ,提出一种新的地震成因假说 ,即 :地震是一种“地壳雷电效应” ,认为地震实质上是发生在地壳中的雷电现象———由于太阳活动如耀斑爆发、太阳黑子、太阳风等向地球辐射大量带静电荷的高能粒子 ,以及自然电场、板块断层间的挤压、摩擦导致大量静电荷积累、极化从而引起发生在地壳中的雷电现象 ,强烈的地壳雷电能够导致地内岩石破裂 ,加剧地震的破坏性 ,并尝试性地运用这一观点统一地解释了板间地震、板内地震、水库、注水、采矿诱发地震等现象 ,认为由此可以对地震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另外 ,仅仅从地应力的角度来认识地震现象是远远不够的 ,静电力的存在至少是一个不能被忽视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雷电 静电 板内地震 板间地震 水库诱发地震 采矿诱发地震
下载PDF
果园间种白三叶草对土壤生态及果树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49
14
作者 齐鑫山 丁卫建 +2 位作者 王仁卿 聂岩 田明英 《农村生态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17,共5页
针对我国果园长期沿用清耕除草方式所带来的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和果品品质变劣等问题,于1999年在山东省烟台市5个试验点分别设置了由种草样地及其清耕对照样地组成的5组可比样地,对苹果园间种白三叶草(Trifoliumrepens)对土壤生态... 针对我国果园长期沿用清耕除草方式所带来的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和果品品质变劣等问题,于1999年在山东省烟台市5个试验点分别设置了由种草样地及其清耕对照样地组成的5组可比样地,对苹果园间种白三叶草(Trifoliumrepens)对土壤生态和果树生产的影响进行定位观测。结果表明:果园种草3a后0—30cm土层有机质含量平均提高3. 3g·kg-1,氮、磷、钾等养分含量有较大提高,尤以表层土壤更明显;土壤含水量得到提高,尤以夏秋多雨季节更明显;种草果园地下5cm处土温夏季比对照平均降低4. 1℃,而冬季升高2. 5℃,使土温的全年变化较为缓和;种草果园果品产量平均增加7. 04%,年产牧草2 130kg·hm-2,每年可增加经济收入5 328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三叶草 苹果树 问作 土壤生态
下载PDF
作物茬口对连作棉田土壤环境及棉花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0
15
作者 徐文修 罗明 +4 位作者 李银平 韩剑 王娇 舒春霞 余虹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1-275,共5页
于2007-2008年在连作8a的棉田上进行不同作物轮作倒茬田间试验,以研究不同茬口对连作棉田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区系以及棉花产量的影响,从而筛选出适宜棉田轮作倒茬的最佳作物茬口。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作物茬口的土壤有机质、速效养分含... 于2007-2008年在连作8a的棉田上进行不同作物轮作倒茬田间试验,以研究不同茬口对连作棉田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区系以及棉花产量的影响,从而筛选出适宜棉田轮作倒茬的最佳作物茬口。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作物茬口的土壤有机质、速效养分含量及棉花产量均高于连作棉田,其中加工番茄茬口对土壤的速效磷含量增加最为显著,小麦、玉米茬口对土壤速效钾含量增加显著;各作物茬口土壤微生物总量均比连作棉田有明显的增加,表现为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增加真菌减少;草木樨、番茄茬口土壤氨化细菌、硝化细菌生理群也明显增加。不同作物茬口的棉花产量表现为加工番茄→棉花>草木樨→棉花>小麦→棉花>玉米→棉花>棉花→棉花;加工番茄、玉米、小麦可作为连作棉田的良好前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 棉花 茬口 轮作
下载PDF
缓坡梯土幼林林下植被覆盖与水土流失 被引量:27
16
作者 袁正科 田育新 +1 位作者 李锡泉 蒋丽娟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2002年第2期21-24,共4页
为了探讨南方丘陵缓坡梯土上经济林幼林林地的水土流失及植被覆盖的防蚀保土效果 ,采用设立 10 0 0 m2 径流小区定位观测和人工模拟测定相结合的方法 ,测定和研究了植被覆盖和生物地埂模式对板栗幼林林地土壤侵蚀的影响 .结果表明 :(1)... 为了探讨南方丘陵缓坡梯土上经济林幼林林地的水土流失及植被覆盖的防蚀保土效果 ,采用设立 10 0 0 m2 径流小区定位观测和人工模拟测定相结合的方法 ,测定和研究了植被覆盖和生物地埂模式对板栗幼林林地土壤侵蚀的影响 .结果表明 :(1)在无植被覆盖条件下 ,当年降水量为 163 8.2 mm时 ,丘陵红壤区域开垦的缓坡梯地的年土壤侵蚀量可达 6.48kg/m2 ;(2 )林下间种能很好的削减土壤侵蚀量 ,如当花生、油菜种植面积与林地面积的比分别为 2 4.2 %、3 1.5 %至 44 .9%、5 8.4%时 ,年土壤侵蚀量可减少 3 5 .49%~ 5 7.5 5 % ,径流系数平均减少 9.0 4% ,输沙率平均减少 40 .0 2 % ,作物覆盖率每增加 10 %则输沙率减少 0 .0 0 19~ 0 .0 0 2 7;(3 )农林复合经营区的生物保土埂具有明显的拦截泥沙的作用 ,可减少径流含沙量 17.0 7% ,花生、油菜套种或连种模式及萱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下植被 缓坡梯土幼林地 水土流失 植被覆盖
下载PDF
油茶林套种效益分析 被引量:26
17
作者 魏浙杭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36-37,49,共3页
油茶林地经过合理套种和间种后,可明显提高土壤肥力、改善油茶林生长环境,实现以耕代抚,促进油茶生产良性循环,使油茶达到高产稳产,同时,提高了油茶林地单位面积产量,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关键词 油茶 作物 套作 经济效益
下载PDF
皖北地区烤烟合理套种的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25
18
作者 祖朝龙 薛明德 +3 位作者 王正刚 何厚民 强化文 徐经年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1998年第1期22-25,共4页
研究表明:皖北地区的光热资源条件种一季烤烟有余,烟后种一季后作不足或很紧张,如果“打好时间差”,在烤烟成熟后期套种一季玉米或甘薯,将使烟与后作相得益彰。实行烟地套作,烟与后作的共生期容许阈值在40天左右。
关键词 烤烟 套种 种植 烟草
下载PDF
杏棉间作对棉花害虫与捕食性天敌的影响 被引量:14
19
作者 王伟 姚举 +3 位作者 李号宾 张瑜 王东 马国兰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897-1901,共5页
【目的】比较单作棉田、杏棉间作棉田(东西)和杏棉间作棉田(南北)棉花害虫及捕食性天敌的发生动态。【方法】2008~2009年5月中旬~8月中旬定期系统调查各类棉田节肢动物数量,每7 d调查1次,调查全株节肢动物种类和数量。【结果】杏棉间... 【目的】比较单作棉田、杏棉间作棉田(东西)和杏棉间作棉田(南北)棉花害虫及捕食性天敌的发生动态。【方法】2008~2009年5月中旬~8月中旬定期系统调查各类棉田节肢动物数量,每7 d调查1次,调查全株节肢动物种类和数量。【结果】杏棉间作棉田牧草盲蝽和棉叶螨发生量轻于单作棉田。棉蚜(Aphis gossypiiG)中度发生时(2008年),单作棉田棉蚜发生量显著性高于杏棉间作棉田;棉蚜轻度发生时(2009年),三类田无差异。杏棉间作对棉蓟马(Thrips tabacci L.)发生量影响不大。棉蚜轻度发生年份(2009年),间作田和单作棉田棉蚜发生量无显著差异,但间作田瓢虫和食虫蝽较多;棉蚜中度发生年份(2008年),单作棉田由于棉蚜数量较多,瓢虫和食虫蝽也较多。2 a中间作田棉花上的蜘蛛数量均多于单作棉田。杏树走向对棉叶螨的发生有影响作用,棉间杏田(南北)棉叶螨量高于棉间杏田(东西),但对棉蚜、牧草盲蝽和棉蓟马发生量影响不大。【结论】杏棉间作不利于棉花上牧草盲蝽(Lygus pratensis L.)和棉叶螨(Tetrangchus urticae K)的发生。棉田瓢虫和食虫蝽天敌受间作和棉蚜发生量的双重影响。间作有利于蜘蛛数量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杏树 间作 棉花害虫 自然天敌
下载PDF
5种栽培模式对油茶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冯金玲 郑新娟 +2 位作者 杨志坚 陈世品 陈辉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16,共7页
以毛豆、花生、绿豆、四季豆套种及覆草为试验栽培模式,探讨不同栽培模式对油茶、土壤微生物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栽培模式对油茶新梢生长、单株产果量及出油率有显著影响,但对鲜出籽率影响不明显;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 以毛豆、花生、绿豆、四季豆套种及覆草为试验栽培模式,探讨不同栽培模式对油茶、土壤微生物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栽培模式对油茶新梢生长、单株产果量及出油率有显著影响,但对鲜出籽率影响不明显;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均存在显著差异,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比非根际土壤高;综合分析得出在油茶林下套种毛豆和绿豆2种模式最好。细菌与真菌、各种土壤酶活性以及出油率均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说明土壤细菌可作用为判断土壤肥力状况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根际 土壤 微生物 酶活性 套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