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历史评价尺度体系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学川 《学术探索》 2006年第4期93-98,共6页
历史评价尺度是指主体从自身特定的需要、利益等内在价值尺度出发判定历史客体及其变化是否具有价值、价值大小的标准、模式。历史进步的评价尺度具有以下基本要求:一是内在尺度与外在尺度的统一体;二是科学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体;三... 历史评价尺度是指主体从自身特定的需要、利益等内在价值尺度出发判定历史客体及其变化是否具有价值、价值大小的标准、模式。历史进步的评价尺度具有以下基本要求:一是内在尺度与外在尺度的统一体;二是科学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体;三是宏观尺度与微观尺度的统一体;四是历史尺度与现实尺度的统一体。历史评价尺度体系在较高层面上由生产力、制度文明、精神文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尺度组成。生产力尺度是历史评价的根本尺度,制度文明尺度是历史评价的关键尺度,精神文明尺度是历史评价的重要尺度,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尺度是历史评价的终极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评价尺度 生产力 制度文明 精神文明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下载PDF
社会文明结构:二分法抑或三分法
2
作者 胡志高 刘志明 《甘肃理论学刊》 2000年第1期68-72,共5页
社会文明结构是一个比较具有争议性的问题,其中二分法和三分法的争论尤为激烈。二分法是一种长期以来居于学术界正统地位的观点,然而它具有在科学上的不严格性及与社会实践的不相适应性等缺点。社会文明的结构应该是物质文明、制度文... 社会文明结构是一个比较具有争议性的问题,其中二分法和三分法的争论尤为激烈。二分法是一种长期以来居于学术界正统地位的观点,然而它具有在科学上的不严格性及与社会实践的不相适应性等缺点。社会文明的结构应该是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这三个要素的统一体。制度文明是一种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相区别的独立的客观的社会存在。构建“制度文明”范畴,引入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三分法,具有众多的理论依据和重大的社会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文明 物质文明 制度文明 精神文明 二分法
下载PDF
治理语义的“食品安全文明”——风险社会的视界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勇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5,共5页
风险社会下的食品安全管理须能突破片面强调政府监管的惯性思维,转而建构和凸显治理,在此语义下,实现法律手段与伦理手段的结合,从而跃变为"食品安全文明"的复合管理模式,其中,政府部门与第三部门、营利部门各显所长但又密切... 风险社会下的食品安全管理须能突破片面强调政府监管的惯性思维,转而建构和凸显治理,在此语义下,实现法律手段与伦理手段的结合,从而跃变为"食品安全文明"的复合管理模式,其中,政府部门与第三部门、营利部门各显所长但又密切合作,形成该模式展现治理的组合效应的两个维度:一是政府部门通过制度创新尤其是完善法治,来建构食品安全制度文明;另一则是第三部门和营利部门张扬社会责任与公共理性,打造食品安全责任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社会 治理 食品安全文明 制度文明 责任文明
下载PDF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制度逻辑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
4
作者 龚剑飞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0-99,共10页
制度建设和治理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本内容,也是根本保障。中国共产党领导推进制度建设和治理现代化并不断取得重大成就,开创了人类制度文明史上的新型制度,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实... 制度建设和治理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本内容,也是根本保障。中国共产党领导推进制度建设和治理现代化并不断取得重大成就,开创了人类制度文明史上的新型制度,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制度基础。新的发展阶段,推进制度建设和治理现代化,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坚持问题导向,加大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的有效供给,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强化制度意识、涵养制度精神,培育良好制度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文明 制度建设 制度逻辑 治理现代化
原文传递
政治文明浅谈
5
作者 白明春 《大连大学学报》 2003年第1期7-9,共3页
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体系中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共同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 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体系中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共同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文明 制度文明 政治制度 政治理念 中国 民主自治
下载PDF
中国古代制度文明的政治解释 被引量:1
6
作者 亓光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2-117,共6页
中国古代蕴藏了丰富的制度文明成果。尽管中国古代制度文明的发展历程是清晰的,但其内容却千差万别,因此理解中国古代的制度文明并非一件易事,甚至出现了所言一物而所论相去甚远的怪相。只有准确理解中国古代制度文明,才能客观描述它并... 中国古代蕴藏了丰富的制度文明成果。尽管中国古代制度文明的发展历程是清晰的,但其内容却千差万别,因此理解中国古代的制度文明并非一件易事,甚至出现了所言一物而所论相去甚远的怪相。只有准确理解中国古代制度文明,才能客观描述它并加以科学的价值评判。这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其一,中国古代制度文明是一种进步性历史现象;其二,中国古代制度文明表现出了动态发展的过程;其三,中国古代制度文明具有多种类型,涉及全部的社会生活。在此基础上,中国古代制度文明才能以其特殊独有之方式成为世界制度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文明 中国古代 进步性 动态性 全面性
下载PDF
浅析政治文明对于政治发展的作用
7
作者 刘邦凡 张新岗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4年第3期48-51,共4页
政治文明是社会政治发展的总体体现 ,是政治成果的总和 ,具有动态性、继承性和进步性的特点。它对于政治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能够引导政治发展的方向 ,并能为政治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动力。政治文明的渐进性能保证政治发展的稳定性... 政治文明是社会政治发展的总体体现 ,是政治成果的总和 ,具有动态性、继承性和进步性的特点。它对于政治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能够引导政治发展的方向 ,并能为政治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动力。政治文明的渐进性能保证政治发展的稳定性。在当代中国 ,社会政治发展依赖于主体政治文明的确立 ,并且 ,制度文明的拓展能为政治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文明 政治文化 制度文明 政治发展
下载PDF
罗马法的平凡与伟大
8
作者 廖德宇 《安康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44-52,共9页
本文从一个独特的视角——考察和比较罗马法的流失部分和传世内容,归纳和总结罗马法的核心要素及其对西方社会文明、制度文明的贡献。考察比较表明,罗马法留传至今,其内容大部分都流失了,而且保存下来的文本在结构体系和内容方面,并没... 本文从一个独特的视角——考察和比较罗马法的流失部分和传世内容,归纳和总结罗马法的核心要素及其对西方社会文明、制度文明的贡献。考察比较表明,罗马法留传至今,其内容大部分都流失了,而且保存下来的文本在结构体系和内容方面,并没有强于其他几个文明的代表性法律文本;它的真正生命力所在,就是构筑了西方文明的制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马法 西方文明 制度文明 法律文化 法学史
下载PDF
政治文明建构中的德育教育
9
作者 梁俐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5-57,共3页
政治文明不仅是制度文明也是政治文化和道德伦理的现代化,不仅反映了民族国家理性化的要求,也表现在市民社会应对像"非典"那样的危机的能力上。政治文明的根本是人的文明,制度建构和道德文化的传承与重塑很大程度依赖于国民... 政治文明不仅是制度文明也是政治文化和道德伦理的现代化,不仅反映了民族国家理性化的要求,也表现在市民社会应对像"非典"那样的危机的能力上。政治文明的根本是人的文明,制度建构和道德文化的传承与重塑很大程度依赖于国民特别是青年的综合素质,德育教育是政治文明的基础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文明 制度文明 道德文化 德育教育
下载PDF
邓小平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建设思想体系初探
10
作者 陈纯仁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2-85,共4页
邓小平关于制度改革和完善的一系列相关论述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社会制度文明建设思想体系,该体系深刻分析了我国具体制度存在的弊端及其产生的原因,充分论述了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建设的... 邓小平关于制度改革和完善的一系列相关论述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社会制度文明建设思想体系,该体系深刻分析了我国具体制度存在的弊端及其产生的原因,充分论述了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建设的目的、任务、动力、途径和原则,以及社会主义制度文明的检验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制度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
下载PDF
民法典的中国故事和中国法理 被引量:35
11
作者 张文显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20,共16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民法典”称谓的民事法律。编纂民法典是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以求的梦想。而编纂一部真正姓“民”、属于人民的民法典,是新中国几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民法典”称谓的民事法律。编纂民法典是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以求的梦想。而编纂一部真正姓“民”、属于人民的民法典,是新中国几代人的夙愿,历经70多年探索和实践,终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得以实现。中国民法典是人类法律制度文明史上的伟大创造,是党领导立法、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之程序法理的生动呈现,是以人民为中心之根本法理和以权利为本位之核心要义的制度表达,必然在科学有效的实施中展现出更强大的生命力。民法典的中国故事还在续写,民法典的中国法理隽久恒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中国故事 中国法理 权利本位 程序法理 制度文明
原文传递
关于政治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5
12
作者 胡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3-8,共6页
本文旨在探讨政治文明的本质内涵及其普遍性和特殊性、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意义和原则、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方略和关键等问题。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是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 ,本质是制度文明。如果说物质文明的特质在于先进... 本文旨在探讨政治文明的本质内涵及其普遍性和特殊性、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意义和原则、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方略和关键等问题。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是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 ,本质是制度文明。如果说物质文明的特质在于先进生产力 ,精神文明的特质在于先进文化 ,那么政治文明的特质则在于先进的制度 ,特别是民主政治的制度安排。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一方面具有区别于资本主义等其他国家类型的政治文明的特殊性 ,另一方面也必然具有现代政治文明形态的普遍属性。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 ,积极推进我国的民主和法治建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文明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制度文明 民主 反腐败
下载PDF
制度文明论略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陈纯仁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2年第4期32-36,共5页
社会文明的基本结构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三者的有机统一。制度文明是人们处理社会关系实践的积极成果的总和 ,它具有不同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基本特征和功能。确立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三位一体的文明结构理论 ,... 社会文明的基本结构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三者的有机统一。制度文明是人们处理社会关系实践的积极成果的总和 ,它具有不同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基本特征和功能。确立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三位一体的文明结构理论 ,加强制度文明建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制度 制度文明 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 社会主义现代化 社会转型 特征 功能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彰显社会主义优越性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义桅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0-27,共8页
新冠肺炎疫情既是对各国治理模式、全球治理体系的大考,也是对社会制度和制度文明的测试。中国抗疫与复工复产的平衡、克服危即是机的平衡、完善国内卫生治理体系与贡献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平衡,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形成鲜明对比。我国在国... 新冠肺炎疫情既是对各国治理模式、全球治理体系的大考,也是对社会制度和制度文明的测试。中国抗疫与复工复产的平衡、克服危即是机的平衡、完善国内卫生治理体系与贡献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平衡,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形成鲜明对比。我国在国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在国际上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新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中国抗疫成就彰显了新时代“四个自信”,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折射了社会主义文明、东方文明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新冠肺炎疫情激发治理模式大反思,纵观历史,大疫往往是文明兴衰的加速器;展望未来,大疫也将是人类文明创新的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之治 新冠肺炎 疫情 制度文明 制度优越性
下载PDF
制度文明是社会稳定的保障——孔子的“诸夏无君”论 被引量:9
15
作者 黄玉顺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44-50,307,共7页
孔子说:"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这可以概括为"诸夏无君"论:华夏以外的国家尽管有君主,也不如华夏国家没有君主的时候。注疏指出:这是由于华夏有"礼义",即正义的制度。这就是说:社会政治秩序的稳... 孔子说:"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这可以概括为"诸夏无君"论:华夏以外的国家尽管有君主,也不如华夏国家没有君主的时候。注疏指出:这是由于华夏有"礼义",即正义的制度。这就是说:社会政治秩序的稳定与否,并不取决于领导者的善否,而是取决于社会制度的善否。换句话说,制度文明才是社会稳定的保障:在正义的制度下,即便领导者无德无才、甚至缺位,社会也是稳定的;而在不正义的制度下,即便领导者在位、甚至德才兼备,社会也缺乏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诸夏无君 社会稳定 制度文明 正义原则
下载PDF
人肉搜索:网络公共空间、社会功能与法律规制 被引量:3
16
作者 田飞龙 《网络法律评论》 2009年第1期80-93,共14页
"人肉搜索"既是一种独特的中国现象,也是互联网法律文明发展的必然阶段。这是在互联网技术支持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社区"模式,在中国转型期尤其具有特殊的社会功能需求与规范发展前景。"人肉搜索"在中国... "人肉搜索"既是一种独特的中国现象,也是互联网法律文明发展的必然阶段。这是在互联网技术支持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社区"模式,在中国转型期尤其具有特殊的社会功能需求与规范发展前景。"人肉搜索"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已经带来了一系列法律问题,对法律规制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对首先在中国兴起的"人肉搜索"的基本背景、成因、社会功能以及法律规制的框架性结构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以便使得这一新的网络公共生活模式能够在一个规范化的法律框架之内充分发挥其正面功能,促进中国实体的公民社会与政府结构的现代化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肉搜索 网络社会 社会功能 法律 制度文明
原文传递
四夷馆与同文馆名称考 被引量:5
17
作者 穆凤良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68-71,共4页
中国官方的翻译培训机构开始于明朝的四夷馆。本为东夷的满族入主中原,建立清朝之后,四夷馆被清朝接收,但是,“夷”字被拿掉,又以鸦片战争为分野,先后改名为四译馆和同文馆。改名的背后或者有来自外族的推力,或者有来自外国的推力。然而... 中国官方的翻译培训机构开始于明朝的四夷馆。本为东夷的满族入主中原,建立清朝之后,四夷馆被清朝接收,但是,“夷”字被拿掉,又以鸦片战争为分野,先后改名为四译馆和同文馆。改名的背后或者有来自外族的推力,或者有来自外国的推力。然而,持久的推力是国内社会发展中的矛盾运动。因为人民利益才是变革的永恒动力,才是制度文明的落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夷馆 四译馆 同文馆 制度文明
原文传递
现代化、社会保障与制度文明:历史轨迹与中国道路 被引量:5
18
作者 余澍 《社会保障评论》 CSSCI 2023年第3期21-35,共15页
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社会保障制度通过与现代化同频共振,在推动现代化发展的同时不断促进社会保障制度自身的完善。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中国现代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功能的发挥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保驾... 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社会保障制度通过与现代化同频共振,在推动现代化发展的同时不断促进社会保障制度自身的完善。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中国现代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功能的发挥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体现了社会保障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统一。在中国改革开放经济成果与制度成就、中国集体主义传统文化与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基础上形成的共享型社会保障,是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社会保障制度文明的重要体现,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社会保障 制度文明
下载PDF
制度领导力及其提升路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玉堂 《实事求是》 2020年第6期73-79,共7页
制度属于历史范畴,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便有了制度。制度文明是人类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也是一部人类制度文明史。制度领导力就是制度在领导活动中的影响力。制度领导力的本质是制度的公信力、影响力和约束力。制度... 制度属于历史范畴,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便有了制度。制度文明是人类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也是一部人类制度文明史。制度领导力就是制度在领导活动中的影响力。制度领导力的本质是制度的公信力、影响力和约束力。制度领导力包括制度建构力和制度执行力,其中制度建构力是制度领导力的基础,制度执行力是制度领导力的核心。提升制度领导力是新时代领导力建设的一个重要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 制度文明 制度领导力 制度建构力 制度执行力
下载PDF
法典制度文明与行政法典编纂
20
作者 张航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9-173,共15页
制度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构成与表征方式之一。法典可从形式、权威、逻辑和体系等多个维度表现出制度文明的精神,故法典既是制度文明的代表性成果,也是制度文明的创新性表达。在中外源远流长的制度文明史上,法典编纂发挥着为文明国家“正... 制度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构成与表征方式之一。法典可从形式、权威、逻辑和体系等多个维度表现出制度文明的精神,故法典既是制度文明的代表性成果,也是制度文明的创新性表达。在中外源远流长的制度文明史上,法典编纂发挥着为文明国家“正名”、建构国家统一法秩序和铸造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要作用,因而从古至今备受统治者的推崇和青睐。我国在推进行政法典编纂工作时,有必要从法典制度文明史的角度“从常观变”,进而构建中华制度文明的行政法治图景,展现行政法治文明的中国制度特色。虽然法典形式无涉立场与偏好,但是法典编纂必须在特定制度文明底色和具体国情条件下展开。中国行政法典编纂应彰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突出特性,塑造中国行政治理的制度韧性,接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行政法典编纂的政治决断和立法安排应在法典制度文明的视阈下推进,并具体处理好行政法典的名称选择、体例设计、编纂步骤、内容框定和立法技术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文明 法典编纂 行政法典 民族共同体意识 立法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