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肺康复分级方案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79
1
作者 汪璐璐 徐凤玲 +4 位作者 刘钢 朱瑞 胡少华 邵敏 于犇犇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25-1132,共8页
目的构建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肺康复分级方案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运用德尔菲法构建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肺康复分级方案,选取2019年1月—12月在安徽省某三级甲等医院ICU收治的100例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 目的构建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肺康复分级方案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运用德尔菲法构建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肺康复分级方案,选取2019年1月—12月在安徽省某三级甲等医院ICU收治的100例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采用早期肺康复分级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护理,比较两组在氧合指数、血二氧化碳分压、乳酸值、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临床肺部感染评分、撤机成功率、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谵妄、压力性损伤、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差异。结果肺康复第3、5、7、14天试验组氧合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肺康复第7天试验组血二氧化碳分压、乳酸值、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临床肺部感染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深静脉血栓、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撤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应用早期肺康复分级方案可改善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功能和疾病预后,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肺康复 机械通气 康复护理
原文传递
早期康复活动对重症监护病房呼吸衰竭患者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52
2
作者 胡细玲 陈妙霞 +1 位作者 吴本权 李铁花 《现代临床护理》 2015年第3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活动对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呼吸衰竭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呼吸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床上主动或被动的全范围关节活动,每日两次;试验组...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活动对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呼吸衰竭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呼吸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床上主动或被动的全范围关节活动,每日两次;试验组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活动干预,每日两次。比较两组患者使用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天数和总住院天数、呼吸机相关性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天数、总住院天数及呼吸机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明显短于或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早期康复活动可以缩短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神经肌肉功能萎缩、深静脉血栓并发症,从而缩短住院天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呼吸衰竭 早期康复
下载PDF
基于量化评估下的早期四级康复训练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9
3
作者 缪艳翎 恽文娟 《护士进修杂志》 2020年第5期473-476,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量化评估下的早期四级康复训练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神经肌肉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的ICU机械通气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2018年1-6月)53例、对照组(2017... 目的探讨基于量化评估下的早期四级康复训练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神经肌肉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的ICU机械通气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2018年1-6月)53例、对照组(2017年7-12月)5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感染、机械通气、营养支持、并发症预防等护理干预,对照组同时给予早期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基于量化评估下的早期四级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神经肌肉功能、肺功能、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自理能力、括约肌控制、转移、行进、社会认知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EFV1)/FVC(FEV1/FV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50,P<0.05)。结论基于量化评估下的早期四级康复训练有助于促进ICU机械通气通气患者神经肌肉功能恢复,改善肺功能,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机械通气 量化评估 康复训练 神经肌肉功能 重症护理
下载PDF
早期康复治疗对预防危重症患者ICU获得性衰弱的影响 被引量:44
4
作者 李亚玲 杨宝义 汪蓉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8年第1期56-59,共4页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预防危重症患者ICU获得性衰弱的效果.方法 2016年6—12月,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入住十堰市太和医院ICU的危重症患者8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常规给予患者四肢被动活动和功能锻炼,干预组在...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预防危重症患者ICU获得性衰弱的效果.方法 2016年6—12月,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入住十堰市太和医院ICU的危重症患者8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常规给予患者四肢被动活动和功能锻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治疗.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ICU获得性衰弱的发生率、转出ICU时的巴氏评分(Barthel Index,BI)指数以及ICU住院天数和机械通气时间.结果 干预组ICU获得性衰弱的发生率为4.8%,低于对照组的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转出ICU时的BI指数平均为(47.29±4.66)分,高于对照组的(43.39±4.97)分(P〈0.05);干预组患者ICU住院天数为(8.40±1.93)d、机械通气时间为(4.17±1.19)d,低于对照组的(11.70±5.81)d和(6.26±1.8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治疗可以降低危重症患者ICU获得性衰弱的发生率,提高危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降低危重患者入住ICU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获得性衰弱 康复
原文传递
早期康复治疗预防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5
作者 胡莉 黄海燕 《现代临床护理》 2016年第2期66-70,共5页
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intensive care unitacquired weakness,ICU-AW)是指重症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衰弱,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射减少、肌萎缩、轻瘫或四肢瘫痪以及脱机困难;是重症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至少在25%~33%[1],这在... 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intensive care unitacquired weakness,ICU-AW)是指重症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衰弱,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射减少、肌萎缩、轻瘫或四肢瘫痪以及脱机困难;是重症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至少在25%~33%[1],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远期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 早期康复
下载PDF
量化评估策略框架下分阶段康复训练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6
作者 王庆玲 何婧瑜 +2 位作者 杨晓龙 刘兰兰 郭馨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1年第18期2442-2448,共7页
目的探讨量化评估策略框架下分阶段康复训练对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困难状况、运动功能及肺功能的影响,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的104例ICU重症肺炎机... 目的探讨量化评估策略框架下分阶段康复训练对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困难状况、运动功能及肺功能的影响,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的104例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基于对照组给予量化评估策略框架下分阶段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足量肠内营养达标时间、护理满意度,比较两组患者入ICU时、ICU转出时、出院时的呼吸困难评分量表(MRC)评分、运动功能及肺功能[呼吸峰流量(PEF)、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ICU入住及足量肠内营养达标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CU转出时、出院时,观察组患者的PEF、FEV1、FEV1/FVC、运动功能高于对照组,MRC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62%(5/52),低于对照组的25.00%(13/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管理工作中,量化评估策略框架下分阶段康复训练能通过针对性规范化训练减轻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改善肺功能,增强运功能力,并有助于降低并发症风险,加速疾病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通气机 机械 重症肺炎 量化评估策略 康复训练
原文传递
ICU机械通气患者肺康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7
作者 邓云霞 徐宇红 《护士进修杂志》 2019年第4期328-330,共3页
机械通气是ICU常用的治疗措施,其主要通过提高氧输送、肺脏保护、改善内环境等途径成为治疗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重要治疗手段[1]。然而,机械通气的应用使重症患者死亡率显著下降的同时,对患者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2-4]。其中,膈肌作... 机械通气是ICU常用的治疗措施,其主要通过提高氧输送、肺脏保护、改善内环境等途径成为治疗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重要治疗手段[1]。然而,机械通气的应用使重症患者死亡率显著下降的同时,对患者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2-4]。其中,膈肌作为最主要的呼吸肌,因机械通气导致危重患者膈肌功能的衰竭将直接影响患者机械通气的时间以及是否能顺利脱机[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重症监护室 肺康复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不同环境状态对早产儿康复过程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22
8
作者 陈月凤 张金凤 +2 位作者 于艳彬 李燕凤 陶英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5年第34期-,共3页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不同环境状态对早产儿康复过程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早产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鸟巢式护理'...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不同环境状态对早产儿康复过程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早产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鸟巢式护理',降低NICU的声音,采用循环光线环境.比较2组患儿吸氧时间、住院时间、体质量增长量及出生后第28天的睡眠时间,分析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41.79±2.51)d,吸氧时间(11.45±5.22)d,与对照组的(45.32±3.85)d和(15.52±5.89)d相比,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5、4.01,P<0.01;观察组体质量增长量为(17.36±2.94)g/d,出生后第28天睡眠时间为(21.18±0.39)h,较对照组的(13.48± 4.63)g/d和(19.56±0.45)h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8、21.07,P<0.01;观察组医院内感染及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6、8.71,P<0.01.结论 通过改善NICU的环境状态,减少不良因素对早产儿的影响,能更好地促进早产儿的康复及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新生儿 婴儿 早产 康复 环境
原文传递
早期康复活动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获得性衰弱的影响 被引量:17
9
作者 金爱莲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9年第32期4199-4202,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活动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获得性衰弱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2018年1—12月某三级甲等医院接受ICU机械通气治疗的11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干预组(57例)。对照组患者...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活动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获得性衰弱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2018年1—12月某三级甲等医院接受ICU机械通气治疗的11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干预组(5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手动被动活动的康复方式,干预组患者采用肌肉电刺激被动活动的康复方式对患者进行早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医学研究委员会(MRC)ICU患者获得性衰弱评分、获得性衰弱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在干预后第3、5、7天的MRC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第5、7天干预组患者的获得性衰弱发生例数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肌肉电刺激被动活动在改善患者ICU获得性衰弱发生情况方面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呼吸 人工 获得性衰弱 康复护理
原文传递
基于互动达标理论重症监护室床旁康复治疗对胃癌患者术后早期预后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10
作者 葛均克 姚艳粉 李丕宝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9年第3期311-315,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互动达标理论的重症监护室(ICU)床旁康复治疗对胃癌患者术后早期预后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间山东省立第三医院ICU收治的48例胃癌患者,根据术后康复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 目的探讨基于互动达标理论的重症监护室(ICU)床旁康复治疗对胃癌患者术后早期预后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间山东省立第三医院ICU收治的48例胃癌患者,根据术后康复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术后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术后康复结合互动达标理论实施ICU床旁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肢体运动功能量表(FM)和生活能力指数(BI)评分、免疫功能、疼痛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后康复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M和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康复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M和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FM和BI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术后康复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康复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情况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术后康复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D_3^+、CD_4^+、CD_8^+、NK细胞比例以及CD_4^+/CD_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D_3^+、CD_4^+、CD_8^+、NK细胞比例以及CD_4^+/CD_8^+比值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观察组患者对康复治疗的满意度为95. 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3. 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ICU胃癌患者术后康复治疗中,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互动达标理论实施ICU床旁康复治疗,可以更有效地提高患者术后的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疼痛情况及免疫功能,提高患者康复治疗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达标理论 重症监护室 床旁康复治疗 胃肿瘤 手术预后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Effects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therapy on patients with mechanical ventilation 被引量:13
11
作者 Ze-hua Dong Bang-xu Yu +2 位作者 Yun-bo Sun Wei Fang Lei Li 《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CAS 2014年第1期48-52,共5页
BACKGROUND: For patients in intensive care unit(ICU),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s an effective treatment to survive from acute illness and improve survival rates. However, long periods of bed rest and restricted physica... BACKGROUND: For patients in intensive care unit(ICU),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s an effective treatment to survive from acute illness and improve survival rates. However, long periods of bed rest and restricted physical activity can result in side effects.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feasibility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mechanical ventilation.METHOD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was carried out. Sixty patients, with tracheal intubation or tracheostomy more than 48 hours and less than 72 hours, were admitted to the ICU of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Medical College, Qingdao University, from May 2010 to May 2012. Thes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rehabilitation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In the rehabilitation group, rehabilitation therapy was performed twice daily, and the training time and intensity were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condition of the patients. Early rehabilitation therapy included heading up actively, transferring from the supine position to sitting position, sitting at the edge of the bed, sitting in chair, transferring from sitting to standing, and ambulating bedside. The patient's body mass index, days to first out of bed, duration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length of ICU stay, APACHE II score, highest FiO2, lowest PaO2/FiO2 and hospital mortality of patients were all compared between the rehabilit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using Student's t test.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ody mass index, APACHE II score, highest FiO2, lowest PaO2/FiO2 and hospital mortality between the rehabilit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P>0.05). Patients in the rehabilitation group had shorter days to first out of bed(3.8±1.2 d vs. 7.3±2.8 d; P=0.00), duration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5.6±2.1 d vs. 12.7±4.1 d; P=0.005) and length of ICU stay(12.7±4.1 d vs. 15.2±4.5 d; P=0.01)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 Early rehabilitation therapy was feasible and effective in improving the o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rly rehabilitation therapy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tensive care unit Hospital mortality APACHE II score
下载PDF
心脏术后患者ICU早期康复锻炼的最佳证据总结 被引量:14
12
作者 葛伟婷 刘飞跃 姚惠萍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85-89,共5页
目的提取并总结心脏术后患者ICU早期康复锻炼的最佳证据,为临床早期康复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Up To Date、PubMed、Cochrane Library、CINAHL、JBI循证卫生保健数据库及万方、知网、医脉通数据库,根据纳排标准选取... 目的提取并总结心脏术后患者ICU早期康复锻炼的最佳证据,为临床早期康复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Up To Date、PubMed、Cochrane Library、CINAHL、JBI循证卫生保健数据库及万方、知网、医脉通数据库,根据纳排标准选取临床指南、专家共识、最佳证据总结、系统评价等,由2名研究人员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后提取证据。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从组建多学科团队、康复前评估、制订康复计划、心脏早期康复方案、康复过程动态评估、康复后评估、心理干预、健康教育8个方面对心脏术后患者早期康复进行总结,共34条证据。结论本证据可为临床医护人员制订ICU心脏术后患者早期康复方案提供参考,建议证据转化时,应结合我国的医疗文化背景和证据应用场所,以及患者的需求和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手术 重症监护病房 心脏康复 最佳证据 循证护理
下载PDF
早期康复活动对ICU呼吸衰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3
13
作者 郑飞玲 黄少华 林阳娣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活动对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衰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我院ICU病房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12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早期康复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活动,早期康复组...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活动对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衰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我院ICU病房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12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早期康复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活动,早期康复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活动,观察两组干预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测定两组肺功能,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计算FEV1/FVC比值,同时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总住院时间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早期康复组干预后心率(HR)、呼吸频率(RR)、二氧化碳分压(PCO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氧分压(PO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康复组干预后FEV1、FVC、FEV1/F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康复组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康复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改善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促进患者康复,且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呼吸衰竭 早期康复活动 肺功能
下载PDF
肺康复在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刘绍 王丽雯 +3 位作者 王素梅 秦贤 张倩 关纯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2021年第2期140-145,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ICU机械通气患者进行肺康复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MEDLI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关于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肺康复的研究,经筛选文献、提取资料与评价质量... 目的系统评价ICU机械通气患者进行肺康复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MEDLI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关于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肺康复的研究,经筛选文献、提取资料与评价质量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3项研究,共1265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肺康复可以缩短机械通气时间[SMD=-0.59,95%CI(-1.07,-0.11),P=0.017]和ICU住院时间[SMD=-0.63,95%CI(-1.11,-0.15),P=0.01],提高动脉氧分压[MD=12.04,95%CI(9.63,14.46),P<0.001]和脱机成功率[RR=2.56,95%CI(1.57,4.18),P<0.001],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RR=0.43,95%CI(0.33,0.58),P<0.001];但肺康复干预对降低ICU机械通气患者病死率未显示出优势[RR=0.88,95%CI(0.53,1.48),P=0.64]。结论肺康复能稳定患者的生理指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提高脱机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重症监护病房 肺康复 META分析
下载PDF
重症监护室重症患者床上早期康复运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5
作者 季建红 王芳 吴小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24期38-41,共4页
虽然研究已证实早期康复运动有降低重症监护室(ICU)患者获得性衰弱的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等作用,但是医务人员常因诸多原因不敢或不愿实施早期康复运动。床上康复运动是ICU患者实现早期康复运动的开始,也是医务人员倾向... 虽然研究已证实早期康复运动有降低重症监护室(ICU)患者获得性衰弱的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等作用,但是医务人员常因诸多原因不敢或不愿实施早期康复运动。床上康复运动是ICU患者实现早期康复运动的开始,也是医务人员倾向于选择的方式。本文综述了ICU患者床上康复运动的概念、风险、方式、干预时机和开展早期床上康复运动存在的障碍及对策,并对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早期康复 机械通气 ICU获得性衰弱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的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吴奇云 沈蕾 +1 位作者 蒋玲 冯世萍 《现代临床护理》 2015年第12期73-76,共4页
医学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危重症患者的生存率有了很大的提高,重症医学工作者的任务已不仅仅局限于减轻病痛,提高生存率,而是拓展到最大可能地提高患者长期生存质量,促进其身心全面康复。然而在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 医学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危重症患者的生存率有了很大的提高,重症医学工作者的任务已不仅仅局限于减轻病痛,提高生存率,而是拓展到最大可能地提高患者长期生存质量,促进其身心全面康复。然而在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常因管路繁多,各种生命支持和监护设备的使用等处于长期卧床休息状态,这些往往会导致患者心理焦虑、皮肤损伤、肺部感染、关节挛缩、胰岛素抵抗和血栓栓塞性疾病等[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早期康复 护理
下载PDF
跨学科多量表评定神经重症患者意识的信度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燕晓翔 徐梅 +1 位作者 王古月 王长青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7-140,共4页
目的:跨学科应用3种量表对重症患者进行意识评估,评价其一致性,为重症康复提供可靠的临床评定工具。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本院2017年9—12月入住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的患者30例。患者入住ICU后72h内分别用Glasgow昏迷量表、全面无反应性量... 目的:跨学科应用3种量表对重症患者进行意识评估,评价其一致性,为重症康复提供可靠的临床评定工具。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本院2017年9—12月入住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的患者30例。患者入住ICU后72h内分别用Glasgow昏迷量表、全面无反应性量表、昏迷恢复量表评定1次,每次评定由ICU医师、康复科医师、康复治疗师分别单独进行评定,3人的评定均在1天内完成,记录患者每次每个评分量表的评测结果、评定时间。结果:3位评定者应用3种量表,评定患者的得分及所用时间经过统计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GCS、FOUR、CRS-R量表进一步进行相关分析,发现ICU医生、康复科医生、康复科治疗师在每个量表的内部评分显著相关,r>0.9,P<0.0001。在ICU医生、康复科医生、康复科治疗师评估中,GCS、FOUR、CRS-R量表间显著相关,r>0.85,P<0.0001。结论:3种量表评测意识的一致性较好,可作为重症脑血管病意识评估的工具,ICU医生、康复科医生、康复科治疗师在经过正规培训后,用GCS、FOUR、CRS-R三个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的一致性同样较好,因此三种量表用于跨学科的重症患者意识评估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康复 意识障碍 意识量表 Glasgow昏迷量表 全面兀反应性量表 昏迷恢复量表
下载PDF
重症康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8
作者 余佳丹 喻鹏铭 +9 位作者 魏清川 贾程森 谢薇 苏建华 杨梦璇 周亚馨 李磊 姜花 王娇 何成奇 《华西医学》 CAS 2018年第10期1207-1212,共6页
随着重症医学的不断发展,重症患者的存活率不断提高,但其残存的功能障碍问题对患者、患者家庭以及医疗保健系统造成的负担将产生持续深远的影响,并显著增加患者对后续康复治疗的需求。重症康复可在患者尚处在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 随着重症医学的不断发展,重症患者的存活率不断提高,但其残存的功能障碍问题对患者、患者家庭以及医疗保健系统造成的负担将产生持续深远的影响,并显著增加患者对后续康复治疗的需求。重症康复可在患者尚处在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时就对其进行早期康复干预,并可防治并发症,预防功能退化和功能障碍,改善功能性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同时缩短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长和总住院时长,降低医疗支出。目前已有国内外专家共识认为重症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是安全而有效的,故康复可以且应当尽早介入重症患者。但重症康复的推广目前仍受限于治疗安全参数的设定、ICU文化、重症康复专业人员的匮乏以及患者的生理和精神认知状态等。目前国内外都在不断实践ICU中的康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康复 重症医学 重症监护病房 康复治疗 综述文献
原文传递
重症康复在ICU中的应用及启示 被引量:10
19
作者 叶曼 李乐之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9年第9期641-644,共4页
重症康复是促进重症患者康复、降低康复后残障率、改善患者长期生命质量、减轻家庭经济及照护负担的核心内容,现已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重症康复从内容上分为基础康复(运动康复、营养支持、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和专科康复(心脏康复、肺... 重症康复是促进重症患者康复、降低康复后残障率、改善患者长期生命质量、减轻家庭经济及照护负担的核心内容,现已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重症康复从内容上分为基础康复(运动康复、营养支持、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和专科康复(心脏康复、肺康复、神经康复、心理康复)。本文总结回顾了重症康复在ICU中的应用现状,提出要落实重症康复,需组建多学科重症康复团队,早期开展、规范标准、长期坚持,以进一步改善重症患者及其家庭的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重症康复 应用
原文传递
ICU环境中患者早期康复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杨富 方芳 +1 位作者 陈兰 王秋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9-123,共5页
卧床休息与长期制动是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普遍存在的现象,这增加了ICU获得性衰弱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早期康复有助于改善ICU患者身体功能,减少谵妄等问题的发生,提高其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对促进其早日回归... 卧床休息与长期制动是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普遍存在的现象,这增加了ICU获得性衰弱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早期康复有助于改善ICU患者身体功能,减少谵妄等问题的发生,提高其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对促进其早日回归家庭或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就ICU环境中患者早期康复实践现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早期康复 早期活动 促进因素 障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