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定应变贮存条件下HTPB推进剂填料/黏合剂界面性能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兴高 张炜 +1 位作者 芦伟 王春华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84-489,共6页
为研究定应变贮存条件下HTPB推进剂的主要失效原因,基于单轴拉伸实验,得到HTPB推进剂的宏观力学性能。基于扫描电镜观察和测试探测液在填料AP,黏合剂基体上的接触角方法,表征了微观界面性能。实验结果显示,随老化时间的延长,最大延伸率... 为研究定应变贮存条件下HTPB推进剂的主要失效原因,基于单轴拉伸实验,得到HTPB推进剂的宏观力学性能。基于扫描电镜观察和测试探测液在填料AP,黏合剂基体上的接触角方法,表征了微观界面性能。实验结果显示,随老化时间的延长,最大延伸率显著降低,填料与黏合剂基体黏结变差,黏附功Wa减小,界面张力γsl增大。HTPB推进剂填料与黏合剂基体的界面黏结情况可由填料与黏合剂基体的黏附功、界面张力来表征。定应变作用下推进剂老化后黏附功的值远低于无应变热老化的值,界面张力的值远高于无应变热老化的值,定应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推进剂填料/基体界面的黏结。宏观-微观性能的相关性研究表明,最大延伸率和黏附功存在线性相关关系,最大延伸率的降低主要由界面黏结的劣化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进剂 老化性能 定应变 界面黏结 黏附功
下载PDF
沥青胶浆-集料界面水损机制及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梅迎军 吴金航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6-53,共8页
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能力对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作者对沥青胶浆-集料界面体系特征、水温荷耦合作用下沥青胶浆微观结构特征、物理力学性能演变及沥青膜剥落规律、界面损伤的宏微观与定量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等方面进行了... 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能力对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作者对沥青胶浆-集料界面体系特征、水温荷耦合作用下沥青胶浆微观结构特征、物理力学性能演变及沥青膜剥落规律、界面损伤的宏微观与定量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总结。针对目前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了该领域研究的热点与动态,提出了沥青胶浆-集料界面水损的4个研究方向:1)水作用下沥青与集料界面粘结力损失研究;2)水分在沥青胶浆和沥青混凝土中的渗透特性;3)水作用下沥青-集料界面体系损伤的细观测试与分析;4)水作用下沥青-集料界面粘结失效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胶浆 界面损伤 渗透特性 水损机制 评价指标 粘附模型
原文传递
GO-TiO_(2)对磷酸盐粘结涂层耐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卞达 倪自丰 +2 位作者 钱善华 王永光 赵永武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6-61,共6页
目的提高磷酸盐粘结涂层的耐磨损性能。方法以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纽带,制备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复合材料(GO-TiO_(2)),并作为增强相加入涂层中。通过SEM和FTIR,对GO-TiO_(2)的微观结构和官能团进行表征,采用维氏硬度计对涂层显微... 目的提高磷酸盐粘结涂层的耐磨损性能。方法以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纽带,制备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复合材料(GO-TiO_(2)),并作为增强相加入涂层中。通过SEM和FTIR,对GO-TiO_(2)的微观结构和官能团进行表征,采用维氏硬度计对涂层显微硬度进行测量,利用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涂层的摩擦学行为,采用白光干涉仪和SEM对涂层磨痕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结果二氧化钛和氧化石墨烯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起,且由于二氧化钛的存在,氧化石墨烯表面变得粗糙,从而加强机械啮合作用,提高了涂层其他组分与氧化石墨烯的界面结合力。随着GO-TiO_(2)的加入,涂层的显微硬度增加。未添加GO-TiO_(2)涂层的显微硬度为207.4HV0.3,添加1.0%(质量分数)GO-TiO_(2)时,涂层的显微硬度增加至260.4 HV0.3。涂层的摩擦因数随着GO-TiO_(2)的加入稍微降低,而涂层的耐磨损性能显著增加。未添加GO-TiO_(2)涂层的摩擦因数为0.51左右,磨损率为2.17´10–4 mm^(3)/(N·m),当添加1.0%GO-TiO_(2)时,涂层摩擦因数和磨损率分别降低至0.45和0.51´10–4 mm^(3)/(N·m)。结论涂层磨损主要是由脆性剥落引起的,而且GO-TiO_(2)的添加并未改变涂层磨损机制。GO-TiO_(2)通过抑制裂纹的拓展,提高了涂层的耐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粘结涂层 磨损 裂纹 界面结合
下载PDF
捕泡法进行气体润湿性定量评价及界面能计算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民 蒋官澄 +3 位作者 邢晓璇 李志勇 罗少杰 谢水祥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4-88,共5页
理论和实验表明气体润湿程度对凝析气藏气井产能有较大影响,但目前气体润湿性主要通过室内实验进行定性评价,缺少气体润湿性定量评价方法。为此,提出了采用捕泡法进行气体润湿性定量评价及固体表面能和固·液界面能的计算,并进... 理论和实验表明气体润湿程度对凝析气藏气井产能有较大影响,但目前气体润湿性主要通过室内实验进行定性评价,缺少气体润湿性定量评价方法。为此,提出了采用捕泡法进行气体润湿性定量评价及固体表面能和固·液界面能的计算,并进行室内实验证实其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捕泡法实现了“固-液-气”体系中气体润湿性评价的可视化与定量化。此外,气体润湿性与黏附张力的关系为实现气体润湿从而提高凝析气藏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泡法 气体润湿性 定量评价 界面能 黏附张力
下载PDF
Fully umbilical cord-derived adhesive materials enable to recruit and segregate immune cells for the reversal of acute liver failure
5
作者 Xiao Yi Feng Chen +9 位作者 Kunjie Gao Huayan Li Yuan Xie Shao Li Jiajun Zhang Qing Peng Weijie Zhou Shutao Wang Jun-Bing Fan Yi Gao 《Engineered Regeneration》 EI 2024年第1期70-79,共10页
Inflammatory cytokine storms can trigger disease exacerbation and even death and have reached a consensus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acute organ failure.However,the existing strategies remain a great challenge to ef... Inflammatory cytokine storms can trigger disease exacerbation and even death and have reached a consensus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acute organ failure.However,the existing strategies remain a great challenge to efficiently suppress inflammatory cytokine storms for promoting organ repair and regeneration.Herein,fully human umbilical cord(UC)-derived adhesive materials(UCAM)that integrate decellularized extracellular matrix(ECM)nanofiber hydrogel and homologous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are demonstrated to greatly suppress inflammatory cytokine storms,demonstrating high efficacy in treating acute liver failure(ALF)in rats with 90%hepatectomy.The UC-derived adhesive materials have the capacity to secrete a significant quantity of cytokines by MSCs to recruit activated immune cells to migrate into their ECM nanofiber networks,segregating them away from the infection area and thereby greatly suppressing the inflammatory cytokine storms.As expected,the UC-derived adhesive materials can significantly promote hepatocyte proliferation to achieve functional recovery and regeneration of the liver,significantly improving the survival rate in rats.Our fully human UC-derived adhesive materials provide a new avenue in suppressing inflammatory cytokine storms for promoting organ regeneration that would be really utility in clinical organ transplantation-related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facial adhesive materials Extracellular matrix nanofibers HYDROGEL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cute liver failure
原文传递
应用新型界面剂的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孙明权 马峰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43-45,共3页
为了研究新老混凝土粘结层之间的新型界面剂,综合改善界面剂的性能,保证其具有良好的耐抗性能,特别是抗碳化性能,通过掺加不同种类的外加剂和超细粉料,并对不同配合比的界面剂进行了抗碳化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掺加减水剂、减缩剂和粉煤... 为了研究新老混凝土粘结层之间的新型界面剂,综合改善界面剂的性能,保证其具有良好的耐抗性能,特别是抗碳化性能,通过掺加不同种类的外加剂和超细粉料,并对不同配合比的界面剂进行了抗碳化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掺加减水剂、减缩剂和粉煤灰的新型界面剂具有很好的抗碳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剂 新老混凝土 抗碳化性能 外加剂 超细粉料
下载PDF
Stick-and-play system based on interfacial adhesion control enhanced by micro/nanostructures 被引量:3
7
作者 Jung II Yoo Seung Hyun Kim Heung Cho Ko 《Nano Research》 SCIE EI CSCD 2021年第9期3143-3158,共16页
The evolution of membrane-type electronics has facilitated the development of stick-and-play systems,which confer diverse electrical functions to various planar or arbitrary curvilinear surfaces.The stick-and-play con... The evolution of membrane-type electronics has facilitated the development of stick-and-play systems,which confer diverse electrical functions to various planar or arbitrary curvilinear surfaces.The stick-and-play concept is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in electronic devices in a printable format and their subsequent transfer to target surfaces.The development of this technology requires control of the interfacial adhesion of the electronic prints for retrieval from a carrier and transfer to the target surface.First,we discuss the transfer printing for membrane-type electronics,starting from an overview of materials available for flexible substrates,transfer printing of electronic prints for retrieval,and assembly for further integration.Second,we explain the stick-and-play concept based on fabricated membrane-type electronics;"stick" and “play"refer to the transfer of electronic devices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ir electronic functions,respectively.In particular,we broadly survey various methods based on micro/nanostructures,including gecko-inspired,interlocking,cephalopod-sucker-inspired,and cilia structures,which can be employed to stick-and-play systems for enhancing interfacial adhesion with complex target surfaces under dynamic and wet conditions.Finally,we highlight the stick-and-play system application of micro/nanostructures for skin-attachable biomedical electronics,e-textiles,an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electron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fer printing interfacial adhesion flexible electronics stick-and-play system bioinspired adhesive
原文传递
路桥铺装用弹性环氧材料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朱本玮 《粘接》 CAS 2014年第8期78-80,共3页
通过对环氧材料粘接失效的界面应力分析,介绍了环氧铺装材料抗开裂能力的评价方法以及弹性环氧铺装材料的技术要求,最后简述了几种常用的弹性环氧路面铺装材料。
关键词 铺装材料 界面应力 环氧粘接剂
下载PDF
端部锚固预应力CFRP板加固RC梁界面剥离规律试验研究
9
作者 张晓彬 《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 2023年第3期22-27,共6页
为了明确CFRP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黏结界面黏结性能。采用自主研发锚具对不同预应力水平加固钢筋混凝土梁进行加固工艺及静载、疲劳试验研究,记录不同预应力水平、完好及损伤构件的加固工艺及试验过程中胶层的剥离情况。结果表明,该加固... 为了明确CFRP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黏结界面黏结性能。采用自主研发锚具对不同预应力水平加固钢筋混凝土梁进行加固工艺及静载、疲劳试验研究,记录不同预应力水平、完好及损伤构件的加固工艺及试验过程中胶层的剥离情况。结果表明,该加固工艺简单快捷,工程应用性较强;该套锚具夹持CFRP板安全可靠;试件宣告破坏前,端部锚固预应力CFRP板加固试件静载、疲劳试验中胶层未出现大范围剥离现象;随着预应力水平的提高胶层开裂荷载显著提高,显著抑制得了胶层的剥离现象;完好试件及损伤试件加固后胶层的抗疲劳性能基本一致;相同预应力水平下和同等荷载水平下,对比静载试验和200万次疲劳荷载作用后的静载试验,胶层开裂剥离现象无显著差异,说明胶层具有较高的抗疲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RP板 端部锚固 界面黏结 高预应力 胶层剥离
下载PDF
偏心荷载作用下单搭接胶接接头的应力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春良 王方彦 +1 位作者 张立辉 王静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74-1880,共7页
基于弹性力学理论建立了偏心荷载作用下板材类单搭接胶接接头界面粘结应力的计算模型,研究了偏心荷载作用下界面粘结剪应力随各粘结参数的变化规律,给出了单搭接胶接接头的定量设计公式,指出了各参数对界面粘结剪应力的影响程度。结果表... 基于弹性力学理论建立了偏心荷载作用下板材类单搭接胶接接头界面粘结应力的计算模型,研究了偏心荷载作用下界面粘结剪应力随各粘结参数的变化规律,给出了单搭接胶接接头的定量设计公式,指出了各参数对界面粘结剪应力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偏心荷载作用时,界面粘结剪应力最大峰值位于粘结角处,该处最先发生破坏,可通过增加接头搭接宽度和搭接长度来抑制界面间粘结破坏的发生;并且剪应力会随着距离的增加呈现出非线性递减趋势;另外,在偏心荷载作用下,如果采用硬度较小的接头板材,会导致角点处产生较大的粘结应力。将这些规律和特点应用在实际工程中,可以避免单搭接胶接接头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设计 偏心荷载 界面应力 胶层 单搭接接头
下载PDF
酚醛泡沫板质酸性与胶粘剂粘结强度研究
11
作者 何建明 苏艳 +3 位作者 冯佳文 金海心 张娜 邵世柘 《新型建筑材料》 2021年第12期4-8,共5页
研究界面剂对酚醛泡沫板和胶粘剂之间酸碱阻断作用效果及界面粘结强度影响。结果表明:未涂抹界面剂试样,在潮湿养护和自然干燥养护条件下酚醛泡沫板与胶粘剂的酸碱中和作用均较强,28 d酚醛泡沫板表层pH值分别为11.22、10.48,呈碱性。12... 研究界面剂对酚醛泡沫板和胶粘剂之间酸碱阻断作用效果及界面粘结强度影响。结果表明:未涂抹界面剂试样,在潮湿养护和自然干燥养护条件下酚醛泡沫板与胶粘剂的酸碱中和作用均较强,28 d酚醛泡沫板表层pH值分别为11.22、10.48,呈碱性。120 d最大粘结强度分别为0.12 MPa和0.22 MPa。通过涂抹丙烯酸和环氧树脂界面剂,能够很好地阻断酚醛泡沫板与胶粘剂的酸碱中和作用,提高界面粘结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泡沫板 质酸性 界面剂 胶粘剂 粘结强度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钢丝(筋)网水泥加固RC结构的纤维增强复合砂浆和界面剂 被引量:64
12
作者 蒋隆敏 尚守平 黄政宇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1-47,共7页
通过对一种用聚合物纤维增强的复合砂浆进行了抗压、抗拉性能试验研究,对粘结面上涂刷有一种由水泥基复合的双组分无机界面剂的被连接试件进行了弯曲抗拉试验及剪切试验研究。破坏面的微观结构观测分析和宏观性能试验结果分析以及用于R... 通过对一种用聚合物纤维增强的复合砂浆进行了抗压、抗拉性能试验研究,对粘结面上涂刷有一种由水泥基复合的双组分无机界面剂的被连接试件进行了弯曲抗拉试验及剪切试验研究。破坏面的微观结构观测分析和宏观性能试验结果分析以及用于RC结构的加固实践均表明,这种砂浆配合其界面剂的使用很适合于目前用钢丝(筋)网水泥砂浆加固RC结构的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丝(筋)网水泥加固 复合砂浆的强度和延性 界面剂的粘结性能
下载PDF
TATB与氟聚合物界面张力及粘附功的计算 被引量:8
13
作者 孙杰 聂福德 张凌 《粘接》 CAS 2001年第1期27-28,共2页
用TY-82接触角测定仪测定了三氨基三硝基苯(TATB)、氟聚合物与标准溶液的接触角,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其表面张力,并用调和平均方程计算TATB与不同氟聚合物的界面张力及粘附功。结果表明,TATB与氟聚合物间界面张力及... 用TY-82接触角测定仪测定了三氨基三硝基苯(TATB)、氟聚合物与标准溶液的接触角,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其表面张力,并用调和平均方程计算TATB与不同氟聚合物的界面张力及粘附功。结果表明,TATB与氟聚合物间界面张力及粘附功的大小主要由它们的极性匹配情况决定,极性越匹配,则界面张力越小,粘附功越大,粘接越牢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角 界面张力 粘附功 三氨基三硝基苯 氟聚合物
下载PDF
芳纶纳米纤维强化浸渍处理芳纶纤维及其橡胶复合材料的界面黏合性能 被引量:6
14
作者 翟振强 李英哲 +5 位作者 黄伟 杜德松 宁南英 田明 王文才 张立群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327-4336,共10页
为进一步提高芳纶纤维/橡胶复合材料的界面黏合性能,在传统“二浴”法浸渍间苯二酚-甲醛-胶乳(RFL)的基础上,分别在预处理液、RFL浸胶液中加入芳纶纳米纤维(ANF),研究ANF的添加工艺和用量对芳纶纤维/橡胶复合材料界面黏合性能的影响。... 为进一步提高芳纶纤维/橡胶复合材料的界面黏合性能,在传统“二浴”法浸渍间苯二酚-甲醛-胶乳(RFL)的基础上,分别在预处理液、RFL浸胶液中加入芳纶纳米纤维(ANF),研究ANF的添加工艺和用量对芳纶纤维/橡胶复合材料界面黏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预处理液中仅添加0.05wt%ANF,H抽出力为209.0 N,剥离力为19.8 N/根,动态黏合疲劳寿命9829次,比未增强体系分别提高18.1%、14.4%和41.0%;在RFL浸胶液中添加0.15wt%ANF,H抽出力为206.5 N,剥离力为20.1 N/根,动态黏合疲劳寿命8095次,比未增强体系分别提高15.9%、16.1%和16.1%。在预处理体系中添加ANF可更有效地提高动态黏合性能,原因在于ANF与芳纶纤维、预处理液中的异氰酸酯之间产生良好的化学作用,有利于界面处模量过渡,提高应力传递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纶纳米纤维 纳米增强 芳纶纤维 橡胶复合材料 界面黏合性能
原文传递
加捻z-pin与层合板的界面粘接性能试验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晓旭 陈利 +1 位作者 焦亚男 李嘉禄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56-862,共7页
通过小孔模具成型并在升温固化前对纤维束加捻的方法制备了5种捻度(捻度t分别为1、2、2.5、3和4 n/cm)的z-pin。观察了各种捻度z-pin的外观形态,测试了各种z-pin的拉伸性能。通过单根z-pin从层合板中拔出的试验方法表征了z-pin与层合板... 通过小孔模具成型并在升温固化前对纤维束加捻的方法制备了5种捻度(捻度t分别为1、2、2.5、3和4 n/cm)的z-pin。观察了各种捻度z-pin的外观形态,测试了各种z-pin的拉伸性能。通过单根z-pin从层合板中拔出的试验方法表征了z-pin与层合板之间的界面粘结性能。结果表明,加捻使z-pin主干发生扭曲,捻度越大,扭曲的程度越大;加捻使zpin的拉伸强度及伸长率降低了50%左右,使拉伸模量降低了30%左右;加捻可显著提高z-pin与层合板之间的界面粘结性能,捻度越大,界面剪切强度τd、最大摩擦力Ff、拔出功Wp越大;随着捻度的增大,z-pin与层合板间脱粘位置逐渐从zpin自身的纤维与树脂之间的F-R型细观界面向z-pin外层树脂与层合板树脂之间的R-R型细观界面转移。当捻度t=3n/cm时,与无捻z-pin相比,τd提高了61%,Ff和Wp均提高了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PIN 加捻 界面性能 拔出试验 层合板
下载PDF
一步法制备含扩散阻挡层的多层体系及其界面结合强度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伟洲 王启民 +2 位作者 宫骏 孙超 姜辛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61-568,共8页
为抑制合金元素的互扩散,在Ni-Cr-Al-Y-Si涂层和DSM11基体间通过电弧离子镀技术一步制备了含扩散阻挡层(DB)和黏结层(BC)的多层体系Ni-Cr-Al-Y-Si/DB/BC/DSM11.由恒温氧化、循环氧化和粘胶拉伸实验考察了涂层的抗氧化性、DB阻挡元素扩... 为抑制合金元素的互扩散,在Ni-Cr-Al-Y-Si涂层和DSM11基体间通过电弧离子镀技术一步制备了含扩散阻挡层(DB)和黏结层(BC)的多层体系Ni-Cr-Al-Y-Si/DB/BC/DSM11.由恒温氧化、循环氧化和粘胶拉伸实验考察了涂层的抗氧化性、DB阻挡元素扩散能力和体系的界面结合强度.结果表明,含扩散阻挡层的多层能很好地保护基体材料,经过1050℃恒温氧化100 h后,试样表面形成连续致密的Al_2O_3膜,外层中仅检测到微量的来自基体的合金元素;经过1050℃(?)室温(RT)循环氧化100 cyc后,DB与两侧材料的结合保持良好.退火多层体系的界面结合强度达到63.6 MPa,比不连续法制备的Ni-Cr-Al-Y/Cr-O-N/DSM11体系提高了约20 MPa.一步法制备能提高含扩散阻挡层多层体系的界面结合强度,DB在恒温和循环氧化过程中能保持很好的抑制元素扩散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阻挡层 涂层 抗氧化 结合强度 一步沉积法
原文传递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的表面改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邝金艳 南建举 +3 位作者 于俊荣 胡祖明 陈蕾 诸静 《高科技纤维与应用》 CAS 2010年第5期51-55,共5页
选择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作为表面改性剂,将其溶解在二甲苯中制成复合萃取液,对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冻胶纤维进行萃取,经干燥和超倍拉伸制得表面改性UHMWPE纤维。对改性前后纤维的表面化学结构、结晶性能、表面粘接性能和... 选择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作为表面改性剂,将其溶解在二甲苯中制成复合萃取液,对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冻胶纤维进行萃取,经干燥和超倍拉伸制得表面改性UHMWPE纤维。对改性前后纤维的表面化学结构、结晶性能、表面粘接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加入表面改性剂后,纤维表面引入了极性基团,结晶形态不变,纤维与树脂的抗界面剪切强度大大增加,纤维的力学性能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 表面改性 粘接强度 研究
下载PDF
降低CFRP板加固梁界面应力集中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邓军 黄培彦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9-112,共4页
粘接技术作为传统的焊接、铆接、螺栓连接等技术的替代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土木工程中。为减少粘接层的应力集中,采用端部为楔形的CFRP板及保留板端溢出的胶水为工程中常用的方法。通过有限元对一般板端、板端楔形、板端反楔形及板端溢... 粘接技术作为传统的焊接、铆接、螺栓连接等技术的替代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土木工程中。为减少粘接层的应力集中,采用端部为楔形的CFRP板及保留板端溢出的胶水为工程中常用的方法。通过有限元对一般板端、板端楔形、板端反楔形及板端溢胶等情况进行了界面应力分析。结果显示,由于梁与胶层界面端部奇异点的影响,胶层底部和顶部的最大界面应力有很大差别;而板端溢胶能降低奇异点处的剪应力和正应力集中,并且使得应力的分布更平缓,这也造成板端溢胶情况的裂缝开展不在奇异点,而在溢出胶的斜面;板端正、反楔形均能降低应力集中,而反楔形的效果要好于正楔形;板端溢胶降低正应力的效果要好于板端楔形,但板端反楔形对降低剪应力的效果则要好于板端溢胶。这些结论与搭接头研究的结果一致,但加固梁的最大界面应力减小幅度要远小于搭接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固梁 界面应力 粘接 溢胶 楔形
下载PDF
FRP加固钢板界面应力的有限元分析
19
作者 李东伟 王加运 《山西建筑》 2014年第7期61-62,共2页
对FRP加固钢板的界面应力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并对胶层弹性模量、FRP厚度以及组合胶层进行了参数研究,结果表明:FRP端部存在应力集中,剪应力和正应力随胶层弹性模量、FRP厚度的增大而变大,采用组合胶层可以改善端部受力状态。
关键词 界面应力 胶层弹性模量 FRP厚度 组合胶层
下载PDF
结构加固用混凝土界面结合胶的发展和应用
20
作者 李言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4-215,共2页
在简要述评混凝土界面处理方法发展的基础上,对承重结构新旧混凝土的界面处理,推荐采用结构用界面结合胶,并为此对新开发两种界面结合胶的性能进行了较全面的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这两种界面结合胶的质量均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367-2006和... 在简要述评混凝土界面处理方法发展的基础上,对承重结构新旧混凝土的界面处理,推荐采用结构用界面结合胶,并为此对新开发两种界面结合胶的性能进行了较全面的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这两种界面结合胶的质量均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367-2006和GB50550-2010的要求,可以用于加固工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旧混凝土界面 结合胶 结构加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