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钻井液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21
1
作者 蒋官澄 董腾飞 +4 位作者 崔凯潇 贺垠博 全晓虎 杨丽丽 付玥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77-585,共9页
通过对当前国内外具有初级智能特点的钻井液技术研究现状的系统总结,阐述了可变密度、盐响应、可逆转乳化、恒流变、形状记忆防漏堵漏、智能保护油气层和原位流变可控共7种初级智能钻井液技术的发展背景和智能响应机理,分析了初级智能... 通过对当前国内外具有初级智能特点的钻井液技术研究现状的系统总结,阐述了可变密度、盐响应、可逆转乳化、恒流变、形状记忆防漏堵漏、智能保护油气层和原位流变可控共7种初级智能钻井液技术的发展背景和智能响应机理,分析了初级智能钻井液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与未来面临的挑战,指出智能材料学、纳米科学和人工智能理论等是未来研究具有“自识别、自调节和自适应”更高级智能水平钻井液技术的重要手段。在此基础上,结合钻井液技术需求和智能钻井液理论发展需要,提出了3个方面的发展方向:①研发响应多变地层压力、多变地层岩性、多变地层流体、多变储集层特征、高温地层与复杂地面环保需要的智能钻井液;②建立智能钻井液设计与管理专家系统;③构建实时智能检测与维护处理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钻井液 智能添加剂 智能材料 纳米材料 人工智能 专家系统
下载PDF
发展智能制造,促进兵器装备集团制造业转型升级——兵器装备集团智能制造技术与高端装备产业发展思考 被引量:19
2
作者 刘勇 张亮 《兵工自动化》 2017年第1期1-6,共6页
针对全球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的大趋势,研究分析兵器装备集团制造产业如何转型升级的问题。介绍智能制造的概念和发达国家发展智能制造的政策动向,分析国内外发展现状与差距、兵器装备行业制造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智能制造的必要... 针对全球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的大趋势,研究分析兵器装备集团制造产业如何转型升级的问题。介绍智能制造的概念和发达国家发展智能制造的政策动向,分析国内外发展现状与差距、兵器装备行业制造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智能制造的必要性,并从平台建设、顶层设计、关键技术攻关与应用示范、高端装备产业培育、技术引进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建议,可为国内企业发展智能制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中国制造2025 工业4.0 智能制造 智能装备 机器人 信息物理系统 数字化制造 增材制造 转型升级
下载PDF
Intelligent Vascularized 3D/4D/5D/6D‑Printed Tissue Scaffolds 被引量:5
3
作者 Xiaoyu Han Qimanguli Saiding +7 位作者 Xiaolu Cai Yi Xiao Peng Wang Zhengwei Cai Xuan Gong Weiming Gong Xingcai Zhang Wenguo Cui 《Nano-Micro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2期376-418,共43页
Blood vessels are essential for nutrient and oxygen delivery and waste removal.Scaffold-repairing materials with functional vascular networks are widely used in bone tissue engineering.Additive manufacturing is a manu... Blood vessels are essential for nutrient and oxygen delivery and waste removal.Scaffold-repairing materials with functional vascular networks are widely used in bone tissue engineering.Additive manufacturing is a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that creates three-dimensional solids by stacking substances layer by layer,mainly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3D printing,but also 4D printing,5D printing and 6D printing.It can be effectively combined with vascularization to meet the needs of vascularized tissue scaffolds by precisely tuning the mechanical structure and biological properties of smart vascular scaffolds.Herein,the development of neovascularization to vascularization to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is systematically discussed in terms of the importance of vascularization to the tissue.Additionally,the research progress and future prospects of vascularized 3D printed scaffold materials are highlighted and presented in four categories:functional vascularized 3D printed scaffolds,cell-based vascularized 3D printed scaffolds,vascularized 3D printed scaffolds loaded with specific carriers and bionic vascularized 3D printed scaffolds.Finally,a brief review of vascularized additive manufacturing-tissue scaffolds in related tissues such as the vascular tissue engineering,cardiovascular system,skeletal muscle,soft tissue and a discussion of the challenges and development efforts leading to significant advances in intelligent vascularized tissue regeneration is pres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lligent additive manufacturing Tissue engineering VASCULARIZATION OSTEOGENESIS
下载PDF
面向智能制造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升级探索 被引量:5
4
作者 陈泽中 李生娟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27期220-221,共2页
随着智能制造、增材制造等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造和升级。2019年,上海理工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结合持续改进要求,在新一轮培养计划制定过程中,引入智能制造... 随着智能制造、增材制造等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造和升级。2019年,上海理工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结合持续改进要求,在新一轮培养计划制定过程中,引入智能制造、增材制造课程,建立分方向的课程体系,能够更好地满足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先进制造行业对高端人才的培养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 增材制造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专业改革
下载PDF
Direct 4D printing of functionally graded hydrogel networks for biodegradable,untethered,and multimorphic soft robots
5
作者 Soo Young Cho Dong Hae Ho +1 位作者 Sae Byeok Jo Jeong Ho Ch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xtreme Manufactu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407-416,共10页
Recent advances in functionally graded additive manufacturing(FGAM)technology have enabled the seamless hybridization of multiple functionalities in a single structure.Soft robotics can become one of the largest benef... Recent advances in functionally graded additive manufacturing(FGAM)technology have enabled the seamless hybridization of multiple functionalities in a single structure.Soft robotics can become one of the largest beneficiaries of these advances,through the design of a facile four-dimensional(4D)FGAM process that can grant an intelligent stimuli-responsive mechanical functionality to the printed objects.Herein,we present a simple binder jetting approach for the 4D printing of functionally graded porous multi-materials(FGMM)by introducing rationally designed graded multiphase feeder beds.Compositionally graded cross-linking agents gradually form stable porous network structures within aqueous polymer particles,enabling programmable hygroscopic deformation without complex mechanical designs.Furthermore,a systematic bed design incorporating additional functional agents enables a multi-stimuli-responsive and untethered soft robot with stark stimulus selectivity.The biodegradability of the proposed 4D-printed soft robot further ensures the sustainability of our approach,with immediate degradation rates of 96.6%within 72 h.The proposed 4D printing concept for FGMMs can create new opportunities for intelligent and sustainable additive manufacturing in soft robo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lligent and sustainable additive manufacturing multi-material four-dimensional printing untethered soft robot multi-stimuli-responsive soft robot biodegradable soft robotics
下载PDF
Research status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s of intelligent drilling fluid technologies 被引量:1
6
作者 JIANG Guancheng DONG Tengfei +4 位作者 CUI Kaixiao HE Yinbo QUAN Xiaohu YANG Lili FU Yue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SCD 2022年第3期660-670,共11页
By reviewing the current status of drilling fluid technologies with primary intelligence features at home and abroad,the development background and intelligent response mechanisms of drilling fluid technologies such a... By reviewing the current status of drilling fluid technologies with primary intelligence features at home and abroad,the development background and intelligent response mechanisms of drilling fluid technologies such as variable density,salt response,reversible emulsification,constant rheology,shape memory loss prevention and plugging,intelligent reservoir protection and in-situ rheology control are elaborated,current issues and future challenges are analyzed,and it is pointed out that intelligent material science,nanoscience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heory are important methods for future research of intelligent drilling fluid technology of horizontal wells with more advanced intelligent features of"self-identification,self-tuning and self-adaptation".Based on the aforementioned outline and integrated with the demands from the drilling fluid technology and intelligent drilling fluid theory,three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1)research and develop intelligent drilling fluids responding to variable formation pressure,variable formation lithology and fluid,variable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high temperature formation and complex grou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needs;(2)establish an expert system for intelligent drilling fluid design and management;and(3)establish a real-time intelligent check and maintenance processing netwo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lligent drilling fluid intelligent additive intelligent material NANOMATERIAL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xpert system
下载PDF
面向智能铸造的《金属液态成型工艺》课程改革
7
作者 王栓强 宋梦华 +3 位作者 王琛 曹静 张阔 曹艳丽 《铸造设备与工艺》 2023年第3期53-56,共4页
智能铸造是铸造行业发展的趋势,作为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本科院校,聚焦行业发展、面向智能铸造,加快专业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就现有铸造方向主干课程《金属液态成型工艺》课程内容存在的问题、增材制造技术引入对... 智能铸造是铸造行业发展的趋势,作为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本科院校,聚焦行业发展、面向智能铸造,加快专业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就现有铸造方向主干课程《金属液态成型工艺》课程内容存在的问题、增材制造技术引入对课程内容和知识体系的冲击等进行了分析。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了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三层次四模块《金属液态成型工艺》课程内容和体系,既从原理、方法、应用三层次展开课程内容阐述,从造型材料、工艺设计、工装设计、生产流程四模块整合知识体系。文章对其进行了详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铸造 增材制造 三层次课程内容 四模块知识体系
下载PDF
基于“智慧树”平台的“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改革 被引量:12
8
作者 蓝蔚青 卢瑛 +2 位作者 包海蓉 孙晓红 谢晶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81-185,共5页
目的为加强当代高校食品类专业大学生在食品添加剂知识的教育引导,充分激发其学习主动性,使优质教学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分配。方法在介绍我国高校开展在线课程建设必要性的基础上,阐述“食品添加剂”课程的建设背景,并以“智慧树”运营服... 目的为加强当代高校食品类专业大学生在食品添加剂知识的教育引导,充分激发其学习主动性,使优质教学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分配。方法在介绍我国高校开展在线课程建设必要性的基础上,阐述“食品添加剂”课程的建设背景,并以“智慧树”运营服务系统为工作平台,探索如何借助网络平台开展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选修课“食品添加剂”的在线课程建设。结果通过梳理章节框架布局,凝练在线专题知识点,明确师生权责分配,丰富课程授课形式,合理设置评估方法,正确评估课程学习效果等方式强化了在线课程建设,提升了学生的线上学习效果。结论在线课程建设既弥补了网络授课过程监督管理的不足,又使优质教学资源在不同高校间得到合理分配,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其发散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提升了专业课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树平台 食品添加剂 在线课程 改革
下载PDF
智能制造技术对农业机械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胡琼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第6期107-109,共3页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智能农业机械的制造与应用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角色。该文基于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历程、内涵及特征,系统阐述了智能设计技术、智能加工技术、智能监测技术原理及其在农业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总结智能制造系...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智能农业机械的制造与应用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角色。该文基于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历程、内涵及特征,系统阐述了智能设计技术、智能加工技术、智能监测技术原理及其在农业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总结智能制造系统在农业生产效率提升中的积极作用与显著效果,提出未来应该进一步提高增材制造技术智能化发展,形成“铸造+3D打印智能工厂”等发展趋势,推动智能农业机械制造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水平。研究结果可以为农业现代化进程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农业机械制造 农业生产效率 智能设计技术 加工技术 增材制造技术
下载PDF
4D打印智能材料及产品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冯韬 孟正华 郭巍 《数字印刷》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6,共16页
4D打印是一种将产品赋予可控动态演变能力的智能增材制造技术。区别于传统增材制造功能单一的“静态”产品,4D打印产品依托智能材料演变特性,并加持相应特殊结构实现了可控的“动态”智能演变,在诸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智能材料... 4D打印是一种将产品赋予可控动态演变能力的智能增材制造技术。区别于传统增材制造功能单一的“静态”产品,4D打印产品依托智能材料演变特性,并加持相应特殊结构实现了可控的“动态”智能演变,在诸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智能材料是4D打印发展的前提与关键,其相应演变特性决定了4D打印产品的成型与应用。为此,本文首先以4D打印与传统3D打印区别为切入点,回顾分析了4D打印发展历程,其次从智能材料的种类及应激方式角度总结了4D打印材料的发展情况,并结合材料应激特性进行演变驱动方式的归纳,然后重点介绍4D打印在诸多领域的应用情况及前景,最后针对4D打印技术未来发展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D打印 智能增材制造技术 智能材料 智能演变
下载PDF
新工科视域下增材智能建造技术创新教学探索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家庆 王立彬 +2 位作者 李强 孙浚博 吕贵芳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第25期49-52,共4页
随着《“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的提出,传统工科日益向新工科转变,高校应重点培养创新型与工匠型人才。在土木工程学科中,传统实验教学关注基础巩固,加深理论知识理解。新工科背景下的实验教学应顺应智能建造发展需要,引入增材智... 随着《“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的提出,传统工科日益向新工科转变,高校应重点培养创新型与工匠型人才。在土木工程学科中,传统实验教学关注基础巩固,加深理论知识理解。新工科背景下的实验教学应顺应智能建造发展需要,引入增材智能建造技术课程作为创新型、开放型体感互动环节,以激发土木类高校学生对智能建造技术的兴趣,助力培养新工科视域下的智能建造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建造 土木工程 实验教学 增材制造技术 体感互动
下载PDF
世界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动态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德生 《竞争情报》 2015年第4期51-57,共7页
本文深入分析了世界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核心行业如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和3D打印设备等的发展动态。
关键词 智能制造装备 工业机器人 数控机床 3D打印
下载PDF
数智化正向设计方法及其在制造装备与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谭建荣 高铭宇 +4 位作者 徐敬华 王林轩 贾晨 张树有 王康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111-125,共15页
针对制造装备与过程在精度和能效等方面的共性设计难题,提出具有泛化能力的数智化正向设计方法,从设计需求出发,根据制造装备的多模态信息对能耗、材料消耗和制造可靠性进行计算,以增强自感应、自适应、自学习和自决策能力,满足正向设... 针对制造装备与过程在精度和能效等方面的共性设计难题,提出具有泛化能力的数智化正向设计方法,从设计需求出发,根据制造装备的多模态信息对能耗、材料消耗和制造可靠性进行计算,以增强自感应、自适应、自学习和自决策能力,满足正向设计需求。将制造装备分解为控制系统、传动系统和辅助系统,并建立相应的能耗数学模型。以增材制造装备协同优化为例,从热力学能量转化角度,阐释增材制造装备的能耗组成,引入以热对流和热辐射为边界的非线性瞬态温度场模拟方法,基于模拟方法对增材制造过程所消耗的能量和材料进行精准推算。建立制造装备可靠性模型,对制造过程中的失效事件进行概率统计分析。采用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对可靠性进行描述,建立综合工况下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的基本概率函数。以汽车燃油颈管为例,使用高算力平台,基于非均匀有理B样条曲线的几何建模内核,对三维非网格的概念设计原型进行精准表达,实现数字孪生驱动的虚拟制造与打印。使用激光增材制造装备进行物理实验,对制造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和材料进行测量,能量消耗预测的平均绝对误差为11822.62 J,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0.0834,均方根误差为16845.69 J。材料消耗预测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0030 g,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0.0713,均方根误差为0.0041 g。实验表明,数智化正向设计方法在面向高效高精低碳的制造装备多工况服役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化正向设计 制造装备与过程 可靠性模型 数字孪生 选择性激光烧结 激光增材制造
原文传递
焊接智能化监测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14
作者 张志芬 陈善本 +1 位作者 张裕明 温广瑞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20,70,共12页
在国家“十四五”智能制造和2035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远景目标规划下,智能化焊接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分析了该技术在学术界和工业界的成果发表情况,对目前成果分布的特点进行了总结.此外,列出了该学科方向举办的系列重要学术会议,... 在国家“十四五”智能制造和2035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远景目标规划下,智能化焊接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分析了该技术在学术界和工业界的成果发表情况,对目前成果分布的特点进行了总结.此外,列出了该学科方向举办的系列重要学术会议,充分展示了该学科的研究热度.其次,分别从声音、光谱、视觉、热学及多信息融合监测角度出发,综述了焊接/增材技术在缺陷在线检测、过程动态表征、质量监控等方面最新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表明了多源信息融合技术是焊接智能化监测技术未来发展的主流.最后,总结了现阶段国内焊接智能化-缺陷在线监测基础研究存在的“六多六少”现象,并从多场景拓展应用出发,指出了焊接智能监测技术的未来发展目标与重点突破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智能化 电弧增材 多信息融合 缺陷在线检测 质量监控
下载PDF
智能制造发展浪潮下的国外国防工业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恺之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4-148,共5页
当前智能制造已在全球制造业形成发展浪潮。本文首先分析了美、德、日等工业强国智能制造发展战略,之后重点从数字化、增材制造、机器人、增强现实以及基础保障等方面详细阐述智能制造在国防工业中的发展应用情况,最后总结凝练出国防工... 当前智能制造已在全球制造业形成发展浪潮。本文首先分析了美、德、日等工业强国智能制造发展战略,之后重点从数字化、增材制造、机器人、增强现实以及基础保障等方面详细阐述智能制造在国防工业中的发展应用情况,最后总结凝练出国防工业智能制造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 工业4.0 国防工业 数字化 机器人 增材制造 增强现实
下载PDF
面向智能制造的新工科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以“增材制造工艺与材料”课程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安海 周咏辉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第44期62-65,共4页
作为“中国制造2025”主攻方向的智能制造对“增材制造工艺与材料”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在增材制造工艺与材料方面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需要,提出了面向智能制造的课程教学内容更新设计与完善的思路和实施方式... 作为“中国制造2025”主攻方向的智能制造对“增材制造工艺与材料”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在增材制造工艺与材料方面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需要,提出了面向智能制造的课程教学内容更新设计与完善的思路和实施方式,并在课堂和实践教学过程中融合多种教学方式,采用分组教学培养学生自主驱动、项目研讨和探索创新的学习能力。在课程教学考核中通过考核方式优化,加强成绩评定要求,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改革实践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 增材制造工艺与材料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考核方式
下载PDF
智能增材建造与传统施工建造混凝土结构物化阶段碳排放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治成 贾铖修 +1 位作者 孙晓燕 罗飞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4-77,83,共5页
智能增材建造是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与传统施工方式相比,可免模施工,增材建造,显著减少建筑垃圾,节约人工成本和生产时间,减少环境污染。针对中小型多层建筑开展智能增材建造混凝土结构、传统混凝土框架结构和砖混结... 智能增材建造是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与传统施工方式相比,可免模施工,增材建造,显著减少建筑垃圾,节约人工成本和生产时间,减少环境污染。针对中小型多层建筑开展智能增材建造混凝土结构、传统混凝土框架结构和砖混结构在施工阶段建材、能源、人工引起的碳排放对比分析。算例分析表明:物化阶段混凝土结构的碳排放主要来源于建材生产阶段,各方案均占比96%以上,其中智能增材制造混凝土结构生产碳排放主要来源于混凝土材料,占比99.5%,而框架结构生产阶段碳排放集中于墙体材料、模板、混凝土和钢筋,分别占比35%、27%、22%、15%,砖混结构碳排放集中于墙体材料、混凝土、模板和砂浆,分别占比54%、21%、1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增材建造 碳排放 混凝土 施工 水泥
下载PDF
如何消除雾霾天气对全站仪野外检定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彩霞 赵海燕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4年第12期218-219,共2页
在全站仪野外检定过程中通常采用光照准模式,该模式对较远距离点测量时需要较好的气象条件的配合。近年来,我国秋冬季节普发的雾霾天气使得仪器野外测量时无法精确照准目标,使检定工作不能顺利完成。本文主要探讨了应用智能全站仪的ATR... 在全站仪野外检定过程中通常采用光照准模式,该模式对较远距离点测量时需要较好的气象条件的配合。近年来,我国秋冬季节普发的雾霾天气使得仪器野外测量时无法精确照准目标,使检定工作不能顺利完成。本文主要探讨了应用智能全站仪的ATR照准模式进行全站仪野外检定的可行性,通过选用不同型号的全站仪用光照准模式及ATR照准模式进行野外检定,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采用ATR照准模式进行野外检定可消除雾霾天气的不利影响,得到准确可靠地检定数据的实验结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霾天气 光照准模式 ATR照准模式 智能全站仪 测距精度 加常数 乘常数
下载PDF
智能通用离子计的研制
19
作者 王姣 刘欣荣 王中甲 《东北电力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53-57,共5页
根据电化学原理 ,通用离子计配用适当的离子选择电极和参比电极可对多种离子的活度进行测试。采用三电极测量双高阻输入系统可大大降低外界干扰的影响。传感器的独特设计可降低参比电极内充液的钾离子和氯离子对测量的干扰。电路以MCS -... 根据电化学原理 ,通用离子计配用适当的离子选择电极和参比电极可对多种离子的活度进行测试。采用三电极测量双高阻输入系统可大大降低外界干扰的影响。传感器的独特设计可降低参比电极内充液的钾离子和氯离子对测量的干扰。电路以MCS - 5 1单片机系统为核心 ,使仪器的智能化程度高。仪器的标定可实现人机对话引导操作 ,既可采用虹吸定量两点添加法标定仪器 ,又可采用两点标定法标定仪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通用离子计 研制 单片机 电厂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