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学体制化的文化诉求与文化冲突——论科学的功利性与自主性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正风 尹雪慧 《科学与社会》 CSSCI 2011年第1期123-132,共10页
近代科学的体制化是"实验型"科学知识生产制度及其意义不断展开的历史过程,也是科学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不断被重新发现的过程。要深刻理解近代以来科学与文化的关系,必须从这个影响深远的历史进程出发。"求真知"... 近代科学的体制化是"实验型"科学知识生产制度及其意义不断展开的历史过程,也是科学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不断被重新发现的过程。要深刻理解近代以来科学与文化的关系,必须从这个影响深远的历史进程出发。"求真知"的科研文化和"致实用"的功利主义科学价值观共同构成了近代科学体制化的必要条件。但在这两个文化要素之间存在着冲突,具体表现为科学的"功利性"和"自主性"之间的摩擦与对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体制化 文化 功利性 自主性
下载PDF
“科学救国”的先驱探索及当代启示——任鸿隽现代科学中国化的历史实践与现实价值 被引量:4
2
作者 蒋道平 徐飞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41-1446,1460,共7页
作为近代中国最早的科学团体"中国科学社"和最早的科学杂志《科学》的重要创始人,任鸿隽以"科学救国"理念为指导,为现代科学的中国化竭尽努力,其对于现代科学的系统认识以及在中国推进科学建制化的实践探索,对于今... 作为近代中国最早的科学团体"中国科学社"和最早的科学杂志《科学》的重要创始人,任鸿隽以"科学救国"理念为指导,为现代科学的中国化竭尽努力,其对于现代科学的系统认识以及在中国推进科学建制化的实践探索,对于今日我国的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鸿隽 科学救国 建制化 中国化
原文传递
建制化科研:现实内涵与优势发挥——以中国科学院实践为例
3
作者 王彤 梁洪力 《科技促进发展》 2024年第2期179-184,共6页
建制化科研是实现科技力量高水平发展的重要举措,确定建制化科研的定义,剖析建制化科研的发展,对我国建制化科研工作有重大意义。本研究通过研究国内外建制化科研发展过程,发现建制化是一个动态演变过程,提出了新时代建制化科研“1性4... 建制化科研是实现科技力量高水平发展的重要举措,确定建制化科研的定义,剖析建制化科研的发展,对我国建制化科研工作有重大意义。本研究通过研究国内外建制化科研发展过程,发现建制化是一个动态演变过程,提出了新时代建制化科研“1性4特征”的现实内涵;以中国科学院及下属研究所为研究对象,提出新时代建制化科研的优势发挥优化路径,旨在进一步畅通科研院所管理机制、组织机制,形成科研院所研究合力,有力推动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制化科研 科研共同体 科学建制化 重大科技项目
下载PDF
科研诚信的度量困境与非理性风险——面向科研诚信外部规范技术进路的学理反思 被引量:2
4
作者 刘胜利 潘云涛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21-29,共9页
为深入探讨科研诚信外部规范的核心价值目标与技术进路,基于多学科理论视域,对科研诚信度量评价制度化实践的困难根源与非理性风险进行具体考察和学理反思,从而明晰科研诚信的伦理本质及科研诚信评价的社会关系型实践特质,规范科研场域... 为深入探讨科研诚信外部规范的核心价值目标与技术进路,基于多学科理论视域,对科研诚信度量评价制度化实践的困难根源与非理性风险进行具体考察和学理反思,从而明晰科研诚信的伦理本质及科研诚信评价的社会关系型实践特质,规范科研场域的应然价值尺度和科研著述的原初功能属性,厘清依托公共权威和科研著述度量评价科研诚信的制度化逻辑和制度锁定风险,优化技术进路和制度供给的未来方向。研究结论对于避免盲目的制度迁移与技术借鉴、构建有利于本国科学技术体系自立自强的制度优势、推进科研诚信从危机应对转向长效治理、规范文献计量情报技术的发展与运用等具有基础性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诚信外部规范 技术进路 度量评价 科学制度化
下载PDF
科研诚信外部规范视域: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抽检的现实驱动与学理逻辑
5
作者 刘胜利 潘云涛 赵筱媛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101-108,共8页
为促进科学内外对科研诚信外部规范相关制度的批判完善,基于科研诚信外部规范视域,考察了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抽检制度化实践的现实驱动与学理逻辑。其现实驱动主要包括:①公共认知和科研组织模式演进背景下的全球科研诚信危机与科研诚信... 为促进科学内外对科研诚信外部规范相关制度的批判完善,基于科研诚信外部规范视域,考察了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抽检制度化实践的现实驱动与学理逻辑。其现实驱动主要包括:①公共认知和科研组织模式演进背景下的全球科研诚信危机与科研诚信外部规范制度化趋势;②政府确保国家科技计划诚信、效率与本土效益的刚性需求;③过度依赖举报、舆论和社会道德奖惩系统的显著缺陷。其学理逻辑源自道德哲学、科学哲学、司法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和统计质量管理学:一是正视“科研建制”社会属性,完善道德自律的制度化规训;二是提升惩罚技术品质,实现基于规则型惩罚的威慑机制;三是缩短介入调查的委托—代理链条,提升科研诚信监督效率;四是引入“统计抽样+AQL”技术策略,建立整体层面的科研质量宏观控制机制。研究结论和论证框架有利于深化各方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抽检和科研诚信外部规范的经验认知,并为管理决策、知识传播和理论创新提供更简明、更有条理的分析框架与认知架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诚信外部规范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抽检 科学制度化 科研诚信建设 科研体制改革
下载PDF
破解“李约瑟难题”——从科学体制化角度剖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匡胜国 《学术问题研究》 2008年第2期61-65,共5页
科学体制化是科学发展的组织条件和制度保证,是一个国家科学良性发展的前提。与西方相比,近代中国在科学家社会角色的形成、专业科研机构的创建、学术交流社团的产生、科学会议的召开、科学刊物的创办、科学奖励机制的形成、科学教育的... 科学体制化是科学发展的组织条件和制度保证,是一个国家科学良性发展的前提。与西方相比,近代中国在科学家社会角色的形成、专业科研机构的创建、学术交流社团的产生、科学会议的召开、科学刊物的创办、科学奖励机制的形成、科学教育的专门化等方面都落后于西方。科学体制落后是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根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约瑟难题” 科学体制 中国科技史
下载PDF
近代综合科学社团与医学社团关系探析
7
作者 刘洋 李江涛 郑俊一 《中医药文化》 2023年第2期138-144,共7页
科学技术社会化促进了科学交流的出现,科学团体也随之产生。近代中国医学社团引领科学社团创风气之先,而综合科学社团又反过来促进了医学社团的发展。二者在创设初期有关联互动,发展过程中有交流促进,方向定位上有差异区别。以中国科学... 科学技术社会化促进了科学交流的出现,科学团体也随之产生。近代中国医学社团引领科学社团创风气之先,而综合科学社团又反过来促进了医学社团的发展。二者在创设初期有关联互动,发展过程中有交流促进,方向定位上有差异区别。以中国科学社为代表的综合科学社团与医学社团,特别是西医社团之间有过密切的学术交流和关系互动。由于对“科学”的不同认知和代表不同的会员群体,在“中医存废之争”中,综合科学社团、西医学社团、中医学社团展现了不同的面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科学社团 医学社团 近代 科学体制化
下载PDF
破解“李约瑟难题”——从科学体制化角度进行剖析
8
作者 匡胜国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80-82,共3页
科学体制化是科学发展的组织条件和制度保证,是一个国家科学良性发展的前提。与西方相比,近代中国在科学家社会角色的形成、专业科研机构的创建、学术交流社团的产生、科学会议的召开、科学刊物的创办、科学奖励机制的形成、科学教育的... 科学体制化是科学发展的组织条件和制度保证,是一个国家科学良性发展的前提。与西方相比,近代中国在科学家社会角色的形成、专业科研机构的创建、学术交流社团的产生、科学会议的召开、科学刊物的创办、科学奖励机制的形成、科学教育的专门化等方面都远远落后于西方。科学体制落后是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根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约瑟难题” 科学体制 中国科技史 对比
下载PDF
科学咨询在政府最高决策层的制度化——英国政府首席科学顾问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被引量:6
9
作者 李思敏 樊春良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9-78,共10页
如何使用科学进行决策是现代政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当前,在决策最高层设置首席科学顾问已经成为许多国家获取独立咨询建议、从顶层协调科技智力资源的主要做法。英国是较早建立政府首席科学顾问制度的国家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 如何使用科学进行决策是现代政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当前,在决策最高层设置首席科学顾问已经成为许多国家获取独立咨询建议、从顶层协调科技智力资源的主要做法。英国是较早建立政府首席科学顾问制度的国家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政府首席科学顾问为核心的科学顾问网络,为公共政策制定提供高效的科学咨询,被称为"英国模式"。认识和研究英国政府首席科学顾问制度,可以为完善中国科学咨询体系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本文研究英国政府首席科学顾问制度建立的基础和发展的动力,并概括总结影响这一机制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与国家高层决策 科学咨询制度化 英国政府首席科学顾问
原文传递
发挥科技中介在我国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被引量:12
10
作者 顾建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6期34-39,共6页
在现代国家创新体系中,科技中介机构成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促成研究机构和企业以及企业之间共同进行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中国的科技中介服务及其中介机构目前尚处在初始、蓬勃发展的阶段,存在一些迫切需要克服和纠正的缺陷和问题,... 在现代国家创新体系中,科技中介机构成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促成研究机构和企业以及企业之间共同进行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中国的科技中介服务及其中介机构目前尚处在初始、蓬勃发展的阶段,存在一些迫切需要克服和纠正的缺陷和问题,提出在我国的科技中介事业从发展中应建立良好的政策法律环境,建立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完善服务系统,培育科技中介市场提升科技中介机构的专业化服务和协同作战能力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科技中介服务 科技中介机构 公共服务
下载PDF
基于项目影响理论的科技文献机构资源共享绩效分析框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屈宝强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4-37,共4页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分析,指出目前研究的不足;借鉴工程管理中的项目影响理论,将科技文献机构资源共享的绩效评估指标划分为项目行为、直接结果、间接结果和最终结果三个维度,提出评估过程框架,指出评估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在于确定...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分析,指出目前研究的不足;借鉴工程管理中的项目影响理论,将科技文献机构资源共享的绩效评估指标划分为项目行为、直接结果、间接结果和最终结果三个维度,提出评估过程框架,指出评估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在于确定科技文献机构资源共享的"执行失败"和"理论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文献机构 绩效 项目影响理论
原文传递
大学科技园如何在中国制度化(1978-2014年)--基于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视角 被引量:7
12
作者 莫甲凤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7-73,共7页
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认为"制度性利益"是组织起源与转型的驱动力。研究组织变迁要在一种宏大的权力关系网络中进行,既要承认组织面临的外部环境对组织变革行为的制约,也要关注组织行动者的创造性和能动作用。从大学科技园在... 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认为"制度性利益"是组织起源与转型的驱动力。研究组织变迁要在一种宏大的权力关系网络中进行,既要承认组织面临的外部环境对组织变革行为的制约,也要关注组织行动者的创造性和能动作用。从大学科技园在中国的零星探索到在全国各大高校普遍扩散的情况来看,其制度化过程是一个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改革相结合的渐进式革新过程,其中有三个权力中心对大学组织变革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大学、产业、政府三方合作体就是在这种制度性利益的建构中推动大学科技园实现了制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科技园制度化 三螺旋 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 制度性利益
原文传递
156项工程与1950年代中国的科技发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培富 孙磊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11-16,共6页
156项工程是20世纪1950年代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核心项目,是在新中国建立后形成的有利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环境下苏联援助中国建设的现代工业项目。通过156项工程的建设,苏联工业技术以国际技术史上前所未有的规模被转移至中国,提高了... 156项工程是20世纪1950年代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核心项目,是在新中国建立后形成的有利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环境下苏联援助中国建设的现代工业项目。通过156项工程的建设,苏联工业技术以国际技术史上前所未有的规模被转移至中国,提高了中国的科学技术综合水平,并促进了中国规划科技体制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6项工程 科技成就 科技体制 社会经济 城市规划
下载PDF
论科学社会建制的主体结构 被引量:4
14
作者 蒋美仕 唐莉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597-603,618,共8页
科学社会建制的主体主要由微观层面的职业科学家,中观层面的无形学院、科学学派、科学学会或协会等科学共同体,以及随着日益增强的科学、技术、工程一体化趋势而逐渐形成的宏观层面的国家与国际组织等社会建制主体形式有机构成。主体结... 科学社会建制的主体主要由微观层面的职业科学家,中观层面的无形学院、科学学派、科学学会或协会等科学共同体,以及随着日益增强的科学、技术、工程一体化趋势而逐渐形成的宏观层面的国家与国际组织等社会建制主体形式有机构成。主体结构是科学社会建制的核心内容,厘清其各主体之间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结构 职业科学家 科学共同体 国家与国际组织 科学社会建制
下载PDF
政府责任清单制度有效性分析——基于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视角 被引量:4
15
作者 宋林霖 黄雅卓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1-31,共11页
政府责任清单制度是"放管服"改革的一项重要创新,其目标在于推动各级政府及政府部门的职权确位,职责归位,进一步优化政府职责体系,固化政府职能转变成果。然而,实践中系列改革举措对于达成制度目标的助益都比较有限,未能全面... 政府责任清单制度是"放管服"改革的一项重要创新,其目标在于推动各级政府及政府部门的职权确位,职责归位,进一步优化政府职责体系,固化政府职能转变成果。然而,实践中系列改革举措对于达成制度目标的助益都比较有限,未能全面实现制度设计的初衷。根据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理论,通过构建符合中国改革场景的分析框架,可以在厘清政府责任清单制度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和运行逻辑基础上,检视其制度绩效。研究发现,政府责任清单制度有效性未能充分发挥的原因,并非仅是之前文献研究集中探讨的清单编制问题,还受制度构建、制度运行、制度环境与制度相关方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进一步的改革,政府应坚持系统观念与协同思维,对影响制度有效性的诸多因素加以整合,构建起制度有效运作的闭环系统,为责任清单制度有效运行创造良好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责任清单制度 制度有效性 “放管服”改革 政府职责体系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
原文传递
基于合作博弈的科技文献机构资源共享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屈宝强 彭洁 赵伟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1-25,共5页
科技文献资源共享是以科技文献资源为对象而形成的特殊供求关系及其运作机制,追求自身效益最大化是产生共享合作的动机。科技文献共享中各个科技文献机构之间的收益息息相关,公平地进行收益分配属于一个合作博弈问题。以两个科技文献机... 科技文献资源共享是以科技文献资源为对象而形成的特殊供求关系及其运作机制,追求自身效益最大化是产生共享合作的动机。科技文献共享中各个科技文献机构之间的收益息息相关,公平地进行收益分配属于一个合作博弈问题。以两个科技文献机构资源共享为例,构建合作博弈模型,在博弈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共享失败的原因主要包括:共享收益不明显且分配不均、诚信问题、参与机构的有限理性等,提出可通过降低信息共享的成本、引入监督措施、建立沟通机制等促进和维持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文献机构 资源共享 博弈分析
原文传递
理工科院校创新型教师的素质结构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开洪 《煤炭高等教育》 2004年第4期60-62,共3页
实施创新教育 ,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我们时代的一个主旋律。理工科院校作为科技知识的生产者、传播者和技术创新的参与者 ,它们培养的创新型人才将对我国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直接影响。要实行创新教育没有一批创... 实施创新教育 ,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我们时代的一个主旋律。理工科院校作为科技知识的生产者、传播者和技术创新的参与者 ,它们培养的创新型人才将对我国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直接影响。要实行创新教育没有一批创新型教师是不行的。本文从创新教育的实质入手 ,分析了理工科院校创新型教师应具有的素质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工科院校 创新教育 创新型教师
下载PDF
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建设现状及其改善建议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金林 包迪鸿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387-391,共5页
科技中介机构是科技服务体系的重要力量,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践调研现况发现,中国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建设在组织网络体系、服务功能完善及贡献效益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但还存在市场地位未落实、服务意识不强及能力... 科技中介机构是科技服务体系的重要力量,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践调研现况发现,中国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建设在组织网络体系、服务功能完善及贡献效益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但还存在市场地位未落实、服务意识不强及能力不足等亟待改善之处。对此,从市场机制、管理机制和发展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究,针对性地提出了进一步强化市场主体地位、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及创造服务需求等发展科技中介机构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中介机构 发展建设 组织网络 服务功能 社会效益
下载PDF
科技人类学:探索研究的几点体会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珺珺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47-51,共5页
就科学技术人类学研究对象的选择、研究重点的关注、事项研究和一般文化研究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说明研究要聚焦于科学技术又不拘泥于纯粹的科学技术,无论是机构研究还是事项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都有再聚集的过程.研究的关注重点是人和人群... 就科学技术人类学研究对象的选择、研究重点的关注、事项研究和一般文化研究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说明研究要聚焦于科学技术又不拘泥于纯粹的科学技术,无论是机构研究还是事项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都有再聚集的过程.研究的关注重点是人和人群,一般说来是和研究对象直接关联的工作班子,但是也会涉及其他,不同的人群和工作班子的研究有不同的侧重,在传统科学技术文化事项的研究中世家研究有重要价值.事项研究要能够和一般文化研究相联系,在其中象征和符号的解释特别有价值,但不是唯一的解释柜架.最后说明人类学方法对于从事研究科学技术人员的重要意义,强调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加接近中国人民和中国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 科学技术 科技机构 科技事项 文化事项
下载PDF
论我国图书馆学社会化的制度保障 被引量:2
20
作者 申慧 《图书馆学研究》 2005年第3期2-4,共3页
本文分析了制度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并归纳出图书馆学之所以社会化程度不高 ,其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制度的保障。通过对制度经济学中制度的认识 ,作者提出了一套促进我国图书馆学社会化的制度保障体系。
关键词 图书馆学 社会化程度 制度保障体系 中国 作者 重要作用 归纳 制度经济学 社会发展 促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