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镁铝轻质复合板多层挤压复合工艺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雷 吴小俊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3-78,共6页
采用挤压工艺对AZ31镁合金板和6061铝合金板进行多层挤压复合,结合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金相显微镜、EBSD以及万能拉伸试验机等分析手段,研究了不同坯料层数对AZ31/6061复合板的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板镁合金... 采用挤压工艺对AZ31镁合金板和6061铝合金板进行多层挤压复合,结合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金相显微镜、EBSD以及万能拉伸试验机等分析手段,研究了不同坯料层数对AZ31/6061复合板的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板镁合金侧中存在大量的细小再结晶晶粒和少量变形组织,复合板铝合金侧的晶粒呈现典型的带状结构,且周围有大量细小再结晶晶粒生成;此外,复合板中Mg/Al界面具有良好的冶金结合,且有不同厚度的界面反应层生成,其中P1板的界面反应层以Mg_2Al_3为主,P2板靠近镁合金侧有Mg_(17)Al_(12)生成,靠近铝合金层有Mg_2Al_3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复合工艺 镁合金 铝合金 镁/铝多层复合板 再结晶晶粒 界面反应层
原文传递
活性元素Ti在CBN与钎料结合界面的特征 被引量:9
2
作者 丁文锋 徐九华 +3 位作者 沈敏 傅玉灿 肖冰 苏宏华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215-1218,共4页
通过扫描电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Ag-Cu-Ti钎料中的活性元素Ti在钎料与立方氮化硼(CBN)磨粒高温钎焊结合界面的扩散现象,并运用动力学分析对界面反应层的生长过程及反应激活能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钎焊过程中,钎料中的活性元... 通过扫描电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Ag-Cu-Ti钎料中的活性元素Ti在钎料与立方氮化硼(CBN)磨粒高温钎焊结合界面的扩散现象,并运用动力学分析对界面反应层的生长过程及反应激活能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钎焊过程中,钎料中的活性元素Ti明显向磨粒侧扩散偏聚并发生化学反应,实现了磨粒与基体材料的牢固结合;钎焊CBN磨粒表面生成的TiB2和TiN化合物形貌接近平衡状态下生长的理想形貌;界面反应层在钎焊温度1153K~1193K,保温时间5min~20min之间依据抛物线生长法则所得扩散激活能值表明其生长过程主要受新生TiN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元素 钎焊 立方氮化硼 界面反应层
下载PDF
AuSn钎料及AuSn/Ni焊点的组织性能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韦小凤 王檬 +2 位作者 王日初 彭超群 冯艳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39-643,共5页
分别采用叠轧-合金化法和回流焊技术制备AuSn箔材钎料和AuSn/Ni焊点,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电子万能试验机研究钎焊时间对AuSn/Ni界面组织及焊点剪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叠轧-合金化法制备的AuSn钎料的熔点和化学成分都接近Au-20Sn... 分别采用叠轧-合金化法和回流焊技术制备AuSn箔材钎料和AuSn/Ni焊点,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电子万能试验机研究钎焊时间对AuSn/Ni界面组织及焊点剪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叠轧-合金化法制备的AuSn钎料的熔点和化学成分都接近Au-20Sn共晶钎料。Ni/AuSn/Ni焊点在330℃钎焊30s时形成良好的层状ζ-(Au,Ni)5Sn+δ-(Au,Ni)Sn共晶组织;钎焊60s时,AuSn/Ni界面产生薄而平直的(Ni,Au)3Sn2金属间化合物(IMC)层和针状(Ni,Au)3Sn2化合物;随着钎焊时间继续延长,(Ni,Au)3Sn2IMC层厚度明显增加,针状(Ni,Au)3Sn2化合物异常长大。同时,随着钎焊时间延长Ni/AuSn/Ni钎焊接头的剪切强度先增加后减小,钎焊90s时的剪切强度达到最高12.49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Sn钎料 AuSn Ni焊点 界面反应 金属间化合物(IMC) 剪切强度
原文传递
Interfacial phenomena in electric field-assisted anodic bonding of Kovar/Al film-glass 被引量:1
4
作者 陈铮 顾晓波 董师润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CSCD 2001年第5期659-663,共5页
Anodic bonding of glass to Kovar alloy coated with Al film (Glass Al film/Kovar) was performed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513 ~ 713?K under the static electric voltage of 500?V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facia... Anodic bonding of glass to Kovar alloy coated with Al film (Glass Al film/Kovar) was performed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513 ~ 713?K under the static electric voltage of 500?V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facial phenomena of Al glass joint.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Na and K ions within the glass are displaced by the applied field from the anode side surface of the glass to form depletion layers of them. The K ion depletion layer is narrow and followed by a K pile up layer, and both the two layers are formed within the Na depletion layer. The width of the Na and K depletion layers is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bonding temperature and time. The activation energies for the growth of both depletion layers were close to that for Na diffusion in the glass. TEM observations reveal that Al film coated at the surface of Kovar alloy is oxidized to amorphous Al 2O 3 containing a few of Fe, Ni and Co by oxygen ions from the glass drifted by high electric field during bonding. The amount of Fe ions diffusing into the glass adjacent to the anode is significantly low due to the presence of Al film between Kovar alloy and the glass. As a result, the amorphous reaction layer of Fe Si O in the glass near the interface is avoided which is formed in Kovar glass joi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odic bonding aluminum anode GLASS ions drift depletion layer interfacial reaction
下载PDF
预镀层不锈钢/铝异种金属高频感应钎焊接头界面及力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吕世雄 杨旭东 +4 位作者 万龙 黄永宪 龙彩云 梁新宇 冯吉才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26,32,共6页
文中通过热浸镀一层纯铝到不锈钢表面,再对0Cr18Ni9不锈钢和LF21铝合金采用高频感应钎焊.当热浸镀时间从10 s增加到50 s时,镀层厚度从7μm增加到20μm,反应层由Fe Al3向Fe2Al5发生转变.在热浸镀温度为750℃,浸镀时间为10 s时,镀层成型最... 文中通过热浸镀一层纯铝到不锈钢表面,再对0Cr18Ni9不锈钢和LF21铝合金采用高频感应钎焊.当热浸镀时间从10 s增加到50 s时,镀层厚度从7μm增加到20μm,反应层由Fe Al3向Fe2Al5发生转变.在热浸镀温度为750℃,浸镀时间为10 s时,镀层成型最好,高频感应电流为270 A,加热时间30 s时,抗拉强度达到167.12MPa,比不浸镀的接头强度高63.8%.主要是因为镀层限制钢中的Fe原子和Al-Si钎料中的Al,Si原子的相互扩散,在热浸镀不锈钢与铝合金反应中使Fe_2Al_5转化为Fe(Al,Si)_2固溶体而未形成5-Al_8Fe_2Si化合物,降低了界面上硬脆化合物的含量,力学性能随之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钢异种金属 高频感应钎焊 界面反应层 抗拉强度
下载PDF
Ti/Al异种合金电弧熔钎焊接头界面断裂行为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吕世雄 崔庆龙 +1 位作者 黄永宪 敬小军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3-36,114-115,共4页
采用TIG电弧的方法实现了钛合金与铝合金熔钎焊连接,分析了不同焊丝形成的熔钎焊接头的界面组织和断裂特征.结果表明,纯铝接头界面为单一的TiAl3相,裂纹主要沿着TiAl3反应层与焊缝之间的界面扩展.拉伸时首先从坡口拐角启裂,当裂纹扩展... 采用TIG电弧的方法实现了钛合金与铝合金熔钎焊连接,分析了不同焊丝形成的熔钎焊接头的界面组织和断裂特征.结果表明,纯铝接头界面为单一的TiAl3相,裂纹主要沿着TiAl3反应层与焊缝之间的界面扩展.拉伸时首先从坡口拐角启裂,当裂纹扩展至接头反面时,断裂扩展形式转变为从焊缝金属撕裂,接头抗拉强度为139MPa.添加Al-Cu-La焊丝的接头界面结构为TiAl3+Ti2Al20La双化合物层,拉伸时沿TiAl3反应层与钛合金界面开裂,以界面内的微裂纹为裂纹源并向反应层内扩展,属于准解理断裂,接头抗拉强度达270 MPa.稀土La元素作用下形成的双化合物层是提高接头强度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异种合金 电弧熔钎焊 界面反应层 断裂行为
下载PDF
Interfacial reactions of chalcopyrite in ammonia–ammonium chloride solution 被引量:4
7
作者 Xiao-ming HUA Yong-fei ZHENG +5 位作者 Qian XU Xiong-gang LU Hong-wei CHENG Xing-li ZOU Qiu-shi SONG Zhi-qiang NING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3期556-566,共11页
The interfacial reactions of chalcopyrite in ammonia–ammonium chloride solution were investigated.The chalcopyrite surface was examin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techniq... The interfacial reactions of chalcopyrite in ammonia–ammonium chloride solution were investigated.The chalcopyrite surface was examin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techniques.It was found that interfacial passivation layers of chalcopyrite were formed from an iron oxide layer on top of a copper sulfide layer overlaying the bulk chalcopyrite,whereas CuFe1-xS2 or copper sulfides were formed via the preferential dissolution of Fe.The copper sulfide layer formed a new passivation layer,whereas the iron oxide layer peeled off spontaneously and partially from the chalcopyrite surface.The state of the copper sulfide layer was discussed after being deduced from the appearance of S2-,S22-,Sn2-,S0 and SO42-.A mechanism for the oxidation and passivation of chalcopyrite under different pH values and redox potentials was proposed.Accordingly,a model of the interfacial reaction on the chalcopyrite surface was constructed using a three-step reaction pathway,which demonstrated the form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passivation layers under the present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LCOPYRITE interfacial reaction AMMONIA passivation layer oxidation mechanisms
下载PDF
激光拉曼测量SiC(f)/Ti-22Al-26Nb复合材料界面残余应力 被引量:4
8
作者 肖鹏 王玉敏 +2 位作者 雷家峰 石南林 杨锐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40-1543,共4页
利用激光拉曼方法直接测量SiC(f)/Ti-22Al-26Nb复合材料中SiC纤维表面C涂层的拉曼吸收光谱,由此计算出复合材料的残余应力,并对复合材料的残余应力进行有限元模拟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界面反应层起到降低残余应力的作用,反应层... 利用激光拉曼方法直接测量SiC(f)/Ti-22Al-26Nb复合材料中SiC纤维表面C涂层的拉曼吸收光谱,由此计算出复合材料的残余应力,并对复合材料的残余应力进行有限元模拟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界面反应层起到降低残余应力的作用,反应层越厚残余应力降低值越大,试验结果与模拟计算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 碳吸收峰 界面反应层 热残余应力 有限元分析
原文传递
CVD金刚石膜的钎焊界面反应层及微结构 被引量:1
9
作者 孙凤莲 赵密 +1 位作者 李丹 谷丰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0-72,共3页
借助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分析了金刚石与Ag-Cu-Ti活性钎料界面反应层的微观组织结构、界面新生化合物的形成机理以及焊接工艺条件对界面结构的影响,建立了钎焊接头界面结构物理模型。结果表明,在一定的钎焊工艺条件下,金刚石/钎料界面... 借助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分析了金刚石与Ag-Cu-Ti活性钎料界面反应层的微观组织结构、界面新生化合物的形成机理以及焊接工艺条件对界面结构的影响,建立了钎焊接头界面结构物理模型。结果表明,在一定的钎焊工艺条件下,金刚石/钎料界面存在灰色的新生化合物TiC,与TiC相邻的是蜂窝状的TiCu相;接头断裂不仅仅发生在TiC相中,有时断裂也发生在TiCu层。钎焊加热温度、保温时间、钎料层的含Ti量对CVD金刚石厚膜与硬质合金的接头结构模型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 Ag-Cu-Ti活性钎料 钎焊 界面反应层
下载PDF
Si_3N_4陶瓷/Nb/Cu/Ni/Inconel600界面反应层形成机制研究
10
作者 杨敏 邹增大 +2 位作者 王新洪 曲仕尧 王育福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00-403,407,共5页
观察分析了S i3N4陶瓷/Nb/Cu/N i/Inconel600界面处反应层的形貌、元素分布、反应层中的相结构、界面反应以及反应层的生长规律,研究了S i3N4陶瓷/Nb/Cu/N i/Inconel600界面处反应层的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连接过程中,Cu层首先熔化... 观察分析了S i3N4陶瓷/Nb/Cu/N i/Inconel600界面处反应层的形貌、元素分布、反应层中的相结构、界面反应以及反应层的生长规律,研究了S i3N4陶瓷/Nb/Cu/N i/Inconel600界面处反应层的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连接过程中,Cu层首先熔化,Nb、N i向液态Cu中扩散溶解形成Cu-Nb-N i合金,液态合金中的Nb和N i向S i3N4表面扩散聚集并与S i3N4反应形成反应层;S i3N4侧的反应层主要物相是NbN和Nb、N i的硅化物,N i基合金侧反应相主要是NbN i3和Cu-N i合金;在连接温度为1403 K的条件下,随着连接时间的增加,界面反应层厚度先快速增加,再缓慢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3N4陶瓷 Inconel600 Nb/Cu/Ni 界面反应 反应层
下载PDF
镀Cu层调控AZ31B/TC4激光熔钎焊接特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逸铭 张凯平 +1 位作者 檀财旺 赵洪运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7-51,163,共6页
采用钛表面电镀铜作为中间层,开展镁(AZ31B)/钛(TC4)对接激光填丝熔钎焊,对镁/钛非互溶不反应焊接体系进行调控.主要研究了激光功率对镁/钛接头焊接质量的影响规律,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工艺参数条件下镁/钛界面组织及接头力学性能.结果表明... 采用钛表面电镀铜作为中间层,开展镁(AZ31B)/钛(TC4)对接激光填丝熔钎焊,对镁/钛非互溶不反应焊接体系进行调控.主要研究了激光功率对镁/钛接头焊接质量的影响规律,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工艺参数条件下镁/钛界面组织及接头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铜镀层提高了熔融焊丝在母材表面的润湿铺展并卷入到焊缝组织中,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加,镁/钛界面形成Ti3Al反应层的能力提高,界面结合强度随之提高.在较高激光功率1 700 W时,接头拉伸载荷最高达到3 085 N,为镁母材的76.2%,而接头在较高激光功率下的断裂模式也由完全界面断裂转变为部分界面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钛焊接 铜镀层 激光熔钎焊 界面反应层
下载PDF
利用金属间化合物增强陶瓷钎焊接头——接头组织与界面反应
12
作者 张德库 邹贵生 +1 位作者 吴爱萍 刘根茂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5-18,共4页
为了提高Si3N4陶瓷连接接头高温性能及减小接头因热膨胀系数不匹配而产生的应力,采用Ag Cu Ti钎料和NiTi复合中间层进行半固态连接。接头组织观察表明,钎缝主要由NiTi(Cu)金属间化合物和Ag Cu基体组成。研究表明,Ni与Ti的加入量对于钎... 为了提高Si3N4陶瓷连接接头高温性能及减小接头因热膨胀系数不匹配而产生的应力,采用Ag Cu Ti钎料和NiTi复合中间层进行半固态连接。接头组织观察表明,钎缝主要由NiTi(Cu)金属间化合物和Ag Cu基体组成。研究表明,Ni与Ti的加入量对于钎缝中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态及钎缝与母材界面反应层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3N4 原位 金属间化合物 钎焊 界面反应层
下载PDF
Growth kinetics of interfacial reaction layer products between cubic boron nitride and Cu-Sn-Ti active filler metal 被引量:1
13
作者 Yonggang Fan Cong Wang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33期69-74,共6页
In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the growth kinetics of interfacial reaction layer products between cubic boron nitride(CBN) and Cu-Sn-Ti filler metal has been thoroughly investigated.Detailed morphological and compositio... In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the growth kinetics of interfacial reaction layer products between cubic boron nitride(CBN) and Cu-Sn-Ti filler metal has been thoroughly investigated.Detailed morphological and compositional features of respective compounds have been demonstrated for a wide brazing temperature ranging from 1153 K to 1223 K.It is found that within 30 minutes brazing holding time,the reaction layer growth is largely determined by the population of Ti N via effective Ti diffusion with an activation energy of 223.51 k J/mol,leading to parabolic growth patterns.It is further revealed that TiN grows both in axial and length dimensions,which eventually extends to the forefront and covers the reaction lay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bic boron nitride Cu-Sn-Ti interfacial reaction layer Activation energy
原文传递
Sn3.8Ag0.7Cu焊料与Fe-Ni镀层的液固界面反应
14
作者 刘葳 金鹏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3-55,共3页
在流动的还原性气氛中,研究了共晶Sn3.8Ag0.7Cu焊料与不同Fe含量的Fe-Ni合金层的液固界面反应行为。结果表明:低Fe含量的Fe-83Ni镀层与共晶Sn3.8Ag0.7Cu焊料具有较快的液固界面反应速率,高Fe含量的Fe-53Ni镀层与共晶Sn3.8Ag0.7Cu焊料具... 在流动的还原性气氛中,研究了共晶Sn3.8Ag0.7Cu焊料与不同Fe含量的Fe-Ni合金层的液固界面反应行为。结果表明:低Fe含量的Fe-83Ni镀层与共晶Sn3.8Ag0.7Cu焊料具有较快的液固界面反应速率,高Fe含量的Fe-53Ni镀层与共晶Sn3.8Ag0.7Cu焊料具有较慢的液固界面反应速率,在界面处可以观察到致密的FeSn2白色化合物层。而Fe-74Ni镀层与共晶Sn3.8Ag0.7Cu焊料的液固界面反应速率介于二者之间。当共晶Sn3.8Ag0.7Cu焊料与Fe-Ni镀层反应时,界面处生成的致密的FeSn2白色化合物,可以有效地阻止Fe-Ni镀层的快速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3 8Ag0 7Cu Fe Ni镀层 界面反应 微观组织 UBM合金层 金属间化合物
原文传递
W/SiC界面反应层对SiC纤维拉伸断裂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沈文涛 杨延清 +1 位作者 张荣军 刘翠霞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91-494,共4页
采用直流电热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制备出高强度SiC纤维(W芯),采用拉伸试验、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等对SiC纤维的强度、相组成、断口特征及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VD-SiC纤维主要由β-SiC组成;制备过程... 采用直流电热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制备出高强度SiC纤维(W芯),采用拉伸试验、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等对SiC纤维的强度、相组成、断口特征及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VD-SiC纤维主要由β-SiC组成;制备过程中W芯同SiC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厚度约300nm的界面反应层,且反应层处存在着较大的残余拉应力;高强度SiC纤维裂纹产生于W/SiC界面反应层处,而低强度SiC纤维的裂纹源多处于W芯内部或纤维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纤维 W/SiC界面反应层 裂纹源
原文传递
新型TiAl基复合材料界面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冠军 张太贤 +3 位作者 蔡学章 邓炬 何贵玉 乔生儒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1993年第6期27-31,共5页
采用模拟试样研究了Ti/TiAl、Nb/TiAl和NbTi/TiAl 3种复合材料的界面特性。结果表明,爆炸试样的界面反应层厚度远小于热等静压试样的界面反应层厚度。在同一条件下热等静压成型的这3种复合材料,其界面差异明显:Ti/TiAl和NbTi/TiAl试样... 采用模拟试样研究了Ti/TiAl、Nb/TiAl和NbTi/TiAl 3种复合材料的界面特性。结果表明,爆炸试样的界面反应层厚度远小于热等静压试样的界面反应层厚度。在同一条件下热等静压成型的这3种复合材料,其界面差异明显:Ti/TiAl和NbTi/TiAl试样的界面反应层较厚,界面结合强度较高;Nb/TiAl试样的界面反应层较薄,界面结合强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 复合材料 界面 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