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三维空间表征的高阶煤连通孔隙发育特征 被引量:7
1
作者 杨延辉 刘世奇 +4 位作者 桑树勋 Jingsheng Ma 王鑫 王文峰 杨艳磊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0-76,共7页
为了探讨高阶煤孔裂隙连通特征,以沁水盆地南部3号无烟煤层为研究对象,基于煤储层结构三维数字化建模方法,构建了煤层多级次孔裂隙网络结构模型并提取了关键参数,同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进一步确认了孔裂隙连通关系以及不同成因类... 为了探讨高阶煤孔裂隙连通特征,以沁水盆地南部3号无烟煤层为研究对象,基于煤储层结构三维数字化建模方法,构建了煤层多级次孔裂隙网络结构模型并提取了关键参数,同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进一步确认了孔裂隙连通关系以及不同成因类型的孔隙对煤储层连通性的贡献。结果表明:高阶煤孔喉细小,以孔径小于50 nm的中孔为主;孔隙迂曲度较低,截面以方形和正三角形为主,毛管阻力较小;孔隙连通性较差,对连通性起主要作用的是孔径小于50 nm的中孔;差异收缩孔是主要的纳米连通孔隙,该孔隙的发育,形成了具有一定网络拓扑性质的渗流网络结构。孔裂隙网络结构模型表征了孔裂隙分布特征与拓扑关系,能够实现煤岩内部空间的数字化、可视化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烟煤 连通孔隙 表征技术 数字岩心 沁水盆地
下载PDF
基于TSI578的Rapid IO互连技术 被引量:4
2
作者 冼友伦 纪小明 王显跃 《电子与封装》 2014年第11期26-30,共5页
针对传统总线数据传输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Rapid IO在高速信号处理的应用,介绍Rapid IO的体系结构及其性能优势,根据Rapid IO协议,给出了基于TSI578的Rapid IO互连方案,并在实际系统上进行验证与实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是有效的。
关键词 高速总线 RAPID IO 互联技术 FPGA TSI578
下载PDF
基于两堵两注通管直连技术的瓦斯抽采研究
3
作者 许胜军 王楹 +4 位作者 刘笑天 张志康 张东鑫 李海超 李阳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8期214-218,共5页
为解决“两堵一注”封孔工艺及传统连管方式在孟津煤矿实施存在的弊端,提出了“两堵两注”通管直连技术,提高了瓦斯抽采浓度,延长了瓦斯抽采时间。为此,采用巷道松动圈理论分析了该矿合适的封孔长度;采用离散元数值模拟方法建立巷道模型... 为解决“两堵一注”封孔工艺及传统连管方式在孟津煤矿实施存在的弊端,提出了“两堵两注”通管直连技术,提高了瓦斯抽采浓度,延长了瓦斯抽采时间。为此,采用巷道松动圈理论分析了该矿合适的封孔长度;采用离散元数值模拟方法建立巷道模型,分析了巷道周围应力分布,确定了钻孔的最佳封孔深度;开展了“两堵两注”封孔地面实验和通管直连技术现场实验。结果表明:孟津煤矿二1煤层工作面顺层瓦斯抽采钻孔封孔长度至少为6.75 m;该矿12070工作面穿层钻孔最佳封孔深度为15~30 m;“两堵两注”技术能有效对抽采钻孔进行封堵;通管直连技术在现场应用中大幅度提高了瓦斯抽采浓度,延长了瓦斯抽采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软煤层 瓦斯抽采 两堵两注 通管直连技术
下载PDF
注入法等效替代电磁辐照法试验技术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潘晓东 魏光辉 +1 位作者 卢新福 李新峰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7-104,共8页
针对目前实验室条件下高强度辐射场无法构建,单一辐照法难以有效开展系统级电磁辐射敏感度及安全裕度试验的问题,对互联系统注入法等效替代电磁辐照法的试验技术进行了研究.以设备端口的响应电压相等作为等效依据,推导了注入电压与辐照... 针对目前实验室条件下高强度辐射场无法构建,单一辐照法难以有效开展系统级电磁辐射敏感度及安全裕度试验的问题,对互联系统注入法等效替代电磁辐照法的试验技术进行了研究.以设备端口的响应电压相等作为等效依据,推导了注入电压与辐照场强之间的等效对应关系,确定了强场条件下注入电压源线性外推应满足的条件,提出了基于耦合模块的等效注入试验新方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典型非线性互联系统为受试对象,分别开展了单频连续波辐照与注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辐照场强和等效注入电压源之间为线性变化关系,替代高场强辐照试验的等效注入电压源可以采用低场强下的对应关系线性外推得到,试验结果验证了注入等效替代辐照试验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系统 高强度辐射场 注入法 电磁辐照法 等效替代 试验技术
下载PDF
河湖水系连通理论体系框架研究 被引量:58
5
作者 左其亭 崔国韬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共5页
针对国内外河湖水系连通相关理论和技术尚处于探索阶段的问题,介绍了河湖水系连通提出的背景,结合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和水利发展趋势,解读了河湖水系连通的理念,进而系统构架了河湖水系连通理论体系框架,阐述了河湖水系连通理论的主要... 针对国内外河湖水系连通相关理论和技术尚处于探索阶段的问题,介绍了河湖水系连通提出的背景,结合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和水利发展趋势,解读了河湖水系连通的理念,进而系统构架了河湖水系连通理论体系框架,阐述了河湖水系连通理论的主要论点、关键理论及关键技术,并探讨了河湖水系连通实践中应注意的几个关系,为河湖水系连通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湖水系连通 理论体系 主要论点 关键理论 关键技术
下载PDF
基于场景分析的风电场与电转气厂站协同选址规划 被引量:35
6
作者 王芃 刘伟佳 +4 位作者 林振智 文福拴 董朝阳 郑宇 张睿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0-29,共10页
电转气技术的出现为消纳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富余发电出力提供了新的途径。目前电转气厂站的投资和运行成本较高,因而单独投资建设电转气厂站的经济性就较差。在此背景下,以可再生能源(风力)发电公司为投资主体,探索风电场和电转气厂站... 电转气技术的出现为消纳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富余发电出力提供了新的途径。目前电转气厂站的投资和运行成本较高,因而单独投资建设电转气厂站的经济性就较差。在此背景下,以可再生能源(风力)发电公司为投资主体,探索风电场和电转气厂站的协同投资建设模式,建立风电场和电转气厂站的协同选址规划模型。首先,考虑电转气技术的特征,建立电转气厂站的数学模型。然后,以最大化投资净收益为优化目标,建立基于场景分析的协同选址规划数学模型,计及了电力系统和天然气系统的相关约束。在场景优化中,以历史风速时间序列为原始场景,引入一种密度聚类算法对众多历史数据进行聚类分析,以提高求解效率,从而缩减风电场出力场景。最后,采用AMPL/BONMIN求解器对所构建的风电场和电转气厂站的协同选址规划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并以修改的IEEE 39节点电力系统和比利时20节点天然气系统所构成的电力和天然气互联系统为例,说明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和天然气互联系统 电转气技术 选址规划 场景分析
下载PDF
利用储能技术实现交流互联电网分区解耦控制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吴晋波 孙海顺 +3 位作者 文劲宇 程时杰 徐友平 卢放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8-13,共6页
交流联网可能会带来互联电网的动态稳定性问题。通过对交流和直流2种联网方式的对比分析,提出利用储能技术实现交流互联电网分区解耦控制的思路,即通过储能装置消除2个交流互联的区域电网之间的相互影响,各区域电网只需按照本区域的电... 交流联网可能会带来互联电网的动态稳定性问题。通过对交流和直流2种联网方式的对比分析,提出利用储能技术实现交流互联电网分区解耦控制的思路,即通过储能装置消除2个交流互联的区域电网之间的相互影响,各区域电网只需按照本区域的电网特性进行稳定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词:交流互联电网 分区解耦控制 储能技术 电力系统稳定性
下载PDF
提高大规模互联电网区域间输送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陈功贵 陈斌 赵俏姿 《华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43-46,共4页
提高大规模互联电网区域间的输送能力不仅可以满足电力负荷增长的需求,而且可以优化资源分布,节约输电走廊。介绍了提高互联电网输送能力的方法,归纳和分析了提高互联电网输送能力的技术措施,结合华东电网的实际数据,采用BPA程序对几种... 提高大规模互联电网区域间的输送能力不仅可以满足电力负荷增长的需求,而且可以优化资源分布,节约输电走廊。介绍了提高互联电网输送能力的方法,归纳和分析了提高互联电网输送能力的技术措施,结合华东电网的实际数据,采用BPA程序对几种典型的提高线路输送功率的技术措施进行了仿真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电网 输送能力 特高压 灵活交流输电 紧凑型输电
原文传递
未来的电力网 被引量:5
9
作者 Christian Sasse 《华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C00期1-16,共16页
欧洲研究委员会总局于2005年5月对未来电力网技术论坛的创建详细规定了初始范围。也就是按照研究总局第7号规划框架内提出的关于“智能能源网”的建议,提高欧洲电力传输和电力分配系统的效率、安全性和可靠性,为大规模整合能源的分配... 欧洲研究委员会总局于2005年5月对未来电力网技术论坛的创建详细规定了初始范围。也就是按照研究总局第7号规划框架内提出的关于“智能能源网”的建议,提高欧洲电力传输和电力分配系统的效率、安全性和可靠性,为大规模整合能源的分配和更新扫除障碍。2006年1月出版《The Platform's Vision Paper》,对先前提出的问题做了一次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相互联网的电力系统 研究发展规划 管理 工艺技术规划
原文传递
基于FPGA的串行RapidIO-PCI转接桥设计 被引量:3
10
作者 高裕谷 王浩 倪明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3-235,共3页
针对传统总线PCI存在的问题,提出异步FIFO存储转发模式的串行RapidIO-PCI转接桥方案,介绍RapidIO高速总线的体系结构及其性能优势,根据PCI和RapidIO协议,给出转接桥关键部分结构的设计,并在FPGA上的进行验证与实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 针对传统总线PCI存在的问题,提出异步FIFO存储转发模式的串行RapidIO-PCI转接桥方案,介绍RapidIO高速总线的体系结构及其性能优势,根据PCI和RapidIO协议,给出转接桥关键部分结构的设计,并在FPGA上的进行验证与实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总线 RapidIO互联技术 转接桥 FPGA平台
下载PDF
新型高性能RapidIO互连技术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尹亚明 李琼 +1 位作者 郭御风 刘光明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2004年第12期85-87,107,共4页
本文较为全面地介绍了RapidIO的主要技术特点 ,从RapidIO的体系结构、系统拓扑结构、物理接口、流控机制、报文特征、性能特点等多个方面对RapidIO互连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 ,并提出了一种基于RapidIO互连技术的CC
关键词 互连技术 IO CC-NUMA 共享存储 体系结构 流控 物理接口 拓扑结构 报文 主要技术
下载PDF
远程备份及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韩德志 汪洋 李怀阳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2期34-36,61,共4页
网络数据信息高可用性和高安全性的要求刺激了远程容灾备份技术的发展,由于传统的基于FC协议的远程容灾备份技术存在一些缺陷,目前出现了一种将远程镜像技术、IP的SAN互联技术和快照技术融合起来的远程容灾备份技术,该种容灾备份技术可... 网络数据信息高可用性和高安全性的要求刺激了远程容灾备份技术的发展,由于传统的基于FC协议的远程容灾备份技术存在一些缺陷,目前出现了一种将远程镜像技术、IP的SAN互联技术和快照技术融合起来的远程容灾备份技术,该种容灾备份技术可避免基于FC协议的远程容灾备份技术的不足,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文章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剖析,以便用户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备份 远程备份 远程镜像技术 数据安全
下载PDF
iSCSI协议及SAN的互连技术 被引量:15
13
作者 韩德志 鄢让 傅湘林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83-87,共5页
为了寻求NAS和SAN的融合,目前出现了多种互连技术,如:Infiniband,iSCSI,FCIP,iFCP,mFC等。着重对iSCSI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在此基础上,将iSCSI与Infiniband,FCIP,iFCP和mFC进行了比较,以便对SAN的互连技术有一个较深的了解。
关键词 网络存储 互连 融合
下载PDF
RapidIO在多处理器系统互连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4
作者 林玲 蒋俊 +1 位作者 倪明 柴小丽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44-246,共3页
分析了传统的共享总线技术遇到的困难,介绍了新型总线技术RapidIO。结合实例,分析研究了RapidIO在多处理器系统互连中的应用。
关键词 系统互连 RapidIO技术 RAPIDIO协议 RapidIO开关交换网络
下载PDF
RapidIO交换互连与配置管理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邓豹 《航空计算技术》 2014年第2期124-127,共4页
RapidIO技术以交换机为核心构建互连拓扑系统,基于交换机的RapidIO互连与配置管理是整个RapidIO互连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介绍了基于RapidIO交换的互连技术,阐述了RapidIO交换网络JTAG接口、I2C接口和RapidIO维护包等三种配置管理方法... RapidIO技术以交换机为核心构建互连拓扑系统,基于交换机的RapidIO互连与配置管理是整个RapidIO互连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介绍了基于RapidIO交换的互连技术,阐述了RapidIO交换网络JTAG接口、I2C接口和RapidIO维护包等三种配置管理方法和具体的实现方式,可以完成系统的动态流量调节、容错重构等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互连 交换网络 RapidIO技术 配置管理
下载PDF
铜互连布线及其镶嵌技术在深亚微米IC工艺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兆强 郑国祥 +3 位作者 黄榕旭 杨兴 邵丙铣 宗祥福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07-414,共8页
近几年来 ,随着 VLSI器件密度的增加和特征尺寸的减小 ,铜互连布线技术作为减小互连延迟的有效技术 ,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文中介绍了基本的铜互连布线技术 ,包括单、双镶嵌工艺 ,CMP工艺 ,低介电常数材料和阻挡层材料 。
关键词 镶嵌技术 铜互连布线 深亚微米 集成电路工艺
下载PDF
iSCSI协议探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韩德志 钟铭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0-41,88,共3页
从数据传输的软件开销、流量控制及传输延迟、发现机制、超时重发机制、实现方式、协议栈等方面对iSCSI协议进行了较深入的论述,并且通过例子介绍了iSCSI的全功能相过程和登录过程。
关键词 ISCSI 互联技术 会话 登录
下载PDF
RapidIO互连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欣 杨涛 傅丰林 《电子科技》 2008年第9期46-49,54,共5页
在典型的嵌入式系统中,难点在于系统互连级,即系统内的不同组件之间通信的速率。作为目前世界上第一个、也是惟一的嵌入式系统互连国际标准,RapidIO互连架构通过定义一种高性能包交换互连技术有效地消除了系统互连瓶颈。文中从多个方面... 在典型的嵌入式系统中,难点在于系统互连级,即系统内的不同组件之间通信的速率。作为目前世界上第一个、也是惟一的嵌入式系统互连国际标准,RapidIO互连架构通过定义一种高性能包交换互连技术有效地消除了系统互连瓶颈。文中从多个方面对新一代高速互连技术——RapidIO进行了研究,在介绍其应用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利用串行RapidIO实现板间和芯片间互连的系统结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idlO协议 互连技术 系统互连 交换结构
下载PDF
原子层沉积技术研究及其应用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仇洪波 刘邦武 +5 位作者 夏洋 李惠琪 陈波 李超波 万军 李勇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701-708,731,共9页
原子层沉积(ALD)技术是制备复杂纳米结构材料以及材料表面改性的关键技术,该技术已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大量研究。简单介绍了ALD技术、沉积过程、该技术的优点以及该技术可以沉积的薄膜材料,重点论述了ALD技术的应用进展,主要包括半导... 原子层沉积(ALD)技术是制备复杂纳米结构材料以及材料表面改性的关键技术,该技术已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大量研究。简单介绍了ALD技术、沉积过程、该技术的优点以及该技术可以沉积的薄膜材料,重点论述了ALD技术的应用进展,主要包括半导体方面(如IC互连技术、电容器、太阳电池晶体硅表面钝化)以及纳米结构材料方面(如催化剂与燃料电池、光催化、太阳电池、分离膜)。最后,指出了目前ALD在材料制备和生产工艺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层沉积(ALD) 薄膜沉积 太阳电池 互连技术 催化剂 分离膜
下载PDF
语义技术驱动的古籍资源互联互通框架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涛 夏焱 +2 位作者 杨鑫 祝蕊 王蕾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9-127,共9页
数字化技术是古籍修复整理、回归再造和活化利用中的核心要素,加强古籍数字化资源汇聚共享和互联互通是新时代古籍工作的题中之义。文章从多层次梳理数字人文研究中的语义技术,进而提出语义技术驱动下的古籍资源互联互通实现框架;框架... 数字化技术是古籍修复整理、回归再造和活化利用中的核心要素,加强古籍数字化资源汇聚共享和互联互通是新时代古籍工作的题中之义。文章从多层次梳理数字人文研究中的语义技术,进而提出语义技术驱动下的古籍资源互联互通实现框架;框架兼顾古籍元数据和图像两类主要模态资源,依据转换、发布、关联流程,融合转换平台、关联数据(LD)发布平台、关联平台、多维度图像智慧平台(MISS)和展示平台;以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中的碑帖资源为例,验证文章所提框架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籍数字化 互联互通 数字人文 语义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