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3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动理论视域下研训行一体化教师学习模式建构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张军 董秋瑾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8-23,共6页
优化教师学习模式、提升教师学习成效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本文在分析当前教师学习模式中存在困境的基础上,引入活动理论,探讨教师学习特征和学习模式的应然状况,由此提出有机整合当前教师... 优化教师学习模式、提升教师学习成效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本文在分析当前教师学习模式中存在困境的基础上,引入活动理论,探讨教师学习特征和学习模式的应然状况,由此提出有机整合当前教师学习中的研究、培训和实践等学习方式,构建研训行一体化的教师学习模式,以实现并凸显教师学习的在地化、常态化和创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理论 研训行一体化 教师学习 实践知识
原文传递
研产教融合引导的"人工智能导论"教学案例设计 被引量:7
2
作者 王振华 徐新黎 孙磊 《现代信息科技》 2020年第9期176-178,181,共4页
针对目前"人工智能导论"课程知识点关联不够、授课内容与实际产业脱节较大、学生学习积极性较低等问题,以实际工业需求为背景,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研究态势为主线,分析课程模块之间的逻辑关联和递进关系,提出科研、产业、教育... 针对目前"人工智能导论"课程知识点关联不够、授课内容与实际产业脱节较大、学生学习积极性较低等问题,以实际工业需求为背景,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研究态势为主线,分析课程模块之间的逻辑关联和递进关系,提出科研、产业、教育融合引导的"人工智能导论"教学案例设计思想、设计策略与相关案例,并讨论这些案例对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产教融合 人工智能教学 教学案例 知识体系
下载PDF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平台与教学模式构建及创新--以华中农业大学茶学实践教学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陈玉琼 倪德江 +4 位作者 余志 郭飞 赵华 王璞 王明乐 《高教学刊》 2023年第10期64-67,共4页
实践教学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平台。针对实践教学基地存在的问题,该文以华中农业大学茶学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为例,阐述研产教融合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茶学实践教学平台的系列举措及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该教学... 实践教学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平台。针对实践教学基地存在的问题,该文以华中农业大学茶学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为例,阐述研产教融合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茶学实践教学平台的系列举措及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该教学平台和模式为锻炼和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起到较好的支撑和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学 研产教融合 人才培养 实践教学 教学模式
下载PDF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课程科产教融合教学改革探索
4
作者 王倩倩 于竹青 胡秀兰 《高教学刊》 2024年第29期152-155,共4页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作为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以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未来科技领军人才为目标,积极探索和落实面向产业需求的教学新思路和新方法,不断提升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产业问题的能力。该文首先阐述课程现状及问...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作为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以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未来科技领军人才为目标,积极探索和落实面向产业需求的教学新思路和新方法,不断提升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产业问题的能力。该文首先阐述课程现状及问题,通过落实面向产业需求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综合运用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和企业导师案例化工程教学等多维教学模式,多路径提升授课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其次,进一步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实践项目,加强“科教融汇”,深化“产教融合”。最终构建与教学模式相对应的课程考核方法。由此全面提升课程科产教融合效果,推动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所需产业人才的培养和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 科产教融合 教学改革 新质生产力 企业导师
下载PDF
“研训用”一体的教师远程培训内涵及实践观照 被引量:4
5
作者 武丽志 曾素娥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5年第4期66-72,87,共8页
伴随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基于网络的教师远程培训迅速成为与传统集中培训、校本培训相并列的三大教师培训方式之一。但相对于教师远程培训实践的快速发展,相关理论研究严重滞后,致使当前我国教师远程培训实践经常处于较低水平的"盲... 伴随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基于网络的教师远程培训迅速成为与传统集中培训、校本培训相并列的三大教师培训方式之一。但相对于教师远程培训实践的快速发展,相关理论研究严重滞后,致使当前我国教师远程培训实践经常处于较低水平的"盲目"发展和复制状态。"研训用"一体的教师远程培训植根于成人学习理论、行动学习理论、"教学做合一"理论、系统理论等基础之上,从培训模式和培训组织两个层面建构了对"研"、"训"、"用"的内涵理解。"研训用"一体的教师远程培训立足于教师个体及群体专业发展,强调针对中小学教师的现实问题及真实需求进行教师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及活动过程的设计、开发与实施,在组织层面将培训工作的实施与研究、应用有机整合,在模式层面将受训教师个体的培训与教学、教研深度融合,注重系统整合和绩效提升,为教师远程培训的实践提供了较为科学的理论支撑和有效的方法论指导,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科学性、指导性和普遍适用性,是我国教师培训研究领域的重要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远程培训 研训用一体 教师专业发展 内涵理解 实践观照
下载PDF
思想政治元素与工程概预算课程的深度融合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孙琳琳 赵允 刘建新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第4期26-29,共4页
课程思政旨在强调教师和课程的育人责任,是一种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最好的效果是润物无声,溶盐于水。过去的教学主要关注专业知识的传授,现在的教学在知识传授的同时要挖掘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阐述思想政治元素与工程概预算课程的深... 课程思政旨在强调教师和课程的育人责任,是一种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最好的效果是润物无声,溶盐于水。过去的教学主要关注专业知识的传授,现在的教学在知识传授的同时要挖掘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阐述思想政治元素与工程概预算课程的深度融合,包括课程思政育人目标、课程教学方法改革、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在传授知识、提升能力的同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正确的价值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工程概预算 融合研究
下载PDF
多媒体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郝晓霞 《学周刊(上旬)》 2016年第7期181-182,共2页
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然而现阶段,仍有些教师意识不到多媒体技术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对此,我们应明确多媒体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必要性,并积极研究有效整合的方... 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然而现阶段,仍有些教师意识不到多媒体技术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对此,我们应明确多媒体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必要性,并积极研究有效整合的方法,以使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小学语文教学 整合研究
原文传递
科产教融合下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建设模式探索——以江苏优仕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赖晓芳 高焕 +2 位作者 阎斌伦 胡广伟 程金龙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4期118-120,共3页
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是在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服务企业为目的、从多方位支持企业产品创新研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研究生校外实践基地和规模企业与高校科产教合作平台。该文从研究生工作站的建设背景、存在问题、企业的现状、企业研究... 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是在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服务企业为目的、从多方位支持企业产品创新研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研究生校外实践基地和规模企业与高校科产教合作平台。该文从研究生工作站的建设背景、存在问题、企业的现状、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的建设过程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充分发挥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产教融合 企业研究生工作站 建设模式
原文传递
基于树莓派的智能停车场泊位诱导系统整合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邵泽强 李坤 《江苏科技信息》 2015年第5期44-47,共4页
文章从有效提高停车场的使用率,方便车辆准确有效停泊,降低停车场的管理成本等方面出发,管理者能及时统计不同时期的车流量,优化车位资源配置,提高停车场智能化水平,为停车场车位管理提供了一套整合的停车场信息服务系统。
关键词 智能停车场 泊位诱导系统 树莓派 整合研究
下载PDF
ICT类专业“研产教”三融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以陕西国际商贸学院为例
10
作者 王希娟 叶林 +1 位作者 郑鹏怡 马文苹 《科教文汇》 2023年第23期73-76,共4页
以提升应用型高校ICT类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市场适应度、创新力和职业长效性为目标,探索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法,构建“研产教”融通的“123456”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以在工程项目和应用型科技项目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为... 以提升应用型高校ICT类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市场适应度、创新力和职业长效性为目标,探索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法,构建“研产教”融通的“123456”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以在工程项目和应用型科技项目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为落脚点,开展多维度的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教学改革活动。实践证明,构建的人才培养体系能够解决专业课程碎片化、学生自我定位不准、实践和创新力不足等问题,实现了人才培养水平和科创能力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T类专业 “研产教”三融通 工程应用型人才 项目实践 科技创新
下载PDF
欧盟建设技术创新联盟的做法和经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曹建如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13年第9期29-33,共5页
推进产学研相结合,关键是要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有效运行机制。欧盟拥有良好的教育和研究体系,是世界研发创新的重要一极。为促进创新,欧盟创立了欧洲创新与技术研究院,旨在以知识创新共同体为核心,有效整合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研发... 推进产学研相结合,关键是要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有效运行机制。欧盟拥有良好的教育和研究体系,是世界研发创新的重要一极。为促进创新,欧盟创立了欧洲创新与技术研究院,旨在以知识创新共同体为核心,有效整合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研发创新资源。对欧洲创新与技术研究院的组织形式和运作模式进行了研究和分析,该研究院在培育科技创新与创业复合型人才及促进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化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盟 技术创新 产学研一体化
下载PDF
科教编一体化与高校学报的可持续发展
12
作者 孙宸 《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71-73,共3页
高校学报的可持续发展指高校学报通过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协调与和谐实现永续发展。具体体现为:学报编辑部内部环境的和谐、学报与主办高校关系的和谐、学报与社会的关系和谐。高校学报编辑部建立科教编一体化的新体制和自然运转的新机制,... 高校学报的可持续发展指高校学报通过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协调与和谐实现永续发展。具体体现为:学报编辑部内部环境的和谐、学报与主办高校关系的和谐、学报与社会的关系和谐。高校学报编辑部建立科教编一体化的新体制和自然运转的新机制,可实现高校学报内外部环境的和谐,从而保证高校学报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学报 科教编一体化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传统武术的文化“碎片”整合与研究
13
作者 方明军 《武术研究》 2022年第5期25-26,37,共3页
现代对于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从未间断,整合传统武术文化的碎片,分析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的内涵和发展方向,并且结合现代武术文化思想,对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方式进行探索,开辟出适合现代的武术文化发扬道路,而且现今的文化基本上是趋... 现代对于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从未间断,整合传统武术文化的碎片,分析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的内涵和发展方向,并且结合现代武术文化思想,对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方式进行探索,开辟出适合现代的武术文化发扬道路,而且现今的文化基本上是趋于全球性的融合趋势,中华传统的武术文化也身处其中,需要以新的视角来看待传统武术文化,让传统武术思想和现代化武术思想融合起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发展我国的传统武术精神。本文对传统武术文化碎片进行一个整理,并且思考怎样让传统武术文化融入现代文化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武术文化 整合与研究 文化扬弃
下载PDF
教学学术能力:大学教师发展与评价的新框架 被引量:220
14
作者 周光礼 马海泉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7-47,共11页
教学学术能力体现了科教融合的理念,强调大学教师的发展包括学术发展和教学发展。建构教学学术能力的主体是大学和教师,大学教师的发展是个人发展和组织变革的结合。教学学术能力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而是一项广泛的政策议程。教学学术... 教学学术能力体现了科教融合的理念,强调大学教师的发展包括学术发展和教学发展。建构教学学术能力的主体是大学和教师,大学教师的发展是个人发展和组织变革的结合。教学学术能力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而是一项广泛的政策议程。教学学术能力应该成为学术职业管理政策的组成部分。教学学术能力主要通过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能力来表征,这是建构大学教师胜任力特征模型的基础。教师胜任力特征模型由学术能力、教学能力和教学态度三个特征因子构成。教学学术能力概念不但是评价大学教师的有力工具,也是评价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作为一个复杂的政策概念,教学学术能力应成为大学战略中优先考虑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学术能力 科教融合 大学教师评价 大学教师胜任力模型
原文传递
科教融合概念再构及研究生教育治理 被引量:68
15
作者 张飞龙 于苗苗 马永红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1-37,共7页
研究生教育内涵着科教融合的命题,而"科教融合"作为一个整合概念真正进入我国学术界视野还不足十年。从学术研究、政策文本、实践探索等三个视角梳理国际国内科教融合的演变历史,归纳出科教融合概念已经历了分散-结合-融合的... 研究生教育内涵着科教融合的命题,而"科教融合"作为一个整合概念真正进入我国学术界视野还不足十年。从学术研究、政策文本、实践探索等三个视角梳理国际国内科教融合的演变历史,归纳出科教融合概念已经历了分散-结合-融合的演绎,提出二维度(广义与狭义)三层面(理念层、制度层、操作层)的科教融合概念体系。依据此科教融合概念体系,提出研究生教育中师生、社会组织、学校、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体系,鼓励研究生教育治理的科教融合有效生态构建和去中心化发展,提倡研究生教育治理的开放协同和持续改进,以期为科教融合事业进一步深入及提高研究生教育治理能力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教融合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治理
原文传递
科教融合的动力机制、治理困境与突破路径——基于中国科学院大学案例的分析 被引量:67
16
作者 刘继安 盛晓光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6-30,共5页
科教融合是研究型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当今世界科教体系改革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是我国大力倡导的高等教育改革方向。但是在现实当中,科教融合的实施并非顺畅,其中治理体制机制问题是制约科教融合作用发挥的关键。以中国科学院大学为案例,... 科教融合是研究型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当今世界科教体系改革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是我国大力倡导的高等教育改革方向。但是在现实当中,科教融合的实施并非顺畅,其中治理体制机制问题是制约科教融合作用发挥的关键。以中国科学院大学为案例,通过分析科研机构与教育机构之间科教融合的动力机制以及导致治理困境的原因,结合案例高校近年来科教融合模式的探索实践,揭示出组织变革是突破科教融合治理困境的有效路径,即从组织结构、目标、运行基础、激励和文化等方面进行改造,把科教融合融入组织结构与运行发展机制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教融合 人才培养 大学治理 组织改造
原文传递
知识、生活与教育的辩证:关于新文科建设之内在逻辑的思考 被引量:66
17
作者 操太圣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0-136,共7页
新文科建设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工程,但理论界对其内涵的解读和相应建设策略的思考还不够清晰,多关注如何利用新技术和多学科交融等手段促进其知识生产,以及强调其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性"等。文章通过梳理相关政策的背景和文科... 新文科建设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工程,但理论界对其内涵的解读和相应建设策略的思考还不够清晰,多关注如何利用新技术和多学科交融等手段促进其知识生产,以及强调其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性"等。文章通过梳理相关政策的背景和文科发展的轨迹,讨论了文科在知识经济潮流中遭遇的冲击。认为新文科是知识生产与教人成人的结合体,其焦点在于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均需回归人的生活世界。通过对全球化、智能化和个性化生活世界的分析,文章讨论了新文科在聚焦中国实践、进行主体性阐述和基于自身特质的国际对话等方面的建设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知识生产 生活世界 科教融合
原文传递
科教融合与大学现代化——西方大学科研体制化的同质性和差异性 被引量:40
18
作者 周光礼 马海泉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21,共10页
科教融合既是西方科学体制化的高级阶段和当代形态,也是西方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共同选择。西方大学现代化不是一个统一连贯的发展模式,而是同质异形的现代化。同质异形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第一,同质化是高等教育现代化中一股不... 科教融合既是西方科学体制化的高级阶段和当代形态,也是西方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共同选择。西方大学现代化不是一个统一连贯的发展模式,而是同质异形的现代化。同质异形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第一,同质化是高等教育现代化中一股不可阻挡的趋势;第二,传统文化在高等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第三,地方性的制度创新具有全球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现代化 科教融合 高等教育变革 文化传统
原文传递
美国人工智能专业发展分析及对新兴工科专业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32
19
作者 林健 郑丽娜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0-33,共14页
世界各国将新兴产业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新兴工科专业对新兴产业的形成和未来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新兴工科专业的典型代表人工智能专业为对象,系统剖析美国人工智能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模式,以期为我国大批高校正在开展的... 世界各国将新兴产业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新兴工科专业对新兴产业的形成和未来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新兴工科专业的典型代表人工智能专业为对象,系统剖析美国人工智能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模式,以期为我国大批高校正在开展的以人工智能专业为代表的新兴工科专业建设提供参考、借鉴和启示。本文包括三方面内容:首先从人工智能专业萌芽、专业分支形成到专业建立三个阶段分析美国人工智能专业发展的历史脉络;其次从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构建、学科专业发展及工程伦理教育四方面分析美国人工智能专业建设的现实路径;最后从高校层面、科教融合、教师队伍、课程体系和工程伦理五个方面探讨对我国新兴工科专业建设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工科专业 人工智能 专业建设 教师队伍 课程体系 工程伦理 科教融合
原文传递
科教融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政策变迁与实践探索 被引量:25
20
作者 钟秉林 李传宗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40,共8页
科教融合是现代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理念。从理念嬗变来看,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是人才培养,但也会带来高等教育组织变革与创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教融合理念演变经历了萌芽期、探索期、发展期和创新期四个阶段。从当前我... 科教融合是现代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理念。从理念嬗变来看,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是人才培养,但也会带来高等教育组织变革与创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教融合理念演变经历了萌芽期、探索期、发展期和创新期四个阶段。从当前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来看,为实现优质科教资源整合,高校围绕发挥科研专家、组织创新和科研平台资源集聚优势,形成了大师领衔、书院制培养和科研平台依托三种科教融合育人模式。拔尖创新人才是最重要的人才资源,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发挥科研育人优势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但提高科教融合育人成效还需在培养理念、培养方案、培养过程、培养制度等方面持续改进,全面提升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 科教融合 培养模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