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带一路”:跨境次区域合作理论研究的新进路 被引量:109
1
作者 柳思思 《南亚研究》 CSSCI 2014年第2期1-11,156,共11页
"次区域合作理论"被国外学者普遍视为当前国际合作研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发展,但国内学者对该理论的跟进、评判乃至运用还十分欠缺。2013年中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以来,跨境次区域合作研究成为中国学者关注的重点,... "次区域合作理论"被国外学者普遍视为当前国际合作研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发展,但国内学者对该理论的跟进、评判乃至运用还十分欠缺。2013年中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以来,跨境次区域合作研究成为中国学者关注的重点,从政策研读与可行性视角分析的文章较多,而从理论层面解读的文章较少。与此前以国家为参与主体、宏观化、整体性的区域经济合作相较,以"一带一路"为代表的次区域合作有其自身的特点,以区位作为核心单位,更注重中观甚至微观领域,具有包容性,关注边界从屏蔽效应走向中介效应与跨境区位经济功能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区域合作 理论创新 丝绸之路经济带 经济走廊
原文传递
创新走廊:空间集聚下协同创新的新范式 被引量:19
2
作者 汤临佳 李翱 池仁勇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1-37,共7页
通过建设"创新走廊"推动区域产业创新发展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普遍做法。论文从区域经济学以及协同创新理论的交集区域入手,探讨了"创新走廊"建构的理论基础。然后通过系统整理国外创新区(带)的典型建设经验,提... 通过建设"创新走廊"推动区域产业创新发展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普遍做法。论文从区域经济学以及协同创新理论的交集区域入手,探讨了"创新走廊"建构的理论基础。然后通过系统整理国外创新区(带)的典型建设经验,提出"创新走廊"的系统发展结构以及建设框架式范式。论文最后提出若干发展政策建议可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走廊 协同创新 创新范式 建设经验
原文传递
创新与河西走廊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志良 赵雪雁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2-196,共5页
通过对河西绿洲农业与农村发展现状的分析.认为制约河西走廊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主要有;①然环境障碍;②人力资源素质障碍;③技术障碍;④观念障碍;⑤组织制度障碍;⑤市场障碍。指出要实现河西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建... 通过对河西绿洲农业与农村发展现状的分析.认为制约河西走廊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主要有;①然环境障碍;②人力资源素质障碍;③技术障碍;④观念障碍;⑤组织制度障碍;⑤市场障碍。指出要实现河西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河西走廊创新体系:①技术创新,建立节水型、日光型农业体系;③经营管理创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绿洲特色农业;③组织制度创新,发展农业产业化生产;④加快乡镇企业发展,推进农村乡镇化建设,开拓农村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 河西走廊 农村经济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创新生态系统背景下移动互联网企业颠覆式创新运行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闫瑞华 杨梅英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3-110,共8页
创新生态系统,如同生物系统一样,是从要素随机选择逐渐演变到结构化社群。从系统的角度来看,企业不再作为单个生产成员,而是作为系统组成部分,与系统中其他组织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创新成果。通过对移动互联网企业有关技术开发和市场模... 创新生态系统,如同生物系统一样,是从要素随机选择逐渐演变到结构化社群。从系统的角度来看,企业不再作为单个生产成员,而是作为系统组成部分,与系统中其他组织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创新成果。通过对移动互联网企业有关技术开发和市场模式创新的原始资料采集、梳理和总结,借助扎根理论三级编码技术,构建移动互联网企业创新生态系统颠覆式创新的"生态廊道"运行机制理论模型。研究认为,包括创新价值设计、生存能力设计、生态关系和竞合优势设计等"四个设计"是面向市场创新模式形成与运行的保障机制,且创新生态系统颠覆式创新依据二次创新、整合创新及产品/服务创新的技术创新基本路径得以演化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企业 创新生态系统 生态廊道 颠覆式技术 市场创新模式 扎根理论
下载PDF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全球信息经济科创中心的战略分析与政策建议 被引量:8
5
作者 刘洪民 杨艳东 韩熠超 《科研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337-344,共8页
杭州市人民政府、浙江省发改委等正式出台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规划"明确提出要建设全球领先的信息经济科创中心。利用区位熵法对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信息产业的集聚程度进行了测量。基于SWOT战略分析的基本框架,分析了科创... 杭州市人民政府、浙江省发改委等正式出台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规划"明确提出要建设全球领先的信息经济科创中心。利用区位熵法对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信息产业的集聚程度进行了测量。基于SWOT战略分析的基本框架,分析了科创大走廊建设成为全球领先的信息经济科创中心的内部运行的优势、劣势以及外部环境的机会、威胁,构建了定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矩阵分析。利用AHP和Delphi法对关键影响要素指标进行了赋重和评分,对科创大走廊的区域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并就加强大走廊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建设提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创大走廊 SWOT分析 信息经济 战略选择 创新生态系统
原文传递
河西走廊特色产业发展战略及创新探研 被引量:5
6
作者 龙爱华 樊胜岳 徐中民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2002年第4期27-33,共7页
选择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战略是西北干旱地区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文章基于区域比较优势战略 ,以河西走廊为例 ,阐述了河西走廊发展特色产业的迫切性 ,对区内特色产业资源及发展现状、问题进行了评价研究 ,分析了该区特色产业规模化、产业... 选择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战略是西北干旱地区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文章基于区域比较优势战略 ,以河西走廊为例 ,阐述了河西走廊发展特色产业的迫切性 ,对区内特色产业资源及发展现状、问题进行了评价研究 ,分析了该区特色产业规模化、产业化的市场前景和发展基础及条件 ,最后提出该区特色产业发展战略及相应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产业 产业化 机制创新 河西走廊 甘肃 发展战略
下载PDF
技术生态位对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创新效率的影响
7
作者 汪彩君 刘高平 《科技管理研究》 2024年第9期83-91,共9页
G60科创走廊是实施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重要载体。基于2012—2021年地级市面板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考察技术生态位的宽度和重叠度对G60科创走廊各城市创新效率的直接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不相关技术的生... G60科创走廊是实施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重要载体。基于2012—2021年地级市面板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考察技术生态位的宽度和重叠度对G60科创走廊各城市创新效率的直接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不相关技术的生态位宽度与各城市创新效率显著负相关,相关技术的生态位宽度显著提升创新效率,整体上技术生态位宽度增加不利于创新效率提升;技术生态位重叠度对创新效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在空间效应方面,技术生态位宽度存在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技术生态位重叠度则显著正向空间溢出。为实施G60科创走廊高质量协同创新、推动长三角创新一体化战略提供理论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创走廊 技术生态位 创新效率 空间效应
下载PDF
“产城创”驱动下城市科创走廊协同发展评估研究——以厦泉科创走廊为例
8
作者 张若曦 罗怡婧 +2 位作者 张乐敏 Wang Ruru Wu Quhang 《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 CSCD 2024年第1期34-46,共13页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rridors are important spatial carriers for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future urban agglomerations in China.Based on a coupling coordination evaluation method,this study builds 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rridors are important spatial carriers for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future urban agglomerations in China.Based on a coupling coordination evaluation method,this study builds an index system for the evaluation of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of the"industry-city-innovation"region,and conducts the index evaluation and coupling coordination evaluation on the"industry-city-innovation"in the Xiamen-Quanzho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rridor,in the hope of exploring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methods for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s.Based on multidimensional quantitative evaluation,the study concludes that Xiamen and Quanzhou own a solid foundation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However,the difference in the innovation cultivation environment between the two cities is an apparent shortcom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rridor.Moreover,according to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evaluation of the"industry-city-innovation"system,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overall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of Xiamen City is generally high.The various counties and districts along the Xiamen-Quanzho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rridor are mainly affected by the coupling of"city innovation",forming an obvious spatial agglomeration form.The influence of industrial elements is relatively weak.At the same time,the study uses the gray correlation analysis method to evaluate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It is found that in terms of the degree of influence,city>industry>innovation,and the proportion of age population of labor force,the public service index,and the proportion of added value of the tertiary industry are key factors.Finally,considering the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with"industry-city-innovation"as the driving force,this study puts forward specific policy sugges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Xiamen-Quanzho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rrid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rridor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industry-city-innovation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Xiamen-Quanzhou
原文传递
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共同体——基于复杂科学管理视角 被引量:6
9
作者 谢科范 《信息与管理研究》 2021年第6期30-39,共10页
运用复杂科学管理的双向循环方法论和升维降维方法论,吸纳复杂系统和谐共生理论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对科技创新共同体进行内涵界定,阐述科技创新共同体的共生效应、超循环效应和演化效应,提出科技创新共同体的条件以及地缘优先、基础优... 运用复杂科学管理的双向循环方法论和升维降维方法论,吸纳复杂系统和谐共生理论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对科技创新共同体进行内涵界定,阐述科技创新共同体的共生效应、超循环效应和演化效应,提出科技创新共同体的条件以及地缘优先、基础优先、风险韧性和分段建设4个原则,提出建设以科创走廊为依托的国内区域科技创新共同体的洋葱模型,描画国内区域科技创新共同体的未来布局对国际科技创新共同体构建的环境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以"一带一路"为依托的国际科技创新共同体的建设思路和具体举措,提出国内区域科技创新共同体与国际科技创新共同体有效对接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共同体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科创走廊 一带一路 复杂科学管理
下载PDF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对沿线城市跨界创新合作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曹贤忠 陈波 +1 位作者 郭艺 吕磊 《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64,共7页
基于2010—2021年长三角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综合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双重差分法和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检验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对沿线城市创新合作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 基于2010—2021年长三角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综合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双重差分法和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检验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对沿线城市创新合作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显著提高了沿线城市的跨区域创新合作水平,研究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中均成立。(2)随着政策实施的不断推进,这一促进效应逐渐增强,但空间溢出效应仍不明显。(3)相较于一般等级城市,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对沿线高等级城市的影响效应更大。(4)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主要通过强化政府创新投入、缓解传统融资约束、提高数字金融发展水平、促进人才集聚,进而对沿线城市跨区域创新合作产生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创走廊 创新合作 双重差分法 长三角
原文传递
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东莞段)空间规划策略与实践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元 陈川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0-83,共4页
文章通过对创新走廊建设背景和内涵的解析,提出创新极核引领、创新要素流动支撑、高品质的多元化环境吸引是创新走廊空间谋划的重点。在此基础上,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东莞段)空间规划实践为例,探索在地市层面创新核心、廊道、节点的营... 文章通过对创新走廊建设背景和内涵的解析,提出创新极核引领、创新要素流动支撑、高品质的多元化环境吸引是创新走廊空间谋划的重点。在此基础上,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东莞段)空间规划实践为例,探索在地市层面创新核心、廊道、节点的营造重点,从市域空间格局重构、创新廊道空间协同发展、创新节点空间资源优化配置方面提出规划路径,以期推动国土空间的优化开发与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走廊 空间规划 空间格局重构 协同发展 东莞
下载PDF
美国—加拿大“卡斯卡迪亚”创新走廊建设模式与协同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宓之 裴文乾 何雪莹 《创新科技》 2022年第12期81-88,共8页
创新走廊是跨区域协同创新的重要空间载体和发展模式,卡斯卡迪亚创新走廊实现了跨国度、跨城市的创新一体化发展,在全球创新走廊先进案例中具有独特地位。在探讨卡斯卡迪亚创新走廊发展背景的基础上,针对性地分析卡斯卡迪亚创新走廊“... 创新走廊是跨区域协同创新的重要空间载体和发展模式,卡斯卡迪亚创新走廊实现了跨国度、跨城市的创新一体化发展,在全球创新走廊先进案例中具有独特地位。在探讨卡斯卡迪亚创新走廊发展背景的基础上,针对性地分析卡斯卡迪亚创新走廊“市场力量驱动、行政力量为辅”的组织架构和协同机制,结合其推进区域协同发展的关键举措,以期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发展及国内其他跨区域协同创新载体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走廊 协同创新 卡斯卡迪亚
下载PDF
黄河流域创新网络演化与郑洛西创新走廊培育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丹丹 马海涛 苗长虹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807-1818,共12页
创新网络建设及创新走廊培育是实现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1987—2018年专利转让数据,文章分析了黄河流域不同尺度下技术转移网络的时空演变,并提出郑州—洛阳—西安(以下简称“郑洛西”)创新走廊的培育对策。研究发现,流域内技... 创新网络建设及创新走廊培育是实现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1987—2018年专利转让数据,文章分析了黄河流域不同尺度下技术转移网络的时空演变,并提出郑州—洛阳—西安(以下简称“郑洛西”)创新走廊的培育对策。研究发现,流域内技术转移由跨省转移为主转向省内转移为主,省会城市是主要的技术来源地;技术转出网络以西安为主要源地,郑州、青岛、济南等为次要源地;区外技术源地主要位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西安、济南、青岛等高能级城市成为主要的技术承接地。研究认为,流域跨省创新网络建设方面应着力构建郑洛西创新走廊,实现不同城市产业技术优势和技术需求的匹配协同,推动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建设,进而加快黄河流域创新驱动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转移 创新网络 创新走廊 黄河流域 郑洛西
原文传递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创新生态系统建设的框架构建与政策建议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洪民 韩熠超 《科技和产业》 2017年第12期25-29,56,共6页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全球领先的信息经济科创中心的关键是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分析了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发展现状,利用区位熵法对其信息产业的集聚程度进行了测量。建立了基于政产学研用多重创新主体的基础社区创新生态系统...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全球领先的信息经济科创中心的关键是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分析了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发展现状,利用区位熵法对其信息产业的集聚程度进行了测量。建立了基于政产学研用多重创新主体的基础社区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框架,并构建了包含创新核心层、创新支持层、创新环境层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构成要素基本框架,从技术创新、知识创新、服务创新、制度创新四个层面剖析了科创大走廊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活动,围绕全球创新要素的集聚、核心物种的培育竞争、生态系统配套程度的提升、核心企业更新力度的加强等方面提出了促进科创大走廊创新生态系统建设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创大走廊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 创新主体 创新政策 创新驱动
下载PDF
大都市中心区创新空间发展演变路径研究——以深圳市南山区为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占思思 《城市观察》 2021年第6期41-52,共12页
通过分析全球创新规律演变特征,辩证看待创新空间的规律性、科技回归都市的趋势、新地理逻辑下产业变化特点,引出对全球创新规律的深层次思考。将粤港澳大湾区中的深圳市南山区和旧金山湾区的硅谷进行对比,分析二者演变规律特征。以深... 通过分析全球创新规律演变特征,辩证看待创新空间的规律性、科技回归都市的趋势、新地理逻辑下产业变化特点,引出对全球创新规律的深层次思考。将粤港澳大湾区中的深圳市南山区和旧金山湾区的硅谷进行对比,分析二者演变规律特征。以深圳市南山区为例,深入剖析其发展历程,从政府力和市场力两个角度,分析其螺旋上升模式。从创新模式、创新空间、创新融合三方面,对南山区创新的典型性和独特性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南山区创新以企业主导的应用型创新为主,其创新主体高度依赖差异化的企业营城单元,其创新路径有效发挥了"创新型城区、创新型校区、创新型街区"的效应,为其他城市创新空间营建提供借鉴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山区 创新型城区 企业营城 创新走廊
下载PDF
甘肃省河西走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2
16
作者 魏玉杰 《现代农业科学》 2008年第8期92-94,共3页
农技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与否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标志,也是"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对农业自然条件差、农业基础相对薄弱、经济欠发达的河西走廊来说,农技服务在推动农技成果转化中显得尤为重要。运用SWOT... 农技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与否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标志,也是"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对农业自然条件差、农业基础相对薄弱、经济欠发达的河西走廊来说,农技服务在推动农技成果转化中显得尤为重要。运用SWOT分析理论对甘肃省河西走廊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现状进行剖析,提出了几点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模式创新 对策 河西走廊
下载PDF
创新走廊背景下广州与粤港澳大湾区技术创新协同发展研究——以专利信息为依据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穗丽 邱钰杰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67-71,共5页
以广州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合作申请发明专利信息为依据,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广州与其他城市合作申请专利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在整个大湾区技术创新协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技术创新协同合作关系最为紧密,“仪器”、... 以广州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合作申请发明专利信息为依据,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广州与其他城市合作申请专利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在整个大湾区技术创新协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技术创新协同合作关系最为紧密,“仪器”、“电学”为绝对优势技术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校是最重要的协同技术创新主体;要进一步促进专利技术转移,提升协同技术创新核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走廊 粤港澳大湾区 技术创新 协同 广州
下载PDF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被引量:25
18
作者 张志强 熊永兰 《中国西部》 2020年第2期1-12,F0002,共13页
从《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到《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再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渝地区发展一直受到决策层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但关于成渝两大极核城市及其之间区域中心城市一体化的研究成果还相对较少。文章从全球和国内区域发展... 从《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到《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再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渝地区发展一直受到决策层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但关于成渝两大极核城市及其之间区域中心城市一体化的研究成果还相对较少。文章从全球和国内区域发展趋势出发,阐释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意义,并从体制机制、空间结构、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市场和公共服务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提出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成渝城市群 区域一体化 三圈层经济圈 高端产业科技创新走廊 区域协调发展
下载PDF
以科创走廊探索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新模式——基于G60科创走廊协同创新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23
19
作者 汝刚 梅晓颖 刘慧 《上海经济》 CSSCI 2018年第2期72-85,共14页
松江依托G60松江段为中轴形成的延伸与辐射,发展沪杭沿线产业带,建设"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在创新协同实践中走出了一条新路,成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承载区和对接长三角城市群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实体... 松江依托G60松江段为中轴形成的延伸与辐射,发展沪杭沿线产业带,建设"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在创新协同实践中走出了一条新路,成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承载区和对接长三角城市群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实体经济高地,在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和松江自身转型升级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为此,本文通过建立创新协同关系模型,梳理出六类不同的协同创新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从六个方面总结了松江在G60科创走廊建设中的具体做法和经验,为复制、推广"G60科创走廊"的成功经验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60科创走廊 协同创新 长三角协同
下载PDF
国际科技创新走廊研究及对广东发展的启示 被引量:18
20
作者 王子丹 袁永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8-33,共6页
打造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推动广州、深圳和东莞协同创新,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广东科技创新发展。研究美国128号公路和101号公路的发展历史和成功因素,分析广州、深圳和东莞所具备的建设科技创新走廊的经济基础和科技创新能力,并对广深科技创... 打造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推动广州、深圳和东莞协同创新,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广东科技创新发展。研究美国128号公路和101号公路的发展历史和成功因素,分析广州、深圳和东莞所具备的建设科技创新走廊的经济基础和科技创新能力,并对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建设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8号公路 101号公路 广深科技创新走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