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宜居宜业宜游: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国际视野 被引量:12
1
作者 意娜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4-61,共8页
在近期公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建立"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的总体目标。立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角度,纽约湾区提出十年期"创造纽约"规划以吸引文化创意人才居留居住,进行打... 在近期公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建立"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的总体目标。立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角度,纽约湾区提出十年期"创造纽约"规划以吸引文化创意人才居留居住,进行打造宜居国际化城市的探索;旧金山湾区积极营造城市与创业企业长期共生共荣,不断涌现"百万富翁生吞旧金山"和孵化上市公司,成为宜业国际大湾区;日本东京湾凭借发达的动漫和宗教旅游,成为"好玩的东京城",连续位于全球宜游国际都市的榜首。结合纽约、旧金山和东京等国际湾区的丰富经验,粤港澳大湾区应建立以创新为主要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界定新时代创意和创业的主体、主动划分城市功能区、利用好粤港澳大湾区的强强联合优势来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一流三宜湾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居宜业宜游 粤港澳大湾区 三大湾区 文化创意产业 国际湾区
原文传递
国际湾区区域协调治理机构及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启示 被引量:13
2
作者 符天蓝 《城市观察》 2018年第6期20-27,共8页
本文通过对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等三大国际湾区的区域协调和治理机构进行梳理,为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协调和治理提供经验借鉴。三大国际湾区在发展过程中分别成立非政府、半官方和政府主导的区域协调和治理机构,统筹区域规划和... 本文通过对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等三大国际湾区的区域协调和治理机构进行梳理,为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协调和治理提供经验借鉴。三大国际湾区在发展过程中分别成立非政府、半官方和政府主导的区域协调和治理机构,统筹区域规划和建设等重要事务。然而,与三大国际湾区不同,粤港澳大湾区包含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和三个关税区",因此在借鉴国际湾区经验时,我们应当考虑粤港澳大湾区自身的特殊性,设立符合实际情况的跨界区域治理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湾区 区域协调 区域治理 粤港澳大湾区
下载PDF
国际大湾区比较视角下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结构与优化路径探析 被引量:6
3
作者 甘志鹏 《经济研究导刊》 2021年第6期26-28,共3页
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人口比较密集,其所包含的11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较为成熟的阶段,并且科技也比较发达,不仅有高科技,同时也有传统的工艺制造产业和服务产业等,因此粤港澳大湾区无论是从经济发展水平,还是从经济联系度等各方面... 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人口比较密集,其所包含的11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较为成熟的阶段,并且科技也比较发达,不仅有高科技,同时也有传统的工艺制造产业和服务产业等,因此粤港澳大湾区无论是从经济发展水平,还是从经济联系度等各方面来说,都适合冠以大湾区经济的概念。在分析国际大湾区产业结构现状和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结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结构的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大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 产业结构 优化路径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知名大湾区科技创新能力对比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蔡利超 王鸿飞 何静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2020年第6期95-107,共13页
以科学引文索引网络扩展版数据库(SCI-Expanded)收录的论文数据为依据,采用文献计量法,对比分析2008—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与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世界三大湾区科技论文产出在发文量、高产机构、国际合作、引文影响力、研究热... 以科学引文索引网络扩展版数据库(SCI-Expanded)收录的论文数据为依据,采用文献计量法,对比分析2008—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与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世界三大湾区科技论文产出在发文量、高产机构、国际合作、引文影响力、研究热点等方面数据,研究粤港澳大湾区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优劣势和发展潜力。研究发现,近10年来,粤港澳大湾区SCI发文量增速较快,在材料科学、电机与电子、化学等领域研究较为深入,发展潜力较大。但总体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在10年论文累积量、国际合作论文总量、高产机构数量、高水平论文、期刊影响力等方面,与世界三大湾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最后对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能力提出对策建议:加强基础研究能力、把握“双一流”建设机遇、完善创新合作体制机制、集聚全球创新资源,实现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产出(SCI论文)从数量优势到质量优势的转变,推动湾区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世界三大湾区 科学引文索引 文献计量学 科技创新能力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发展设想 被引量:4
5
作者 蔡春林 陈雨 《城市观察》 2018年第5期31-36,共6页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协同环境治理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问题。美国湾区、东京湾区等是发展较为成功的先进国际湾区,东京湾区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生态环境保护历程长期而艰巨。本文通过对先进经验进行借鉴,对大湾区绿色发展提出一...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协同环境治理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问题。美国湾区、东京湾区等是发展较为成功的先进国际湾区,东京湾区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生态环境保护历程长期而艰巨。本文通过对先进经验进行借鉴,对大湾区绿色发展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绿色发展 国际治理 国际湾区
下载PDF
国际三大湾区环保协同治理机构:典型模式及经验启示 被引量:1
6
作者 植素芬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9,28,共10页
通过比较分析国际三大湾区的环保协同治理机构,可以发现,三大湾区都构建形成了完备的环保协同治理机构,机构内部结构较为合理,环境协调治理效果较好。这提示粤港澳大湾区在协同推进环保工作时,应积极构建跨域性协同治理机构,建立合理的... 通过比较分析国际三大湾区的环保协同治理机构,可以发现,三大湾区都构建形成了完备的环保协同治理机构,机构内部结构较为合理,环境协调治理效果较好。这提示粤港澳大湾区在协同推进环保工作时,应积极构建跨域性协同治理机构,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完善机构的环保职能,加强立法保障机构运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湾区 环境保护 协同治理机构 粤港澳大湾区
下载PDF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dustry in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7
作者 Zhuolun Yang Yuxin Cao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Research》 2021年第1期88-94,共7页
Building the Greater Bay Area city cluster is a crucial n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China.As a vital hub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the Greater Bay Area cannot cultivate into an“international first-class b... Building the Greater Bay Area city cluster is a crucial n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China.As a vital hub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the Greater Bay Area cannot cultivate into an“international first-class bay area and world-class city cluster”withou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rapid economic progress,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cannot be attained without the training of high-end talents through international education.Thus,the development of a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demonstration zone is essential i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Greater Bay Area and making it a highland for education and talent,as well as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social function of education.As the core of the accumula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in Guangdong,Hong Kong,and Macao,the current situation,future opportunities,and development path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the Greater Bay Area while building a world-class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center have become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is stu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dustry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系统的政策体系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李铁成 刘力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9-27,共9页
现有与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相关政策分散在诸多政策文件中,存在部门和地区条块分割、政策指向和政策力度具有区域差异以及便利化不足等问题,难以适应实践的需要。针对制定协调性、针对性和实用性更强以及体系化突出的专项政策的日益迫... 现有与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相关政策分散在诸多政策文件中,存在部门和地区条块分割、政策指向和政策力度具有区域差异以及便利化不足等问题,难以适应实践的需要。针对制定协调性、针对性和实用性更强以及体系化突出的专项政策的日益迫切要求,首先,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等方面,概述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政策的环境变化;其次,梳理总结得出广东省既有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相关政策特点为相关部门和城市高度重视,但政策条款零散分布、体系标准不一,以及联通性有待加强;再次,基于区域协同创新系统构成的理论分析,提出"1+4+2"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政策体系框架,即包含协同创新顶层制度设计系统政策、协同创新中层实施系统政策(包括主体协同创新政策、要素协同创新政策、产业协同创新政策和空间协同创新政策)和协同创新底层支持系统政策(包括协同创新平台政策和协同创新环境政策)的三维结构政策体系,并设计相对应的政策体系和政策措施,包括7个政策子系统、25个政策覆盖范围和91个政策着力点;最后,建议以上述政策体系框架为依据,遵循筛选、整合、打通和补新的原则,着手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实施细则》、出台《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政策汇编》,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同创新 政策体系 创新政策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粤港澳大湾区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人才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9
作者 孙殿超 刘毅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716-1730,共15页
科技创新人才空间分布是科研实力、技术分布、发展潜力的表征。洞悉科技创新人才分布规律,从而科学制定人才战略,为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和人才高地建设提供决策参考。论文通过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十一五”至“十三五”期间科技创... 科技创新人才空间分布是科研实力、技术分布、发展潜力的表征。洞悉科技创新人才分布规律,从而科学制定人才战略,为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和人才高地建设提供决策参考。论文通过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十一五”至“十三五”期间科技创新人才的规模、密度、聚集指数、空间自相关性刻画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如下:①从“十一五”到“十三五”,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人才规模发展迅速,从约43万人增长到114万余人,但空间分布不均衡。②深圳科技创新人才密度居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之首,单位人口人才密度约是最小值的7倍,单位面积人才密度约是最小值的190倍;江门、肇庆等地科技创新人才密度相对较低,低于大湾区平均水平。③深圳、东莞、广州有相对较强的科技创新人才聚集能力,而惠州、江门、肇庆聚集能力相对为弱。“十三五”期间,深圳、东莞、香港(地区)、珠海的聚集能力增强,澳门(地区)、中山、广州、佛山科技创新人才集聚能力有所下降。④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科技创新人才分布特征与空间位置的关联性不强,大湾区人才高地建设各城市未有效联动形成合力。⑤城市生活基础保障的提升、科技创新发展环境氛围的营造和科技投入力度的增大会对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人才工作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从而影响科技创新人才的分布特征。因此,结合国内外先进的理念做法,提出优化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人才分布格局,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人才高地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人才高地 科技创新人才 粤港澳大湾区
原文传递
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四大核心体系建设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王子丹 袁永 +2 位作者 胡海鹏 廖晓东 邱丹逸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0-76,共7页
研究国际创新中心的概念内涵、主要特征、发展和演进,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四大核心组成体系,并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核心体系 粤港澳大湾区
下载PDF
德国科技创新经验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启示 被引量:12
11
作者 林柳琳 吴兆春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8-16,共9页
全球经济受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中国恢复经济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对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际科创中心")的内涵和政府功能的梳理,从科技发展战略、支持尖端技术研究... 全球经济受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中国恢复经济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对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际科创中心")的内涵和政府功能的梳理,从科技发展战略、支持尖端技术研究、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系统、直接推动企业实施创新创造和帮助高科技企业提升国际化管理等5个方面总结德国建设欧洲乃至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一系列政策经验,并阐释其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创中心的启示,即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规划,避免各自为政;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为科技创新中心提供长久动力;以建设国际科技创新大平台为抓手,提升协同创新效率;加大政府对科技金融的扶持,避免过度市场化;以提升实体经济质量为着力点,建设国际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以期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创中心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粤港澳大湾区 创新驱动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的优势、瓶颈与路径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陈恩 刘熙龄 于倩文 《城市观察》 2019年第1期27-39,共13页
粤港澳大湾区的形成,是40年改革开放积累的成果,是中国社会由政策开放走向制度开放的自然选择,也是由外向型经济走向开放型经济的必然路径。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既是粤港澳区域经济社会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国家区域发展战... 粤港澳大湾区的形成,是40年改革开放积累的成果,是中国社会由政策开放走向制度开放的自然选择,也是由外向型经济走向开放型经济的必然路径。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既是粤港澳区域经济社会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点,是国家借助港澳国际窗口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探索,是丰富和发展一国两制实践的重大理论与制度创新。以国际三大湾区为主要参照系,对标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形成的背景与条件,探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优势、瓶颈与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湾区经济 粤港澳大湾区 城市群
下载PDF
基于大科学设施的创新生态系统建设——“雨林模型”与演化交易成本视角 被引量:11
13
作者 黄振羽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9-16,共8页
多种类型大科学设施在特定区域集聚,有助于实现基础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应用、工业企业制造等多领域前沿人才和创新资本要素集聚。具备多样性生物集聚、创新要素快速流动及互利共生等特征的“雨林模型”,常被用于描述极具活力的创新生态... 多种类型大科学设施在特定区域集聚,有助于实现基础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应用、工业企业制造等多领域前沿人才和创新资本要素集聚。具备多样性生物集聚、创新要素快速流动及互利共生等特征的“雨林模型”,常被用于描述极具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和解释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机制。在“雨林模型”和演化交易成本视角下,分析基于大科学设施的创新生态系统历史演进和发展现状,发现创新中国大科学设施投资模式有利于构建大科学设施集群演化为“热带雨林”的组织基础和个体行动选择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科学设施 创新生态系统 雨林模型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下载PDF
大国竞争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青 马晶 《国际经贸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9-102,共14页
提升产业体系的国际竞争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分化动荡,大国竞争成为常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本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对粤港澳大湾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出了新要求。文章首先基于党的二十大... 提升产业体系的国际竞争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分化动荡,大国竞争成为常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本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对粤港澳大湾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出了新要求。文章首先基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重大战略思想,拓展了大国竞争背景下现代化产业体系国际竞争力的内涵,提出了“在安全中追求产业控制和市场占有”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国际竞争观,并从“安全稳定-体系完整-开放协同-引领控制-市场占有”五个维度识别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新特征。其后基于“十四五”时期粤港澳大湾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目标,总结了大湾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突出问题。最后为粤港澳大湾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国竞争 现代化产业体系 国际竞争力 粤港澳大湾区
原文传递
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六大问题及应对举措——基于构建世界级城市群和国际一流湾区视角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永福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24年第3期79-81,93,共4页
在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及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新时代背景下,梳理出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六大问题,重点提炼出继续加强物流基础设施设备网络体系建设、完善配套支撑体系、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加快国际物流发展、进一步开展绿... 在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及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新时代背景下,梳理出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六大问题,重点提炼出继续加强物流基础设施设备网络体系建设、完善配套支撑体系、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加快国际物流发展、进一步开展绿色物流、提升第三方物流服务水平等应对举措,对于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和一流湾区建设等,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物流业 高质量发展 世界级城市群 国际一流湾区
下载PDF
大湾区如何先行先试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被引量:1
16
作者 林创伟 白洁 《开放导报》 2024年第1期67-74,共8页
与WTO相关规则对比分析发现,CPTPP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全球价值链分工、数字贸易、“边境(后)”规则等方面进行拓展和完善,从经济领域和规则领域两个层面对中国产生诸多影响。结合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实际,粤港澳大湾区可在非关税壁... 与WTO相关规则对比分析发现,CPTPP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全球价值链分工、数字贸易、“边境(后)”规则等方面进行拓展和完善,从经济领域和规则领域两个层面对中国产生诸多影响。结合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实际,粤港澳大湾区可在非关税壁垒领域(削减非关税壁垒,对标国际高标准)、服务贸易领域(促进服务贸易高水平自由化)、国有企业和指定垄断领域(营造企业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数字贸易领域(审慎管理数据要素,统筹好开放与安全)、中小企业领域(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先行先试部分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为中国改进经贸规则,提出国际经贸规则的“中国模板”提供智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粤港澳大湾区 CPTPP
下载PDF
新时代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对比与展望——北京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会2023年学术年会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发展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洋 伊彤 《科技智囊》 2024年第4期16-21,共6页
[研究目的]统筹推进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三大科技中心建设,是立足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内在需求,实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研究方法]在北京召开的“北京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会2023年学术年会”上,与会专家围绕北京... [研究目的]统筹推进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三大科技中心建设,是立足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内在需求,实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研究方法]在北京召开的“北京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会2023年学术年会”上,与会专家围绕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效、发展重点及政策措施等进行交流研讨。通过对专家观点的梳理,对比了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基础和实践特征。[研究结论]在此基础上,立足新时代世界科技强国建设形势,提出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未来发展的愿景和建设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北京 上海 粤港澳大湾区 会议综述
下载PDF
三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经验及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启示 被引量:3
18
作者 岳鹄 周子灼 谭月彤 《特区经济》 2022年第8期25-28,共4页
以粤港澳大湾区为落脚点大力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十四五”时期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打造科技强国的重要抓手。本文首先系统梳理了三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脉络,接着从科技、教育、产业、金融等方面深入剖析了其建设经验... 以粤港澳大湾区为落脚点大力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十四五”时期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打造科技强国的重要抓手。本文首先系统梳理了三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脉络,接着从科技、教育、产业、金融等方面深入剖析了其建设经验,最后联系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后得出相应的对策启示,以期为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决策参考和经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大湾区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粤港澳大湾区 经验借鉴
下载PDF
对外开放对粤港澳大湾区旅游业生态效率影响的空间效应
19
作者 毕斗斗 张宇嘉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32-240,共9页
高水平开放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有助于推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文章基于“污染光环”假说与相关理论,选取2005—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面板数据,运用基准回归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对外开放对旅游业生态效率的影响... 高水平开放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有助于推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文章基于“污染光环”假说与相关理论,选取2005—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面板数据,运用基准回归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对外开放对旅游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①研究期间粤港澳大湾区对外开放水平相对稳定,旅游业生态效率显著提高。在空间分布上,对外开放水平呈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特征,旅游业生态效率表现出“中间低、两侧高”的分布态势。②对外开放对粤港澳大湾区旅游业生态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外开放水平提升有助于提升旅游业生态效率。③对外开放水平提高对粤港澳大湾区旅游业生态效率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开放 旅游业生态效率 绿色转型 空间效应 国际合作 粤港澳大湾区
原文传递
新发展格局下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双循环”生态系统建设路径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寒旭 刘洋 +1 位作者 罗梦思 盘思桃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69-77,共9页
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速构建的背景下,科技创新本身也要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即以科技创新国内循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以科技创新国际循环构建高水平开放创新格局。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链条完... 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速构建的背景下,科技创新本身也要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即以科技创新国内循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以科技创新国际循环构建高水平开放创新格局。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链条完善、产业链互补性强、创新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开放创新优势显著,但仍然面临基础研究能力有待提升、内外创新资源循环不畅、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业发展未实现有效协同等问题,因此,提出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双循环”生态系统。基于创新资源流动和配置视角,该系统包括创新主体与创新组织、创新资源与创新环境、创新集群与产业集群,其中科技创新资源为基础和前提,创新链为核心。以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为轴的国内循环系统建设要着力提升源头创新能力,加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科技产业协同发展,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以“一带一路”为核心的国际循环系统建设要发挥港澳的国际化优势,推动国际合作向创新链源头延伸。同时,要通过完善创新资源自由流动机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机制、人才流动机制等,推动完善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发展的动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国内国际双循环 创新生态系统 资源流动 资源配置 科技自立自强 开放创新 粤港澳大湾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