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人际价值观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儒林 张进辅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3-77,共5页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大学生人际价值观量表,对重庆市、四川南充和成都市923名大学生人际价值观的特征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人际价值观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能够较客观地测量大学生的人际价值观的结构性特点;大学生人际价值观...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大学生人际价值观量表,对重庆市、四川南充和成都市923名大学生人际价值观的特征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人际价值观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能够较客观地测量大学生的人际价值观的结构性特点;大学生人际价值观总体上表现出积极的趋势,但其结构内部的发展不平衡,大学生人际价值观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一定的年级差异和家庭收入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人际价值观 特征
下载PDF
高层次人才价值观调查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谢朝晖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5期100-104,共5页
采用自编问卷调查631名各类人才表明,高层次人才价值取向明显,注重家庭价值实现,人际价值趋向理智;高层次人才比非高层次人才更看重工作的社会取向和人生的集体取向,但不注重家庭价值的手段取向;女性高层次人才比男性高层次人才更重视... 采用自编问卷调查631名各类人才表明,高层次人才价值取向明显,注重家庭价值实现,人际价值趋向理智;高层次人才比非高层次人才更看重工作的社会取向和人生的集体取向,但不注重家庭价值的手段取向;女性高层次人才比男性高层次人才更重视人际价值观;高校教师和公务员比医务人员更重视人际价值的心理取向,企业员工比高校教师更在乎人生价值的合作取向;文化程度对高层次人才工作价值观心理取向因子独立主效应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次人才 工作价值观 家庭价值观 人际价值观 人生价值观
下载PDF
网络环境与青年人际价值观的培养 被引量:6
3
作者 喻俊娇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49-53,共5页
青年正处于人生社会化的关键时期,网络为青年提供了全新的交往方式和平台,网络交往在对青年人际价值观产生积极正面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消极负面影响。立足于网络环境的特点,对网络人际交往进行研究,以期有效指导青年合理运... 青年正处于人生社会化的关键时期,网络为青年提供了全新的交往方式和平台,网络交往在对青年人际价值观产生积极正面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消极负面影响。立足于网络环境的特点,对网络人际交往进行研究,以期有效指导青年合理运用网络,树立科学的人际价值观,建立良好的网络人际关系,促进青年社会化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网络交往 人际价值观
下载PDF
当代青年人际价值观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黄娟 郑涌 李欣华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22,共5页
为了考察当代青年人际价值观的新变化,对高中生、大学生以及在职青年三个阶段的当代青年进行了人际价值观的调查,使用自编问卷,包括六个维度:互信互利取向、自我呈现取向、功利取向、安全感取向、顺从取向以及自主取向。调查结果发现:... 为了考察当代青年人际价值观的新变化,对高中生、大学生以及在职青年三个阶段的当代青年进行了人际价值观的调查,使用自编问卷,包括六个维度:互信互利取向、自我呈现取向、功利取向、安全感取向、顺从取向以及自主取向。调查结果发现:青年人际价值观存在性别差异,女性在自我呈现、功利和自主取向上得分显著低于男性,而在在互信互利和安全感取向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性,在总分上没有显著差异;高中生在安全感取向和顺从取向上得分显著低于其他学历的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际价值观 交往取向 当代中国青年
下载PDF
大学教师人际价值观特点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冯春 张进辅 葛缨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91-95,107,共6页
通过对大学教师、医生、注册会计师、律师、邮政管理人员的比较,探讨大学教师人际价值观的特点。结果显示:大学教师的人际价值观与其它四个行业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性;与医生和邮政管理人员不存在差异性;大学教师在开放性、公开性、互惠、... 通过对大学教师、医生、注册会计师、律师、邮政管理人员的比较,探讨大学教师人际价值观的特点。结果显示:大学教师的人际价值观与其它四个行业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性;与医生和邮政管理人员不存在差异性;大学教师在开放性、公开性、互惠、对个人利益的态度上较高;女性大学教师比男性大学教师利己性强且较冲动;本科学历的大学教师更注重建立良好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教师 人际价值观 职业对象
下载PDF
人际价值观对女大学生宿舍关系满意度影响研究
6
作者 张爱莲 于润萍 解金蓥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6-104,共9页
为研究人际价值观对女大学生宿舍关系满意度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法,以1954名女大学生为对象,了解其宿舍关系满意度状况。结果表明,大多数女大学生对宿舍关系满意度较高,但因年级、专业、生源地不同以及是否独生而在宿舍关系满意度上存... 为研究人际价值观对女大学生宿舍关系满意度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法,以1954名女大学生为对象,了解其宿舍关系满意度状况。结果表明,大多数女大学生对宿舍关系满意度较高,但因年级、专业、生源地不同以及是否独生而在宿舍关系满意度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从人际交往重要性和人际交往原则两个维度,对女大学生人际价值观和宿舍关系满意度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积极的人际价值观与女大学生较高的宿舍关系满意度呈正相关。研究结果对于引导女大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人际价值观,从而妥善处理宿舍关系、营造良好人际环境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际价值观 女大学生 宿舍关系满意度
下载PDF
大学生人际价值观现状调查 被引量:2
7
作者 何林姣 赵建新 +2 位作者 蔡天锁 李青 王兴华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3年第9期1783-1786,共4页
目的:调查大学生人际价值观的基本状况。方法:采用大学生人际价值观问卷对618名1-4年级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首先看重的是心理因素,其次是生理因素,最后是社会因素;男生在生理因素(比如外表、健康等)分值高于女... 目的:调查大学生人际价值观的基本状况。方法:采用大学生人际价值观问卷对618名1-4年级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首先看重的是心理因素,其次是生理因素,最后是社会因素;男生在生理因素(比如外表、健康等)分值高于女生(P<0.01);文科生在能力、经历和帮助上分值高于理科生(P<0.05);不同年级、不同家庭月收入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价值观上也存在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大学生人际价值观受性别、学科、年级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人际价值观 心理因素 生理因素 社会因素
原文传递
网络环境下青少年人际价值观培养的思考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涛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88-91,共4页
网络环境下青少年人际交往具有交往时空的无限性、交往方式的间接性、交往角色的虚拟性、交往关系的平等性、交往内容的开放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在一定范围内影响着青少年人际价值目标、人际价值手段、人际价值评价,带来青少年人际关系... 网络环境下青少年人际交往具有交往时空的无限性、交往方式的间接性、交往角色的虚拟性、交往关系的平等性、交往内容的开放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在一定范围内影响着青少年人际价值目标、人际价值手段、人际价值评价,带来青少年人际关系淡漠、人际信任危机、社会责任感淡化等负面影响。网络环境下培养青少年人际价值观的途径在于优化网络环境,促进青少年网络交往的有序化、正规化;占领网络德育阵地,弘扬人际价值观教育的主旋律;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锻炼青少年现实的人际交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环境 青少年 人际价值观
下载PDF
中华传统文化影响大学生人际价值观的三维考察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爱莲 宫云静 张倩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22年第1期47-52,共6页
问卷调查表明,当前大学生总体上对与人际交往相关的传统文化语句有着较高的知晓度、认同度和践行度。对大多数语句的知晓度高于认同度和践行度,表明大学生在“知行合一”方面有着较大提升空间。不同性别、年级、专业、生源以及独生子女... 问卷调查表明,当前大学生总体上对与人际交往相关的传统文化语句有着较高的知晓度、认同度和践行度。对大多数语句的知晓度高于认同度和践行度,表明大学生在“知行合一”方面有着较大提升空间。不同性别、年级、专业、生源以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知晓度、认同度与践行度上存在程度不同的差异。建议进一步重视和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以更好地发挥中华传统文化在促进大学生人际和谐以及校园和谐、社会和谐方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传统文化 大学生 人际价值观 知晓度 认同度 践行度
下载PDF
网络环境与青年人际价值观的培养 被引量:1
10
作者 喻俊娇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15-17,26,共4页
青年正处于人生社会化的关键时期,网络为青年提供了全新的交往方式和平台,网络交往在对青年人际价值观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面对机遇与挑战,应当从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建立监督管理体系、加强道德教育和锻炼... 青年正处于人生社会化的关键时期,网络为青年提供了全新的交往方式和平台,网络交往在对青年人际价值观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面对机遇与挑战,应当从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建立监督管理体系、加强道德教育和锻炼现实人际交往能力四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培养青年人际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环境 网络交往 青年 人际价值观
下载PDF
新生代农民工人际价值观状况及其差异性研究
11
作者 吴日晖 高敏 +1 位作者 王彬彬 刘伟方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100-105,共6页
本研究基于人际价值观的理论,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考察新生代农民工人际价值观的状况及特点,分析影响新生代农民工人际价值观的因素,探讨了新生代农民工在不同人口学类型的差异性,并提出促进新生代农民工人际价值观的建议。结果表明,新生... 本研究基于人际价值观的理论,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考察新生代农民工人际价值观的状况及特点,分析影响新生代农民工人际价值观的因素,探讨了新生代农民工在不同人口学类型的差异性,并提出促进新生代农民工人际价值观的建议。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人际价值观总体属于偏下水平,在人际交往中最看重与他人互信互利取向;新生代农民工的人际价值观在独立(自主)取向维度存在显著差异,其他四个维度和总分在性别类型上差异均不显著;新生代农民工在人际价值观五个维度和总分的农民类型上差异显著;新生代农民工的人际价值观除了互信互利取向维度以外,其他四个维度和总分在文化程度上差异显著。研究结论表明,新生代农民工人际价值观呈现出多样化、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并存以及动态变化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人际价值观 差异分析
下载PDF
中国与巴西两国大学生人际价值观跨文化比较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荣先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年第1期69-70,共2页
利用《人际价值观测验》对138名中国男大学生和147名巴西男大学生进行跨文化比较,结果发现,中国男大学生在拥护价值和认可价值上持有比巴西男大学生更高的价值观,中国男大学生在遵奉价值和仁慈价值上持有比巴西男大学生更低的价值观。
关键词 价值观 人际价值观测验 跨文化 大学生 中国 巴西
下载PDF
大学生传统人际价值观的探索性与验证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苹平 张进辅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09年第3期62-68,共7页
选取传统谚语、俗语中关于人际关系的语句编制成传统人际价值观问卷,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构建传统人际价值观的维度。并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理论构想的拟合性。探索性因子分析中,一阶因子分析抽取了14个因子,对14个因子进行二阶因子... 选取传统谚语、俗语中关于人际关系的语句编制成传统人际价值观问卷,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构建传统人际价值观的维度。并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理论构想的拟合性。探索性因子分析中,一阶因子分析抽取了14个因子,对14个因子进行二阶因子分析又抽取了人际道德、人际亲疏性、人际防御、人际智慧4个主因子。根据这一结果建构了一个含有人际道德、人际亲疏性、人际防御三个主因子的模型。在验证性因子分析中,对模型进行修正,使之分别含有4个、3个、2个次因子,经检验,模型的拟合比较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人际价值观 探索性因子分析 验证性因子分析
下载PDF
人际交往价值观的年龄差异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萃侠 肖健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1-83,共3页
目的 本研究尝试着用横断法来验证国内众多学者所提出的“改革开放以来 ,人际交往的功利性与工具性在加强”这一观点 ,即考察不同年龄段的被调查者在私利至上与情义至上交往价值观上的差异。方法 为问卷调查法 ,横断法。结果 在私利... 目的 本研究尝试着用横断法来验证国内众多学者所提出的“改革开放以来 ,人际交往的功利性与工具性在加强”这一观点 ,即考察不同年龄段的被调查者在私利至上与情义至上交往价值观上的差异。方法 为问卷调查法 ,横断法。结果 在私利至上交往价值观上 ,年龄与家庭经济因素共同起作用 ;其中 ,中年组自感入不敷出的比例最高 ,也最赞成功利性交往规则。在情义至上交往价值观上 ,年龄越大越赞成。结论 本研究的结果基本上支持了欲验证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际交往 价值观 年龄差异 社会变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